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12条地裂带介绍

合集下载

陕西省活断层分布概况

陕西省活断层分布概况
八、党木一双泉断层
断层南西起自渭南柳园村,向北东50度方向延伸,经蒲城东王、大荔双泉再向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内,也总称为双泉一临猗(山西)断裂,陕西省境内长约80公里,为断面南倾的正断层。倾角为65—80度左右,断距达800—1000米。断层为固市凹陷东北部下第三系沉积边界,中新统沉积在断层丽侧厚度相差700—800米,呈现北薄南厚,上新世以后直至第四纪仍是北盘沉积厚度小于南盘。洛河以西裂在地表显示不清,在洛河以东,地貌显示明显,断裂沿黄土螈边展布,塬边陡坎比为50—70米。沿断裂在段家寨、双泉、相底等地分布有上升泉,表明这是一条在四纪时期仍在活动的断层;该断层在山西境内为运城盆地的北部边界断裂,北侧为峨台地,地貌显示相当清晰。
九、陇县一宝鸡断裂带
在关中西部的陇(县)宝(鸡)地区,集中发育着一组北西向展布的断层及其所夹:的断块,这组断裂向北西延至甘肃陇西地区并逐渐收敛,向南东延至关中西部逐渐撒开,也称其为陇西系构造,这些断裂新生代活动强烈。
1.桃园一龟川寺断层
由甘肃华亭县境延入陕西,经陇县咸宜关至宝鸡峡口龟川寺等地止于秦岭北麓大断裂以北,走向北西80—40度,倾向北东,倾角50—70度,本省境内长约90公里。在甘肃境内属正断层。在陕西省境内,断层控制白垩系沉积,后期活动又错断白垩1地层,断面垂直,有斜向擦痕和阶步,表示断层两盘作右旋位错。
断裂的东段(临潼以东)为盆地内固市凹陷的南界构造,下第三系及中新统北厚南薄。第四系厚度,在断裂以北为l150—1295米,以南仅有l30—210米,相差1000余米。在现今地貌上与断裂西段正好相反,其南侧为黄土塬,北侧为渭河阶地,两者接触带陡坎比高达百余米,塬边可见到数处第四纪小断层。
四、口镇(泾阳)一关山(临潼)断裂
4.陇县一岐山一马召断裂

西安地裂缝概况

西安地裂缝概况

西安地裂缝是一种内外动力耦合作用形成的地面变形灾害
Xi’an ground fissure is one kind of ground deformation disaster caused by coupling action of interior and exterior active force.
图 e 960107-0701 视向干涉图
34.32 34.30 34.28 34.26 34.24 34.22 34.20 34.18
GPS base mark :西安市南郊清凉寺门口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目前我们正承担二个有机联系的国家课题:
We are now undertaking three correlation research projects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项目编号:200411300025)
Key project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of China
道路受损 桥梁错开
桥梁受损 桥面开裂
Water projecting caused by damage pipeline of water supply
地裂缝错断翠华路供水管道造成突水
地下管道破坏
Ground collapse caused by damage pipeline of water supply
地裂缝主体倾向南,倾角较陡,一般在700以上。在剖面上的形态一 般为上宽下窄的楔形,向下逐渐消失,最深达百余米。主干地裂缝与次级 地裂缝在剖面上的组合形式大致概化为以下几种:

西安地裂缝

西安地裂缝

西安地裂缝问题之探究1.提出问题西安是一个地裂缝多发且已经对其各项工程项目以及大量的文物古迹造成严重影响甚至破坏的城市。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地裂缝在地表是如何展布的、它们的形成机理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防治?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西安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大型工程的陆续进行,在工程建设中地裂缝的影响日趋明显,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程成本。

同时,这些地裂缝对西安的好些文物古迹也有特别重大的影响,比如由于一条地裂缝从西安大雁塔西北方向经过,大雁塔已近朝西北向有一定的倾伏,文物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自上世纪50年代出现地裂缝活动对建筑物的破坏现象以来,在西安市发现的地裂缝已达14条之多(如图1所示),成为危害西安城市建设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

对西安地裂缝发育现状、剖面结构及活动性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不仅是对西安地裂缝进行进一步图1:西安地裂缝地表展布图深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于较好地掌握西安地裂缝发展的新动态、新特点,乃至及时指导西安市的发展规划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2.分析问题西安地裂缝平面上沿黄土梁以NE走向成带发育,与临潼一长安断裂走向一致(可参照图1),原有裂缝沿走向向两端延伸,次级裂缝一般位于主裂缝南侧,倾向与主裂缝相反;地裂缝错断地层的断距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具有同沉积断层特征,主裂缝南倾南降,主次裂缝的典型组合形态,间接反映出地裂缝所处应力场的一些特征;地裂缝活动强度随着超采地下水的减少而减弱,并显示出构造裂缝活动特征,整体活动强度上依然是东部强于西部,南部强于北部。

西安地裂缝在上述各方面表现出如此强的规律性,可见其发育及分布明显地受到区域构造作用的控制,而过度抽取地下承压水是其超常活动的主要诱发因素。

2.1各主要地裂缝的空间展布状况西安地裂缝群分布范围西至唣河,东到纺织城,南起三爻村,北至井上村,面积约155k㎡。

西安地裂缝

西安地裂缝

西安地裂缝研究报告摘要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文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地质现象。

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抽水和构造控制作用,西安市区出现了大量地裂缝,到目前为止西安城区发现的地裂缝已达14条之多,延伸长度超过100km,覆盖面积约250km2,其活动时间之长和规模之大,在国内外尚属罕见。

这些地裂缝所到之处,致使不少地面建(构)筑物和地下设施遭到变形破坏,它们穿越工厂、学校和民房,横切地下洞室、路基,错断高架立交桥,造成建(构)筑物破坏、机器停转、桥梁和道路变形和管道破裂,给西安古城的市政建设带来了严重破坏,迄今为止已造成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

1.西安地裂缝分布1.1概述地裂缝是西安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目前已经探明14条地裂缝。

关于西安地裂缝的成因,目前有以下三种学说:①地下水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引起地裂缝;②汾渭盆地构造活动;③综合以上两种学说。

