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20个成语(课堂PPT)

合集下载

论语中的20个成语

论语中的20个成语

11.察言观色 释义:出自《颜渊》,琢磨,观察别人的言语, 脸色来揣测其心思。 12.无所用心
释义:出自《阳货》,没有开动脑筋,比喻对什 么事情都不关心。
13.三思而行 释义:出自《公冶长》,反复的考虑之后再去做。 14.既往不咎 释义:出自《八佾》,对以往的 错误、罪行不再追究,处分。 15.过犹不及 释义:出自《先进》,做过了头, 就跟做的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26.分崩离析 释义:出自《季氏》,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 步。 27.祸起萧墙 释义:出自《季氏》,祸乱就发生在内部。 28.名正言顺 释义:出自《子路》,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 多形容理由正当充分。 29.学而不厌 释义:出自《述而》,学习感到不满足,形容勤奋好 学。 30.不耻下问 释义:出自《公冶长》,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的 人请教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论语》中的30个成语
1.有教无类
释义:出自《卫灵公》,不论什么人都给予 教育。 2.望而生畏 • 释义:出自《尧日》,意思是看见了就害怕 3.不亦乐乎
释义:出自《学而》,不也是很快乐吗?指 心里很高兴。 4.富贵浮云
释义:出自《述而》,不义而富贵,对于我 就像浮云那样轻飘飘。
乐以忘忧
释义:出自《述而》,快乐地忘记了忧愁。
20.三省吾身 释义:出自《学而》,原指每日从 多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来指多次自觉的检查自己。
21.见贤思齐 释义:出自《里仁》,见到好人就想学的跟他一样。 22.择善而从 释义:出自《述而》,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 法加以实行。 23.欲速不达 释义:出自《子路》,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 自己的目的。 24.一言兴邦 释义:出自《子路》,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 25.待价而沽 释义:出自《子贡》,等有了好价钱再卖。比喻怀才 待用。

论语中的成语(全)

论语中的成语(全)

论语中的成语(全)《论语》中的成语《学而篇第一》1- 1、【学而时习之】一一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论语学而》(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 2、【不亦乐乎】一一不是很高兴的吗?《论语学而》(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 3、【犯上作乱】一一犯:干犯。

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论语学而》(1 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 4、【巧言令色】一一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

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论语学而》(1 3 ):巧言令色,鲜矣仁!”1- 5、【一日三省】一一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论语学而》(1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1- 6、【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

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论语学而》(1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1- 7、【入孝出悌】【入孝出弟】一一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论语学而》(1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1- 8、【行有余力】一一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

《论语学而》(1 6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9、【贤贤易色】一一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论语学而》(1 7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1- ------------------------------ 10、【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论语学而》(17):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 11、【慎终追远】一一终:人死;远:指祖先。

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论语学而》(1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2、【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论语成语总结ppt 粤教版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论语成语总结ppt 粤教版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南西风辕情北而辙名:噪本一要时往。 南边去却驾车向北。后 D.我俩考虑问题比时喻,他行习动惯和从目大的的截方然面着相眼反,。我总
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
同归。
3. (2010年江苏卷)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
当的一句是( D)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
满城一风经雨新:闻原媒形体容报道秋,天就的被气传候得和满景城风色雨。,后感多动
13.一张好碟,自己单独看一次,和自己喜欢的人看一次。 14.在稠人广众之中或者车水马龙的街头,听一首老歌,独自回味自己的心事。 15.在人群中遇到一个和自己喜欢同一个品牌的人,彼此接近,更发现还有很多相同和相通。 16.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获得了与环境融洽相处的能力,比如,在给朋友当伴娘的时候,你是新娘之外,显得最出众的女人,不抢朋友的风头又给朋友长了脸,你够仗义;做配角也是最优秀的,你除了称职还不委屈自己。
C、吃饭形的受容到时年别候轻人一人的定精触力要犯正细或旺嚼无盛慢礼。咽也,不不计可较造。次, 以免对胃造成长期的损伤。
D、虽然已到了古稀之年,但他 仍不然能血匆气匆方忙刚忙,地每进天行都,能意提为要慎重。 着两大桶水走上几十里 山路。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
A、看着儿子因杀人被带上警车,老王痛哭流 涕:真是后生可畏啊,孩子怎么会变成这 样呢?
没有什么老不师能身容后纳,,极不言断其向宽老广师。请(教褒。义)。 D、当我们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能一味
地怨天尤人,而要从自身找原因。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
A、每当我抱怨生活的时候,作为好朋友, 他总是诲人不倦,给我信心和勇气。
B、像他这样宽宏大量、 犯而不校的人是 不教多导见人的特了别。耐心,从不厌倦。

