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计税依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计税依据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需要依法计算和申报纳税的收入、费用、成本等经济数额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应纳税额。

计税依据的确定对纳税人来说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税收的公平性和纳税人的税负水平。

计税依据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单独核算法,即按照企业分支机构独立核算的方法确定计税依据;二是合并核算法,即将企业的多个分支机构按照一定规则合并计算的方法确定计税依据。

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税法规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核算和申报。

在计税依据的计算过程中,纳税人需要明确各项收入、费用和成本等的确定方法,并对其进行核算和记录。

常见的收入包括销售收入、租赁收入、利息收入等;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成本包括购货成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等。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收入、费用和成本的会计核算与税务核算的差异,遵守税法规定的计税方法进行核算。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是根据纳税人的计税依据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和税基计算出来的。

税率是税收征收的基本依据,税基是纳税人计税依据的相关数据。

不同税种和不同的计税依据对应不同的税率和税基,因此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各不相同。

对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直接征收的税种,纳税人可以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表和计税依据逐项计算出应纳税额。

例如,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计税依据×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对于增值税、消费税等间接征收的税种,纳税人可以根据销售额、增值额等计税依据,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进行计算。

此外,应纳税额的计算还需要考虑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

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为了鼓励一些行业、地区或特定个人而设定的税收减免或减免的政策。

纳税人可以根据符合条件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过程中享受相关的减免或减免。

例如,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税额等。

三、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重要性和操作注意事项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对于纳税人来说非常重要。

应纳税额的计算及例题分析

应纳税额的计算及例题分析

第八章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季度应纳税额的计算1.季度应预缴的所得税额=实际利润额×适用税率-减免所得税额2.实际利润额的确定。

国税函〔2008〕635号文第一条明确:实际利润额=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以前年度亏损-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房地产开发企业本期预售收入按规定计算出预计利润也计入利润总额。

3.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根据财税[2009]133号规定,2010年度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应纳所得税额=实际利润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实际利润额×25%-实际利润额×15%4.解读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的填报:(1)政策规定。

⑴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⑵财税[2009]133号规定,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申报表如何填报。

①应纳税所得额高于3万元的,预缴纳税申报表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利润总额×5%②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预缴申报表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5%(3)公式来源:实际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减免所得税额①应纳税额=利润总额×25%②实际应纳税额=利润总额×50%×20%=利润总额×10%③减免所得税额=利润总额×25%-利润总额×10%=利润总额×15%4.举例分析:某民政福利企业,2009年第一季度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000万元,接受捐赠收入200万;产品税金及附加90万元,产品销售成本4000万元;管理费用500万(其中列支业务招待费100万,广告费支出150万元);财务费用300万元;销售费用200万元;营业外支出300万元(通过公益组织对外捐赠200万,直接向某小学捐赠30万元),2008年未弥补亏损80万元。

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1.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应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增值税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2.销售退回或折让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因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而退还给购买方的销售额,应当从当期销售额中扣减。

扣减当期销售额后仍有余额造成多缴的税款,可以从以后的应纳税额中扣减。

3.一般纳税人特定应税行为,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但一经选择,36个月不得变更。

【例题1·单选题】(2017年)甲便利店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6年第四季度零售商品取得收入103000元,将一批外购商品无偿赠送给物业公司用于社区活动,该批商品的含税价格721元。

已知增值税征收率为3%。

计算甲便利店第四季度应缴纳增值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A.[103000+721÷(1+3%)]×3%=3111元B.(103000+721)×3%=3111.63元C.[103000÷(1+3%)+721]×3%=3021.63元D.(103000+721)÷(1+3%)×3%=3021元【答案】D【例题2·单选题】(2015年)甲设计公司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4年6月提供设计服务取得含增值税价款206000元;因服务中止,退还给客户含增值税价款10300元。

已知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甲设计公司当月应缴纳增值税税额的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206000÷(1+3%)×3%=6000(元)B.206000×3%=6180(元)C.(206000-10300)÷(1+3%)×3%=5700(元)D.(206000-10300)×3%=5871(元)【答案】C(三)进口货物应纳税额计算纳税人进口货物,无论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均应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允许抵扣发生在境外的任何税金。

