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类的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

合集下载

萜类-1

萜类-1

Taxol
Semi Synthesis
Baccatin III
48
萜类的结构类型
二萜
代糖
低热量的甜味剂。常添 加到需要减少热量的食 物中。亦带给糖尿病患 者很大的便利性。
零度可乐
甜度不减,能量几乎为0
阿斯巴甜 甜度是蔗糖的200倍
49
萜类的结构类型
二萜
菊科植物甜叶菊
甜菊苷 一种代糖
有致癌风险,只有包括 中国在内的8个国家使用
臭蚁二醛
环烯醚萜
氧化 环合
裂环环烯醚萜
裂环内酯环烯醚萜
19
萜类的结构类型
山栀子(枝子)
单萜
环烯醚萜
【来源】山栀的果实
【药性】苦、寒 【功效】泻火除烦,消炎祛热
清热利尿
栀子苷
缓泻、镇痛、利胆、抗炎
20
萜类的结构类型
鸡屎藤
单萜
环烯醚萜
O O
H
【来源】茜草科鸡屎藤的全草
【功效】祛风活血,止痛解毒 消食导滞,除湿消肿
卓酚酮类 环烯醚萜
7
萜类的结构类型
香叶醇
橙花醇
香叶醛
橙花醛
单萜
链状单萜
玫 瑰 味 香 香茅醇 料




香茅醛

8
萜类的结构类型
单萜
单环单萜
野薄荷
l-薄荷醇
(薄荷脑)
d-新薄荷醇
薄荷酮
9
萜类的结构类型
单萜
单环单萜
玫瑰精油
α-紫罗兰酮 工业合成
β-紫罗兰酮
10
萜类的结构类型
单萜
单环单萜
斑蝥 (西班牙苍蝇)

萜类的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PPT课件

萜类的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PPT课件
萜类的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ppt课件
萜类的简介 萜类的结构类型 重要代表物介绍 萜类的生物活性及应用 总结与展望
萜类的简介
01
总结词
萜类是一类由异戊二烯单元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通常具有多个碳碳双键和羟基。
详细描述
萜类是一类由多个异戊二烯单元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其结构可以表示为多个异戊二烯单元的聚合体。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多个碳碳双键和羟基,使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由三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是比单萜更复杂的萜类。
结构特征
青蒿素、紫杉醇等。
重要代表物
具有抗疟疾、抗肿瘤、抗炎等生物活性。
生物活性
在医药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应用领域
倍半萜类
二萜类
由四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是较为复杂的萜类。
维生素A、维生素E等。
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炎等生物活性。
在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结构特征
重要代表物
生物活性
应用领域
由六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是较为复杂的萜类。
结构特征
灵芝酸、甘草皂苷等。
重要代表物
具有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
生物活性
在中药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应用领域
三萜类
由八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是较为复杂的萜类。
结构特征
重要代表物
生物活性
应用领域
植物甾醇、麦角甾醇等。
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等生物活性。
在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四萜类
重要代表物介绍
03
广泛存在于植物精油中,具有令人愉快的香气,常用于食品、化妆品和香料工业。
柠檬烯
存在于松节油中,可用于合成香料和农药。

