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图像的关系

合集下载

摄影与文学

摄影与文学

摄影与文学一、摄影与文学的交融摄影和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可以在很多方面相互交融,为彼此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摄影可以通过图像的力量传达出一种文字无法表达的感觉,而文学则可以通过文字的表达深化人们对摄影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二、描述与抒发的结合2.1 文字的描述与摄影的抒发摄影通过画面所展现的实际场景,可以给人以直观的感受。

但是,相比于实际场景,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而这些情感和想法,正是文学作品所擅长表达的。

通过文字的描述,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摄影师的创意和情感,进而更好地欣赏摄影作品。

2.2 摄影的抒发与文字的描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可以通过摄影的方式进行抒发。

摄影师可以利用光线、构图以及色彩等元素,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凝聚在图片中。

这样,摄影作品就成为了文学作品的延伸和表达方式,通过图像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文学作品中的内容。

三、摄影的叙事力量摄影作为一种视觉形式的艺术,具有独特的叙事力量。

通过摄影,可以将一个瞬间的故事永恒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而文学作品则擅长通过文字叙述,给读者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世界。

摄影和文学的结合,使得故事可以通过多种媒介来讲述,丰富了故事的表达方式。

四、摄影与文学的相互启发4.1 摄影对文学的启发摄影作品中的画面、构图以及角度等都可以给文学创作者提供启发。

摄影师通过各种手法创造出的精彩画面,可以激发文学作品中的场景描写和情节展开的灵感。

摄影作品中的形象和视角也可以给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塑造和叙述方式提供参考。

4.2 文学对摄影的启发文学作品中丰富多样的描写和想象力,可以启发摄影师发挥创造力,将故事中的场景和情节传达到图像中去。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也可以引发摄影师对主题和拍摄对象的思考,为摄影作品赋予更加深刻的内涵。

五、结语摄影与文学的结合既丰富了艺术形式,也丰富了观众和读者的体验。

通过文字和图像的交织,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和意义。

文学与图像——兼论图像时代的文学命运

文学与图像——兼论图像时代的文学命运

东方论坛2013年第1期我们知道,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媒介。

但在当前的图像时代的语境下,文学艺术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开始大规模的转变为以图像为媒介的图像文化,不管文学的这种转变是主动或被动的,这都说明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文学观遭到了强有力的挑战。

在我们看来,文学虽然是语言的艺术,但语言并不是文学的全部和唯一;也就是说文学中可以允许语言以外的因素存在着,这个因素就是图像。

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文学并不仅是纯粹的语言艺术,而是语言与图像的结合,图像的出现到底对文学来说意味着什么?二者之间的很多关系都需要我们去研究 。

这就是当前我们所进行的“语-图”互文研究。

在对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之前,首先对语言(传统的文学形态)与图像关系进行一个历史的考察。

一、语-图关系的历史纵观整个文化史,语言与图像的互文关系并不是当今图像时代所特有的现象,而是自古就已经存在的一个命题。

米歇尔甚至认为:“整个文化史相当程度上就是语言符号与图像符号为争夺主导权而进行不断斗争的故事,它们各自宣称只有自己能接触到事物的本质。

在有些时候,这种斗争看起来可以通过它们开放的边缘进行自由交流而得到解决;在另一些时候(象在莱辛的《拉奥孔》中),它们的边缘是封闭的,从而宣告了二者的相安无事。

”[1](P43) 其实在更多时候,文字与图像更多的是一种交流关系而不仅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文字和图像这两个领域就像是操着不同语言的两个国家,它们在漫长的历史中进行着交融、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的交往。

文字和图像的关系并不是消弭两者之间的既定边界或维持两者之间固定边界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对一个问题的指称,以及对一种不确定性的指称,这种不确定性即是对视觉机制(视觉艺术、视觉传媒、布展与观展的行为)与语言机制(文学、语言、话语,听、说、读、写的行为)之间不规范、不协调、不固定的边界的描述。

”[2](P1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文学与图像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而不是固守自身,无论是在文学领域还是在艺术学领域。

图像与文本的互表关系——论石涛《带月荷锄归》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图像与文本的互表关系——论石涛《带月荷锄归》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021/03 No.229论
 坛
来者也,则画不是可拟张拟李而后作诗。

画中诗,乃境趣时生者也,则诗不是便生吞活剥而后成画。

真识相触,如镜写影。

”[4]164由此可见,“诗”是诗人有感而发的,“画”也是画家有感而发的,从抒发情感这一方式来看两者具有共同性,这也就构成“诗意图”产生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

“诗意图”以诗人所写诗歌为具体的依据对象,以思想情感的共通性生成绘画作品,即图像,由此“诗意图”实现了文本与图像的
有效结合。

所以“诗意图”作为一种艺术性
的作品让观者享受到视觉图像所带来的美
感,同时又因为一种有“意味”的表达让观
者体会到诗歌所具有的优美意境,这也意味
着文本和图像有着某种相似性。

正如钱锺书
先生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所说:“诗和
画号称姊妹艺术。

”[5]文本和图像结合,成
为画家二度创作的形式,也就更加彰显了二
者内涵、精神的衍生性与后续性。

二、图像与文本反映了诗人和画家的共通性
思想
既然文本和诗歌是由不同的创作主体完
成的,其思想性必然成为诗意图产生的基础
和条件。

那么陶渊明和石涛的思想共通性是
什么?这就需要对两人的经历和思想做一简。

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

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

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由语词或话语构成的文本与图像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本文通过具体考察故事画,探讨了叙事图像与叙事文本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一个方面:图像对文本的模仿或再现问题。

文章认为,语词与图像都是叙事的工具或手段,但在和语词的长期共存与竞争中,图像总是处于被贬抑的地位,所以,在中西文化史上,文本都占了叙事作品的绝大多数,是叙事传统中的绝对主流。

按照法国学者塔尔德的“模仿律”,“优势媒介”容易成为“范本”而被模仿,所以,藝术史上就出现了叙事性图像模仿叙事文本的倾向。

文章还运用皮尔斯的符号理论,对故事画中图像与文本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

总而言之,西方艺术史上这种叙事性图像模仿叙事文本的倾向持续了好多个世纪,“十九世纪依然有这种风尚”[35]。

因此,我们可以说:20世纪之前的西方叙事艺术史简直就是图像模仿文本的历史。

这是一种彻底的文本中心主义,是由古希腊肇其端的理性主义或“逻各斯中心主义”思维方式造成的结果。

这种图像模仿文本的风尚当然积淀了很多好的经验,并形成了很好的传统,但它的存在实在是太久、太顽固了,以至于现代艺术家们对它产生了本能的反感。

在《无墙的博物馆》一书中,安德烈·马尔罗这样写道:“在现代艺术能够产生之前,虚构的艺术必须死去。

”[38](P34)所谓“虚构的艺术”,也就是那种模仿文本的艺术,因为这种艺术让人看到的“不是作品本身,因为它们往往是在讲故事”,而“现代艺术的首要特征是它不讲故事”[38](P34)。

20世纪兴起的达达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以图像讲故事的艺术是否真的就此死亡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出现,即:艺术中的图像已由模仿文本转而模仿现实。

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借助摄影机的帮助,可以迅速而忠实地记录生活,于是,“曾经作为绘画虚构之主导特征的表现价值,已经被吞没进了应该由电影重新发现、明显带有普遍性的世界。

图像与文字的相互作用

图像与文字的相互作用

图像与文字的相互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图像和文字是信息传达的重要载体。

它们不仅各自扮演着特定的角色,而且彼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图像充当视觉元素,能够即时吸引注意力并传递情感,而文字则是理性的表达工具,可以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深刻的思考。

本文将探讨图像与文字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它们各自在信息传达中的重要性、二者结合时的效果、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图像的力量图像具有独特的魅力。