《论语》成语手册 PPT课件

《论语》成语手册 PPT课件

今义:指年轻力壮。
选自《论语·子罕》
言似不足:
古义:说话的声音低微,好像力气不足的样子。
今义:说话的声音低微,好像力气不足的样子。
选自《论语·乡党》
轻裘肥马:
古义:穿着轻暖的皮衣,骑着肥壮的骏马。
今义:形容生活豪奢。
选自《论语·雍也》
无可无不可
古义: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而考虑怎样做适宜。
今义:泛指对事情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没有一定的主见。
今义:泛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选自《论语·子路》
从心所欲:
古义: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今义: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选自《论语·为政》
小道大成:
古义:虽事小技艺,却能取得大成就。
今义:虽事小技艺,却能取得大成就。
选自《论语·子张》

返回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古义:饭食不嫌做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
今义: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选自《论语·季氏》
萧墙之危
古义:宫殿当门的小墙。
今义:因内部引起的危机。
选自《论语·季氏》
允执其中
返回
古义:诚心地执守中庸之道。
今义:真诚地坚持中庸之道。
选自《论
语·尧曰》
望而生畏
古义:看了使人害怕。
今义:看了使人害怕。
选自《论
语·尧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古义: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
选自《论语·述而篇》
返回
学而优则仕
古义: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今义:学习成绩优异然后提拔当官。
选自《论语·子
张》
博学笃志
古义:广博地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ppt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ppt
他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 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 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 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开柙出虎
[释义]柙:古代关猛兽的木笼。
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原指看 管的人没尽到责任,后比喻放纵坏人。
[出处]《论语●季氏》第一条:“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哉?且尔言 过矣,虎兕(sì)出于柙,龟玉毁于 椟,是谁之过与?”
大言不惭
• 出处:《论语·宪问》 • 原句: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
其能否矣。 • 结构:主谓。 • 含义:指说大话不感到羞愧。
道听途说
• 出处:《论语·阳货》 • 原句:道听而涂说 • 结构:连动。 • 含义:从路上听来,又在路上外传。
泰然处之
• 出处:《论语·》。 • 原句: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 • 结构:偏正。 • 含义:形容对困难或紧急情况沉着镇年轻一代;畏:畏惧,佩服。 青年人是新生力量,很容易超过老一辈, 他们是可敬畏的。
•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 来者之 不如今也!”
• 近义:后起之秀。 • 反义:老大无成。
• 患:忧虑,担心。没得到时,担心得不到,得到 后又担心失掉。后指过于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
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指空 无所有。
[出处]《论语● 子罕》第八条:“吾有 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 空如也。”
喟然叹息
[释义]喟然:叹气的样子。 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气。
[出处]《论语● 子罕》:“颜渊喟 然叹息曰:‘仰之弥高,钻之弥 坚。’”
求仁得仁
[释义]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泛指追求的 理想、愿望实现了。
• 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既得之,患失之。”

