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节选)》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_七子之歌(节选)》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_七子之歌(节选)》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七子之歌(节选)》同步练习卷(2)一、基础知识达标1. “寐”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梦寐以求”中“寐”的意思是________。

2. 在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三、填空.在《澳门》这首诗中,有这样一句话“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其中,“他们”指________,“你”指________。

在《香港》这首诗中,有这样一句话“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句中“狞恶的海狮”指的是________。

(《七子之歌澳门、香港》)两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是哪些地方,你知道吗?________我知道香港是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回归祖国的,澳门是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回归祖国的。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_____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你________。

三百年来________!请________,叫________!母亲,________,________!阅读题。

一流风景胜地﹣﹣漓江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

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

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

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

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

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

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

(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七子之歌(节选) 1

(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七子之歌(节选) 1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
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
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 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

氹仔岛和路环岛。


思考:香港是如何从祖国怀抱中分离的?

• 1842年 签订的中英

《南京条约》中规定: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的《北京条约》 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
区给英国。
诗人选择的“与中华关系最亲切着七地” 是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 龙、旅顺和大连。
但悲不见九州同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澳门 1842年,英国殖民者开始割占香港
历史遗留问题。
1553年,葡萄
牙人借澳口门船半遇风岛
暴,攫取了在澳 门的居住权。
1553年凼,仔私岛自
扩展土地,开始
长期占据路。环岛
想一想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姓
名?……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 着我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唱出了澳门同胞的什么心 情?
回顾历史
《七子之歌》是诗人闻一多的代表作,发 表于1925年。诗人有感于许多国土“失养 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 关系最亲切着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 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听老师读短文两次,完成下面的练习。

(6分)1.(1分)相传,鲁班( )A.姓鲁名班B.是秦国人C.是一名神医D.原名公输般2.(1分)这个故事主要讲了( )A.富商出钱建宝塔B.工匠倾囊重修塔C.鲁班巧妙扶斜塔D.斜面木楔抬高塔3.(1分)鲁班是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关于他的传说很多。

下面词语与他有关的是( )A.按部就班B.班门弄斧C.班师回朝D.科班出身4.(1分)古代诗人喜欢把民间传说写进诗中,其中《乞巧》就与( )有关。

A.《孟姜女》B.《孔雀东南飞》C.《梁山伯与祝英台》D.《牛郎织女》5.(2分)班级读书会进行讲民间故事活动。

你准备讲什么民间故事?把这个故事的内容简单写出来。

二、按要求完成选择题。

(18分)6.(2分)下面带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待(dāi)一会儿龟(guī)裂间(jiān)开任(rén)丘B.落(là)在后面差(chāi)事冠(guàn)军试卷(juàn)C.直奔(bèn)那里剥削(xuē)便(pián)宜传(chuàn)记D.更(gèng)深露重累(lěi)计强(qiǎng)逼悄没声儿(qiǎo)7.(2分)“完璧归赵”的“完”字意思是( )A.完成B.耗尽C.完整D.完结8.(2分)“应接不(xiá)”的“xiá”是( )A.瑕B.暇C.遐D.假9.(2分)小衡同学要用“稀罕”写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除了“少见,稀有”的意思( )A.强烈的喜爱和重视B.需要的时候C.不足的地方D.特别、奇怪10.(2分)下面句子中顿号使用错误的是( )A.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B.小瀚同学擅长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处理危机等,是难得的班长人选。

C.学习了《将相和》,我一口气读了好几个中国历史故事,其中印象深刻的有曹操、班超、刘邦、赵括、勾践等人物。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_七子之歌(节选)》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_七子之歌(节选)》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七子之歌(节选)》同步练习卷(1)一、积水成渊1.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在正确音节下画“﹣”)选择在朗诵《七子之歌》时,适宜的感情基调应为()A.慷慨激昂B.悲愤热切C.悲痛欲绝三、填空.《七子之歌》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________19世纪20年代,为哀痛我国七处被帝国主义侵占地区而作的一组诗歌。

七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写这首诗歌的目的是(用诗人的话说):“________”。

