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平面方程的求法_论文
推导空间解析几何的平面方程与直线方程的求解方法
推导空间解析几何的平面方程与直线方程的求解方法空间解析几何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几何图形与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在空间解析几何中,平面和直线是最基本的图形。
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的求解方法对于解决各种几何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推导空间解析几何的平面方程与直线方程的求解方法。
一、平面方程的求解方法1. 平面的一般方程一个平面可以由一个点和该平面上的两个非平行向量所确定。
设平面上一点为P,两个非平行向量为a和b,则平面上的任意一点Q可以表示为P加上a和b的线性组合:Q = P + λa + μb其中,λ和μ为实数。
根据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可以推导出Q 点的坐标为:(x, y, z) = (x₁, y₁, z₁) + λ(a₁, a₂, a₃) + μ(b₁, b₂, b₃)其中,x₁、y₁、z₁分别为点P的坐标,a₁、a₂、a₃和b₁、b₂、b₃分别为向量a和向量b的坐标。
将(x, y, z)代入上述平面方程,整理得到平面的一般方程:Ax + By + Cz + D = 0其中,A、B、C和D为实数系数。
平面上任意一点Q(x, y, z)到平面的距离与法向量n之间满足以下关系:n · Q + d = 0其中,n = (A, B, C)为平面的法向量,d为实数。
根据内积运算,可以推导出平面的点法式方程:Ax + By + Cz + d = 0二、直线方程的求解方法1. 直线的对称式方程设直线上一点为P,直线的方向向量为a,则过直线上任意一点Q(x, y, z)的向量PQ可以表示为a的实数倍:PQ = λa其中,λ为实数。
根据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可以推导出Q点的坐标为:(x, y, z) = (x₁, y₁, z₁) + λ(a₁, a₂, a₃)其中,x₁、y₁、z₁分别为点P的坐标,a₁、a₂、a₃为向量a的坐标。
将(x, y, z)代入上述直线方程,整理得到直线的对称式方程:(x - x₁)/a₁ = (y - y₁)/a₂ = (z - z₁)/a₃直线的参数式方程是直线方程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空间几何中的平面与直线方程求解
空间几何中的平面与直线方程求解在空间几何中,平面和直线是两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它们在数学、物理、工程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平面和直线的方程求解也是空间几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平面的一般式方程求解平面的一般式方程可以表示为Ax+By+Cz+D=0,其中A、B、C为平面法向量的三个分量,D为平面到原点的距离。
假设一个平面的法向量为n=[A,B,C],平面上的一点为P(x0,y0,z0),那么这个平面的一般式方程可以表示为n·(P-O)+D=0,其中·表示点积运算,O为原点。
化简得到A(x-x0)+B(y-y0)+C(z-z0)=0,即为所求的平面的一般式方程。
二、平面的点法式方程求解平面的点法式方程可以表示为n·(P-P0)=0,其中n为平面法向量,P0为平面上已知点,P为平面上任意一点。
如果n=[A,B,C],P0=(x0,y0,z0),P=(x,y,z),则点法式方程可以表示为A(x-x0)+B(y-y0)+C(z-z0)=0。
三、直线的标准式方程求解直线的标准式方程可以表示为(x-x0)/m=(y-y0)/n=(z-z0)/p,其中m、n、p为直线方向向量的三个分量,(x0,y0,z0)为直线上的一点。
化简得到(x-x0)/m=(y-y0)/n=(z-z0)/p=t,其中t为参数,可以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一点,所以直线的标准式方程也可以表示为x=x0+mt,y=y0+nt,z=z0+pt。
四、直线的对称式方程求解直线的对称式方程可以表示为(x-x0)/m=(y-y0)/n=(z-z0)/p=(t-t0),其中m、n、p为直线方向向量的三个分量,(x0,y0,z0)为直线上的一点,t0为参数。
化简得到(x-x0)/m=(y-y0)/n=(z-z0)/p=(t-t0),而对称式方程可以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一点,所以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也可以表示为x=x0+mt,y=y0+nt,z=z0+pt+t0。
空间平面方程的求法_论文
空间平面方程的求法1、 用参数方程题目的已知条件是给出平面所经过的一个定点以及平面的两个方位矢量,有的题型是要求把所给的方程形式化为参数方程或者把已知的参数方程化为一般方程.①矢量式参数方程 错误!=错误! + t 1错误!+t 2错误!其中错误!={X 1,Y 1,Z 1}, 错误!={X 2,Y 2,Z 2}②坐标式参数方程⎪⎩⎪⎨⎧++=++=++=221102*********Zt Z t z z Y t Y t y y X t X t x x例1、 写出下面的参数方程:通过点)1,3,2(A 并平行于)1,0,3(),3,1,2(21-=-=v v解:所求的参数方程为⎪⎩⎪⎨⎧vu z u y vu x -+=-=++=313322例2、证明矢量},,{Z Y X v =平行于平面0=+++D Cz By Ax 的充要条件为:0=++CZ BY AX证明:不妨设0=+++D Cz By Ax 中的0≠A ,把这平面的方程化为参数式:,,,v z u y v A C u A B A D x ==---=所以平面的两方位矢量是}0,1,{A B -与}1,0,{A C-,从而知},,{Z Y X v =与已知平面共面的充要条件为v与}0,1,{A B -,}1,0,{A C-共面,或 01001=--AC A BZYX ,即0=++CZ BY AX 。
如果在直角坐标系下,那么由于平面的法矢量为},,{C B A n =,所以v平行于平面的充要条件为0=⋅v n,即0=++CZ BY AX 。
2、 用点位式方程题目会给出平面的两个方位矢量的坐标以及平面上的一个已知点。
222111000Z Y X Z Y X z z y y x x ---=03、用三点式方程题目的条件是平面上的三个已知点。
131313121212111z z y y x x z z y y x x z z y y x x ---------=0 例3、已知三角形顶点为),2,2,2(),1,1,2(),0,7,0(C B A --求平行于三角形ABC 所在的平面且与它相距为2个单位的平面方程.解:由已知,得02921627=+z y x, 所以三角形ABC 所在的平面方程为014623=-+-z y x 。
空间中平面及直线的方程(3)
1.平面的方程
设一平面通过已知点
P( x0 , y0 , z0 ) 且垂直于非零向
量 n ( A , B , C) , 求该平面的方程.
