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理想与现实”写作指导
思辨类作文写作指导04:“善言”与“敢言”“理想与现实”“舍与得”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高考语文思辨类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思辨类作文写作全面指导(四)审题立意+解析+范文示例【作文题目】一、“善言”与“敢言”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二、“理想与现实”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三、“舍与得”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一、“善言”与“敢言”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原题再现】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善于说话亦即“善言”,也是为人处事之智慧,因此“善言”在写作、劝谏、冰释前嫌乃至化干戈为玉帛等情境运用中屡试不爽。
鲁迅身处风雨如磐的年代,曾慷慨激昂地说过:“青年人先可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
”不难看出,在关乎国运、解开蒙昧、推动社会进步等形势下,鲁迅先生更鼓励青年“敢言”。
同学们很快就要投身社会、报效家国,你认为“善言”“敢言”哪一种对成长中的青年更重要?请比较“善言”“敢言”的益处,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权衡与思考。
要求:题目自拟,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作文材料:荀子的话着意于“善言”的作用,可以温暖人心。
材料指出口出善言为美德,并解释“善言即善于说话”,并言明能善言者是具有为人处世的智慧。
随后指出“善言”可以在写作、劝谏、冰释前嫌乃至化干戈为玉帛等情境中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鲁迅先生的话意在激励青年人大胆发声,说“真心话”,基于引用中“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等语句,后文着意指出要在“关乎国运、解开蒙昧、推动社会进步等形势下”“敢言”。
写作实际:1.在实际写作中,学生能稳稳抓住“敢言”“善言”的核心话题,几乎没有跑题现象。
2.审题立意时会出现偏差,多为未注意写作要求中“你认为“善言”“敢言”哪一种对成长中的青年更重要?”而两者并举。
3.部分同学选择了“敢言”或“善言”,又没有在行文中将二者进行适当必要的比较,而体现其选择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导致文章说服力不强。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理想和现实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理想和现实1.高考优秀作文范文:理想和现实如果人类没有了理想,世界又会怎样?理想是登山运动员心中的高峰,长年保持着不变的磁力;理想是淘金者梦中的宝藏,永远闪烁着不朽的光芒;理想是幼鹰眼中的天空,始终涌动着湛蓝色的生命力.理想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能把柔弱变成刚强,把丑陋变成漂亮,把寒冷变成温暖,把无知变成睿智,把渺小变成伟大.如果没有了理想,一切都将变得毫无意义.理想的背面便是现实.现实是登山运动员眼前的大山,高不可攀;现实是淘金者脚下的道路,危机四伏;现实是幼鹰身旁的深渊,有去无回.现实似乎也有一种神秘的力量,阻挡一切前进的脚步,摧毁一切不坚定的意志.现实不是理想.美好的理想,残酷的现实.美好的理想总是使人向往,总是有些人喜欢幻想,沉醉于理想.理想确实可以让绝望者重新找到希望,但同时也可以让充满希望的人感到绝望。
理想只是对未来的向往,而未来决不是现实,如果只是向往,理想只会出现在梦里,而永不能成为历史。
正如登山运动员不经过艰苦训练便不能到达顶峰,淘金者不面对危险便不能找到金矿,幼鹰不战胜深渊便不能拥抱蓝天.理想与现实、快乐与痛苦、简单与困难、强悍与弱小、真诚与虚假、拥有与失去、繁荣与衰败,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这个最真实的现实世界中存在、交织、聚拢、散开、消亡。
有的人为了追求美好的理想而不断努力,也有的人为了改变残酷的现实而艰苦奋斗。
他们是把握现实的人。
的确,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有一座用努力和奋斗凝成的桥,这座桥将引领着人类走向光明。
纵观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从古到今为了理想不间断的奋斗史。
因为理想,所以奋斗。
远古的想象在如今的世界里已成现实。
理想在奋斗中一个个地被实现了。
如果人类不能把握现实,世界又会怎样?2.高考优秀作文范文:理想和现实怀揣理想的人对未来有美好的期许,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理想捧起,放置在心间,在现实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只为离理想更近一些。
理想都是美好的,现实却可能是残酷的。
2024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选择——梦想与现实的交响曲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选择——梦想与现实的交响曲写作要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据某日报统计,近三年该省高考报考专业排行榜如下: 理科前五位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融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 文科前五位为会计学、法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这些专业备受考生与家长青睐。
材料二: 湖南未阳留守女孩钟芳蓉在 2020 年的高考中考出了 676 分的好成绩,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
她热爱考古。
所以她洗择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
有网友说,“这种家庭应该选择毕业后可以赚更多钱的专业。
”作为选课走班后的高中生,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选择”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写作分析:一、考题分析该作文题目要求通过分析高考报考专业排行榜和湖南省留守女孩钟芳蓉的选择,探讨对“选择”的认识与思考。