《七子之歌》在构思上的一个特点是把祖国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子女,以________的口吻,抒发了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七子之歌》)这三首诗歌中,抒发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有:________四、按要求写句子.我们不会忘记这紧张又愉快的军训生活。

改成反问句:________。

英雄听到号召,更加奋不顾身,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

仿写一个打比方的句子:________。

罗斯福从集邮中学到了许多知识。

缩句:________。

________这套邮票比后来发行的龙邮票稍大些,________人们称之为“大龙邮票”,将诗句的下一句写出来。

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

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

你看万里长城绕群山飞舞,你看长江大桥像彩虹降落。

诗句采用了那些修辞手法?请写出来:________想象天地:七子之中,其他六子都已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安然入睡,如今只有台湾正隔海孤苦地望着自己的母亲,台湾回归是同学们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最大的愿望,假设明天台湾就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了,作为漂泊多年的游子,他最可能说的话是什么?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________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中国心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清静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清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1)你喜欢这首诗歌吗?为什么?________(2)搜集一首和这首诗歌表达同样情感的古诗,写下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新闻通讯 诵读欣赏 七子之歌课后练习 苏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新闻通讯 诵读欣赏 七子之歌课后练习 苏教版(2021年整理)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新闻通讯诵读欣赏七子之歌课后练习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新闻通讯诵读欣赏七子之歌课后练习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新闻通讯诵读欣赏七子之歌课后练习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七子之歌》课后练习基础题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啖()自怨自艾()迄()遗骸( )硇洲()愍()2.根据拼音写汉字.qiǎng bǎo________ yīn yūn________ cù tà________3.解释下列加粗字.自怨自艾________ 冀________迄________ 臆________能力题4.阅读《澳门》,完成下列问题。

澳门你可知“Macaco”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诗中所说的“母亲”、“生母”是指________。

从修辞角度看,这既是______ __,又是________。

(2)“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对这两句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他们”是指葡萄牙等殖民帝国,“我”指澳门。

B.“我的肉体"是指澳门的主权,“掳”突出了殖民帝国对澳门的占领、蹂躏与摧残。

C.“你"是祖国的拟人化,“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是说澳门人民没有忘怀祖国.D.这两句诗谴责了殖民帝国的暴行,抒发了澳门人民不屈服于列强统治的精神。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基础练习-12.1 七子之歌|北师大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基础练习-12.1 七子之歌|北师大版含答案

《七子之歌》基础练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

qiǎng bǎo()mèng mèi bú wàng()níng è()zhǐgāo()yīn yūn()2.比一比,再组词。

港()巷()掳()虑()脂()指()泣()位()3.写出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1)母亲哪!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2)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嗍着我的脂膏。

()(3)母亲哪!忙让我躲.入你的怀抱!()4.阅读《澳门》,完成下列问题。

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诗中所说的“母亲”、“生母”是指________。

从修辞角度看,这既是________,又是________。

(2)“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对这两句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他们”是指葡萄牙等殖民帝国,“我”指澳门。

B.“我的肉体”是指澳门的主权,“掳”突出了殖民帝国对澳门的占领、蹂躏与摧残。

C.“你”是祖国的拟人化,“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是说澳门人民没有忘怀祖国。

D.这两句诗谴责了殖民帝国的暴行,抒发了澳门人民不屈服于列强统治的精神。

5.诵读《香港》,完成下列问题。

香港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啊!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这首诗中的“凤阙”是指________。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采用拟人化的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极大地增强了一种归属感的柔情,灌注着被掳掠的血肉之躯的疼痛感。

B.“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这句中的“海狮”是指当时的英国殖民者,“我”是指诗人闻一多。

2七子之歌(节选)

2七子之歌(节选)

2七子之歌(节选)七子之歌[课文说明]《七子之歌》是一组现代诗歌,作于1925年3月。

当时闻一多正在美国纽约艺术学院留学。

他在美国已经生活了将近三年,多次体会到种族歧视的屈辱,他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激发起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三年背井离乡的经历,更使他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也更加深了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一方面怀念和赞美祖国,一方面抒发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愤慨。