任取点 P(x, y, z) , 则有
P0P n
故
P0P n 0
z
P
n
P0
o
x
y
A(x x0 ) B( y y0 ) C(z z0 ) 0
①
称①式为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称 n 为平面 的法向量.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1)可以化成
Ax By Cz D 0
其中D Ax 0 By0 Cz0 是常数,x, y, z的系数A,B,C依次 是法向量向量的三个坐标分向量.
例1 已知一平面的法向量为(2,3,4),平面上一点 的坐标为(1,1,1),则该平面之方程是:
C1C2 | A22 B22
C
2 2
平面A1x+B1y+C1z+D1=0和A2x+B2y+C2z+D2=0夹角的余弦:
cos
| A1A2 B1B2 C1C2 |
A12 B12 C12
A22
B22
C
2 2
两平面垂直的条件
平面A1x+B1y+C1z+D1=0和A2x+B2y+C2z+D2=0互相垂直
P1P2 P1P3
设 P x,是y,平z面上任一点, 显然
P1P2 P1P3 0,
垂直于
P1P
P1P2 P1P3
P1P P1P2 P1P3 0.
此混合积的坐标形式为:
x x1 x2 x1 x3 x1
空间平面法向量求法
空间平面法向量求法一、法向量定义定义:如果,那么向量叫做平面的法向量。
平面的法向量共有两大类(从方向上分),无数条。
二、平面法向量的求法1、内积法在给定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设平面的法向量=(x,y,1)[或=(x,1,z)或=(1,y,z)],在平面内任找两个不共线的向量,。
由,得·=0且·=0,由此得到关于x,y的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
2、任何一个x,y,z的一次方程的图形是平面;反之,任何一个平面的方程是x,y,z的一次方程。
Ax+By+Cz+D=0(A,B,C不同时为0),称为平面的一般方程。
其法向量=(A,B,C);若平面与3个坐标轴的交点为P(a,0,0),P(0,b,0),P(0,0,c),则平面方程为:,称此方程为平面的截距式方程,把它化为一般式即可求出它的法向量。
3、外积法设,为空间中两个不平行的非零向量,其外积×为一长度等于||||sinθ,(θ为两者交角,且0<θ<π,而与,, 皆垂直的向量。
通常我们采取“右手定则”,也就是右手四指由的方向转为的方向时,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规定为×的方向,×=-×。
设=(x1,y1,z1),=(x2,y2,z2),则×=(注:1、二阶行列式:;2、适合右手定则。
)Codepublic double[] GetTriangleFunction(ESRI.ArcGIS.Geometry.IPoint point1,ESRI.ArcGIS.Geometry.IPoint point2, ESRI.ArcGIS.Geometry.IPoint point3){try{double a = 0, b = 0,c=0; //方程参数double x1 = 0, x2 = 0, x3 = 0, y1 = 0, y2 = 0, y3 = 0, z1 = 0, z2 = 0, z3 = 0; //各点坐标值double[] returnValue = new double[3];x1 = point1.X * 1000;y1 = point1.Y * 1000;z1 = point1.Z * 1000;x2 = point2.X * 1000;y2 = point2.Y * 1000;z2 = point2.Z * 1000;x3 = point3.X * 1000;y3 = point3.Y * 1000;z3 = point3.Z * 1000;//向量I1double[] I1 = new double[3];I1[0] = x2 - x1;I1[1] = y2 - y1;I1[2] = z2 - z1;//向量I2double[] I2 = new double[3];I2[0] = x3 - x1;I2[1] = y3 - y1;I2[2] = z3 - z1;double X1 = I1[0];double Y1 = I1[1];double Z1 = I1[2];double X2 = I2[0];double Y2 = I2[1];double Z2 = I2[2];a = Y1 * Z2 - Y2 * Z1;b = X2 * Z1 - X1 * Z2;c = X1 * Y2 - X2 * Y1;returnValue[0] = a;returnValue[1] = b;returnValue[2] = c;return returnValue;}catch (Exception e){throw e;}}OPENGL里面就这样实现void getNormal(GLfloat gx[3],GLfloat gy[3], GLfloat gz[3],GLfloat *ddnv){GLfloat w0,w1,w2,v0,v1,v2,nr,nx,ny,nz;w0=gx[0]-gx[1]; w1=gy[0]-gy[1];w2=gz[0]-gz[1];v0=gx[2]-gx[1]; v1=gy[2]-gy[1];v2=gz[2]-gz[1];nx=(w1*v2-w2*v1);ny=(w2*v0-w0*v2);nz=(w0*v1-w1*v0);nr=(GLfloat)sqrt(nx*nx+ny*ny+nz*nz); //向量单位化。
空间解析几何中的平面方程
空间解析几何中的平面方程在空间解析几何中,平面方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平面方程,我们可以描述和表示平面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平面方程的定义、常见形式以及如何根据给定条件求解平面方程的过程。
一、平面方程的定义平面是三维空间中的一个二维图形,可以通过其中的一点和一个法向量来确定。
在解析几何中,平面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A、B、C为平面的法向量的三个分量,D为平面到原点的距离。
二、平面方程的常见形式根据平面方程的一般形式,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常见的形式,如点法式、截距式和三点式。
1. 点法式点法式用一个平面上的点和该平面的法向量来确定平面方程。
设平面上一点为P(x₁, y₁, z₁),法向量为n(A, B, C),则该平面的方程可以表示为Ax + By + Cz - (Ax₁ + By₁ + Cz₁) = 0。
2. 截距式截距式利用平面与三个坐标轴的截距来确定平面方程。
设平面与x 轴、y轴、z轴的截距分别为a、b、c,则该平面的方程可以表示为x/a + y/b + z/c = 1。
3. 三点式三点式通过平面上的三个点来确定平面方程。
设平面上的三个点为P₁(x₁, y₁, z₁)、P₂(x₂, y₂, z₂)、P₃(x₃, y₃, z₃),则该平面的方程可以表示为|(x - x₁) (y - y₁) (z - z₁)||(x - x₂) (y - y₂) (z - z₂)| = 0|(x - x₃) (y - y₃) (z - z₃)|三、求解平面方程的过程根据给定的条件,我们可以利用向量运算和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来求解平面的方程。
