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资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辨析题预测汇总(分章节整理)

合集下载

2021教资中学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2021教资中学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教资中学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简述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 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3.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4. 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5. 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4)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6. 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7.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平衡性。

(4)互补性。

(5)个别差异性。

8.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9.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021年教育知识能力辨析题

2021年教育知识能力辨析题

2021年教育知识能力辨析题汇总1.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答案】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这四个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分别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而非教育。

故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答案】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包括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等四项任务。

因此,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说法是错误的。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答案】题干说法错误。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认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而且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不同而不同: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动机水平越低。

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4.品德形成受情感的影响。

【答案】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稳定特征或倾向。

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即这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四种品德心理因素并使之协调发展的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

因此品德的形成受情感的影响说法是正确的。

5.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答案】此题说法正确。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其中相对独立性包括三方面,分别是: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二60道必背辨析题

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二60道必背辨析题

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二60道必背辨析题【辨析1】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该表述错误。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根据教育的概念可知,判断一个活动是不是教育,要满足:第一,有目的;第二,增进知识和技能或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或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

题干中的说法,没满足“有目的”,因此说法错误。

【辨析2】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该表述错误。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题干中学校教育是指狭义的教育,所以是不全面的。

因此说法错误。

【辨析3】教育者是教学的主体。

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题干中的说法混淆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因此说法错误。

【辨析4】教育形态一定会跟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

该表述错误。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这种不平衡性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生产力发展,但一定时期内,人们的思想落后于较为先进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方法也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种是生产力落后,但受文化交流、社会转型或传统的影响,其教育内容、方法等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简答题汇总(含口诀)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简答题汇总(含口诀)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简答题汇总注意:各位考生们,2021年教资考试中学科目二的简答题我们标注了一级简答和二级简答。

其中,一级简答是指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时间,可以优先背一级简答题。

二级简答题是次重点,如果备考时间充沛,可以备考二级简答题。

第一章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二级)(1)教育的终身化。

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等。

(5)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口诀:全(全民化)民(民主化)多(多元化)现(现代化)身(终身化)2.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二级)(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口诀:体(教育管理体制)内(教育内容)性质(教育的性质)两权(领导权和受教育权)一目的(教育目的)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二级)(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口诀:三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一训练,控制很全面4.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二级)(1)社会依据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③文化传统;④人口。

(2)人的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3)学制本身的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2021年下半年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简答题汇总(20道)

2021年下半年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简答题汇总(20道)

2021年《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20题汇总中学科目二简答题必背表中学科目二命题规律从题型上看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各占半壁江山,具体表现为辣析题(4) =教育学 (2) +心理学 (2);简笞题 (4: =教育学 (2) +心理学 (2);材料分析题 (2) =教育学 (1) +心理学 (1).简答题在教育学的每个模块都会出题,在心理学则侧重第四模块。

历年真题重复考的概率较低,目前仅有6道题重复,仅9%。

在明确出题规律之后,对照已经考过的厅年真题,我们的复习对策就是筛选出一部分考到概率较大的题目,提前背好。

背的时候不需要特别准确到一字不差的程度,而是背会最简洁的答题要点。

来,我们一起背。

1.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笞:(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其表现为:(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看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看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其表现为:(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辩证关系笞:(一)政冶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其表现为:(1)政冶经济制度制约看教育的性质(2)政冶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政冶经济制度决定看受教育的权利(4)政冶经济制度决定看教育的目的(二)教育对政冶经济制度也产生积极的作用,其表现为:(1)教育为政冶经济制庋坛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冶经济的舆论力滋(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简述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笞:(一)社会的政冶、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1.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2.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冶观点与政冶制度的制约3.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二)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三)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4.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笞: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1.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正确)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且具有先天而来的稳定性,也具有随环境影响而改变的可塑性。

会随着环境,教育的改变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等而逐渐发生变化.2.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错误)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3.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错误)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况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但这并不意味着凡是行为的变化都是学习的结果,一些本能、疲劳、成熟等引起的行为的改变就不是学习的结果。

4.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错误)焦虑是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的情绪反应.很多学生会考前焦虑,但是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活动的动机,有利于生命潜能的发挥,但是过度焦虑会导致乱发脾气,坐立不安,手脚发凉,等生理心理反应,严重影响学习与生活。

所以过度焦虑不利于学生学习.5.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错误)教育目的虽然考虑人的身心发展多种因素,但是并不是把人抽象的脱离了社会和历时来谈,影响教育目的的因素主要有: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人们的教育理想以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因此要把个体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

6.德育过程是对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错误)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品德由这四部分构成,德育过程就是培养着四种品的心理因素使之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道德培养一般沿着内在顺序,但是由于社会生活复杂性,教育影响多样性,知情意行相互独立,因此,他们的发展水平处于不平衡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具体年龄特征,个性差异选择多种开端,多种教育程序。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新最新2021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一、8 8 大必考模块知识点具体分析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点繁多,考生需要以全题型进行备考。

