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全面版

合集下载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2. 利用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火灾案例,引发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思考。

2. 讲解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4. 实验演示:进行燃烧与灭火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5. 案例分析:分析火灾原因,引导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预防火灾和正确灭火,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7.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2. 评价学生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3. 评价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验和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

5. 评价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员或火灾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火灾预防和应对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站或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开展火灾预防宣传活动,让学生参与社区火灾预防工作。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燃烧与灭火》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火焰、可燃物、灭火器等。

3. 案例资料:火灾案例、火灾预防宣传资料。

4. 教学课件:燃烧与灭火的动画或图片。

九、教学安全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学生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

2. 使用灭火器时,确保学生正确操作,避免误伤。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教案、教学设计
2.作业提交时,要求字迹清晰、表述准确、逻辑性强;
3.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4.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表现。
3.分层教学,关注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和问题;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学习材料,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4.小组合作,促进交流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实验和讨论任务;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如篝火、烟花等,引发学生对燃烧现象的兴趣;
-利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提出与燃烧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理解
-采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燃烧过程和灭火原理;
-安排系列实验活动,如不同物质的燃烧实验、灭火实验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小组汇报、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
5.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家庭火灾预防、火场逃生等,让学生了解燃烧和灭火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生活情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6.多元评价,激发动力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图片,如蜡烛点燃、火焰烧烤等,引发学生对燃烧现象的关注。

教案《燃烧和灭火》

教案《燃烧和灭火》

教案《燃烧和灭火》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能够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 学会使用灭火器和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燃烧的条件1. 燃烧的定义和特点2. 燃烧的三要素:燃料、氧气和点火源3. 探究燃烧的实验第二节:灭火的方法1. 灭火的原理:消除燃料、切断氧气、降低温度2. 常见灭火方法:用水灭火、用灭火器灭火、用灭火器材灭火3. 灭火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灭火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难点:1. 燃烧的实验现象和灭火原理的理解。

2.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实验器材、灭火器、灭火器材。

2.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现象,引发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燃烧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燃烧的三要素。

3.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燃烧实验,观察和记录燃烧的现象,引导学生探讨燃烧的条件。

4. 知识讲解:讲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重点介绍灭火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灭火器的使用练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

6.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案《燃烧和灭火》(接上)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3. 灭火器使用练习:检查学生对灭火器使用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七、教学延伸:1. 探索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如木材、煤炭、天然气等。

2. 深入了解灭火器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

教案《燃烧与灭火》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了解燃烧所需的条件。

2.培养学生安全使用火源的意识,掌握基本的灭火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燃烧的基本原理2.燃烧所需的条件3.灭火的方法4.实验操作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如蜡烛、火焰等,引导学生思考燃烧的原因和条件,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燃烧的基本原理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燃烧过程中,燃料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能量。

3.讲解燃烧所需的条件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能发生。

4.讲解灭火的方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灭火的方法,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燃料等。

5.实验操作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燃烧现象,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点燃蜡烛、观察火焰等。

6.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安全使用火源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注意防火。

四、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灭火的方法。

2.观察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分析其燃烧的原因和条件。

3.设计一个灭火实验,验证灭火方法的可行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灭火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意外。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燃烧与灭火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燃烧现象和灭火原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实验操作也涉及到安全问题,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一、实验操作的重要性1.直观了解燃烧现象: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亲眼观察到燃烧的过程,如蜡烛的火焰、木柴的燃烧等,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燃烧现象。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第一篇:燃烧与灭火教案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简单原理。

(2)认识常见的消防标志,并知道标志的使用范围(3)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观察、实验探究、控制变量等方法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控制变量对比法在化学探究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整合教学仪器:教师用具:(1)多媒体(2)实验仪器:500 mL烧杯一个,250ml烧杯两个,大试管3支,薄铜片酒精灯,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简单装置一套,镊子, 火柴, 餐巾纸, 药匙,(3)实验药品:热水,白磷,红磷,酒精(70%),学生用具:酒精灯,250ml烧杯两个,沙子,坩埚钳,玻璃片,剪刀,水槽;火柴,煤块,木条,蜡烛两根,教学创新点:1.以魔术引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2.燃烧条件探究中设计的实验“铁棒上的纸条加热不能燃烧”,增强学生的好奇心3.学生探究灭火原理过程,以图片投影方式展现,让每位学生都可以看到别人的做法,多角度思考,取长补短4.板书设计,“火”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火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化学反应。