例如,已知平面过点P₁(x₁, y₁, z₁)、点P₂(x₂, y₂, z₂)和点P₃(x₃, y₃, z₃),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求解平面方程:1. 计算平面的法向量n根据向量的减法和叉乘公式,计算向量P₁P₂和向量P₁P₃的叉乘,得到平面的法向量n。
空间平面的方程与相交关系
空间平面的方程与相交关系空间平面在数学几何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方程的形式来描述。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空间平面的方程表示以及不同平面之间的相交关系。
一、空间平面的方程表示空间平面可以用一般式方程或者点法式方程来表示。
1. 一般式方程一般式方程是空间平面最常用的表示方式,它可以写成Ax + By + Cz + D = 0的形式,在方程中A、B、C、D是常数,而x、y、z则是变量。
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假设有一个平面,过点P(x1, y1, z1)且与向量n(A, B, C)垂直。
我们可以得到该平面的一般式方程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D = -(Ax1 + By1 + Cz1)。
2. 点法式方程点法式方程是另一种表示空间平面的方式,它通过一个平面上的一点P(x1, y1, z1)和法向量n(A, B, C)来确定一个平面。
点法式方程可以写成(x-x1)/A = (y-y1)/B = (z-z1)/C的形式。
通过点法式方程,我们可以轻松地确定平面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或者通过给定的平面方程求出该平面的法向量。
二、空间平面的相交关系在三维空间中,不同的平面可能存在多种相交情况。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情况:1. 平行的平面如果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那么它们是平行关系。
也就是说,两个平面的法向量n1(A1, B1, C1)和n2(A2, B2, C2)满足A1/A2 = B1/B2 =C1/C2。
此时,两个平面要么没有公共点,要么有无穷多个公共点。
2. 重合的平面如果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完全相等,那么它们是重合的平面。
也就是说,两个平面的法向量n1(A1, B1, C1)和n2(A2, B2, C2)满足A1 = A2,B1 = B2,C1 = C2。
此时,两个平面完全重合,它们有无穷多个公共点。
3. 相交的平面如果两个平面既不平行也不重合,那么它们是相交的平面。
此时,两个平面一定存在交线,交线可以是直线或者曲线。
平面方程的三种形式
平面方程的三种形式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平面方程那点事儿。
首先是点法式方程,就像是给平面找了个超级明星代言人。
它的形式是A(x - x₀)+B(y - y₀)+C(z - z₀)=0。
你看啊,(x₀,y₀,z₀)就像是这个平面在空间中的一个根据地,A、B、C呢,就像是这个根据地派出的三个超能力战士,只要知道了这个根据地的坐标和这三个超能力战士的能力值(也就是方向数),那这个平面就被这一方程稳稳地掌控住了,就像孙悟空画个圈,妖怪就进不来这个平面似的。
然后就是一般式方程Ax+By+Cz+D = 0。
这就好比是平面的一个大杂烩式的描述。
A、B、C就像是三个大厨,D就像是一些特殊调料。
这几个元素组合在一起,就能烹饪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平面。
不管这个平面是平平无奇还是奇奇怪怪,这个方程都能把它搞定。
就像一个万能的魔法咒语,一念出来,平面就乖乖现身。
再说说截距式方程,x/a + y/b + z/c = 1。
这个方程可有趣啦,a、b、c就像是平面和坐标轴的三个约会地点。
你可以想象这个平面是个超级大忙人,它在x轴、y轴、z轴上分别有个约会,在x轴是a点,y轴是b点,z 轴是c点。
这个方程就像是记录这些约会地点的小本本,只要知道这三个约会地点,就能确定这个平面啦,就像通过三个朋友聚会的地点就能确定他们聚会的那个场子一样。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A = 0,那Ax+By+Cz+D = 0就变成了By+Cz+D = 0,这就像是平面在x轴方向上躺平了,对x轴说:“我就不管你啦,我在y和z轴这边玩。
”要是B = 0呢,Ax+By+Cz+D = 0就成了Ax+Cz+D = 0,这个平面就像是对y轴摆摆手:“y轴啊,我今天不和你玩,我和x、z轴有事儿。
”当C = 0时,Ax+By+Cz+D = 0变为Ax+By+D = 0,这个平面就像是在z轴上空盘旋,对z轴说:“你在下面待着吧,我在x和y轴组成的世界里逍遥。
”如果D = 0,Ax+By+Cz+D = 0就成了Ax+By+Cz = 0,这个平面就像是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不过它还是有自己独特的身份,就像虽然没有固定的房子,但还是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一样,这个方程就确定了这个特殊的平面。
求法平面方程
求法平面方程求法平面方程是解决空间几何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我们经常需要确定一个平面的方程,以便进行分析和计算。
本文将介绍求法平面方程的方法和步骤,并且提供一些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概念。
一、什么是法向量在介绍求法平面方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法向量。
法向量是指与给定平面垂直的向量。
对于一个平面来说,它有无数个法向量,但是它们的方向都是相同的。
法向量在几何分析和计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可以用来确定平面的性质和方程。
求法平面方程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利用平面上的三个点来确定法向量,然后利用法向量和其中一个点的坐标来建立平面方程。
下面我们将介绍具体的步骤:1. 首先,从已知条件中选取三个点,记为A、B和C,这三个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三个点可以是平面上的任意三个点,但是为了方便计算,我们通常选择已知条件中给出的点。
2. 然后,利用这三个点的坐标计算出两个向量:向量AB和向量AC。
向量的计算方法是将终点的坐标减去起点的坐标。
3. 接下来,求出向量AB和向量AC的叉乘,得到一个新的向量,记为向量n。
向量n即为平面的法向量。
4. 最后,选取三个点中的一个点,记为点P,利用向量n和点P的坐标,建立平面的方程。
平面的方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般式和点法式。
其中一般式的形式为Ax + By + Cz + D = 0,点法式的形式为A(x - x0) + B(y - y0) + C(z - z0) = 0。
