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鉴定报告模板-砌体结构

合集下载

抗震设计实验报告总结范文

抗震设计实验报告总结范文

抗震设计实验报告总结范文1. 引言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并总结出具有较高抗震能力的结构形式,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2.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三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并对其进行了抗震性能实验。

具体实验方法如下:1. 准备不同结构形式的模型,保持相同规模和质量。

2. 在实验台上固定三种结构形式的模型。

3. 利用地震模拟仪器,对模型进行不同频率和幅度的地震波动。

4. 在地震波动下,观察模型的变形情况和破坏程度。

5.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3.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的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3.1 砖混结构砖混结构在地震波动下表现出较低的抗震性能。

在较小震级的地震波动下,砖混结构可能出现轻微的变形,但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破坏。

然而,在较大震级的地震波动下,砖混结构容易发生大范围的破坏,甚至倒塌。

3.2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在地震波动下表现出较好的抗震性能。

在小到中等震级的地震波动下,框架结构的变形较小,不会导致严重破坏。

但在大震级的地震波动下,框架结构可能发生较大变形,但一般不会倒塌。

3.3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在地震波动下表现出最佳的抗震性能。

无论是小到大震级的地震波动,剪力墙结构都能够保持较小的变形,几乎不会发生破坏。

4. 结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物在地震中表现出不同的抗震性能。

2. 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容易发生严重破坏。

3. 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在大震级地震波动下仍能保持稳定。

4. 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最佳,几乎不会发生破坏。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建议在实际工程中选择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作为抗震设计的优先选项,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5. 展望本实验设计的结构形式较简单,实验结果仅代表了局部情况。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其他结构形式的抗震性能,并考虑不同地质条件下建筑物的抗震设计问题。

砌体结构房屋安全性鉴定加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安全性鉴定加抗震鉴定

某某七号楼回迁住宅楼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报告<报告编号:JD-201900000>工程名称:某某七号楼回迁住宅楼工程地址:某某小区委托单位:某某号楼全体业主某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19年*月*日某某七号楼回迁住宅楼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报告<报告编号:JD-201900000>检测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核人:批准人:某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19年*月*日某某七号楼回迁住宅楼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报告重要提示:1.报告未盖检测鉴定单位检测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检测、编写、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3.报告发生涂改、换页或剪贴无效。

4.未经检测鉴定单位同意,报告不得复制。

5.如对检测鉴定报告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鉴定单位提出,逾期视为认可检测鉴定结果。

地址:报告查询电话:目录1 工程概况 (7)2 检测鉴定的内容、仪器及依据 (7)2.1 检测鉴定内容 (7)2.2 检测鉴定仪器 (7)2.3 检测鉴定依据 (8)3 承重墙粘土砖强度和砌筑砂浆强度检测 (9)4 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 (11)5 钢筋配置情况检测 (11)6 结构布置检查及轴线尺寸检测 (12)7 构件尺寸检测 (13)7.1 承重墙厚度检测 (13)7.2 楼板厚度检测 (15)8 砌体结构砌筑质量及构造措施检测 (16)9 结构和构件损伤及缺陷情况检测 (16)9.1 主体结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的检测 (16)9.2 结构及构件的损伤及缺陷检测 (17)10 主体结构承载力计算 (18)10.1 结构计算依据 (18)10.2 结构计算的基本参数 (18)10.3 计算结果 (19)10.3.1砌体结构承载力计算 (19)10.3.2楼板承载力计算 (20)10.3.3结构单元安全性评定结果 (21)11 结构抗震鉴定 (23)11.1抗震鉴定依据及结构抗震构造措施鉴定 (23)11.2结构抗震承载力 (24)11.3综合抗震能力评估 (24)12 检测鉴定结论及建议 (25)12.1 检测结论 (25)12.2 结构安全性鉴定结论 (25)12.3 抗震鉴定结论 (25)12.4 建议 (26)建筑外景1建筑外景2建筑局部内景不上人屋面现状承重墙采用黏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楼板钢筋开凿检测构造柱钻芯取样检测板厚、圈梁检测阳台构造柱出现的开裂及局部混凝土缺失现象外墙窗台底部裂缝现象楼板出现的渗水发霉现象屋面板渗水发霉阳台一外墙交接处开裂现象(本页以下无正文)附件3-1:公司营业执照。

砌体结构房屋检测鉴定报告模板

砌体结构房屋检测鉴定报告模板

房屋检测鉴定报告1 工程概况××××××××××××××××楼位于××××××××××××××××××××××××院内,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于1963年设计,建筑面积3906㎡。

主体结构型式为五层砖混结构,楼、屋板为预制空心板,屋顶设架空层。

根据新的使用需求,需要对该××××楼进行重新改造装修。

改造之前,需对该××××进行检测、鉴定及加固改造。

因结构设计、建造年代较早,原结构设计、施工所依据的相关国家规范、标准已经升级过很多版,该结构很多地方不满足现行规范的强制条文要求。

并且该楼使用年限较长,结构性能不可避免的受到很多影响,使用状况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对该楼整体结构做全面的检测和鉴定。