而西安地裂缝,严重制约着西安工程建设的发展,如地铁、高层建筑、水利水电等工程。

因此,研究西安地裂缝是我们地质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是一件福利人群的伟大事业。

图1西安地裂缝名称图1.2地裂缝简介及分布图辛家庙地裂缝(f1):该条地裂缝在辛家庙重型机器厂附近活动强烈,破坏严重,而且从地裂缝分布与黄土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分区图中可以看出,辛家庙重型机械厂处的黄土湿陷等级为自重湿陷II一III级,湿陷性强。

这表明该处黄土的强湿陷性可能加剧了这一地段地裂缝的破坏活动。

红庙坡-八村庄-米家岩地裂缝(f2):由西往东,该条地裂缝活动强度有逐渐加强的趋势。

东段活动速率大,对建筑物破坏严重;西段活动速率低,破坏程度相应较低。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条地裂缝所经过地区的黄土湿陷性总体上有从西到东逐渐增强的趋势,该条地裂缝东段所处地区的湿陷等级为自重湿陷m级,中段地区的湿陷等级为非自重湿陷I一II级,而西段地区的湿陷等级仅为非自重湿陷I,这与地裂缝的活动趋势是基本相同的。

西安地裂缝

西安地裂缝

西安地裂缝工程地质问题研究1.提出问题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各地因为地裂缝每年有很多工程建设遭到破坏,而所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更是无法具体计算,西安市就是其中地裂缝发育较多的城市之一。

研究地裂缝的成因、分布以及活动规律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裂缝: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

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成为一种地质灾害。

1.2西安地裂缝的分布:图1西安地裂缝分布西安地裂缝大多由主地裂缝和分支裂缝组成。

少数地裂缝由主地裂缝、次生地裂缝和分支裂缝组成。

西安地裂缝总体走向NE70°—85°,近似平行临潼—长安断裂带。

倾向南东,倾角约为80°。

有很好的连续性,每条地裂缝的延伸长度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

西安地裂缝集中出现在西安市中心繁华区,建筑密度大的区域,危害严重。

地裂缝总长达160km,涉及面积达250km2。

大明宫—辛家庙地裂缝带。

长度为9.7km,总体走向NE75°,发育带宽度达ƒ115m。

红庙坡—八府庄—米家岩地裂缝带。

长度为15.0km,走向约为NE70°—ƒ2NE85°,发育宽度40m—60m。

北石桥—劳动公园—官亭西地裂缝带。

长度为8.6km,总体走向NE65°—ƒ3NE85°,发育宽度15m—45m。

丈八路—西北大学—幸福北路地裂缝带。

长度为13.6km,走向NE70°,发ƒ4育宽度22m—55m。

丈八路—和平门—灞桥热电厂地裂缝带。

长度为15.8km。

走向NE70°,发ƒ5育宽度55m—110m。

丈八路—草场坡—秦川场—纺渭路地裂缝带。

长度17.3km。

走向NE65°—ƒ6NE75°,发育宽度35m—70m。

北岭—小寨—铁炉庙—国棉四场地裂缝带。

长度22.8km。

走向NE65°—ƒ7NE75°,发育宽度55m。

西安地裂缝勘察报告

西安地裂缝勘察报告

目录文字部分1 前言 (1)1.1拟建工程概况 (1)1.2勘察技术要求 (1)1.3制定勘察方案执行的技术标准 (1)1.4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1)1.5有关说明 (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2.1位置、地形及地貌 (2)2.2地层 (2)2.3地下水 (3)3地裂缝勘察 (3)3.1西安地裂缝的现状与活动特征 (3)3.2工程地质调查 (4)3.3地裂缝勘探工作 (4)3.4场地地裂缝分布及活动特征 (5)3.5场地建筑适宜性评价 (6)4 结论及建议 (7)附件1:参加本工程主要人员一览表附件2:委托书图表部分1 前言场地f13地裂缝勘察工作,是根据公司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见附件),并受其委托,由我院于2009年10月下旬~2010年2月上旬完成野外勘探工作。

1.1拟建工程概况拟建场地占地面积165.04m(东西向)×503.56m(南北向、126.015亩),场地内拟布置高层商住楼和多层住宅楼。

据已有地裂缝勘察资料,f13地裂缝从拟建场地内通过。

1.2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勘察以查明f13地裂缝在场地通过的具体位置为目的,具体技术要求是:查明f13地裂缝在场地通过的具体位置、产状,评价其活动性,对建筑适宜性作出评价,为建筑总平面布置提供依据。

1.3制定勘察方案执行的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西安地裂缝场地勘察与工程设计规程》(DBJ 61-6-2006);下文引用上述技术标准时均以其编号简称。

1.4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按《DBJ 61-6-2006》规范第4.2.3条,本场地地裂缝为二类场地。

为查明地裂缝走向,本次勘察采用工程地质调查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工作。

1)工程地质调查:调查f13地裂缝活动特征及在本区段的走向,并搜集拟建场地周围已有地裂缝勘察资料。

2)钻探:钻孔采用DPP-100型汽车钻机,φ150mm钻具开孔,φ110mm终孔。

陕西西安地区地裂缝概况

陕西西安地区地裂缝概况

西安地裂缝概况西安地裂缝是西安市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

自西安发现地裂缝以来,迄今为止在南起长安- 临潼断裂,北到孙家湾新房村西起西户高速东侧东到灞桥范围内出现有多条地裂缝带;西安规划区已基本查清的11条活动地裂缝。

西安地裂缝分出露地裂缝和隐伏地裂缝两种, 多呈带状分布, 地裂缝的分布与西安原始古地貌有密切的关系, 地裂缝都出现在古梁的南坡, 分布在古梁到古洼的地貌转折部位。

根据多年来对西安地裂缝的研究, 西安地裂缝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相邻地裂缝间距为6~ 2 0km, 平面形态呈不等间距平行排列。

近似平行于临潼长安断裂,。

地裂缝具有很好的延伸性,每条地裂缝的延伸长度长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 其活动方式是缓慢的蠕动方式, 地裂缝上盘下降, 下盘相对上升。

