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行政组织法
行政组织法
行政组织法是规范行政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由有关行政机关的设置、任务、地位、组成、职权、职责、活动程序和方法、编制,以及有关行政工作人员( 公务员)的录用、培训、考核、奖惩、晋升、调动及其职务上的权利义务等方面的规范所组成。
行政组织法是行政法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行政组织和公务员问题。
关于行政组织法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两说。
狭义的行政组织法,仅指有关规定行政机关的结构、组成、权限等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在中国,狭义的行政组织法就是指行政机关组织法。
而在有的国家如日本,这个意义上的行政组织法可以区分为国家行政组织法、地方公共团体组织法及其他的公共团体组织法。
广义的行政组织法,除了行政机关组织法外,还包括构成行政组织的人的要素即国家公务员的法和供行政目的使用的物的要素即公物的法。
在中国,有学者认为,行政组织法大致由行政机关组织法、行政机关编制法和公务员法构成,即为传统上广义的行政组织法。
行政机关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国家行政机关与自治行政机关
2.中央政府(联邦政府和成员国政府)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
3.独任制行政机关、合议制行政机关与混合制行政机关
4.常设行政机关与临时行政机关
5.一般行政机关与特殊行政机关。
行政组织法范例范文
行政组织法范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宪法规定,为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保证行政管理的科学、民主、有效,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乡、村行政机构的设立、调整和管理。
第三条行政机构应当遵循服务人民、科学决策、公正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原则,加强行政管理,提高服务效能。
第四条行政机构应当依法行使执法权、监督权、审批权、核准权等行政权力,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行政机构应当依法行使职权,不得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第六条行政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提高行政效能,保障公共利益。
第七条行政机构应当加强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监督,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八条国家组织法制定和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地方组织法制定和修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第二章行政机构的设立第九条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第十条行政机构的设立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职能权限,保障行政管理的协调、高效。
第十一条行政机构的设立应当依法确定组织形式、职能任务、人员编制和财务管理。
第十二条国家行政机构设立或者调整,应当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机构设立或者调整,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三章行政机构的组织第十三条行政机构应当根据职能任务,合理划分内设机构,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结构。
第十四条行政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加强内设机构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第十五条行政机构应当依法设立机构编制,明确内设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六条行政机构应当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机构运行和人员管理。
第四章行政机构的管理第十七条行政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八条行政机构应当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行政人员的业务水平。
3-第三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马工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社会自治制度 目前,我国虽然制定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
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 行政法规,但社会自治的许多重要问题尚未在法律上解决, 这些社会组织在行政法上的地位、治理结构、管理范围以 及纠纷解决适用何种诉讼程序都不十分清晰,加强社会组 织立法已经变得十分紧迫。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是竞争关系。为更好地吸引投资,给予辖区内居民更好 的发展机会,改善民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向上级政府争 取更好的政策、项目、资金和改革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的竞争关系因实际需求而产生,尽管这种竞争关系在 法律上并不明确,也缺乏竞争程序的规定,但现实中的博弈却 十分激烈。
行政主体的组织要件是作为行政主体的组织自身应具备的条件。 由于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设立依据和目的不同,因而 其组织要件也不同。
行政主体的法律要件是作为行政主体在法律上所具备的资格条件。 行政主体的法律要件有三项,即依法享有行政职权、以自己的名 义实施行政行为和独立承担法律后果。
高等教育出版社
的配置。 第二,地方政府的诉求表达机制。 第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领导制度。 第四,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制度。 第五,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 第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纠纷解决机制。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除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还存在着地方政府各层级 的关系,但目前地方组织法没有详细的规定。在地方各级政府的 设置和关系上,相关的制度体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一,公共行政组织是一个集合的概念,由行政机关和其 他社会组织构成。