××××××××××××委托××××××××××××对该楼结构进行检测鉴定,该楼外观立面照片见本报告附图1-1和1-2。

2 结构检测鉴定依据和工作内容该楼结构检测鉴定主要依据标准或资料如下: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2)《砌体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4)《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5)《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95);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版);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等国家相关规范、标准;12)原建筑施工图及结构施工图。

某砌体结构住宅楼抗震鉴定

某砌体结构住宅楼抗震鉴定
摘 要 :某 砌 体 结 构 住 宅楼 建 于上 世 纪 9 O年 代 , 受相
705 ) 10 5
关单位委托 ,对 该住 宅楼 的抗 震性 能进行 鉴定 。本 文根 据 《 建筑抗震 鉴定标 准》 G 5 0 3— 0 9 对该建 筑物进 行 了 ( B02 20 ) 检 测 与 抗 震 鉴 定 ,并 给 出相 关 加 固 与 维修 建 议 。本 文 可 供
2 检 测鉴 定的 目的与 要求
2 1 鉴 定 目的 .
WA o g n NG D n f g i
( colfCv nil gn r g, inU i rt oA c t tr iE ei a v sy f h e a dTcnl y 缸 10 5 hn ) n ehoo , g n70 5 ,C i a
Absr c t a t: So s nr sr c u e a rme b l n s me ma o y tu t r pat nt ui g wa di b ito h o a t e t y , d lv r t o oga ia in u l n t e 90 fl s c nur e ie o s me r n z to s
板基础。
关 键 词 :砌 体 结 构 ;检 测 ;抗 震 鉴 定 ;加 固建议 中 图 分 类 号 :T 3 13 U 1 .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4 1 ( 0 1 2— 0 9— 2 6 2— 0 1 2 1 )0 0 0 0
S m e m a o y sr t e a r m e t o s nr t ucur pa t n b li uid ng’ Ss im i pp a s l e s c a r ia
2 1年 第 2期 0 1

抗震安全鉴定报告(新)

抗震安全鉴定报告(新)

抗震安全鉴定报告
(泰安)市(肥城)市/县/区
第037()--( -)号
工程名称:安驾庄镇张侯小学学校楼幢号委托单位:
鉴定单位(盖章):
鉴定人:鉴定负责人:
年月日
山东省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表1
山东省中小学校校舍抗震安全鉴定基本情况表
表2
砖混(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安全鉴定表工程名称:厕所(幢号12)产权单位:非学校产权
表3
框架结构房屋抗震安全鉴定表工程名称:产权单位:
表4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抗震鉴定表
表5
木结构房屋抗震鉴定表工程名称:产权单位:
表6
砖石结构房屋抗震鉴定表工程名称:产权单位:
表7
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鉴定表
表8
山东省中小学校舍安全鉴定表
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以后,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

表9
校舍综合防灾鉴定报告
工程名称:产权单位:
此表每栋校舍填写一份
同是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21。

砌体结构抗震鉴定样表20091108C类(正式)

砌体结构抗震鉴定样表20091108C类(正式)

砌体结构抗震鉴定
工程名称:报告编号:D091119-(太仓) F-03
C类砌体结构抗震鉴定(本地区设防烈度7度,乙类)
(I)抗震措施鉴定
(Ⅱ)抗震承载力验算
纵向墙体平均抗震能力指数计算表
楼层A i A biξoiλβi=A i / (A biξoi λ)
一层12340.041666667二层
三层
四层
横向墙体平均抗震能力指数计算表
楼层A i A biξoiλβi=A i / (A biξoi λ)
一层12340.041666667二层
三层
四层
λ-----------烈度影响系数:6、7、8度分别为0.7、1.0、2.0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分别为1. 5和3.0
第二级鉴定
纵向墙体平均抗震能力指数计算表
楼层ψ1ψ2βiβci=ψ1 ψ2βi
一层1236二层
三层
四层
横向墙体平均抗震能力指数计算表
楼层ψ1ψ2βiβci=ψ1 ψ2βi
一层1236二层
三层
四层
第二级鉴定
墙段综合均抗震能力指数计算表
楼层墙段A ij A bijξoiλβij=A ij/(A bijξoiλ)ψ1ψ2βcij=ψ1ψ2βij 一层112340.0416******* 1.25 2
3
二层1
2
3
三层1
2
3
四层
注:教学楼横墙较少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若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时,其高度和层数应允许高度不折减。