人类的大脑对视觉信息处理的速度远快于文字。

研究表明,人在观看图片时,大约能够在0.1秒内捕捉到其主要内容和情感。

因此,在品牌传播、广告宣传和社交媒体上,图像往往成为吸引用户注意力最有效的方式。

例如,在广告设计中,图像能够直接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提升品牌认同度。

色彩、构图、光线等元素都能影响受众的心理反应。

一个引人注目的图像不仅能吸引眼球,还能激发购买欲望。

此外,在知识传播方面,图像可以帮助简化复杂的信息,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教育领域中,教学材料常常配有插图、图表等元素以辅助说明。

文字的深度虽然图像在信息传递中的迅速性和直观性令人赞叹,但文字在传递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通过文字,我们可以进行精确和复杂的思维表达,这对于传达理念和文化尤为重要。

在文学、学术论文、法律文书等领域,文字构建了严密的逻辑体系和丰富的内涵,使得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作者所传达的思想。

文字还具有历史记录的功能,它通过书写和印刷得以保存、传播。

从古代的预测诗、哲学经典到现代的各类书籍,不同类型的文字作品都在承载着历史与文化,成为人类智慧结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尽管现代社会对视觉信息有较高要求,文字依然是重要的信息载体。

图像与文字的结合图像与文字之间并非井水不犯河水,它们在许多场合下相辅相成。

通过有机结合,这两者不仅能够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还能增强表达效果。

在设计领域,比如海报或宣传册中,图文结合能够让受众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信息。

在数字媒体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图文混排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一、本文概述《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这篇文章旨在探讨文学与图像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复杂关系。

文章首先概述了文学与图像的基本特性,包括它们的表达方式、受众接受方式以及它们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作用。

接着,文章提出了在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中需要关注的一些核心问题,如文学作品的图像化改编、图像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及文学与图像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互动等。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文章旨在揭示文学与图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还将关注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不同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文章还将探讨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在学术领域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对文学创作、图像艺术、视觉文化等领域的影响和启示。

最终,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以理解文学与图像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二、文学与图像的相互影响在探讨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时,我们不能忽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种影响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互动的。

文学通过文字塑造出丰富的想象空间,而图像则通过视觉元素传达直观的信息。

然而,这两种媒介在表达方式和受众体验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它们在相互影响中产生了独特的化学反应。

文学对图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视觉艺术的启发和解读上。

文学作品通过文字描述的场景、情感和意象,往往能够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例如,一部描述自然风光的小说可能会激发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从而创作出富有诗意的风景画。

同时,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也为图像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解读视角。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提取出其中的视觉元素和象征意义,进而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的图像作品。

图像对文学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对文学创作的启发和视觉化呈现上。

图像以其直观、生动的特点,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素材和灵感来源。

例如,一幅描绘人物肖像的绘画作品可能会激发作家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思考,从而创作出具有鲜明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

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附答案)

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附答案)

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作为两种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文学和图像之间既存在对立或相互竞争,也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

一方面,语词的时间性使其在叙事上,具有图像叙事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而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不可避免地给文学叙事带来冲击。

另一方面,为了强化叙事效果,两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彼方叙事策略的影响,进而突破自身媒介的限制展开故事。

比如,当代小说受图像的影响,突破传统小说的因果线性逻辑和语词叙事的时间性,追求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从而凸显故事的空间维度,达到不同以往的艺术境界。

文学受图像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故事内容或题材的选取上。

敏锐的现代作家往往会因某幅图像带来的视觉震撼而产生创作冲动,借语词将图像内容部分或整体地转译、再现出来,形成故事从图像到文字的同质异构转化。

鲁迅先生在《示众》中,用细致的语言对看客们围观杀头的情景进行反复刻画。

相比语词解读的私人性,图像解读的公共性创造了一个主客体转换的空间,受众由解读主体变成被解读与被言说的对象。

正是在这个基于图像而创设的空间中,充当看客的、愚钝麻木的同胞给鲁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冲击,使他意识到国民劣根性的根深蒂固。

除了直接转译图像内容之外,文学家还注意到图像在唤起知性和强化记忆方面的强势作用。

劳拉·里斯曾将宣传广告语比作“钉子”,而将视觉形象比作“锤子”,指出只有依靠“图像之锤”才能更准确有力地将“产品之钉”嵌入消费者的大脑。

文学创作对颜色、形状等造型艺术的表现媒介加以利用,从而引发受众视觉层面的联想。

鲁迅的小说中有大量对于颜色的运用,如《药》中“红红白白的”破灯笼映照下,老栓从“碧绿的”包中掏出“红黑的”人血馒头,一连串颜色的对比描写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受众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凸显封建社会的黑暗及人的麻木与愚昧。

文学与图像

文学与图像

文学与图像赵宪章,著名文艺理论家。

现任南京大学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专家等。

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和文学理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代表性著作有:《阶级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统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美学发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基础》等。

黄春黎:赵老师,您好!文学与图像的关系,尤其是图像对文学活动的介入和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欧美“语言与图像”国际会议也举行了20多年,并有很多研究成果,但国内还没有什么反响,原创性、有新意的研究也很少。

近年来,您一直在以自己的思路直面这些问题,并试图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您是从什么角度来进行这项研究的?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有何渊源?这项研究在中国语境中有什么特殊意义吗?黄春黎:当前,“图像”的渗透无所不在,不仅无书不图,而且大众文化、影视的文学改编,以及当代文学创作的脚本化等,都在图像化,连“图像”的概念也成了最耀眼的学术时尚,那么,传统的“诗画关系”演变为“文学图像关系”是否有其时代必然性?而国内对文学与图像关系的研究是否也会成为学术热潮?这项研究的关键问题又在哪里?赵宪章:传统的“诗画关系”演变为“文学图像关系”是有其时代必然性的,但就我们中国的研究情况来说,以往主要是研究诗与画的关系,现在如果仅仅用画来研究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

文学与图像关系的研究是新世纪以后的事情,但2022年以后,论文发表的数量又开始滑坡,研究开始降温。

这种降温,主要是因为文学图像关系研究已经进入“深水区”。

近些年的研究大致涉及到这些问题或观点:图像文化的泛滥挤压了文学存在的空间,使其边缘化,甚或导致文学的终结;文学与图像关系的核心是语言和图像之争,对此,我们应予高度重视,任其发展就会导致我们的思维平面化、快餐化;“图像时代”就是“图像主因时代”,语言的式微和图像的狂欢是不可逆转的现实,这是有史以来文学面临的最大危机,因此,我们在承认现实的同时,应当确立崇文抑图的立场,捍卫文学(语言)的传统优势。

文学书像论——语言艺术与书写艺术的图像关系

文学书像论——语言艺术与书写艺术的图像关系

内容提要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也可以延异为书写的艺术,“语象”“字像”和“书像”串联起两种艺术的图像关系,基于这种关系的理论批评即可名之为“文学书像论”。

首先,同一篇文学写本,关注字像还是关注书像,决定了它可能被视为语言艺术还是图像艺术,“实用-艺术”二分法并不能有效回应“书写何以成为艺术”。

其次,语象延异为字像,字像存储在了记忆中,书写使语言成为了可见的;被书写的字像就是书像,被欣赏的书像就是艺术——这就是语象、字像和书像的异质同构,前者依次孕育后者并隐匿在了后者的肉身中,由此奠定了“文学书像论”的学理基础。

再次,语象作为书像的母体,决定了后者表现前者之可能,具体显现为书像“图说”文意而生成书意,于是出现了书意和文意的唱和;在这一意义上,书艺堪称中国美术之冠,因为它所表征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而同为图像艺术的绘画只是 “存在的薄皮”。

关键词 文学 书法 书像 艺术作者赵宪章,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南京,210023)以文喻书,乃老生常谈,不足为奇; [ ① ]奇怪者如康有为,其《广艺舟双楫》乃论书专著,为什么要攀附非专门论书的《艺舟双楫》以名之?显而易见的理由是二者在“尊碑抑帖”等方面先呼后应;另外的可能则是有意识地表征文学与书艺的密切关系:《艺舟双楫》作为包世臣论文与论书之合集,书名隐喻“作文”与“作书”如同行舟之“双楫”;康著尽管专门论书,亦不妨赓续此名以凸显“文”与“书”之不可偏废。