《七子之歌》就是在这种背景中诞生的。

《七子之歌》包括“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七节。

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本课所选的是《七子之歌》中的《澳门》和《香港》。

闻一多在《澳门》这一节里所表现的艺术形象是一个离开母亲太久了的孩童。

一、二句写的是游子向母亲倾诉被侮辱的经历,抒发了母子分离几百年,改名换姓,受制于人的辛酸痛苦。

“但是他们虏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这两句诗表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香港”一节写出了香港岛的地势险要,将帝国主义列强比喻成“狞恶的海狮”,在“啖着我的骨肉嗍着我的脂膏”,形象地刻画出了帝国主义列强贪婪凶狠的嘴脸,而香港宛如襁褓中遭受厄运的孩子,正在“哭泣号啕”呼唤母亲。

《七子之歌》整首诗运用了反问、比喻、拟人、反复、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强化了诗的意蕴,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每节诗的最后一句反复,强烈地表达出对回归祖国怀抱的渴望。

诗歌语言平易,内容直白,那一声声呜咽,足以打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形式上整齐匀称,又自然天成,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教学目标]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会认3个生字,会写6个字。

自学理解积累本课词语。

通过查阅背景资料和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感受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渴盼统一的浓烈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七子之歌》(香港澳门)阅读答案

《七子之歌》(香港澳门)阅读答案

《七子之歌》(香港澳门)阅读答案篇一:《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教案教材分析:《七子之歌》诗人用拟人化手法,把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7个被租借、割让的地方比作祖国母亲被夺走的7个孩子,哭诉着被强盗欺侮蹂躏的痛苦,渴望重新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学情分析:对学生来说,歌曲显然没有了新鲜感,学习兴趣很难调动,这与他们刚拿到音乐新课本时表现出来的高兴劲儿必然会形成很大的反差。

新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探究,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目标:1、学会文中8个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襁褓、凤阙、狞恶、氤氲”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通过反复诵读,借助背景知识和音像资料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的渴望回归之情。

教学准备:1、有关闻一多先生生平及其创作的介绍。

2、《七子之歌》背景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

3、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像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解题导入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小声唱。

(放音乐《七子之歌》)这是一首什么歌?(《七子之歌》)对,这是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歌曲朴素真挚、深刻感人,引起中国亿万同胞的强烈反响,大家听了这首歌后不禁潸然泪下。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并非为澳门回归而写的新作,它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第一篇。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首诗歌《七子之歌》(板书:七子之歌* 闻一多)请齐读课题。

“七子”指的是什么?(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和旅顺大连这七个地方)大家看这七个地方如同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们曾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当中。

闻一多《七子之歌(节选)》阅读理解

闻一多《七子之歌(节选)》阅读理解

闻一多《七子之歌(节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七子之歌(节选)闻一多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香港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既倾诉了澳门被外敌掳走的经历,也与下文中的“三百年来”相照应。

B.“母亲呀,我哭泣,呼你不应”,既表达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也暗寓了当时祖国母亲积贫积弱的现状。

C.组诗运用了比拟、比喻、呼告等多种修辞手法,既强化了诗歌的意蕴,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D.组诗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为时而作,为事而作”,重在叙事,缘事而情,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2.如何理解“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3.整组诗的尾句都是“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掳去”“肉体”指澳门被列强强占,“保管”“灵魂”是指澳门仍然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①这句诗以澳门为视角,唱出了被掳走的酸楚,又弘扬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3.①凸显本诗的主题。

突出了澳门香港等对回归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①单看一首诗,“母亲” 出现两欠,而综合看两首诗,都以这句话结尾,这就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了深切眷恋着祖国母亲的澳门、香港的形象。

①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具有强调和一唱三叹的作用。

【解析】1.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分析能力。

七子之歌诗歌节选

七子之歌诗歌节选

七子之歌诗歌节选一、诗歌原文(节选)及解析。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 情感的强烈表达。