第二,公共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行政事务、行使行政权力 或履行行政职能的组织。
行政组织法是什么(行政组织法)
行政组织法是什么引言概述:行政组织法是一门法律学科,研究的是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权责制衡、行政程序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原则。
行政组织法对于规范行政机关的运作、保障行政公平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行政组织法的内容。
正文内容:一、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1.行政机关的分类a.行政机关的类别和主体性质b.行政机关的层级和地位2.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与机构设置a.行政机关的直接管理形式和间接管理形式b.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原则和程序二、行政机关的职能分工1.行政机关的权力机关与职能机关划分a.行政机关的权力机关和职能机关的定义和特点b.行政机关的权力机关与职能机关的划分原则和程序2.行政机关的职能分工原则a.行政机关的专一性原则和分工合作原则b.行政机关的集中与分散原则三、行政机关的权责制衡1.行政机关的权力制约a.行政机关的内部权责制衡机制b.行政机关的外部制约机制2.行政机关的责任追究a.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责任b.行政机关的过错责任四、行政程序1.行政手续的合法性要求a.行政手续的公开与公正性b.行政手续的合理与便民性2.行政处罚程序a.行政处罚的立案和听证程序b.行政处罚的决定和执行程序五、行政组织法的发展与展望1.行政组织法的历史演进a.行政组织法的起源和发展b.行政组织法的重大改革和变革2.行政组织法的前景与挑战a.技术革新与行政组织法的应对b.行政组织法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总结:行政组织法以其对行政机关组织结构、职能分工、权责制衡、行政程序等方面的规范,为行政机关的运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原则。
在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行政组织法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因此,持续研究和完善行政组织法,提高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推动行政机关的公平与效率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行政组织法(PPT39页)
业务的职能部门。 (1)国务院直属机构是独立的职能部门
(2)与国务院组成部门比,直属机构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直属机构的级别低,其负责人不是国务院的组成人 员。 二是直属机构由国务院自行设置,无须国家权力机关的 批准。 三是直属机构的主管业务单一,不具有综合性。 5.国务院办事机构(4个)。是指国务院设立的协助总理 办理专门事项的辅助性机构。办事机构附属于总理,主要
(三)行政组织过程应有民众的直接参与 (四)为民众直接参与提供畅通的渠道
第三节 行政组织法的内容与体系
一、行政组织法的内容
(一)关于行政组织的性质和法律地位的规定。(《宪法》
第85条;《地方组织法》第54、55条)
(二)关于国家行政组织设立的规定,包括设立原则和设
立程序。(《国务院组织法》第8条、11条;《地方组织 法》第64条)
授权行政主体:无自由裁量的余地 (4)取得主体资格的时间不同
职权行政主体:主体资格的取得与行政组织设立的时间是 同时的。 授权行政主体:社会组织的成立与行政主体资格的取得没 有必然联系。 二、行政机关 (一)行政机关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机关,是指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立的, 代表国家依法行使行政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
一定行政机构的整体,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三)行政机关的职权与职责
1.主要职权:
(1)行政立法权;(2)行政命令权;(3)行政处理权; (4)行政监督检查权;(5)行政裁决权;(6)行政处 罚权。
行政职权的特点:(1)行政职权具有不可自由处置性; (2)行政职权具有优益性(先行处置权、获得社会协助 权、推定有效权);(3)具有强制性
行政组织法
行政组织法行政组织法引言行政组织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基本组织形式,行政组织法是规范和管理国家行政组织机构的法律法规。
行政组织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保障行政机关的权力合法性和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行政组织法的基本概念、制定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基本概念行政组织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机关的职能需要,将行政机关的各个部门和单位按照一定标准分割和分类,形成相互依存、协调配合的组织结构。
行政组织既包括行政机关的内部组织关系,也包括行政机关之间的组织关系。
制定背景行政组织法的制定背景有以下几个方面:法治理念的推动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推进,加强行政管理的法治化程度成为必然趋势。
为保障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合法性,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依法行政的服务,制定行政组织法成为当务之急。
改革和发展的需求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更加规范、高效的行政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