需要明确文体,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审题要点包括对专业选择现象的分析,对钟芳蓉选择考古专业的解读,以及针对网友的观点进行回应。
主要从个人兴趣、家庭条件、职业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突显“选择”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三、构思要点专业选择现象介绍近三年高考报考专业排行榜,突出理科和文科前五位的专业。
分析备受考生与家长青睐的专业背后的原因,可能涉及社会认知、就业前景等因素。
钟芳蓉的选择描述钟芳蓉在高考中的优异成绩和她的兴趣所在——考古。
分析钟芳蓉选择考古专业的动机,可能包括个人兴趣、对知识的热爱等。
选择的多样性论述每个人在选择专业时都有不同的考虑因素,不能简单地以赚钱多少为标准。
引用相关调查或实例,证明兴趣和专业选择的关联性。
回应网友观点分析网友观点的代表性,提出选择专业不仅仅关乎经济回报,更关乎个体幸福感和成就感。
可以通过引用成功人士的例子,证明兴趣驱动的选择也可以取得丰硕的成果。
四、补充说明可以通过对家庭条件、社会舆论等因素的深入分析,加强对选择的多元性的阐释。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理想与现实”导写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理想与现实”导写及范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60分)小贾喜欢物理,但物理成绩中等水平;他的历史成绩拔尖,但兴趣不在历史。
高一期末高考科目选课时,他和父母的意见不能统一。
他想从兴趣爱好出发选择物理,父母却认为历史比物理更易博取高分而要求他弃物理选历史。
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作文。
任务一:请你选择一种身份(家长或者小贾),给对方写一封信,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任务二:你的班主任得知此事后,在班级里组织了一场以“理想和现实”为主题的演讲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自己的体验感受写一篇发言稿。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分析命题意图:文体形式上考查学生写作书信或演讲稿的能力,内容上考查说理能力,与教材多篇文本及单元写作任务相关,是“学评一致”的表现。
题型样式:采取任务驱动型写作,体现写作与学生真实生活的联系,是真实情境下的写作活动,也能较好规避学生的套作习惯。
二选一的方式在更大程度上尊重写作主体的自由选择,为写作提供更宽阔的空间。
写作难点:书信或演讲稿的写作要求学生要有“身份意识”和“对象意识”。
具体到本题,“身份意识”即写作者是“小贾”或“小贾的父母”“小贾的同学”,而非写作者本人。
“对象意识”即写作不是自说自话,而是“交际语境”下的写作。
只有处理好这两个方面,才有可能达成“说服”的目的。
“说服”目的在“服”,不是言语凌厉的威势,而是说到对方心坎上,尝试从对方立场思考,设法体会对方的心理,帮助对方扫除某些认知的误区,解除对方心理上的某些顾虑,让对方欣然接受你的观点。
写作中可以进行合理的联想,补充关于“小贾”的一些生活细节。
这需要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写作重点: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要就事论事,完成任务;然后还要就事论理,将单一任务引向更高的思维站位,一次选科其实就是人生无数抉择中的一个,透过选科,我们可以考量自己对人生抉择的思虑,“理想和现实”其实就是人生抉择的一种概括的说法。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 个人理想与社会 (附:写作导引及范文点评)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个人理想与社会(附:写作导引及范文点评)试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边最亲近的人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
——青年演员罗海琼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本道作文题仿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作文试题而命制。
两道题在材料语构成上相似,要求语更是一字不差。
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作文试题中的三则材料在时间上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体吻合,按照时间先后可以概括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三则材料的关系是顺承发展,逐渐深入。
而本道作文题的三则材料有时间的先后顺序,也有逻辑关系,大体是由大到小,由国家到社会再到个人。
多材料作文的审题,有以下两个步骤:一、逐则提炼第一则材料的关键词“金瓯已缺”,比喻疆土(国土)残损不全;“为国牺牲”,为了国家甘愿牺牲个人生命,体现革命家的担当。
核心意思是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的结合。
可以提炼升华为国家认同、为国奉献、不计个人生死荣辱等。
第二则材料的关键词“毕生的追求”,即理想;“所有人远离饥饿”,是理想的内容,体现科学家的担当。
核心意思是个人理想与人们的生存需求相结合。
可以提炼升华为社会担当、关心国计民生、大爱无疆等。
第三则材料的关键词“最亲近的人”“开心、健康快乐”,关注的主体对象是家人、身边的人,体现的是和平时代里人们对家人的爱与担当。
核心意思是个人理想与家庭需求相结合。
可以提炼升华为建设小家与关心国家的辩证关系等。
二、综合概括一个作文题有若干则材料,无论其题材多广,跨度多大,它一定有主线、有核心意思。
审题的关键是理出主线,挖出核心。
本道题目的主线是时间线索,三则材料的主人公分布在不同的时代,顺应不同时代的需求,核心意思是奉献、大爱、责任、担当、追求、使命等。
理想与现实二元关系高三作文指导

理想与现实二元关系高三作文指导《理想与现实二元关系》作文一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什么是理想,什么又是现实呀?理想呢,就像是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特别美好,特别让人向往。
比如说,有的小朋友理想是当一名飞行员,能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有的小朋友理想是成为画家,画出世界上最漂亮的画。
可是现实呢,有时候就没那么美好啦。
比如说,你想当飞行员,可是得学习很多知识,还得锻炼身体,不能总是玩游戏。
这就是现实,会有困难,会有辛苦。
有个故事是这样的,小兔子想成为跑步冠军,它每天都想着自己在领奖台上的样子,可真到训练的时候,它又觉得太累了,总是偷懒。
结果呀,比赛的时候它跑不快,理想就没能实现。