萜类

萜类

樟树挥发油
芍药根 地黄 黄花蒿(青蒿)
局部刺激和防腐作用,可用于神经痛、 炎症和跌打损伤的搽剂
镇静、镇痛、抗炎及防治老年痴呆 泻下、利胆 降血糖,有较好的利尿及迟缓性泻下 作用 抗恶性疟疾
京尼平苷 栀子
双环倍半萜 三环倍半萜
莽草毒素 莽草和大八角 环桉醇 对枝软骨藻
对人体有毒 抗黄色葡萄球菌和抗白色念珠菌
(3)双环单萜
薄荷醇、桉油精、斑蟊素
龙脑、樟脑、芍药苷(单萜苷)
(4)环烯醚萜 (特殊单萜衍生物)
• 单萜类化合物的含氧衍生物往往有较高的沸
点(220~230C),在常温下多为芳香性液
体,具有芳香开窍、疏通理气等多种活性, 是食品、医药、化妆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有些 单萜类化合物以苷的形式存在,水溶性很强, 不具挥发性,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
对薄荷烷型类单萜类化合物较多,可看作是 六元环状化合物的二元取代物。例如:
柠檬烯
-萜品烯
β-水芹烯
环香叶烷型的代表物是紫罗兰酮,有-及β-两 种 异构体: -紫罗兰酮具有馥郁的香气,用于配制高 级香料, β-紫罗兰酮可作为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
O
O
-紫罗兰酮
β-紫罗兰酮
卓酚酮类:卓酚酮类是单环单萜类化合物中一种变形
元环并桥合而成三元环、四元环和五元环的桥环结
构,它们的母体主要有、蒈、蒎、莰(菠)等几种。 由于桥原子的限制,它们分子中六元环的构象只能 以船式存在。
环烯醚萜
是一类特殊的单萜。最早是由伊蚁的分泌物中得 到的,曾称为伊蚁内酯,是从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个 抗生素。现今已从许多植物中分出多种环烯醚萜类 化合物,而且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理活性。
万化、生物活性广泛。
化学结构特点:大多具有异戊二烯

萜的组成和分类

萜的组成和分类

二萜C20
2、链状二萜
CH2OH 植物醇 Phytol
3、单环二萜
维生素 A :动物肝,鱼肝,保持夜间视力,哺 乳动物生长
CH 2OH
维生素A(vitamin A)
4、双环二萜
O HO O
H R1 O O O H R2 R3 O O OH
O
HO H CH2OH
O
穿心莲内酯:抗菌消炎活性成分,临床治疗急性菌 痢、胃肠炎、咽喉炎等,与亚硫酸钠反应可制成穿 心莲内酯磺酸钠,制备水溶性注射剂。 银杏内酯:用来治疗因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种种休 克状障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鹰爪甲素:抑制鼠疟原虫的生长。
OH OH O O O O O O O O O C H 3O O O
青蒿素 Artemisinin
青蒿素甲醚 Artemether
鹰爪甲素 Yingzhaosu
4、双环倍半萜
CHO OH HO
OH
CHO OH
HO H3C CH3
CH3 H3C H3C
OH CH3
棉 酚
栀子苷
京尼平苷 R为CH3 京尼平苷酸R为H
鸡屎藤苷
3、结构分类及重要代表物 B、4-去甲环烯醚萜苷 : 9个碳构成
OH 6 5 7 8 O 9
4 3 1 O2
O CO O
OH
OH
H O
O H
O glc 10 C H 2 O H 梓 醇 catalpol
O glc CH2OH 梓 苷 catalposide
3、结构分类及重要代表物
A、环烯醚萜苷类 : 10个碳占多数, C1羟基多与葡萄糖成苷,大多为单糖苷; 有的C11氧化成羧酸,可成酯。
O H COOCH3 H COOR O H

第6章萜类2011

第6章萜类2011

萜类化合物的分布
萜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很广泛,据不完全统 计萜类化合物超过了22000多种。
存在最多的是种子植物,尤其是被子植物。 萜类化合物经常与树脂、树胶并生,与生物碱
相排斥。 富含挥发油的植物:松科、柏科、胡椒科、马
兜铃科、樟科、芸香料、龙脑科、伞形科、唇 形科、败酱科、菊科和姜科等。
环烯醚萜(iridoids),含有环戊烷结构单元,包 括含有取代环戊烷环烯醚萜(iridoids)和环戊烷开 裂的裂环环烯醚萜(secoiridoids)两种基本碳架。
COOH
11
6
7 8
5 4
3
9 1 O2
10
OH
氧化
O OH
开环
7
11
6
5 9O
8
10
OH
裂环环烯醚萜
脱羧
氧化 环合
O
OH 4-去甲环烯醚萜
(12)降血压活性:闹羊花毒素III(rhodojuponin III) 对重症高血压有紧急降压作用并对室上性心动 过速有减慢心率作用。
(13)降血脂、降血清总胆固醇活性:如泽泻萜 醇A(alisol A)。
(14)抗菌消炎活性:如雪胆甲素(cucubitacin IIa) 、雪胆乙素(cucubitacin,IIb)。
不符合异戊二烯定则,该类化合物多具有抗菌活性,
但同时多有毒性。
HO
C
H
2
O
H O
HO
OH
O
O H
O
COOH2C
O
OH
OH
芍药苷
Paeoniflorin
α -扁柏素 α -thujaplicin
2.环烯醚萜类

