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
译者的话在古希腊先哲中,聪慧、睿智、豁达、伟大者不乏人在,生前弟子满堂、死后著作等身者也绝非仅有,但苏格拉底却以他善辩而不为人师、创新而不立文字,生得平凡、死得从容,显示出了独特的风貌。
《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这本书所收的四篇对话,为柏拉图所作,记述了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事件,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苏格拉底的生平、夙愿和思想的精华。
苏格拉底是伟大的思想家,然而,他却死于他的同胞——伟大的雅典公民之车。
雅典人用自己的双手扼杀了一个他们值得引为骄傲的思想巨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然而,更大的悲剧是,两千多年后,苏格拉底一度在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中被误解,被作为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被抨击, 苏格拉底之死也被看作罪有应得。
伟大的思想巨子被描述为跳梁小丑,对古人、对今人无疑都是可悲的。
对待古代思想家的这种简单粗暴的态度当然不足为训,但今天除了重新评价苏格拉底之外,对于伟大的思想家被伟大的人民处死这样一个悲剧,难道就不值得深思吗?为了反思历史和现实,也为了更好地把握思想家苏格拉底,我们有必要了解思想家的生平、品格和风貌, 了解当时特定的环境,而《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无疑能使我们窥见一班。
在《欧梯佛罗》篇中,苏格拉底戏谑地称代达卢斯为自己的先人。
的确, 苏格拉底的父亲虽然不像代达卢斯那样有名,但确实是位雕刻匠。
苏格拉底早年也学过雕刻,据说雅典卫城的那些辉煌的石刻中有他的作品。
他结过两次婚,第二个夫人看来脾气不大好,甚至苏格拉底被处死的那天还在狱中吵闹。
不过,以爱智和证实神谕为终生目的的苏格拉底,也实在让夫人难以忍受。
正如苏格拉底在申辩中所说:“这些年来,我把私事置于脑后,抛弃天伦之乐,为你们的利益整日奔忙,像父兄一样默默地照顾你们每一个人,敦促你们潜心向善。
”苏格拉底虽然整日为公众利益奔忙,却厌恶社会政治生活,除在公元前406 年被选入五百人会议当过一任执政官外,他基本上没有介入过政治生活。
对此,苏格拉底自己是这样解释的:“如果我置身于社会政治生活中,像一个正直的人那样总是伸张正义,在任何事情上都以正义为准则,你们想,我能活到现在吗?尊敬的陪审员们,这样做的话我是不会活到今天的,其他人这样做也不能活下来。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和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哲人。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苏格拉底的一生开始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结束于雅典的败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的三十人僭主集团倒台后的时期)。
当时雅典正试图稳定局面并消除战败的羞耻感,在三名雅典政治人物的劝诱下,雅典的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审判苏格拉底。
当时希腊人的文化把天神和女神视为是保卫城邦的重要角色(举例而言,雅典便是以其保护神雅典娜为名)。
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战败被人解释为是雅典娜对雅典市不敬神的惩罚,而补救的办法就是惩罚那些质疑雅典娜或其他天神的人。
在《申辩篇》里苏格拉底坚持这次审判是完全错误的。
依据柏拉图《申辩篇》里所记载的审判记载,苏格拉底的“罪行”开始于他的朋友凯勒丰(Chaerephon)在德尔斐的神谕处询问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神谕处的回答则是否定的。
苏格拉底解释这个答案是另一个谜题—要他开始寻找比他更聪明的人。
他质问雅典的人们有关他们对于至善、美丽、和美德的看法,发现他们虽然自以为知道很多,实则根本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于是总结道:他比其他人聪明的地方仅只在于他承认到他什么也不知道。
苏格拉底的智慧使得当时那些被他质疑愚蠢的雅典政治人物转而对付他,导致了这场不敬神的审判。
苏格拉底最后被判有罪,并被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拒绝了他的学生们试图安排他逃跑的计划,饮下毒堇汁而死。
依据《斐多篇》记载,苏格拉底死时相当平静,坚忍地接受了他的判决。
依据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记载,苏格拉底原本有机会逃跑,他的学生们已经准备好贿赂监狱守卫,在逃跑后苏格拉底将会逃离雅典。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之死公元前399年,本是极平凡的一年,但它却因一个人的死而被历史所铭记,这个人就是苏格拉底。