行政组织法的制定为行政机关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国际经验的借鉴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行政管理经验,制定和实施行政组织法,对于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规范性、透明度和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组织法的制定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一种表现。
主要内容行政组织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行政组织的原则行政组织法确定了行政组织的原则,包括统一性、分工协作、公开透明、依法行政等原则。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合法、公正,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优质的行政服务。
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行政组织法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层级结构,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和特定行政机关等。
同时,行政组织法还规定了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了权力划分和协调机制。
行政组织的设置和调整行政组织法对行政机关的设置和调整进行了规范。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需要和工作任务,行政组织法对行政机关的设立、合并、撤销等进行了具体规定,确保行政组织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行政组织法(PPT39页).pptx
2.组织结构体系要合理 3.行政组织的职能划分要合理 4.行政组织的程序设计要合理 (1)行政组织程序包括:行政组织的设立程序、变更程序。 (2)合理的行政组织程序至少应包含两个环节:一是论证 环节;二是民主参与环节 三、民主参与原则 民主参与原则的要求: (一)加强人大对行政组织过程的监督 (二)培养民众积极参与的意识
(二)以工作性质和作用为标准对行政组织的分类
1.领导机关。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首脑机关。
2.职能机关,又称本部机关或实行机构。国务院各部、委、 办以及直属国家总局,地方政府所属厅、局、处、科等。
3.直属机关。是为了主办各项专门事务,为领导机关直接
管辖的单独机构。它不是领导机关的组成部门,级别低于 职能部门。如国务院下属的国家气象局、专利局等。
(三)以行政活动程序为标准对行政组织的分类
1.决策机关。与领导机关基本一致。
2.执行机关。 3.咨询机关。 4.信息机关。如统计机关。 5.监察机关。 (1)对行政系统进行监督检查的专门机关,如国家行政监 察机关。 (2)对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是否遵纪守法进行监 督检查的机关,如国家技术监督机关、安监局、质监局等。
3.行政组织法是规定行政组织法律责任的法。 4.行政组织法是规范行政组织过程和控制行政组织的法律 规范的总和。 三、行政组织法的功能 (一)为公共行政的组织提供法律支撑
1.设定权力 纵向分配
(二)权力配置的功能 2.分配权力 横向分配
3.调整权力
(三)规范、管理职能 1.可以确定行政组织的合理结构 2.可以明确行政机关的设置标准 3.可以规范行政机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 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三)单行法律中关于行政权和行政组织的规定。如《立 法法》第71条;《行政处罚法》第16条。 (四)行政法规关于行政权与行政组织的规定。如《公务 员法》第14条。
行政机关组织法
行政机关组织法行政机关组织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责,保障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加强行政管理能力,提高行政效能,根据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行政机关是依法行使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组织。
第三条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应当依法保持政令畅通,确保公正执法,加强信息公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提升公众对行政机关的满意度。
第四条行政机关根据从事的具体工作分为国家级行政机关、省级行政机关、市级行政机关、县级行政机关等。
第五条行政机关应当根据职责和工作需要,合理确定机构设置,并报请上级机关批准。
第六条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组织架构,确保权责清晰、层级分明。
第七条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内设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
第八条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配备专业化、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提高行政工作水平。
第九条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人员培训和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第十条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和利用。
第十一条行政机关应当提高办事效率,简化行政程序,便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行政机关的设置和职责第十二条国家级行政机关由国务院设立,负责各项国家政务。
第十三条省级行政机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负责所辖地区的行政事务。
第十四条市级行政机关由市、地区政府设立,负责所辖地区的行政事务。
第十五条县级行政机关由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政府设立,负责所辖地区的行政事务。
第十六条行政机关的职责包括:(一)制定和实施有关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二)制定和实施公共服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三)组织、指导、监督和检查执行行政管理法规、规章制度;(四)提供公共服务并保障公共利益。
第十七条各级行政机关应当配备专门机构,负责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监察工作等。
第三章行政机关的组织第十八条行政机关的组织应当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同作战、扁平高效的原则。
第三章 行政组织和行政权力