高中语文论语成语总结ppt 粤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高中语文论语成语总结ppt 粤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8、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 之,丘亦耻之。”
指用花言巧语和谄媚伪善
9、子曰:“师的也面过目,讨好商人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
10、斗曰和:筲“都言是必容信量,不行大必的果器,具硁,因硁而然指小心人胸 哉—狭—隘抑,亦才可识以短为事不浅次够情的矣一做人。样得。,过”也都头用是,于不就自合跟谦适做之的得词。。 11、曰:说话“一今定之要从讲政信者用何,如? ”子曰: “噫!做斗事筲一之定人要,果何断足算也?”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知人天到命三十。岁,就能独立于社 5、子曰:“见贤会思生齐活,焉指,开见始不有贤所而成内就自礼省。 也。” 6为、夫丈子人指?曰不”:看就参植“见想加其四有向生杖道他体产而德学不劳芸,习动勤。有,,,才向分五学他不谷的看清不人齐五分,。谷。。孰 7、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
出浑身映解射数。装常扮自用己于家形园容的美同好时的,也景提象防。
浑身解数着:小偷全借身助的整本饰领工。程的脚手架登堂入室作 登堂入室案AC:。..比高如浑喻的火身学如成解荼习就数由。浅入DB深..,交登逐相堂步辉入映达室到很
2.(2007年广东卷)下列各句中成 语,使用恰当
的一句是( C )
A.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
以后也许三里清风,三里路,步步清风再无你。可也无悔你来过!人生的路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 谢谢你来过!往后余生愿安好!感恩相遇,感恩来过……“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忽然听到沙宝亮的这首《暗香》,似乎这香味把整间屋子浸染。我是如此迷恋香味,吸进的是花儿的味道,吐出来的是无尽的芬芳。轻轻一流转,无限风情,飘散,是香,是香,它永远不会在我的时光中走丢。

论语中的成语(全)

论语中的成语(全)

《论语》中的成语《学而篇第一》1-1、【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论语·学而》(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2、【不亦乐乎】——不是很高兴的吗?《论语·学而》(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3、【犯上作乱】——犯:干犯。

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论语·学而》(1·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4、【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

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论语·学而》(1·3):“巧言令色,鲜矣仁!”1-5、【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论语·学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1-6、【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

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论语·学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1-7、【入孝出悌】【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论语·学而》(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1-8、【行有余力】——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

《论语·学而》(1·6):“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9、【贤贤易色】——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论语·学而》(1·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1-10、【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论语·学而》(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11、【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

《论语》里诞生的成语

《论语》里诞生的成语

《论语乡党》篇:侃侃而谈鞠躬屏气屏气凝神适可而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先进》篇:三复斯言不得其死言必有中登堂入室过犹不及理屈词穷一日之长春风沂水沂水弦歌沂水舞雩《论语颜渊》篇: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恭而有礼内省不疚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片言折狱成人之美察言观色一朝之忿以文会友《论语子路》篇:手足无措名正言顺一言兴邦言必信,行必果和而不同《论语学而》篇:不亦乐乎犯上作乱巧言令色一日三省入孝出悌行有余力言而有信贤贤易色慎终追远小大由之贫而乐道精益求精告往知来《论语为政》篇:众星拱北一言蔽之三十而立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耳顺之年从心所欲犬马之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君子不器周而不比异端邪说多闻阙疑举直错枉不知其可见义勇为《论语八佾》篇:是可忍,孰不可忍杞宋无征了如指掌告朔饩羊爱礼存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成事不说既往不咎尽善尽美《论语里仁》篇:里仁为美造次颠沛观过知仁朝闻夕死恶衣恶食无适无莫一以贯之见贤思齐游必有方讷言敏行《论语公冶长篇》瑚琏之器闻一知十朽木难雕朽木粪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善与人交三思而行愚不可及斐然成章不念旧恶安老怀少计过自讼《论语雍也》篇:行不贰过肥马轻裘犁生骍角迁怒于人周急继乏箪食瓢饮不改其乐不堪其忧祝鮠之佞敬而远之文质彬彬行不由径先难后获乐山乐水博文约礼从井救人博施济众立人达人《论语述而》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一虎不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临事而惧执鞭随蹬求仁得仁饮水曲肱乐以忘忧生而知之怪力乱神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论语泰伯》篇: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犯而不校六尺之孤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笃信好学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子罕》篇:斯文扫地空空如也仰之弥高循循善诱欲罢不能韫椟而藏待价而沽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苗而不秀秀而不实后生可畏年富力强不忮不求。