各类企业应纳税怎么计算

各类企业应纳税怎么计算

各类企业应纳税怎么计算一、营业税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1、税目和税率:①交通运输业3%;②建筑业3%;③金融保险业5%;④邮政通信业3%;⑤娱乐业20%;⑥服务业5%;⑦文化体育业3%;⑧转让无形资产5%;⑨销售不动产5%。

2、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3、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的凭据的当天。

4、营业税的起征点:①按期纳税的为月营业额1000元;②按次纳税的为次(日)营业额100元。

二、所得税所得税以收取应税所得、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或者组织为纳税人。

1、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2、税率:①法定税率33%;②优惠税率: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0000元以下的按18%的税率征收,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0000-100000元的按27%的税率征收;③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税法允许扣除项目金额;④缴税方式:按年征收、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三、个人所得税1、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包括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其具体征税项目及税率有:①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于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②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于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③稿酬所得,税率为20%;④劳务报酬所得,税率为20%;⑤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于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⑥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率为20%;⑦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率为20%;⑧财产租赁所得,税率为20%;⑨财产转让所得,税率为20%;⑩偶然所得,税率为20%;⑾其它所得,税率为20%。

2、申报与缴纳:以取得应税所得的个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的人。

四、印花税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书立、使用、领受规定的经济凭证,并应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具体分为:①各类合同的立合同人;②产权转移书据的立据人;③营业帐簿的立帐簿人;④权利许可证照的领受人;⑤在国外书立、领受、在国内使用应税凭证的使用人。

税额计算公式

税额计算公式

一、框架二、公式大全各种税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三、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四、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五、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六、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七、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2、房地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2)实耗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2、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二、消费税额1、从价定率的计算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定额的计算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三、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五、个人所得税额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水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80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2、个体工商户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将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2)、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计算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当月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12(4)、计算本月应纳所得税额本月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累计已缴所得税额3、稿酬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应纳税所得额×20%×70%4、劳务报酬所得(1)、一次收入在20000元以下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2)、一次收入20000~50000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50%=应纳税所得额×(20%+10%)(3)、一次收入超过50000时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100%=应纳税所得额×(20%+20%)5、财产转让财产转让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7、境外个人所得税款扣除限额境外个人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8、支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的计算手续费金额=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2%六、土地增值税额1、一般计算方法应纳税总额=∑各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某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额×100%/扣除项目金额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2、简便计税方法(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30%(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4)、土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六、城市建设维护税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额=(产品销售收入额+营业收入额+其他经营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应补交税额=实际营业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已纳税额应退税额=已交税额-核实后的应纳税额七、资源税额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八、车船税1、乘人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车辆拥有量×适用的年税额2、载货车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3、客货两用的车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车适用年税额×50%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的净吨位数×适用的年税额4、机动船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的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5、非机动船应纳税额=非机动船的载重吨位×适用的年税额6、新购买的车辆按购期年内的余月数比例征收车船税,其计算公式为:新购买车船应纳车船税额=各种车船的吨位(或辆数)×购进起始月至征期终了的余月数/征期月数补交本期漏报漏缴税额=漏报漏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补交本期少交的税款=[应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已缴税款退还误交的税款=已缴的误交税款退还应计算错误而多交的税款=已入库的税款-重新核实后的应纳税额房产税额年应纳房产税税额=房产评估值×税率月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12季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4九、土地使用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使用土地的平方米总数×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月或季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12(或)4十、印花税额1、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购销金额×3/1000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收取的费用×5/100003、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加工及承揽收入×5/10000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承包金额×3/100005、财产租赁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租赁金额×1/10006、仓储保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仓储保管费用×1/10007、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借款金额×/100008、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1/10009、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书据所载金额×6/1000010、技术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合同所载金额×3/1000011、货物运输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运输费用×5/1000012、营业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1)记载资金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固定资产原值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固定资产原值)+(自有流动资金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自有流动资金总额)]×5/10000(2)其他账簿应纳税额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在境外实际缴纳的40万元所得税可全额抵免
③ 2019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150—40=110(万元)
所得税扣除限额=(850+150)×25%×150/(850+150)=37.5(万元)
因为37.5万元<60万元
所以可全额扣除 该企业应纳所得税税额=(850+150)×25%—37.5=250—37.5=212.5(万元)
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 的利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 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 境外所得税税额,在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直接控制:居民企业 直接持有外国企业20%以上股份。间接控制:居民企业以间接持股
② 2019年境内应纳税所得额=8000+(240—30)—5100—60—
1350—160—1030—70—40=400(万元)
2019年境内、境外所得应纳企业所得税总额=(400+200) ×25%=150(万元)
境外所得应予抵免的限额 =(400+200)×25%×200÷(400+200)=50(万元)
• WACC方法是对无杠杆企业的现金流使用加权平均资 本成本进行折现,从而得到企业的总价值
• 如果企业有明确的资产负债率目标,那么 就应当采用WACC方法和FTE方法;
• 如果企业的负债水平是明确可知的,那么 就应当采用APV方法。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贴现现金流量法示例
• 例11-6 贴现现金流量法的应用
• 假定公司C试图并购公司D,需要知道公司 D的真实价值,因而需要对公司D的价值做 出评估。假定公司D历年的相关数据已经获 知,请运用贴现现金流量法评估公司D的价 值。