这两种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使用。
三、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求法平面方程的方法,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
已知平面上有三个点A(1, 2, 3)、B(2, 3, 4)和C(3, 4, 5),求平面的方程。
我们计算向量AB和向量AC:向量AB = (2-1, 3-2, 4-3) = (1, 1, 1)向量AC = (3-1, 4-2, 5-3) = (2, 2, 2)然后,我们求向量AB和向量AC的叉乘:向量n = 向量AB × 向量AC = (1, 1, 1) × (2, 2, 2) = (0, 0, 0)得到的向量n为(0, 0, 0),这是一个零向量。
空间平面的方程
空间平面的方程空间平面是三维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三个非共线的点所决定的,也可以用方程的形式描述。
本文将介绍空间平面的方程及其应用。
一、空间平面的方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常见的有点法向式方程和一般式方程。
1. 点法向式方程对于一个平面,我们可以通过给定平面上的一点和平面的法向量来确定该平面。
设平面上的一点为P(x1, y1, z1),平面的法向量为n(A, B, C)。
则平面的点法向式方程可以表示为:A(x - x1) + B(y - y1) + C(z - z1) = 0其中,平面上的任意一点Q(x, y, z)满足该方程。
2. 一般式方程一般式方程是空间平面的另一种常见表示形式。
设平面的一般方程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A、B、C和D为常数,并且A^2 + B^2 + C^2 ≠ 0。
如果给定一个平面上的点P(x1, y1, z1)和平面的法向量n(A, B, C),我们可以通过点法向式方程求得平面的一般式方程,化简后的一般式方程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A = AB = BC = CD = -A*x1 - B*y1 - C*z1二、空间平面方程的应用1. 平面的位置关系通过空间平面的方程,我们可以判断两个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设平面P1的法向量为n1(A1, B1, C1),平面P2的法向量为n2(A2, B2,C2)。
两个平面平行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法向量平行,即n1与n2成比例。
而两个平面垂直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法向量垂直,即n1·n2=0。
2.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给定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我们可以通过求解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的联立方程组来求得它们的交点。
设平面的方程为Ax + By + Cz + D = 0,直线的方程为l: (x - x1)/m = (y - y1)/n = (z - z1)/p。
将直线方程中的x、y、z代入平面方程,得到联立方程组:A(x1 + mt) + B(y1 + nt) + C(z1 + pt) + D = 0其中,t为参数。
空间几何的平面方程
空间几何的平面方程在空间几何中,平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平面方程是描述平面性质和性质的基本工具之一。
本文将介绍空间几何中平面方程的相关概念和求解方法。
一、平面方程的定义和性质平面方程是用一定的数学表达式来描述平面的方程。
在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中,平面方程一般可以写成 Ax + By + Cz + D = 0 的形式,其中A、B、C和D是常数,x、y和z是变量。
根据点法式方程,平面方程还可以写成 A(x-x0) + B(y-y0) + C(z-z0) = 0 的形式,其中(x0, y0, z0)是平面上的一个已知点,(x, y, z)是平面上的任意一点。
平面方程还有其他等价形式,如一般式方程、截距式方程等,它们在不同的应用中具有不同的优势和方便之处。
二、平面方程的求解方法1. 已知法:如果已知平面上的三个不共线的点A、B和C,可以通过求解经过这三个点的平面方程来确定平面方程。
根据点法式方程,可设平面方程为 A(x-x0) + B(y-y0) + C(z-z0) = 0,并通过已知的点坐标代入,得到方程组,再求解出A、B和C的值。
2. 通过法向量法:如果已知平面上的一个已知点P和平面的法向量n,可以通过法向量的知识求解平面方程。
由于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上任意两个向量的叉乘垂直,所以可以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和法向量的坐标,推导出平面方程。
三、平面方程的应用平面方程在空间几何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只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1. 判断点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给定一个点P和一个平面的方程,可以通过将点的坐标代入平面方程,判断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如点在平面上、点在平面下或点在平面上方等。
2. 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给定一个平面方程和一个直线的方程,可以通过联立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求解出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坐标。
3. 平面的投影问题:给定一个平面和一个点P,可以通过将点P与平面上的一点Q相连,求解出点Q的坐标,从而得到点P在平面上的投影坐标。
求空间曲线在一点处的切线方程和法平面方程
求空间曲线在一点处的切线方程和法平面方程空间曲线是三维空间中的一条曲线,它可以用参数方程或者向量函数的形式来表示。
在研究空间曲线的性质时,我们需要求出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方程和法平面方程。
切线方程切线是空间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它是曲线在该点处的局部近似线性。
对于曲线上的一点P,它的切线方程可以用向量函数表示为:r = rP + t(T)其中,r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向量,rP表示曲线上的点P的向量,t是一个参数,T表示曲线在点P处的单位切向量。
单位切向量是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切向量可以通过求导得到,即T = r'(t)这里,r'(t)是曲线在点P处的斜率向量,也可以写成曲线的导数。
