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陶艺教案:手的联想
幼儿园中班美术陶艺活动:手的联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陶艺活动:手的联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和技能;2.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手眼协调能力;3.通过手的联想,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的事物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陶土、彩绘笔、工具等;2.每个幼儿都需要准备一块砂纸;3.教学课件或实物展示。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老师向幼儿们展示陶艺作品,并和幼儿们讨论作品的形状、颜色、纹路等特点,让幼儿们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2)老师召集幼儿们集合在一起,教授报数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们活动身体、放松情绪。
2. 讲解技巧老师向幼儿们讲解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揉捏、挤压、切割、捏制等。
3. 课堂实践1)教师和教学助理在课程开始前将一定数量的砂纸放在课桌上,并提供工具供幼儿们自行选择;2)老师让幼儿将陶土揉捏成自己想象中的形状;3)老师要求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多用手感受陶土的质地和温度。
4. 涂画和展示幼儿们在完成作品后,可在确定颜色和图案后在作品上进行彩绘。
并且老师可以安排展示环节,让每个幼儿都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鼓励幼儿相互讨论和学习。
5. 教学反思对于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班主任做了相应的反思总结。
本节课以手的联想教学模式为主,充分发挥了幼儿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培养手眼协调能力的优点。
同时,通过作品的展示和见证,营造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幼儿们的学习兴趣。
但教师发现,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幼儿对手的协调比较差,在揉捏陶土时不够顺手,同时还有幼儿在切割陶土的时候,手感不敏敏锐,切割不够精准。
教师表示,需要进一步注意幼儿们手的锻炼,提高其手的协调能力,鼓励幼儿们在展示环节中多交流,共同提高。
中班美术教案《手的想象画》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中班美术教案《手的想象画》年级:中班学科:美术课时:1课时编写人:X审核人:X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的形态和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手部动作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发挥创意,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教学内容1. 认识手的形态和结构。
2. 学习用手部动作进行创作。
3. 发挥创意,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 欣赏和评价作品,提高审美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幅手部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手部的形态和结构。
2. 讲解:教师讲解手的形态和结构,示范如何用手部动作进行创作。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手部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学生展示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手的想象画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手部形态和结构的认知程度。
2. 学生用手部动作进行创作的创意和技巧。
3. 学生在欣赏和评价作品时的审美意识。
4. 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手部画作示例和相关素材。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使用有毒或刺激性的颜料。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不要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关注。
八、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式表现手部形态和结构。
2. 学生可以创作关于手部主题的连环画或故事。
3. 组织手工艺活动,让学生用手部动作制作手工艺品。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教师关注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美术课将继续学习手部想象画,深入探讨手部的形态和结构。
2.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手部动作表达情感和想法。
中班美术陶艺《手的联想》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知手的造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陶艺材料进行创作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手的造型认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的人的手,了解手的结构和特点。
2. 陶艺创作:教授学生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等,指导学生创作手的作品。
3. 作品欣赏: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陶艺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陶艺材料(如泥巴、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杯等基本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手的造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讲解:讲解手的结构和特点,教授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
3. 示范:教师示范创作手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4. 创作:学生动手创作手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创作的陶艺作品,观察手的造型和创作技巧的运用。
2. 学生对作品的主题和创意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手的作品展览,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学生参观。
2. 让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式表现手的作品,如绘画、手工等。
3. 开展陶艺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学生的陶艺水平。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手的造型和陶艺创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以及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3.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
