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颌面骨炎症-P95
第6章颌面骨炎症-P95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p106
鉴别诊断
4、畸形性骨炎
临床表现:一般40岁以上,男性多见 X线表现
晚期:棉絮状密度增高影,密质骨变薄, 保持完整
特征:多数牙根牙骨质明显增生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p106
鉴别诊断
5、弥漫性巨大牙骨质瘤
临床:有家族史,30岁以上女性多见,多见下颌骨, X线特点:颌骨牙槽突,分叶状致密影,
第6章颌面骨炎症-P95
第6章 颌面骨炎症 p96
定义:
是指由微生物、物理或化学因素
所引起的颌面骨炎症过程总称。(骨髓炎) 导致颌骨缺损、牙齿缺失、面部瘢痕。
第6章 颌面骨炎症 p96
分类
1、急性、亚急性、慢性骨髓炎
2、化脓性骨髓炎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非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放射性骨坏死 特异性骨髓炎
主要发生于下颌骨。
炎症初起时常局限,仅患牙疼痛,继之可迅速波及邻牙,
邻牙,疼痛明显。多个牙不同程度松动,叩诊剧痛,牙周溢脓, 口臭,下唇麻木,开口受限,龈颊沟及颌面部肿胀,颌下淋巴 结肿大。可有头痛、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
一、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p98
影像学表现
常用X线片检查:颌骨侧斜位片 曲面断层片、 升支切线位片 咬合片、 华特位片、
升支外侧密质骨无明显破坏。
X线平片表现: 骨质增生、骨
质破坏很少,可见 骨膜反应,无死骨 形成。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升支密质骨外线条状骨膜反应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升支密质骨外骨质增生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书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口腔影像学:第6章 颌面骨炎症
6、病灶局限,灶周骨小梁变粗,死骨分离 或移位;
7、病灶区骨质致密,骨小梁变粗,排列与 正常骨纹理不同;
8、下颌骨外形可发生改变。 原因: A、死骨脱落致骨缺损; B、病理骨折后错位愈合; C、新骨过度增生。
鉴别诊断
牙源性中央性骨髓炎
骨肉瘤
牙源性(根尖周围炎、智齿冠周炎等) 损伤性(开放性骨折等) 血源性(败血症后可发生,婴幼儿多见)
第1节 牙源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Odontogenic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 of Jaws
一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Odontogenic Central Osteomyelitis of Jaws
病源牙 骨破坏
骨质破坏以病源牙
无
为中心
边清,周围骨密度高,边界模糊,可见
可有死骨
瘤骨,无死骨
骨膜反应 线状骨膜反应
放射状瘤骨、 袖口状骨膜反应
骨肉瘤
骨髓炎
二、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Odontogenic Peripheral Osteomyelitis of Jaws
病因病理
病灶牙(第三磨牙冠周炎多见) 颌周软 组织(咬肌下间隙) 下颌骨边缘
刺激骨膜 ,骨膜下成骨 局部骨膜破坏 ,骨密质、骨小梁破坏
影像学表现
常用检查方法:下颌升支侧位片
下颌升支切线位片 升支侧位片:弥漫性骨质致密与局限破坏灶 升支切线位片:密质骨外骨膜成骨,边缘规整
CT检查:
更清楚显示骨膜下成骨及升支密质骨和松质骨的病 理改变。
下颌升支侧位片
下颌升支切线位片
CBCT
CBCT
CBCT
上颌根尖周炎扩散
《颌骨骨髓炎》课件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和支 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口腔护理
饮食护理
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卫生 。对于不能自理的患者,需定期为其擦拭 口腔。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建议,给予适当的 流质、半流质或软食,保证营养摄入。同 时,避免过硬、过热的食物刺激口腔。
2023
PART 04
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颌骨骨髓炎可分 为牙源性颌骨骨髓炎和非牙源性 颌骨骨髓炎,其中牙源性颌骨骨 髓炎最为常见。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感染通过根尖、牙周袋等途径进入颌 骨,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颌骨骨 髓炎的发生。
病因
牙源性感染是主要病因,如智齿冠周 炎、根尖周炎等。此外,颌面部外伤 、肿瘤、放射治疗等也可能导致颌骨 骨髓炎的发生。