天然产物化学(第六章)萜类化合物

天然产物化学(第六章)萜类化合物
反应产生紫色、红色。
H3C
S 200
H3C
CH3
H3C
愈创木奥
H3C
H3C
Se H3C
H3C
CH3
H3C OH
H3C
CH3
愈创木醇
2,4-二甲基7-异丙基奥
二、结构分类 (四)二萜(diterpenoids)
由4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20个碳原子。
分两类:1.链状二萜 2.环状二萜 1.链状二萜
CH2OH
65
3
7 8
O 9
1
O2
O glc 10 C H2 O H
梓醇 catalpol
O CO
OH
O
O
O glc CH2OH
梓苷 catalposide
OH H
O H
O glc CH2OH 桃叶珊瑚苷 aucubin
(二)环烯醚萜(iridoids) 分类 3.裂环环烯醚萜苷:苦味苷,龙胆苦苷,当药苷,
CHO
香叶醛 (α -柠檬醛)
geranial
CHO
香茅醛 citronellal
CHO
橙花醛 (β -柠檬醛)
neral
CH2OH
CH2OH
香叶醇(牻牛儿醇) geraniol
橙花醇 nerol
CH2OH
香茅醇 citronellol
CHO
[H]
CHO
CHO
香叶醛 (α -柠檬醛)
geranial [H]
植物醇 phytol
链状二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存在较少,常见的只有广泛存在于叶绿 体的植物醇 ,与叶绿素分子中的卟啉 (卟啉) 结合成酯的形式存在于 植物中,曾作为合成维生素E、K1的原料。

重要的萜类化合物优秀文档

重要的萜类化合物优秀文档
在动物肝脏内由酶催化氧化成维生素A,所以把胡 萝卜素称为维生素A原。
β –胡萝卜素

制作人:

潘华英
感谢观看
烯色素。
樟 脑 具 有 羰 基 的 化 学 性 质 , 叶绿醇是合成维生素K及维生素E的原料。
又叫3-萜醇,为单环单萜,从薄荷油中分离而得,为无色针状结晶,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与2,4- 二硝基 苯肼 的醇 溶液 四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叶、茎和果实中,
叶绿醇是合成维生素K及维生素E的原料。
7
2 16
3
5
4
8
9
10
11
12
13
1C5H2OH 14
四、三萜
角鲨烯
角鲨烯的结构特点是中心对称的,在分子 中心处的两个异戊二烯单位是以尾—尾相 连的。
角鲨烯是鲨鱼肝油的主要成分。
五、四萜
四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叶、茎和果实中,
最常见的是β-胡萝卜素。
这一类化合物的分子中都含有一个较长的共轭体 系,所以它们都是有颜色的物质,多带有由黄色 至红的颜色,因此也常把它们叫做多烯色素。
CHO
* * * OH
3.蒎烯
又叫松节油。为双环单萜,有α和β两 种结构。
是松节油的主要成分,有局部止痛作用, 是合成冰片、樟脑等的重要原料。
CH3 *
α-蒎烯
CH2 *
β -蒎烯
4.樟脑
又称2-莰酮。为双环单萜。 在动物肝脏内由酶催化氧化成维生素A,所以把胡萝卜素称为维生素A原。
为 无 色 透 明 晶 体 , 具 有 穿 透 角鲨烯的结构特点是中心对称的,在分子中心处的两个异戊二烯单位是以尾—尾相连的。
三环倍半萜类化合物,存在于山道年花蕾中,是无色结晶,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萜类和挥发油