八、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手的作品,如雕塑、装饰品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陶艺工作室或陶艺展览,让学生深入了解陶艺的制作过程和创作理念。
3. 开展陶艺工作坊,邀请专业的陶艺家进行讲座和示范,提高学生的陶艺水平。
中班美术教案:手的想象画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的想象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幼儿对手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手的想象画的创作方法:观察手的形状、结构,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手的特点和形象。
2. 手的想象画的主题:以手为主题,展开丰富的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手的形象。
3. 手的想象画的技巧:学习运用线条、颜色、构图等基本绘画技巧,表现出手的特点和形象。
三、教学准备:1. 实物手模型或图片。
2. 绘画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参考作品或手工艺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实物手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手的形状、结构特点,引发幼儿对手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手的想象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幼儿学习观察、想象和表现手的特点和形象。
3. 示范:教师示范创作过程,展示如何运用线条、颜色、构图等技巧表现手的特点和形象。
4. 创作:幼儿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进行手的想象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手的想象画的创作过程和作品,关注幼儿在观察、想象、表现等方面的进步。
2. 关注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兴趣、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3.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绘画自信心。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家庭手工艺品,如手工制作的手链、编织的帽子等,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2. 组织一次手工艺品制作活动,让幼儿亲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手工艺品,如用彩纸制作的手折、用木棒雕刻的小动物等。
3. 结合音乐教育,让幼儿用手拍打节奏,创作手势舞,培养幼儿对手的协调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七、安全与卫生:1. 在绘画过程中,提醒幼儿小心使用画笔和颜料,避免弄脏衣物和地面。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手的畅想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手的畅想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手的畅想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手的畅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活动名称:手的畅想二、活动目标:1、借用手的不同造型大胆进行拓印想象。
2、运用线描画的技能进行装饰,注意黑白灰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快乐。
三:活动重点:借用手的'不同造型大胆进行拓印想象。
活动难点:运用线描画的技能进行装饰,想象创造画面。
四、活动准备:1、8K或16K正方形各种纸。
2、记号笔人手一支;油画棒若干。
3、手影课件。
五、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1、播放手影视频,幼儿观看,猜测。
2、幼儿和老师一起表演手影游戏。
(二)拓印想象,用线描画的技能进行装饰。
1、拓印手的造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教师指导幼儿合理布局。
2、想象。
3、线描装饰,注意黑白灰的关系。
(三)欣赏作品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
教师活动小朋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段神奇的表演,你们看过后告诉老师,这是用什么表演的?我们也来表演一下手影游戏好吗?1、今天还有一些小朋友没有看到这么神奇的表演,我们把它画下来,等会带回教室给他们看好吗?2、我们将小手摆一个造型,放在纸上,笔要从纸的外面沿着手往里面画,线条要流畅,不要断开。
3,找空地方画出不同的手的造型。
小朋友真棒!画出各种不同的手的造型,想一想,这些手的造型像什么呢?看不出来可以将纸转一下再看一下像什么?他们也想和我们小朋友打招呼,可是没有眼睛看不见我们,我们帮他们先画上眼睛好吗?小朋友变得真好,变出了这么多东西,他们说想变得漂亮一点,怎么办呢?教师巡视,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1、说说自己将手的造型变成了什么?2、最后添画背景,涂色在课后延伸活动中完成。
幼儿活动幼儿仔细观察,然后围绕老师的问题大胆回答。
中班美术教案手的畅想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美术教案手的畅想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中班是幼儿园的大班级别之一,学生年龄在4-5岁之间,是幼儿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萌芽期和转换期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幼儿身体和智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增强了探究和创造的欲望,对各种资源和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对于中班美术课的教学,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针对幼儿的特点和学习兴趣设计不同形式的美术教学活动,从而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动手实践,进行美术创作。
二、教案设想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潜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如颜色、线条、形状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表现能力。
2. 教材准备彩色纸、颜料、画笔、颜色盘、剪刀、胶水、铅笔、橡皮3.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导入环节: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与幼儿分享美术作品中的颜色、线条、形状等要素;•材料准备: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纸、颜料、画笔、颜色盘、剪刀、胶水,并让他们自由地用这些材料进行创作;•细节说明:教师在幼儿使用彩色纸和颜料时,需要提醒他们不要过度涂色,以保持作品的清晰度;•结束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他们对别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第二节课•导入环节:教师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并介绍本节课的内容——用橡皮泥创作小动物;•材料准备: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橡皮泥,并在说明上注明需要用到的工具和技巧;•细节说明:教师在幼儿进行橡皮泥创作时,需要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以免将橡皮泥塞进鼻子或口中等。
