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免疫学 第14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胞外的富含半胱氨酸区域
Ⅱ型纤连蛋白重复区域
甘 露 糖 受 体
C型凝集素样区域
(C-type lectin—like domain)
清道夫受体
(scavenger receptor)
胶原样结构域 C末端富含半胱氨酸. 参与胞外信号识别;胶 原样结构域包含配基的 结合位点;α螺旋区与 功能性三聚体有关。
识别、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的受体
非调理性受体 又称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
调理性受体 IgGFcR和C3bR/C4bR
提呈抗原和协同刺激T细胞活化的分子
MHC-Ⅰ/Ⅱ分子、B7分子(CD80、CD86)
细胞因子受体
IFN-γ受体、GM-CSF受体、IL-2受体等
六、B1细胞:
主要存在于腹腔、胸腔和肠壁固有层。个体发育 过程中出现较早(胚胎期),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 的CD5+mIgM+B细胞,主要识别细菌表面共有多糖类抗 原和某些变性的自身抗原。 在机体早期抗感染免疫和维持自稳中具有重要作 用。
七、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一)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1.表达分子 (1)高亲和性FcεRⅠ (2)细胞因子受体 IL-5、趋化因子受体 2.嗜酸粒细胞活化产物 (1)释放毒性颗粒蛋白 主要碱性蛋白 (2)生物活性介质 白三烯和血小板活化因子 (3)细胞因子 IL-3和IL-5等 3.生物学功能 (1)杀伤寄生虫和微生物 (2)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损伤, 与肥大细胞和嗜碱 粒细胞相互作用扩大炎症性免疫应答。
嗜碱性粒细胞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iemsa染色的血涂片, 嗜碱性粒细胞胞浆中布满深蓝色细胞颗粒。透射 电镜下胞浆颗粒中充满致密物质。
医学免疫学(青岛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免疫防御功能过低或缺如,可发生肿瘤。
A:错B:对答案:A2.免疫监视是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 成分,如由基因突变而发生的肿瘤细胞。
A:错B:对答案:B3.固有免疫是适应性免疫的先决条件和启动因素。
A:错B:对答案:B4.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分为哪几个阶段?A:识别阶段B:活化增值阶段C:产物生成阶段D:诱导阶段E:效应阶段答案:ABE5.与固有免疫相比,适应性免疫有哪几个主要特点?A:特异性B:放大性C:耐受性D:记忆性E:敏感性答案:ACD6.用牛痘苗预防天花是下列哪个科学家发现的?A:MacFarlane BurnetB:Robert KochC:Edward JennerD:PasteurE:George Snell答案:C7.固有免疫的特点包括()A:快速B:早期C:需抗原激发D:先天性E:记忆性答案:ABD8.克隆选择学说是下列哪个科学家提出的?A:MacFarlane BurnetB:PasteurC:George SnellD:Edward JennerE:Robert Koch答案:A9.适应性免疫的特点包括()A:快速B:记忆性C:先天性D:后期E:需接触抗原答案:BDE10.下列哪位科学家在1901年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A:George SnellB:Robert KochC:Mark DavisD:von BehringE:Pasteur答案:D第二章测试1.骨髓是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A:对B:错答案:A2.T细胞约占淋巴结内淋巴细胞总数的60%。
A:错B:对答案:A3.脾脏主要对淋巴液起过滤作用。
A:对B:错答案:B4.M细胞主要分布于肠道派氏集合淋巴结内。
A:错B:对答案:B5.淋巴结的功能有()A:产生免疫耐受B:免疫调节作用C: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D:免疫应答的场所E:B细胞定居的场所答案:CDE6.脾脏的功能有()A: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B:过滤作用C:T细胞定居的场所D:免疫调节作用E: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答案:ABCDE7.上皮内淋巴细胞(IEL)主要是()A:NKTB:αβT细胞C:Th1D:DCE:γδT细胞答案:E8.淋巴结内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有关的结构是()A:浅皮质区B:髓质区C:生发中心D:淋巴小结E:HEV答案:E9.脾脏白髓的组成()A:浅皮质区B:脾小结C:边缘区D:HEVE:动脉周围淋巴鞘答案:BCE10.M细胞的特点()A:不能分泌消化酶和黏液B:细胞核位于基底部C:其顶部胞质较厚D:特化的抗原吞噬细胞E:无微绒毛答案:ABE第四章测试1.木瓜蛋白酶水解Ig后可获得1个F(ab’)2片段和一些小片段pFc’。
简述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简述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①识别活化阶段,是指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和特异性T/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在细胞间黏附分子协同作用下,启动活化的阶段。
②增殖分化阶段,是指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刺激后,在细胞间共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协同作用下,活化增殖分化为免疫效应细胞的阶段。