如果这一揣测大致不差的话,那么,这确实符合文学与书艺的关系史:一方面,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也可以延异为书写的艺术;另一方面,文学一旦被延异为书写艺术,多是著名诗文的反复再现,即所谓“书由文兴,文以义起” [ ② ] ,更何况“文学”概念常被赋予广义而使用。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呢?通观两千年的书论史,很难发现对这一问题的学理阐发。

难道属于“常识”而不言自明?抑或不存在有价值的学理问题?恐怕并非如此。

汉语言文学中的文学与美术互文性

汉语言文学中的文学与美术互文性

汉语言文学中的文学与美术互文性汉语言文学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瑰宝,而美术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言文学与美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文关系,相互借鉴,互相映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与美术的互文性、现代文学与美术的互文性、文学与美术互文性的启示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古代文学与美术的互文性古代中国文学以诗词、散文为主,其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文学之一。

受到美的影响,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喜欢以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通过绘画来表现其中的意境。

同时,古代绘画作品中也常常记载有文字,以帮助观者更好地理解画作。

古代文学与美术的互动促使两者在形式和意境上融合,共同表达美的追求。

以诗为例,《红楼梦》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配合作品中的插图,营造出了层次丰富、富有情感的艺术效果。

另外,《西游记》以其鲜明的形象和动人的情节吸引了无数的艺术家,他们不仅在文字中描绘了精彩的画面,还将其转化为绘画作品。

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与美术的交融,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享受到了文学和美术带来的双重魅力。

现代文学与美术的互文性在现代文学中,文学与美术的互文性依然存在,并得到了更充分的发展与应用。

个性化的艺术创作使得文学与美术之间的互文关系更加广泛,更加深入。

当代作家在创作中常常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体验。

而美术作品往往可以提供更直观、具象的图像,使作品更加贴近读者。

因此,一些文学作品在出版时常常配以插图,以增加艺术感染力。

同时,有些小说和诗歌也成为了美术作品的灵感来源,被艺术家们赋予了新的生命。

文学与美术互文性的启示文学与美术的互文性不仅仅在中国文化中存在,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

通过对中国汉语言文学和美术的互文性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首先,文学和美术共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

它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引导人们思考世界和生活,共同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其次,文学与美术的互动推动了两个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文学与绘画:探讨文学作品中的视觉艺术表现

文学与绘画:探讨文学作品中的视觉艺术表现
• 通过构图与空间表现画面关系
• 通过构图与空间传达故事氛围
视觉艺术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视觉艺术辅助文学作品
传达主题
视觉艺术增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视觉艺术丰富文学作品
的表达方式
• 通过视觉艺术元素吸引读者注意
• 通过视觉艺术元素强化文学作品
• 通过视觉艺术元素拓展文学作品

的主题
的表达手段
• 通过视觉艺术元素提升文学作品
发展
• 文学作品借鉴绘画的视觉艺术元
• 文学作品反映社会文化背景
• 文学作品为绘画提供创新灵感

• 绘画作品反映社会文化氛围
• 绘画作品为文学作品提供视觉支
• 绘画作品借鉴文学的思想内容与
情感表达

03
文学作品中的绘画手法分析
色彩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通过色彩表现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情感
• 色彩与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相互呼应
文学作品与视觉艺术共同反映现实生活
• 文学作品通过文字描绘现实生活
• 视觉艺术通过图像呈现现实生活
文学作品中的视觉艺术元素
色彩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 通过色彩描绘场景氛围
• 通过色彩表现人物情感

线条与形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 通过线条与形状描绘物体形态
• 通过线条与形状表现人物动态
构图与空间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
• 构图与空间表现文学作品中的焦
• 构图与空间传达文学作品中的美
事氛围
点事件
感体验
04
不同文学流派中的视觉艺术表现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视觉艺术表现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视觉艺术风格
•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视觉艺术风格以写实为主

最新-图像时代文学功效 精品

最新-图像时代文学功效 精品

图像时代文学功效新世纪十年来,社会生活、文化审美领域逐渐被图像占领,人们对世界和自身的欣赏、理解为图像作用机制所浸淫,评论界关于图像和文学关系的论争也就随之持续升温。

论争的焦点莫衷一是,但都或多或少地承认图像对文学的冲击以及文学或隐或显的改变。

这些论争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种倾向文学会继续存在但版图越来越窄,最终退居为沙龙化的一隅,接续它被大众文艺、普罗文学中断了的贵族血统,其境况犹如今天的文人墨客以古诗词格律吟诗赋词,是小众范围内的风花雪月;文学和图像并行不悖且互利互惠,文学是图像电影、电视、动漫、网络的基础和模本,图像是对文学资源的多重开发;文学的诗意、理性、想象等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特性将因图像的染指而渐行渐远,它会被图像取代而最终走向消亡西方学者米歇尔等人早已论述了这种图像转向的趋势,德里达和米勒等人甚至预言了电信时代文学和文学研究将走向终结。

论者更多的是基于美学立场文学与图像孰优孰劣、孰高孰低、孰好孰坏、接受者的审美品位美感愉悦、娱乐文化、审美需求、艺术传播样态大规模机械复制生产而导致的文字权威地位跌落来就事论事,而不是文学本体的独特性和优越性来建构研究的理论谱系,这就未免有些舍本逐末。

图像对文学的挤压、侵占导致文学无论在创作思维、表现形态上还是在其功能的规定性上都发生了某些自适性的改变,但说到底,图文之争的触发点来自于文学现场,来自于色彩纷呈的视觉冲击,是在现实语境刺激下产生的应激反应,而不是文学自为比如类似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那样由理论先锋倡导、刊物组织创作的结果,不是文艺自身发展流变的必需,所以我们就要回到现实的语义场去分析———客观地面对当下的审美态势,构建科学的研究、评价体系,促使文学更美好更健康地发展。

但是理论界对文学现实变化的准备尚不充分,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写作潮流接踵而至,难免使论说者措手不及,只能亦步亦趋地疲于应对。

在评论界还无法对博客文学归类、辨析的时候,微博出现了是什么文体?跟帖是什么文体?;在评论界无法评说或预测手机文学的走向时,电纸书、流行了;在评论界以为可以纵横捭阖地指点网络文学的时候,类型小说盗墓、玄幻、耽美等和新媒体批评出现了……这一切都不仅令研究者的资源储备捉襟见肘,更让理论本身显得有些固步自封、进退维谷,缺少弹性和前瞻性。