•结束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他们对别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三、教学反思中班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幼儿感知、表现、欣赏美的能力,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以创造活动为主线,引导幼儿进行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活动,教学效果要基于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注重幼儿教育中的包容性原则,注重孩子间的互动体验,让美术教学成为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有效载体和资源。
幼儿园中班美术陶艺活动:手的联想

(l)鼓励幼儿改变手形并大胆创造。
(2)指导儿童装饰细节。
5.作品表明,鼓励孩子大胆地介绍他们的作品,并学习评估同龄人的作品。
老师: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它是如何变化的?您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活动建议:
活动扩展主题墙上放置了各种手影虚构画,以供儿童欣赏,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角落活动1艺术领域:手印创意绘画。2表演区:提供白布,手电筒等,以使孩子们可以玩影子游戏,表演和谈论。
幼儿园中班艺术陶瓷活动:手工协会
1.您可以使用黏土来创建各种手形,并以此为基础,大胆地想象并添加绘画。
2.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能像其他人一样说出原因。
3.体验创意陶瓷的喜悦和成就。活动准备:湖来自影仪,屏幕,关于手部阴影的幻灯片。
2.有一个陶壶和一个操作工具。
活动程序:
1.播放幻灯片以激励幼儿。
(l)老师将手滑投影到屏幕上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3)老师演示了使用粘土制作手形的方法。
老师:首先将要画的手形设置在泥板上,从最外面的手指开始用工具开始,小心地跟随手的形状,画出最后一根手指,移开手柄,笔,然后出现泥板。绘制的手的形状。添加图案或改变手指,就会出现精美有趣的手形作品。
●在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之后,老师演示了手工制作方法,使孩子可以学习和掌握创造力,就像给孩子成功庙宇的钥匙一样,以便每个孩子都能自己的想像力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真实画面。
3.演示创作过程。
(1)老师展示手形。
师:想想,这只手的形状会变成什么?它还能变成什么?(刺猬,孑L,大树,金鱼,风扇等)
师:手掌可以变成刺猬的身体,而手指则是刺。
(2)老师继续表现出他们的手形,并鼓励他们的孩子去想象。
儿童创意美术教案《手的想象》

儿童创意美术教案《手的想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的外形和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手的外形和结构,了解手指的名称和特点。
2. 学习绘画手的姿势,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手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彩色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材料。
2. 准备一些关于手的手工制品或绘画作品,供学生参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手的手工制品或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手的外形和结构。
2. 讲解:教师讲解手的外形和结构,让学生了解手指的名称和特点。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手的姿势,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4. 练习:学生动手绘画手的姿势,教师巡回指导。
5. 创作: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手的作品。
6.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手的姿势是否准确。
2. 学生创作的作品是否富有创意。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材料和手法来表现手的作品,如拼贴、雕塑等。
2. 学生可以对手的作品进行装饰,如添加图案、颜色等。
3.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关于手的故事,将作品和故事结合起来展示。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创新。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3. 在创作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不受限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八、安全注意事项:1. 学生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教师应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 教师应检查学生的作品,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或易碎材料。
3. 保持教室整洁,避免学生误食或接触有害物品。
九、家长沟通建议:1.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议、群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的表现。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优秀教案《手的想象画》及内容总结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手的想象画》及内容总结《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手的想象画》及内容总结》这是优秀的中班美术教案文章,期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忙,快来看看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手的想象画》及内容总结!
活动目标:
1、能充分绽开想象,给手掌随便添画;
2、学会与同伴合作完成作业,体会胜利的欢乐;
3、培育幼儿的观查、操作、表达力量,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预备:
人手一张白纸、油画棒、范画等。
活动过程:
一、说说手的用途
1、每个人都有一双手,请说说它的作用;
2、假如现在要给手添加一样东西,让它变成另外一个物体。
你准备添什么?
二、给手添物
1、激励、赞同幼儿的大胆想象,同时共享老师的想象画(赏识范画);
2、激励幼儿发觉老师范画的做画方式:两人合作,激励幼儿将画尽量画地丰富,同时学着与同伴合作绘画;
3、留意范画中颜料的选用,提示幼儿在上色时用上渐变色;
4、幼儿随便想象绘画,激励幼儿尽量将手添绘得丰富;
三、赏识手的想象画
1、找出典型的手掌想象画,对作者的充分想象表示赞同
2、引导孩子赏识别人的作品,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
延长活动:好玩的手影嬉戏
活动反思:
