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防范网络陷阱和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防范网络陷阱和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网络陷阱的手段、潜在的危害和防范策略。
2.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病毒的来源和危害性。
3.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种类以及感染后的症状。
4.了解常见的杀毒软件。
初步掌握杀毒软件的安装、升级以及查杀病毒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安装杀毒软件和检测系统与清除电脑病毒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杀毒软件的自动升级和自动查杀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树立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2.保护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小组协作学习的团队意识。
3.让学生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高网络文明素养。
4.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汇总、整理各种网络陷阱、潜在危害和应对措施的资料。
2.小组合作,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收集计算机病毒和防范措施的相关资料。
(二)教学难点:安装杀毒软件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教学策略以“任务驱动”为学习模式,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线。
四、教学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电脑课室、电子教室控制系统、实物投影五、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教师活动】播放两则新闻视频,一个是最近刚刚发生的新型网络诈骗(诈骗方式:网上购买商品,自称客服的人员联系买方告知货物有瑕疵不能及时发货将给予三倍赔偿,买方信以为真,最终陷入陷阱)。
第二个是2018年勒索病毒造成的危害视频。
网络中存在许许多多形式各异的陷阱和计算机病毒,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网络中常见的陷阱以及计算机病毒,学习如何防范陷阱和病毒,保障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板书课题)【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最近发生且影响较大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意义与重要性,引出课题。
(二)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活动一:了解关于网络陷阱的表现形式以及防范策略。
粤教版第6课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第6课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识别网络陷阱的常见形式及应对措施。
(2)认识常见的杀毒软件,初步掌握软件的下载、安装、升级和查杀病毒的基本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学习网站”进行协作性学习,了解网络陷阱和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
(2)在下载、安装、升级杀毒软件和查杀病毒的操作中,形成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网络文明习惯。
(2)培养信息素养,逐步形成良好的信息意识价值观。
2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网上搜索、下载资料、收发电子邮件、QQ即时交流等基本上网技能,但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浅,对互联网的负面因素还缺乏了解,还没有树立起足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网络陷阱和计算机病毒以及应对措施。
难点:掌握安装和使用杀毒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4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联系实际引入:陈老师曾经在自己的QQ空间上看到一个中奖消息“恭喜您已经被系统自动抽取为2009年QQ中奖用户,您将获得人民币38000元和三星笔记本电脑一台”。
我一看,非常高兴,马上按照上面的说明,登陆指定的网站,并填写了姓名、电子邮箱、手机号码等信息,结果收到很多短信,要求我先寄钱后才能收到奖品。
2.分4人小组讨论:(1)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2)你在网络上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说。
3.以小组为单位发表看法。
二、任务驱动任务一:防范网络陷阱1.打开学习网站,进入“网络陷阱”页面,自主了解本网站介绍了哪些网络陷阱,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课堂练习”的“网络陷阱知多少”。
2.网站自动统计学生完成结果。
教师通过网站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
任务二:计算机病毒知多少1.以“熊猫烧香”案例引入:课件展示“熊猫烧香”的案件过程:2006年12月的一天,中国的许多电脑用户突然发现自己电脑的文件图标都换成了一个熊猫烧香的图案,同时电脑运行非常缓慢、甚至瘫痪……两个月后一个叫李俊的人被拷上了手镣,带进了派出所。
幼儿园网络安全教学方案警惕网络陷阱

幼儿园网络安全教学方案警惕网络陷阱一、教学目标1.了解网络陷阱的概念和危害。
2.提高幼儿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增强他们对网络陷阱的警惕性。
3.学习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避免落入网络陷阱。
二、教学内容1.网络陷阱的定义和种类。
(2)网络游戏陷阱:个人信息泄露、诱导消费等。
(3)社交网络陷阱:散布谣言、个人隐私被泄露等。
2.网络陷阱的危害。
(2)资金安全受到威胁:如银行卡密码、支付宝密码等。
(3)电脑系统被病毒感染:导致电脑运行缓慢、崩溃等问题。
3.警惕网络陷阱的方法。
(2)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3)和父母或老师一起确定可信的网站。
(4)学会区分真假信息,不轻信网络上的传言。
(5)定期更新电脑或手机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三、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法。
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展示一些常见的网络陷阱情景,并引导幼儿对这些情景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增强他们的辨别能力。
2.案例分析法。