二、行政组织的种类
1、首脑机关 2、职能机关 3、辅助机关 4、咨询机关 5、派出机关 6、驻外机构
三、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
1、根据最高决策权归属人数的多少分类 (1)首长制 行政组织的最高决策权和责任归属于行政 首长一人承担的行政组织体制。
优点:责任明确,指挥统一,决策迅速。 缺点:容易造成独断; 对行政首长能力、精力要求较高。
4 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
(1)我国行政组织体制的特点 中国特色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两个显著特点: a)首长虽拥有最后决定权,但重大问 题必须通过集体讨论。 b)首长对其领导的行政机关负有完全 责任。
(2)我国行政组织的精简趋势 a) 减少行政层次 以前:省 — 市 — 县 — 区 — 乡 现在:省 — 市 — 县 — 乡 以前:局 — 科 — 股 现在:局 — 科 b) 裁减重叠、多余的部门 裁减冗员和多余的副职、虚职 中央政府的历次改革: ◇1982年,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 人员编制从5.1万减为3万。
帕金森定律:官僚机构日益庞大与行政效率成 反比。 W A C D
的乘法律 工作乘法律
H
2、威尔逊对行政组织机构的分类
公共行政机构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机构内人 员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的可观察性方面。
1)生产型机构 下属的付出和成果均能观察到。 格雷莎姆定律:可测算成果的工作往往会 排挤不可测算成果的工作。 2)程序型机构 能观察到下属的付出,但难以看到其相 应成果。
2 行政权力的分配原则
1)合法原则
◇权力分配主体合法
◇权力分配程序合法
2)职权分明原则 3)权责一致原则 ﹡绝对责任 4)职权全面原则 5)适度原则
行政组织法包括哪些
引言概述行政组织法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行政机构的组织及其职能、权限、程序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行政组织法对于确保政府机构运行的规范化、高效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行政组织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职权划分、程序规则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行政组织形式1.集中式行政组织形式:介绍集中行政机构的特点和优势,如国家级行政机构和中央部门的设置。
2.分权式行政组织形式:介绍分权行政机构的特点和优势,如地方行政机构和地方部门的设置。
二、行政职权划分1.行政职权的划分原则:介绍行政职权划分的基本原则,如专属原则、职能原则等。
2.行政职权的层级划分:介绍行政职权在中央和地方的层级划分,如国家级、省级、县级行政机构的职权划分。
3.行政职权的领域划分:介绍行政职权在各个具体管理领域的划分,如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环境管理等。
三、行政程序规则1.行政决策程序:介绍行政机构进行决策的程序,包括信息收集、意见征询、决策程序等。
2.监督与问责程序:介绍对行政机构行为进行监督和问责的程序,包括申诉和投诉的程序、行政复议程序等。
3.行政争议解决程序:介绍行政机构与公民、法人等之间发生争议时的解决程序,包括行政诉讼程序、行政裁决程序等。
四、行政机构内部管理1.人事管理:介绍行政机构内部的人事管理制度,包括招聘、选拔、培训、晋升等。
2.财务管理:介绍行政机构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资金管理、审计监督等。
3.绩效管理:介绍行政机构内部的绩效管理制度,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估、激励机制等。
五、行政组织法的保障机制1.法律保障:介绍行政组织法在法律层面的保障机制,包括行政诉讼法、行政资源分配法等。
2.监督机制:介绍行政组织法在监督层面的保障机制,包括国家监察体系、社会监督机制等。
总结行政组织法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规范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职权划分和程序规则等方面,保证了政府的正常运行和公民权益的保护。
行政法之行政组织法
2020长春市事业单位备考:行政法之行政组织法
行政组织法是关于行政组织的职能和权限、设置权和编制权、公务员录用权和管理权的法律制度,可以分为行政组织(行政机关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和公务员两大部分。
行政组织法的表现形式,一是规定行政组织基本制度和基本职权的行政组织基本法;二是规定具体行政机关组织事项和具体职权的单行法。
目前关于行政组织和人员的基本立法,是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行政机关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和公务员法。
行政机关组织法是行政组织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机关是由依法设立、行使行政职权,掌管行政事务的机构。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行政机关划分为不同种类:(1)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它反映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行政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一般行政机关和专门行政机关。
一般行政机关是指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对应的一级人民政府,如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专门行政机关则是一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如国务院的各部委,地方政府的厅、局。
(3)正式行政机关和派出机关与派出机构。
正式行政机关是由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并独立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派出机关与派出机构是正式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和机构,行使设立机关和相关立法赋予的职权。
行政机关组织法的主要内容有:行政机关的性质和组成,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行政机关的设置和编制管理,行政机关的决策制度和工作规则,行政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监督机制。