所以呀,小朋友们,我们要有理想,但是也要面对现实,努力克服困难,才能让理想变成现实哟!作文二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理想和现实。
理想呀,就像一个甜甜的大蛋糕,让我们心里美美的。
比如说,你想有好多好多的玩具,这就是一个小小的理想。
或者你想长大了去外太空看看,这也是很棒的理想。
但是现实呢,可能就没有那么完美啦。
比如说,你想要新玩具,可是爸爸妈妈说要等你考试考好了才能买,这就是现实的小烦恼。
给你们讲个小猴子的故事吧。
小猴子理想是能吃到最高处那根树枝上的大桃子,它每天都望着那个桃子流口水。
可是当它真的要爬上去的时候,发现树干很滑,树枝还会摇晃,这可不容易。
但小猴子没有放弃,它一点点努力,终于吃到了桃子。
所以呀,小朋友们,理想很美好,现实可能会有挑战,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就能离理想越来越近!《理想与现实二元关系高三作文指导》作文一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来说说理想和现实的事儿。
理想是什么呢?就像你们喜欢的动画片里的超级英雄,有着神奇的力量,能做很多了不起的事。
比如有的小朋友理想是当警察,抓坏人,保护大家;有的小朋友理想是当老师,教小朋友们学知识。
可现实呢,不是一下子就能变成超级英雄的。
要是想当警察,得好好锻炼身体,还要努力学习;想当老师,自己得先有好多知识。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理想与现实

【导语】对于同学们来说,想要写⼀篇⾼质量的作⽂,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更多的时候,⼤家的作⽂不是语句不通、不会表达、词不达意、⽆话可说、就是句型篇章错乱,那么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写出⼀篇⾼分作⽂呢?⽆忧考今天给⼤家整理了⾼考作⽂素材积累,同学们快开启背诵模式吧。
素材积累:理想与现实 【作⽂思路指导】 题⽬:理想在现实中起舞 开头:络上曾经流⾏⼀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感。
”这话的意思是说,理想与现实往往会有很⼤的差距。
其实,理想来源于现实,⼜⾼于现实。
可以说,今天的现实是昨天理想的实现,⽽今天的理想则是还未到来的明天的现实。
我们不能沉溺于理想之中却⽆所作为,也不能让理想湮没在⽆情的现实⾥。
主体: (1)阮籍借酒逃避现实,嵇康完全活在现实中,不肯向⽣活中妥协。
若是两⼈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者隐⼊迷幻,死者融⼊苍穹”的结局。
(2)沈从⽂⽬睹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湘西⼩城写成世外桃源;张允和那颗永不衰⽼的童⼼,使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梦想。
结尾: 正视现实但不委⾝于现实,坚持理想但不沉溺于理想。
让理想在现实中起舞吧! 1哈姆雷特的理想与遭遇 莎⼠⽐亚作品中哈姆雷特的⾝份是个王⼦,他⾼贵、优雅、勇敢、有学识,追求纯洁的爱情,属于上流社会的统治阶层。
⽤哈姆雷特的恋⼈奥菲利娅的话来说,他是“朝⾂的眼睛,学者的辩⾆,军⼈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伦的雅范,举世瞩⽬的中⼼”。
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学学习,接受⼈⽂主义的熏陶,他对⼈抱有美好的看法,⾼呼“⼈类是⼀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对于⼈与⼈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也有⾃⼰的看法,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
这时的他年轻⽽乐观,单纯⼜善良。
然⽽,伴随着成长中遭遇的变故,他的理想、宏图完全破灭。
他开始由⾼贵的王⼦向凡夫俗⼦转变,品尝着⽣活中的酸甜苦辣,堕⼊⽭盾和苦难之中,最终踏上复仇之路。
①理想与现实 ②环境与命运 素材解读: ⾼贵的出⾝与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哈姆雷特具有很多的优秀品质,良好的教育⼜使他有了平等、博爱的⼈⽂主义观念和理想。
理想与现实考试题作文

理想与现实考试题作文一、命题作文。
解析:这个题目要求考生探讨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状态。
考生可以先阐述理想和现实各自的特点,比如理想往往是美好的、充满憧憬的,而现实可能是复杂的、存在诸多限制的。
然后可以通过举例,如一些成功人士是如何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应对现实的困难,或者一些人因为没有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而产生的种种情况。
最后得出自己关于找到这种平衡的观点,如要根据现实调整理想的步伐,或者在现实中坚守理想的核心等。
解析:重点在于阐述从理想走向现实需要什么样的力量。
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种力量的来源,例如信念的力量,许多伟大的发明家,像爱迪生,他的理想是为人类带来光明,在实现这个理想的过程中,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现实的困难),但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他最终跨越了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也可以提到知识、努力、机遇等因素在这个跨越过程中的作用,还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或者社会现象来进行论述。
二、材料作文。
1. 材料:“马云创建阿里巴巴时,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不足、市场信任度低等诸多现实问题,但他怀揣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理想,一步一步克服困难,将阿里巴巴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子商务企业。
”解析:材料给出了马云在创建阿里巴巴过程中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情况。
考生要根据这个材料,论述理想是如何在重重现实困境中突围而出的。
可以分析马云所采取的具体策略,如创新的商业模式来解决资金和市场信任度的问题,积极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来克服技术不足等。
同时也可以联系到其他类似的事例,进一步说明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理想的坚持以及采取正确的行动策略的重要性。