萜类和挥发油

COOCH 3 H O HOCH 2 H OH O glc H
栀子苷 gardenoside
4-去甲环烯醚萜苷类
OH 6 5 7 8 O 9 4 3 1 O2 O CO O OH OH H O
O H
O glc 10 C H 2 O H 梓 醇 catalpol
O glc CH2OH 梓 苷 catalposide
鹰爪甲素是从草药鹰爪根中分离出的具有过氧基团的倍 半萜化合物,对鼠疟原虫的生长有强的抑制作用。
(3)薁类化合物
① 结构特征

由五元环与七元环骈合而成, 具有一定的芳香性。 薁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挥 发油中,游离存在的很少, 大多具有抑菌、抗肿瘤、杀 虫等活性。

② 性质

在挥发油高沸点馏分中有时可看见美丽的蓝色、紫色 或绿色的馏分,这显示可能有薁类成分存在。其沸点 较高,一般在250℃--300℃。 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和强酸,加水稀释又可析 出,故可用60%--65%硫酸或磷酸提取。 能与苦味酸或三硝基苯试剂产生π络合物结晶,此结晶 具有敏锐的熔点可借以鉴定。
橙 花 醇 Nerol ?
香 茅 醇 Citronellol
CHO CHO CHO
香 叶 醛 Geranial
橙 花 醛 Neral ?
香 茅 醛 Citronellal
(β- 柠檬醛)
(2)环状单萜
O
α- 紫罗兰酮
(2)环状单萜
芍药苷是从芍药根中得到的单萜苦味苷,对小鼠显示有 镇静、镇痛及抗炎等药理作用。近年报道具有防治老年性痴 呆的活性。
在中草药中分布较广,在玄参科、茜草科、唇形 科及龙胆科中较为常见,有多种生理活性(利胆、 健胃、降糖、抗菌消炎等),目前发现的已达 900余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萜类的生源学说
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empirical isoprene rule) 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biogenetic isoprene rule) 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 Wallach 1887年提出 异戊二烯法则
O
H3 C
OH O
O H3C
H3C CH2
H3 C
CH3
艾里木酚酮
妙用堂微信miaoyong199 崖柏 tuyu562r
臭蚁二醛
COOH 脱羧
O 11 6 7 8 10 9 氧化 5 4 1 OH 3 O 2 开环 7 6 5
9
O OH 4-去 甲 环 烯 醚 萜 7 6
O
OH
11
O
11 54
9
氧化 O OH 环合 8 10
O OH
8 10 裂环环烯醚萜
裂环内酯环烯醚萜
1、概述
由4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20个C的化合 物类群。 由GGPP衍生而成
分布:植物界广泛,植物分泌的乳汁、树 脂等均以二萜类衍生物为主,松柏科最多, 菌类代谢产物,海洋生物。
四、二 萜
生物活性强:紫杉醇、穿心莲内酯、关附甲 素、雷公藤内酯、甜菊苷等。 生源
MVA
NPP或GPP
×2
GGPP(焦磷酸香叶基香叶酯)
其含氧衍生物多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香气, 是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成苷时,不具挥发性,不能随水蒸气蒸馏。
分类:链状型和环状型(单环、双环、三环等)
一、单 萜
(1)链状单萜
CH2OH CH2OH CH2OH
香 叶 醇 Geraniol
橙 花 醇 Nerol
香 茅 醇 Citronellol
2、
2、环烯醚萜理化性质
苷大多为白色结晶或粉末,多具旋光性,味苦; 苷易溶水和甲醇,
苷可溶乙醇、丙酮和正丁醇;
苷难溶于氯仿、苯等亲酯性有机溶剂;
其苷易水解,苷元为半缩醛结构容易聚合,难得到结 晶苷元
苷元遇酸、碱、羰基化合物和氨基酸能变色,与皮肤 接触会变蓝 苷元在冰醋酸溶液中,加少量铜离子,加热显蓝色
三、倍半萜 生源
GPP(C10) + IPP(C5) → FPP(C15) 焦磷酸金合欢酯
分类:
按碳环数:无环、单环、双环、三环、四环型;
按环的碳原子数:五元环、六元环、七元环等;
妙用堂微信miaoyong199 崖柏 tuyu562r
按含氧官能团:倍半萜醇、醛、酮、内酯等。
2、无环倍半萜: 链状倍半萜
扁柏酚
土青木香酮
二、萜类的生源学说
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
Ruzicka 提出 前体物是 活性的异戊二烯 后由Lynen和Folkers得到证实经 甲戊二羟酸途径 衍生
HO HOOC
CH3 CH 2OH
甲戊二羟酸(MVA)
二、萜类的生源学说
H3C O
SCoA
H3C O O
SCoA HOOC
HO
CH3 COSCoA
五、二倍半萜

