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①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基础英语教育发展报告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基础英语教育发展报告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基础英语教育发展报告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国在基础英语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是中国英语教育史上变革最为明显、影响最为深远的时刻。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英语教育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政策、课程、教材、教师培训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显著成就,同时也意识到仍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在政策层面上,中国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基础英语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198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民英语教育的决定》,提出“全民普及英语教育”的重要战略目标。

此后,英语教育逐步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并实施了“小学英语初级、中级和高级”等分级课程的教学改革,确保了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英语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其次,课程的改革也是中国基础英语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改革开放初期,英语教育以翻译为主,而现在,基础英语教育已经形成了以听、说、读、写、翻译为核心的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中国学生从小学开始接触英语,通过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课外活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同时也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写作比赛和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综合能力。

教材的发展也为基础英语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新编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推崇交际方法教学,注重兴趣与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材内容也得到了丰富和完善,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入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展示世界各国的文化与风貌。

这样的一种新的教材开发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

教师培训也是基础英语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改革开放之前,普通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普遍水平相对较低。

而在改革开放后,相关政策的倡导和实施,为英语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现在,教师培训体系日益完善,各级各类英语教师培训中心纷纷成立,增加了学科教师的状态和能力。

基础教育英语学科前沿动态综述

基础教育英语学科前沿动态综述

基础教育英语学科前沿动态综述摘要:笔者从课程改革时代英语教学的目标、英语教材的最新发展、英语教学法的改革动态、日趋完善的英语评价体系及英语教师的科研幸福之路诸方面综述了基础教育英语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助于英语教育工作者把握课改的大方向,使英语教学健康有序地发展,促进师生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实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目标。

关键词: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课程改革一、课程改革时代英语教学的目标《英语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方面、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方面、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均提出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素质方面的综合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英语教材的最新发展以前的统编教材以语法为纲,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系统性,但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训练不够。

2001年秋季以来,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英语教材极大地摒弃了统编教材的弊端。

新教材的基本特点是:重视培养思想情感和提高文化素质;结构、功能和话题相结合,使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更具目的性,更有意义;循环、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使用英语的需要,设计了比较真实的实际情景;把语言形式和意义联系起来,学用结合;改一本书教学为立体化教学,以教科书为主,配套教材有练习册、教师教学用书、口语录音带、听力训练录音带、阅读训练等,系列教材使教学立体化,为学生提供了地道的语言材料和标准的语音语调,使学生直接理解所学英语,增加使用英语的机会,综合训练四项技能,不同阶段略有侧重。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

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英语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变革,分析其发展过程,探讨教育政策变化对英语课程的影响,以及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二、改革开放初期英语课程的改革(1978~1990)1978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为了适应国际交流和经济合作的需要,中国开始着手改革英语教育。

首先是修订了中小学英语教科书,引入了更加实用的内容和交际能力教学。

英语课程也从以文法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向了注重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教育模式。

在此期间,教育部还推出了一系列英语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国内外合作办学也开始兴起,引进了外籍教师和国外教材。

这些改革措施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的英语能力,为后续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化(1990~2000)1990年代,中国进一步深化了英语课程改革。

教育部提出了“终身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课程内容逐渐多样化,注重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国外教材的使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发展学生听说能力方面。

教育部大力推行双语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环境,提高他们的英语沟通能力。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教育资源开始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应用,为学生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学习环境。

四、教育政策变化对英语课程的影响(2000~2008)进入21世纪,中国教育政策逐渐走向国际化,英语教育也面临新的变革。

2001年,教育部提出了“素质教育”理念,强调英语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而不仅仅是语言水平的提高。

英语课程从语言技能训练向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延伸,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学生对文学、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

英语课程改革十年(基础教育课程2011.8)

英语课程改革十年(基础教育课程2011.8)

英语课程改革十年(基础教育课程2011.8)英语课程改革十年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与修订组英语课程改革,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总体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10年来经过了一个在风浪中扬帆突进、令人充满激情的历程。

在教育部领导和主持课改工作部门的正确引导下,英语课程改革取得了重大的、鼓舞人心的成就,得到全国中小学校英语教育从业人员的广泛认同;同时,也使大家充满信心和决心,来面对今后前进路上可能遇到的新挑战。