如针灸、拔罐、中药等中医治疗方法 可以调节身体机能,缓解症状,促进 康复。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血氧含量,改善 组织缺氧状态,促进炎症消退和伤口 愈合。
2023
PART 03
颌骨骨髓炎的预防与护理
REPORTING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 洁,以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
增强免疫力
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 好的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损伤
避免口腔外伤,如牙齿折断、 拔牙等,以防细菌侵入颌骨。
早期治疗
一旦发现口腔感染症状,应及 时就医,避免炎症扩散至颌骨
。
护理方法
疼痛护理
心理护理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缓解患者疼痛。同时 ,可采用冰敷、热敷等物理疗法减轻疼痛 。
口腔颌面部的炎性和创伤性疼痛-口腔医师辅导
口腔颌面部的炎性和创伤性疼痛-口腔医师辅导口腔颌面部的炎性和创伤性疼痛是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所包含的内容,现为大家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口腔颌面部的炎性疼痛口腔颌面部由于腔隙、管道众多,这些地方细菌丛生,正常情况下菌群之间互相制约,处于平衡状态,当颜面部某个领域、某个部位受到一定的损伤,口腔内的粘膜、间隙、牙龈、牙周袋、牙槽骨和颌骨内等都会招致细菌的侵入、菌群失调,引起各种各样的炎症。
间隙一旦感染也可蔓延到相邻的间隙,出现多间隙感染,同时炎性细胞侵润,全身发烧、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咽旁间隙感染和口底舌下间隙感染可以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面部眶下间隙或面部危险三角区的感染也经面部静脉传入翼丛进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静脉炎,另外磨牙后区的感染也可引起冠周炎,牙槽脓肿、炎症也可波及咬肌间隙、翼颌间隙和颌下间隙感染。
面部皮肤的毛囊、汗腺的感染可引起面部皮肤疥、痈。
腮腺的炎症、颌下腺炎以及关节的炎症。
各种炎症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总而言之,炎性疼痛是由各种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物理、化学或免疫源性炎症所致的疼痛。
在口腔颌面部,由炎症引起的疼痛主要有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间隙感染等。
对于由细菌因素引起的牙髓炎、根尖周炎所引起的疼痛是由局部或全部牙髓的炎症导致牙髓腔压力升高,组织压升高,其压迫作用可使C纤维神经末稍兴奋,冲动传至中枢导致疼痛。
而冠周炎及间隙感染,可能是局部组织炎症渗出导致局部压力增加、上述炎症介质的释放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而导致疼痛。
炎性疼痛的原因主要有①炎症局部分解代谢增强,钾离子、氢离子积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②炎症渗出引起组织肿胀,张力升高,压迫或牵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③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5-羟色胺、缓激肽等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致痛物质和炎症介质在炎性疼痛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17D,经典的炎症细胞因子,神经系统的多种细胞均可以分泌,包括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颌面骨炎症 (62页)
2、病变局限期: X片上有两种表现(1)炎症局限, 破坏区无死骨形成; (2)边界较清楚 的骨破坏区有死骨形成。
3、新骨形成期:病变局限,其周围骨小梁变粗,增多 形成致密影。
4、痊愈期:破坏区被修复,但此处骨小梁排列与正常 骨不同,较致密。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8/102 021/8/1 02021/8/10Tu esday , August 10,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 1/8/102 021/8/1 02021/8/10202 1/8/108 /10/202 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8 月10日 星期二 2021/8/102021 /8/1020 21/8/10
(1)鼻腭管囊肿:
(1)鼻腭管囊肿:
(2)球上颌囊肿:
(3)正中囊肿:
二、颌面部软组织囊肿
1、皮样和表皮样囊肿 源于胚胎发育性上皮剩余,多见于儿童、
青少年,触诊有弹性。皮样囊肿多位于口底, 囊壁内含皮肤及其附件,表皮样囊肿多位于眼 睑、鼻、耳下区,囊壁内不含皮肤附件。