近两年考试中也涉及到全题型。

1 1 、从客观题的角度来说。

考生在复习时,对于人物的观点、著作等内容可以采用列表格、画结构图、编口诀、做笔记等方式加强记忆效果。

2 2 、从主观题角度来说。

本模块是简答题、辨析题考点集中的章节,建议考生在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章节重点识记。

中学课程1 1 、客观题部分主要集中于课程概述,尤其是课程的分类,对于该章节考生可以通过做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整理。

2 2 、主观题部分主要集中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部分,对于该章节的知识点考生可以重点识记,利用编口诀、做笔记的方式来进行备考。

中学教学本章节的知识点考查形式多以主观题为主,一方面要求考生对于该章节知识点进行重点识记,集中于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一方面由于本章节考查的单项选择题以及辨析题也较多,建议对于该章节知识点进行重点理解,加强与生活实践、教育教学的联系。

中学生学习心理该部分内容考试涉及的知识点繁多,需要以全题型进行备考。

认知过程部分涉及到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其中注意分类与记忆类型比较重要,考生应结合生活实例去理解。

1 1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部分主要考查的是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分类,多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

2 2 、学习理论部分为各种心理学家对于学习的认识,理论色彩浓厚。

行为主义重点在于理解相关实验,认知主义重点可以放在与教育实践的联系上,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多为记忆类型题目,重点在于识记。

3 3 、学习心理部分知识点繁杂,建议考生重点理解学习动机理论、学习迁移分类以及学习策略分类,学习迁移理论注意结合实验理解学习,其余部分多为感觉一般规律、知觉分类、记忆分类等题目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该部分内容相对简单,考点也比较集中,主要围绕着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辅导的方法两个模块展开, 每次1-2 个单项选择题,建议考生对此部分以理解为主。

【学辅资料】中学教资考试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高频考点汇总

【学辅资料】中学教资考试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高频考点汇总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高频考点汇总一、教育的本质属性【知识点】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常考点】否认教育的目的性、否认教育的社会性【例1】凡是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此说法错误。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而没有目的影响人发展的活动,如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就不是教育。

因此,题干表述错误。

【例2】母猴带着小猴爬树也是教育。

此说法错误。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动物界没有教育,题干中说母猴带小猴爬树是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因此题干表述错误。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知识点】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历史性(教育古今不同)、生产性、民族性和相对独立性。

其中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考察较多,包括四个小点:(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律性;(3)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常考点】否认教育的某一属性、夸大教育的某一属性【例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此说法正确。

每一时代的教育,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它们尽管受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的影响,但总体来讲,都与以往各个时代的教育有着继承关系,不可能凭空产生,也不可能是全新的。

任何一种教育都是在整个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都必然要吸收和利用以往历史阶段的教育成果。

【例2】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此说法错误。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同步性。

但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因为,教育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受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与需求的制约。

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例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汇总1教育的概念——广义与狭义混淆、教育的本质(人独有)广义教育:凡是增加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教育:主要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对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主要指学校教育本质: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不平衡性教育受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现不平衡,一种情况是教育落后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是教育对政治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另一种情况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地位混淆遗传——人身心发展物质前提,具有可塑性,发展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不能决定人的发展不可夸大作用环境——现实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身心发展的动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教育——主导作用4.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概念混淆教育目的——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与教学目标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教学目标——教师,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者产生的预期变化,是微观层次的教育目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三者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平均发展地位德智体美劳构成相互依存相互,全面发展≠平均发展也可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德育——灵魂和统帅,方向保证智育——前提和支持,知识能力基础体育——物质基础美育——动力劳动技术教育——综合6.课程的类型概念混淆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单一学科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相对独立性综合课程——2科以上构成的一门学科,强调学科间内在联系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界限,从儿童兴趣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以儿童心里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让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7教学相关(1)教学的含义教师教的活动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2)教学的地位一一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跟德育混淆)(3)教学的任务传授知识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初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考点汇总(供参考)

初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考点汇总(供参考)

答题模板:观点+理由+呼应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大体原理(一)广义狭义教育辨析/教育的属性广义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教育——学校教育(二)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育人的社会活动。

例:动物界也存在教育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育人的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三)教育的社会属性例: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虽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但教育作为培育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此刻:1)教育具有继承性;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教育可以增进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例: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它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其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有增进作用,但它不可以改变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五)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决定论都是错误的)1.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的水平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但遗传只是为能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如果能力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一路作用。

2.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教育四个方面。

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起决定性作用。

以为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话是过度夸大了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而无视了其他因素。