这一年的5月21日,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法庭判处死刑,并饮鸩自尽。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师爷,他在西方哲学中的地位几乎和孔子在中国的地位等同。
他的死是雅典的悲剧,更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
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影响力甚至可以和耶稣之死相提并论。
1.被判有罪公元前399年4月的一个清晨,苏格拉底正在市场上和人讨论科学问题,一个人带着两个证人走近他,扬言要到执政官那里告苏格拉底不敬神,腐蚀青年等罪状,要求判处他死刑。
苏格拉底有一些吃惊,但旋即坦然地和人继续他们有关科学的讨论。
对苏格拉底的控告在执政官处登记后,一下就成为了爆炸性新闻。
人们争相传播这一消息,而苏格拉底的敌人也联合了起来。
审判日期定在了5月21日。
历经波折后,雅典重新建立了新的民主制,但这个时候的民主制其实已经有些变味儿了,不再如当初民主制度具有严肃性和崇高性了。
这一点,从雅典民主法庭在战争关键时期判处有战功的将军死刑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来。
对此,苏格拉底的学生和朋友非常替他担心。
有人为他准备好了答辩,告诉他只要苏格拉底照本宣科,就会被判无罪,但被苏格拉底拒绝。
5月21日的审判大会上,苏格拉底不仅没有请求宽恕,反而开始了慷慨激扬的演讲。
他宣称自己奉有神谕,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而其他人无论身居何位,都是一群笨蛋。
苏格拉底激怒了陪审团,最终,500人的陪审团投票结果是判处有罪280张票,判处无罪220张票,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起诉人提出要求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此时,如果苏格拉底提出自愿流放或者支付一笔罚金,它的死刑是完全可以被免除的。
然而,苏格拉底依然拒绝这么做,他甚至狂妄地建议宣布他为雅典的公民英雄,让市政府在他的余生中免费供应他一日三餐(在当时的雅典,这是一项很特殊的尊荣)。
苏格拉底的态度再次激怒了陪审团,在接下来的投票中,他被以360比140的票判处死刑。
历史故事苏格拉底之死
历史故事苏格拉底之死在古希腊哲学史上,苏格拉底是一位伟大而且颇具争议性的哲学家。
他以让人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和道德伦理而闻名,然而,他的思想和教导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苏格拉底之死成为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和意义深远的历史故事,它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家的悲剧,更是对言论自由和个人思想的重要警示。
苏格拉底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雅典。
他并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因此我们对他的了解主要来自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里托的记录。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式对话”,他通过对问题的追问和质疑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真理。
然而,苏格拉底的批判性思维和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引起了当时政治和宗教领导层的不满。
他被指控败坏青年人的思想,亵渎神明,并传播异端邪说。
虽然苏格拉底声称自己只是在追求真理和帮助人们认清自己的无知,但这并没有得到法庭的宽恕。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城邦的法庭判处死刑。
他可以选择流亡,或者接受其他惩罚,但他拒绝了这些选择。
他坚信,自己的使命是让人们思考和追求真理,即使这意味着牺牲自己的生命。
据记录,苏格拉底在死刑执行前的最后一天,与他的朋友们在狱中度过了一个长夜。
他们谈论着生命和死亡的意义,讨论着苏格拉底的理念和他们对他的敬仰。
苏格拉底继续表达了他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并鼓励他的朋友们继续思考和探索。
第二天,苏格拉底被带到公众议会,他冷静地接受了死刑的执行。
他喝下了毒药,他的朋友们目睹着他慢慢离世。
苏格拉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表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从容,他告诉自己的学生们要继续追求真理,即使没有他的引导。