我发觉有些孩子想象力很好,说的井井有条,但是对于动手操作力量却非常的差,我想对于这些孩子,今后还是要让他们多画,多熬炼他们的动手绘画力量,争取赶上其他幼儿的绘画水平,使我们班的整体水平处于同一层次上。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手的想象画》及内容总结。
中班美术教案:手的想象画

中班美术教案:手的想象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观察和认识自己的手,并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出手的形态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手的灵活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手的喜爱和爱护,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绘画表达出手的形态和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手的灵活性。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绘画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手的形态和特点。
2. 讲解:教师讲解手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幼儿了解手的灵活性和重要性。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出手的手指和手掌的形态,并展示如何添加细节和表情。
4. 绘画活动: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颜料和画笔对手进行绘画,可以画出手的手指、手掌的形态,还可以添加细节和表情。
5. 展示和评价:教师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出来,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手的灵活性。
教师还应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引导幼儿对手的喜爱和爱护。
在评价环节,教师应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和创意,积极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六、教学延伸:1. 手工活动:让幼儿用剪刀沿着手的轮廓剪出手的形状,用胶水将手形贴在彩色纸上,装饰成手形画。
2. 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树叶、花朵等自然物体的形状,让幼儿尝试用手模仿这些形状进行创作。
七、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手的灵活性等,对幼儿进行综合评价。
2. 同伴评价:让幼儿相互评价彼此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2.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创意。
中班美术陶艺《手的联想》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手的联想,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技能目标:学会用陶艺的方式创作手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手的联想感兴趣,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手的联想: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各种手的样子,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 陶艺创作:学习用陶土制作手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陶土、泥板、手工工具、图片、视频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美术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手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手的形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 讲解:讲解手的联想,让幼儿了解手可以变成各种有趣的形象。
3. 示范:示范用陶艺的方式创作手的作品,讲解制作步骤和技巧。
4. 创作:幼儿动手制作手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一起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创作的陶艺作品:评价幼儿作品的创意、技巧和完成度。
2. 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观察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3. 幼儿对手的联想的理解:通过问答等方式了解幼儿对手的联想的认识。
六、教学拓展:1. 参观陶艺展览:组织幼儿参观陶艺展览,让他们了解更多的陶艺作品和创作方法。
2. 手工艺品制作:邀请手工艺人前来讲解和示范制作手工艺品,让幼儿亲身体验制作过程。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幼儿家长反馈幼儿在家的表现和创作情况,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八、教学资源:1. 相关书籍:推荐《儿童陶艺创作》、《手工艺品制作》等书籍,供家长和学生参考。
2. 网络资源:推荐一些关于陶艺和手工艺品的网站、博客等,供家长和学生了解更多信息。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共同促进幼儿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2. 创设展示平台:定期举办幼儿作品展示活动,让幼儿的作品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鼓励。
中班美术陶艺《手的联想》教案

中班美术陶艺《手的联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的基本形状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对手的联想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手的形状和特点2. 手的联想创意3. 陶艺制作技巧三、教学准备1. 手工陶艺材料:陶土、泥板、陶艺工具等。
2. 图片资料:各种手部造型图片。
3. 视频资料:陶艺制作过程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手部造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新课导入:讲解手的形状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手进行联想。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陶艺制作,教师示范并指导。
4. 创作展示: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的创作思路、手法和表现力。
3.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交流、分享、合作等。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联想,创造出具有个性的手部造型。
2. 学生能够掌握陶艺基本制作技巧,如塑形、刻画等。
难点:1. 学生对手的联想创意能力的培养。
2. 学生对陶艺制作技巧的掌握。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手部造型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手进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 实践教学:分组进行陶艺制作,教师示范并指导。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各种手部造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新课导入:讲解手的形状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手进行联想。