2023初级经济法基础应纳税额的计算、源泉扣缴、特别纳税调整

2023初级经济法基础应纳税额的计算、源泉扣缴、特别纳税调整

考验六、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计算应纳税所得额1.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2.间接法(1)应纳税所得额=年度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二)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老侯提示】此公式是把国内和国外所得混在一起计算,考试中也可以分开计算。

应纳税额=国内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抵)免税额+国外所得补缴税额【例题1·单选题】(2022年)甲公司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1000万元,免税收入100万元,各项扣除600万元,无不征税收入和结转的以前年度亏损。

已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022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税额为()。

A.75万元B.250万元C.225万元D.100万元『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000-100-600=300(万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300×25%=75(万元)。

【例题2·单选题】(2016年)甲公司2022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万元,减免税额为10万元,抵免税额为20万元。

已知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下列甲公司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A.1000×25%-20=230(万元)B.1000×25%-10-20=220(万元)C.1000×25%-10=240(万元)D.1000×25%=250(万元)『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例题3·单选题】(2021年)甲公司为居民企业,2022年度取得境内所得1000万元,境外所得200万元。

已在境外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款40万元。

已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计算甲公司2022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增值税应纳税额四种计算方法的总结

增值税应纳税额四种计算方法的总结

附注一对基本方法的说明:上述时间限定也是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时限。

二、当期进项的当期”是指:--总的要求是:抵扣时间不得提前。

具体规定按行业划分如下:进项税额的"当期"限定--总的要求是:抵扣时间不得提前。

具体规定按行业划分如下:三、销项税额中销售额的确定。

销项税额=销售额X税率。

公式中税率为13%或17%,而销售额的确定是正确计算销项税额的关键。

(一)一般销售方式下的销售额销售额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如手续费、包装物租金、运输装卸费等)。

销售额中不包括:第一,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第二,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第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费:①承运者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货方的;②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的。

必须注意的是:第一,向购买方收取的价款中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如果是含增值税销售额,需要进行换算:(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13%或17%)第二,向购买方收取的价外费用应视为含税收入,在征税时换算成不含税收入再并入销售额。

(二)特殊销售方式下销售额的确定,也是必须全面掌握的内容,主要有:1 •折扣折让方式销售:三种折扣折让税务处理折扣销售关键看销售额与折扣额是否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① 如果是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如果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财务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②这里的折扣仅限于货物价格折扣,如果是实物折扣应按视同销售中"无偿赠送"处理,实物款额不能从原销售额中减除。

销售折扣发生在销货之后,属于一种融资行为,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销售折让也发生在销货之后,作为已售产品出现品种、质量问题而给予购买方的补偿,是原销售额的减少,折让额可以从销售额中减除。