修订后的《西安地裂缝场地勘察与工程设计规程》, 新规程中, 根据勘探标志层的不同, 将西安地裂缝场地分为一、二、三类。

一类场地的主要特点是: 场地内的地裂缝是活动的, 在地表已形成破裂, 有些场地地表破裂有较长的延伸距离。

在这类场地进行地裂缝勘察时, 可以通过现场地裂缝调查的方法, 追踪地表破裂的延伸方向、延伸距离, 选择典型破裂点, 测量其平面坐标。

对地面破裂受到掩埋的场地, 可以采用槽探的方法揭露出地裂缝,根据地裂缝的倾向、倾角, 确定地裂缝延伸到地面的位置并测量其坐标数值。

二类场地的主要特点是:②地内的地裂缝现今没有活动, 或活动产生的地表破裂已被人类工程活动掩埋。

②场地内埋藏有上更新统或中更新统红褐色古土壤。

在这类场地进行地裂缝勘察时, 采用以钻探为主的勘探方法, 查明上更新统或中更新统红褐色古土壤的产状和错断位置, 测定其延伸到地面后的地裂缝位置和坐标数值。

不符合一类场、二类场地条件的地裂缝场地都可属于三类场地。

三类场地主要特点是: ①埋藏深度40~ 80 m的中更新统河湖相地层。

② 60~ 500 m深度内有可连续追索的6个人工地震反射层组。

西安地铁二号线沿线地裂缝特征_危害及对策_李新生

西安地铁二号线沿线地裂缝特征_危害及对策_李新生
2 西安地裂缝概况
西安地裂缝是西安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现象 , 包括已出露地表的地裂缝和未在地表出露的隐伏地 裂缝 。目前已发现 14条 ,均分布在黄土梁洼地貌范 围内 ,面积约 150km2 ,地裂缝出露总长度 72km ,延 伸长约 103km ,单条地裂缝出露最长 11. 38km。最 短约 2km。地裂缝向东西两侧延伸 ,东过浐河 ,西到 皂河边 。其主要特征如下 [ 1~6 ] :
( 7 )地裂缝活动速率与抽取深层承压水有很好 的相关性 。
长安区已发现数条地裂缝 ,由于勘察 、研究工作 较少 ,其成因 、分布 、活动特征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
3 地铁二号线沿线地裂缝概况
根据最新勘察成果 ,目前发现的西安地裂缝共 有 14条 [ 7 ] ,自北向南编号依次为 f1 ~f14 ,有 11条地 裂缝和两条次级裂缝穿越了地铁二号线 ,地裂缝 f1 、 f4 、f13没有穿过地铁二号线 ,除此 ,西安市长安区还 发育有几条地裂缝穿越了地铁二号线 (图 1) 。
Abstract Ground fissures that are typ ical geo - hazards in Xi′an area m ay cause dam age of various types of build2 ings,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city lifeline p rojects and the land resources, especially endange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running of Xi′an Subway L ine 2. Ground fissures in Xi′an area were introduced firstly, then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fissures were summarized around Xi’an Subway L ine 2. These fissures have been observed and their accum ulative moving value were determ ined. The research results gave the moving speed of each ground fissures at different tim e stage, and determ ined the influence scale / area of each fissure.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were p roposed to p revent and control these ground fissures disasters. Keywords Xi′an M etro L ine 2, Ground fracture, Moving rate, Prevention measure

西安地裂缝

西安地裂缝

西安地铁对地裂缝隧道的防渗技术一.地裂缝简介西安地裂缝是西安地区过量开采承压水,产生不均匀地面沉降条件下,临潼——长安断裂带上盘(西北侧)一组北东走向的隐状地裂缝出现活动,在地表形成的破裂。

临潼——长安断裂带是西安断陷与骊山隆起的分界断裂,它从临潼、经长安至沣峪口,全长60km,总体走向北东。

断裂带由二条正断层和二条分支正断层组成,临潼地区断裂带的分布宽度约2km,长安以西的分布宽度可达5~7km,断层面均倾向西北,是一条上陡(新生界)下缓(基底)的铲形正断层。

1.地裂缝对城市建设危害的原因西安地区北东向的一组隐伏地裂缝(隐伏正断层)从地质年代至今一直不停的活动着,据断距推算,地质年代的平均活动速率为1.44㎜/100a,最大为4.7㎜/100a,现代还保存完好的盆岭地貌就是它们活动的证据。

隐伏地裂缝这样的活动速率不可能对城市建设造成破坏。

西安地裂缝的活动速率一般可达到10~20mm/a,最大为55mm/a。

这样大的活动速率显然不是断层构造蠕动能达到的数量级。

据研究,西安地区60年代以来对承压水的超量开采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是促使隐状地裂缝快速活动的主要原因2.西安地裂缝的形态西安地裂缝总体走向北东,近似平行于临潼—长安断裂,倾向南东,与临潼—长安断裂倾向相反,倾角约为800,平面形态呈不等间距近似平行排列。

西安地裂缝由主地裂缝和两侧树枝状的分支地裂缝组成。

3.西安地裂缝发育的地貌特征西安地裂缝都发育在特定的构造地貌部位,黄土梁的南侧陡坡上,梁间洼地的北侧边缘。

因为黄土梁和洼地相间排列的构造地貌形态是隐伏地裂缝长期活动形成的,书斜式活动的特征决定了黄土梁南侧是陡坡,其北侧是缓坡。

到目前为止,在黄土梁的北侧缓坡没有找到一条类似西安地裂缝的隐伏地裂缝。

二条地裂缝之间的地块,在书斜式活动过程中,地块内部也会产生次一级的变形,形成一些低序次的小断层,这些断层的长度不大,方向不一,并且都不活动(已找到24条)4.西安地裂缝使建筑物损坏机理西安地裂缝的蠕动速率很低,不会产生动力破坏作用。

西安城墙的破损现状\原因及修复措施

西安城墙的破损现状\原因及修复措施

西安城墙的破损现状\原因及修复措施摘要:西安城墙整体保存良好,但其局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

本人通过实地考察分析破损原因,并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案及一些建议。

关键词:古城墙开裂处理一、城墙简介古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呈长方形,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长11.9公里。