分享一些网络陷阱的真实案例,通过讨论案例中幼儿所犯的错误以及应该采取的正确行为,帮助幼儿学会如何避免落入陷阱。
3.游戏活动法。
设计一些网络安全的游戏,如“找茬”、“防火墙保卫战”等,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娱乐中学到相关知识,提高对网络陷阱的警惕性。
四、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
通过幻灯片或短视频等展示网络陷阱的危害,并与幼儿进行简单的讨论,培养他们对网络安全的意识。
2.教学重点。
讲解网络陷阱的种类和危害,引起幼儿对网络陷阱的重视。
3.教学方法。
结合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和游戏活动法,让幼儿在多种方式的教学中全面了解网络陷阱。
4.课堂练习。
分发练习册,让幼儿完成课堂练习,检验他们对网络安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总结。
通过小组讨论或班级汇报的形式,让幼儿分享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进一步加深对网络陷阱的认知。
六、教学评估1.以学生完成的课堂练习为依据,评估他们对网络陷阱的了解程度。
2.通过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和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
安全教育教案防止网络陷阱守护网络安全

安全教育教案防止网络陷阱守护网络安全安全教育教案:防止网络陷阱,守护网络安全一、引言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乐趣。
然而,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安全隐患,特别是网络陷阱的出现,给我们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避免掉入网络陷阱,并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们学会如何识别和应对网络陷阱,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网络陷阱的概念和常见类型;2.学会识别并避免网络陷阱;3.了解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和方法;4.掌握网络安全常识和技巧,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1.网络陷阱概述1.1 网络陷阱的定义1.2 常见类型:网络诈骗、恶意软件、网络暴力等2.识别和避免网络陷阱2.1 如何识别网络陷阱2.1.1 警惕骗子的套路和伎俩2.1.2 注意链接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2.1.3 怀疑可疑信息的真实性2.2 如何避免网络陷阱2.2.1 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2.2.2 勿轻信陌生人的请求和信息2.2.3 安装专业的安全软件和工具3.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和方法3.1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3.2 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3.2.1 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改 3.2.2 不随意公开个人信息3.2.3 谨慎使用社交媒体平台4.网络安全常识和技巧4.1 如何安全上网4.1.1 保持良好的上网习惯4.1.2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4.1.3 避免使用非法软件和资源4.2 如何保护隐私和个人信息4.2.1 防止个人信息被盗取4.2.2 设置隐私权限和安全设置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的网络陷阱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辨别和应对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分析真实的网络陷阱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各种网络陷阱的特点和手法,加深他们的认识和理解。
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网络安全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1、认识计算机病毒,知道要防范网络陷阱。
2、会安装杀毒软件,会使用软件杀毒。
3、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教
学
流
程
一、[活动1]防范网络陷阱
1、以4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2、讨论话题:1)网络存在哪些网络陷阱。
2)如何防范网络陷阱。
3、指名小组代表上台发言,汇报结果。
本人优秀教学案例第二册第8课
课题
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
授课地点
电脑室
授课时间
第10周
是否公开教学
否
听课人数
60
教
材
分
析
这是一节兼技能和德育的课,教会学生如何从认识网络陷阱、病毒到防范网络陷阱、病毒,做一个文明的网上人,并且懂得保护自己。
学
生
分
析
学生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掌握了主页的设置方法、收藏管理网址、运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的技能,这时已经对网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引导学生懂得网络礼仪、注意网络安全,培养学生做一个文明的网络人,正好是对所学知识的验收及对信息意识的培养,教育学生无论在网上网下都做个文明人,起到一定的德育功能。
四、小结
附表:
网络道德调查表
1、你上网吗?( )你会在晚上上网吗?( )你会在深夜凌晨上网吗?( )
你会一次上网时间大于2小时吗?( )你会一次上网时间大于4小时吗?( )
2、最经常浏览的内容。( )
A生活休闲类B聊天交友类C游戏娱乐类
3、对制造电脑病毒黑客的看法。你认为:( )
A很了不起B这是违法的C崇拜,有机会也想想尝试一下
第6课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第6课 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网络陷阱的手段和应对防范策略。
(2)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病毒的来源和危害性。
(3)了解计算机病毒感染后的常见症状。
(4)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和种类。
(5)了解常见的杀毒软件。
(6)初步掌握杀毒软件的安装、升级和进行查杀病毒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安装杀毒软件和检测系统与清除电脑病毒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置杀毒软件的自动升级和自动查杀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树立网络安全防范的意识。
(2)保护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小组协作学习的团队意识。
(3)让学生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高网络文明素养。