图像与文学关系的历史考察

图像与文学关系的历史考察

图像与文学关系的历史考察近年来,文艺理论界一直在讨论这样一个话题:我们已经进入“图像时代”,而文学在图像的冲击下岌岌可危。文学该采取何种策略来谋求更好的生存?是坚守自己的特性还是向图像俯首称臣?总之,图文关系是目前亟待厘清的问题。对此问题的考察不能局限于当下的语境,梳理图文关系几千年来的发展历史将有助于我们审视文学今天的处境及其未来的发展策略。一、西方古代文化的图文之争图文之争不是从我们这个时代才开始的,它始于人类文明诞生之初,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的古代文化史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先辈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先从西方说起,在照相术发明之前,图像主要表现为绘画艺术,19世纪中期以前的图文之争可以从诗与画的关系中得到考察。古希腊时期,柏拉图认为诗迎合情欲,使人不受理性控制,因而主张把诗人逐出“理想国”。但他也同样否定绘画及其他艺术,因为在他看来只有理念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自然是模仿理念的影子,而模仿自然的艺术只能是影子的影子,因而艺术不过是骗人的影像。柏拉图更深层地怀疑人的视觉。他认为人类亲眼所见的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理念透过“火光”折射到“洞穴”墙壁上的影子。因而我们通过视觉获得的图像并不真实,真实只存在于理念之中。亚里士多德对诗与画的态度截然不同。首先他肯定视觉是我们认识真理的开端,在《形而上学》中开篇写道:“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他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理由是: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者为多。”①但他对诗的关注超过绘画。他认为诗的媒介不同于绘画和音乐,诗“以语言摹仿,所用的是无音乐伴奏的话语或格律文”。②人是logos即语言的动物,因而诗因其媒介的特殊性而在艺术殿堂中拥有崇高地位。诗与画的轩轾在古希腊时期尚不明显,但到中世纪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延续柏拉图对艺术的否定态度,中世纪宣扬禁欲苦行,镇压感官享乐的文艺活动。其中绘画、雕塑等图像艺术比文学遭到更严重的破坏。教会开展大规模的“销毁偶像运动”,禁止一切关于基督、圣徒、神灵的画像。到中世纪后期,教会对文艺的态度转变,开始利用文艺为宗教服务。从中世纪初期、后期的两位大神学家——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对文艺的不同态度中可看出这一转变: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极力忏悔年轻时对文艺的酷爱,而托马斯·阿奎那却认为符合理性的情欲能够引人向善,还积极地探讨艺术问题。所以中世纪后期,文学、建筑和音乐等都获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然而绘画的地位却始终未能提升。中世纪的圣像均是“模式化人的面部表情,无肉体感觉的身体,突出的眼睛,神秘符号的巧妙安排”,③无不显示出对视觉图像的有意淡化和轻视,特意引导人们忽略图像而注重其背后之物。文艺复兴时期,文艺迎来继古希腊之后的又一次辉煌。人文主义者竭力为文艺辩护,抬高文艺的地位,但此过程中诗画关系也日趋紧张。从古希腊罗马至中世纪,绘画一直就被视为机械艺术或手工劳动,诗和音乐则相对被奉为高尚的“自由的艺术”。这一格局在文艺复兴时期被打破,挑起诗画之争的“始作俑者”是达·芬奇。他在《画论》中将绘画与其他艺术,尤其是诗进行一番比较,最终将绘画奉为最高最有价值的艺术。而且这一时期透视理论诞生,使绘画取得辉煌成就。与此同时,人文主义者也在旷日持久地为诗辩护,这主要是针对神学对诗的压制。文艺复兴初期,但丁、彼得拉克和薄迦丘等人试图通过“诗即神学”的攀附方式抬高诗的地位;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如锡德尼,彻底摆脱神学对诗的束缚,从诗的本质特征方面重树其地位和价值。启蒙运动时期的莱辛的诗画理论是诗画关系史上的一座丰碑。他从时空角度探究诗与画的界限,认为画以颜色和线条为媒介,在空间中并列,适合表现空间中静止的物体,而诗以语言为媒介,在时间中流动,善于描写时间中先后承接的动作。诗与画分别是时间的艺术与空间的艺术。同时,他也看到了诗画的交融,只要遵循各自的艺术规律,画可以通过“最有包孕的顷刻”表现动作,诗亦可以描写静态的物体。总体而言,莱辛更加推崇诗,他认为诗以真实为最高法则,而画要秉承美为最高标准,所以诗比画更有能力表现广泛全面的人生。在照相术发明之前,诗与画的张力在此达到顶点,莱辛的诗画观影响了我们对诗画的普遍认识。古典时期,诗画关系大体上和谐发展、共同进退。黑格尔对艺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他将艺术划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艺术。诗、画以及音乐都被归于第三种。以理念感性显现的状况为标准来衡量,绘画层次最低,音乐略胜,而诗这种“绝对真实的精神的艺术”是浪漫型艺术的最高阶段,也是全部艺术门类中的最高形式和它们的总汇。诗歌在运用各门艺术的表现方式方面具有最广泛的可能,因而是“最丰富,最无拘碍的一种艺术”。④二、中国古代文化的图文之争图文关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处于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两者的矛盾、对立比西方缓和得多。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图文关系体现在“言、象、意”、“文学之象”(意象、兴象、意境等)、“诗画一律”和“书画同源”等众多方面。“言、象、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言”和“象”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图文关系的一种表征。最早将“象”引入“言、意”关系的是《周易》,其《系辞》中有言:“子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⑤这里“言”指卦辞和爻辞,“象”指卦象和爻象,儒家认为通过“象”这一中介“言”可尽“意”。后来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进一步阐释:“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⑥由此更加确立了“象”在“言、意”之间的中介地位,同时也明确了“言、象”之间“寻言以观象”和“象以言着”的彼此依赖关系。“言、象、意”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国古代的诗歌和绘画理论,在诗歌理论中表现为“意象”、“兴象”、“意境”之说,在绘画理论中也同样存在着“诗意”和“意境”的审美诉求。“象”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极为重要。刘勰在探询人文本源时有言:“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⑦(《原道》)“太极”即“易象”,是人文的起源。“象”在文学中具体表现为“意象”。“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⑧(《神思》)原本圣人用以尽意的卦象、爻象在此引申为主体化的物象,即文学主体的心灵之象,成为文学思维的本质规律。同时“象”也指“文学形象”,作者之“意”需借此“象”才能得以寄寓。与“意象”近似的“文学之象”还有“兴象”。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首次提出“兴象”,并认为诗歌创作应以“兴象”为主。自此之后,“兴象”便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概念和评价标准。“兴象”的“兴”本身就含有“象”之义,朱熹释之为“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并指出“兴”与《周易》的“立象以尽意”相似,皆是寄“意”于“象”的手法。⑨王夫之更将“兴”与“不兴”视为诗与非诗的标志:“诗言志,歌咏言,非志即为诗,言即为歌也。或可以兴,或不可以兴,其枢机在此。”{10}“象”对文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意象”、“兴象”的深入发展是“意境”理论。“象”乃是“意境”的重要成分,但“意境”的至高境界却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种诗歌审美标准是受“贵意论”的哲学思想影响,同时也是道家“大象无形”思想的体现。老子所崇尚的文艺或美的至高境界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所推崇的绘画是“解衣般礴”式的自然之画,而文学也只有超脱语言限制,出于“言意之表”的才是精妙之作。其实如庄子对绘画和文学采取同等的审美标准,无论“意象”、“兴象”还是“意境”理论在我国都不仅是诗歌的专利,也是绘画的重要思想。“这个‘象’如果落实到纸面上,即‘手中之竹’……以国画的语言来表达,就是由笔墨或者少量的色彩构成的画面。”{11}中国绘画之所以重“神”而不重“形”,与“言、象、意”、“意象”和“意境”等理论息息相关。对诗歌和绘画来说,“言”和“象”同样都是尽“意”的工具,只有“忘言”、“忘象”才能得“意”。中国古代历来就有“诗画一律”的说法。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断是对此命题的高度概括,意为诗有“画境”,而画有“诗意”。前者要求诗的情志要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色物象来显现;后者要求画不仅要表现形色,更要从中传达出情志意蕴。叶燮说得更详尽:“画者形也,形依情则深;诗者情也,情附形则显。”更有“摩诘之诗即画,摩诘之画即诗”的绝对之语。{12}王夫之亦有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二者同一风味。”{13}不过均与苏轼的说法大同小异。与“诗画一律”相仿,“书画同源”之说也由来已久。自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首次提出“书画异名而同体”之后,这种观点就不断深化。“书”最初指文字,后多指书法。我国之所以会产生“书画同源”思想,原因有二:其一,中国文字最初是一种象形文字,在造字过程尤其是造字初期借鉴图画的方法,在文字书写方面也借鉴绘画思维,注重观察文字所指的客观事物,尤其注重对其精神意蕴的把握;其二,中国古代绘画运用毛笔和水墨这样特殊的材质,所以中国绘画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书法为基础的,对书法的点、线的把握在绘画中至关重要。{14}我国图文和谐的文化氛围孕育出“文人画”这种独特的绘画类型。“文人画”将诗、书、画三者融为一体,可以说是我国图文关系的最好体现。