共有城门4座;敌台98座;角台4座,其上外侧有雉堞5984个,上有垛口,内侧矮墙为女墙,无垛口,马道11处。

初为黄土分层夯打而成,最底层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

后将整个城墙内外壁及顶部砌上青砖,顶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砖砌成的水槽,用于排水,四周环绕护城河,是在唐皇城基础上建成的。

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二、破坏现状城墙作为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技及军事价值。

因此,保证西安城墙的完整性、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成为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但历经600多年风雨其内、外墙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主要表现为墙体的风化,砖体的剥落及墙体裂缝。

(一)砖砌体结构开裂裂缝的出现不但会严重影响城墙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还会大大降低城墙的整体抗震性能,甚至更严重地引起倒塌事故的发生。

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有:地质因素(地裂缝等);温度;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受力,另外城市交通对城墙裂缝也有较大影响。

(二)墙面材料老化自然条件下的材料老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尤其是表层老化更为严重。

墙体表层的风化、剥落不仅与砖本身的制作质量有关, 还与早期人为造成的局部损伤以及空气污染有关。

另外,干、湿交替环境下的砌体更易风化, 较高的含水率在冬季低温下产生的冻胀力将破坏砖抗拉强度。

此外,内外墙面的硝碱反应也较严重。

(三)墙面风化起层,粉化剥落较为严重;砖缝胶结料被侵蚀冲掉;还有相当一部分墙段侵蚀腐化相当严重,砖体空洞造成整片墙面凸凹不平。

西安地裂缝研究

西安地裂缝研究

西安地裂缝的研究地裂缝是一种地面开裂现象,它给建筑物、公路、地下设施和耕地带来重大损失。

其中西安是我国地裂缝灾害最典型、最严重的城市。

自上世纪50年代出现地裂缝活动对建筑物的破坏现象以来,现在发现的地裂缝已达14条之多,它们似平行等间分布,将西安分割开来,成为危害西安城市建设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

对西安地裂缝发育现状、剖面结构及活动性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不仅是对西安地裂缝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于较好的掌握西安地裂缝发展的新动态、新特点,乃至及时指导西安市的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西安地裂缝基本特征与分布西安地裂缝是一种区域性的地质灾害现象,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成带性、似等间距性、位错同步性和多级性及剖面上的结构组合形式多样性等展布规律,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大多是由主地裂缝和分支裂缝组成的,上盘发育大规模的次级裂缝;②主地裂缝总体走向北东,近似平行于临潼-长安断裂;倾向南东,与临潼长安断裂倾向相反,倾角约80°。

③地裂缝在走向上具断续延伸特征,每条地裂缝的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

④地裂缝都发育在特定的构造地貌部位,即梁岗地貌的南侧陡坡上(梁间洼地北侧边缘)。

⑤地裂缝的活动方式是蠕动,主要表现为主地裂缝的南侧(上盘)相对下降,北侧(下盘)相对上升;次级地裂缝则表现为北侧(上盘)相对下降,南侧(下盘)相对上升。

⑥地裂缝的垂直位移具有单向累积的特征,断距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西安地裂缝是在西安正断层组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由南而北在黄土梁洼之间有规律排列,均位于黄土梁的南侧,呈带状分布。

在平面上呈左行雁阵,主体走向为NE70°~80°。

它们一般都由主裂缝及其下降一侧的次级裂缝组成的次级裂缝带,带宽3~8m,局部可达20~30m。

各条地裂缝带大体呈等间距近似平行排列,间距为0.4~2.1km,平均约1km。

将14条西安地裂缝的平面展布分述如下:1 f1(辛家庙地裂缝)该地裂缝发育于广大门黄土梁南侧,西起孙家湾村东,向东穿越太华路至红22旗机械厂铁路专用线东侧的南康花园、温泉花园,经重型机械厂福利区、辛家庙育新小学,延伸至东二环和北二环转盘。

西安市地裂缝对市政桥梁危害及防治措施

西安市地裂缝对市政桥梁危害及防治措施

西安市地裂缝对市政桥梁危害及防治措施摘要:本文在对西安市南二环长安立交由地裂缝引发的病害深入分析基础上,从多个角度较系统地提出了市政桥梁穿越活动地裂缝带的防治措施。

1.引言西安地裂缝作为一种地表地质灾害现象,它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一般来说,西安市地裂缝带对地面建筑物的危害可以通过避让、基础加固等方法得以消除和降低,然而对分布范围极广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如地铁、道路、桥梁以及城市地下管网等的危害是无法避免的。

本文在对西安市南二环长安立交由地裂缝引发的病害深入分析基础上,从多个角度较系统地提出了市政桥梁穿越活动地裂缝带的防治措施。

2.地裂缝基本特征及活动趋势2.1地裂缝的基本特征西安地裂缝是在过量开釆地下水、产生不均匀地面沉降的条件下,临潼一长安断裂带西北侧一组北东向的隐伏地裂缝出现活动,在地表形成的破裂。

地貌上西安地裂缝分布于黄土梁洼之间,均位于黄土梁的南侧,呈带状分布,走向为NE70°~80°,共12条地裂缝,简称为F1~F12。

在剖面上西安地裂缝的形态一般为上宽下窄的楔形,向下逐渐变窄变少,最深达300余米。

地裂缝主体倾向南,倾角一般在70°以上。

地裂缝带基本具有统一的三维空间运动变形特征,即南倾南降的垂直位移、水平引张和水平扭动,其中以垂直位移量为最大,南北拉张量次之,而水平错动量则很小,三者之比为 1 :0.31 :0.03,因此工程上一般只考虑地裂缝的垂直位移量。

2.2地裂缝的活动趋势根据1960年以来所监测的各条地裂缝年平均垂直活动速率的资料,将这些地裂缝活动划分为3 级:①活动强烈,速率﹥30mm/a②活动较强烈,速率5~30mm/a③活动微弱,速率<5mm/a。

这些地裂缝的垂直沉降速率以5~35 mm /a居多,最大达5506 mm/a。

3.地裂缝对市政桥梁的危害由于地裂缝的不断活动,其对于裂缝周围的地质体而言是一种不断的动力源,使得地裂缝周围的地质体发生位移,产生局部形变场和应力场,它们使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产生均匀或不均匀沉降,拉裂和错开,从而引起上部建筑物裂开,错开和坍塌,造成地下洞室,路基,管道变形或剪断。