《论语》中20个成语典故

《论语》中20个成语典故

《论语》中20个成语典故《论语》中20个成语典故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3、【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4、【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5、【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

6、【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

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7、【举一反三】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释义: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

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8、【名正言顺】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

”(《子路》)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9、【祸起萧墙】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

”(《季氏》)释义:祸乱就发生在内部。

10、【分崩离析】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季氏》)释义: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11、【待价而沽】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释义:等有了好价钱再卖。

比喻怀才待用。

12、【欲速不达】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释义: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13、【一言兴邦】出处:“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释义: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一、《学而》篇(1)不亦乐乎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释义:乎: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

不是很愉快吗?(“不亦”即“不是”,表示反问的副词,解释时不要加上“也”字)也表示事态发展已达到极限或过甚的程度,并带有诙谐意味。

(2)犯上作乱原文:“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释义: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3)巧言令色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

”其实这个成语最早不是出自《论语》,而是出自《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释义: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

(4)行有余力原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释义:指做好正常工作以后,还有可用的精力。

(5)贤贤易色原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释义: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

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6)言而有信原文:“及朋友交,言而有信。

”释义: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7)慎终追远或追远慎终原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释义:现多采用宋儒释义即: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8)温良恭俭让原文:“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释义: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9)小大由之原文:“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释义:指用途可大可小。

(10)食无求饱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释义: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节制。

(11)敏于事,慎于言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释义: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

(1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富而好礼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如何?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释义:贫而无谄:指虽然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而无骄:指很富有但不趾高气扬;富而好礼:虽很富有但不骄纵无礼。

论语成语总结PPT 粤教版

论语成语总结PPT 粤教版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A、看着儿子因杀人被带上警车,老王痛哭流 涕:真是后生可畏啊,孩子怎么会变成这 样呢? 指未成年的孤儿。 指年轻人是新生力量,很有可能超 B、他不遗余力地将别墅的窗户撬开,偷偷地 过前人,因而值得敬畏。(褒义) 潜入房间盗取了价值十万余元的珠宝。 C、妻子去世以后,他也成为了六尺之孤, 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都不保留。(褒义) 不偏向任何一方。 艰难地一个人生活着。 D、在处理这起交通事故的过程中, 他不偏不党,将事故双方的责任 分析得清清楚楚。
比喻不可更改的信条。(贬义)
语义迁徙4
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 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瓯北诗话》 指极力铺陈辞藻。(褒义) 她只读了少得可怜的 几本书,就 大放厥词,好像整个中国就只有她 读了书似的。 ——《随想录》 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贬义)
语义迁徙5
这个头显得更新鲜,更可爱,而且配上 倩如高谈阔论时那种飘逸的神情,显得更动 人。 ——《家》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D) A、小王今早刚走到门口,就碰到了多 年不见的老朋友,真是出门如宾啊。 比喻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 B、虽然他丧尽天良,恶贯满盈,为人 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贬义) 无所不容,但我们还是要用包容 出外做事像接待贵宾一样认真谨慎。 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 来感化他。 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 C、他非常好学,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 老师身后,不断向老师请教。 。 没有什么不能容纳,极言其宽广。(褒义) D、当我们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能一味 地怨天尤人,而要从自身找原因。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对《论语》逐 课进行成语总结。并将成语 按照感情色彩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中语文】论语成语总结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论语成语总结ppt精品课件