3.还本销售:销售额就是货物销售价格,不得扣减还本支出。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Nol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X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X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X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2)实耗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X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X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X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X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No.2消费税额1.从价定率的计算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X税率Q)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I-消费税率)⑷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⑸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I-消费税税率)2、从量定额的计算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X单位数额No.3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一)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一)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一)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一)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N0.4土地增值税额1.一般计算方法应纳税总额=∑各级距土地增值额X适用税率某级距土地增值额X适用税率土地增值率二土地增值额XlO0%/扣除项目金额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2、简便计税方法(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X30%(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X40%-扣除项目金额χ0.05(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X50%-扣除项目金额xθ∙15(4)土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X60%-扣除项目金额xθ.35No.5城市建设维护税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额=(产品销售收入额+营业收入额+其他经营收入额)X 地区适用税率应补交税额=实际营业收入额X地区适用税率-已纳税额应退税额=已交税额-核实后的应纳税额No.6资源税额应纳税额=课税数量X单位税额No.7车船税1、乘人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车辆拥有量X适用的年税额2、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净吨位X适用的年税额3、客货两用的车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二载人车适用年税额X50%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的净吨位数X适用的年税额4、机动船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的净吨位X适用的年税额5、非机动船应纳税额=非机动船的载重吨位X适用的年税额6、新购买的车辆按购期年内的余月数比例征收车船税,其计算公式为:新购买车船应纳车船税额=各种车船的吨位(或辆数)X购进起始月至征期终了的余月数/征期月数补交本期漏报漏缴税额=漏报漏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x 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补交本期少交的税款=[应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X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已缴税款退还误交的税款=已缴的误交税款退还应计算错误而多交的税款=已入库的税款-重新核实后的应纳税额房产税额年应纳房产税税额=房产评估值X税率月应纳房产税税额二年应纳房产税额/12季应纳房产税税额二年应纳房产税额/4No.8土地使用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使用土地的平方米总数X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月或季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二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12(或)4 No.9印花税额1.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购销金额*3/10000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收取的费用×5/100003、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二加工及承揽收入X5/10000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承包金额X3/100005、财产租赁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租赁金额X1/10006、仓储保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仓储保管费用×1/10007、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二借款金额χθ∙5/10000 8、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1/1000 9、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书据所载金额X5/10000 10、技术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合同所载金额X3/1000011.货物运输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运输费用×5/1000012、营业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⑴记载资金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账户本期增加额]×5/10000(2)其他账簿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一)第五节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 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留抵税额一、销项税额的计算销项税额=销售额X适用税率(一)一般销售方式下的销售额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以及发生应税行为时向购买方(承受应税劳务和应税行为也视为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注】价外费用为含税收入。

(二)特殊销售方式下的销售额1、采取折扣方式销售2.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
(1)金银首饰:按销售方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征收增值税(2)其他货物: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

3.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

其销售额就是货物的销售价格,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还本支出。

4.采取以物易物方式销售。

以物易物双方都应作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按规定核算购货额并计算进项税额。

5.包装物押金的税务处理包装物租金收取之时就应该考虑销项税额的征纳问题6.直销的税务处理。

(1)直销企业先将货物销售给直销员,直销员再将货物销售给消费者的,直销企业的销售额为其向直销员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直销员将货物销售给消费者时,应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

(2)直销企业通过直销员向消费者销售货物,直接向消费者收取货款,直销企业的销售额为其向消费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7.贷款服务的销售额。

贷款服务,以提供贷款服务取得的全部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为销售额。

8. 直接收费金融服务的销售额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以提供直接收费金融服务收取的手续费、佣金、酬金、管理费、服务费、经手费、开户费、过户费、结算费、转托管费等各类费用为销售额。

(三)按差额确定销售额1.金融商品转让的销售额。

销售额=卖出价-买入价(1)金融商品的买入价,可以选择按照加权平均法或者移动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选择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

课程资料:应纳税额的计算(1)

课程资料:应纳税额的计算(1)