了解更多公告,请登录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网。
网址里将定期发布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吉林省教师招聘、吉林省医院招聘公告。
3.行政主体与行政组织法
3.行政主体与行政组织法行政主体与行政组织法一、行政主体的概念及分类行政主体是指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机关,包括国家机关、地方机关和其他依法设立的机构。
根据行政主体的性质和职能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国家行政主体: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等,是行使全国范围内行政权力的机关。
国家行政主体根据履行的职能不同,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行政机关、行政部门等。
2. 地方行政主体:如省级、市级、县级等地方政府机关,是行使地方行政权力的机关。
地方行政主体根据行政区域划分,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地方政府、地方部门等。
3. 其他行政主体:如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依法设立并行使行政权力的机关。
这些机关通常是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的而设立,例如公安机关、教育机构等。
二、行政主体的成立与组织1. 行政主体的成立:行政主体的成立普通需要有法律依据,例如宪法、行政法等。
宪法规定了国家行政主体的性质和职能,行政法规定了地方行政主体和其他行政主体的设立和职权范围。
2. 行政主体的组织:行政主体的组织普通包括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两个方面。
机构设置是指行政主体内部各个部门或者单位的设立和组织关系,人员编制是指行政主体内部人员的配备和管理。
行政主体的组织结构应当合理、科学,并且符合行政管理的需要。
三、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行政行为1. 行政职权: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需要依据法律规定,行政职权是指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权力范围。
行政职权包括法定职权和裁量职权两种。
法定职权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必须行使的职权,裁量职权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情况自行决定是否行使以及如何行使的职权。
2. 行政行为: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所表现出的具体行为称为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包括命令、决定、批准、许可、认定等。
行政行为要符合法定程序和法定条件,不得违法、滥用职权。
四、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原则行政组织法是研究行政主体的组织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法律学科,其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定原则:行政组织应当依法设立,行使职权也必须有法可依。
行政组织法与依法行政(全文)
行政组织法与依法行政(全文)行政组织法与依法行政第一章概述一、行政组织法概述行政组织法是指国家和地方依法设立、管理、运行的行政组织的法律规范,是行政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
行政组织法的制定与完善,旨在规范行政组织的设置、职权、职责和运行机制,确保政府有序高效地开展各项行政工作。
二、依法行政概述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行政职能过程中,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方法,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为实现国家目标和人民利益提供服务和保障的活动。
依法行政的根本要求是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依法行事,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强行政管理合法性和效率。
第二章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一、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原则1. 合法性原则:行政组织的设立、职权、职责等必须依法合法设立,并在法定范围内行使职权。
2. 决策程序公开和公正原则:行政组织的决策程序应当公开透明,征求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保障决策的公正性。
3. 独立性原则:行政组织应当具有相对独立的法定地位,自主行使职权,不受其他机关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4. 职权分工和合作原则:行政组织的职权应当明确分工,相互合作,确保行政工作有序高效。
5. 职权有效性原则:行政组织的职权应当具有法律效力,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程序。
二、行政组织法的主要内容1. 行政组织的设立程序和权限划分行政组织的设立需经法律规定的程序,明确其职权、职责和权限范围。
2. 行政组织的机构设置和职能规定行政组织的机构设置应当符合行政工作需要,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和职能。
3. 行政组织的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行政组织应当建立健全的运行机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4. 行政组织的监督和责任追究对于违法失职的行政组织和工作人员,应当进行监督和责任追究,确保行政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第三章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一、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1. 法定程序原则:行政行为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三章
行政编制的特点: 第一,行政编制是从事公共事务的行政机关和其他组织的编制。 我国使用行政编制的除了行政机关外,还有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人民法
院和各级人民检察院、中国共产党机关、各民主常派机关、各级政协机关、人民团体机 关、群众团体机关。