③效应阶段:是将细胞分泌抗体和小艇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介质,并在骨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参与下产生免疫效应的阶段。
免疫应答ppt课件
1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图4-2 抗原的提呈示意图
12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外源性抗原
内源性抗原
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呈示意图
50
(三)体液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分子
1、补体 2、细胞因子 3、防御素:直接杀伤 4、溶菌酶:作用于G+菌。 5、乙型溶素:由血小板释放,作用于G+菌。
5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二、 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特点:
1、有明显的特异性。 2、又称后天免疫或获得性免疫。
(一)体液免疫的抗感染作用
活化
增殖
分化
29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TI-1抗原
细菌脂多糖
TI-2抗原
荚膜多糖
特点:
♫ 1、直接刺激B1细胞 ♫ 2、不产生记忆细胞。 ♫ 3、抗体均为IgM
30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 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特点:1、潜伏期长, 2、抗体效价低, 3、在体内维持时间短, 4、抗体类型:IgM,随后出现IgG, 5、低亲和力抗体。
方法:①应用免疫原或免疫应答分子②感染早期综合抗感染 ③合理使用细胞因子及其抗体
4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第五节 抗感染免疫
抗感染免疫(anti-infectious immunity):
是机体抵抗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以维 持机体生理稳定的一种免疫防御功能。
适应性免疫应答
T细胞活化
信号 1
APC
B7
Th
信号 2
CD28
活化
T细胞活化机制
Antigen
低亲和力 IL-2 R(b )
IL-2 IL-2Ra
静息 T细胞
1
IL-2 IL-2Ra
信号 1 高亲和力
IL-2 R( a b )
共刺激
抗原
2 1
IL-2 IL-2Ra
T细胞活化机制 IL-2表达增加
无能
抗原
B细胞分为B1和B2两个亚群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B细胞通过BCR识别各种蛋白质分子 表面的抗原决定基。
BCR识别的抗原无须经APC进行加工 处理和递呈,即直接识别菌体蛋白、 外毒素等各种蛋白质抗原的抗原表位 。
B 细胞由BCR识别抗原
B 1. 经BCR摄入抗原
2. 表达 CD40 3. 降解抗原 4. 表达Ag 肽-MHC
细胞因子
凋亡 APC MHC-II+抗原肽 CD4Th
Th细胞非依赖性
化 APC(病毒感染)直接激活前体Tc
效应性TC
自身活 合成IL-2
IL-2R
IL-2
DC
Tc
活化,扩增
Th
APC
Tc
IL-2
CD8+T细胞的活化
活化,扩增
CD4+T细胞的辅助
活化CD4+T细胞分泌IL-2作用于CD8+T细胞 诱导APC表达或上调协同刺激分子
效应CD4+T产生细胞因子,吸引及活化巨噬细胞 CD8+细胞毒T细胞( CTL)直接杀伤靶细胞
一、抗原识别阶段
T细胞特异识别抗原
医学免疫学—适应性免疫应答
(二)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机体初次接受适量抗原刺激后,经过一段相
对较长的潜伏期后产生抗体,在血清中出现含量较低、 持续时间较短、以IgM为主、抗体的亲和力较低。
再次应答:初次应答后,当
抗体下降并恢复正常时,再用 相同的抗原进行免疫,则抗体 产生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抗体 含量明显上升,且维持时间更
抗胞内感染作用
抗肿瘤免疫
参与移植排斥反应 引起免疫病理损伤,如Ⅳ型超敏反应
四、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ity, HI)
分TD抗原和TI抗原引起免疫应答两种情况:
(一)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
抗原识别阶段
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效应阶段
1)抗原识别阶段
免疫抑制: 非特异性无免疫应答
免疫缺陷: 非特异性无免疫应答
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的区别
免疫缺陷:
– 由于遗传或疾病等因素造成机体免疫系统 缺陷或功能障碍,导致对多种抗原不应答 或应答低下。
免疫抑制:
– 因使用免疫抑制剂使免疫功能受抑制,导
致对多种抗原不应答或应答低下,停用抑
制剂后,可使免疫应答恢复正常。
③促进M产生多种细胞因子(IL-1/2/6等)和
炎性介质(PEG等)来调节免疫效应;
④活化NK细胞,增强杀瘤和抗病毒作用,提
高机体的免疫监视机能。
(二)CD8+T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致敏Tc细胞的功能特征
– 只能杀伤携带有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特异
性);
– 杀伤靶细胞时受MHC-I类分子的限制; – 致敏Tc细胞在杀伤靶细胞后,可以继续杀 伤带有相应抗原的其它靶细胞,即Tc细胞 的再循环。
子,诱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适应性免疫应答
2.通常起抗原提呈作用的靶细胞上无/少协同刺激 分子,CD8+CTL细胞需要活化CD4+Th1细胞分泌的 IL-2、 IFN-γ的作用作为活化第二信号才能活化 并表达 IL-12 等细胞因子受体。
3.通过交叉提呈作用被活化的CD4+Th细胞,可诱