(4)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法律的意识。
(二)学生分析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网上搜索、下载资料、收发电子邮件、QQ即时交流等基本上网技能,但是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浅,对新奇的互联网社会的负面因素还缺乏全面清晰的了解,还没有树立起足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社会道德法律责任意识。
(三)教材分析1.本课的作用和地位本课是对前面章节的网络学习的补充和升华,是思想意识上的完整认识。
2.本课的主要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网络陷阱的常见方式和防范对策,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危害并掌握防范病毒的一些基本手段。
3.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汇总、整理各种网络陷阱和潜在危害应对措施的资料。
(2)小组合作: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收集计算机病毒和防范措施的相关资料。
教学难点:安装杀毒软件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操作方法。
4.课时要求1课时。
1(四)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交际能力。
(五)教学策略以“任务驱动”为学习模式,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线。
(六)教学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电脑室、电子教室控制系统。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病毒的 分钟
附件;
防治
3、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
学问
4、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
5、关注病毒流行状况。
学生通过小组团结协作安装和设置 360 杀
毒软件。
上网查询计算机相关法律法规。
学生 仔细 听讲
以开展探讨 合作活动的 方式,培育学 生的协作意 识。
通过老师总 结,理顺和归 纳病毒的防 治方法,消退 学生对病毒
(五) 5 练习 分钟
参照(导学案)
通过练习,检 验学生的防 范意识
(六) 总结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信任同学们都体会到,只要我们在心里构筑一道
分钟 防火墙――树立高度警惕的防范意识,并实行有效的防范措施,我们就能把
计算机病毒挡在我们计算机之外,病毒并不行怕,可怕的是防范意识薄弱。
八、教学反思
1、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学习爱好很高,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这节课以任务驱动为先驱, 实践操作法殿后,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是本节课的特色。 2、本课的实践操作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动手实力,培育学生之间的合作实力,增进师生互动, 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七、教学过程
教
学过
程
教学 环节
活动 时间
教学流程 老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体验导入:把伪装成嬉戏的演示程序发送至学 学生纷纷 通 过 利 用 模
朝气,(狐狸王变种病毒)吸引学生点击,引起学 点击,然 拟“病毒”发
朝气出现“中毒”现象。
后引起一 作 来 引 入 课
引导探讨问题:
阵哗然。 题,既能引起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表现评价表(组内)
评价项目
组员一
组员二
组员三
……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加,表现主动。 他(她)的看法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他(她)常常激励其他成员主动参加合作。 他(她)能够按时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 他(她)对小组的贡献突出。 他(她)在合作过程中能主动帮助遇到困难的其他同学。 我对他(她)的表现满足。
第6课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课件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感染后的文件图标变成图片上面的“XXX烧香”图案。
XXX烧香,所有exe文件变成XXX烧香图标,无限复制,系统崩溃。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最佳方法就是预防: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 4.计算机病毒防治
❖ 计算机一旦感染上病毒,轻者影响计算机系统运行速度、重 者破坏系统数据甚至硬件设备,造成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 硬件有价,数据无价,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损失 很难用金钱估算。为了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平时应注意 以下几点: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例如: “黑色星期五”病毒就是每逢13日星期五这一天发作。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3.计算机中毒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当产生了下列现象时,应该想到计算机有可能感染了病毒:
❖ 显示器上出现了莫名其妙的数据或图案; ❖ 数据或文件产生了丢失; ❖ 程序的长度产生了改变; ❖ 程序运行产生特殊;
如果发现计算机病毒感染的迹象,应及时用反病毒软件进行 检测,及时清除病毒。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 (1)破坏性 ❖ 这是绝大多数病毒最主要的特点,病毒的制作者
一般将病毒作为破坏他人计算机或计算机中存放的重 要的数据和文件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在网络时代则通 过病毒阻塞网络,导致网络服务中断甚至整个网络系 统瘫痪。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 (2)传染性 ❖ 计算机病毒的自我复制功能,并能将自身不断复制到
❖ 安装实时监控的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定期查杀病毒, 以便查杀新出现的病毒。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与病毒防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指导》第一章第六节《计算机病毒与病毒防范》中的一小节,由于计算机病毒是威胁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让学生了解及掌握查杀病毒的方法是防范计算机中毒的有效措施。