一、行政主体的界定
第三节 行政主体
1、定义及内涵 定义: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行政职权,独立对外进行管理的组织,包括 行政机
关以及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内涵:第一、行政主体是组织,不是个人; 第二、行政主体是依法享有行政职能的组织; 第三、行政主体有权代表国家和社会组织独立行使职权; 第四、行政主体能够独立参加行政诉讼。
第二、行政组织法主要规定公共行政行政组织的法律地位、行政职能、权力结构和运行 机制等;
第三、行政组织法的目的是建立现代公共行政秩序,实现对公共行政组织的系统控制。
2、行政组织法的渊源
(1)宪法对行政组织的 规定
例:《宪法》第三章第三节规定 了国务院的法律地位、国务院的 组成、国务院领导的任期和国务 院的职权;第三章第五节规定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和职权。
决定着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 的决定》: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场改革围绕着全面加强
五、行政组织法的历史沿革 党的领导、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平台化配置、统筹党政
军群机构改革和合理设置地方机构等方面展开。
《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
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和责任法定化;
公务员、参公管理人员纳入行政编制系列。 第二,行政编制的核心内容是内部机构设置、人员规模和结构以及领导职数等。对 行政机关而言,行政编制还包括职能设置和隶属关系等。
行政组织法(行政主体)
1、国务院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它的法律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 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当然几倍行政主体资格。国务院是最 重要的国家行政机关,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有很大不同。它可以代表 国家处理外交、国防事务,领导全国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和全国性行政 工作。 (1)国务院的组成人员(八大金刚)
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 计长、行长、
3国务院直属机构局有两种一种是与各部委一样一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预防腐败局设立撤销合并的批准机关只能是国务院
行政编制法
被委托组织 公务员身份
公务员 公民身份
行政组织法:关于行政组织法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两说。狭义
的行政组织法,仅指有关规定行政机关的结构、组成、权限等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广义的行政组织法,除了行政机关组织法外,还包括构 成行政组织的人的要素即国家公务员的法和供行政目的使用的物的要 素即公物的法。在中国,有学者认为,行政组织法大致由行政机关组 织法、行政机关编制法和公务员法构成,即为传统上广义的行政组织 法。 行政组织: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
四、行政机构
(一)内设机构(部:司、处、科、办公室) 系指独立机构的内部组织,又称内部机构。内设机构 一般不能单独用本机构的名义对外行使职权,通过所从属 的独立机构的名义来行使所赋予的职权。 注意:国务院工作部门(外交部、财政部等)内设的 司的设立、撤销与合并,由国务院批准。县级以上地方政 府工作部门的设立、撤销、合并、更名(不分处、科、 室),由本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
第三章 行政组织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PPT课件)
(二)行政机关 第一,行政机关是一个集合概念,指两人以上的组织体,
不是指某一职位。 第二,行政机关存在的目的是承担行政事务、实现行政目
标。 第三,行政机关依照宪法和行政组织法设置,使用行政编
制。 第四,行政机关可以依法独立对外管理,但其法律后果最
终归于国家。
根据管辖事务和行政权限的宽窄,可将行政机关分为综合 类行政机关和专业类行政机关。
我国正处在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政府系统需要回应社会发 展的需求,实现现代化转型。而政府系统职能、机构以及编制 人员的合理建构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政编制管理的 科学开展,也依赖于行政编制法律的支持和保障。行政编制法 在控制政府整体规模、促进行政体制理性和确保行政管理的高 效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公益事业单位的自治管理
公益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举办公共事业而建立的、使用事业编 制的单位。
实践中,公益事业单位承担两方面的职能:一方面是根据法律 法规授权或受政府委托履行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和其他公共 职能,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治管理职能。
(三)社会自治制度
目前,我国虽然制定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 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 行政法规,但社会自治的许多重要问题尚未在法律上解决, 这些社会组织在行政法上的地位、治理结构、管理范围以 及纠纷解决适用何种诉讼程序都不十分清晰,加强社会组 织立法已经变得十分紧迫。
第三,根据行政主体组织结构的差异和行使职权的对象不同, 可将行政主体分为地域行政主体和公务行政主体。
三、行政主体资格的认定
行政主体资格是指作为行政主体应当具备的条件。作为行政主体, 究竟应当具备哪些资格要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通说认为,行 政主体的资格要件包括组织要件和法律要件两类。
第三章行政法主体与行政组织法行政法主体概述二、行-文档资料
行政机关的委托,而非基于法律、法规的授权。
4、受委托组织与委托行政机关的关系不同于 行政机关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
(二)受委托组织的条件和范围
1、条件:(1)受委托组织应是依法成立的管理 公共事物的事业组织。
(2)受委托组织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 和任务的工作人员。