当然,“诗画一律”和“书画同源”只是相对而言。钱钟书曾批判过这一命题,指出“诗画一律”仅在这样的范围内成立:其诗为神韵诗,并非中国古诗的正统,而画是南宗画,却是中国画史的正统派系,我国对诗画的评判标准并非完全一致。王维是“诗画一律”的最好例证,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而得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结论再恰当不过,但如果将这一结论扩展到全部的诗歌和绘画派别就有问题了。“书画同源”也是如此。象形只是造字的方法之一,并非所有汉字都源于图像。而书法、绘画两种艺术当然各有特色,并不完全同源同体。因而我国古代文化的图文关系只是从总体上呈现出和谐交融的倾向,这一倾向是不能被绝对化的。同理,西方古代文化也有诸多类似于“诗画一律”的说法,诗画的对立在西方也只是相对而言。三、图文关系的现代变革纵观中西古代文化,图像与文学既有矛盾对立,也有和谐交融。总体而言,西方文化较多述说二者的矛盾对立,而中国文化则更倾向于二者的和谐统一。沿这两条线索来看,图文关系在古代的发展都相当稳定,且文学之地位颇高,但20世纪后半期它们的关系却发生了巨大变革。1994年,美国学者米歇尔和瑞士学者博姆分别提出“图像转向”的概念,这宣告着“语言学转向”的终结和“图像转向”的开始。然而“图像转向”并非突如其来,在“语言学转向”内部早已蕴藏端倪。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就预言:“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不如说,根本上世界变成图像,这样一回事标志着现代之本质。”{15}米歇尔本人也认为:“在英美哲学中,这一转向的变体向前可以追溯至查尔斯·皮尔斯的符号学,向后到尼尔森·古德曼的‘艺术的语言’”。{16}随着“图像转向”所向披靡的发展,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正进入一个如海德格尔所预言的“图像时代”或德波所说的“景象社会”。“景象不是现实世界的补充或额外的装饰,它是现实社会非现实主义的核心。景象以它特有的形式,诸如信息或宣传资料,广告或直接的娱乐消费,成为主导的社会生活的现存模式。”{17}当“景象”成为这个时代的主因时,图文关系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如巴尔特所言:“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形象不再用来阐述词语,如今是词语成为结构上依附于图像的信息……过去,图像阐释文本(使其变得更明晰)。今天,文本则充实着图像,因而承载着一种文化、道德和想象的重负。过去是从文本到图像的涵义递减,今天存在的却是从文本到图像的涵义递增”。{18}图文关系在今天不再表现为诗画关系,而是集中体现为影视与文学的关系。影视是当代文化的主流。麦克卢汉认为:“电影的诞生使我们超越了机械论,转入了发展的有机联系的世界。仅仅靠加快机械的速度,电影把我们带入了创新的外形和结构的世界。”{19}布尔迪厄则指出电视对报纸这种传统文字媒介构成了强有力的威胁。“文字记者推出一个主题,如一个事件,一场论战等,一定要被电视采用,重新策划,拥有某种政治效力,才会变得举足轻重,成为中心议题。”{20}文字新闻业在电视媒介的压迫下萎缩,并日益失去其自身的独特性,要依赖电视媒介来生存。影视与文学的关系并非古代诗画关系的继续,而是一场全新的变革,这是因为影视是一种有别于绘画的全新的图像或艺术类型。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认为的那样:绘画是传统的手工艺术,具有“即时即地”的“光韵”和膜拜价值,而电影是机械复制时代的产物,“光韵”在复制和修改中消失,艺术的膜拜价值被展示价值取缔;另外画家与对象保持着天然距离,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而电影摄影师则要深深沉入对象之中,所展示的是被分解成诸多部分的形象。影视并非绘画艺术的延续,这种新型艺术向绘画和文学,甚至所有的传统艺术同时发出挑战。古代的图文矛盾化解,而新的图文矛盾产生。“电影实际上不像歌曲或文字那种单一媒介,它是一种集体的艺术,不同的人分管色彩、灯光、声响、演技和对白。”{21}影视作为一种集体艺术不仅表现在影视人的分工合作上,更表现在它可以借用或融合其他艺术的表现手法,这其中包括绘画、音乐,也包括文学。上文谈到黑格尔之所以确立诗歌为最高的浪漫型艺术正因为它能够利用其他众多艺术的表现手法,而现在影视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所以毫无疑问地取代了文学而登上艺术的至尊宝座。相形之下,文学的处境岌岌可危,越来越多的人迷恋影视剧而抛弃文学作品,文学书籍充斥图片,文字沦为图片的附庸,而且作家们也期待通过影视提高知名度,许多人因投身影视制作而无法潜心创作。我们不禁要问文学真的会走向终结吗?在“图像时代”文学怎样才能更好地生存?四、文学在“图像时代”的生存策略面对影视的冲击,绘画和文学这两种纷争几千年的古老艺术站在了一起。在文学面临影视冲击之前,西方绘画就已遭遇了一场与摄影的激烈“战争”。从这场与“图文战争”相似的“战争”中,我们能否获得些许启示呢?1839年8月,达盖尔的摄影法公布,这给以写实为最高艺术理念的西方传统绘画带来致命打击。“绘画终结”之说如今天“文学终结”一样不绝于耳。众多画家、批评家,如安格尔、波德莱尔都坚决反对摄影,将之视为绘画的永久敌人。但也有少数画家,像现实主义画家米勒那样,对摄影报以积极的态度,认为摄影可以作为绘画的参考资料,也可以被用于绘画教学。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绘画开始逐渐利用这一技术为自己服务。受到摄影最大冲击的肖像画和风景画也受益匪浅,画家可以轻松拍摄一张绘画对象的照片,然后将之带回家中慢慢描绘,这使画家和模特都免受过去劳累之苦。然而摄影对绘画更深层的影响还在于其促使绘画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西方绘画自古希腊以来一直秉承“真实再现现实”的理念,摄影术的出现使绘画终于有所突破,朝着摄影术所无法表现的领域发展。所以19世纪末西方绘画开始“由再现向表现、由再现向多元、由统一向个性方向发展”,{22}由此步入现代绘画之旅。从绘画与摄影的“战争”来看,绘画在面对摄影的冲击之时积极地采取了“为我所用”、“另辟蹊径”的发展策略,所以才取得了现代的辉煌成就。那么“为我所用”和“另辟蹊径”这两种策略对文学来说是否依然有效呢?也许人们会对这种类比提出质疑:摄影和绘画同属视觉造型艺术,绘画的发展策略是否可为文学借鉴?文学是否具有利用影视来发展自身的可能性呢?所谓“为我所用”即文学借鉴影视来发展自身,这其实是早已存在的事实。自莱辛《拉奥孔》以来,文学一直被视为时间的艺术,而区别于绘画、雕塑等其他空间艺术。但是现代文学却日益表现出空间化倾向,这不能不说是受到影视艺术的影响。阿瑟·米勒说过电影“快速的转换,互无联系的画面的突然结合,照相术(摄录技术)固有的记录效果,简洁的叙事法和对无声动作的集中表现”都已不声不响地,有时则是全未觉察地渗入到小说和戏剧之中。{23}文学借鉴影视最突出的例证是蒙太奇手法在文学中的运用。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独特的艺术手法,亦即对影片镜头的剪辑组合。许多文学作品尝试运用这种手法来进行诸多毫无关联的时空场景的自由组合和拼贴,获取新奇、强烈的艺术效果。这种空间化的叙事方式无疑打破了以往的文学观念,丰富了文学单一、线性的时间叙事方式,也是传统文学现代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所谓“另辟蹊径”即朝着影视无法触及的领域发展文学的独特性。文学在许多方面是影视无法匹敌的,依照麦克卢汉的看法:“正如照片促使画家向抽象艺术和雕刻艺术方向靠拢一样,电影使作家坚定地在语言简练和深刻象征方面下功夫。在这两方面,电影又是不能与作家匹敌的。”{24}换句话说,“照片已经充分表现的世界,画家再也不能去描绘了。于是,他回头用表现主义和抽象派艺术去揭示创造力的内心活动。同样,小说家再也不能为读者描写物体和事象,因为读者通过照片、出版物、电影和电台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所以,诗人和小说家转向内在的心理姿态。”{25}语言、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深刻的修辞手法等几方面都是影视无法与文学媲美之处。文学朝这些方面发展就会避开与影视的强烈冲突,从而在文学的独特性上达到无法企及的高度。作家对语言的重视自不必说,其他方面其实也早已是文学现代发展的倾向。如意识流小说便极大增强了文学表现人物心理的功能。“意识流”心理描写打破了传统心理描写的逻辑性,将时空错乱并置,极具跳跃性;舍弃了传统心理描写的全知叙事视角,让读者直接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消解了传统心理描写中人物心理与周围环境的必然联系,突出心理活动的主观随意性。“意识流”小说成就斐然,而且被影视艺术争相模仿,制作出许多杰出的“意识流”电影。文学是否会在影视的排挤下走向终结呢?我们之所以会产生文学即将终结的想法,主要是因为文学今昔差异而引起的失衡和焦虑心理。每个世纪都有它的“主因”(the dominate)艺术形态。绘画、音乐、文学都曾是某个世纪的“主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终究都会落寞。即使文学的辉煌时代不会再来,我们也没必要气馁。因为文学在众多艺术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不仅影视艺术需要它,人类的健康生存和文化的持续发展也都需要它。影视对文学的需要毋庸置疑,影视界也对此直言不讳。如摄影一样,电影诞生之初也曾被质疑为庸俗技术,被拒绝于艺术门外。通过改编文学作品以及从文学中汲取营养,电影才走上艺术之路。这种依赖关系至今也在延续,如我国第五代导演的成名之作《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黄土地》、《一个和八个》等都是改编自文学作品。麦克卢汉从更深层次上探讨电影对文学的依赖,他认为文字阅读是欣赏电影的前提。对于没有文字的民族,如土着人来说,“透视”、“光线强弱所造成的距离远近效果”以及“照相机镜头追踪景物或抛开景物的运动”都是无法理解的,而“偏重文字的观众习惯于追随一行接一行的印刷形象,决不会怀疑线性排列的逻辑,他们会毫无异议地接受电影的序列结构”。{26}影视虽然借助文学发展起来,但却在日益侵占人类生活中的文学领地。“图像时代”的电影、电视、网络等形成的视觉形象正一个接一个地垄断着人类的生活。我们在沉溺于“读图”的感官刺激和便利的同时,也在接受“图像”成为我们唯一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方式,懒惰、被动、丧失思考、缺失精神的培养是人类在“图像时代”所面临的最大危机。确切地说,这种危机并不是图像造成的,而是由图像的垄断或“霸权”造成的。针对“图像霸权”,沃尔夫冈·韦尔施提出听觉的拯救构想:“在技术化的时代社会中,视觉的一统天下正将我们无从逃避地赶向灾难,对此,惟有听觉与世界那种接受的、交流的,以及符号的关系,才能扶持我们。堕落还是得救,灾难还是拯救——这就是不同选择的图景,人们正试图以它来搭救我们,打开我们的耳朵。”{27}为了拯救文化以及人性的均衡发展,我们需借助听觉这样的非图像因素来抵制“图像霸权”。从这一角度来说,文学也不失为一种拯救的方法。文学是能够拯救人类现代危机,制衡。