影像学表现:矢状面MRI可清楚显示。 皮样囊肿的内容物为液态脂类物质,故在T1、 T2加权像上均呈高信号。 表皮样囊肿内容物为胆固醇结晶,故在T1加权 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
2、巨细胞肉芽肿:
三、颌骨软组织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一)脉管瘤 1、血管瘤:分为三种
葡萄酒斑状血管瘤(不突出皮肤) 毛细血管瘤 (颜面部暗红色或紫红斑块)
杨梅样血管瘤(突出皮肤) 海绵状血管瘤:浅呈蓝紫色,触之柔软,境界不
口腔颌面部感染考试重点及试题
第六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1.掌握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冠周炎、常见间隙感染(咬肌间隙、颊间隙、颞间隙、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下颌下间隙)、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2.熟悉颜面部疖、痈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其并发症防治和舌下间隙、眶下间隙、颞下间隙和口底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3.了解颌面部间隙的解剖特点,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等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1)定义 感染(infection)是微生物对宿主异常侵袭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类疾患,表现为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
除由外环境中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外,大多数感染是由于宿主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平衡失调所致。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共性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因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使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其特殊性。
(2)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A.口腔颌面部为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始端,是细菌最常寄居的部位。
易发生各种感染。
B.口腔颌面颈部具有众多互相通连的潜在性筋膜间隙,感染易于扩散和蔓延。
C.颜面部血循丰富,加之静脉瓣膜稀少或缺如,直接或间接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感染可扩散至颅内。
尤以两侧口角至鼻根联线内的三角区发生的感染,易循内眦静脉扩散至颅内,而被称为面部“危险三角区”。
D.牙和牙周组织容易罹患病损,且与颌骨关系紧密。
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特有的感染。
E.面颈部有丰富的淋巴结,感染可循淋巴管引流途径扩散,导致区域性淋巴结炎。
F.口腔颌面部感染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
常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需氧菌和类杆菌属、梭杆菌属等厌氧菌。
以化脓性感染为主,偶见特异性感染。
G.口腔颌面部为身体外露部位,易受各种损伤而继发感染。
(3)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治疗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治疗应采用全身抗感染和支持疗法,结合局部治疗。
口腔影像诊断学(全)第6章 颌面骨炎症ppt课件
[鉴别诊断]Leabharlann 1、鼻源性上颌窦炎 通常为双侧继发上呼吸道感染及鼻部 疾病,鼻部症状明显,无牙痛史,X线 片上无病原牙。 2、上颌窦恶性肿物 恶性肿物面部麻木和疼痛明显,鼻腔 分泌物多为血性,X线片上骨质破坏明 显,从窦内向窦外破坏。
第五节、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是口腔、鼻咽及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 疗的严重并发症。 放射性骨坏死的影响因素有个体的敏感 性、放射性种类、照射方式和被照射组 织的解剖特点。 50GY是放射性骨坏死的临界性剂量。 放射线照射后可数月至数年发病,常见 的发病时间是0.5~3年。
1、骨质破坏,死骨形成,脱落后引起骨质 缺损而成畸形。 2、病理性骨折后,未及时治疗,骨段错位 愈合后而致畸形 3、新骨的增生,常不能完全恢复原有形态, 或新骨过度增生。