法平面方程与切线相对应的是法平面,它是垂直于曲线的平面。
在曲线上任意一点P处,法平面垂直于该点处的切向量。
法平面方程可以用点法式表示为:n · (r - rP) = 0其中,n表示法平面的法向量,r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向量,rP表示曲线上的点P的向量。
点法式要求法向量n必须是单位向量,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归一化处理。
法向量n可以通过求曲线在点P处的曲率向量得到,即K = r''(t) / ||r'(t)||^3曲率向量是曲线在该点处的曲率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曲线的曲率 K 表示曲线在该点处的弯曲程度。
曲率越大,曲线在该点处的弯曲程度就越大。
然后,我们可以将曲率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法向量n,即n = K / ||K||综上所述,求空间曲线在一点处的切线方程和法平面方程的基本方法是:1. 求出曲线在该点处的切向量 T = r'(t)。
2. 构造切线方程 r = rP + t(T)。
3. 求出曲线在该点处的曲率向量 K = r''(t) / ||r'(t)||^3。
4. 构造法平面方程 n · (r - rP) = 0,其中 n = K / ||K||。
空间几何的平面与直线平面方程直线方程的求解
空间几何的平面与直线平面方程直线方程的求解平面与直线是空间几何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的方程求解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空间几何中平面与直线的方程求解方法,以及一些相关的概念和定理。
一、平面的方程求解平面是三维空间中的二维图形,可以用方程表示。
在空间几何中,我们通常使用点法向式表示平面的方程。
点法向式表示平面的方程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A, B, C)为平面的法向量,(x, y, z)为平面上的任意一点,D为常数。
通过已知条件,可以求解平面的方程。
假设已知平面上的三个非共线点为P1(x1, y1, z1),P2(x2, y2, z2),P3(x3, y3, z3),我们需要求解平面的方程。
首先,计算平面的法向量(Nx, Ny, Nz):Nx = (y2 - y1)(z3 - z1) - (y3 - y1)(z2 - z1)Ny = (z2 - z1)(x3 - x1) - (z3 - z1)(x2 - x1)Nz = (x2 - x1)(y3 - y1) - (x3 - x1)(y2 - y1)然后,选择三个点中的一个点代入平面方程,计算常数D:D = -(Nx * x1 + Ny * y1 + Nz * z1)最后,将得到的法向量和常数代入平面的方程,即可得到平面的方程。
二、直线的方程求解直线是空间中的一维图形,也可以用方程表示。
在空间几何中,我们通常使用参数方程表示直线的方程。
参数方程表示直线的方程为:x = x0 + aty = y0 + btz = z0 + ct其中(x0, y0, z0)为直线上的一点,(a, b, c)为直线的方向向量,t为参数。
通过已知条件,可以求解直线的方程。
假设已知直线上的两个点为P1(x1, y1, z1)和P2(x2, y2, z2),我们需要求解直线的方程。
首先,计算直线的方向向量(a, b, c):a = x2 - x1b = y2 - y1c = z2 - z1然后,选择直线上的任意一点代入参数方程中,计算出相应的参数值。
三点求平面方程的几种方法
三点求平面方程的几种方法
三点求平面方程是一种常见的几何问题,可以用来求解三维空间中的平面的方程。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解决许多有关几何的问题,比如求平面上三点的距离、求三点构成平面的角度、求平面上两点之间的角度等。
三点求平面方程的几种方法如下:
一、用直线法求平面方程。
用直线法求平面方程是最常用的方法。
可以先从三点中求出两条直线方程,然后用这两条直线方程求出平面方程。
二、用向量法求平面方程。
向量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它利用三点的向量来求出平面方程。
首先需要求出三点的向量,然后计算出向量的叉乘,最后利用叉乘的结果求出平面方程。
三、用矩阵法求平面方程。
矩阵法是利用矩阵运算来求出平面方程,它需要先将三点的坐标以矩阵的形式表示出来,然后利用矩阵的特性来求出平面方程。
四、用点法求平面方程。
点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它利用三点的坐标来求出平面方程。
首先计算出三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坐标的数据来推导出平面方程的系数。
五、用线性代数法求平面方程。
线性代数法是一种用线性代数来求出平面方程的方法,它需要先将三点的坐标以矩阵的形式表示出来,然后利用线性代数的特性来求出平面方程。
总之,三点求平面方程是一种常见的几何问题,可以用上述五种方法来求出平面方程。
这些方法的步骤都比较简单,可以很容易地求出平面方程。
综上所述,三点求平面方程的几种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几何问题,它们的步骤也都比较简单。
空间解析几何的直线与平面直线方程平面方程的求解
空间解析几何的直线与平面直线方程平面方程的求解一、直线方程的求解在空间解析几何中,直线是两点间的最短路径,它可以用直线方程来表示。
直线方程一般可以采用两种常见的形式:点向式和一般式。
1. 点向式直线方程设直线上一点为P(x,y,z),直线的方向向量为a(i,j,k),则该直线的点向式方程可以表示为:(x,y,z) = (x1,y1,z1) + t(i,j,k) (1)其中(x1,y1,z1)为直线上已知的一点的坐标,t为参数。
根据这个方程就可以唯一确定直线上的任意一点。
2. 一般式直线方程一般式直线方程是通过直线上的两个不重合的点的坐标来表示的。
设直线通过点P1(x1,y1,z1)和点P2(x2,y2,z2),则一般式直线方程的表示形式为:(x-x1)/(x2-x1) = (y-y1)/(y2-y1) = (z-z1)/(z2-z1) (2)或者简化为:(x-x1)/a = (y-y1)/b = (z-z1)/c (3)其中a = x2-x1, b = y2-y1, c = z2-z1。
二、平面方程的求解平面是空间中的一个二维平面,可以用平面方程来表示。
平面方程一般可以采用三种常见的形式:一般式、点法式和截距式。
1. 一般式平面方程一般式平面方程可以表示为:Ax + By + Cz + D = 0 (4)其中A、B、C为平面的法向量的分量,D为常数。
一般式平面方程中的法向量可以通过已知法向量的坐标和平面上的一点来确定。
2. 点法式平面方程设平面上一点为P(x,y,z),平面的法向量为n(A,B,C),则点法式平面方程可以表示为:n · (P-P0) = 0 (5)其中·表示点乘运算,P0为平面上已知的一点的坐标。
3. 截距式平面方程截距式平面方程可以表示为:x/a + y/b + z/c = 1 (6)其中a、b、c为平面在坐标轴上的截距。
三、直线与平面方程的求解在空间解析几何中,求解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可以通过将直线方程代入平面方程,得到交点的坐标。