二、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是高职二年级学生,计算机病毒对同学们来说虽不陌生,但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具体危害、如何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还缺乏进一步的认识。
很多学生都有过或将会遇到“计算机中毒”的经历,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兴趣。
另外,在讲解《计算机病毒与防治》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计算机病毒的定义;(2)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3)知道常用的杀毒软件;(4)了解计算机使用规范及安全操作方法指导学生文明上网。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征。
难点: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
五、教法任务驱动、图示操作、情景模拟六、学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接受任务——分析体会——合作探究——综合运用”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对于提出的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互相启发,总结完善,实现信息与思想的交换,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并能锻炼学生归纳、分析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七、教学过程八、教学反思1、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学习兴趣很高,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这节课以任务驱动为先驱,实践操作法殿后,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是本节课的特色。
2、本课的实践操作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增进师生互动,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表现评价表(组内)。
第6课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

制定背景:随着 互联网技术的发 展,网络犯罪和 病毒传播等问题 日益严重
法律法规内容: 包括网络安全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 等,规定了网络 使用者的权利和 义务
实施方式:通过 政府监管、企业 自律、用户教育 等多种方式,确 保法律法规的有 效执行
效果评估:定期 对法律法规的实 施效果进行评估, 并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调整和完善
遵守网络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的必要性
保护个人隐私: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可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保护个人隐私。
维护网络安全: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可以防止计算机病毒、恶意软件等威胁网 络安全。
促进网络健康发展:遵守法律法规和道 德规范可以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防止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
观察网站内容:虚假网站内容往往简单、粗糙,存在大量错别字或语法错误
验证链接来源:不要轻易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尤其是那些声称你赢得了奖品或需要紧急 处理的链接
使用安全软件:安装并更新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以保护你的设备免受恶意软件的侵害
防范网络陷阱的措施
提高警惕:不要 轻易点击不明链 接或下载不明来 源的文件
20XX
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 毒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 录项标题
02
网络陷阱的 识别与防范
03
计算机病毒 的危害与防 范
04
网络安全意 识的培养
05
网络法律法 规与道德规 范
06
网络安全技 术与管理
01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02
网络陷阱的识别与防范
识别网络陷阱的方法
检查网站URL:正规网站通常有https开头,且网址较为规范
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下载的文件、USB设备等统补丁、不随意打开未知来源的文件、使用强密码等。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6课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教案粤教版(最新整理)

第六课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一)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网络陷阱的常见方式和防范对策,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危害并掌握防范病毒的一些基本手段.另外,本课是对前面章节网络学习的补充和升华,可以让学生从思想意识上有一个初步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五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网上搜索、下载资料、收发邮件等基本的上网技能.但五年级的学生处于认知发展尚未成熟的阶段,对互联网的负面因素还缺乏全面清晰的了解,还没有树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社会道德法律责任意识.(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网络陷阱的种类和应对防范策略。
2、了解常见的计算机病毒,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特征。
3、了解常见的杀毒软件并掌握杀毒软件的安装、升级和进行杀毒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网络陷阱和计算机病毒的过程,初步了解问题解决所需的信息技术。
2、通过自主网上搜索计算机病毒的例子以及特征,并与同学分享收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学习习惯。
3、学习安装杀毒软件并进行初步的计算机检测和维护的过程,学会简单的计算机病毒查杀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讨论和交流生活中常见的网络陷阱和计算机病毒,让学生树立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2、培养学生定期检测和维护计算机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上网的习惯.(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别和处理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教学难点:提高网络文明素养,主动自觉养成安全文明上网的好习惯(五)教学资源Forclass互动平台、PPT、课堂导学案。