3. 实践操作一:分组进行陶艺制作,教师示范制作基本手法。
4. 实践操作二:学生根据联想创意,进行手部造型创作。
5. 创作展示: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价和交流。
九、教学反馈1. 教师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对手的联想创意以及陶艺制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收获和不足。
儿童创意美术教案《手的想象》

儿童创意美术教案《手的想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1.2 教学内容:手的概述:手的功能、形态和特点。
手的艺术表现:手在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创意表现。
1.3 教学方法: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手部形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运用手部动作和形态进行艺术创作。
第二章:手的形态与特点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手的形态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2 教学内容:手的基本形态:手指的形状、手掌的形状。
手的特点:手指的灵活性、手部的触觉功能。
2.3 教学方法:观察与实践:让学生观察和模仿不同的手部形态,通过实践加深对手的认识。
创意绘画:让学生尝试用手部动作进行绘画,展现手的特点和美感。
第三章:手的文化象征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手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手的文化象征:手势、手印、手工艺品等。
手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手部的象征意义和创意表现。
3.3 教学方法:文化讲解与实践:向学生介绍手的文化象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创意绘画:让学生运用手部动作和形态进行艺术创作,表达手的文化象征意义。
第四章:手的创意表现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4.2 教学内容:手部的创意表现:手部的各种动作、形态和象征意义。
手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手部的创意绘画、手工制作等。
4.3 教学方法:创意实践: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手部动作和形态,进行创意绘画和手工制作。
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further 学习和探索。
5.2 教学内容:拓展学习资源:推荐相关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和展览等。
中班美术活动《手的畅想》教案

中班美术活动《手的畅想》教案Teaching plan of "imagination of hands" in mi ddle class art activity中班美术活动《手的畅想》教案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中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活动名称:手的畅想二、活动目标:1、借用手的不同造型大胆进行拓印想象。
2、运用线描画的技能进行装饰,注意黑白灰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快乐。
三、活动重点:借用手的不同造型大胆进行拓印想象。
活动难点:运用线描画的技能进行装饰,想象创造画面。
四、活动准备:1、8k或16k正方形各种纸。
2、记号笔人手一支;油画棒若干。
3、手影课件。
五、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1、播放手影视频,幼儿观看,猜测。
2、幼儿和老师一起表演手影游戏。
(二)拓印想象,用线描画的技能进行装饰。
1、拓印手的造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教师指导幼儿合理布局。
2、想象。
3、线描装饰,注意黑白灰的关系。
(三)欣赏作品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
教师活动小朋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段神奇的表演,你们看过后告诉老师,这是用什么表演的?我们也来表演一下手影游戏好吗?1、今天还有一些小朋友没有看到这么神奇的表演,我们把它画下来,等会带回教室给他们看好吗?2、我们将小手摆一个造型,放在纸上,笔要从纸的外面沿着手往里面画,线条要流畅,不要断开。
3、找空地方画出不同的手的造型。
小朋友真棒!画出各种不同的手的造型,想一想,这些手的造型像什么呢?看不出来可以将纸转一下再看一下像什么?他们也想和我们小朋友打招呼,可是没有眼睛看不见我们,我们帮他们先画上眼睛好吗?小朋友变得真好,变出了这么多东西,他们说想变得漂亮一点,怎么办呢?教师巡视,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中班美术陶艺《手的联想》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手的联想,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主题:手的联想2. 材料:手工纸、彩笔、陶土、陶艺工具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手势,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说出手的联想。
2. 讲解:教师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示范:教师进行陶艺制作示范,展示如何将手的联想运用到作品中。
4. 创作:幼儿根据手的联想,运用陶土进行创作。
5. 展示: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交流。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 教师与幼儿互动,了解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手工纸、彩笔、陶土、陶艺工具2. 辅助材料:图片、视频、音乐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安全使用工具和材料。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3. 关注每个幼儿的创作进度,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陶艺展览,加深对陶艺的了解。
2. 开展陶艺比赛,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创作能力。
九、教学反思:十、教学计划:本节课为中班美术陶艺教学的第一课,后续课程将继续深入探讨手的联想,以及更多有趣的陶艺创作主题。
六、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准备手工纸、彩笔、陶土、陶艺工具、工作台、陶艺窑等。
2. 环境准备:布置一个宽敞、明亮、安全的工作环境,以便幼儿自由创作。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手势,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说出手的联想。
2. 讲解:教师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如何使用陶土、如何塑造形状等。
3. 示范:教师进行陶艺制作示范,展示如何将手的联想运用到作品中。
4. 创作:幼儿根据手的联想,运用陶土进行创作。