在化学大事记中,燃烧?【学生举例】天然气燃烧,蜡烛燃烧,煤燃烧。

【图片展示】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师提问:结合这些物质燃烧时的现象,大家给我说说,燃烧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是燃烧?【投影】燃烧:一般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师提问:有发光、放热现象一定是燃烧吗?举例说明【创设情境】在生活中我们还常碰到以下的一些现象,如野炊时,要点燃篝火必须先要用纸片进行引燃;在燃烧过程中,如果树枝压得太紧,火容易熄灭;在熊熊燃烧的篝火下面,泥土却“安然无恙”,如何来解释上述现象?提出问题:物质的燃烧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说说你的猜想。

燃烧与灭火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燃烧与灭火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探求燃烧的条件的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归纳得出燃烧的条件。

2、学习运用自动探求的方法,设计实验,归纳得出灭火的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成绩,使先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

2、加强日益生活中的防范灾祸的认识,并留意采取安全的措施。

【教学重点】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
1、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运用。

2、培养先生提出成绩、分析成绩、解决成绩的能力。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探求教学、小组讨论
【教学器材】
实验仪器:镊子、烧杯、试管、气球、橡胶塞、打火机、坩埚钳、剪刀实验药品:红磷、白磷、碳酸钠、稀盐酸、水、蜡烛、酒精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和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燃烧和灭火实验;(3)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和灭火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生活中燃烧和灭火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的理解和应用;(2)灭火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燃烧和灭火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灭火的方法和技巧;3.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和灭火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蜡烛、水、灭火器等;2. 教学课件:燃烧和灭火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3. 教学素材:生活中燃烧和灭火的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灾现场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探究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燃烧所需的条件,总结出燃烧的三个条件。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燃烧实验,展示燃烧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的条件。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灭火的方法和原理,总结出灭火的三个原理。

5.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和灭火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燃烧和灭火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燃烧和灭火的知识。

8. 板书设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和应用;2. 学生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3. 学生对生活中燃烧和灭火现象的分析能力;4.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5. 学生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燃烧与灭火》初中化学教案

《燃烧与灭火》初中化学教案

《燃烧与灭火》初中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燃烧的条件、燃烧的类型及灭火的原理。

1.2学会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操作。

1.3掌握燃烧与灭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火、灭火能力。

3.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1.2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2.1燃烧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

2.2灭火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火灾现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火灾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兴趣。

2.燃烧的条件2.2分析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2.3举例说明燃烧的三个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燃烧的类型3.1介绍燃烧的几种类型:快速燃烧、缓慢燃烧、爆炸等。

3.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燃烧的特点。

4.灭火的原理4.2分析灭火的三个原理:隔绝氧气、降低温度、移除可燃物。

4.3举例说明灭火的三个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灭火器的使用5.1介绍常见的灭火器类型: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5.2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现场演示。

5.3学生分组进行灭火器操作训练。

6.案例分析6.1分析一起火灾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找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和灭火方法。

6.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7.课堂小结7.2强调防火、灭火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消防安全。

8.作业布置8.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2收集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四、教学反思1.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实验安全。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适当增加课后拓展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重难点补充:一、燃烧的条件教师实验演示:点燃蜡烛,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蜡烛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答:“需要点燃,也就是要有火源。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和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安全、环保的观念和实验操作能力。

3. 通过实验和探究,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2.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3. 实验操作与观察4. 安全与环保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2.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具体表现,灭火方法的选取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学生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实验现象和原理。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酒精灯、水、灭火器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 安全措施:确保实验环境安全,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操作规范。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火灾案例,引发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思考。

2. 燃烧的条件:介绍燃烧的三个条件,即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4. 实验演示:进行燃烧和灭火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总结燃烧和灭火的规律。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根据燃烧和灭火的原理进行实际应用。

七、课堂练习1.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巩固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知识的理解。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预防火灾和正确灭火。

八、拓展与延伸1. 介绍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探讨化学灭火剂的原理和应用,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九、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2. 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火灾防范。

十、课后作业1. 编写一篇关于燃烧和灭火的科普文章,分享给同学和家长。

2. 调查家庭和学校的火灾预防措施,提出改进建议。

十一、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②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③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②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1.燃烧条件2.灭火原理教学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对比实验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展示各类燃烧的图片,学生发现其共同点[学生]都在燃烧[教师]燃烧可以给人心灵带来光明、温暖,如今燃烧也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创造了许多的财富;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幸和灾难。