(六)教学策略本节课的理论内容比较多,优先采用“粤教云"的课堂模式,有效运用云互动,及时地得到课堂反馈。
另外,课堂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学习三种学习的形式,可以使学生融入高效率的课堂。
《第六课计算机安全与防护》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自编模拟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计算机安全与防护》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计算机防护技能和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学生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围绕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展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计算机安全基本概念:学生需了解计算机安全的概念、意义及重要性,包括数据安全、病毒防范、网络攻击等基本知识。
2. 个人信息保护:学生需掌握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如密码设置、个人信息存储等,了解泄露个人信息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3. 常见病毒及防范:学生需了解常见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播途径及防范方法,包括杀毒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等。
4. 网络环境安全:学生需学习如何识别网络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如钓鱼网站、网络欺诈等,并学会防范措施。
5. 实践操作:学生需进行一次计算机安全防护的实践操作,如设置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等,并记录操作过程及结果。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掌握相关计算机安全知识。
2. 学生需按照作业内容的要求,逐一完成各项任务,并记录学习过程及结果。
3. 实践操作部分,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操作正确、安全。
4. 作业完成后,学生需将作业成果整理成文档或PPT形式,以便于课堂展示与交流。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及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完成度、知识理解程度、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
3.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反思与总结,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
3.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与经验,共同提高计算机安全防护能力。
通过以上这些步骤的实施,使学生能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安全教育教案网络安全防范网络陷阱

安全教育教案网络安全防范网络陷阱教案:网络安全防范——避免网络陷阱引言: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社交的重要工具。
然而,网络也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和陷阱,如果我们不加以注意和防范,就有可能遭受损失和伤害。
因此,开展一场网络安全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帮助他们正确了解网络陷阱,并学会规避风险,以保障自身与他人在网络空间的安全。
一、目标通过本次网络安全教育,学生将能够:1. 了解网络陷阱的种类和危害;2. 学会通过识别和规避网络陷阱来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3. 掌握网络安全防范的基本知识和技巧;4. 培养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和沟通行为。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网络陷阱的种类和危害⊙课堂互动:通过小组活动,学生收集并整理不同种类的网络陷阱案例,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指导问题:了解网络陷阱可能导致的后果有哪些?有什么危害?2. 规避钓鱼网站和电子邮件欺诈⊙案例学习:介绍真实的网络钓鱼案例,并分析其特点和手段。
⊙授课重点:学会辨别可疑网站或电子邮件,防止被骗取个人信息或财产。
⊙练习活动:请学生根据提供的电子邮件内容,判断是否为钓鱼邮件,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3. 避免社交媒体陷阱⊙知识普及:讲解社交媒体上可能存在的陷阱和风险,并分享相关案例。
⊙指导问题: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避免社交媒体陷阱?4. 安全使用移动设备和社区无线网络⊙学习资源:提供安全使用移动设备和社区无线网络的指南,包括设置强密码、使用加密网络等。
⊙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就移动设备安全使用经验和小技巧展开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5. 培养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和沟通行为⊙规范行为:教授网络礼仪和常见的网络行为准则,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友善互助地在网络空间展现自己。
⊙角色扮演:请学生分组进行网络沟通角色扮演活动,锻炼自己的网络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1. 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介绍网络陷阱和相关防范知识。
警惕网络陷阱教案

警惕网络陷阱教案教案标题:警惕网络陷阱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网络陷阱的概念和形式。
2. 培养学生辨别和应对网络陷阱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网络使用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段关于网络陷阱的新闻报道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提问学生是否曾经遇到过类似的网络陷阱或听说过相关的故事。
知识讲解:1. 解释网络陷阱的定义和常见形式,如网络诈骗、虚假广告、网络游戏中的陷阱等。
2. 分析网络陷阱的危害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如个人信息泄露、财产损失、上瘾等。