第七节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能力等级3)(一)直接计算法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二)间接计算法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提示】考题库目很有可能要求运用间接计算法的公式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例题1•单选题】2008年某居民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00万元,视同销售收入400万元,债务重组收益100万元,发生的成本费用总额16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支出20万元。

假定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2008年度该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万元。

(2009年)A.16.2B.16.8C.27D.28【答案】D【解析】本题有三个考点:一是业务招待费是否超标的判别;二是纳税调整的计算;三是应纳税额的基本计算。

具体计算如下: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限额计算:(1200+400)×5‰=8(万元)<20×60%=12(万元);业务招待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8=12(万元);应纳税所得额=1200+400+100-1600+12=112(万元);该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112×25%=28(万元)。

【例题2】境内某从事生产的居民企业2016年发生下列业务:(1)销售产品收入2000万元(不含税,下同);(2)接受捐赠材料一批,取得赠出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企业找一运输公司将该批材料运回企业,支付运杂费0.3万元;(3)转让一项商标所有权,取得营业外收入60万元;(4)出租财产取得其他业务收入10万元;(5)取得国债利息2万元;直接投资境内另一居民企业,分得红利50万元;(6)全年销售成本1000万元;税金及附加100万元;(7)全年销售费用500万元,含广告费400万元;全年管理费用205万元,含业务招待费80万元;全年财务费用45万元;(8)全年营业外支出40万元,含通过政府部门对灾区捐款20万元、直接对私立小学捐款10万元、违反政府规定被工商局罚款2万元;其他资料:①企业当年发生新技术研究开发费,单独归集记账发生额80万元,尚未计入期间费用和损益;②企业当年购置并实际使用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一台,取得并认证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90万元,增值税15.3万元,已按照规定入账并计提了折旧。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境外所得抵免税额的计算
2.抵免限额的计算
抵免限额,是指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 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实施条 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除国务院财政、税 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该抵免限额应当分国 (地区)不分项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企 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 ×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 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 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 准予结以后纳税年度扣除。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一、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
(二)税前允许扣除项目及其标准
非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抵免税额
税务会计
(2)
抵免限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 应纳税所得额×25%。
二、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居民企业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
1.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范围 (1)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3) 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你虽设立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及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你发生纳税义务,未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6)你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所得与其所设立机构、场所没有

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是指个人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缴纳的税款金额。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税法和税制,因此计算应纳税额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是针对个人从各种形式取得的收入所征收的一种税种。

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

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税法,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可能为分级(即根据收入水平采取不同税率)或统一(即所有收入适用同一税率)。

2.计算可减免的个人所得税费用。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个人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可以享受一定的税前扣除项或税前减免项,例如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社会保险费用等。

3.计算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的总收入减去可减免的个人所得税费用后的金额。

4.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计算最终的个人所得税额。

一般来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其所得额向国家或地区交纳的一种税费。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1.确定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

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一般为固定税率或分级税率。

固定税率是指所有企业都适用同一税率,而分级税率是指不同利润水平的企业适用不同的税率。

2.确定企业可减免的费用和准予抵扣的税前扣除项。

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享受一些费用的减免或抵扣,例如生产成本、营业费用、研发费用、税前扣除项等。

3.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营业收入减去可减免的费用和准予抵扣的税前扣除项后的金额。

4.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计算最终的企业所得税额。

一般来说,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比例扣除数。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差异,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特殊税制、税收优惠政策等。

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和企业应如何计算应纳税额

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和企业应如何计算应纳税额

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和企业应如何计算应纳税额所得税是一种纳税方式,适用于个人和企业的收入。

个人所得税适用于个人的工资、奖金、利息、股息、租金等各类收入;企业所得税适用于企业的营业利润。

那么,个人和企业应如何计算应纳税额呢?下面将从个人和企业两个角度来介绍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根据个人的收入额和适用税率来确定应纳税额。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共有7个等级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和45%。

下面以工薪族收入为例,介绍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 = 税基 ×税率 - 速算扣除数其中,税基是指个人的收入减去各项减除费用后的金额。