(六)教育目的概念的辨析(与教育方针和培育目标的区别)1.教育目的——国家对培育人的总的要求2.确立教育目的依据: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们的教育思想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是目的和手腕的关系。

中学教资教育与知识能力科目考试辨析题知识点汇总

中学教资教育与知识能力科目考试辨析题知识点汇总

中学教资教育与知识能力科目考试辨析题知识点汇总辨析题答题格式要求【总-分-总,逻辑清晰明了】1.判断正误(①此说法正确/错误)2.说明理由(②解释说明理由)3.总结(③故此说法正确/错误)1.概念混淆型(举例:注意转移就是注意分散)1.判断正误2.理由:(1)分别解释两个概念(2)判断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3)得出结论3.总结2.概念释义型(举例: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1.判断正误2.理由:(1)解释概念(2)得出结论3.总结3.理论观点型(举例: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耶克斯-多德森定律1.判断正误2.理由:(1)解释相关理论(2)得出结论3.总结4.因果关系型(举例: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1.判断正误2.理由:(1)简单解释前半句(2)重点解释后半句3.总结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教育的概念—广义狭义混淆+教育的本质属性知识点:(1)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2)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者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

(3) 教育的本质属性(历年高频)【关键词:有目的+人+社会活动,三者缺一不可,尤其辨析题的时候特别注意】关键词记忆:1)“有目的”区别于无目的、无意识的活动,因此不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2) “培养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人的培养;3)“社会活动”,这也体现了教育的社会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动物界是没有教育的。

知识点: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社会性和意识性是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汇总一、教育的本质有人说:“教育就是传授知识。

”这种说法对吗?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它具有更广泛和深刻的内涵。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传授知识只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

教育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品德、价值观、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

例如,通过道德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诚实守信、有社会责任感;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进行,家庭、社会等环境也对人的教育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决定人的发展,环境对人的发展不起作用。

”这种观点正确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例如,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然而,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

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优质的学校环境能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教育资源;和谐的社会环境能够塑造人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

同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发展中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即使有良好的遗传和环境,如果个人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努力,也难以实现良好的发展。

比如,一个具有优秀遗传基因的学生,如果在学习中不勤奋努力,也可能成绩不佳。

总之,遗传、环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的发展。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比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更优越。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应从个人的本性和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社会本位论则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公民。

个人本位论重视个人的价值和需要,有助于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

2021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及答案

2021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及答案

中学教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答案1.素质教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错误【答案要点】教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在基本地位,因而,实行素质教诲,提高国民素质势在必行。

一方面素质教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诲;另一方面素质教诲是全面发展教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

因而,本题中以为素质教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是不全面,它只强调了加强学生体育和美育教诲,而忽视了对学生德育、智育和劳动技术教诲。

此外,素质教诲还强调增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知识获得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对的【答案要点】知识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教学材料表层意义、表面特性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关于事物详细、特殊、感性结识加工过程。

: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开端,是知识获得首要环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不同教材直观方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3.在当前,如果学校教诲不能保证家长所盼望教学质量,家长就有权回绝送学龄小朋友上学。

错误【答案要点】义务教诲是国家统一实行所有适龄小朋友、少年必要接受教诲,是国家必要保障公益事业。

各级政府及其关于部门要保障适龄小朋友、少年接受义务教诲权利。

适龄小朋友、少年父母或者其她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准时入学接受并究成义务教诲。

4.教诲调査法是理解教诲状况、研究教诲问题基本办法。

它对于制定教诲规划、检查教诲质量、总结教诲经验,都起着重要作用。

对的【答案要点】教诲调查法是理解教诲状况、研究教诲问题基本办法。

它对于制定教诲规划、检査教诲质量、总结教诲经验,都起着重要作用。

教诲调查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査。

在运用调查法研究教诲问题时,要拟定好调查目,选取恰当调核对象,拟出调查提纲,筹划好调查环节和办法。

5.动机属于人认知过程。

错误【答案要点】动机属于人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指一种人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体现出来稳定特点。

由于每个人遗传素质、所处环境不同,形成了人个性心理差别,差别重要体当前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性两方面,动机是个性心理倾向性一种。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word版本】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word版本】

21下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中学)一、单项选挥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有教无类是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指对各类人平等看待,不分贤愚贵贱都进行教育,该词语出自()。

A.《道德经》B.《论语》C.《孟子》D.《劝学》2.在当代教育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D.教学特殊认识理论3.古代学校教育不仅脱离生产劳动,而且鄙视生产劳动,这主要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制约()。

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社会人口构成D.民族文化传统4.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问题,曾出现过“生而知之”的“天才论”这种理论属于()。

A.教育万能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D.主观决定论5.反映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具体质量规格要求的是()。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课程目标6.标志着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出现,也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的专著是()。