苏格拉底之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成为了一个英雄和先知,他的理念和教导在古希腊哲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他的死亡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思考。
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引发了一场反思,人们开始质疑当时政府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数年后,雅典的民主政治体制崩溃,它被一个血腥的独裁统治所取代。
苏格拉底的死亡成为了政治腐败和独裁统治的象征,他的智慧和勇气启发了许多后来的哲学家和革命者。
苏格拉底哲学家的审判与牺牲
苏格拉底哲学家的审判与牺牲公元前399年,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历了一场沉重的审判,最终被判处死刑。
他的审判与牺牲成为了哲学史上重要事件之一,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发展。
本文将讨论苏格拉底的审判过程以及他为理想坚持所做出的牺牲。
1. 背景与审判过程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城邦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雅典是一个充满文化繁荣和思想激荡的地方。
苏格拉底以其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和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而著称,这使得他在某些人士中产生了敌意。
1.1 质疑传统价值观苏格拉底始终认为人应通过对话和思辨的方式寻求真理。
他不断挑战和质疑社会对道德、正义和智慧的看法,并试图使人们意识到他们对自己所知之事的无知。
1.2 控告和审判苏格拉底的思想和教育方式引起了一些年轻人的兴趣和追随,但同时也招致了保守派的反对。
他被指控扰乱了青年的思想,对神灵的尊崇心存疑虑,甚至与雅典确立的民主制度相冲突。
在众议院的审判中,苏格拉底抗辩自己的辩护词被认为是对定罪的自证,最终被判处死刑。
2. 苏格拉底的牺牲与哲学精神尽管苏格拉底面临死刑,他仍坚守着自己的哲学信仰,选择了执行法庭判决,并毫不后悔。
他的牺牲表现出了人类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高尚品质,催生了后世对审判和良知的思考。
2.1 坚守信仰苏格拉底坚信一个人应该追寻真理和理念,勇敢地面对死亡。
他相信,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无权逃避法庭的判决,因为这违背了他对道德和正义的坚守。
2.2 推动哲学发展苏格拉底的审判和牺牲引发了哲学界的思想讨论和反思。
他的教育方式和思想方法为后来的哲学家们提供了启示,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和演进。
3. 苏格拉底的审判与牺牲的影响苏格拉底的审判和牺牲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正义、良知和理想成为了哲学和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3.1 正义与良知苏格拉底坚持使用理性来审判和质疑社会的观念,这为后来的哲学家们提供了探索正义和良知的思路。
他的牺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参照,以衡量和审视公正与道德。
3.2 对理想的追求苏格拉底坚守自己的哲学信念,并为了追求真理而付出了生命。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无惧无悔地饮鸩自尽,但他知道雅典这匹血统高贵的纯种惰马一时不会从虚假的民主制的温床上醒来,老“牛虻”在叮咬完最后一口后遭到雅典镀了金的民主大棒棒击无悔地倒下了,苏格拉底闭眼的那一刻是无惧的、无悔的,因为他坚信自己的任何言行都合乎自己的神灵的旨意,自己的赴死也是去和神灵相伴,但他应该是有憾的,他至死都没有得到雅典民众的理解,即便在其死后,雅典公民仍然视他为雅典的公敌,认为他咎由自取、死有余辜。
雅典的民主制也终究没有恢复它昔日的荣光。
因此黑格尔将苏格拉底之死视为“雅典的悲剧,希腊的悲剧”。
苏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是悲剧,不在于死于一些伪民主人士和一些心胸狭隘的小人之手,而在于死于不理解他的一片苦心的正直善良平庸的雅典同胞之手,他们将经历过寡头政治灾难的雅典城邦及其民主政体视为自己的孩子,却不知这孩子已重病缠身,作为父母的雅典公民讳病忌医,对苏格拉底这一良医恩将仇报、痛下杀手。
可以说,普通的雅典公民与至死不愿离开母邦的苏格拉底在爱国上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如何爱上是有距离的,这段距离是导致苏格拉底之死悲剧性的深刻原因。
苏格拉底之死的悲剧性还在于,以他的智慧是明知难以唤醒被蒙蔽、沉溺于虚幻的民主假象中、浑然不觉民主危机的雅典人,但“众人皆醉惟其独醒”的苏格拉底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苦心劝人省察人生、潜心向善。