燃烧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如此大的影响,本节就来好好探究有关燃烧和灭火的问题,更好的利用燃烧为人类服务。

[板书]7.1 燃烧与灭火[教师]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见过许多燃烧的场面,对燃烧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氧气、可燃物......一、燃烧的概念和条件[教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我们马上用实验探究,燃烧到底需要什么条件,请同学们联想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并思考老师的提问(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板书]一、燃烧的条件演示实验:步骤: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300mL热水,并放入一硬纸圈住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

讨论与交流并回到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2)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4)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学生]讨论回答......得出结论: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5篇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5篇
3.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演示实验、探究活动、启发式提问
四.教学过程
1、回忆学过的燃烧事例和燃烧现象,
根据以上事例,归纳燃烧定义和特征
2、播放视频,探究燃烧的条件
小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师: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为了生命、财产的安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板书
第2课时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一、爆炸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观看联想】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组燃烧的情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 【活动探究一】
讲解:借助幻灯片展示火的起源、应用,指出火是一种燃烧现象,是最早被人类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指出燃烧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有关燃烧的概念,建立燃烧的定义。
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燃烧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
学生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讲、议结合。 四:教学用品:
仪器:蒸发皿、烧杯、薄铜片(或铝片)、小刀、玻璃片、镊子、火柴、试管、课件和多媒体设备。药品:酒精、凉水、蜡烛、白磷、红磷、热水(60
℃以上)、氧气。 五.课时按排 1课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方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五篇)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五篇)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的出发点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本节课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尝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思考,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解决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在最近发展区与现有发展水平的转化过程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微课,通过“我预习我知道”、“我质疑我勇敢”、“我释疑我进步”、“我探究我明了”、“我查阅我提升”五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从而实现“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接触到了燃烧,脑海里已经对燃烧的定义有了模糊的印象,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不难完成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归纳与理解。

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对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对于学生在微课学习中产生的疑问,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探究进行解疑,而在前面的课程中已涉及了大量的探究实验,这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基础。

三、学习内容分析鉴于本课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且难度不大的特点,本节课以翻转课堂的模式,利用微课突破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微课中设计的问题情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启发,从而生成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对本课题基础知识的完善和提升。

本节课设计选择其中学生可能有疑惑的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演示实验,自主实验等形式来解决学生的疑惑。

四、教学目标1.通过微课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在微课学习中对燃烧和灭火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释疑解惑,培养科学品质。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和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

2. 灭火的方法: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燃烧和灭火》。

2. 教学课件。

3.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水、灭火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火灾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关注,导入新课。

2. 学习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讨燃烧需要的条件,总结出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

3. 学习灭火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了解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三种灭火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火灾案例,让学生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判断火灾原因和提出灭火措施。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燃烧和灭火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燃烧的条件:1. 可燃物2. 氧气3. 达到着火点灭火的方法:1. 隔绝氧气2. 降低温度3. 隔离可燃物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评价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燃烧和灭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安全意识:通过课堂讨论和行为观察,评价学生安全意识的变化。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消防知识和灭火技能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站或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3. 开展火灾逃生演练,训练学生在火灾发生时的应急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3)能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试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是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教学用品:铜片、烧杯2个,大试管(含橡皮塞)1支,小蜡烛,红磷,白磷,碳酸钠粉末,稀盐酸,塑料瓶,小试管,火柴。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很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它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天上的火,来到人间,火在大地燃烧,让愚昧化做文明,火在宇宙燃烧,使黑暗趋向光明!“火”在给我们人类带来光明、温暖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能不能控制燃烧,让它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呢?在这一节课里,我们将用实验的方法去揭示燃烧的规律,找到控制燃烧的办法。

【典故】1.1854年5月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航行,他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

两个多月后,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船.......2. 农村之“鬼火”,盛夏时节,在农村经常有人看见鬼火……二、问题和猜想:(一)燃烧的条件【提问】你能说出生活中看到过哪些物质的燃烧现象?【讨论】下面的这几个变化,有哪些相同点?C+O2=CO2;4P+5O2==2P2O5;S+O2==SO2;3Fe+2O2==Fe3O4。

可燃物:可以燃烧的物质叫可燃物。

【板书】1.燃烧: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燃烧三要素的理解。

2. 灭火原理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水、灭火器等。

3. 安全防护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火灾案例,引起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关注。