A.斯宾塞《教育论》B.杜威《儿童与课程》C.博比特《课程》D.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7.在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这是对哪一关系的争论?()。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B.知识与能力C.分科与综合D.知识与思想8.学完“压强”概念,学生理解了“在同等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的道理,田老师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个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田老师贯彻的主要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循序渐进C.直观性D.启发性9.于老师在讲台上把一张纸揉成团,把另一张纸烧成灰,由此让学生来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于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参观法10.在一次志愿者活动结束后,马老师要求同学们对自己这一天的表现进行反思,并写出心得体会,马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个人修养法11.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二辨析题考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二辨析题考点汇总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不平衡性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地位混淆4、教育的功能(积极+消极)5、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概念混淆6、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平均发展7、课程的类型----概念混淆8、教学相关1:教学的含义----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9、教学相关2:教学的地位----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德育地位混淆)10、教学相关3:教学的任务----传授知识1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1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1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1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15、注意的分散VS 注意的转移16、注意的分散VS 注意的起伏17、注意的分散VS 注意的分配18、记忆的类型短时记忆VS 长时记忆19、心理定时与功能固着的影响20、负强化与惩罚概念混淆21、学习的实质,即概念22、有意义学习的实质23、先行组织者的概念24、最近发展区25、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26、学习迁移概念、学习迁移种类该奶奶混淆(正迁移就是顺向迁移)27、心理健康的概念—缩小内涵28、心理辅导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29、场独立与场依存----概念混淆30、同化与顺应----概念混淆31、德育:品德和道德概念混淆32、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33、德育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教育34、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的过程35、德育过程的规律----多端性、反复性36、流体能力与晶体能力37、非正式群体的影响----缩小概念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它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广义的教育可能是无组织的、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系统的。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归纳汇总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归纳汇总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归纳汇总教育学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答案】这种表述是错误的。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有多种因素影响到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有影响。

其中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是前提与基础;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故表述错误。

2.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

【参考答案】这种表述是错误的。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学校教育机构和幼儿教育机构系统、校外儿童教育机构和成人教育机构系统等。

学校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不能把学校教育制度等同于教育制度。

故表述错误。

3.教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因此教育不具有相对独立性。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的制约,但是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3)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①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②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题干所述不符合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述。

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的制约,但不能推出教育不具有相对独立性。

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4.“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阐述了遗传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现实性。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深度预测试卷及答案(3)(1)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深度预测试卷及答案(3)(1)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深度预测试卷及答案(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题2分,共42分)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 )。

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科技水平D.文化传统3.“我们所需要的是儿童整个的身体和整个的心灵来到学校,并以更圆满开展的心灵和甚至更健全的身体离开学校。

〞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 )。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斯宾塞4.有的学生在文学、艺术方面有才能,有的学生在科学技术方面有才能,有的那么在体育运动、组织工作方面显示才能,说明了人的身心开展具有( )。

A.互补性B.可变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5.“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

A.内发论B.外铄论C.遗传决定论D.社会决定论6.在地理课上,地理老师用地球仪做教具进行教学,表达了( )教学原那么。

A.启发性B.直观性C.稳固性D.循序渐进7.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表达了( )的理论。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隐性课程8.从社会开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表达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

A.个人本位论B.宗教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兴趣本位论9.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

A.自学法B.读书指导法C.练习法D.参观法10.王老师善于教育学生,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他总是循环善诱,以理服人。

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王老师运用了德育的( )。

A.导向原那么B.疏导原那么C.因材施教原那么D.教育的一贯性原那么11.于老师刚刚接管初一(1)班,他决定让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决定班级的纪律规定。

于老师这种品德培养方法属于( )。

A.有效说服B.树立典范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12.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迁移理论是( )。

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辨析题汇总

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辨析题汇总

第一章〔一〕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三个要素构成,这三个要素是相互独立的。

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②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受教育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中介,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开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③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根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二)但凡能影响人的身心开展的活动都是教育①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如果失去了这一质的规定性,那就不能称为教育。

影响人的开展的活动可能是有目的的,也可能是自发的,例如模仿,而只有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才是教育。

③如上所述,但凡能影响人的身心开展的活动都是教育这一句话是错误的。

(三)动物界也存在教育①此观点是错误。

②教育是人类的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其他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由此可知,教师是人类的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的对受教育者进展培养的过程。

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具备社会性,不符合教育的本质。

③综上所知,动物界是不存在教育的,所以可以判断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四)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①这个观点是片面的②教育是人类的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其他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由此可见题干中的说法是否认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③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中传递生产经历和生活经历。

由此也可判断出,题干的说法存在片面性。

(五)从广义上讲,教育指的就是学校教育①题干中提出的观点是错误的②教育从广义上来讲,但凡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开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为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