然而处处标榜自己推崇民主、言论自由的雅典人实际上是以言论有罪的名义控告苏格拉底并处以极刑的,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讽刺和一大悲剧。
苏格拉底的死因是什么
苏格拉底的死因是什么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他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格拉底之死,向来是许多学者探讨的历史问题。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苏格拉底的死因,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格拉底的死因苏格拉底被扣上“亵渎神灵”的帽子被状告上法庭,经过陪审团的一致投票,判处死刑。
在临终前的日子里,苏格拉底依旧与学生讨论哲学,与妻儿相聚,最终喝毒酒而死。
首先,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盛行民主法制,而当时所谓的“民主”,直接建立在了民众的主观想法上,通过陪审团投票的方法,来判定一个案子是否构成犯罪。
而当时苏格拉底狂妄的言论和怪诞的行为,招致众人的不满,理所当然被残忍处死。
从这一方面剖析,实质上揭示了苏格拉底之死是古希腊不健全法律下的悲剧。
除此之外,苏格拉底的众弟子当时积极参与了推翻民主政治的活动,这一举动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了一大部分人的利益,处死苏格拉底成了民众为保全自己利益的必要一环。
另外,苏格拉底之所以自觉饮下毒酒的原因,是因为他认为法律不能被破坏。
他坚定践行自己对理想世界的主张,即城邦必须有权威法律约束。
在以后的很长历史中,苏格拉底都被认为是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伟人。
苏格拉底之死,是为了维护当时的法律权威。
他用自己鲜活的生命,证明暴政的无意义,是政治和哲学的巨大损失,也是雅典的巨大悲剧。
苏格拉底的贡献在苏格拉底出现以前,人们探讨的更多的是关于“自然哲学”,但苏格拉底本人出于对人类以及社会发展的关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人的自我身上。
事实证明,苏格拉底的转向是非常明智的。
苏格拉底还打破了古希腊人对于人的本身疯狂的崇拜。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人在自然面前是十分卑微的,但是人类也不需要自卑,人类可以运用自己智慧去获得正确的世界观。
苏格拉底还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苏格拉底反对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
但是对于事物的见解却不是唯一的,因为这会随着时间与地点的改变而改变。
苏格拉底还强调了善的重要性,认为善是一切事物的根本,这些观点为后来的唯心主义奠定了基础。
天鹅的临终绝唱:苏格拉底之死
天鹅的临终绝唱:苏格拉底之死天鹅的临终绝唱——《斐多篇》中的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到底何许⼈也?他因何会被雅典⼈判处死刑?⼜为何放弃⽣⽽⽢愿就死?他为后⼈留下了太多的谜团,就像他诡辩似的谈话⼀样,令⼈难以捉摸。
历史就是这么神秘莫测,她总把⼀些谜底埋藏起来,惹世⼈遐想翩翩。
作为古希腊三⼤哲学家之⾸,西⽅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在后⼈眼中依然是⼀个模糊⽽神奇的影像。
历史留给我们的传记材料很少,我们所了解的苏格拉底,主要是来⾃他的弟⼦柏拉图和⾊诺芬的记载,另外还有戏剧家阿⾥斯托芬的描述。
这都是同时代⼈对他的记录,后世对他的猜测和描写很多,但是都脱不了这⼏位的窠⾅,提不出什么新的材料。
时⾄今⽇,这还是令世⼈颇为迷惑的问题,因为单单从这⼏位的描写中,我们看到的就是相差甚远的苏格拉底。
在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是⼀位睿智、和蔼、善谈、特⽴独⾏、不贪图享乐的智者、圣⼈;⽽⾊诺芬《回忆苏格拉底》中的⽼师则相貌丑陋,虽然承认他是⼀个好⼈,但还是写出了他的⼀些市侩习⽓:语⾔粗俗,甚⾄要为妓⼥做掮客;作为苏格拉底的朋友,阿⾥斯托芬在喜剧《云》⾥也塑造了苏格拉底的形象,但是将其戏剧化了,对他做了⽆情的嘲弄,使他变成⼀个⼩丑的样⼦。
学界⼀般认为,柏拉图由于对⽼师的景仰和钦佩,看到的更多是好的⽅⾯,对苏格拉底有些美化和理想化,⾊诺芬作为历史学家,他的描述可能更为客观冷静,他说:“他是怎样的,我就怎样描绘他。
”但是,⽆论如何,我们要感谢柏拉图,他⽤戏剧家的⽂学笔法为⽼师⽴传,通过对话录,他使苏格拉底的形象栩栩如⽣矗⽴在我们⾯前。
尤其是关于苏格拉底的申辩和临死之前的⽆畏精神的篇章,从⽂学传记的⾓度来看,都是极其成功的佳作。
据说柏拉图本来是准备从事戏剧创作的,但是见到苏格拉底之后就拜倒在“这个⽼头⼦”的脚下,并烧掉了⾃⼰所有的悲剧诗作,⼀⼼跟随他研习哲学。
但是柏拉图并没有放弃⾃⼰的⽂学才华,他通过戏剧性的对话和细节刻画,⽤⽣动传神的语⾔把苏格拉底雕刻成了⼀位悲剧性的英雄⼈物,所以描写苏格拉底之死的《斐多篇》也被称为⼀幕伟⼤的悲剧。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之死作者:文大侠公元前399年的一天,在实行民主制的雅典的法庭上,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的三项罪名被判死刑,他拒绝了学生和朋友要他祈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菫汁而死。