图像意识在文学中的应用

图像意识在文学中的应用

图像意识在文学中的应用图像意识是指一种人类的意识形态。

我们在学习语言和文学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个概念,但难以理解它到底是什么。

其实,图像意识源自我们的大脑对于事物形象或形态的感知处理。

人的大脑倾向于将视觉形态或者其他感觉形态转化为形象,因此,图像意识就应运而生。

当我们谈到图像意识在文学中的应用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诗歌。

诗歌的核心就是图像意识,很多人说:一个好的诗歌作品,首先就要有好的图像意识。

如李白的《将进酒》:“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揽衣去,莫问前程,恰似你天上有路,走的人没有回头。

”这首诗的文字所表现的图像,其实就是图像意识,因为它能够唤起读者心中浓浓的感觉和画面,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生动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可以切身感受到作者对于尊贵和自由的坚守,感受到作者眼中的壮美和豪情。

同时,这也是通过图像意识诗歌所能达到的效果之一。

图像意识可以通过形象的语言来形塑我们的情感,让我们的思想和感受更加深刻。

除了诗歌以外,小说、散文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也常常运用图像意识。

比如在小说中,很多描述场景和肌理的文字,其实都是图像意识的延伸。

因为小说是一种复杂的说明性文字,它必须通过文字来传达故事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图像意识,小说可以更加直观地传达故事中的情感和意义,让读者产生共鸣,理解故事的内涵。

例如,金庸的《侠客行》,用图像意识来描写江湖中花木兰和鲁智深的邂逅,为小说营造了浓浓的江湖气息。

更进一步,图像意识在文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用来表达情感和意义,而且还可以用来起到象征作用。

因为图像意识是一种抽象的创造性过程,它可以将本来没有形象的概念赋予具体的形象,让读者从中领悟匪夷所思的意义和象征。

比如,鲁迅的《药》中,药作为象征人的爱情生活及其哀痛的化身,也化为自然界赋予人的恶毒、残忍、痛苦和死亡等,深深地寓意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悲惨命运。

总之,图像意识在文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叙述者更好地将情感和思想传达给读者,加强读者与作品的共鸣。

文字与图像的结合与表达

文字与图像的结合与表达

文字与图像的结合与表达当我们谈论到文字与图像的结合与表达时,我们无法忽视这两种表达方式的独特性和相互关系。

文字和图像都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它们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相互融合,产生更丰富的表达效果。

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通过语言的规则和结构来传递信息。

文字的特点在于其能够准确地表达概念、思想和观点。

文字可以通过描述、叙述、解释等方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

文字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可以通过修辞手法、节奏感和语言的韵律等方式,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然而,文字的表达方式也有其局限性。

文字是一种线性的表达方式,读者需要按照作者的思路逐步理解和解读文字的含义。

文字的表达方式相对抽象,容易产生歧义和误解。

此外,文字对于一些抽象概念和情感的表达也显得有限,无法完全传递作者的感受和情绪。

与文字相比,图像是一种非常直观和直观的表达方式。

图像通过形状、颜色、线条等视觉元素来传递信息。

图像的特点在于其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感官,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图像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构图的设计和视角的选择等方式,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图像的表达方式直观而直接,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和理解。

然而,图像的表达方式也有其局限性。

图像是一种静态的表达方式,无法像文字一样进行逐步的解读和理解。

图像的表达方式相对抽象,容易产生多义性和误解。

此外,图像对于一些抽象概念和思想的表达也显得有限,无法完全传递作者的思考和观点。

文字与图像的结合与表达,可以弥补彼此的不足,产生更丰富的表达效果。

文字和图像的结合可以通过文字的描述和图像的展示,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

文字可以对图像进行解读和说明,帮助读者理解图像所传递的意义和情感。

图像可以为文字提供形象和具体的支持,使文字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文字和图像的结合与表达也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方式,产生新的表达形式。

文字和图像可以通过排版、设计和布局等方式,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文学与影像的互动关系

文学与影像的互动关系

文学与影像的互动关系文学与影像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方式,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文学以文字为媒介,通过笔墨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境传达给读者;而影像则以画面为媒介,通过影像的图像语言和音效来表达作者的意图。

两者在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中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共同构筑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

文学对影像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许多电影、电视剧的题材和剧本都来自于文学作品。

文学通过文字所创造出的丰富形象和故事情节,能够激发导演和编剧的灵感,帮助他们构建起影像的世界。

例如,不少著名的小说如《红楼梦》、《格列佛游记》、《边城》等都被改编成了优秀的影视作品。

这些作品在各自的领域中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详细的场景描写,为影像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基础。