2. 材料:“许多年轻人在毕业时,怀着远大的理想,想要在大城市中闯出一片天地,然而高房价、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现实因素让他们感到迷茫和挫败。
”解析:这个题目聚焦于年轻人在理想与现实碰撞时的状态。
考生要分析材料中年轻人所面临的情况,阐述理想与现实碰撞所产生的迷茫和挫败感的原因。
高考写作指导:“理想与实干”导写及下水范文

高三9月南粤名校联考作文“理想与实干”导写及下水范文【原题呈现】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
”上述材料给努力成长为担当时代重任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个人的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选择了李大钊的“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
在理解三句话的关系上,“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重在强调追求理想、真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重在强调“躬行”,实践、实干;“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则进一步强调实干、真干的作用一一真出成绩、出真成绩。
对三句话的理解需要建立在引导语努力成长为担当时代重任的当代青年这一前提之下,启示考生,身为时代青年,努力成长为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需要坚定理想信念,以实干真干的姿态干出真业绩,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助力民族复兴。
考生在对材料的立意基于理想和实干,却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努力成长为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需要坚定理想、实干真干。
考生需要以自我审视的意识理解坚定理想、实干真干的价值与意义。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理想引领方向,实干谱写华章。
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坚定理想信念之于我们而言是明确个人实现价值的方向,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民族事业发展之中,才能拥有高尚、充实的人生;明确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不断突破,对前进路上的坎坷和挫折有足够清醒的认识,矢志不渝。
二、实干真干之于我们而言,个人当下的发展需要脚踏实地,出实招、务实功,以积极进取,踔厉奋发的姿态不懈奋斗。
《理想与现实》作文范文

《理想与现实》作文范文**理想与现实**人们常常将理想和现实视为两个极端,形成了一种对立的观念。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做出抉择。
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而现实则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和现实条件。
本文将探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平衡提出自己的观点。
理想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想要达到的最优状态或境界的追求。
理想可以是关于事业、家庭、爱情、友谊等方面的追求。
比如,一个人的理想可能是成为一名医生,帮助更多的人;或者是创办自己的公司,实现自己的商业梦想。
理想往往是一个人内心的渴望,是驱使人们不断奋斗的力量。
理想可以激励人们不断努力,勇往直前。
正是因为有理想,我们才会朝着目标不断前进,不断超越自己。
然而,现实是人们面对的客观事实和现实环境。
现实是对人们理想的限制和挑战。
在现实中,有很多困难和障碍需要我们去克服。
比如,一个人可能出生在贫困的家庭,但他的理想是上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
他不得不面对经济压力和学习的困难。
或者,一个人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但他面临身体条件的限制和激烈竞争的现实。
现实常常是残酷的,它会给我们带来挫折和失败。
但是,正是通过面对现实的挑战和困难,我们才能成长、进步。
在面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时,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首先,我们应该珍视并坚持自己的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动力和追求,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梦想,不断追寻它。
然而,我们也不能过于理想化和空想,更不能一味地逃避现实。
我们需要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并做好面对现实的准备。
在现实中,我们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学习和成长,为实现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需要调整自己的理想,根据现实情况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人生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在我看来,理想和现实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理想是我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现实是我们前进的基础和条件。
高考作文理想与现实

高考作文理想与现实理想与现实是人们常常讨论的一个话题。
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理想,希望能够实现。
然而,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巨大差距。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发展方面,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都是不可忽视的。
下面,我将分别从个人理想与现实、社会发展理想与现实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
无论是儿时的梦想还是成年后的追求,常常会在现实的碰撞之后逐渐破灭。