苏格拉底留下一句遗言:“死别的时候已到,我去死,而你们去活;谁的命运更好更好,唯有神知道”。
2012年5月在雅典举办的一次模拟审判,当时深受经济危机困扰的希腊为了重申民主的理念和价值,重新对苏格拉底进行了审判,并且最终宣告他:无罪。
苏格拉底经常跟人讨论“正义”的问题,他的学生柏拉图记载老师言论的对话集《理想国》通篇都是苏格拉底与人进行过的关于“正义”的辩论,苏格拉底是否认为自己的死是符合正义的,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的死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思考。
苏格拉底是被抽签选出的500雅典公民组成的陪审法庭投票判决的,投票分为两轮。
第一轮投票决定苏格拉底是否有罪,多数票比少数票多60张,苏格拉底被判处有罪。
第二轮投票决定对苏格拉底处以何种刑罚,结果一压倒性的多数确认了他的死刑。
多数人的选票作出了处死一位伟大的先知的决定。
何以至此?多数人的民主有它先天的缺陷,多数人不一定代表理智、公正、智慧。
多数人的民主有它先天的缺陷,多数人不一定代表理智、公正、智慧,多数人常常受传统观念和大众的情绪所影响,多数人的民主很容易演变为多数人的暴政。
因此一个人很容易因为跟多数人不一样而被惩罚,而不必论对错。
多数人还可以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损害少数人,而这并不公正。
1884年,英国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还难食人案——“女王诉达德利和史蒂芬斯案”。
1884年5月19日,“木犀草”号游船从南安普敦启程,船上有达德利船长、史蒂芬斯、布鲁克斯,以及年仅17岁、无航海经验的帕克。
7月5日,在行驶到好望角西北约2600公里处时,海浪突然冲垮防浪挡板,“木犀草”号很快沉没,船员逃上了唯一一艘救生艇。
巨大的海浪、凶狠的鲨鱼、食物与淡水的短缺,连续挑战船员的生存极限。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之死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
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
这么一位可以和咱们孔老夫子相提并论的圣人,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对于人类文明来说确实是一个损失。
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的伟大哲人,另一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
到底哪一方是对的,我们不好说,也不好做自己的判断。
在当今这个民主社会,我们可能还无法理解像苏格拉底这样的伟人为何还会受到社会的制裁。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之下,苏格拉底就这样被名正言顺的处决了。
首先,苏格拉底一生追求真理,志在探求人生中的大智慧,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因此,他的这些思想在广大青年中十分流行,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崇拜。
可是,希腊城邦并不认同苏格拉底的思想,就对他进行了审判,最终陪审团中赞成票多于反对票,苏格拉底还是被判处死刑了。
有人会问,希腊城邦不是很民主吗,那些崇拜他的青年就不能反抗么?殊不知,当时在雅典是不存在任何个人权威的。
既没有知识的权威,也没有道德的权威,甚至没有政治的权威。
唯有一个权威,那就是人民的权威,一切都得服从人民群体。
苏格拉底虽然是一位名人,但却并不是备受尊重的哲学权威。
相比起来,他的名气更多地来自于他的怪诞。
其次,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同现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民主政治并不一样。
在现代的民主政治中,个体一面从属于群体,一面却享有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享有自由。
但在古希腊,个体是完全从属于群体的,他没有脱离于群体之外的自由。
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亦即群体)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不属于城邦的个体要么是鬼神,要么是兽类。
法律故事:苏格拉底之死
法律故事:苏格拉底之死在人类法律史上,要想找比苏格拉底的审判更早而且更有影响的案件恐怕不可能了。
说其早,苏格拉底的审判发生在公元前399年,在那时,人类发生的堪称“法律”的审判的案件并不多。
公元前399年的一天,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被迄今为止最民主的人民法庭审判并处死,开启了法律史的悲剧大幕。
这一年,苏格拉底70岁。