(3)受委托组织履行受委托职能需要进行检查 者技术鉴定的,它应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 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1、中央行政机关 (1)国务院。 (2)国务院组成部门。 (3)国务院直属机构。
国务院直属机构不同于办事机构。 (4)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国务院组成部门(27个) 外交部 国防部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委 公
安部 安全部 监察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 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铁道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国家保密局 与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一个机构两 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 机构。)
2、地方行政机关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省、自治区——行政公署; 县、自治县——区公所; 市辖区、不设区的市——街道办事处; 县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管理委 员会,也属于派出机关。 (二)授权行政主体的范围
6、特别的分类:派出行政机关与被派出行政机关。
注意与被派出机构的区别:被派出行政机关在职权的范围 和内容上相当于一级政府,享有独立的行政主体地位;被 派出机构不是独立的行政主体。
四、行政机关的职责、职权与管理手段
(一)职责:1、保障国家安全
2、维护社会秩序;
3、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社会行政组织制度 ▪ (一)基层自治制度 ▪ (二)公益事业单位的自治管理 ▪ (三)社会自治制度
▪ 四、行政编制制度 ▪ (一)编制、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 ▪容
第三节 行政主体
▪ 一、行政主体的界定 ▪ 行政主体是依法享有行政职权,独立对外进行管理的组织。 ▪ 1、行政主体是组织,不是个人; ▪ 2、行政主体是依法享有行政职能的组织; ▪ 3、行政主体有权代表国家和社会组织独立行使职权; ▪ 4、行政主体能够独立参加行政诉讼。 ▪ 行政主体不同于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职能的行政机关的集合体。而行政
▪ 四、行政组织法的地位与功能 ▪ (一)行政组织法的地位 ▪ 在行政法体系中,行政组织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行政组织法与行政行为法及行政救济法共同构成行政法的整体,但比较而言
,行政组织法与行政管理自身联系最为密切。 ▪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行政组织系统来支持公共行政的开展和有效运行。 ▪ 就外部行政而言,行政组织法外部行政权力的运行提供了正当性的支持. ▪ 行政组织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
▪ 法律要件是指作为行政主体,在法律上应具备 的资格条件。
▪ 四、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
▪ (一)行政授权
▪ 是指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经法律法规授权,以自己的 名义对外管理,并承担法律后果的制度。
▪ (二)行政委托
▪ 行政机关根据管理的需要,依法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 实施行政行为,其后果属于委托的行政机关。有两种 形式,依法委托和自行委托。
主体是则是具有独立对外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概称。行政 主体也不同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行政组织中承担公共事务的基本组织体。行政 机关是一个法律术语,而行政主体为法学概念,是对依法能独立对外管理的组织的 抽象概括。
▪ 二、行政主体的类型
▪ 1、按照行政职权的来源,分为职权行政主体和授权 行政主体。
▪ 二、政府间的关系 ▪ (一)政府间纵向关系 ▪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 1、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规划权、组织权、和立法权的配置。 ▪ 2、地方政府的诉求表达机制 ▪ 3、中央对地方的领导制度 ▪ 4、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制度 ▪ 5、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 ▪ 6、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纠纷解决机制 ▪ (二)政府间横向关 ▪ 合作关系,竞争关系,帮扶关系
▪ 二、行政组织法的界定
▪ 行政组织法是调整公共行政组织,构建现代公 共行政秩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三、行政组织法的分类
▪ (一)根据管辖范围不同,行政组织法分为中 央行政组织法和地方行政组织法;
▪ (二)根据调整对象不同,行政组织法分为国 家行政组织法和社会行政组织法
▪ (三)根据调整内容不同,行政组织法分为行 政组织实体法和行政组织程序法
▪ (二)行政组织法的功能 ▪ 1、为公共行政的组织提供法律支持; ▪ 2、构建合理的行政组织实体制度; ▪ 3、保障公共行政组织程序的民主、科学和正当。
▪ 五、行政组织法的历史沿革
▪ 1982年至今,我国进行八次规模较大的行政体 制改革,最近的是2018年机构改革。
第二节 行政组织法律制度
▪ 一、行政职能设置 ▪ (一)国家安全职能 ▪ (二)经济职能 ▪ (三)社会职能 ▪ (四)文化职能 ▪ (五)生态环境保护职能 ▪
第三章 行政组织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行政组织法律制度 第三节 行政主体
第一节 概述
▪ 一、公共行政组织与行政机关 ▪ (一)公共行政组织 ▪ 指承担公共行政事务、行使行政权力或履行公共职能的组织。 ▪ (二)行政机关 ▪ 指依法设置的承担行政事务、实现行政目的并能独立对外进行管理的基本
组织体。 ▪ 1、行政机关是一个集合概念 ▪ 2、存在的目的是承担行政事务、实现行政目标。 ▪ 3、依照宪法和行政组织法设置,使用行政编制。 ▪ 4、其法律后果最终归于国家。
▪ 2、根据管辖范围不同,分为中央行政主体和地方行 政主体。
▪ 3、根据组织结构的差异和行使职权的对象不同,分 为地域行政主体和公务行政主体。
▪ 三、行政主体资格的认定
▪ 行政主体资格是指作为行政主体应当具备的条 件。包括组织要件和法律要件两类。
▪ 组织要件是指作为行政主体的组织自身应具备 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