影像对于文学的传播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电影、电视剧等影像作品,通过其生动的画面和动人的音效,使原作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许多观众在欣赏了影像作品之后,会被吸引阅读原著,重新感受文字的魅力。

影像作品通过传播文学作品,推动了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影像作品还可以将本土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和拍摄,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传播,帮助文学作品跨越时空和地域限制,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精髓。

文学与影像还可以相互借鉴和启示。

文学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激发影像创作者的灵感,为影像作品提供新的创作思路。

同样,影像作为一种视觉和听觉的表达方式,也可以给文学作品提供新的呈现形式和创作方法。

许多文学作品在拍摄成电影或电视剧时,会采用特殊的摄影手法和视觉效果,使原著中的形象和情节以全新的方式呈现。

这种互相借鉴和启示的关系,使文学与影像能够共同发展和创新,为观众和读者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享受。

总之,文学与影像在艺术表达和文化传承中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文学为影像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而影像作品又通过其生动的画面和声音,推动了文学的传播和发展。

网络时代的文学接受——兼论文学与图像的关系

网络时代的文学接受——兼论文学与图像的关系

网络时代的文学接受——兼论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的文学文本,出现了非线性的文学文本。

文本方式的改变也给文学接受带来了改变,接受者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他们在文学创作、文学阅读、文学评论上主体性作用在增强。

读者告别了单一的文字文本,图像的参与使视觉上获得了更多的新鲜感。

但另一方面,图像使文本审美空间缩小了,文本的韵味也因此降低了。

图像使带有模糊美感的文字文本明晰化了,略去了读者的体味过程,容易造成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

关键词:文学接受;超文本;文学;图像对于文学体裁的分类,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争议。

但无论哪种分法,都是基于语言上考虑的。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已经成为学界的一种共识。

然而,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而随着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印刷文本的文本,即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超文本。

超文本与传统印刷文本一个显著的不同点在于,超文本不仅包含了文字信息,它还可以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传达信息,“当代文化正在变为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1]156贝尔的话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网络给当代文化与文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活动由世界、作者、作品与读者四个要素构成。

对于文学接受来说,读者无疑是最重要的参与者。

由作者创造的“第一文本”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这一环节,才能完成向“第二文本”的转变,整个文学创作过程才算真正的结束。

麦克卢汉说,“媒体会改变一切,不管你是否愿意,它会消灭一种,引进另一种文化。

”[2]248对于电子传媒时代产生的超文本这种新型的文本形式,给文学接受环节及读者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一、世界、作者、作品、读者的关系更紧密在传统的印刷文本中,由于作者、作品及世界的固定,读者的接受过程就显得被动。

图像化时代与文学的后现代性

图像化时代与文学的后现代性

2、媒介化时代文学审美功能的 变迁
2、媒介化时代文学审美功能的变迁
在媒介化时代,文学的审美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大众审美需求的变 化使得文学作品的审美标准变得多元化。另一方面,媒介化时代的到来也使得文 学审美功能面临严峻挑战。网络文学的兴起使得一些粗制滥造、缺乏创意的作品 得以流传,而这些作品往往以市场为导向,忽略文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因此,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文学的审美功能,坚持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同时,也要满足大 众审美需求。
三、建议
总之,在后真相时代的社交媒体中,我们需要在图像传播中保持警惕,避免 被虚假信息所误导。我们也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协作模式和技术手段,提升真相的 传播效率和质量,共同构建一个客观、公正、全面的信息传播环境。
引言
引言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是指从清朝末期开始,历经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直到 当代的一系列大众化、通俗化的文学现象。这一时期的通俗文学,无论是小说、 散文还是诗歌,都表现出明显的媚俗化倾向。本次演示将从这一现象入手,探讨 其现代性碎片呈现的具体表现及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图像化时代
一、图像化时代
图像化时代是指以图像为主要传播媒介和表达方式的时代。这个时代有以下 几个特点:
1、图像的普及性和直观性。在图像化时代,图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 径之一。人们通过观看电视、电影、图片等来了解世界,图像的直观性使得信息 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一、图像化时代
2、图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图像的制作和传播变得更 加多样化。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软件制作出不同的图像效果,图像的灵活性和多样 性满足了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
一、社交媒体图像传播的优势和 问题
一、社交媒体图像传播的优势和问题

浅谈文学与美术创作的关联

浅谈文学与美术创作的关联

浅谈文学与美术创作的关联
文学与美术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却常常会产生联系和相互影响。

文学是以文字为载体,通过描写和叙述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而美术则是以图像为媒介,通过视觉形象来传达感知和表达。

虽然两者在形式和表现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它们所追求的内在含义和艺术价值却是相通的。

在文学和美术的创作过程中,常常会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产生出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这种相互的关联与影响丰富了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文学作品常常会为美术创作提供灵感和素材。

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感受力,常常能够为美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

很多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场景、形象和情感,都可以成为美术作品的创作素材。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将其中的内在情感和意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创作出贴近人们生活和内心的美术作品。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故事也常常可以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有所启发,产生出更加有内涵和深度的艺术作品。

文学作品对美术创作的灵感提供和创作素材的提供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学和美术在表现主题和情感上也常常会相互借鉴和相互启发。

文学和美术都是以表现人类生活和情感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形式,因此它们在表现主题和情感上常常会有相通之处。

很多文学作品中描绘的情感和思想,都可以成为美术作品的创作主题,让美术作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和内心;而美术作品中的情感和意象也可以为文学作品提供情感的启发和表现形式的借鉴,让文学作品更加具有视觉化和图像化的表现方式。

文学和美术在表现主题和情感上的相互借鉴和相互启发,为艺术的表现和情感的传达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可能性和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与图像的关系——影视网络会取代文学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苏轼论王维的诗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上面所引的这首诗,确是”诗中有画“的诗,甚至于我们能以诗画出一幅很美的画面。

但这并不代表着诗(文学)和画(图像)就是能够等同的,文学和图像在很多方面是有差别的,并且这些差别是无法被消除的。

文学审美与图像审美的不同。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一下审美的含义北京师范大学的童庆炳教授认为:“审美的‘审’,即是观照、感悟、判断,也就是说是主体的动作、信息的接受、储存与加工。

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注意、感知、回忆、表象、联想、想象、理解等一切心理机制处在极端的状态。

再者就是‘审’的对象就是指现实事物或文学中所呈现的事物。

”根据童教授的定义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两个情景一个是一幅古城春草图,另外一个则是“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两天……”。

第一例我们可能想到的只是辽阔的情景。

在没有其他的审美想像了。

而第二例则不然,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学想象,我们读到后会联想到送别的情景。

读这首诗先要我们有欣赏它的愿望、要求,进一步要全身心天投入,把我们的情感和联想调动起来,专注于这首诗歌提供的画面和诗意,我们就会进入这首诗歌的所吟诵的的感情世界。

而这幅画面由于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平面的感性认识,而不能调动我们的审美主动性,因而不会有更多的含义被人们发觉,没有外界的帮助读者也很难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诗意和境界。

在从形象的角度看。

文学和图像都涵有形象美,并且在形象中都注入了情感在里面。

但在形象美方面,二者只能说是交集,不能等同。

在形像的表象方面,图像更加直观,更加明确的。

如一张风景照片,上面的山山水水是不会有变化的,永远固定的,这种直观给我们以视觉上的无差别的观感,但这种直观却又会翻过来限制我们的思维的扩展的。

而文学的想象美却是有很大变化空间。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审美情趣。

这就使得图像的直观变成了一种缺陷。

一张图像不会也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审美观点。

范冰冰是现在演艺界的巨星,但是对范冰冰的评价是不一的,有人说她不是很美,也有人说他美。

这也恰巧说明了一个具象化的人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审美评价标准的。

而文学的高明之处就恰恰在于他给读者留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王安石一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廷寿”(《明妃曲》),却万古长美。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一句也写出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美女,契合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美女形象,文学中的罗敷也是恒美的,这也正反证了具象化的缺陷。