抗震鉴定报告格式

抗震鉴定报告格式

XXX房屋安全鉴定中心鉴定报告【报告编号:XXXXXX】报告内容: 震损房建筑安全鉴定工^名称: xxxxxxx住宅楼工程地址:xxxxxffi 371 号1 幢委托单位:xxxxxx鉴定日期:二OO八年X月XX日鉴定报告告编号:图1纵横墙环向贯通斜裂缝图2北侧两端卫生间环状贯通斜裂缝五、检测情况(备(二)检测内容与结果:(1)倾斜观测:在该楼上设置4个倾斜观测点,测量房屋的倾斜状况,测得最大侧向位移值为58.2mm (最大倾斜率为3.0%0)。

(2)砼板、构造柱、圈梁等设置查勘:用钢筋定位仪、手持激光测距仪对待检测房屋砼板、构造柱、圈梁等的设置情况进行查勘,与图纸进行对照,查明该房屋砼板、构造柱、圈梁等的设置与设计图纸基本相符。

(3)裂缝检测使用裂缝测宽仪、游标卡尺、小钢尺等设备测定待检测房屋构件上的裂缝特征。

七、可靠性分析根据现场查看及检测,该房屋可靠性分析如下:1、地基基础:建筑物基础埋置于卵石土层,该地基力学性能稳定,无沉降、变形及位移;采用砖砌大放脚刚性基础,承载能力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无滑移迹象;地下水位及压力对房屋地基基础未产生明显影响。

2、上部承重结构:房屋结构构件承载能力较好,墙、柱高厚比符合规范要求,连接及砌筑方式正确,设有圈梁、构造柱,局部表面存有缺陷,工作无异常;测得房屋的最大侧向位移值为58.2mm (最大倾斜率为3.0%。

),小于《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中规定H/250的允许值(且小于《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规定7%。

的允许值)。

墙、柱倾斜测量小于规范要求,无发展趋势,该倾斜对墙、柱安全未构成明显影响;一〜六层部分横墙开裂,特别是底层横墙严重开裂、错位,纵墙亦出现不同程度的震损,对结构安全已产生严重影响;存在楼盖拼板缝、阴角缝、粉刷裂缝等非结构性损坏。

3、围护系统部分:非承重内墙多处开裂、破损,外墙部分已显著影响其使用功能;少数门、窗变形,开关不灵。

八、鉴定结论及建议该房屋经正规单位设计、施工,结构布置基本合理,结构传力路线正确;墙体垂直度测量最大倾斜率为3%。

砌体结构、砖混结构可靠性与抗震鉴定报告模板

砌体结构、砖混结构可靠性与抗震鉴定报告模板

报告编号:**小区**楼检测鉴定报告编写:检测:审核:批准:****有限公司年月日说明1.报告无“检测鉴定章”或检测鉴定单位公章无效;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鉴定章”或检测鉴定单位公章无效;3.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签字无效;4.报告涂改无效;5.对鉴定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鉴定单位提出;6.一般情况,委托检测仅对来样负责。

**小区*住宅楼检测鉴定报告一、工程概况**小区*住宅楼位于**区**大街工农路,为地上六层砌体结构,建筑面积为**m2,建于**年。

建设单位为**市**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省**省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为了解该楼的结构现状,确保该楼正常安全使用,**市**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有限公司对该楼进行可靠性及抗震鉴定。

**小区*住宅楼立面照片,见图1-1;**小区*住宅楼一层结构平面图见图1-2,二层至五层结构平面图见图1-3,六层平面图见图1-4。

图1-1 **小区*住宅楼立面照片(本页以下无正文)图1-2 一层结构平面图图1-3 二层至五层结构平面图图1-4 六层结构平面图二、检测目的为了解该楼的结构现状,**市**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要求对该楼做可靠性及抗震鉴定,受其委托,****有限公司于2021.06.01-2021.06.18对上述楼房进行了可靠性及抗震鉴定。

三、检测依据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19);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JGJ/T 152-2019);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7)《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8)《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11);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12)《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13)委托方提供的图纸资料及其它必要的标准、规范、图集等。

抗震鉴定报告范文

抗震鉴定报告范文

抗震鉴定报告范文一、鉴定目的和方法本次抗震鉴定的目的是评估被鉴定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为建筑物的抗震改造提供依据。

本次鉴定采用了以下方法:建筑物调查、设计文件审核、结构材料检测、结构计算等。

二、鉴定建筑物概况被鉴定建筑物为一栋多层钢筋混凝土建筑,主体结构采用框架结构。

建筑物总共10层,地上8层,地下2层,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高度约30米。

三、建筑物抗震鉴定结果1.结构调查结果经过对建筑物的调查,发现建筑物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破损和裂缝。

主要的问题包括柱子的弯曲变形、框架连接处的裂缝以及部分楼板的下沉现象。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2.设计文件审核结果研究了建筑物的设计文件,发现建筑设计满足了相关的抗震设计规范。