西安地质概况

西安地质概况

西安地质概况西安地质概况西安市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个大的地质构造单元,岩相、构造及地质发育史各具特点,形成明显的区域内陆质差异,特别是第三纪强烈的新构造运动,更使本地区地质状况复杂多样。

区域构造【秦岭地槽褶皱带】西安市境内的秦岭山地,地质属秦岭地槽褶皱带。

它在距今6~8亿年的前震旦纪仍属浅海环境,沉积巨厚的碳酸盐岩及泥质岩类。

自早古生代(距今5.7亿年)以来,地壳升出海面,地槽褶皱隆起,经多次岩浆侵入、断裂发育、混合岩化作用及动力变质作用,特别是1.3亿至1亿年前伴随强烈的构造断裂运动岩浆侵入,奠定了秦岭地槽褶皱带的地质构造格局。

从距今300万年前的第三纪末以来,秦岭以块断作用为特征的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隆升,大量断裂发育并多沿山脉走向分布。

秦岭山地以0.7~1毫米/年的速率上升,渭河平原相对下降并接受巨厚沉积,累积垂直差异幅度约达万米。

【渭河断陷】西安市北部的渭河平原以及骊山,地质均属华北地台中的渭河断陷。

在远古地质年代,与整个秦岭均属浅海环境,沉积巨厚的碳酸盐岩和泥质岩类,至今仍为这一区域的基底岩相。

早古生代以来与秦岭一起脱海而出,开始长达几亿年的剥蚀过程。

在距今1.3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这一区域南侧产生断面北倾的秦岭断裂,北侧沿今北山地带形成断面南倾的鄂尔多斯地台向斜断层,渭河地堑初具雏形。

第三纪以来,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平原与两侧山体的升降差异显著加剧,终于完成渭河断陷发育过程,形成断块型复式地堑。

在巨大的拗陷中,基岩上覆盖沉积了厚达5500~6000米的岩屑、古代冲积、湖积、洪积相物质以及风积黄土,形成典型的新生界沉降区域。

骊山是渭河断陷内的特殊区域,地质上称之“骊山台拱”,面积约60平方公里。

山体以地垒构成孤山,由于中生代花岗岩体侵入,形成复背斜构造。

在距今约300万年前,受新构造运动影响,骊山不断隆起并带动周围抬升,同时受断块运动影响,形成由骊山依次向西南下降的黄土塬断块地质构造。

西安地区地裂缝场地建设规划注意事项

西安地区地裂缝场地建设规划注意事项

西安地区地裂缝场地建设规划注意事项摘要:针对西安地区地裂缝场地建设的项目,介绍了西安地区地裂缝的概况及相关特征,阐述了地裂缝场地的建筑分类以及最小避让距离的相关要求。

总结了地裂缝场地建筑工程设计的相关措施,为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裂缝避让措施前言西安地裂缝是一种独特的城市地质灾害,分布区域面积达150平方千米,总长度超过40km,已对西安城市建设构成危害,必须认真对待。

随着西安获批国家中心城市,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愈益紧张,地裂缝的存在对城市建设影响较大,贯穿工程建设前期规划、勘察设计、后期使用各个环节。

在地裂缝场地进行建设,应根据地裂缝的特征和工程重要性,采取以避让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裂缝活动可能产生的危害。

1 西安地裂缝概述1.1 地裂缝概述“地裂缝”是地面裂缝的简称。

是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抽水、开挖等)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宏观地表破坏现象。

西安市区已经发现有14条地裂缝和3条次裂缝,它们呈带状分布,上宽下窄,最大深度达三百余米。

西安是全国地裂缝最多、最典型的城市。

地裂缝主要以蠕动方式活动,表现为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垂直位移具有单向累积,随断距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特征[1]。

1.2 地裂缝活动特征西安地裂缝是西安市地表明显出露的地裂缝,它们的出现和发展具有以下特征[2]:(1)地裂缝活动具有迁移性,南郊的地裂缝先开始活动,然后依次向北发展。

(2)活动时间具有周期性,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为第一次活动高潮期,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第二活动高潮期,70年代中期为第三活动高潮期。

1985年以来,北郊和东北郊的地裂缝又出现较强的活动。

(3)活动性质为张裂并伴有垂直断陷和水平扭动,在高潮期中,垂直滑动速率可达几毫米至20mm/a。

(4)它们的活动对地面各类建筑物都有极大的破坏性。

它们的活动和发展在构造上受深部断裂的控制,又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密切相关。

地裂缝

地裂缝

西安地裂缝问题研究1、西安地裂缝分布及特征1.1 地裂缝分布在西安市及其郊区约150km²范围内,自南而北共发育了14条地裂缝,这些地裂缝大致平行排列,总体走向为北东70°左右,地裂缝活动具有三维空间变形特征,表现为垂直位移,水平引张和水平扭动。

根据多年的监测资料表明,西安地裂缝在东郊,南郊活跃,在西郊和北郊相对较弱,14条地裂缝中以f4,f5,f6活动性最强,f1和f8活动性最弱。

西安地裂缝群分布图,其范围是西至唣河,东到纺织城,南起三爻村,北至井上村,发育在黄土梁洼地貌的附近,成平行带状特征,间距相近。

(如图1)图1 西安地裂缝分布图1.2 地裂缝名称,长度,总体走向及裂缝带宽度(参考资料《黄土学》)f1:辛家庙地裂缝带,9.7km,NE75°,15mf2:红庙坡—八府庄—米家岩地裂缝带,15km,NE70°~NE85°,40~60mf3:北石桥—劳动公园—官亭西地裂缝带,8.6km,NE65°~NE85°,15~45m f4:丈八路—西北大学—幸福北路地裂缝带,13.6km,NE70°,22~55mf5:丈八路—和平门—灞桥热电厂地裂缝带,15.8km,NE70°,55~110mf6:丈八路—草场坡—秦川厂—纺渭路地裂缝带,17.3km,NE65°~NE75°,35~70mf7:北岭—小寨—铁炉庙—国棉四厂地裂缝带,22.8km,NE65°~NE75°,55m f8:石羊村—大雁塔—北池头—新兴南路地裂缝带,25.4km,NE75°,30mf9:齐王村—陕师大—大唐芙蓉园地裂缝带,7.2km,NE70°,30~140mf10:西姜村—射击场—新开门—长鸣路地裂缝带,11.8km,NE55°,10~20m f11:南寨子—交警总队—南窖村西地裂缝带,2.5km,NE55°,10mf12:三森家具—东三爻—雁南四路地裂缝带,3.2km,NE65°,10~20mf13:雁鸣小区地裂缝带,3.0km,NE40°,10~20mf14:下塔坡村(清凉寺)地裂缝带,2.0km,无,20m1.3 地裂缝的特征西安地裂缝总体走向为北东走向,倾向为东南,与临潼—长安断裂方向性一致,近似平行,倾角约为80°。