比如,小时候人人都向往成为一名科学家、明星或者运动员,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发现自己缺乏天赋或者机会,并且在现实的限制下,很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另一方面,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会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比如,一个人渴望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追求事业的成功,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工作机会有限,条件不允许等等,使得个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了差距。
其次,社会发展中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也存在差距。
社会的进步与改革往往是为了实现理想的。
然而,现实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常常制约了社会的发展。
例如,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贫富差距、就业问题、环境污染等,都是社会发展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体现。
我们常常希望生活在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中,但现实却充满了竞争和利益的斗争。
这使得社会发展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了差距。
然而,虽然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但我们也不应该失去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尽管现实的种种限制,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
个人可以通过提高自身能力,把握机会,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而社会的发展则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出建议和意见,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最后,我们也应该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
理想给我们带来梦想和动力,但现实也是我们生活的基础。
我们需要在理想的指引下,去努力改变现实,同时也要接受现实的限制,做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这样才能在现实中实现理想,在理想中找到现实的价值。
总之,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面临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作文提纲

理想很想丰满,现实很骨感,道理大家都明白,就是不太愿意接受。
对于生活来说。
理想的状态是: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美好与爱,永相伴。
现实的状态是:
一出租屋,两打工人,三家常餐,四惨淡季,柴米油盐酱醋茶,永不离。
生活本就五味杂陈,如果你已经尝到了酸甜苦辣,那属实再正常不过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在认清现实后能依然热爱生活,追求理想,正如一句话所说,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理想从来没有被现实彻底打败,不管多么艰难,我们依然在寻求诗和远方。
现实也从来没有让理想完全失望,总会设置各种难题障碍来考验你。
理想与现实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有理想,现实才能有发挥的空间。
有现实,理想才能有正确的方向。
理想与现实之间相互交织从而形成了我们的生活,它们所碰撞出的火花自然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最精彩的时刻。
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拥抱现实追逐理想

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拥抱现实追逐理想主题:拥抱现实、追逐理想【作文指导】【文题在线】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青年人而对压力经常感慨:理想很半满,现实很骨感。
其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直面现实,追求上进,便可拥抱理想;理想是现实的未来,追求理想,努力奋斗,才可能改变现实。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文要求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个人对于现实与理想的感悟和思考。
在写作时要注意语言流畅、逻辑清晰,符合高中学生写作的要求。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青年人对现实的感慨:理想很半满,现实很骨感。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直面现实,追求上进,拥抱理想。
理想是现实的未来:追求理想,努力奋斗,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佳作赏析一】拥抱现实、追逐理想在当今社会,年轻人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他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觉得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然而,我深信现实是理想的基础,只有直面现实,才能更好地追逐理想。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
理想是我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理想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
只有通过了解现实,我们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制定追求理想的计划和策略。
正如材料中所说,现实是理想的基石,我们需要正视现实中的问题和挑战,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理想。