根据当时的法律,雅典没有检察官或代表国家的公诉人,任何公民都可以提起控诉。
控诉可分为公诉和私诉。
本案的原告是三个人,安奴托斯,米利托斯,吕康②。
安奴托斯代表手艺人和政治家,米利托斯代表诗人,吕康代表演讲家。
三个人中只有安奴托斯具有崇高的名望,其他两人名不见经传。
安奴托斯是个有钱的皮匠,多次参加或领导保卫雅典民主政治的武装斗争。
他是原告方的主力。
法庭号称人民的法庭或称公众的法庭。
它由全体公民中抽签选出的人们组成,有权审判一切案件,包括那些最重大的案件。
雅典法庭的审判官人数为六千,从30岁以上公民中抽签选出。
但每个案件审判时,审判官未必全体出席。
出席人数自二三百以上至几千不等。
所有的审判官任期只有一年,一年后将重新选出,而且,每个公民一生中只能担任两次审判官的职务。
这种法庭,也有人称之为“陪审法庭”,但这与现代意义上的由法官主持的陪审制完全不同。
雅典的所谓陪审法庭称为“赫利亚”(heliaea),意思是司法大会。
梭伦立法时创设了不服执政官的判决可以向司法大会上诉的体制。
以后发展为行政官仅作预审,赫利亚成为雅典的一审法院同时又是最高法院。
③法定审判程序严格而不乏公正,包括允许被告为自己作充分辩护,否则我们今天就读不到苏格拉底那离奇而又妙不可言的“自辩词”了。
在辩论结束后,法庭要进行两次投票。
第一次投票决定是否有罪;如果有罪,则进行第二次投票,决定刑罚。
第二次表决必须在原被告提出的两个量刑主张中选择一个,不能折中。
无论哪一次表决,如果票数相等则按有利于被告方面处理。
在当时的雅典,对犯罪行为的认定不同于现代。
民主的审判——苏格拉底之死解读
民主的审判——苏格拉底之死陈国刚【学科分类】外国法律思想史【写作年份】2002年【正文】公元前399年,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判死刑。
他死于其毕生热爱的雅典同胞之手,雅典公民民主投票的结果是:280:221。
生活于现代的我们,已经无法亲历苏格拉底作最后申辩的场景,但在柏拉图,这位苏格拉底天才的学生笔下,苏格拉底如此生动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读《申辩》,我们为苏格拉底的滔滔雄辩所倾倒,又为雅典人的冷酷无情而愤慨万分。
读《斐多》,我们为苏格拉底从容不惧的风采惊叹神往,又为这样一位伟大的先哲如此死去悲叹不已。
有人说,柏拉图首先是一个文学家。
的确,读柏拉图的对话录,就像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小说,现代的读者往往随着柏拉图的生花妙笔沉浸于苏格拉底的的智慧与命运之中。
然而,作为法学院的学生,我却不得不抛开单纯的文学视角,而试图戴上法律这副有色眼镜来审视苏格拉底之死这一事件。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对这一事件的解读,远远超出我的学术能力,因为对西方哲学、政治学等知识传统的欠缺,使我不可能挖掘出其中可能蕴涵的深刻内涵;其次,对此一事件的解读,自柏拉图以降,无数先哲后贤已经写出了汗牛充栋的伟大著作。
限于知识积累的贫乏和条件的限制,我不可能将所有对这一事件进行解读的著作文章一一找出,甚至不能找出其中哪怕是很小的一部分。
因此,我的这些文字就只能是对自己的一种交待,是对自己在阅读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之死时产生的一个疑惑的自我解答。
这个疑惑就是,为什么以民主著称的雅典会将苏格拉底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判处死刑?换句话说,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死于民主的审判?一有人说,苏格拉底死于民主的暴政。
甚至有人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
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
”我从托克维尔的著作中虽然了解了民主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但在解读苏格拉底之死这一事件时,我却宁愿断言,苏格拉底之死不是民主之过,至少不是民主一己之过,苏格拉底死于雅典的司法,死于披着民主外衣的雅典司法。
《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读书笔记
《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读书笔记2015年7月开始拜读余灵灵、罗林平编译的由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的《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图对话集》一书,读了一遍,似懂非懂的。
且把我的理解简单整理出来。
全书共分四篇:《欧梯佛罗》篇、《申辩篇》、《克里托》篇和《费多》篇。
《欧梯佛罗》篇的副标题是:苏格拉底在诉讼中。
是写苏格拉底在法庭外和欧梯佛罗的一篇对话。
欧梯佛罗向法庭起诉了他自己的父亲,因为他父亲把一个打死人的仆人捆绑起来扔到路边沟里,导致这个仆人因为饥饿、暴晒而死。
于是围绕这一个问题,引起了二人关于虔敬问题的对话。
什么是虔敬?第一个定义,由欧梯佛罗提出:虔敬就是神所钟爱的人和事。
苏格拉底指出这个定义的缺陷:同样的人和事,有的神喜欢,有的神不喜欢。
即神在有关善恶、道义等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因此这个定义不准确。
