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词“呢,吧,啊,吗”的研究20140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位论文
学生姓名:丁乂宇
专业:对外汉语
学号:
导师姓名:陈克禄
二〇一四年四月
摘要
以往关于对外汉语语气词“呢、吧、吗、啊”的分析研究存在过于概括和过于繁杂两种倾向。

本文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整理了“呢、吧、吗、啊”的意义、用法以及偏误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材编排建议和教学研究建议。

希望对对外汉语语气词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气词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词“呢,吧,啊,吗”的研究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语言是一门学科的同时更是一种交际工具,我们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留学生提高使用汉语交际的能力。

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的其他语言,汉语中的虚词特别多,这是因为汉语既缺乏形态标志和曲折变化,同时也没有豁着形式。

因此,虚词便成为现代汉语中十分具有重要性的表达手段。

[1]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通常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越高的虚词,就越是难以讲清楚它的用法和意义,有时甚至因为给学生们讲得不准确而带来误导,从而引发新的错误。

如今,对外汉语的虚词教学己经逐步地从语法教学中单独被列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这体现了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对外汉汉语语气词教学的重大进步。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留学生虽然在讲汉语时字正腔圆,但是我们听起来依然觉得不地道、生硬。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地使用语气词。

由此可见,对外汉语语气词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对外汉语中语气词的教学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语感,同时还会使他们的口音听起来更地道。

1.2 研究范围和任务
1.2.1研究范围
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气词有六个,它们分别为:了、的、呢、吗、啊、吧。

在本文中,我们将选择“呢”“吧”“吗”“吗”这四个使用频率最高,用法与意义相对较为广泛和复杂,而且具有一定相似性的语气词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呢”“吧”“吗”“啊”这四个语气词的分析研究,来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1.2.2本文要解决的任务
(1)对语气词“呢”“吧”“吗”“啊”的意义、用法以及偏误分析进行研究。

(2)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教材研究建议和教学研究建议。

二、语气词“呢,吧,啊,吗”
2.1意义和用法
西汉的毛亨在《诗话训转》一书中认为语气词即“辞”;而东汉的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认为语气词是“词”;在西晋的杜预则称语气词为“发语之声”“语助”“辞”等;后来后人们还给语气词给予了“虚字”、“语助”等称谓。

[2] 通过以上对语气词称谓的变化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语气词已经从助词和虚词中独立出来,独成单独的一类,这是对外汉语中关于语气词研究这一领域的重大进步。

虽然称谓对于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作用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也涉及到词类的体系、归属等一系列问题。

在本研究中,更倾向于“语气词”这一说法。

2.2偏误分析
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通常会采取一定的方式把语气词的正确用法和学生们经常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说明和解释偏误出现的原因,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强化学生们的记忆,同时也更加贴切和生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笔者将以“呢,吧,啊,吗”为对象,列举它们的一些偏误的例子:
2.2.1语气词“呢”的偏误类型
语气词“呢”的缺漏
误:工作中的人际交往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以后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多着!
正:工作中的人际交往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以后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
语气词“呢”在“N十呢”形式,和“还……着呢”这两种形式中是不能够省略的,因为在“N+呢”形式是个省略疑问句,“呢”在此处具有非常强的完句功能和强调的作用。

2.2.2 语气词“吧”的偏误类型
语气词“吧”的误用
误:王小明同学既不在家里,也没去学校,可能出去玩了啊。

正:王小明同学既不在家里,也没去学校,可能出去玩了吧。

在这个例子当中,“可能”表示是猜测,在这样的句式结构中,我们一般都使用语气词“吧”来表示猜测的语气。

经常出现的与其搭配使用的语气副词除了“可能”,还有“也许”“大概”等等,此处使用语气词“啊”是错误的。

2.2.3语气词“啊”的偏误类型
“啊”与“吧”混淆
误:你出门要记得带雨伞吧。

正:你出门要记得带雨伞啊。

“吧”有时候也能够用于祈使句的句尾,但它主要表示的是一种委婉的商量的语气。

而“啊”用在祈使句的句尾则表示一种舒缓的警告或者提醒语气。

而在这个例子中,表示的是一种提醒而不是商量的语气,因此,我们应该用“啊”而不用“吧”。

2.2.4语气词“吗”的偏误类型
语气词“吗”的缺漏
误:你能帮我带个口信?
正:你能帮我带个口信吗?
语气词“吗”一般如果用在是非疑问句的末尾,便会起到加强询问语气的作用。

“能……吗”是一个表示请求的问句,此处的语气词“吗”是不能够省略的。

否则的话,请求的语气也就消失了。

在其他的语言如英语当里便没有语气词,它们的询问是用一般疑问句来表达的,所以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会出现语气词“吗”遗漏的现象。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母语的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3句法、功能研究
2.3.1 关于“呢”的句法、功能分析
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将“呢”分成两种:
A.作为疑问语气词来表示疑问,一般用于除了是非问句以外的问句。

比如:
(1)这个书包是谁的呢?
(2)你为什么那么喜欢他呢?
B.陈述语气词,分为三种情况,如下:
①略带夸张地指明事实。

(1)我们店里的衣服可非常便宜呢。

(2)昨天可热呢。

②经常与“正在、正”等等搭配放在句尾使用,表示一种持续的状态,如:
(1)他干活呢。

(2)我们都在写作业呢。

③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如:
(1)如今呢,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你要是累了呢,就先歇会。

2.3.2 关于“吧”的句法、功能分析
关于语气词“吧”的句法、功能分析,语言学界的说法各不相同,其中《八百词》将其归纳为五类:
A.用在祈使句的句尾用来表示请求、命令、建议、催促等。