设计中采用了适当的抗震设防烈度,采用了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但是在设计文件中没有发现相应的抗震改造设计方案。

3.结构材料检测结果对部分结构材料进行了取样检测,结果显示结构材料的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没有明显的质量问题。

4.结构计算结果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但是建筑物存在一定的局部稳定性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加固措施。

四、抗震改造建议基于以上鉴定结果,针对被鉴定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提出以下改造建议:1.进行局部结构的加固。

对于已经出现裂缝和破损的部位,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以提高局部的抗震性能。

2.增加结构的延性。

通过增加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提高结构的延性,增加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降低破坏的风险。

3.加强框架连接处的抗震性能。

对于框架连接处存在的裂缝和松动现象,进行相应的修复和加固,增强框架的整体抗震性能。

4.定期检测和维护。

建议对建筑物进行定期的抗震性能检测和结构维护,及时修复和加固存在的问题部位,确保建筑物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总结本次抗震鉴定发现了被鉴定建筑物存在一定的抗震问题,但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摘要:
一、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重要性
二、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规范要求
三、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具体措施
四、案例分析:某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
正文:
一、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重要性
砌体结构房屋是我国民用建筑中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然而其抗震性能相对较差。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砌体结构房屋容易受到破坏,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对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抗震鉴定,及时发现并加固房屋的抗震性能,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二、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规范要求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房屋的高度和层数、抗震墙的厚度和间距、墙体实际达到的砂浆强度等级和砌筑质量;
2.墙体交接处的连接以及女儿墙、楼梯间和出屋面烟囱等易引起倒塌伤人的部位;
3.7~9 度时,检查墙体布置的规则性,检查楼、屋盖处的圈梁。

抗震鉴定报告

抗震鉴定报告

一.工程概况厦门大学海滨新区幼儿园教学楼为四层(局部五层)建筑,该建筑设计于1989年并于1990年建成投入使用。

该建筑原设计所采用的抗震设计规范为《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 11-78),原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原设计未进行抗震设防分类。

该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000m2,由三个单体组成:其中A区平面长30.240m,宽5.640m(局部12.840),总高10.900m;B区平面长41.300m,宽6.300m,总高10.800m;C区平面长43.040m,宽6.540m,总高10.950m。

该建筑单体A的结构形式分砖砌体结构、单体B的结构形式为框架与砖砌体共同承重、单体C的结构形式为砖砌体结构。

该建筑各单体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该建筑的基础采用钢筋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基底持力层为老土层,其地基承载力允许值为20T/m2。

具体结构平面布置示意图详见第14~24页的图一~图十二,建筑立面及内部布置情况详见第26页照片一~二。

因受该建筑北侧厦门市环岛干道隧道施工爆破的影响,该幼儿园部分砼楼板板面出现了裂缝,因此为了解这部分砼楼板的安全性,由厦门百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本中心对该建筑物有裂缝的楼板进行安全性检测鉴定。

此外考虑到该建筑为幼儿园,属重点抗震设防建筑。

为了解该建筑的抗震性能,厦门百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本中心对该建筑进行抗震鉴定。

二.现状调查我中心人员于2010年6月5日到现场勘察调查工作,其现状调查结果如下:2.1.使用状况该建筑A区:一层为食堂、门厅及办公室,二层为办公室,三层为办公室及活动室;B区:一~四层均为教室和活动室;C区:一~四层均为教室和活动室。

该建筑现场实际使用状态与原设计图纸相符。

2.2.现状情况经现场调查可知:该建筑部分砼楼板存在通长裂缝,具体详见第15~24页,图二~十二。

该建筑B区以南室外回填土局部下沉,具体详见第26页,照片四。

抗震鉴定报告表

抗震鉴定报告表

抗震安全鉴定报告
()市()市/县/区
第037()--( -)号
工程名称:学校楼幢号
委托单位:
鉴定单位(盖章):
鉴定人:鉴定负责人:
年月日
山东省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表1
山东省中小学校校舍抗震安全鉴定基本情况表
表2
砖混(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安全鉴定表
表3
框架结构房屋抗震安全鉴定表
表4
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抗震鉴定表
表5
木结构房屋抗震鉴定表
表6
砖石结构房屋抗震鉴定表
表7
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鉴定表
表8
山东省中小学校舍安全鉴定表
表9
校舍综合防灾鉴定报告
工程名称:产权单位:。