2. 燃烧的条件:讲解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即氧气、可燃物和点火源。

3. 燃烧实验:演示蜡烛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并理解燃烧过程。

4. 灭火方法:介绍灭火的原理,讲解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和隔离可燃物三种灭火方法。

5. 灭火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灭火实验,掌握灭火方法。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燃烧与灭火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拓展学习:鼓励学生课后调查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提高防火意识。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灭火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 思考与反思:评价学生对火灾事故案例的分析能力和防火意识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员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消防安全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博物馆,了解火灾历史和防火技术发展。

3. 开展校园消防演练,提高学生的火灾应急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操作安全,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2. 在讲解火灾案例时,注意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火灾,避免产生恐慌情绪。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九、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了解燃烧与灭火的基本知识,提高防火意识。

2. 家长反馈:家长认为孩子在课堂上学到了实用的消防安全知识,有助于家庭安全。

3. 同行评价:认为本节课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方法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八年级《燃烧与灭火》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燃烧与灭火》教案、教学设计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燃烧与灭火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燃烧与灭火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总结燃烧与灭火的规律和原理,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八年级《燃烧与灭火》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燃烧的定义、燃烧的类型和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掌握常见的灭火方法和灭火器材的使用;
3.掌握化学反应中放热与吸热的概念,理解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在燃烧与灭火中的应用;
4.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燃烧与灭火现象,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5.通过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形成长期记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安全意识,认识到燃烧与灭火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2.树立环保意识,关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5.知识拓展,提升素养: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相关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巩固复习,强化记忆: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长期记忆。同时,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7.教学评价,促进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和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2. 能够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燃烧和灭火的原理;2. 学会使用灭火器材和灭火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2.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财产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水、灭火器等;2.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火灾案例,引发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思考。

2. 探究燃烧的条件: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燃烧的现象,探讨燃烧所需的条件。

3. 学习灭火的方法:教师演示各种灭火方法,学生分组实践,掌握灭火的技巧。

4.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举例说明燃烧和灭火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火灾逃生、灭火器的使用等。

5. 总结与拓展: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

6. 作业布置:请学生课后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火灾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中运用燃烧和灭火知识的实际情况。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调查报告,了解学生对生活中火灾原因和预防措施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延伸:1. 开展校园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博物馆或消防队,深入了解消防安全知识。

3. 邀请消防员来校进行消防安全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燃烧和灭火知识。

九、教学资源:1. 消防安全教育视频资料;2. 消防器材展示图片;3. 火灾案例报道;4. 消防安全知识手册。

《燃烧和灭火》优秀教案

《燃烧和灭火》优秀教案

教案•课程介绍与目标•燃烧原理及过程分析•灭火方法与技术应用目录•火灾预防与应对措施•安全意识培养与责任担当•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目标燃烧与灭火基本概念燃烧灭火课程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掌握燃烧的基本条件、灭火的方法和原理,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灭火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防火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01020304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燃烧原理及过程分析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030201燃烧三要素燃烧过程及特点燃烧过程燃烧特点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是燃烧现象的三个基本特征。

不同类型燃烧现象自燃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源的情况下,由于本身内部的物理或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燃烧现象,如白磷自燃。

爆炸灭火方法与技术应用常见灭火方法及原理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抑制法1 2 3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灭火器的保养方法其他灭火器材的使用与保养灭火器材使用与保养实施演练按照计划进行演练,注意安全和秩序,确保演练效果。

制定演练计划根据场地、人员、物资等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物资准备等。

评估与总结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完善灭火方法和技术应用。

实际操作演练火灾预防与应对措施火灾原因分析电器短路、过载煤气泄漏易燃物品管理不当人为纵火预防措施010204定期检查电器线路,避免短路、过载使用煤气时保持通风,定期检查煤气管道易燃物品远离火源,分类存放加强防火意识,杜绝人为纵火03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液体火灾及固体物质火灾断电灭火切断电源后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期火灾扑救技巧窒息灭火冷却灭火报警方法拨打119火警电话,说明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燃烧物质等情况到附近消防队报警或按下火灾自动报警按钮熟悉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保持冷静迅速撤离引导他人一起疏散,帮助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01020304安全意识培养与责任担当增强安全意识,遵守规章制度了解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雾的危害,学会在危险环境中保护自己。