上颌骨骨髓炎骨质破坏大多局限,多位于 上颌后部一部分,有时也可波及患侧上颌 窦,呈上颌窦炎症表现。
[核素显像] 起病3天后就可有阳性发现,片上显示为病 变处局部血流丰富,放射性药物浓集。
[病因病理] 致病菌通过病原牙牙髓腔或牙周至根尖 周引起感染-------骨内局部骨质破坏形成 脓肿------脓液向外扩散穿破颌骨颊舌侧 密质骨,炎症局限,而形成局限性骨髓 炎-------脓液沿骨髓腔扩散,而形成弥散 性骨髓炎------脓液扩散至骨膜下------骨 膜下脓肿扩大穿破骨膜-----同时颌骨骨组 织坏死,形成死骨----死骨分离、排出--骨组织修复,并形成新骨。
[临床表现] 牙源性上颌窦炎多为单侧。 患侧颜面有紧张压迫感,鼻阻塞。 患侧龈颊沟变浅,可找到病原牙。
[影像学表现]
对于牙源性上颌窦炎应常规拍照患牙根 尖片和华特位片。 华特位显示为黏膜肥厚,患侧上颌窦环 绕上颌窦壁的带状密度高的影像,或上 颌窦弥漫性密度增高,产生均匀模糊的 影像,如有积液则可见液平面的影像。 根尖片上表现为病牙根周骨质破坏消失, 侵及上颌窦底以致窦底壁骨质致密线条 消失。
颌面骨炎症
• 曲面体层片 左下颌第二乳磨 牙深龋,下颌骨 下缘密质骨板外 骨膜反应
• CT横断位图像左 下颌骨颊侧和舌 侧密质骨外可见 新骨形成
51
曲面体层片:左下 颌骨体后部及升支 骨质密度不均匀增 高,下颌骨下缘密 质骨板外骨膜成骨
CT冠状位图像:左 下颌骨颊侧和舌侧 密质骨外骨质增生 ,增生的骨质边缘 光整。
40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影像学表现
[CT检查]
• CT横断面较X线平 片更清楚显示病变
• 骨小梁破坏消失, 骨髓腔内密度减低
• 密质骨破坏
• 骨膜下成骨
同上患者,CT横断面示升支骨质 局限性密度减低,颊侧密质骨外
侧可见骨膜成骨,边缘光整
41
42
第2节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infantile osteomyelitis of jaws
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99mTc骨扫描,在 血流增加和成骨细胞活跃的区域发生浓聚
7
• 髓质骨:松质骨、骨髓腔 • 密质骨:骨皮质 • 阻射影:致密影,密度增高影 • 透射影:透亮影,密度减低影 • 骨质破坏(密度减低):病理组织取代正常骨组织
,见于炎症、肉芽肿、肿瘤或瘤样病变。 • 骨质增生硬化(密度增高):成骨增生或破骨减少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临床表现]
• 青少年多见,常有冠周炎或其他牙痛病史 • 急性期症状与颌周间隙感染相似。 • 慢性期为反复发作的腮腺咬肌区或颌周肿胀、炎
性浸润块,开口受限及局部压痛。 • 相应部位可出现经久不愈或时好时发的瘘管,通
过瘘管可探及粗糙的骨面。 • 少数向颌骨深部扩展,局部及全身症状重
29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影像学表现
[核素检查]
颌骨疾病ppt课件
37
纤维结构不良
38
纤维结构不良
39
三. 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又称组织细胞增生症X或郎格汉斯细胞病 •包括嗜酸性肉芽肿、汉-许-克病及勒-雪病 •可以单发或多发,侵犯骨、淋巴结、皮肤及 其他器官。此三者的组织病理相似,但临床 表现和预后不同。
第二节 颌骨的非肿瘤性疾病
23
一、巨颌症(cherubism)
•又称家族性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或家 族性颌骨多囊病。 •良性、自限性疾病
•病因不明,有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性疾病。
24
临床特点
幼儿期发病,男性较多见;颌骨增大发现于 2~4岁之间,12岁左右发展减慢,青春期病 变停止发展; 病变多侵犯下颌骨,呈对称性肿大,下颌牙 槽突膨胀,而使舌抬起,言语困难。上颌也 可被侵犯,如侵犯眶底,将眼球抬高,露出 巩膜。常导致牙列不整,乳牙移位; X 线显示颌骨对称性膨胀,有多囊性密度减 低区。
44
45
46
47
48
CD68
49
50 电镜下可见胞质内的Birbeck颗粒
51 电镜下可见胞质内的Birbeck颗粒
治疗采用刮除及小剂量放疗均 可取得良好效果; 但若患者为小儿,则必需检查 有无其他病变以除外汉-许-克病 及勒-雪病。
52
2、汉-许-克病
(Hand-Schuller-Christian disease)
5
病理改变
1. 骨髓组织高度充血、水肿,大量炎性渗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
p96
是指由微生物、物理或化学因素
所引起的颌面骨炎症过程总称。(骨髓炎)
导致颌骨缺损、牙齿缺失、面部瘢痕。
第6章 颌面骨炎症
分类
1、急性、亚急性、慢性骨髓炎
p96
2、化脓性骨髓炎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非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放射性骨坏死 特异性骨髓炎
牙胚移位、缺失, 死骨脱落导致颌骨畸形。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第3节 Garre骨髓炎
病因
1、最常见:根尖周感染,与第一磨牙龋齿有关 2、 冠周炎
P102
临床表现 1、儿童、年轻成人 2、局部肿胀、疼痛、开口受限 3、肿胀部位:单侧下颌角下缘、升支,不累及前牙区,
第3节 Garre骨髓炎
p100