于是有了第二个定义:虔敬就是所有的神一致钟爱的人和事。
苏格拉底指出这个定义也是矛盾的。
虔敬所以成为虔敬,是因为虔敬本身。
而从众神一致钟爱的是虔敬这一定义来看,在这里虔敬作为众神爱的对象,是由于众神所爱才虔敬的。
这自然是矛盾的。
换句话说,这一定义只是指明了虔敬的一个属性:被众神一致所爱。
而不是虔敬的本质特征。
那么,虔敬的特征是什么呢?这样便有了虔敬的第三个定义,由苏格拉底提出:虔敬是一种道义行为。
是一种什么样的道义行为呢?欧梯佛罗说:虔敬是服侍神的道义行为。
这是关于虔敬的第四个定义。
苏格拉底指出,这里的服侍不够准确。
服侍的结果是让被服侍者获益,而服侍神并不能让神获益。
于是这个定义便进一步修正成:虔敬是服务神的道义行为。
这是关于虔敬的第五个定义。
但既然是服务,就一定有服务的结果。
那么神从这个服务中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呢?欧梯佛罗不能回答。
服务的方式是祭祀和祈祷。
祭祀是给予,祈祷是请求。
于是——虔敬就是关于给予和请求的学问,是人和神作交易的行为。
这是关于虔敬的第六个定义。
那么在这个给予和请求的交易中神得到了什么呢?欧梯佛罗说:神得到了尊敬,这对神是最可贵的。
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
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苏格拉底之死,是古希腊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也是古希腊文化中一个永恒的话题。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对于人生、道德、真理等问题的思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他的死亡,更是成为了古希腊哲学史上一个永恒的谜团,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和探讨。
苏格拉底之死发生在公元前399年,那时的雅典是一个民主政体的城邦,但在政治、宗教和道德上却存在着种种问题。
苏格拉底因其对当时的政治和宗教体制提出质疑,被控告破坏宗教和堕落青年,最终被判处死刑。
在雅典法庭上,苏格拉底拒绝了逃亡的机会,坚定地接受了死刑的判决,并在狱中饮下了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苏格拉底之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更是古希腊文化中一个永恒的话题。
苏格拉底的死亡,引发了人们对于正义、自由、权力和道德的思考。
他的死亡,成为了古希腊哲学史上一个永恒的谜团,也成为了后世哲学家们探讨的对象。
苏格拉底之死,让我们思考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死,更是对于价值观念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在面对权力的压迫和不公正的待遇时,苏格拉底选择了坚定地接受死亡,而不是屈从于权力的压迫。
他的坚定和勇敢,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和探讨的对象。
苏格拉底之死,也让我们思考的是对于真理和道德的追求。
苏格拉底一生都在探索真理和道德,他坚信只有通过自我反省和思考,才能找到真理和道德的根源。
他的死亡,成为了对于真理和道德的一次宣言,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对于真理和道德的思考的起点。
苏格拉底之死,也让我们思考的是对于自由和尊严的追求。
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苏格拉底没有屈服,而是选择了坚定地接受死亡。
他的选择,成为了对于自由和尊严的一次宣言,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对于自由和尊严的思考的起点。
苏格拉底之死,是古希腊文化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对于人生、道德、真理、自由和尊严的一次深刻的思考。
苏格拉底的死亡,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更是古希腊文化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后世人们思考和探讨的对象。
苏格拉底之死,永远都会成为我们思考的对象,也永远都会成为我们对于人生、道德、真理、自由和尊严的追求的起点。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之死古希腊最卓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是柏拉图的老师。
他对西方哲学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一生不断探索真理,因为善于辞令,常常把那些自认为知识渊博的浅薄之辈驳得目瞪口呆,因此他在广大青年中享有很高威望,可不幸于公元前399年被保守派贵族以煽动青年、污辱雅典神的罪名当众受审,处以死刑。
根据当时雅典法律规定,处死犯人的方法是赐以毒酒一杯,但在处死前关押的一个月中,法庭允许犯人的亲友探监。