西安市区地面沉降图

西安市区地面沉降图

西安市区地面沉降图西安市区地面沉降图地面沉降是西安较为突出的地质灾害之一。

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较长,波及范围广,并具有独特的活动特征。

地面沉降的持续发展还加剧了西安地裂缝的活动,给西安市的市政设施及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危害,因此有效地控制地面沉降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本图主要反映1959—1995年西安市地面沉降的分布范围和空间变化规律,以及1982—1992年平均沉降速率的分布特征(南郊八里村附近采用1988—1992年平均沉降速率)。

一、地面沉降特征西安市的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城区和近郊区。

从1959年开始大范围的水准测量以来,截止1995年,累积沉降量超过200mm的范围。

西起鱼化寨,东到纺织城,南抵三爻村,北至辛家庙,面积为145.5km2。

在西安沉降区内,11条地裂缝呈NNE向展布,把沉降区分割成同走向的条块体,使地面沉降水平方向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地面沉降区总体形态呈椭圆形,所形成的各个沉降漏斗水平扩展多限于两条地裂缝之间,形成了一系列NNE走向平面形态呈狭长的椭圆形沉降槽,其长轴方向与地裂缝走向基本一致。

沉降槽一般是北深南浅,地裂缝南侧沉降量大,形成地形变陡变带,地形上多呈陡坎或陡坡。

地面沉降的强度表现在累积沉降量与沉降速率大小上。

多年监测资料表明,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总体规律是:累计沉降量在西安市东南郊较大,西北郊较小。

沉降区内形成了7个沉降槽,中心分别位于北郊的辛家庙、西安交通大学、沙坡村、南郊的大雁塔什字、东八里村和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城郊大部分地区(除城区西北角外)累积沉降量均超过了600mm,有41km2的地区超过了1000mm,东八里村、大雁塔什字、沙坡村、胡家庙沉降中心超过了2000mm,其中东八里村地段达到2322mm。

地面沉降强度的另一个指标是沉降速率。

沉降速率超过100mm/a的地区大约8.5km2,分布在东八里村、省军区、大雁塔什字、沙坡村、胡家庙附近,与沉降中心基本吻合。

关于对西安某处地裂缝分布及走向的判定

关于对西安某处地裂缝分布及走向的判定

关于对西安某处地裂缝分布及走向的判定摘要:在中国发育的各类地裂缝中,除地裂缝和基底断裂活动裂缝外,其他各类均能人为地加以控制和防御,甚至避免和根除。

而对地震裂缝和基底断裂活动裂缝,目前的技术手段还难以抗御。

改善人类活动和一些治理措施只能起到一定的减轻作用。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认识状况下,各类工程建筑绕、避这类裂缝区段,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减灾措施,查明地裂缝的分布及走向显得尤为重要。

文中以笔者在西安某处对存在的地裂缝调查为例,揭示了地裂缝常用的勘察方法,为今后地裂缝的普查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地裂缝;灾害;勘察一、西安城区地裂缝概况根据相关资料,西安地裂缝共有10余条,总体走向NE,彼此以0.6~1.5km的间距近乎平行的分布,它们东起浐河,西至皂河,北起辛家庙,南至电视塔以南,长度约2~15km不等。

西安地裂缝的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其活动主要是有断层的构造蠕滑和过量开采地下承压水引起的地面差异沉降所致,后者所产生的位移,是地裂缝位移的主要因素,而前者对后者有一定的时空控制作用。

地裂缝的运动以垂直差异运动为主,水平张裂运动次之,水平扭动运动最弱。

二、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西安市雁塔区,东临丈八北路,南临富鱼路,西临西安外事学院,北临大寨村。

场地地形整体较为平坦,勘探点孔口标高介于384.22~385.96m之间。

地貌单元属洪积扇。

三、场地地裂缝分析(一)现场调查此次野外调查发现,拟建场地内的地表破坏迹象较为明显。

1、场地西侧南北向道路的台阶状错断(出露点D1、D2),高差约0.40m,西侧围墙亦出现拉裂裂缝(D3)。

2、场地内地面出现台阶状错断(出露点D4~D8)。

根据现场调查可知,第一次外业勘探期间,地表破坏在场地内仅出现在D5~D8区域,在第二次外业勘探期间,地表破坏在D3~D5区域之间亦出露,说明f4地裂缝在拟建场地内处于活动状态,这与拟建场地附近村庄大量开采地下水有关。

(二)钻探根据外业钻探,各勘探线上钻孔揭露了标志层层底高差变化情况。

西安市地裂缝灾害的勘察统计分析与防治

西安市地裂缝灾害的勘察统计分析与防治

西安市地裂缝灾害的勘察统计分析与防治作者:聂智亚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3期摘要:作为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当前西安市发的地裂缝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危害到城市市政设施和建设以及居民建筑建设。

本文首先对西安市的地质环境背景的进行分析,探讨了西安市地裂缝灾害的特征和成因分类,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地裂缝灾害进行了危险性评价,探讨了西安市地裂缝灾害的勘察统计情况。

关键词:西安市地裂缝灾害勘察统计防治中图分类号:TU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1(c)-0087-01西安地裂缝是一种复杂的环境地质现象,是地质构造和环境地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从西安地裂缝的空间分布和地下分布特征及三维变形力学性质、间歇活动特征,决定了它有长期的发生和发展历史,在地裂缝的整个发展历史中,一直起到控制、支配作用的是地质构造因素,是近代张应力场作用下西安断陷盆地中断块差异沉降的反映,本质上是构造活动控制的伸展断裂活动,人类目前尚难以控制,所以我们无法制止其活动。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监测研究掌握其变化特征,从而控制和减少其危害。