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追逐理想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通过努力奋斗去实现的。
只有不断地努力进取,我们才能逐渐接近理想,改变现实。
正如材料中所提到的,追求理想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奋斗,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我们才能让理想变为现实。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而是要积极追寻理想,不断提升自己,为改变现实做出努力。
面对压力和挑战,我们不能退缩,更不能放弃追逐理想的勇气。
相反,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实,将现实看作是我们成长的机会和前进的动力。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现实与梦想” 导写(附:写作导引及范文点评)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现实与梦想”导写(附:写作导引及范文点评)试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60分)一个刚毕业没两年的平面设计师,有一天找到老板,从兜里掏出一张请假条,说:“我要跟朋友去西藏画画采风,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老板说:“什么?一个月?不行不行,最近公司太忙,这个假我不能批。
”年轻人听闻此言,一点也没犹豫,又从另一个兜里掏出一封辞职信,说:“那好,请假不批是吗?我辞职!”说完,交上辞职信,头也不回就走了。
对此,公司里的人炸开了锅。
有人说,这年轻人太冲动、太任性,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说不干就不干了。
但也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敢想敢做,他们虽然没有多少钱,各方面也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他们敢于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一个设计师,经常到处走走,积累生活体验,开阔开阔视野,对自己的长期发展是有好处的。
当他长了本事,将来回到大城市,是不愁找不到好工作的,这个假他自己是可以给自己批的……读了上面的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你对设计师的辞职有何看法?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发言稿,在“现实与梦想”主题班会上发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作文材料分为两段,第一段主要讲设计师向老板请假不成毅然递交辞呈,第二段是公司里的人就设计师辞职一事发表的议论。
议论双方的观点看似矛盾,实则都聚焦在青年人的职业观上。
无论是安于现状、着眼当下、持恒求稳的现实主张,还是着眼未来、寻求自我发展的长远打算,应该说都有其合理的价值取向。
所以,要辩证地看待设计师辞职这个问题。
分析设计师辞职的原因,我们发现:他履行了正当的手续,在老板不批假的情况下才选择了辞职,这说明他是理性的。
而他的理性从根本上讲,是源于他对理想的追求——他需要这一月的时间去画画采风,去丰富自己、提升自我。
而公司当下的情况是“太忙”,一个月的时间公司肯定也耽误不起。
于是,在公司人手紧缺、业务繁忙的现状与自己追求自我成长、想要长期发展的理想之间有了冲突之后,设计师选择了辞职。
高考-高考材料作文“理想与现实”写作指导

高考材料作文“理想与现实”写作指导高考材料作文“理想与现实”写作指导高考作文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检验和引领,是命题者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
近几年的一些高考作文题,直指年轻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
如2017年全国卷作文题化育后世的诗文名句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等在价值观养成方面进行引导。
2018年天津卷作文题关于“器”的体验和感悟,本质上也是对考生价值观的考查;北京卷第一个大作文题“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上海卷提倡“被需要”的人生价值,从不同层面提醒青年学生去认识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2019年全国卷有关青春、青年的话题,浙江卷关于怎样创造生活的“作品”等,也都涉及理想与现实的内涵,可见这一话题既有现实的针对性,又有一定的警示性和启发性,更具有典型性。
【命题趋势】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
有了远大的理想,而不去努力,这理想只能是空中楼阁,永远不会实现;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才能实现理想;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关系到能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考作文的一个鲜明的命题趋势,就是引导青年一代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最终实现高考“立德树人”的目标。
【押题方向】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爸爸妈妈,我要去北京当练习生了!等我火了,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2018年11月,宿迁市两名只有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为了“追求梦想”,决定离家出走。
在出发前,其中一名女孩给父母留下了这样一封信。
不过,由于她们年纪太小,没有身份证,无法购买车票而被警察送回。
材料2:据最近的有关资料统计,“95后”竟然有超过50%的人将“网红”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
在调查员随机采访中,询问那些孩子为什么想当“网红”,很多孩子给出的答案是:“因为网红赚钱容易啊!”“网红不需要努力工作,拍拍视频就能出名。
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拥抱理想,改变现实