抗震鉴定报告模板-砌体结构

抗震鉴定报告模板-砌体结构

抗震鉴定报告模板-砌体结构沪抗鉴()证字第(2012)-()房屋(砌体结构)抗震鉴定报告二○一二年四月目录1、委托单位概况 (2)2、房屋概况 (2)3、检测的目的和项目 (2)4、检测情况 (3)4.1、房屋建筑状况 (3)4.2、房屋结构设计状况 (3)4.3、现场检查情况 (4)4.4、损坏情况检查及原因分析 (4)4.5、房屋结构布置检测及图纸复核 (5)4.6、结构材料检测 (5)4.7房屋沉降状况 (7)4.8、结构验算 (8)4.9、抗震鉴定 (11)5、鉴定结论及处理建议 (14)6、检测鉴定人员 (15)7、检测鉴定单位技术负责人签章 (15)8、检测与鉴定依据 (16)9、附录 (17)附录一、附图 (17)附录二、照片 (17)附录三、砂浆强度检测记录表 (17)附录四、砖强度检测记录表 (18)房屋抗震鉴定报告1、委托单位概况2、房屋概况3、检测的目的和项目房屋坐落于主要检测内容:房屋的结构布置复核与检测;混凝土构件截面检测;结构材料性能检测;房屋的损坏情况调查与检测;根据目前房屋实际状况和改建方案并按现行规范要求进行有关的工程结构验算;房屋抗震鉴定;分析损坏情况的原因等;对该房屋的结构状况作综合评价、提交鉴定结论;对该房屋本次改造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现场检测日期:2012年3月图1 房屋总体鸟瞰图4、检测情况4.1、房屋建筑状况房屋坐落于本房屋的建筑平面不间距由南向北依次为1.8m、2.4m、1.8m、2.4m、1.8m、2.4m、1.8m、1.2m。

在6~7×A~D、16~17×E~J轴线范围内设有楼梯。

房屋标高:根据设计图纸资料,底层地面标高为±0 ,地上二层楼面标高为 . m,三层楼面标高为 m,屋面结构标高为 m。

经过调查、收集和整理,该房屋的建筑、结构等设计图纸资料基本齐全,暂缺基础平面布置图。

有关各层楼面至屋顶的平面图和详图等可详见原设计图纸。

砌体结构震害报告2012

砌体结构震害报告2012
间内部楼面板的开裂(1)
房间内部楼面板的开裂(2)
总结
▪ 1、建筑场地的选择。 ▪ 2、地基和基础的设计。 ▪ 3、平立面布置要规则,房屋平面最好为矩形。 ▪ 4、房屋高度、层数、层高要限制。 ▪ 5、房屋高宽比的限制。 ▪ 6、抗震横墙间距的限制。 ▪ 7、房屋局部尺寸的限制。 ▪ 8、结构构件的延性设计。 ▪ 9、结构体系要合理。 ▪ 10、非结构构件的设计。
2008年5.12汶川地震,由于发生在建筑较为落后的川甘地带,以砌 体结构为主的建筑破坏尤为严重,达到了85%以上。
抗震性能差的原因:
1、刚度大、自重大,地震作用也大;
2、砌体材料质脆,抗剪、抗拉、抗弯强度低,地震作用下极易出现裂缝;
3、受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如砂浆不饱满,易出现裂缝,减弱抗震性能。
砌体结构的震害及其分析:
一、倒塌 1、全部倒塌
房屋整体性好,而底层强度不足时; 房屋整体性不好,而上层墙体过于弱时;
砌体房屋的整体倒塌(1)
砌体房屋的整体倒塌(2)
砌体房屋的整体倒塌(3)
2、上部倒塌
房屋上层自重大,刚度差; 上层砌体强度过弱,整体性差时; 鞭稍效应;
砖混房屋上部结构的破坏(1)
鞭稍效应
女儿墙的破坏
阳台与主体结构脱开
室外台阶与主体的开裂
构造柱的破坏
梁底的破坏
5、楼板和屋盖
楼板和屋盖是地震时传递水平地震作用的主要构件。
对于预制板楼板、楼盖,由于整体性较差、板缝偏小混凝土 灌缝不够密实,地震时易于拉裂。9度以上地区,由于墙体开裂、 错位、倒塌引起楼板、楼盖掉落。预制板端部搁置长度过短或无 可靠的板与板及板与墙的拉接措施,也造成震害。
墙体在竖向压力和反复水平剪力作用产生的裂缝。

砌体评估报告

砌体评估报告

砌体评估报告砌体评估报告是对建筑物砌体结构进行详细评估和分析的报告。

以下是一个关于砌体评估报告的样本,供您参考:【报告标题】砌体评估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基于对建筑物砌体结构的全面评估和检查,详细描述了砌体的材料、施工质量、结构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通过对砌体进行评估,可以提供相应的修复和维护建议,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评估对象】本次评估对象为XX大厦的砌体结构,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已达到30年。

【评估目的】本次评估旨在检查建筑物砌体结构的材料和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并评估其抗震能力、稳定性以及存在的可能问题和风险。

【评估方法】评估过程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 目视检查:对建筑物外墙进行目视检查,观察砌体的材料和施工质量,并记录可能存在的裂缝、脱落、变形等问题。

2. 使用仪器:利用测量仪器对砌体结构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包括超声波测试、钻孔取芯等。