一、10年来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收获(一)进一步明确了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的理念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整个国民教育一贯重视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德育教育。

“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始终贯彻在整个教育的全过程。

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深入开展所带来的新的形势,这一突出素质教育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17个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中的四个语言学科(语文、英、俄、日语),共同提出了语言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这一重要理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这个重要理念,应当说是四个语言类课程标准在10年来的实施课标试验本过程中取得的最重要的突破,它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形成的。

近7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的历程与趋势

近7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的历程与趋势

第35卷第5期2021年5月教育与教学研究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Vol.35 No.5May.2021近7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的历程与趋势**收稿日期:2020- 12 - 07*基金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基于'金课'建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天水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天水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引导项目“新媒体支持下提升学习能力的高中生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 O作者简介:邵晓霞(1975-),女,天水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引用格式:邵晓霞,张颖,张亚妮,等.近7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的历程与趋势[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5):21-30.Citation format : SHAO Xiaoxia ,ZHANG Ying,ZHANG Yani , et al.The History and Trend of the English Curriculum Reform in Basic Educa ­tion in the 7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 ].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2021 (5) :21 - 30.邵晓霞张颖张亚妮张婵娟(天水师范学院 甘肃天水741001)[摘 要]近7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变革历经了六个阶段,依次为“苏化模仿 阶段”“萌芽发端阶段”“十年动乱时期”“恢复与探索阶段”“全面发展阶段”“深化创新阶段”。

课程变革的趋势为:课程目标的弹性取向,即从分散割裂走向融汇整合;课程内容的联结取向,即从零碎分散走向深度理解;课程实施的实践取向,即从单向传递走向迁移运用;课程评价的 多元取向,即从整齐单一走向多元全面。

简述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简史

简述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简史

简述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简史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

下面简要概括了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简史:20世纪初- 1949年:早期阶段在20世纪初,中国的英语教育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的外国传教士学校和私立学校中。

这一时期,英语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外语,但并没有被广泛推广。

1949年- 196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英语教育开始经历了重大的变革。

英语作为外语被引入学校教育,英语教材开始编写,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系统化。

这一时期,中国的英语教育主要集中在学校,强调语法和基础知识。

1970年代- 19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的英语教育带来了变革。

中国开始与外界更紧密地接触,对外国语言的需求增加。

这一时期,英语教育经历了重大改革,教育体系变得更加多元化,包括了初、高中和大学等不同层次。

1990年代- 21世纪初:英语教育的蓬勃发展中国的英语教育开始蓬勃发展,学校数量迅速增加,英语学习的普及率不断提高。

英语考试,如托福和雅思,成为学生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因素。

外语学习机构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兴起。

21世纪初- 至今:互联网和全球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英语教育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应用程序和各种教育资源来学习英语。

同时,中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英语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

总的来说,我国英语教育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期的有限资源到现在的广泛推广和全球化的阶段。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英语教育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

在未来,英语教育将继续适应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以满足学生和专业人士的要求。

刘道义谈改革开放40年来基础英语教材的变革与发展

刘道义谈改革开放40年来基础英语教材的变革与发展

刘道义:谈改革开放40年来基础英语教材的变革与发展■编者按: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经40年了,其间我国基础外语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英语教材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变革和发展。

本期《英语学习》专访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道义,回顾40年来英语教材的发展历程,总结在教材编写队伍建设方面的相关经验,探讨教材与核心素养落地以及测试评价之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将此次访谈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道义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历程《英语学习》:刘老师,您好!改革开放40年间,中小学英语教材在编写思想和内容设计上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取得了哪些进步?这些变革和进步的背后又反映了英语教学理念怎样的转变和革新?刘道义:英语教材和教学理念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977年国家组织集中编写通用教材,1978年把“文革”期间各地编写的教材全部替换完毕。

这一阶段英语教材是依据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的结构法或句型法进行编写,初中教材重视语音、语法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句型教学,书中句型操练占了相当大的部分。