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拥抱理想,改变现实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人面对压力经常感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其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直面现实,追求上进,便可拥抱理想;理想是现实的未来,追求理想,努力奋斗,才可能改变现实。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文题解析】材料讨论了青年人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的观点。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题立意解析:1.现实与理想的关系:探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分析现实对于理想的影响和作用,以及理想对于现实的引导和改变。
2.青年人面对压力的心态:分析青年人面对现实压力时的感受和态度,探讨他们为什么会感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如何应对这种差距带来的压力。
3.追求上进与努力奋斗:讨论追求上进和努力奋斗对于实现理想和改变现实的重要性,分析如何在面对现实的同时保持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如何通过努力奋斗来逐渐改变现实。
4.理想的意义和作用:探讨理想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意义和作用,分析理想对于个人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引导作用,以及理想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审题立意可以从现实与理想的关系、青年人面对压力的心态、追求上进与努力奋斗、理想的意义和作用等方面进行解析。
佳作赏析【佳作赏析】:现实与理想,追求奋斗的力量近年来,青年人面对日益增加的生活压力时常感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直面现实并积极追求上进,才能真正拥抱理想。
同时,理想也是现实的未来,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改变现实。
通过深入思考和感悟,我意识到了这一点。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
当我们怀揣着美好的理想时,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
这些困难常常让我们感到沮丧和失望,觉得理想离我们很遥远。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理想与现实” 升格导写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理想与现实” 升格导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英国威斯敏斯大教堂石碑上有一段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世界。
”请以“理想与现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病文呈现】理想与现实每个人在孩童时期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长大后,你的理想是什么?这不难回答,鲁迅想从医。
莫振高想帮助贫困的瑶乡儿女走向世界。
袁隆平想要让更多的人摆脱饥饿……我们都是想要让这个世界更加的美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一次又一次的玩弄我们。
建国的初期,许多人想一蹴而就,提出“三年赶英,五年超美”的理想。
但由于理想不合实际,导致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阮籍借醉酒逃避现实,不敢去面对现实,最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
嵇康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一曲广陵散成为绝唱。
自己努力了那么多年,付出了那么大的精力,结果却发现梯子搭错了墙头,搭错了墙头,就要想尽办法离开这错误的墙头。
比如鲁迅,从医时目睹社会的状况,发现人们需要医治心灵,因此果断弃医从文,才有了我们熟知的鲁迅。
理想与现实之间只需要一个完成理想的决心,一个正确的方向,一些行动和努力就可以了。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克雷洛夫也有对行动的重要性,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空想是完不成理想的,唯有向着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努力,这不但是近代大家成功的感悟,在古人的诗中也有所体现。
李白说,“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司马光说,“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外国哲学家对此也深有感悟,如维特要斯坦的,“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乔万尼奥的,“在走向胜利的道路中,我们必须流洒不少鲜血,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材料作文“理想与现实”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检验和引领,是命题者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
近几年的一些高考作文题,直指年轻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
如2017年全国卷作文题化育后世的诗文名句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等在价值观养成方面进行引导。
2018年天津卷作文题关于“器”的体验和感悟,本质上也是对考生价值观的考查;北京卷第一个大作文题“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上海卷提倡“被需要”的人生价值,从不同层面提醒青年学生去认识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2019年全国卷有关青春、青年的话题,浙江卷关于怎样创造生活的“作品”等,也都涉及理想与现实的内涵,可见这一话题既有现实的针对性,又有一定的警示性和启发性,更具有典型性。
【命题趋势】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
有了远大的理想,而不去努力,这理想只能是空中楼阁,永远不会实现;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才能实现理想;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关系到能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考作文的一个鲜明的命题趋势,就是引导青年一代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最终实现高考“立德树人”的目标。