活化Tc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记忆细胞 Tc脱颗粒作用,颗粒内含穿孔素、使靶细胞溶解死亡 Tc分泌蛋白毒素,使靶细胞内DNA降解酶活化,靶细胞凋亡 Tc表达FASL与靶细胞表面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思考题
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 有哪些不同?
CTL细胞怎样发挥细胞毒作用?
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相互作用
产生Th细胞活化第一信号。
• 3.B细胞通过表面B7和ICAM-1共刺激分子
与CD4+Th细胞表面相应的CD28和LFA-1共刺
激分子结合,产生Th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4.活化Th细胞可表达CD40L(gp39)和多种细胞
因子受体,同时分泌IL-2、4、5及 IFN- γ 等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促进T/B细胞活 化、增殖和分化。
导靶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从而能使与同一靶
细胞结合后只获得第一活化信号的CD8+CTL细胞
获得B7分子刺激,产生第二活化信号,CD8+CTL 活化并表达 IL-12 等CK受体。
(二)CD8+效应CTL细胞的形成及作用 1. 活化CD8+CTL细胞在IL-12、IL-2、 IFNγ 协同作用下,增殖分化为具有杀伤作用 的效应性CD8+CTL细胞。
3、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之间相互作用
适应性免疫应答
*
8
*
9
一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识别特点
TCR只能识别APC上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TCR识别肽-MHC分子的原因:因为TCR识别的是抗原肽 的线性决定簇,而线性决定簇是位于抗原分子内部的, TCR不能直接识别。该决定簇只有被APC处理后才能暴 露出来,暴露出来的决定簇只有和APC上的MHC分子结 合成复合物才能被转运表达于APC表面,被T细胞识别 。
*
26
二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1 即识别蛋白质Ag,也识别肽、核酸
(一) B细胞对TD抗原、 2 即多的识聚识别糖完、别整脂蛋类白等质。抗原,也识别降
解而暴露的决定簇。
1 BCR识别抗原的特点
2 BCR识别抗原的作用
1 向B细胞传递抗原刺激信号. 2 内化所识别的Ag。
*
27
二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
11
二 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
(一) T细胞活化信号
第一信号: TCR-CD3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
合物,CD4/CD8与MHC分子结合辅助CD3转导
细胞因子
抗原信号。 第二信号:T细胞与APC上的许多协同刺激分子
(共刺激分子)配对结合。如CD28/B7、
CTLA-4/B7、 LFA-1/ICAM CD2/CD58 等
*
29
*
30
二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Th在B细胞应答中的作用 Th细胞识别到APC提呈来的II类
1.直接辅助作用
分活子化-肽T复细合胞物表后达,的T与B直接接 触 依TILh2C面 生( 赖细、DC第B区胞I4DL流二0产)44L、经活生0与I分T细L化B依5子胞细信、赖结因I胞号L区子合6表。、或(产如者T进入B
适应性免疫应答
1/1000
外周血中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比率
免疫记忆Immunological memory
T 细胞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1/100
初次免疫
再次免疫
1/10000
0
7
14
21
28
35
42
免疫后天数
获得性免疫应答的调节
•抗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CTLA4)
•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调节性 T 细胞
Ag Specificity
细胞免疫的特点
•发生缓慢(1-3天) •多局限于抗原所在部位 •组织学变化以单个核细胞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浸润细胞以T淋巴细胞为主,M、NK细胞起协同作用
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抗胞内感染作用(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 •抗肿瘤免疫 •参与移植排斥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某些药物过敏 •某些自身免疫病
TCR/CD3 LFA-1
CD28
2
CD28
LFA-1
ICAM-3 CD2
CTLA-4
—
APC
MHC-II
ICAM-1 B7-1 B7-2
ICAM-3 LFA-1 LFA-3 B7-1
•黏附分子在抗原识别过程中的稳定作用
TCR扫描APC表面
TCR 识别 MHC/抗原肽复合分子 T 细胞
TCR
抗原肽
迟发型超敏反应
早期:活化的TDTH及活化的Mφ浸润为主,它们聚 集在活化血管内皮细胞周围,并外渗到局部组织
晚期:以簇状上皮样Mφ和巨细胞增生为主并伴有
大量的纤维母细胞形成组织纤维以代替胶原组织
形成纤维化的结节和肉芽肿
抗胞内菌感染
第十三,十四章:固有免疫与黏膜免疫LT
激活补体并促进吞噬。
14
目录
3. 细胞因子 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可刺激免疫细胞和感染
的组织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
发挥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IL-1、IL-6、TNF-α等为重要的促炎因子