- 诗的开头就以一种很直接且深情的问句“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开篇。

这里的“妈港”是澳门被葡萄牙侵占期间,外国人对澳门的称呼。

诗人通过这样的反问,其实是在强调澳门真正的归属,它是中国的孩子,有着自己真正的名字。

就好像一个被人叫错名字很久的孩子,急切地想纠正别人,告诉大家自己的本名一样,这种情感很是强烈和急切呢。

-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把澳门比作一个离开母亲襁褓很久的孩子。

襁褓是婴儿时期的象征,代表着最初的温暖和依靠。

澳门被葡萄牙侵占了很长时间,就像孩子被强行从母亲身边夺走,离开那种最初的安全港湾很久很久了。

-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这句特别有力量。

意思是虽然澳门被侵略者占领了土地(肉体被掳去),但澳门的心永远向着祖国母亲(内心的灵魂由母亲保管)。

这就像一个人虽然被迫住在别人家里,但是心里一直思念着自己真正的家,思念自己的家人,这种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眷恋,哪怕历经磨难也不会改变的情感,让人读起来特别感动。

2. 历史的厚重感与回归的渴望。

-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这一句体现出了历史的厚重。

澳门从被侵占到闻一多先生写诗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大约三百年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里,澳门一直渴望着回归母亲的怀抱。

“梦寐不忘”这个词用得特别好,就像我们做梦都会想着的事情一样,澳门对祖国母亲的思念是深入骨髓、日日夜夜都存在的。

-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里把情感推向了高潮。

“乳名”是非常亲昵的称呼,是只有最亲近的家人之间才会叫的名字。

澳门渴望母亲用亲昵的称呼来呼唤自己,这是一种对亲情的强烈渴望。

语文A版六年级(上)《第2课 七子之歌(节选)》同步练习卷

语文A版六年级(上)《第2课 七子之歌(节选)》同步练习卷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七子之歌(节选)》同步练习卷二、标题1.(3分)看拼音写词语。

ào ménxiāng gǎnglǔqùzhīgāokūqìhuáng bào2.(3分)比一比,再组词。

港虏巷虑脂泣指位3.(3分)写出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母亲哪!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嗍着我的脂膏。

母亲哪!忙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4.(3分)联系上下文,解释句子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哇!母亲哪!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5.(3分)读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但是他们虏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虏去”的意思是;“我”指的是;“肉体”在这儿指的是;“内心的灵魂”指的是。

读句子,我感受到“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指的是,“我”是指。

读句子,我感受到。

第1页(共3页)6.(3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但是,你。

三百年来!请,叫!母亲,,!第2页(共3页)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七子之歌(节选)》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二、标题1.澳门;香港;掳去;脂膏;哭泣;黄豹;2.香港;俘虏;小巷;考虑;脂肪;哭泣;手指;一位;3.显赫;凶恶;藏;4.指母亲的怀抱.;指迫切地期望着.;放声大哭.;5.抓去抢去.;澳门;主权;就是澳门主权依然归属祖国,心系祖国依旧;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祖国;澳门;强烈的渴望回归之情;6.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梦寐不忘的生母啊;叫儿的乳名;我一声“澳门”;我要回来;母亲;第3页(共3页)。

《七子之歌》(XX澳门)阅读答案

《七子之歌》(XX澳门)阅读答案

《七子之歌》(XX澳门)阅读答案《七子之歌》教案教材分析:《七子之歌》诗人用拟人化手法,把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7个被租借、割让的地方比作祖国母亲被夺走的7个孩子,哭诉着被强盗欺侮蹂躏的痛苦,渴望重新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学情分析:对学生来说,歌曲显然没有了新鲜感,学习兴趣很难调动,这与他们刚拿到音乐新课本时表现出来的高兴劲儿必然会形成很大的反差。

新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探究,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目标:1、学会文中8个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襁褓、凤阙、狞恶、氤氲”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通过反复诵读,借助背景知识和音像资料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的渴望回归之情。

教学准备:1、有关闻一多先生生平及其创作的介绍。

2、《七子之歌》背景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

3、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像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解题导入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小声唱。