教师过程中提供个别指导,帮助幼儿发挥创意。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手的想象画》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手的想象画》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颜料、画笔、画纸、水杯、毛巾等;
•课前准备制作一些实物,如水果、小动物等。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步:引入
1.教师出示一些实物,如水果、小动物等,提醒幼儿观察它们的外形和
特点。
2.让幼儿用手指形状比画,鼓励他们想象这些实物的样子,并表达出来。
第二步:示范
1.教师用手指在画纸上画出一幅图案,如小人、小花、小鸟等。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用手指在画纸上画出想象中的图案。
第三步:实践
1.教师发放颜料、画笔和画纸,让幼儿开始画图。
2.鼓励幼儿用手指画出图案的轮廓,并且用画笔填色涂抹。
3.在画画的过程中,教师提供帮助和指导,例如如何使用颜料、怎样用
手指画出线条等等。
第四步:展示
1.让幼儿将自己画的图案放到展示区,和其他孩子一起分享。
2.教师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表扬每位幼儿的绘画成果。
教学体会
通过这次美术活动,幼儿们在绘画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手眼协调能力,也
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互相欣赏和交流,还培养了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画画活动,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中班美术活动《手的畅想》教案_0716文档

2020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中班美术活动《手的畅想》教案_0716文档EDUCATION WORD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中班美术活动《手的畅想》教案_0716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一、活动名称:手的畅想二、活动目标:1、借用手的不同造型大胆进行拓印想象。
2、运用线描画的技能进行装饰,注意黑白灰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快乐。
三:活动重点:借用手的不同造型大胆进行拓印想象。
活动难点:运用线描画的技能进行装饰,想象创造画面。
四、活动准备:1、8k或16k正方形各种纸。
2、记号笔人手一支;油画棒若干。
3、手影课件。
五、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1、播放手影视频,幼儿观看,猜测。
2、幼儿和老师一起表演手影游戏。
(二)拓印想象,用线描画的技能进行装饰。
1、拓印手的造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教师指导幼儿合理布局。
2、想象。
3、线描装饰,注意黑白灰的关系。
(三)欣赏作品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
教师活动小朋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段神奇的表演,你们看过后告诉老师,这是用什么表演的?我们也来表演一下手影游戏好吗?1、今天还有一些小朋友没有看到这么神奇的表演,我们把它画下来,等会带回教室给他们看好吗?2、我们将小手摆一个造型,放在纸上,笔要从纸的外面沿着手往里面画,线条要流畅,不要断开。
3,找空地方画出不同的手的造型。
小朋友真棒!画出各种不同的手的造型,想一想,这些手的造型像什么呢?看不出来可以将纸转一下再看一下像什么?他们也想和我们小朋友打招呼,可是没有眼睛看不见我们,我们帮他们先画上眼睛好吗?小朋友变得真好,变出了这么多东西,他们说想变得漂亮一点,怎么办呢?教师巡视,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美术陶艺教案:手的联想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能用陶泥创作各种手的造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添画。
2.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能说出喜欢他人作品的理由。
3.体验创造性陶艺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
l.投影仪、屏幕,关于手影的幻灯片。
2.陶泥及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播放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
(l)教师将手影幻灯片投射到屏幕上,启发幼儿想象。
教师:大屏幕上面有些什么?你发现上面的小秘密了吗?(小兔子、
小狗、孔雀等手影形象)
●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范例,使幼儿感到很新奇。
幼儿发现原来
那么多有趣的的形象,都是自己平时一直在玩的手影游戏的不同表现
方式。
这使他们很兴奋,也蠢蠢欲动,急于想用泥塑的方式进行表现。
此处的幻灯片不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将幼儿的注
意点转移到了“手影变形”上来。
使教学环节紧凑而流畅地发展。
2.师幼共同探索手的不同造型。
(1)幼儿玩手影游戏。
(2)教师:变一变,看一看,小手变成了什么?(海螺、热带鱼、老鹰、小草、鸭子等)
●第一环节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因为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创
造的积极性更高了。
他们十分投入地创造手影,产生了很多从没有出
现过的形象。
此环节达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这为后面的创作提供了
充分的经验基础。
3.演示创作过程。
(1)教师展示手形。
教师: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还能变成什么?(刺猬、孑L 雀、大树、金鱼、扇子等)
教师:手掌可以变成刺猬的身体,手指就是它的刺。
(2)教师继续展示手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教师:想一想,这个手形添上什么会变成什么?(公鸡、小船、卡
车等)
●该环节同样利用幻灯来展示手形作品的创作过程,使得作品的
变化快速而清晰,好像变魔术一样,让幼儿感到神奇且愉悦。
而幼儿层
出不穷的想象,又使活动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进入高潮。
(3)教师示范用陶泥做手形。
教师:先在泥板上摆好要画的手形,用工具从最外面的手指开始,仔细地沿着手的形状走,一直画到最后一根手指,把手、笔移开,泥
板上就会出现要画的手形。
添上花纹图案或使手指变化,漂亮有趣的
手形作品就出来了。
●在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激发后,教师通过手形制作方法的
演示,让幼儿学习并掌握创作的技能,就好像给了幼儿一把通往成功
殿堂的钥匙,让每个幼儿都能将自己的想象变成触手可及的真实画面。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l)鼓励幼儿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创作。
(2)指导幼儿进行细节装饰。
5.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学习评价同伴的作品。
教师: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的?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在主题墙上布置各种手影想象画让幼儿欣赏,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手印创意画。
②表演区:提供白布、手电筒等让幼儿表演手影游戏,演一演、
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