案例分析:1. 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网络陷阱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陷阱手段和识别特征。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避免和应对这些网络陷阱,例如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请求等。
角色扮演: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其中一组扮演网络陷阱的制造者,另一组扮演被陷害者。
2. 角色扮演结束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教训,讨论如何预防和避免成为网络陷阱的受害者。
小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网络陷阱的危害和重要性。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网络使用中要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3. 鼓励学生在遇到网络陷阱时及时向老师、家长或相关机构寻求帮助。
拓展活动: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预防网络陷阱的短文,并分享给同学们。
2. 鼓励学生收集更多关于网络陷阱的案例和资讯,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和分享的短文。
教案延伸:1. 可以邀请网络安全专家或警察等相关人员来校进行网络安全讲座或互动活动。
2.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加深对网络陷阱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第6课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第6课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网络陷阱的常见手段和应对防范策略(2)能说出计算机病毒是什么以及计算机病毒的来源和危害(3)会判断计算机病毒感染后的常见症状(4)会初步掌握防范和清楚计算机病毒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认识计算机病毒学会诊断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的方法,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多种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网络安全防范的意识,让学生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从小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提高网络文明素养。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防范网络陷阱、认识计算机病毒教学难点:诊断与防范计算机病毒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病毒”这个名词相信很多同学是早有耳闻,只不过有些同学偶尔和他碰过面,有些同学还未曾“谋面”。
那到底计算机病毒是什么?来了会怎样?她有什么危害呢?先来听听学生的了解!(学生自主发言,教师先不予评价)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6课,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正确活动2【讲授】防范网络陷阱教师举例讲解可能存在的网络陷阱并提出问题:面对这些陷阱我们要怎么办?让学生相互交流并整合回答老师。
出示PPT课件:防范网络陷阱小提示(让学生在课本上做记号,看看自己以后要做到哪几点,能做到哪几点)活动3【讲授】认识计算机病毒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举例世界各地曾爆发的打范围的计算机病毒事件。
学生结合教材边观察边思考3个问题:(1)计算机病毒是什么东西?(2)制造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什么行为?(3)计算机病毒有哪些基本特征?小组讨论,并有各小组组长发言回答。
教师评价并逐一解释。
活动4【讲授】计算机病毒征兆带着三个问题:计算机病毒是怎样入侵计算机的?如何诊断计算机是否感染了病毒?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请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层层引导,讲解,结合生活实际PPT展示病毒征兆,让学生熟知常见的诊断方法。
守护网络安全远离网络陷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

守护网络安全远离网络陷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网络安全是当今社会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络陷阱和安全威胁日益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交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守护网络安全、远离网络陷阱,提高小学生的网络素养和安全意识,我们需要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依托,开展相关教学活动。
一、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及挑战网络安全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和网络数据免遭非法侵扰的一切措施和技术手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1 黑客攻击与网络犯罪黑客攻击和网络犯罪频频发生,给个人、企业和国家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黑客可以通过入侵他人的计算机系统获取个人隐私信息、财产信息等,并进行非法活动,如网络盗窃、网上诈骗等。
1.2 病毒传播与信息泄露病毒的传播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敏感数据丢失等问题。
1.3 网络诈骗与网络陷阱网络诈骗形式多样,常见的有网络购物欺诈、虚假招聘、网络赌博等。
同时,网络陷阱也经常出现,例如虚假链接、欺诈广告等。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网络安全教育的基础。
2.1 强化网络道德教育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道德修养,提高个人对于网络安全的责任感和义务意识。
2.2 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教育学生学习相关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明确合法使用网络的边界,懂得网络行为的红线,避免违法违规行为。
2.3 培养网络安全意识通过启发式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在网络环境下保持警惕,掌握正确的防范网络陷阱和应对网络威胁的方法。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设计与实施为了帮助小学生远离网络陷阱,我们需要有一套完整的道德与法治教案。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教案设计:3.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了解网络陷阱的种类和危害,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防范知识和应对策略。