本文就是在西安市地裂缝调查项目的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的,利用现代技术建立西安市地裂缝的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能快速准确实现地裂缝危险性区划,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操作性。

因此对促进地质科技进步,加强地裂缝灾害的防治具有现实意义。

1 西安市地裂缝灾害的成因西安市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伸展型断陷构造区域,受其大陆动力学背景控制.地裂缝带最典型,灾害也最严重。

有学者研究表明西安市广泛发育的地裂缝明显受盆地构造格局及区域大陆变形控制。

地裂缝的发育部位与活断层相对应或衔接。

地裂缝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

地壳活动、水的作用和部分人类活动是导致地面开裂的主要原因。

按西安市构造地裂缝的构造基础又进一步分成以下三类:(1)由于断层运动引起的速滑地裂缝和蠕滑地裂缝。

断层速滑地裂缝主要是地震构造地裂缝,如水泥厂多条地裂缝等都属于地震构造地裂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沿劳动公园黄土梁南侧发育。西起兰空干休所,经劳动公园、无线电十一厂玉祥门南、莲湖公园、城墙东北角,东至铁路材料总厂。断续出露,总长度4.35km,总体走向NE75°,发育带宽度15-45m。在城区东、西两段活动较强,致灾严重。
红庙坡-八府庄地裂缝带(D9)
沿龙首塬黄土梁南侧发育。西起星火路,经红庙坡、西安味精厂、八府庄水泥制管厂,东到秦孟村。出露总长度9.90km。总体走向NE80°,倾向南,倾角86°。发育带宽度44-60m。由西往东活动逐渐加强,破坏程度严重。
西安市区根据地表出露形迹和多种勘察手段确定的地裂缝带有11条,由南往北依次为:
南三爻-射击场地裂缝带(D1)
位于吴家坟到南窑头黄土梁南侧,西起南三爻,途径瓦胡同、省射击场,东至黄渠头村。呈断续出露,出露总长度3.12km,总体走向NE70°,倾向南,倾角80°。发育带宽度可达5m。
陕西师范大学-陆家寨地裂缝带(D2)
西北大学-西光厂地裂缝带(D7)
沿槐芽岭黄土梁南侧发育。西起东桃园,经劳动南路、西北大学、甜水井、中山门、西京医院,东到西北光学仪器厂, 出露总长度5.38km,总体走向NE30°,倾向南,倾角85°。发育带宽度24-55m。活动中等,西北大学附近破坏较严重。
劳动公园-铁路材料总厂地裂缝带(D8)
黄雁村-和平门地裂缝带(D6)
沿南稍门、古迹岭、动物园一线的黄土梁南侧发育,走向大致为NE70°。西起甘家寨、途径黄雁门、南稍门、西安煤矿设计院、兴庆公园、西光厂家属区、黄河纸箱厂,东至灞河热电厂。出露总长度10.40km,地裂缝倾向南,倾角72-80°。发育带宽度55-110m。东段活动强烈,致灾严重。
四、地裂缝灾害的防治
据统计资料,11条地裂缝致灾情况为:D4、D5、D6、D9地裂缝出露长,连续性好,活动强烈,致灾严重地段占其出露长度的70%以上; D3、D8、D10地裂缝出露连续性较好,活动较强,致灾严重地段占其出露总长度的30-50%;D1、D2、D7、D11地裂缝出露段连续性较差,活动较弱,致灾严重地段占出露总长度的30%以下。据1996年不完全统计,地裂缝活动毁坏楼房168幢,车间57座,民房1741间,道路90处,错断供水、煤气管道45次,危及名胜古迹8处,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更大。
2.地裂缝活动具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每年的第二季度地裂缝活动明显加快,第三季度活动量最大,与西安市地面沉降速率年内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3.地裂缝活动具突变性。仪器监测资料表明,活动过程中常出现突变,这种突变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如1998年1月5日陕西泾阳县永乐镇发生4.8级地震之日,西安电子城地裂缝仪器自动监测曲线出现明显的突跃点。
由于地裂缝活动对建筑物破坏的难以抵御性,地裂缝灾害防治主要以避让为主,其关键是合理避让距离的确定。根据地裂缝两侧短水准剖面监测资料分析以及其它地裂缝勘测研究成果确定的避让原则,经陕西省城乡建设环保厅批准已列入陕西省标准《西安地裂缝场地勘察与工程设计规范》中(见表)。规程还规定,在地裂缝经过的场地进行建设时,要进行详细的地裂缝场地勘察,确定主、次裂缝准确位置,确定合适的避让距离和选择必要的建筑结构。
4.地裂缝具有统一的三维空间变形特征。即南倾南降的垂直位移、水平引张和水平扭动。据1989年5月到1996年12月资料,垂向活动速率以5-35mm/a居多,最大为55.06 mm/a;水平引张速率大体为垂直活动速率的三分之一,活动速率为2-10 mm/a,最大达14 mm/a;而水平扭动速率比垂直活动速率小1-2个数量级,最大速率为3.16 mm/a。
陕西宾馆-小寨地裂缝带(D4)
沿乐游塬黄土梁南侧发育,西起陕西宾馆,途径木塔寨、丁白村、小寨、后村、铁炉庙,东至纺织城国棉六厂。陕西宾馆至万寿路南段地裂缝连续出露,总长度为12.80 km,总体走向NE75°。倾向南,倾角84 °,发育带宽度可达55 m,活动强烈,致灾严重。陕西钢厂至国棉六厂段为隐伏和推测地裂缝。
4、松散土体潜蚀裂缝 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冲刷、潜蚀、软化和液化作用等,使松散土体中部分颗粒随水流失,土体开裂而成。
5、黄土湿陷裂缝 因黄土地层受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浸湿,产生沉陷而成。
6、胀缩裂缝 由于气候的干、湿变化,使膨胀土或淤泥质软土产生胀缩变形发展而成。
1.构造活动