虽然每课的最后设置了“Everyday English”的板块,但因为缺少语境,并不能真正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高中教材则以语法为核心,每一篇课文配有词汇与语法的练习。

教材还根据中国学生学习和认知的特点,适当加入了英语和汉语相比较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这一时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使用的直观教具,主要是教学挂图、卡片、投影片,还有录音带。

《英语学习》:我国居然在这一时期就有录音带了!刘道义:对。

20世纪80年代是录音带发展最快的阶段,在教学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当时,“看”的资源稀少,幻灯片、录像还没有普及。

通用教材改变了原来突出政治、不尊重语言学习规律致使教学质量低下的局面,为英语教学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开始越来越重视外语教育,学生由不爱学英语到对英语开始产生兴趣,英语教学质量确实有所提高。

中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发展路径(一)

中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发展路径(一)

中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发展路径(一)章兼中(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摘要:为较全面和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四十年之发展途径,本文从下列十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遵循国家政策、构建基础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框架、性质决定核心素养、规定英语教育目标、设置英语教学课程、发展英语教育理念、改善英语课堂教学、探讨英语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考试制度、加强英语教育研究、展望未来和简短的结语。

关键词:基础英语教育;政策;框架;性质;理念;课堂教学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来,我国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下,经济获得飞速发展,取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辉煌成果。

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也获得快速发展。

为较全面和深入研究、总结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四十年之发展途径,本文从下列十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遵循国家政策、构建基础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框架、性质决定核心素养、规定英语教育目标、设置英语教学课程、发展英语教育理念、改善英语课堂教学、探讨英语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考试制度、加强英语教育研究、展望未来和简短的结语。

一、遵循国家政策英语教育的政策、理论与实践框架、性质、目标、课程、理念、课堂教学、策略方法、教育技术、评价和研究等,都主要由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政策,其中尤其是由教育政策决定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教育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废除了“文革”时期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纲要》,开始修订基层教育工作条例,制定各种基础教育政策和法规,全面整顿、恢复、构建和完善基础教育政策和制度。

其发展过程基本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恢复和基础建设期(1978年~1984年)1977年恢复高考。

1978年1月教育部公布《全日制十年制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学制各为5年,有条件的小学可从三年级开设外语,并据此组织编写《全日制十年制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教材。

刘道义谈改革开放40年来基础英语教材的变革与发展

刘道义谈改革开放40年来基础英语教材的变革与发展

刘道义:谈改革开放40年来基础英语教材的变革与发展■编者按: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经40年了,其间我国基础外语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英语教材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变革和发展。

本期《英语学习》专访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道义,回顾40年来英语教材的发展历程,总结在教材编写队伍建设方面的相关经验,探讨教材与核心素养落地以及测试评价之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将此次访谈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道义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历程《英语学习》:刘老师,您好!改革开放40年间,中小学英语教材在编写思想和内容设计上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取得了哪些进步?这些变革和进步的背后又反映了英语教学理念怎样的转变和革新?刘道义:英语教材和教学理念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977年国家组织集中编写通用教材,1978年把“文革”期间各地编写的教材全部替换完毕。

这一阶段英语教材是依据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的结构法或句型法进行编写,初中教材重视语音、语法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句型教学,书中句型操练占了相当大的部分。

虽然每课的最后设置了“Everyday English”的板块,但因为缺少语境,并不能真正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高中教材则以语法为核心,每一篇课文配有词汇与语法的练习。

教材还根据中国学生学习和认知的特点,适当加入了英语和汉语相比较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这一时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使用的直观教具,主要是教学挂图、卡片、投影片,还有录音带。

《英语学习》:我国居然在这一时期就有录音带了!刘道义:对。

20世纪80年代是录音带发展最快的阶段,在教学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当时,“看”的资源稀少,幻灯片、录像还没有普及。

通用教材改变了原来突出政治、不尊重语言学习规律致使教学质量低下的局面,为英语教学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开始越来越重视外语教育,学生由不爱学英语到对英语开始产生兴趣,英语教学质量确实有所提高。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当今世纪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英语已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经历了曲折的改革历程,最终确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育体系。