指佛教徒拜佛时最尊敬的礼节。(褒义)
阿Q成了当地的文学泰斗,成了许多热血 沸腾昏头昏脑的文学青年顶礼膜拜的偶像。 ——《摩登阿Q》 形容对人极端崇拜。(贬义)
语义迁徙3
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 垂文,具九流而拯世。 ——《胡常侍修黄箓斋词》
指完善的法律条文。(褒义)
三表嫂是聪明人,她把她家里那种种 可笑的规矩看成圣贤的金科玉律。 ——《歧路灯》
语义迁徙1
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 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尉缭子·武议》 形容军队威猛强盛,战斗力强。(褒义)
宦官索债,如狼似虎,利上盘利,将田房家私 尽数估计。 ——《警世通言》 形容像虎狼一样凶狠、残忍。(贬义)
语义迁徙2
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 举止,仿佛慧娘。 ——《荡寇志》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 A、每当我抱怨生活的时候,作为好朋友, 他总是诲人不倦,给我信心和勇气。 B、像他这样宽宏大量、 犯而不校的人是 不多见的了。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C、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不可造次, 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以免对胃造成长期的损伤。 D、虽然已到了古稀之年,但他 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仍然血气方刚,每天都能提 着两大桶水走上几十里 山路。
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 周而不比 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天资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人比而不周。”
世界各国人民都像兄弟一样。
15、子曰:“敏而好学,不 敏而好学 不 耻下问 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谓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 指继承父祖的优良传统和事业。 十室容贤 1、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后生可畏
释义:出自《子罕》,青年人是新
生力量,很容易就超过老一辈。他们才是最可敬畏的。
7.诲人不倦
释义:出自《述而》,教导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8.温故知新
释义:出自《为政》,温故旧的知识,
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源自9.闻一知十释义:出自《公冶长》,听到一件事
情,便可以推知很多。形容聪明善于推理。
10.举一反三 释义:出自《述而》,原来的意思是指
14.既往不咎 释义:出自《八佾》,对以往的
错误、罪行不再追究,处分。
15.过犹不及 释义:出自《先进》,做过了头,
就跟做的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4
16.成人之美
释义:出自《颜渊》,原意是勉励并帮助别人做好事。后 来表示帮助别人实现愿望,成全别人的好事一样。
17.文质彬彬
释义:出自《雍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 举止文雅,态度从容。
《论语》中的30个成语
1
1.有教无类
释义:出自《卫灵公》,不论什么人都给予 教育。
2.望而生畏
• 释义:出自《尧日》,意思是看见了就害怕
3.不亦乐乎
释义:出自《学而》,不也是很快乐吗?指 心里很高兴。
4.富贵浮云
释义:出自《述而》,不义而富贵,对于我
就像浮云那样轻飘飘。
2
5.乐以忘忧 释义:出自《述而》,快乐地忘记了忧愁。
22.择善而从
释义:出自《述而》,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 的方法加以实行。
23.欲速不达
释义:出自《子路》,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 达到自己的目的。
24.一言兴邦
释义:出自《子路》,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 6
26.分崩离析
释义:出自《季氏》,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 的地步。
27.祸起萧墙
释义:出自《季氏》,祸乱就发生在内部。
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
角。后来比喻从一件事类推到知道许多事情,指善于推
理,触类旁通。
3
11.察言观色
释义:出自《颜渊》,琢磨,观察别人的言语, 脸色来揣测其心思。
12.无所用心
释义:出自《阳货》,没有开动脑筋,比喻对什 么事情都不关心。
13.三思而行
释义:出自《公冶长》,反复的考虑之后再去做。
18.杀身成仁 释义:出自《卫灵公》,指不惜舍弃
自己的性命成全仁德。
19.当仁不让
释义:出自《卫灵公》,原意是为了仁,不谦让。现指遇 到应该做的事情,就勇敢的承担起来,绝不推让。
20.三省吾身
释义:出自《学而》,原指每日从
多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来指多次自觉的检查自己。 5
21.见贤思齐
释义:出自《里仁》,见到好人就想学的跟他一 样。
28.名正言顺
释义:出自《子路》,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后多形容理由正当充分。
29.学而不厌
释义:出自《述而》,学习感到不满足,形容勤 奋好学。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