【押题方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爸爸妈妈,我要去北京当练习生了!等我火了,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2018年11月,宿迁市两名只有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为了“追求梦想”,决定离家出走。
在出发前,其中一名女孩给父母留下了这样一封信。
不过,由于她们年纪太小,没有身份证,无法购买车票而被警察送回。
材料2:据最近的有关资料统计,“95后”竟然有超过50%的人将“网红”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
在调查员随机采访中,询问那些孩子为什么想当“网红”,很多孩子给出的答案是:“因为网红赚钱容易啊!”“网红不需要努力工作,拍拍视频就能出名。
”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立意:
先看第一则材料,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为了追求所谓“梦想”而出走。
敢于追求梦想是好的,但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心智不够成熟,为了圆自己的明星梦而离家出走,这就不应该了,这里折射出青少年三观教育的问题,家长和学校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二则材料,超过50%的“95后”将“网红”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有很多的年轻人都做着明星梦,他们渴望名和利,渴望轻而易举的成功。
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兩则材料综合起来看,说明了当今青少年价值取向单一和没有树立远大理想的问题,写作时考生必须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据此,考生可参考立意:
1.拒绝名利诱惑,树立崇高理想;
2.加强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坚守理想,不随波逐流。
【佳作赏读】
让梦想归其本性
吕雅欣
“梦想”是每个人心中的追求与目标,为了实现梦想,追梦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但我们在享受信息化时代给我们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梦想”却丢失了本性,丢失了纯洁、高贵和美好的本色。
不久前,两位年仅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为追求“明星梦”离家出走,所幸因为没有身份证,无法购买车票而被警察送回,这一事件令人深思:追求梦想固然是好事,但是对“明星梦”的憧憬不能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在当今娱乐至上的社会环境中,各类明星的娱乐八卦几乎铺天盖地,有明星办一场婚礼给上海的两座机场带来巨大压力,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却被淹没在上海的人海中,明星一场演出的费用可能是科研工作者几年的工资。
正是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浮夸现象,让正在成长的孩子们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如今,一部分孩子已经变得很现实,觉得搞科研、为世界做出贡献是艰苦而漫长的道路:他们的人生目标变成一夜成名,成为明星,名利双收。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年轻人中,竟然有超过50%的人将“网红”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
究其原因,多数人觉得“网红赚钱容易”“网红不需要努力工作,拍拍视频就能出名”……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肤浅的认识?这是他们的价值观被扭曲的结果。
再加上各大媒体对明星动态过于热情的报道、令人羡慕不已的天价片酬等使青少年的梦想在潜移默化中变了质。
当然,面对过度的明星效应和“明星梦”风行的现状。
我们并非无能为力,要改善这种现象,社会、家长和学校要及时、正确地对青少年进行引导,让梦想归其本性。
追求美好生活固然是个人自由,但梦想不应该被世俗名利、鲜花和掌声所禁锢,而应该显示其美好和纯洁的一面。
例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发现更多自己的优势,推动孩子全面发展:社会媒体应合理安排有价值的新闻与娱乐新闻的报道比例等等。
更重要的是,应该在青少年中全力弘扬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和奉献精神。
让梦想归其本性,让青少年的梦想不再偏离现实,这需要社会各方的重视和共同努力,
梦想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树立合理而正确的梦想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面对浮躁的“明星梦”,让梦想归其本性,势在必行。
【评析】
这篇作文从所供的两则材料出发,立足当今社会实际,围绕“让梦想归其本性”这个主题,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结构层层深入,论证了面对浮躁的“明星梦”,要让梦想归其本性,势在必行。
作文说理充分,论证有力,一气呵成,既有逻辑思辨的力量,又有形象思维的艺术,是一篇较为成功的情理交融的议论性散文。
【延伸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说,我迟早要搭上火车,去远方的世界看看:
汪国真说,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海子说,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
远方像一个梦,远方像一片海,远方有什么等着我?
对此,你有怎样的想法?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材料内涵丰富,语言却平易简约,围绕关键信息“到远方去”,考查考生对关键词“远方”的把握。
“远方”可延伸到“目标”“理想”“追求”“信念”等内容,是题意所在。
“到远方去”中的“远方”如果仅指一个地方,就很难开掘出深度来,这里“远方”的内涵可以指“心灵的远方”“精神的天空”“情感的归宿”“灵魂的家园”等。
考生只有把思维落到这些点上,才能写出有内涵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