这为我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英语教学目的的变化历程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英语教学目的的变化。

自元代起我国就出现了英语教学的影子,但是英语教学的系统化、体系化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实现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颁布了12个教学大纲和2个课程标准,历次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目的都有不同的要求。

在50年代的教学大纲中,外语教学目的是单纯的培养阅读能力;60年代大纲的一大进步是提出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70年代的大纲在强调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80年代的大纲删除了翻译能力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书面运用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0年代首次提出了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90年代末随着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大纲上都明确提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2000年的两个大纲提到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把外语教学和学生的终生发展联系起来,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这样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

二、改革开放以来英语课程的变化1.课程教学更加灵活自由课程教学灵活性与自由性的问题是指结合具体情况对语言教学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的问题,包括教学方法、教材的选取与安排和教学媒介等。

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和自由性实则是鼓励学校和老师根据不同的地方情况、不同学校类型和不同的学生对象适当的调整教学方法,选取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结合我国英语课程目标,试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

结合我国英语课程目标,试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

结合我国英语课程目标,试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作者: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位延延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

这就要求国家对英语教学与教育进行标准的界定,并不断发展变化。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发展变化正文:从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修改方向来看,中学英语课程呈总体发展趋势。

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由单纯的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学习逐步发展到以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从增加思想情感教育在提高到学生学生全面素质,增加国际理解和世界意识、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形成健全的人生观。

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质。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背后是对教学要求、教学观念、教材评价方式的转变。

教学要求由单一、封闭向灵活、开放的方向发展;教学观念有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教材则呈现出现代化和多样性;评价方式也相应的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具体到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发展和变化。

70年代,课程标准在强调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进入高等学学校学习打好基础。

80年代,虽然减少了对翻译能力训练的要求,但总体上教学目标没有明显变动,更加注重阅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

90年代,《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实验版)》提出在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提出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变化

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变化

76872 教育理论论文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变化回顾我国外语教学发展历史,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发展历程,对我国英语教育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各时期外语教学发展及英语课程教学特点1.1 我国建国前的外语教学我国建国前的外语教学主要分为清末明初和国民党统治期这两个时期。

1.1.1清末明初的外语教学1902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了《钦定中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规定了外语占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一;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又于第二年颁布了《中学校课程标准》,规定中学学制为四年,外语为中学必修课程。

此后,教育界人士在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对中学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这一时期,我国外语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仍然重视语言知识,但比以前有所扩展;教学方法以翻译法为主。

但后期语法翻译法与直接法并重。

教学中阅读、翻译、会话等全面进行,增加了语音、会话、作文,甚至文学要略,注意到了语音的学习、会话和作文。

1.1.2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外语教学1922年,南京政府实行“新学制”,中学从学制、学科、教材到教法,由仿效日本为主改为效法英美为主,学制实行三三制。

外语作为必修课,由初中起开始设置。

1923年南京政府颁布《新学制课程纲要初、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外国语课程纲要》,结束了辛亥革命以后外语教育的混乱局面。

从这一时期到解放前夕的二十多年,国民教育部又对英语课程不断的进行改革,但每一次改革外语课程的目标并没有重大改变。

1.2 我国建国后的外语教学我国建国后的外语教学又可分为四个阶段:1.2.1迅速发展俄语教学阶段这一时期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向苏联学习,各行各业都急需俄语人才。

当时中学的英语课几乎全部由俄语课代替,导致大批英语教师改行。

由于俄语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1954年秋季起,教育部又决定初中外语课停开,致使中学外语教学受到严重损失。

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误,也是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

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

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

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作者:丁耀华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5年第02期摘要:我国的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走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英语课程改革逐步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到关注人的发展的转变,确立了英语教育教学的目标重在语言的运用。

关键词: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经历了多次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对当时及今后的英语教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20世纪以后的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变化来论述。

一、建国前的英语教学(1902-1949)1.清末民初期的英语教学(1902-1922)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外语占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一。

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每周外语为8小时,并规定“外国语为中学堂必须而最重之功课”。