由5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25个C。
生源:由焦磷酸香叶基金合欢酯(GFPP)
衍生而成。
多为结构复杂的多环性化合物,数量少。
4 1 6 8 10 12 14 16 18 20
COOCH3
21
O
25
24
23
COOH
22
呋喃海绵素-3 Furanospongin-3
第三节、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从化学结构看,它是 异戊二烯 的聚合体及其衍生
物, 其骨架一般以五个碳为基本单位,少数例外。 甲戊二羟酸( MVA) (而不是异戊二烯)才是萜类
化合物生源途径中最关键的前体物。
因此,凡由甲戊二羟酸衍生、且分子式符合
(C5H8)n 通式的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
一、萜的分类
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单萜、倍半萜、二萜等
CH3 O CH3 O CH3 O CH3 O
β-紫罗兰酮
合成维生素A原料
O
glcO
N OH
O O
H
O
O
COO
CH2
OH
斑蝥素
皮肤发赤、发泡
生毛剂
N-羟基斑蝥胺
肝癌
芍药苷
镇静、镇痛、抗 炎、防老年痴呆
(3)卓酚酮类
卓酚酮类:变形单萜,其碳架不符合异戊二烯规 则,具有抗菌活性,但同时多有毒性。
OH O
CH3 CH3 CH3 CH3 CH3 CH2OH α -金合欢烯 α -farnesene β -金合欢烯 β -farnesene 金合欢醇 Farnesol
重要高级香料
CH3
CH3
OH
橙花醇 Nerolidol
3、单环倍半萜
青蒿素:倍半萜过氧化物,抗恶性疟疾。
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珀酸单酯 用于临床。
O
O O glc
龙胆苦苷 gentiopicroside
N
龙胆碱 gentianine
三、倍半萜
1、概述
通式:(C5H8)3
分布:挥发油高沸点部分。
海洋低等动物(海藻、软体动物等)、
昆虫中也有发现
存在形式:挥发油,醇、酮、内酯或苷,生物碱。 含氧衍生物多具有香气和生物活性 骨架繁杂,超过200余种
碳环的有无和数目的多少:链萜、单环萜、双 环萜、三环萜、四环萜等 含氧衍生物:醇、醛、酮、羧酸、酯等萜类。 本章主要介绍单萜、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 等萜类以及挥发油类化合物。
通式:(C5H8)n 结构单元:异戊二烯 分类: n 1 半萜 2 单萜(挥发油) 3 倍半萜(挥发油) 4 二萜(苦味素、植物醇) 5 二倍半萜(海洋生物) 6 三萜(皂苷、树脂) 8 四萜(植物胡萝卜素) >8 多聚萜(橡胶) 天然产物中最大类 (>26000种), 结构复杂, 生物活性多样 药物的重要来源:青蒿素 蒿甲醚(倍半萜) 紫杉醇(二萜)
鹰爪甲素:抑制鼠疟原虫的生长。
OH OH O O O O O O O O O C H 3O O O
青蒿素 Artemisinin
青蒿素甲醚 Artemether
鹰爪甲素 Yingzhaosu
4、双环倍半萜
CHO OH HO OH CHO OH
HO H3C CH3
CH3 H3C H3C
OH CH3
棉 酚
第二节、萜类的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