IFN-α、IFN-β可以抑制病毒复制
IFN-γ 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吞噬
IL-12 可以激活NK细胞
二、固有免疫的效应分子
1. 补体 在感染早期,补体可以通过甘露糖凝集素途径和
替代途径而被活化,并介导溶菌反应。
抗体产生以后,补体经经典途径被激活,发挥抗 感染效应。
补体活化或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片段,发挥趋化(
C3a、C5a )、调理(C3b)及促炎(C3a、C5a)
等效应。
10
目录
11
22
目录
一、固有免疫的模式识别及其机制
识别特点
识别对象的种类和分 子结构
固有免疫
通常仅识别微生物及 其产物的特定组分或 保守结构(PAMP)
适应性免疫
既可以识别微生物分 子抗原,也可以识别
非微生物抗原
识别的特异性
泛特异性,仅能识别 高度特异性,识别精
各类微生物保守结构
确的抗原表位
参与识别的受体基因
• 模式识别受体(PRR)
固有免疫细胞表达的、识别PAMP的受体,统称 为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 又称为模式识别分子(PRM)。
25
目录
(2)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DAMP):宿主体内因组织 损伤而产生的内源性模式分子。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免疫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她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就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第二章:免疫器官与组织1、免疫系统:就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与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与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就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与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1、抗原(Ag):就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就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就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与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独特型抗原:TCR、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与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7、超抗原: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且不受MHC限制,故称超抗原。
8、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佐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细胞内感染、抗肿瘤、引起免疫损伤
《疾病学基础》(病原部分)
授课班级:2012级护理班+助产班 授课时间:2013.3.22/21 授课教师:李薄冰
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
主要针对体液中(细胞外)的抗原物质或直 接针对抗原细胞。
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发生场所:淋巴结为主
基本过程
免疫应答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是人为地被 分为三个阶段(感应、反应、效应)。
感应阶段:识别抗原后启动阶段 反应阶段:自身准备阶段(活化增殖分化) 效应阶段:清除抗原阶段
第三节 细胞免疫应答
主要针对细胞内的抗原物质或直接针对抗原 细胞。
小结
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分为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 免疫应答。
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比较,速度加快,作用 更强更持久。
体液成分包括血清(血液)、组织液、淋巴 液、外分泌液(唾液、乳汁)等。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区别 ★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的意义
生物学效应
中和作用:外毒素、病毒感染、细菌吸附 调理作用:增强吞噬作用 ADCC作用:杀伤抗原细胞 激活补体:溶解抗原细胞 抑制黏附:局部抗感染 免疫损伤:引起病理损伤
第14章 适应性免 疫应答
第十四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细胞免疫应答 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习目标
掌握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抗体产生的一 般规律
熟悉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细胞免疫 和体液免疫的效应
了解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发生过 程
第一节 概述
概念:是指机体的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接受 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进而 产生免疫效应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