1912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学校令实施规则》。

1913年颁布《中学校课程标准》英语课时依然超过国文,教学内容和清末相比没有变化。

1916年-1922年间,教育界人士在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对中学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这一时期英语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特点是:(1)教学目的明确:外语课程与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临时应用,增进智能和知识积累。

(2)教学内容仍重视语言知识,但比以前有所扩展;教学方法以翻译法为主。

但后期语法翻译法与直接法并重。

(3)学时较多。

(4)外语课开设考虑到了地区的差异。

教材种类繁多。

2.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英语教学(1922-1949)1923年颁布《新学制课程纲要初、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外国语课程纲要》结束了辛亥革命以后外语教育的混乱局面。

从这一时期到解放前夕的二十多年,国民教育部又对英语课程不断的进行改革先后颁布了13个初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但每一次改革外语课程的目标并没有重大改变。

这一时期的英语教学的主要特点:教学目的逐渐趋于科学,由重视实用为目的转移到教育和教养为目的;课程设置不稳定;学习资源较为丰富;外语教学发展地区差异大;外语教学研究受到重视。

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变化

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变化

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变化【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步启动至今已经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变化。

改革的初期阶段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逐步深化后,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

这些改革对教学实践带来了积极影响,促使学校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并加强了教师培训与发展。

改革的成效逐渐显现,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更多关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的优化。

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材设计、注重实践技能的教学方法、以及更加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等。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在持续探索中取得一定成效,未来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历史背景、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培训、成效、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关注领域。

1. 引言1.1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重要性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英语是全球通用的语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习英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工具性学科,学习英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帮助。

英语课程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促进文化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学科本身的重要性,更体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国家发展的需求上。

加强英语教育,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1.2 历史背景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加,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主要是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使英语教育更加符合国际标准和时代要求。

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以适应全球化的潮流。

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多,其中语言交流成为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而英语作为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成为了各国成员之间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不断发展,其中对英语教育人员的培养远远不够,英语人才相对比较缺乏,因此对英语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通过简要阐述了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从中就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进而提出了改革英语教育的有效措施,旨在为了提高我国英语教育水平,以不断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标签:英语教育;现状;教学理念;社会需求;改革措施引言英语作为一门通用语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交流和沟通的语言工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世界各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多,这就引起了人们对英语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促进了英语教育方式的转变,各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英语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地去改善与创新。

1 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现代化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效掌握好一门世界性的语言,是评判现代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

英语教育是提高学生现代英语素养的重要过程,也是锻炼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它主要以英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英语语言技巧等为主要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英语语言进行跨文化交流为直接教学目标,以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一门语言背后的文化为其深层次教学目标。

而对目前而言,我国的英语教育的发展还很难达到这项目教学目标的要求。

2 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英语教育方式的影响,我国英语教育方式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对英语教育提出了改革措施。

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发展

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发展

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发展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体系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小学英语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与变革。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历史的回顾,分析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特点,以及现实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还将探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包括教学方法、教材选用、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展望。

通过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发展的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历史演变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历史演变可以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教育背景和社会需求,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还处在起步阶段。

当时,由于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对外交流的需求逐渐增加,英语教学开始受到重视。

然而,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限制,英语教学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小学阶段的教学相对较少。

此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缺乏实践和交流的机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增多,我国小学英语教学逐渐进入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小学英语教学开始逐步普及,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得到了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些学校开始尝试引入外籍教师,提高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

英语教学逐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小学英语教学进入规范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育部制定了小学英语教学的标准和要求,推动了小学英语教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开始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和方式。

英语教学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近年来,我国小学英语教学进入了创新阶段。

在这一阶段,英语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中的制度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中的制度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中的制度变迁作者:王嘉铭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年第03期1978年以来,我国基础英语课程制度经历了恢复调整、战略转型和改革创新三个发展阶段,其变迁既受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也受到原有制度的路径的制约。

基础英语课程改革不仅呈现改革动态的断裂与平衡,其本质也反映为政治冲突和利益调整的产物。

课程制度历史演变路径依赖当今世界,全球化与信息化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世界各国掀起了以知识和人才创新为主的教育竞赛。

基础教育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积蓄未来的手段势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迎接挑战。