掌握
了解
•单萜的基本骨架 •银杏内酯的生物 活性
•l-薄荷醇、l-龙脑、 樟脑、梓醇、青蒿素、 绵酚、维生素A、穿心 莲内酯(Ⅰ)、紫杉醇的 化学结构 •卓酚酮类的理化性质 •环烯醚萜的结构特点 、分类和主要性质
一、单 萜
单萜类(monoterpenoids):2个异戊二烯单 位、含10个C的化合物类群,挥发油的主要组分。 分子量小,脂溶性。
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二、生源、分类
焦磷酸二甲基烯丙酯(DAPP) C5 缩合
乙酰辅酶A
甲戊二羟酸(MVA)
焦磷酸异戊烯酯(IPP) C5 GGPP 二萜 C20
+C5
角鲨烯 C30
三萜 C30 -3×CH3
焦磷酸香叶酯(GPP) 单萜 C10
焦磷酸金合欢酯(FPP) 倍半萜 C15
甾体 C27
萜类的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
妙用堂微信miaoyong199
Contents
1
2 3 4 5 6 概述 萜类的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测定 挥发油
第一节 概述
掌握
了解
萜类的生源 (异戊二烯 法则)
萜类的定 义和分类
一、萜的含义
萜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3、 Sabety反应 可与溴-氯仿溶液产生蓝色或
绿色
4、 可与Ehrlich试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浓硫酸)反应产生紫色、红色
H3C S 200 H3C H3C CH3 H3C H3C CH3 OH H3C CH3 H3C Se H3C H3C
愈创木薁
愈创木醇
2,4-二甲基7-异丙基薁
四、二 萜
了解 掌握
•性状、溶 解度等
(2)环状单萜(单环单萜、双环单萜、三环单萜)
OH OH
O
l-龙脑
d-龙脑
樟脑
龙脑:“冰片”,发汗、兴奋、解痉孪和防虫蛀蚀、 显著抗缺氧功能——苏冰滴丸。冰片也是香料工业原 料。 樟脑:局部刺激作用和防腐,用于神经痛、炎症和跌 打损伤的擦剂、还可作为强心剂。
O CH3
O CH3
α-紫罗兰酮
配制高级香料
DMAPP
IPP
焦磷酸香叶酯
焦磷酸金合欢酯
(GPP)
(FPP)
单萜 倍半萜 二萜 二倍半萜
DAPP(C5) IPP(C5) 焦磷酸香叶酯(C10) 甾族类 IPP 焦磷酸金合欢酯(C15) 角沙烯(C30) 三萜(C30) IPP 焦磷酸香叶基香叶酯(C20) 类胡萝卜素(C40) IPP 焦磷酸香叶基金合欢酯(C25)
绵酚:有毒的黄色液体,具有杀精子作用,尚有抗菌杀虫 活性。
5、三环倍半萜
CH3
CH3 OH CH3
环桉醇
环桉醇:具有很强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活性。
6、薁衍生物
薁类:五元环+七元环的非苯环芳烃化合物, 分子结构中具有高度的共轭体系。多具有抑 菌、抗肿瘤、杀虫等生物活性。 性质: 1、薁类可与苦味酸或三硝基苯形成具有敏 锐熔点的p络合物,用于鉴别 2、 沸点高,挥发油分馏时可见美丽的蓝、 紫、绿色现象时,示有薁类存在
栀子苷
京尼平苷 R为CH3 京尼平苷酸R为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