(放音乐《七子之歌》)这是一首什么歌?(《七子之歌》)对,这是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歌曲朴素真挚、深刻感人,引起中国亿万同胞的强烈反响,大家听了这首歌后不禁潸然泪下。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并非为澳门回归而写的新作,它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第一篇。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首诗歌《七子之歌》(板书:七子之歌* 闻一多)请齐读课题。

“七子”指的是什么?(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和旅顺大连这七个地方)大家看这七个地方如同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们曾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当中。

《七子之歌》(香港澳门)阅读答案

《七子之歌》(香港澳门)阅读答案

《七子之歌》(香港澳门)阅读答案《七子之歌》(香港澳门)阅读答案篇一:《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教案教材分析:《七子之歌》诗人用拟人化手法,把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7个被租借、割让的地方比作祖国母亲被夺走的7个孩子,哭诉着被强盗欺侮蹂躏的痛苦,渴望重新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学情分析:对学生来说,歌曲显然没有了新鲜感,学习兴趣很难调动,这与他们刚拿到音乐新课本时表现出来的高兴劲儿必然会形成很大的反差。

新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探究,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8个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襁褓、凤阙、狞恶、氤氲”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通过反复诵读,借助背景知识和音像资料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的渴望回归之情。

教学准备:1、有关闻一多先生生平及其创作的介绍。

2、《七子之歌》背景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

3、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像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解题导入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小声唱。

(放音乐《七子之歌》)这是一首什么歌?(《七子之歌》)对,这是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歌曲朴素真挚、深刻感人,引起中国亿万同胞的强烈反响,大家听了这首歌后不禁潸然泪下。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并非为澳门回归而写的新作,它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第一篇。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首诗歌《七子之歌》(板书:七子之歌* 闻一多)请齐读课题。

“七子”指的是什么?(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和旅顺大连这七个地方)大家看这七个地方如同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们曾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当中。

(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七子之歌(节选) 课课练(无答案)

(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七子之歌(节选) 课课练(无答案)

七子之歌一、看拼音写词语。

ào mén xiāng gǎng lǔqù()()()zhīgāo kūqìhuáng bào()()()二、比一比,再组词。

港()()虏()()巷()()虑()()脂()()泣()()指()()位()()三、写出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母亲哪!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嗍着我的脂膏。

()母亲哪!忙让我躲.入你的怀抱!()四、联系上下文,解释句子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哪!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读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但是他们虏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虏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我”指的是______;“肉体”在这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内心的灵魂”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句子,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指的是______,“我”是指________。

读句子,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____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你________________。

三百年来_____________!请_____,叫_________!母亲,______,______!。

《七子之歌(节选)》

《七子之歌(节选)》
二、诵读理解,体会感情
1.学习“澳门”一节。
(1)请一位同学读第一首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自己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
什幺。
(澳门离开母亲太久了,怀着渴望回归的强烈感情)
(2)从哪儿体会到的?(板书:太久了,梦寐不忘,我要回来)
在这三百年里,他们抢去的是“我”的肉体,但抢不去的是什幺?(”我的灵
魂”、那颗中国心)
四、作业
1.把这两节诗的生字词写两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澳门一节。
板书设计:
七子之歌(节选)
离开太久 身份虽微
澳门香港
梦寐不忘 地位险要
我要回来!
理解诗中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也可以查字典,或同学讨论。
有感情地读:小组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读、
小组成员齐读、男女生分读、每人一句表演读等。)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孩子”如今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了吗?什幺时候
回归的?(香港:1997年7月1日。澳门:1999年12月20日)
《七子之歌(节选)》
[教学目标]
1.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会认3个生字,会写6个字。自学理解积累本课
词语。
2.让学生通过查阅背景资料和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感
受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渴盼统一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
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澳门”一节。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诵读这首诗歌的过程中,了解有关历史,体会激荡在诗行间的
一、情境导入
1.今天,咱们一起来听一首歌——《七子之歌》。
2.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幺?
3.这是澳门回归祖国之前诞生的一首歌,这优美的音乐,这深沉的情感,

2七子之歌(节选)

2七子之歌(节选)