《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1、小组讨论并上网搜索资料。
2、填写《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研究》。
3、防范计算机病毒。
指名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教
学
流
程
4、师小结:P59“长见识”
三、[活动3]做一个文明的网上人
1、填写《网络道德调查表》
2、分角色朗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3、把公约录入到WORD中,并保存。
4、对于不健康网站:你( )
A曾经主动访问或浏览过B不主张取缔,只要求加以限制不良网站
C应该取缔D无所谓
5、对网络道德品质,你的认为:(可多选)()
A网上撒谎很正常B网上撒谎不道德C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D网上抄袭文章很正常E曾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
6、是否接触过非法传播不良信息的站点。( )
A从未接触B曾经误接触C经常接触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本人优秀教学案例第二册第8课
课题
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
授课地点
电脑室
授课时间
第10周
是否公开教学
否
听课人数
60
教
材
分
析
这是一节兼技能和德育的课,教会学生如何从认识网络陷阱、病毒到防范网络陷阱、病毒,做一个文明的网上人,并且懂得保护自己。
学
生
分
析
学生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掌握了主页的设置方法、收藏管理网址、运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的技能,这时已经对网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引导学生懂得网络礼仪、注意网络安全,培养学生做一个文明的网络人,正好是对所学知识的验收及对信息意识的培养,教育学生无论在网上网下都做个文明人,起到一定的德育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们会安装杀毒软件吗?教师演示杀毒软件的安装过程。
同学们,有没有自己在家里升级过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和查杀病毒呢?
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利用“瑞星”和“安全卫士”如何升级病毒库和查杀病毒。
仔细阅读课本59页,请一位同学说说预防计算机病毒有哪些常用方法。
最后我们看看《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你们知道哪一天是推广日吗?谈谈你对该公约的理解,我们如何做一个文明的网络人。
(5)了解常见的杀毒软件。
(6)初步掌握杀毒软件的安装、升级和进行查杀病毒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安装杀毒软件和检测系统与清除电脑病毒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置杀毒软件的自动升级和自动查杀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
(1)让学生树立网络安全防范的意识。
(2)保护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小组协作学习的团队意识。
(3)让学生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高网络文明素养。
(4)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法律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汇总、整理各种网络陷阱和潜在危害应对措施的资料。
(2)小组合作: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收集计算机病毒和防范措施的相关资料。
请同学们参考课本“小妙招”的“防范网络陷阱小提示”的做法,列出防范网络陷阱的要领清单,说说这样做的好处,并且看看自己哪些没做到的,做上标记,提醒自己注意。
活动三:了解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
课件展示“熊猫烧香”的案件过程:2006年12月的一天,中国的许多电脑用户突然发现自己电脑的文件图标都换成了一个熊猫烧香的图案,同时电脑运行非常缓慢……两个月后一个叫李俊的人被铐上了手镣,带进了派出所。
小学信息技术科教学设计
单位:主备教师:
课 题
第6课
防范网络陷阱与计算机病毒
课 时
1
个性化补充
学 段
五年级
单 元
1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网络陷阱的手段和应对防范策略。
(2)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病毒的来源和危害性。
(3)了解计算机病毒感染后的常见症状。
(4)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和种类。
请仔细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计算机病毒是什么东西?
2、制造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什么行为?
3、计算机病毒有哪些基本特征?
4、你能列举一些计算机病毒吗?
现在我们小组合作,围绕课57页表格的问题,利用搜索引擎去搜索有关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的一些相关问题,然后汇总、记录在word文档中,看哪个小组对计算机病毒防范最有办法。
同学们,究。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亲自从网上搜索到有关网络陷阱和计算机病毒的信息资料,并进行汇总、整理、学习,巩固了使用搜索引擎的技巧,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也把互联网的正面作用渗透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在生活学习中的正面作用。同时,他们也接触了一些互联网的负面产物:网络陷阱和计算机病毒,给他们的思想带来很大的冲击,促使他们更深刻地去提高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教学难点:安装杀毒软件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操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
同学们,请仔细看看课本贝贝和玲玲的对话内容,想想自己平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经历。请一些同学来说说。
活动二:设置任务,搜索资料
现在我们先来深入了解一下关于网络陷阱防范的一些资料吧,我们既然已经学会了用搜索引擎,那么现在请每位同学从网上去收集一些有关网络陷阱的信息资料,然后各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作汇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