二、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影像学表现:
下颌升支侧位片、曲面断层片:
弥散性的骨密度增高 ,局限性骨质破坏灶。
p100
下颌升支切线位片:
密质骨外有骨膜成骨。增生骨质的边缘一般较整齐, 升支外侧密质骨无明显破坏。
X线平片表现:
骨质增生、 骨质破坏很少, 可见骨膜反应, 无死骨形成。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早期:界限不清的骨质密度减低区、硬化区 发展:骨质密度增高。 早期 :年轻人,骨膜成骨为主 慢性期 :老年人,下颌骨密度减低
p105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p105
鉴别诊断
1、成骨肉瘤
症状:颌骨膨隆,软组织肿大,疼痛、开口受限 X线片 早期:牙周膜间隙增宽。 特点:边缘弥散不清,骨密度斑点状增高,密质 骨轮廓破坏,有日光放射状肿瘤骨, 牙槽骨骨硬板破坏,
p105
临床表现
1、发生于任何年龄,老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2、多见下颌骨, 3、最常见的症状:反复疼痛和肿胀,可持续数年。 4、急性发作期:咬肌感染,伴开口受限和咬肌区肿胀, 5、颌骨膨隆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曲面体层 下颌横断咬合片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影像学表现
根尖片: 病原牙根尖周骨质破坏, 牙周膜及牙槽骨骨硬板影像消失, 牙槽窝与上颌窦底相通, 窦内有断根遗留。
( 附)
牙源性上颌窦炎
p107
影像学表现:
华特位片:
患侧上颌窦密度弥散性增高,气腔明显缩小, 周围环绕窦壁的带状肥厚粘膜影像。 窦壁骨质无破坏,
急性:若窦腔内有积液,坐位投照有时可见液平面。 慢性炎症:窦壁骨质增生硬化。
第5节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影像学表现
下颌病变:曲面体层片 上颌病变: HE片、华特位片
p109
第5节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影像学表现:
牙及牙周 :
p109
1、放射性龋齿: 牙颈部,初期浅龋,发展颈部环状龋; 咬合面、暴露的根面。 2、牙周膜增宽、骨硬板密度减低或消失、 牙槽突吸收,高度降低。
。
第5节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死骨完全分离或移位。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4.痊愈期:骨质破坏已被修复; 骨小梁变粗、数目增多,
排列与正常骨纹理不同。
鉴别诊断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骨肉瘤
无 边缘模糊,可见高密 度瘤骨,无死骨 放射状或 袖口状
病源牙
骨破坏
常见到 晚期边界清楚, 周围骨密度高,有死骨 多为线状
骨膜反应
二、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一、 牙源性中央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骨骨髓炎
X 线平片
3、痊愈期——
此期骨质破坏区域已被修复。
p98
原病灶区骨小梁变粗,数目增多,排列 与正常骨纹理不同,呈较致密的影像。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1.弥散破坏期:骨小梁模糊;骨质 弥散性点状、斑状和片状破坏;骨 膜反应
颌骨破坏特点:越近病源牙骨质破坏越 严重,病变的边界不清。
p101
临床表现 部位:上颌骨
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及低热, 也有的患儿 起病急,全身症明显,有高热, 甚至抽搐。 病变部黏膜充血发红,脓肿破溃,口内、外 皮肤形成久不愈合的溢脓窦道。
第 2节
影像学表现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p101
早期:骨质病变甚为困难,X线检查帮助不大。 晚期: 颌骨破坏广泛---不规则骨质减低,死骨、
升支密质骨外线条状骨膜反应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升支密质骨外骨质增生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书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CT 检查
更清楚显示 骨膜下成骨及升 支外侧密质骨和 松质骨的变化
鉴别诊断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密质骨无破坏 骨膜成骨的外缘光整
成骨骨肉瘤
密质骨广泛破坏 密质骨外肿瘤骨缺乏整齐的 外缘, 软组织肿块可有放 射状肿瘤骨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2.病变局限期:骨质破坏边界逐渐 清楚,有或没有死骨形成。
主要特点:骨质破坏边缘与正常骨质分界逐渐清楚。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书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二)正常图像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3.新骨形成期:骨质破坏边界清楚;