其中,以英语学科为代表的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全球化与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传统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将视角局限在学科范围中,以语言学和教育学分析教学改革问题虽然可以获得对课改的直观信息,但很难将课程与教学问题融入社会情境与政治变革的宏大历史背景,本文认为借助政治学视角梳理我国近30年基础英语理课程改革或是课程制度变迁的全过程将进一步解释课程变革中的制度变迁问题。

一、基础英语课程制度的历史沿改基础英语课程制度变迁以国家意志为导向、以政策规范为文本,以国家、学校和学生共同参与为实现途径,旨在实现共同的课程愿景和价值诉求。

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的制度变化,课程制度变迁总体呈现由单一趋向多元、由盲目趋向科学、由模仿趋向创新的变化轨迹,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可将基础英语课程制度变迁分为拨乱反正与制度调整期、快速发展与稳步提高期、效益提升与超越创新期三个阶段。

1.恢复调整期(1978-1987)1978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随后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同年8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提出解决目前中国外语人才紧缺的唯一办法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外语。

人们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外语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1979年教育部颁发的《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提出中学外语课和语文、数学一样,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①
【摘要】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自起源到现在的蓬勃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在曲折中不断探索,教育目的趋于科学化,由单纯的语言知识的学习逐步发展到以培养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从增加思维情感教育,再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增加国际理解和世界意识、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形成健全的人生观。

师资力量合理化,培训师资,增加师资数量,提高师资质量。

注重学生主体化,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

学习方式多样化,多样化手段导入教学内容。

【关键词】英语课程改革;教育目的;师资力量;学生主体;学习方式
一、引言
我国外语教学曲折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

本文简单回顾了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历史,从教育目的,师资力量、学生的主体化、以及学习方式多样化四个方面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分析。

二、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自元代的“回回国子学”到建国前的外语教学,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并受到重视。

建国后,俄语学习从无到有,迅速发展。

英语在困境中艰难生存,发展缓慢。

1957年到1965年,外语教育受到大跃进、反右倾等的政治运动的影响,突击英语教学,制定了不符实实际的一系列课程标准,但与此同时,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仍取得了很大成就,培养了国家所急需的外语人才。

文化大革命期间,外语教学完全停滞,英语发展遭到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以后,英语迅速恢复并蓬勃发展,改革全面展开,在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测试评估等取了重大发展。

三、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变化
(1)教育目的科学化
纵观我国英语教学的历史,教育目标逐步趋向于科学化。

由20世纪以前以语法翻译法为依托来培养外语实用人才,到现在我国的课程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额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演变,也是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的进步。

(2)师资力量合理化
随着外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跨文化合作交流的日益密切,外语师资数量增加,质量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事实《2003——2007年教育整形行动计划》之后,外语教师教育工作得到很大发展。

1949——1956年迅速发展的俄语
教学阶段,英语的教学在困境中艰难生存,发展缓慢,英语教师在这一时期都受到了巨大冲击,纷纷转行,英语教师极度缺失。

1957年——1965年初步恢复的英语教学阶段,英语教师开始慢慢恢复,英语师资力量开始有了起色。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英语教师再度批斗,教学处于停顿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英语教学受到重视,培训师资,增加师资数量,提高师资质量。

(3)学生发展主体化
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由最初的学生是学习的知识被动接受者慢慢向以学生为主转化。

在2000年的《教学大纲》使用修订版明确提出:“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标志着英语教学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

2001年的《英语课程标准》又进一步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并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基础教育的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4)学习方式多样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蓬勃发展,与之相随的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不断完善,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这也要求教师有效性导入文化内容。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从采取不同的手段导入文化内容,通过文学作品,音乐视频,实物、插图等有效导入,让学生在乐中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我国英语教学发展曲折,外语教育事业为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培养了高素质人才。

纵观我国的外语教学发展,教学目的逐步科学化,师资力量合理化,注重学生的主体化,学习方式多样化。

经历了曲折发展,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目前仍有很多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吕良环.《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语卷(英语)》[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戴炜栋.《立足国情,科学规划,推动我国外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载《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庄智象戴炜栋胡文仲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