2七子之歌(节选)2七子之歌(节选)[说明]《七子之歌》是一组现代诗歌,作于192年3月。

当时闻一多正在美国纽约艺术学院留学。

他在美国已经生活了将近三年,多次体会到种族歧视的屈辱,他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激发起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三年背井离乡的经历,更使他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也更加深了他对民族传统化的理解和热爱。

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一方面怀念和赞美祖国,一方面抒发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愤慨。

《七子之歌》就是在这种背景中诞生的。

《七子之歌》包括“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七节。

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本所选的是《七子之歌》中的《澳门》和《香港》。

闻一多在《澳门》这一节里所表现的艺术形象是一个离开母亲太久了的孩童。

一、二句写的是游子向母亲倾诉被侮辱的经历,抒发了母子分离几百年,改名换姓,受制于人的辛酸痛苦。

“但是他们虏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这两句诗表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香港”一节写出了香港岛的地势险要,将帝国主义列强比喻成“狞恶的海狮”,在“啖着我的骨肉嗍着我的脂膏”,形象地刻画出了帝国主义列强贪婪凶狠的嘴脸,而香港宛如襁褓中遭受厄运的孩子,正在“哭泣号啕”呼唤母亲。

《七子之歌》整首诗运用了反问、比喻、拟人、反复、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强化了诗的意蕴,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每节诗的最后一句反复,强烈地表达出对回归祖国怀抱的渴望。

诗歌语言平易,内容直白,那一声声呜咽,足以打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形式上整齐匀称,又自然天成,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教学目标]1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认3个生字,会写6个字。

自学理解积累本词语。

2通过查阅背景资料和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感受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渴盼统一的浓烈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霸题库|2022高考现代诗歌阅读精练

学霸题库|2022高考现代诗歌阅读精练

学霸题库|2022高考现代诗歌阅读精练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10分)故园①别(节选)流沙河别了,太阳照不到的园庭这里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阴!我熟悉园墙上的每一条裂缝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纹我熟悉庭上的每一个凹坑就像熟悉自己的面影在这里早晚忙于挑水、劈柴、洗衣、煮饭在这里悄悄地结了婚在这里歌,在这里哭在这里第一回当了父亲在这里做过愚蠢的书生梦在这里偷看着天上的风云现在我要回城去了眼泪滴着恋栈之情别了,我的小母鸡感谢你天天为我下蛋别了我的老公鹅感谢你夜夜为我守门纸窗不须糊了,让它去破柴灶不须烧了,让它去冷菜园不须种了,让它明年野草青青让蝼蛄来弹琴让蟋蟀来吹笙奏一支思乡曲飞入我的梦境注①故园,指金堂县青白江区城厢镇槐树街5号的余家老宅。

诗人流沙河3岁到16岁(1935~1947)、36到48岁(1966~1979)曾生活在那里。

1.“眼泪滴着恋栈之情”中的“恋栈之情”如何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诗歌选择小母鸡、老公鹅作为告别的对象,有何用意?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一、《故园别》答案1、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子之歌(节选)》阅读答案《七子之歌》阅读答案
七子之歌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嗳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1.在本诗中,诗人把澳门、香港、台湾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作,让他们倾诉受帝国主义国家蹂躏的悲愤之情。

12.从诗歌内容看,《七子之歌》既唱出了的切肤之痛,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13.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
14.诗人把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寄寓在所吟咏的对象上,使这“七子”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尽管他们被帝国主义国家所占领,但他们仍然。

15.体会、品析下列诗句的深刻含义。

①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②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嗳着我的脂膏。

③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参考答案:爱师网整理
11.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

12.国土沦丧;不屈不挠、英勇斗争13.唤起民众,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抵抗外侮,振兴中华。

14.坚贞不屈,心向祖国15.①虽然澳门被葡萄牙侵占达三百年之久,但澳门依然保持着对祖国的忠贞。

②比喻帝国主义国家疯狂地掠夺香港人民的财富,残酷地奴役着心向祖国的香港人民。

③比喻台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统治下,但“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还将背城一战”,以挣脱枷锁,回归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