已知空间点坐标和法向量,计算点所在的平面方程
已知空间点坐标和法向量,计算点所在的平面方程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常常需要对于一个给定的空间点进行一些操作,比如确定其所在的平面方程。
在这种情况下,已知空间点坐标和法向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点所在的平面方程。
接下来,让我们一步步地阐述这个过程。
第一步:了解平面方程的基本概念在三维空间中,一个平面通常用其法向量和某一点来表示。
具体而言,平面方程通常写成Ax + By + Cz + D = 0的形式。
这里,A、B、C是平面法向量的三个分量,而D则是平面距离原点的长度,也就是平面方程中的常数项。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通常需要求解这些未知数的值。
第二步:计算平面法向量要计算空间点所在的平面方程,首先需要计算一个平面法向量。
平面法向量是垂直于平面的向量,它的长度为1,并且与平面的每一个点都垂直。
在本例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点的坐标和法向量,因此可以直接使用法向量作为平面的法向量。
第三步:根据点和法向量计算平面方程计算平面方程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确定平面距离原点的长度,也就是常数项D的值。
为了确定这个值,我们可以使用点积(或称为量积)的概念,它可以将两个向量相乘并得到一个标量(即一个实数)。
在本例中,我们可以计算平面法向量和任意一个平面上的点之间的点积,然后将结果带入平面方程中,再求解常数项D的值。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点Q到平面P的距离:D = −(AxBx + ByBy + CzCz)这里,Q是平面上的任意一点,(Bx,By,Bz)是Q点的坐标,而A、B、C则是平面的法向量的三个分量。
通过将这个D值带入平面方程中,就可以得到最终的平面方程:Ax + By + Cz − (AxBx + ByBy + CzCz) = 0至此,我们已经成功地计算出了点所在的平面方程。
总结:在计算机图形学中,计算点所在的平面方程是一项非常基础的工作。
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包括向量运算、点积等等。
空间中过直线的平面方程
空间中过直线的平面方程一、简介在三维空间中,平面和直线是非常常见的几何概念。
本文将详细探讨空间中过直线的平面方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二、基本概念在讨论本文主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1. 平面平面是由无限多个相互平行的直线组成的集合。
在三维空间中,平面可以由一个点和一个法向量唯一确定。
平面上的任意两个点都可以通过直线连线。
2. 直线直线是由无限多个点组成的集合,这些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且在同一直线上。
直线也可以由一个点和一个方向向量唯一确定。
三、空间中过直线的平面方程当我们要确定一个平面时,我们需要知道平面上的一个点和该平面的法向量。
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只知道通过一个直线,并且需要确定一个过该直线的平面。
以下是推导空间中过直线的平面方程的方法。
1. 需要的信息为了确定一个平面,我们需要以下信息:•平面上通过的一个点,设为P(x₀, y₀, z₀)。
•过直线的一个点,设为Q(x₁, y₁, z₁)。
•直线的方向向量,设为n(a, b, c)。
2. 推导过程我们可以使用法线向量来得到平面方程。
法线向量垂直于平面,因此它必须与平面上的两个向量都垂直。
我们可以使用两个向量的内积来判断它们是否垂直,即:n · PQ = 0其中,PQ是过直线和平面上点的向量。
根据向量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PQ = (x₁ - x₀, y₁ - y₀, z₁ - z₀)将其代入上述方程,得到:a(x₁ - x₀) + b(y₁ - y₀) + c(z₁ - z₀) = 0进一步展开,得到平面方程:ax + by + cz = d其中,d是一个常数。
3. 特殊情况在某些情况下,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或共线。
这意味着直线和平面没有交点,平面方程不存在。
四、示例演算为了更好地理解推导过程,我们来看一个示例演算。
1. 信息假设我们要求一个过直线L的平面方程,其中L通过点P(1, 2, 3)且具有方向向量n(2, -1, 4)。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平面方程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平面方程空间直角坐标系是指在三维空间中使用三条相互垂直的坐标轴x、y、z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平面方程是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它能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平面在空间中的位置和状态。
下面将详细介绍平面方程的概念和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空间直角坐标系。
一、平面方程的定义平面是三维空间中的一个二元对象,它由无数条互相平行且相等的直线构成。
平面的位置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点唯一确定。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平面方程是用数学公式来描述平面的位置和朝向的。
平面方程通常采用标准式和一般式两种形式表示。
二、平面标准式的推导与应用平面标准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平面方程形式。
平面标准式表达了平面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z),满足如下关系式:Ax + By + Cz = D其中,A、B、C是平面的法向量,指向平面从一侧看去的垂直方向;D表示平面到原点的距离。
平面标准式的推导过程如下:1. 假设平面上有一条向量n,其起点为点P,终点为点Q,且平面垂直于向量n。
2. 向量n可以表示为:n = <A,B,C>其中,A、B、C是向量n在x、y、z三个方向上的分量。
3. 点P的坐标可以表示为:P = <x1,y1,z1>4. 平面上任意一点Q的坐标可表示为点P与向量n之和:Q = P + t·n其中,t为实数。
5. 假设平面到原点O的距离为d,根据向量n的定义,向量n与向量OP垂直,因此有:n · OP = 0n · (P - <0,0,0>) = 0Ax + By + Cz = d6. 将点P代入公式中,得到平面标准式:Ax + By + Cz = D其中,D = d·√(A^2 + B^2 + C^2)。
通过平面标准式,可以描述任意位置和方向的平面。