“空则万有,静则万动”不把一个东西说的表述的太形象反而是增加了这个东西本身的内涵。

图像的具象是不能做到合乎众人的口味的。

换言之,图像是直接的形象化,而文学的是抽象的需要解码的形象化。

文学的形象化是需要加工的,而正是这多出的一个步骤需要运用人内心的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和根据审美者自身的条件等因素来创造的,这也使文学的形象化的内涵得到了极大地丰富。

所以,不用色彩而是用文字堆砌的人物形象反而更加美丽,并且这种美有更广的适应性。

另外,文学是具有音乐美的一种文化形式。

这种美电影中的语言是无法达到的。

电影中的音乐美只是人为添加的背景音乐。

如果电影台词是韵文,那就成了舞台剧或者说是话剧、戏剧。

电影在这一点的是有缺陷的,但这并不代表着电影是不好的。

电影也是可以增加一些音效作为情景渲染的,这可以使电影的情景变更显得更加直观,也使气氛更加动人。

而对于图片而言,这种音乐美事不存在的。

在各种书面的或者说是平面的艺术创作,文学可能是仅有的一个有音韵的形式。

这种音韵是来自于文学的构成要素——文字的,每个文字上都被赋予了一个音节,作者对这些音的应用使得这些文学作品有了音乐美。

而图片则只是静态的无声的,有些图片,比如一架钢琴的素描,也许会给你音乐的享受,但这只是在我们看到钢琴后的联想生发而出的,不是其自身具备的,也非客观的。

文学与图像在音乐美这一特质上的差别是十分显著的。

文学的音乐美是直接的,图像很少有音乐美的,即便是有也只是抽象的,是由我们读者在观赏时从内心生发的。

文学比之图像在音乐方面的优势,在抒情语言中更是显现无遗的。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诗歌都具有诉诸人耳朵的听觉美”,韵文,特别是诗歌,对韵律、节奏都是非常考究的,如:杜甫的《过宋员外之问旧庄》: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

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这首诗的平仄是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的,虽首句韵律欠佳,但后句有所补救,应该说韵律是很规整的。

节奏上全诗俱为二三分句: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

韵脚为下平五歌韵。

这些韵律、节奏和韵脚都是为什么文学作品会有音乐美的原因。

而图像是缺失这些的,因为图像是静止的,也是无声的。

文章开头,笔者阐述了在形象方面,文学的形象比之于图像是较为抽像的,是文学的一个优势,使文学的形象具有更广的内涵。

这一种优势在对一些抽象的哲思的阐述上也是一样突出的。

在表达抽象的哲理时,文学(或者说是文字)的抽象表达能力有起到了很大作用。

由于文学本身的抽象性是和哲理的抽象性是暗合的,所以文学可以从一种抽象角度去使哲理更加具象化。

华兹华斯曾写过一首诗歌:人世俗务过分繁重,起早摸黑挣钱花钱,我们荒废了天赋。

我们在大自然中很少看到自己的东西我们丢弃了自己的心灵,可怜的恩赐。

这首诗是由于诗人看到了工业社会和经济社会的洪流可能会摧毁人自身的价值,于是呼唤返回自然,回归人类自身的灵性。

诗歌是抒情的工具,在表现理论上是有所欠缺的,但也足以说的明白的。

让我们在看一篇更有力度的议论文体的文章。

马克思说:“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

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之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是生产出个人同自己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生产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这段文字详细的阐释了在生产进步的同时,人的异化和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关系。

以及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和改善对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分裂这一现象的解决。

这段文字更加适合去彰显文学对哲思的表现力。

而图像则基本上没有能力去直接阐释哲理的,我们只能通过图片中的形象加以联想一些,使之和哲理连上关系。

或者干脆说图像可以成为点燃理性哲思的引线。

我们可以通过图像表现的内容,看到人和社会或自然的关系。

但这些都是通过人的大脑概括出来的,而不是图像自身所能表达出的哲思内蕴。

再看语言。

语言是文学的一个重要载体,这些符号化的工具正是铸成了文学这座堡垒的砖块。

虽然语言是处于被内容所决定的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不重要。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再有思想的作家如果语言关过不了,那他终究是失败的。

并且这些语言的运用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作家的语言或者是不同作品的语言都是各有特色的。

比如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和杨绛先生的《洗澡》虽然都是写知识分子圈子的,但却有很大差别。

钱先生语言尖刻,针针见血。

而杨先生温情,悲悯情怀浓重。

这种文学的语言的特点在电影中是很难被表现出来的。

如果我们看着两部电影只能发现这两部小说原型的内容和作者态度的不同。

那些最能体现小说作者水平的语言被忽视了。

这也就消杀了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美丽的因素。

电影的这个缺陷是不能忽略的。

这是电影为什么不能取代小说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艺术中,小说是和电影离得最近的一种形式了,这种近亲关系都无法避免一些矛盾,更不要说其他,如诗歌、散文等形式了。

文学的叙事方式和电影的叙事方式有很大的差别的。

从故事的构成来说,小说的构成单位是文字符号,小说的叙事是通过编码和解码等步骤加以展现的,并且有些作品叙述者的地位是很重要的,读者也主要是跟随叙述者的。

而电影的生成单位则是图像——即一个个单独的画面。

也就是说是有一个主要的思想来组构或是串联起这些画面以形成电影的。

图像和文学的具体差别是上文一直在论述的。

图像是构成电影的重要因子,其实论述文学与图像的差别也是在侧面地论述文学与电影的关系。

他们之间的不同也正好成为了电影为什么不会取代电影的论据。

笔者从二者不同方面入手去证明电影不能取代文学似乎有失偏颇,但也不失为一种方向。

在现在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影观众会渐增,而文学作品的受众是逐渐减少的。

这是由于市场的需求和人们欲望的的要求所产生的现象。

电影的发展和新通俗小说的发展是非常相似的。

新通俗小说的产生和发展是一时兴起的,应该说它是一个暴发户。

它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和现在人们对内心欲望的发泄的种种因素,至于现在可以日益蓬勃。

但这不是说新通俗小说就会取代其他小说。

即使他会在一段时间内显现强大的生命力,也不可以说这就是新通俗小说将要取代其他小说的征兆。

比之电影和文学的兴衰,也是这样的道理。

电影或许有很多的优点和便利,但这并不能作为抹杀文学的优点和特性的原因。

根据文学和电影的各种差别,以及文学比之电影所显现的特性。

笔者认为电影不会也不可能取代文学作品。

或许会回到先秦时期,文学为一部分人所学习、掌握和欣赏。

普通大众文学意识或许会逐渐淡化。

到那时文学为精英所掌握,然后由电影来补充普通大众的需求。

但文学却不会被取代,其实绝大部分的电影是以文学为蓝本的。

也就是说,虽然文学与电影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不能认为二者就是完全隔离的。

应该说他们是一组交集。

文学和电影在一些方面是相同的,比如相同题材的内涵和主题等方面。

也就是说如果读者只是想要了解故事,那么在这个层面上,电影是可以暂时替代文本的,但绝不是取代。

文学的特性是电影无法取代的。

上文所说的替代也只是在故事层面的,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取代。

不光是文学和电影在内在上的差别,文学和电影在受众上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文学的受众多集中在知识分子内,而电影的受众却是面向普通大众的。

有些不是知识分子的人也会看小说和诗歌,但这种看或者说是读,却只是体验的阅读,而无法上升到理性高度的阅读。

他们对这些文本的好坏的评价也只是感性的评价,而无法上升到理性的评判。

而电影的主要作用就是讲故事,所以普通大众是都可以接受,而且是喜闻乐见的。

这种故事的接受无需人脑的再加工,只是感性的物质体验,但同时也会给观众以精神上的触动,或喜悦或感动。

这篇文章主要从电影和文学作品的差别上进行了对比,同时更加突显了文学的特性,以证明文学的不可取代。

但并非否定电影。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智各有不同,各有所取。

所以笔者观点或许有失偏颇,但不失为个人之言,请老师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