3. 历史资料分析:查阅建筑物的历史资料,了解砌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评估结果】经过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砌体材料:建筑物采用的砌体材料为标准砖砌体,材料质量良好,无明显质量问题。

砌体墙体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符合相关标准。

2. 施工质量:砌体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细微的问题,如砖缝填充不均匀、脱灰等,但整体施工质量较好,对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没有明显影响。

3. 结构状况:建筑物砌体结构的整体状况良好,无明显的结构变形和破损。

经过抗震等级评估,建筑物的砌体结构满足相应的抗震要求。

【存在问题和风险】根据评估结果,本次评估发现以下问题和风险:1. 砌体脱落:部分砌体墙面上存在一些脱落的痕迹,可能是由于长期受污染和气候变化导致的。

这些脱落的砌体需要及时修补,以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结构稳定性。

2. 裂缝问题:在目视检查中发现一些裂缝,这些裂缝可能是由于地震、沉降或施工质量等原因引起的。

需要进一步进行测量和分析,确定其对砌体结构的影响程度。

抗震性能鉴定报告模板

抗震性能鉴定报告模板

抗震性能鉴定报告模板
1. 背景介绍
抗震性能鉴定报告是针对建筑物在地震发生后的抗震能力进行评估和判定的重要文件。

具体内容包括对建筑物结构、材料等抗震性能相关指标的检测和评估。

2. 鉴定对象
本报告对位于XX市XX区XX街XX号的建筑物进行抗震性能鉴定。

3. 鉴定方法
采用XX标准/规范对建筑物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对建筑结构进行材料分析和构造特征考察; - 通过地震模拟分析,评估建筑物在不同强度地震下的抗震性能; - 对抗震设备和抗震支撑结构进行检测和评估; - 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等级评定。

4. 鉴定结果
根据抗震性能鉴定,本报告认为该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属于XX级别,具体评定如下: - 结构材料:XX材料 - 结构形式:XX形式 - 地震模拟分析:经过地震模拟分析,建筑物在XX级地震下的破坏概率为XX% - 抗震设备及支撑结构:XX设备符合抗震要求,支撑结构完好
5. 鉴定建议
基于鉴定结果,提出以下改善建议: - 对建筑物结构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抗震性能; - 定期检测和维护抗震设备及支撑结构; - 加强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建筑物紧急疏散能力。

6. 结论
经过抗震性能鉴定,本报告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提出了合理的改善建议,希望能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提升有所帮助。

以上是针对XX市XX区XX街XX号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鉴定报告。

建筑抗震鉴定报告范本

建筑抗震鉴定报告范本

建筑抗震鉴定报告范本
1. 项目背景
本次建筑抗震鉴定报告对位于XX市XX区的某建筑物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估,旨在全面评估该建筑的抗震性能,为其后续的维护和加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鉴定对象信息
•建筑名称: XXX建筑物
•建筑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高度: XX 米
•建筑年代:建造于XX年
3. 鉴定方法
本次鉴定采用了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的相关要求,结合实地勘察和现场测试,并参考了历史地震数据和建筑结构设计参数等信息,进行了综合评定。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鉴定结果,综合考虑建筑结构材料、设计参数、施工质量等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该建筑在X级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较好/较差/一般(具体评价)
•鉴定中发现的结构缺陷/隐患/损伤(如有):XXX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加固/维修/改进方案。

综上所述,建议对该建筑物进行定期的抗震性能监测与维护,并按需采取加固措施,以确保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

5. 辅助资料
•鉴定报告附图(如有)
•相关测试数据记录(如有)
本报告针对该建筑的抗震鉴定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为建筑的安全性提供了参考意见和建议。

建议业主和相关部门根据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建筑物在未来的抗震工作中具备更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抗震安全鉴定报告

抗震安全鉴定报告

表 1工程名称产权单位工程地址结构类型建造总高□砖混(砌体) □框架□内框或者底框□钢结构□砖石木□土木□其他层数建造面积设计图纸建造原设防分类建造现设防分类□有□无□甲□乙□丙□甲□乙□丙基础形式□浅基础□深基础□其他基础形式平面形式楼板形式□预制板□木制□现浇板□其他□无基础□集中供热供暖方式□空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造时□6□7□8□9设防烈度历史改造情况改造资料□完整□不全其他情况说明:鉴定标准:统一按GB50011-2001(2022)进行抗震鉴定。

□采暖锅炉□地热□火炉□热风□其他形式□无采暖设计单位图纸审查单位勘察单位□无设防现设防烈度□6 □7 □8 □9 □无设防建造时间改造时间改造内容GB50292-1999 进行安全评定;按 GB50023-2022 和□增层□改变功能□结构拆改□其他□无表 2砖混(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安全鉴定表1 普通规定房屋高度 是否超限 □是 □否 墙体厚度 房屋层数 是否超限 □是 □否 墙体(材料)类别 注:①房屋层数不包括全地下室和出屋顶小房间;层高不宜超过4m 。