减除费用包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子女教育费、住房贷款利息等。

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根据个人的收入额来确定。

速算扣除数是为了简化计算而设定的一个固定值,用于减少税款。

举例来说,某个月工薪族收入为1万元,社保和公积金总计1000元,子女教育费用为500元,住房贷款利息为1000元。

那么,这个月的税基为(1万元 - 1000元 - 500元 - 1000元) = 8000元。

根据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表,这个月的适用税率为20%。

根据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这个月的应纳税额为:应纳税额 = 8000元 × 20% - 200元 = 1600元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申报是年度汇总申报的,需要将每个月的应纳税额相加,最终确定全年的个人所得税。

二、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根据企业的营业利润额和适用税率来确定应纳税额。

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分为25%和15%两个档次,其中,一般纳税人适用25%的税率,小规模纳税人适用15%的税率。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 = 营业利润 ×税率 - 速算扣除数其中,营业利润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所得到的净利润,即总收入减去各类费用后的金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作者:裴艳杰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学术版》2008年第06期
我国现行对企业征收的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内资企业所得税)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以下统称企业所得税)。

这两个所得税性质上完全相同,都是综合所得税,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算依据,实行比例税率。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最大,现择要分析。

一、应税收入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税和其他所得。

确定应税所得,从收入方面看,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股息收入和其他收入。

除前已述及的外,这里重点分析三个问题。

1.视同销售。

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与流转税的视同销售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流转税视同销售,企业所得税也视同销售,大部分项目属于这种情况;二是流转税视同销售,企业所得税不视同销售,如中间产品、自建行为征税等;三是流转税不视同销售,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所得税部分视同销售。

2.投资收益。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和以摊余成本计量两种。

涉及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如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发生变动,准则要求将变动的影响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对此尚无明确的处理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长期投权投资》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权益法核算时,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与税法要求不同,主要是涉及补税和被投资企业亏损弥补的处理不同;二是成本法核算时,投资收益的金额确定与税法要求不同。

3.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并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资产相关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情况,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确认为递延收益。

而按税法规定,政府补助如要征收企业所得税,则一般都应计入实际收到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二、成本费用
大部分准则都会影响到成本费用,现重点分析以下几项:
1.资产计量。

有关资产的各项准则都详细规定了资产的初始确认计量方法,从计量属性看,较多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尤其是大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新准则的一大突破。

企业所得税的资产管理大都基于历史成本计量,因而在初始计量时就产生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2.存货计价。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而税法中还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3.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除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税法对企业计提折旧有范围限制。

4.无形资产摊销。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税法对此未作出区分。

该准则还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而税法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不仅规定了摊销方法,而且规定了摊销年限。

5.投资房地产。

按《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按税法规定,出租房地产和土地使用权应当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折旧和难销。

6.资产减值。

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对于商誉减值的处理,该准则规定,经减值测试,如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

按税法规定,除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有条件确认扣除外,其他各项资产减值损失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都不得扣除。

商誉按税法规定也不得摊销。

7.职工薪酬。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并根据受益对象分别计入有关成本或损益。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与薪酬的处理相同。

按内资企业所得税规定,职工工资和相关费用的税前扣除有特别规定。

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可在缴纳当期一次性扣除。

8.预计负债。

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预计负债:(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按税法规定,确认预计负债的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能扣除。

9.借款费用。

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该准则不仅对专门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方法作了详细规定,还对一般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方法作了明确规定。

按税法规定,不论是资本化的借款费用,还是计入损益的借款费用,都不同于准则的处理要求。

10.租赁费。

融资租赁的承租人发生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当期的融资费用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经营租赁的承租人,对于经营租金,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其他方法更为系统合理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而企业所得税对租赁费的扣除没有类似规定。

三、会计调整
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但从企业所得税规定来看,如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前,且按税法规定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应调整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

会计估计变更,按该准则规定,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而从税法要求看,会计估计变更如果影响损益,凡不符合税法规定的,会计处理后还应当作纳税调整。

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按该准则规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按照税法规定,如更正差错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前,有关费用可以扣除,如更正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纳税人补提、补摊的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企业发生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但按税法规定,该类事项如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前,且影响损益,应调整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如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则应调整发生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