具体来说,若已知平面上的三个点P1(x1,y1,z1)、P2(x2,y2,z2)、P3(x3,y3,z3),则可以利用向量叉乘求解平面的法向量,并代入平面标准式中求出平面方程。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平面方程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平面方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平面方程是指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平面方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直角坐标系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和其他领域中。
本文将围绕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平面方程进行详细阐述。
一、基本概念在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平面可以由一个点和一个法向量确定。
一个点是平面上的任意一点。
法向量是指垂直于平面的向量,方向可以根据Right-Hand Rule(右手定则)规定。
二、推导方程通过一个点和一个法向量推导平面方程的过程比较简单。
以一个二维平面为例,这个平面可以描述为以下方程:Ax + By + C = 0其中,A、B、C是常数,x和y是平面上的坐标。
此外,$A$、$B$也可表示平面的斜率。
这个方程有很多的形式,比如点斜式、一般式和截距式等。
对于一个在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平面,它可以描述为以下方程:Ax + By + Cz + D = 0其中,A、B、C、D是常数,x、y、z是平面上的坐标。
该方程的任意解都在该平面上。
三、变形对于一个三维空间中的点 $(x_0,y_0,z_0)$,该点到平面 Ax + By + Cz + D = 0 的距离可以通过向量运算求解:d = |(Ax0 + By0 + Cz0 + D)/ √(A2 + B2 + C2)|其中,d表示当前点到平面的距离。
四、总结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描述平面的方程,涉及了方程的定义、推导和变形。
有了这些基本知识,我们就能在平面几何、数学分析和物理学等领域中更加灵活地运用直角坐标系和平面方程。
当然,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才是最好的学习,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巩固和拓展自己的知识。
空间平面的方程
空间平面的方程一、引言空间平面是三维空间中的一个二维子空间,它由无数个平行的直线组成。
在数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方程来描述空间平面的性质和特点。
本文将详细探讨空间平面的方程,包括一般方程、点法向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等。
二、一般方程一般方程是描述空间平面的最基本形式,它可以表示为Ax + By + Cz + D = 0,其中A、B、C和D是实数常数,且A、B和C不全为零。
这个方程中的系数A、B和C构成了空间平面的法向量,而常数D则决定了平面与原点的距离。
一般方程的推导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1.确定平面上的两个不平行的向量,例如u和v。
2.计算向量u和v的叉积,得到法向量n。
3.使用平面上的一点P的坐标(x, y, z)和法向量n,利用点法向式方程(将在下一节详细介绍)求解常数D。
4.将求得的法向量n和常数D代入一般方程中,得到空间平面的方程。
三、点法向式方程点法向式方程是描述空间平面的另一种形式,它可以表示为n · (r - r0) = 0,其中n是平面的法向量,r是平面上的一点的位置向量,r0是平面上已知的一点的位置向量。
点法向式方程的推导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1.确定平面上的三个不共线的点,例如P、Q和R。
2.计算向量PQ和PR的叉积,得到法向量n。
3.使用平面上已知的一点A的坐标(x0, y0, z0)和法向量n,利用点法向式方程求解常数D。
4.将法向量n和常数D代入点法向式方程中,得到空间平面的方程。
四、截距式方程截距式方程是描述空间平面的第三种形式,它可以表示为x/a + y/b + z/c = 1,其中a、b和c是非零实数常数。
截距式方程的推导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1.确定平面上的三个与坐标轴相交的点,分别为A(a, 0, 0)、B(0, b, 0)和C(0, 0, c)。
2.使用这三个点的坐标代入截距式方程,得到平面的方程。
五、总结空间平面的方程是描述平面性质和特点的重要工具。
一般方程、点法向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是常用的三种形式,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问题和计算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空间平面方程的求法1、用参数方程题目的已知条件是给出平面所经过的一个定点以及平面的两个方位矢量, 求把所给的方程形式化为参数方程或者把已知的参数方程化为一般方程。
+t 2£ 其中={X 1,Y i ,Z i }, 72 ={X2,Y 2Z2}解:所求的参数方程为3uAX BY CZCv,y u,z v,所以平面的两方位矢量是{ —1,0}与{ —0,1},从而AA, A,如果在直角坐标系下,那么由于平面的法矢量为n {A,B,C},所以V 平行于平面的充要条件为 n V 0,即 AX BY CZ 0.2、用点位式方程题目会给出平面的两个方位矢量的坐标以及平面上的一个已知点。
x X 0 X 1 X 2y y 。
Y %z z 0 Z 1 Z 2例1、写出下面的参数方程:通过点 A(2,3,1)并平行于 V 1 (2, 1,3),V 2 (3,0,1) 2u 3v知v {X,Y,Z}与已知平面共面的充要条件为 一 B … Cv 与{ —1,0},{ —0,1}共面,或A,A,0,即 AX BYCZ 0.有的题型是要r : =r 0 + t 1 r 1x X 0 txy y 0t" z Z 0 t 1乙例2、证明矢量 v{X,Y,Z}平行于平面Ax By Cz D 0的充要条件为:证明:不妨设Ax By Cz D0中的A 0,把这平面的方程化为参数式:①矢量式参数方程②坐标式参数方程七2丫2t2 X 2解:设所求平面方程为Ax By D 0,3、用三点式方程题目的条件是平面上的三个已知点。
4、用一般式方程注:在笛卡尔坐标系下,每个平面是含有x,y,z 的三元一次方程。
反之,该三元一次方程表示一个平面,且系数 A, B,C 组成平面的法向量,即 n ={ A,B,C } ①平面过原点的充要条件是 ②平面过 z 轴的充要条件是C 0,D 平面过 X 轴的充要条件是A 0,D 平面过 y 轴的充要条件是B 0,D ③平面平行于 z 轴的充要条件是C0,D 0.平面平行于X 轴的充要条件是 A 0,D 0 . 平面平行于y 轴的充要条件是B 0,D例4、求通过点(2, -1,1)与点(3,-2,1)且平行于Z 轴的平面的方程。