②房屋高度系指室外地坪到檐口高度,半地下室可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

③房屋上、下部份墙体类别不同,按上部墙体类别确定。

墙体不空臌、无严重酥碱和明显闪歪 □是 □否 □不详支承大梁、屋架的墙体无竖向裂缝,承重墙、自承重墙及□是 □否 □不详外观其交接部位无明显裂缝和 木楼、屋盖构件无明显变形、腐朽、蚁蛀和严重开裂 □是 □否 □不详内在质量 混凝土梁柱及其节点仅有少量弱小开裂或者局部剥落,钢筋□是 □否 □不详无露筋、锈蚀主体结构混凝土构件无明显变形、倾斜和歪扭 □是 □否 □不详2 上部主体结构房屋实际高宽比不宜大于 2.2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情况楼层质心和计算刚心位置2. 2 承重墙体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估算(以经验判断为主,仪器设备检测为辅)材料实际强度等级 砖 砌块 砌筑砂浆 砖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MU7.5,且不低于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中型砌块的强度等级 □是 不宜低于 MU10,小型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MU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抗鉴 ()证字第(2012)-( )房屋(砌体结构)抗震鉴定报告二○一二年四月目录1、委托单位概况 (2)2、房屋概况 (2)3、检测的目的和项目 (2)4、检测情况 (3)4.1、房屋建筑状况 (3)4.2、房屋结构设计状况 (3)4.3、现场检查情况 (4)4.4、损坏情况检查及原因分析 (4)4.5、房屋结构布置检测及图纸复核 (5)4.6、结构材料检测 (5)4.7房屋沉降状况 (7)4.8、结构验算 (8)4.9、抗震鉴定 (11)5、鉴定结论及处理建议 (14)6、检测鉴定人员 (15)7、检测鉴定单位技术负责人签章 (15)8、检测与鉴定依据 (16)9、附录 (17)附录一、附图 (17)附录二、照片 (17)附录三、砂浆强度检测记录表 (17)附录四、砖强度检测记录表 (18)房屋抗震鉴定报告1、委托单位概况2、房屋概况3、检测的目的和项目房屋坐落于主要检测内容:房屋的结构布置复核与检测;混凝土构件截面检测;结构材料性能检测;房屋的损坏情况调查与检测;根据目前房屋实际状况和改建方案并按现行规范要求进行有关的工程结构验算;房屋抗震鉴定;分析损坏情况的原因等;对该房屋的结构状况作综合评价、提交鉴定结论;对该房屋本次改造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现场检测日期:2012年3月图1 房屋总体鸟瞰图4、检测情况4.1、房屋建筑状况房屋坐落于本房屋的建筑平面不间距由南向北依次为1.8m、2.4m、1.8m、2.4m、1.8m、2.4m、1.8m、1.2m。

在6~7×A~D、16~17×E~J轴线范围内设有楼梯。

房屋标高:根据设计图纸资料,底层地面标高为±0 ,地上二层楼面标高为 . m,三层楼面标高为 m,屋面结构标高为 m。

经过调查、收集和整理,该房屋的建筑、结构等设计图纸资料基本齐全,暂缺基础平面布置图。

有关各层楼面至屋顶的平面图和详图等可详见原设计图纸。

房屋外立面见附录照片,房屋建筑平面图详见附图。

图2 建筑平面示意图4.2、房屋结构设计状况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原始结构设计图纸,房屋设计采用砌体结构,底层局部结构形式类似于内部框架结构,且部分内框架梁为托墙梁。

承重墙墙厚240㎜,其余墙体墙厚㎜,墙基底层采用标准砖、混合砂浆,二、三层墙基采用标准砖、混合砂浆。

房屋楼、屋面板设计基本采用预应力多孔板,房屋梁采用C20混凝土,梁截面尺寸主要有 × ㎜、等。

房屋共设有两部楼梯,甲楼梯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楼梯梯段板厚为40㎜,内配φ6@300,梯段梯梁厚500㎜,梁底配3φ12,梁顶配2φ10,箍筋φ6@200;乙楼梯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楼梯梯段板厚130㎜、120㎜,内配φ12@150、φ12@200。