当时便有许多青年人天天去监狱探望苏格拉底,其中有位名叫克利托的青年问苏格拉底有无什么遗言时,苏格拉底回答说:“我别无它求,只有我平时对你们说过的那些话,请你们要牢记在心。
你们务必保持节操,如果你们不按我说的那样去生活,那么不论你们现在对我许下多少诺言,也无法告慰我的亡灵。
”说完他便起身去洗浴了。
在苏格拉底即将处死的那天晚上,他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打发开,而去同他的学生斐多、西米亚斯、西帕斯、克利托等谈论灵魂永生的问题。
不久,狱卒走了进来,说:“每当我传令要犯人服毒酒时,他们都怨恨诅咒我,但我必须执行上级命令。
你是这里许多犯人中最高尚的人,所以我想你决不会恨我,而只会去怨恨那些要处死你的人,我现在受命执行命令,愿你少受些痛苦。
别了,我的朋友。
”说完泪流满面,离开了牢房。
苏格拉底望着狱卒的背影说:“别了,朋友,我将按你说的去做。
”然后他又掉转头来,和蔼地对那些青年说:“真是个好人,自我入狱以来,他天天来看望我,有时还跟我谈话,态度亲切。
现在他又为我流泪,多善良的人呀!克利托,你过来,如果毒酒已准备好,就马上叫人去取来,否则请快点去调配。
”克利托回答说:“据说有的犯人听到要处决了,总千方百计拖延时间,为的是可以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
请你别心急,还有时间呢!”这时苏格拉底说:“诚然你说得对,那些人这样做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延迟服毒酒就获得了某些东西;但对我来说,推迟服毒酒时间并不能获得什么,相反,那样吝惜生命而获得一顿美餐的行为在我看来应当受到鄙视,去拿酒来吧。
苏格拉底临死前作文自信
苏格拉底临死前作文自信说起苏格拉底,大家都知道他是古希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
可今儿咱不说他那些高深的哲学理论,就聊聊他临死前的那些事儿。
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这在当时可是个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本可以逃走,避免这场死亡的厄运,但他却选择了坦然面对。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周围的人都慌乱不已,可他却异常平静。
那是一个阳光并不怎么明媚的日子,牢房里弥漫着一股沉闷的气息。
苏格拉底坐在那张简陋的床上,身上穿着他平日里那身已经有些破旧的长袍。
他的眼神没有丝毫的恐惧,反倒是透着一种让人难以捉摸的淡定。
他的弟子们围在他身边,一个个泪流满面,声音哽咽。
“老师,您真的就这样放弃了生的希望吗?我们可以想办法帮您逃走啊!”一个年轻的弟子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手,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颤抖。
苏格拉底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拍弟子的手,说:“孩子,逃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既然已经接受了这个判决,就应当遵守它。
这是对法律的尊重,也是对我自己信念的坚守。
”他的声音不大,但却充满了力量。
这时,另一个弟子忍不住喊道:“可是老师,这判决是不公平的!您是无辜的!”苏格拉底缓缓地摇了摇头,说:“公平与否,不是我们能够轻易判断的。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不公正,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
”牢房里安静了片刻,只听见有人在小声抽泣。
苏格拉底抬起头,看着牢房那狭小的窗口,说道:“你们看,那窗外的天空,依然广阔。
我的离去,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也许能让你们更加明白,追求真理的道路是多么艰难,又是多么值得。
”有人拿来了一杯毒酒,那酒在昏暗的光线下,散发着一种诡异的气息。
苏格拉底接过酒杯,没有丝毫犹豫。
周围的弟子们哭声更大了,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的离去而悲恸。
他端着酒杯,环视了一圈身边的弟子们,说:“不要哭,孩子们。
我这一辈子,都在追寻智慧和真理,现在,只是这旅程的终点罢了。
”说完,他将毒酒一饮而尽。
喝完毒酒的苏格拉底,慢慢地坐了下来。
起初,他的脸上还带着那熟悉的微笑,但渐渐地,那笑容凝固了,他的身体开始变得僵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
——给大诗人昌耀先生
骆一禾
先生,在太阳出来以前
人牢和文字狱中,是什么在把你围歼在太阳出来以前
一切都在牢狱中生活。
伊索
奴隶和巨匠的手斧在青海沉睡,而
它的梦,它的洪水滔天的梦
它的梦中不安的转动
使我久已感到。
这创痛是我由来已久的。
当世纪末还在爬行
先生,高山流水,诸神坐在黄昏
而世纪儿的蠕动我已绝不垂怜,即使是在黄昏
他们也不会死去,将活得很好
尸体也不能使其人肉干净。
而先生,在狱中,是你使我们失掉墙壁并看见岩石和橡树的人
198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