如:
(1)你好自为之吧。

(2)帮我讲解一下这道题吧。

(3)加快点速度吧。

B.用在句尾表示疑问。

如:
(1)这个书包是你的吧?
C.用在“行、可以、好”等词的后面,以应答语的形式来表示同意。

如:
(1)好吧,就这样吧。

(2)行吧,那就这么办。

D.用在句中停顿处。

E.用在“动词+就+动词”的句尾处,表示“不要紧”“没关系”的意思。

如:
(1)没了就没了吧,我再给你买一个。

(2)不想做就不做吧,不勉强你啦。

2.3.3关于“吧”的句法、功能分析
吕叔湘先生认为,与其他的语气词比起来,“啊”不是表示某一种特定的语气,它几乎可以用于任何语气。

“啊”常常用来表示说话人的情绪十分激动,只要是用了“啊”的句子都会更生动些,更含有感情成分。

[3]
胡明扬先生认为“啊”是一种表情语气助词,具体的色彩取决于说话人的内容和当时的语言环境。

我们认为“啊”的基本语义是用于表示“提醒”,引起听话人的注意,提醒听话人特别关注说话人的某一句或某一处。

2.3.4关于“吗”的句法、功能分析
“吗”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疑问语气词,它在疑问句中的基本功能就是强化
疑问语气和突出疑问焦点。

A.“吗”用于是非问句
(1)你喜欢张老师吗?
(2)你不喜欢我这件新衣服吗?
B.“吗”用于反洁问句
反问句是用肯定的形式进行发问,实际表示否定的意思,有疑问的形式但没有疑问的信息。

例如:
(1)这像话吗?(质问)
(2)你难道不觉得不好意思吗?(质问)
三、语气词“呢,吧,啊,吗”教学建议
3.1语气词教材编排建议
以《发展汉语》全套教材为例,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对外汉语语气词“呢,吧,啊,吗”的教学建议如下:
(1)在对话或者例句中使用了语气词,但是缺乏相应的语用和语法解释,即使是作一些解释也相对比较简化。

如在《初级汉语》上册中出现了很多关于“吗”字的问句,但是却没有任何关于语气词“吗”的用法方面的解释。

[4]
(2)教材中有关语气词内容的教学的编排都是根据课文的内容需要来编排的,缺乏系统性的规划,这样就导致学生们在学习汉语语气词的过程中总是停留在零零碎碎的知识点的层面上,难以形成知识结构网络。

如第三课中出现了语气词“吧”(我们走吧),在课文中的解释为“表示建议”,但却并没有对“吧”的用法和功能进行详细的解释。

(3)在语言的排列和选择上过于集中,缺乏关于语气词使用方面的练习以及句法功能的鉴别。

如教材中的对话中曾经出现“吗、呢、吧’,其中包含“呢、吧”的三种用法:
坐火车去,要十几个小时呢。

两个小时左右吧。

坐飞机去,要多久呢?十八九岁吧?
长城呢?我们明天一起去跑步吧。

但是阅读教材中并未具体详细安排这些语气词的教学,这样就会使学生们很难系统地真正地学会使用这些汉语语气词。

3.2 语气词教学研究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在对外汉语语气词的教学主要体现为分散式教学的形态,缺乏系统性,即教材中出现了哪个语气词就学什么语气词。

这就导致留学生对语气词难以形成系统的概念。

[5]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教学方面的建议如下:
3.2.1“吗”的教学
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们对语气词“吗”最为熟悉,因为在日常生活的语言的使用中,人们经常会提出一个有是或者否答案的问句,这就需要学会使用是非问句,所以我们在教授学生对外汉语语气词时,要首先明确地跟学生讲明白“吗”是一个表示疑问的典型的语气词,日常生活中交流,如果要发问,首先要学会“吗”用法,如:
(1)你是张经理吗?
(2)我新买的衣服好看吗?
这些是否问句是需要明确的答案的,是包含真实的疑问在里面,回答人可以用“好”或“不好”、“是”或“不是”来回答。

3.2.2“呢”的教学
“呢”的用法相对比较复杂,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学生来说,他们常常会在句末把“呢”省略掉,比如说:你在做什么(呢)?所以在进行语气词“呢”的讲授过程中,可以首先跟学生讲授“呢”字的缩略句,同时让学生把缩略的内容进行补充使其完整。

总的来说,因为“呢”的用法比较复杂和有难度,建议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可以分为几个学期进行,反复不断地复习和练习。

3.2.3“吧”的教学
在汉语的日常交际中,“吧”用法多样并且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它不像“呢”存在具体的意义,也不像“吗”是个典型的疑问词,所以我们在进行对其的教授时,要考虑怎样解释它的语用。

比如在初级汉语教材中出现过:“我们走吧”,解释为“表示建议”,但“建议”是句子本身就含有的意思,去掉“吧”句子依然含有建议的意思,只不过语气不柔和。

我们在学生开始学习这个语气词时,要明确的告诉他们,“吧”一个语气词,它的存在与否不会改变语义,但是会使话语听起来更礼貌和柔和。

3.2.4“啊”的教学
语气词“啊”的用法相对十分灵活。

我们在对其讲授时,首先要告诉学生“啊”的基本语义用于“提醒”,提醒听话人特别注意某一点。

同时要按照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来区分加“啊”和不加“啊”的语义的不同之处。

此外,对于一些容易把握使用频率高的典型结构,如“多……啊!”、“真……啊!”,等等教材中应重点呈现,多复习多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陆俭明。

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2]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5]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