X 2 X 1 y 2 y 1=0X 3 X 1 y 3 讨1例3、已知三角形顶点为A(0, 7,0), B(2, 1,1),C(2,2,2),求平行于三角形 ABC 所在的平面且与它相距为 2个单位的平面方程.解:由已知,得所以三角形ABC 所在的平面方程为3x 2y 6z 14 0. 设与这个平面相距 2个单位的平面方程为 AxBy Cz1由于-所以D10,D 2 28. 因此所求的平面方程为3x 2y6z 0,3x2y 6z 28Ax By Cz(A,B,C 不全为零,D =- (Ax 0+By)+Cz)))由已知条件得2AB D 03A 2B D 0由此A: B: D 1:1:( 1),所以所求的平面方程为x y 10.例5、求通过点(1, 1, 1)与点(1, 0, 2)且垂直于平面x 2y平面的方程。
解:设所求平面方程为 Ax By Cz D 0, 写出这个平面过已知两点且垂直于已知平面的条件D 00 0而与原点相对的顶点在平面 3x y 2z 18 0上B 2C 2BA A .A 解之得,A BD ,于是所求平面方程为5、用截距式方程 如果在一般式xA, B,C, D,都不为零,则可改写成 一a(a 計 j,cA BD )由此可知该平面是过三点 (a,0,0),(0,b,0), (0,0,c). C 平面在x 轴,y 轴,及z 轴上的截距为a,b,c.例6、设平面在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第一挂限的部分与三个坐标平面所构成四面体的体积 a : b: c 3:2:1,截距之和为6,求该平面的方程。
为1,并且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截距之比是解:设所求平面方程为d abc)依题意,a,b, c 应满足 a b ca: b: c 3:2:1令a 3t,b 2t,c t,代入上式,解得t=1 ,故所求平面的方程为例7、求三个平面与坐标平面重合,的立方体的棱长.单位法矢量及其方向余弦。
x y z解:所给的平面可化为截距式方程为一丄——0,所以截距分别为6,18, 9,6 18 9因此,立方体在这个平面上的顶点可设为(a,a, a), (a 0),得a 3.所以原点与点(3,3, 3)连线所形成的立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度为727,因此所求的立方体的棱长为3.例8、求通过点A(4,3,2)且在各坐标轴上截取等长线段的平面的方程分析:所给的条件是在各坐标轴上截取的线段的长度相等,所以求解过程中应该注意截距有正负多种情况.解:当平面在可设平面方程为x, y, z轴上的截距都为正时4所以平面方程为当平面在x, y轴上的截距为正,在--1,得aa a z轴上的截距为负时,4 可设平面方程为-a 所以平面方程为当平面在x, z轴上的截距为正,在3 y轴上的截距为负时,4可设平面方程为一a所以平面方程为当平面在y,z轴上的截距为正,在4 可设平面方程为一a 所以平面方程为1,得ax轴上的截距为负时,6、用法式方程①坐标式法式方程xcos ycos zcos p 0 , (p为原点到该平面的距离)例9、把平面的方程3x 2y 6z 14 0化为法式方程,求自原点指向平面解:因为A 3, B 2,C 6,D 14>0.A2②点法式方程A(x X 0) B(y y 。
) C(z z 。
)注i :在该方程中若没有常数项则平面经过原点。
如果缺少一个有坐标的项,则 平面与相应坐标轴平行;如果同时缺少常数项和一个有坐标的项,则平面 经过相应坐标轴。
如果缺少两个有坐标的项,则平面与所缺项对应的两个 轴的坐标平面平行。
若果缺少两个坐标项及常数项,则平面与其中一个坐 标平面重合。
最后如果所有的坐标项都没有,而常数项异于0,则方程没有意义。
根据以上的六项注意,可以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平面的特点设方程, 使问题简化或者去验证所求出的方程是否符合条件。
注ii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利用点法式是确定平面方程的基本方法。
所以如果确定了平 面上的一点及其法矢量,就能人能够确定平面方程,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平面上的一点 以及平面的法矢量。
在下列例题中就是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平面方程。
已知条件一:过一直线与一平面垂直,确定方程。
确定方程。
对于这种情形只要将一直两点连接起来得一直线问题就口口 U ,且垂直于平面2X y1 2 3分析:因为平面经过直线,则一定经过直线上的点( 1 , 2, -1 )。
而且平面的法矢量与 直线的方向矢量垂直, 又因为所求平面垂直于已知平面,所以两平面的法矢量也垂直,于是所求平面的法矢量 n 可以由已知平面的法矢量 n 1与已知直线的方向适量 V 的叉积来确定。
解:取n = n 1 V {5, 7,3},所求平面方程为5( X 1) 7( y 2) 3( z 1) 0已知条件二:过一点且垂直于二平面,确定方程。
(过一点且与而直线平行,确定方程。
对于这种情形所求平面的法矢量垂直于已知二直线的 方向矢量,求解过程类比上述情形。
)例11、做平面通过原点,且垂直于两平面X y z 7 0和3x 2y 12z 5 0。
所以取法式化因子1 1V A 2 B 2 C 27将已知的一般方程乘上17,即得法式方程:3 2 -X - y 7 7原点指向平面 的单位法矢量为iT ={6-Z 2 0. 73 2 67,,7},它的方向余弦为cos3 -,cos2 才cos(过两点与一平面垂直, 转化为上述情形。
)例10、求经过直线分析:所求平面垂直于已知的二平面, 则所求平面的法矢量一定垂直于已知二平面的法矢量,所以所求平面的法矢量 n 等于已知二平面的法矢量的叉积。
解:n = n i n 2 {10,15,5}由点法式,所求方程:2x 3y z 0已知条件三:过一直线与另一轴或者直线平行,确定方程。
平面方程。
解:n ={-5,-10,0} 由点法式得:x 2y由点法式得7x 4y 2z 17已知条件五:过三点,确定方程。
例 14、求过三点 M ,0,1,2), M 2 (1,1,1), M 3(2,0,1)的平面方程。
(过两点与一轴或者直线平行,确定方程, 成上述情形。
)同样的将该情形中已知两点连接成一条直线就变例12、求通过直线L 1:宁 z3 X 1~T ,且平行于直线L2:P分析: 所求平面通过直线L i 所以所求平面的法矢量n 一定垂直于直线L i 的方向矢量v 1,而且过L 1上的点(1,-2, 3),平面的法矢量也垂直于L 2的方向矢量v2,所以所求平面的法矢量n v 1v 2已知条件四:过一点和轴或者直线,确定方程。
(过二平行直线, (过二相交直线,直线的方向适量的叉积为平面的法矢量。
确定方程,该情形很容易转化为上述情形。
确定方程,该情形中可以取已知两直线上的的任一点为所求点,)取这两条X 3 y 1例13、求通过点(1, 3,-1)和直线〒七"分析:所求的平面通过已知直线,所以一定通过直线上的点M o (3, 1,0),而且通过已知点M 1(1,3, 1,),所以所求平面的法矢量 n 与M 0M 1垂直,n 与直线的方向向量V 垂直。
解:n =皿0皿1 V{7,42分析:所求平面过已知三点,则所求平面的法矢量n —定垂直于M j M 2和M j M 3,所以所求平面的法矢量n = M 1M 2M1M 3.解:n { 1, 1, 1}由点法式,所求平面方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