《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

《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能够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使学生树立防火安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

(2)灭火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酒精灯、蜡烛、火柴、小木条、小煤块、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酒精、水、湿布、沙子等。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火灾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灭火,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燃烧与灭火。

(二)讲授新课1、燃烧的定义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蜡烛燃烧、木材燃烧等,引导学生总结出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1)提出问题: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进行猜想: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提出燃烧可能需要的条件,如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等。

(3)实验探究:实验一:分别在空气中点燃小木条和小煤块,观察现象。

实验二:将一支蜡烛点燃,然后用烧杯罩住,观察现象。

实验三:将分别蘸有酒精和水的小棉花团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灭火,应该如何破坏燃烧的条件?(2)结合生活实例,如用水灭火、用灭火器灭火等,总结出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课堂练习通过一些与燃烧和灭火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
北四家子九年一贯制学校费相奎
一、教材分析
1、教学设想
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知识,化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课时,通过大量的生活信息以及应用多媒体视频展播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实践活动。

为了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我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亲手设计实验,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能力。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位于上教版化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是初中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

燃烧这一概念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有所感悟,我们在学习氧气性质时,观察了木炭、硫、红磷、铁丝的燃烧。

对于旧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新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

既可以让学生对燃烧的概念明朗化,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必要的灭火措施和从火灾中安全逃生的方法,拥有较好的预防火灾安全的心理准备。

让尽量减少火灾发生率落到实处。

同时也是一节很好的德育课。

3、教材处理
根据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交流与讨论”中的“分别加热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改为“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小木条和玻璃棒”。

还增加了“水火不相容的教学内容”。

这样改动,让学生更容易从实验现象分析出实验结论。

二、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会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评价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科学地认识研究燃烧、灭火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让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素养。


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的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的探究。

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及视频展播来突出这节课的重点。

难点:应用燃烧的知识解释相关的问题。

通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及演示实验来突破这节课的难点。

四、教法
1、引导探究法:结合教材内容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式。

这样设计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还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本节内容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自学,实验探究,教师用大屏幕演示,同时配上图片,视频和课件等电教手段进行教学。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减少板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讨论,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五、学法
九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比较熟悉,在前面的化学学习中也已经了解部分物质的燃烧情况,对燃烧的条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对燃烧所需的条件并不完全子解,有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更多关于燃烧的知识。

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力求指导学生掌握以下两种方法学习。

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六、教学过程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法、学法的认识,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视频
让学生观察、讨论,然后教师与学生一道归纳出火的两面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的适当引导,形成燃烧的定义。

2、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对燃烧所需的条件进行猜想。

我参与学生的讨论,即使学生提出不正确的意见,我也对学生的参与意识给予鼓励,并以适当的指导语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

3、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组织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我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

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决定按以下要求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
学生实验时,我进行巡视,及时肯定学生的正确操作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交流讨论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的探究的意图。

从认知角度考虑,学习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它同时也是认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认知过程。

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自己所具有的优点和还存在的不足。

学生经过充分讨论后,总结出物质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①物质有可燃性②物质要与空气(氧气)接触③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4、分析应用深化理解
接着提出问题:(1)石头能燃烧吗?(2)课桌上的课本为什么不燃烧?
引导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讨论、分析得出答案。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通过视频展播来突破这一节课的难点:
边实验边引导学生思考:(1)实验1中热水里的白磷为什么不燃烧?(2)实验2中水火为什么可以相容?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能发生。

最后,我用大屏幕形象地表示燃烧与三个条件的关系图:
5、归纳小结
让学生说说学习“燃烧”的知识后的感受和体会,教师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认识的不足,便于及时纠正。

6、随堂反馈
(1)课本P89“联想与启示”中的四种物质你用什么方法去点燃?为什么它们点燃的方法不同?
(2)思考:为什么课本P89页“观察与思考”中的手绢烧不坏?观看视频。

7、知识的拓展
请同学们课后调查各种燃烧情形和所采取的灭火方法。

七、教学评价
本课题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从两方面入手,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并重。

在注重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评价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对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学习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活动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各占50分。

八、教学反思
从总体上看,我认为本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把各种生活资源通过视频、课件等展示出来,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动建构知识。

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学生的求知需要是教师的突破口,生活的实际内容是科学知识的切入口,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的需求,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

九、板书设计
课题1燃烧与灭火
1、燃烧: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燃烧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