西安断陷一直处于下沉状态,长安-临潼断裂也进行着南升北降的活动,西安11条地裂缝带均处于下降的北盘,其分布及活动均受长安-临潼断裂控制,多年跨断层水准测量资料表明,长安-临潼断裂平均垂向活动速率为3.98 mm/a,约占地裂缝平均垂向活动量的7.3%。
2.过量开采承压水是地裂缝活动加剧的主要因素
2.由于伸展拉张在西安次级断陷内不均匀,在其东侧,骊山断隆强烈上升,致使应力东大西小,导致长安-临潼断裂活动强度东强西弱,黄土梁洼地貌显示出其相对高度东高西低,地裂缝活动东强西弱。
(二)地裂缝强烈活动的影响因素
引起西安地裂缝近期强烈活动因素除构造活动外,主要与过量开采承压水引发的地裂缝两侧地面不均匀沉降有关。
上述11条地裂缝带出露总长度70.57km,延伸总长度114.87km。
二、地裂缝活动特征及活动速率分级
(一)地裂缝活动特征
1.监测资料表明,西安地裂缝在东郊、南郊活动量大,活动速率高;在西郊和北郊活动量相对较小,活动速率低。11条地裂缝中以D4、D5、D6三条活动断裂相对强烈,其它八条活动相对较弱。
本图主要反映西安地裂缝的分布规律、活动强度及建筑物合理避让距离,为西安市城市建设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一、地裂缝分布状况
西安地裂缝群分布范围西至唣河,东到纺织城,南起三爻村,北至井上村,面积约155km2。它发育在特殊的黄土梁洼地貌的基础上,成带状发育,准平行等间距,NNE向展布,主地裂缝均显示南倾南降特点。
51、什么是地裂缝?形成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它有哪些种类?
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成为一种地质灾害。
地裂缝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地壳活动、水的作用和部分人类活动是导致地面开裂的主要原因。按地裂缝的成因,常将其分为如下几类:
多年来由于西安市近郊区过量抽汲地下水,致使承压水位大幅度下降,导致地层释水压密,引发了大面积地面沉降。由于地裂缝两侧粘性土层厚度差异与土体松动破裂程度不同,使地裂缝两侧释水压密变形沉降程度不同,进而加剧了地裂缝的垂向活动。据监测资料,不同地段、不同活动速率的地裂缝垂向活动量的70%-90%是差异沉降造成的。
大明宫-辛家庙地裂缝带(D10)
沿光大门黄土梁南侧发育。西起大明宫遗址,经西安耐火材料厂、陕西重型机械厂福利区、辛家庙北村、东至新房村。出露总长度4.00km。总体走向NE75°,倾向南,倾角75°。发育带宽度达15m。辛家店附近地裂缝活动强烈,致灾严重。
方新村-井上村地裂缝带(D11)
位于光大门黄土梁上,西起方新村,东至井上村,全长0.8km,总体走向NE80°,发育带宽度达3m。地裂缝活动强度及致灾程度微弱。
西起潘家庄,途经长延堡、陕师大、西安植物园、岳家寨、东至陆家寨。出露总长度3.32 km,总体走向NE70°,总体倾向南,倾角70°-80°,其西段潘家庄至长延堡地段地裂缝倾向北,发育带宽度可达140m。
大雁塔-北池头地裂缝带(D3)
西起唐家村,途经含光路、长安路、大雁塔,东至北池头村。整条地裂缝贯通较好,出露总长度5.12 km,总体走向NE85°,倾向南,倾角80°。发育带宽度可达30 m。
(二)活动速率分级
根据1989-1996年平均垂直活动速率将地裂缝的活动划分为四级:
活动强烈,速率>30 mm/a;
活动较强烈,速率20-30 mm/a;
活动中等,速率5-20其强烈活动的影响因素
(一)地裂缝成因
1.在NEE-SWW向水平挤压应力和地幔上隆共同作用下,产生NNW-SSE向伸展拉张,伸展拉张是掀斜的基础,重力是掀斜的条件。重力对非直立张性断裂的作用,能使断块发生有规律的掀斜,于是在长安-临潼断裂上盘发育十一条正断层性质的地裂缝带。
西安市12条地裂带介绍
西安市区地裂缝图说明
西安地裂缝是一种独特的城市地质灾害,自50年代后期发现,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活动明显加强,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过量抽汲承压水导致的地裂缝两侧不均匀地面沉降进一步加剧了地裂缝的活动,地裂缝所经之处,地面及地下各类建筑物开裂,破坏路面,错断地下供水、输气管道,危及一些著名文物古迹的安全,不但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也给西安市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沙井村-秦川厂地裂缝带(D5)
沿交通大学黄土梁南侧发育,呈NE80°展布。西起沙井村,经西斜七路过街天桥、南二环立交桥、冶金学院北院、铁路分局、微波厂、秦川厂,东到纺织城国棉四厂北。沙井村至秦川厂段,出露总长度11.38 km,地裂缝连贯性好,走向变化较大,局部走向NE45°-SE65°,主地裂缝南倾,倾角75°-80°,其西段次级地裂缝在含光路至西斜七路过街天桥段为北倾。发育带宽度35-70m,活动强烈,致灾严重。秦川厂至国棉四厂段为隐伏和推测地裂缝。
7、地面沉陷裂缝 因各类地面塌陷或过量开采地下水、矿山地下采空引起地面沉降过程中的岩土体开裂而成。
8、滑坡裂缝 由于斜坡滑动造成地表开裂而成。
上述仅是几种主要类型,还有其他类型,不再赘述。
此外,通常还按形成地裂缝的动力原因。即地壳内动力和外动力,将地裂缝分为构造地裂缝、非构造地裂缝和混合成因地裂缝3大类。前述的1、2类即属构造地裂缝,4、5、6、7、8类为非构造地裂缝,第3类应为混合成因地裂缝
研究表明,西安地裂缝活动量70-90%是由抽取承压水引起的,所以只要控制承压水开采,就能控制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强烈活动。西安市1990年8月起引入黑河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后,部分地段承压水开采量减少,该地段内地裂缝活动有所减弱,待黑河引水工程全部完工,西安城市供水供需平衡后,应进一步减少直至停止开采承压水,使承压水位停止下降或回复,使地裂缝灾害大为减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