骨小梁变粗、数目增多;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p105
鉴别诊断 2、Garre骨髓炎:
特点:最常见根尖周感染,第一磨牙龋齿有关, 儿童、年轻成人,下颌角和升支, X线片:密度增高影,骨膜成骨。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p106
鉴别诊断
3、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临床:颌骨膨大、变形 X线特点 下颌骨弥散性密度增高影,典型的呈“毛玻璃样”; 无骨膜成骨; 沿颌骨外形膨大; 密质骨变薄,但一般 保持连续性; 骨硬板消失,牙周膜间隙变窄; 下颌管移位。
(odontogenic peripheral osteomyelitis of jaws)
p100
病因:
感染主要起源: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也可由其他病灶牙引起。 感染传播途径:是经过颌周软组织到达下颌骨的表面,
一般先发生颌周间隙感染,尤其是咬肌 下间隙感染占绝大多数。 特点:1、脓性渗出物刺激骨膜,引起骨膜下成骨。 2、大量的脓液积聚也可使局部骨膜溶解破坏,呈凹陷缺损, 甚至密质骨及附近骨小梁破坏消失。 3、脓性渗出物也可沿哈佛管到达骨髓腔边缘部分, 甚至沿骨髓腔扩散。
第6节 特异性颌面骨骨髓炎
定义:
p110
是由结核杆菌、真菌(主要是放线菌) 等所引起的炎症。
第6节 特异性颌面骨骨髓炎
特点
来自牙龈、口腔黏膜:骨质破坏 小死骨形成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第5节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鉴别诊断 1.恶性肿瘤复发 X线片:骨质破坏进展迅速,
p109
骨质破坏不限于照射野内 临床上可触及肿块。
第5节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鉴别诊断
2.牙源性骨髓炎
p109
放射性骨坏死:若照射区内有牙,且骨质破坏
从牙槽突开始,有时不易与牙源 性骨髓炎区别; 主要应结合病史及有否放射治疗 史加以鉴别。
p108
鉴别诊断
2、上颌窦恶性肿物 患侧面部麻木和疼痛症状明显, 鼻腔分泌物多为血性。 X线检查:窦壁骨质破坏。
牙源性上颌窦炎
牙源性上颌窦炎
牙源性上颌窦炎
牙源性上颌窦炎
牙源性上颌窦炎
牙源性上颌窦炎
第5节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osteoradionecrosis of jaws)
p108
特点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p106
鉴别诊断
4、畸形性骨炎
临床表现:一般40岁以上,男性多见 X线表现 晚期:棉絮状密度增高影,密质骨变薄, 保持完整 特征:多数牙根牙骨质明显增生
第4节 下颌骨弥散性硬化性骨髓炎
p106
鉴别诊断
5、弥漫性巨大牙骨质瘤
临床:有家族史,30岁以上女性多见,多见下颌骨, X线特点:颌骨牙槽突,分叶状致密影, 边缘见低密度线条状影,
二、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odontogenic peripheral supprative osteomyelitis of jaws)
第1节
牙源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一、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定义:由病原牙首先引起根尖周组织感染,炎症由颌骨内
向周围扩散,累及密质骨和骨膜。
临床表现: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p98
一、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影像学表现
X 线平片
1、弥散破坏期——
p98
①骨小梁破坏 ②以病原牙为中心骨质破坏: 密度减低、大小不等, 边界模糊不清;
一、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X 线平片
2、病变局限期——
p98
骨质破坏区和骨质硬化区同时存在, 骨质破坏区有死骨形成, 死骨--密度较高且界限清楚,线状骨膜反应,
第 2节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infantile osteomyelitis of jaws)
p101
病因: 是非牙源性化脓性炎症。 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较少见。 感染途径:主要由远处化脓性病灶, 感染经血行播散所致。
第 2节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infantile osteomyelitis of jaws)
(附)
牙源性上颌窦炎
p107
病因:
1、最常见的是上颌磨牙及第二前磨牙根尖周围炎 扩散; 2、上颌窦发育较大时,牙根尖与上颌窦底仅有薄 层骨质相隔,甚至只是一层粘骨膜。 3、拔牙时断根被推入上颌窦内、搔刮拔牙创伤、 根管治疗时器械穿通窦底使黏骨膜撕破等,均 可将感染带人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