基础形式为条形基础,采用C15混凝土,防潮层基础梁用C20防水细石混凝土浇制。

4.3、现场检查情况本房屋建成后作为社区医院使用,房屋使用至今其医院功能基本没有改变。

具体楼层使用功能见以下表1。

根据现场调查,该房屋为砌体结构,主要采用砖墙承重,悬挑阳台采用钢筋混凝土构件承重。

结构体系基本明确,结构的传力路径相对明晰。

经现场勘察发现,房屋底层室内为水泥地坪,室外地坪与室内地坪高差200mm;室内地坪发现有裂缝,未发现有明显的空鼓和起砂现象。

房屋沉降具体数据及分析详见本文“4.6 房屋沉降状况”。

表1 房屋各楼层使用功能4.4、损坏情况检查及原因分析房屋现场完损检查情况如下:1)在所检测楼层可视范围内的混凝土梁、未发现有明显裂缝、弓凸、风化等现象。

2)被检测楼层的楼梯基本结构完好,休息平台出现明显板缝详见照片14。

3)屋面板底或吊顶装饰表面均未发现象。

4)被检测楼层的可视范围内混凝土构件没有发现明显的开裂和变形。

未发现有风化、露筋现象。

5)K至F轴线外墙出现明显贯穿型斜裂缝,其中K轴线外墙窗间墙上下都已贯穿。

根据现场调查检查情况,本房屋目前主体结构状况一般,发现有影响结构安全的墙体损坏。

4.5、房屋结构布置检测及图纸复核根据现场调查测量,房屋的结构布置、主要轴线尺寸、构件的截面尺寸等实际状况与结构设计图纸基本相符。

房屋原三层上人屋面后期改建为住院病房。

4. 5. 1轴线尺寸检测现场采用电子测距仪抽测了部分楼层的部分轴线尺寸。

检测结果见表2。

各部位的轴线尺寸与原设计基本相符。

表2 轴线尺寸复测结果4. 5. 2构件截面尺寸检测现场采用钢卷尺(型号3m,编号02810122)抽测了各楼层的部分柱、墙、梁的截面尺寸,柱的截面尺寸均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检测结果见下表3。

表3 各层构件截面抽样检测结果根据现场调查测量,房屋的结构布置、主要轴线尺寸、构件的截面尺寸等实际状况与结构设计图纸基本相符。

4.6、结构材料检测4.6.1砂浆强度检测本房屋的砖墙砌体采用混合砂浆砌筑。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利用SJY800B型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并根据现场条件,测试14处砖墙砂浆的强度。

房屋测试结果见下表4:表4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结果表从表4中可以看出,房屋随机抽取的墙段砂浆强度在1.0~2.9MPa 之间。

根据《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中的公式(5.0.4-2)计算本房屋的砂浆强度:()=−−=∑=1,12222n jf mfsf nj c cc 0.49根据公式(5.0.4-3)计算砂浆强度变异系数:==c c c mf sf f 222/δ0.49/2.0=0.25<0.3 砂浆强度推定值计算: ==c c mf e f 212, 2.0==75.0/,min ,222c c f e f 1.0/0.75=1.3所以砂浆强度推定值为min(2.0MPa ,1.3MPa)=1.3MPa ,砂浆推定强度等级评定为M1.3。

4.6.2砖强度检测本房屋的砖墙采用红色粘土砖砌筑。

采用回弹法检测砖的强度,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标准》(DG/TJ08-804-2005)第4.7.17条计算砖回弹值修正后的平均值,按照《回弹仪评定普通砖强度等级的方法》(JC/T796-1999)的方法评定粘土转的强度等级。

采用ZC4型砖回弹仪测试14处承重墙砖的强度见下面表5。

表5 回弹仪评定普通砖强度结果表从上述构件中用回弹法的构件推定强度看,本房屋一层抽测的粘土砖实测强度值均大于MU10,二、三层抽测的粘土砖实测强度值均大于MU7.5,满足原设计强度。

4.6.3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混凝土碳化是导致钢筋锈蚀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碳化深度达到钢筋表面时,混凝土的弱碱性环境遭到破坏,钢筋锈蚀加速,造成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下降。

本次现场采用1% 酚酞酒精溶液测试混凝土碳化深度,抽测主要的混凝土构件测得房屋混凝土碳化深度为2mm 。

4.6.4混凝土强度检测本次我站采用回弹法检测了部分构件的混凝土强度。

回弹法按照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用DIGI —SCHMIDT2型数显混凝土回弹仪对混凝土强度进行了抽查测试。

其中回弹法采用根据碳化2mm 的深度分别修正后的混凝土强度。

抽样检测结果见下表。

表6 各层梁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度值均大于C30。

4.7房屋沉降状况由于房屋缺少原始沉降资料,所以无法确定该建筑自建成使用至今各个位置的累计总沉降。

本次我们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测量了房屋目前的相对不均匀沉降。

由于没有发现房屋设有固定沉降观测点,本次观测以现有房屋轴线○1范围内的屋面一点作为基准点,并根据现场条件在屋面外窗台同高度的区域布置观测点测量有关的相对标高,以期能反映出目前房屋的不均匀沉降状况。

经观测整理后的测点布置及测量结果参见表房屋沉降观测成果表”。

从现场测量结果发现,房屋总体呈现一定的不均匀沉降。

图4-1 房屋沉降测点布置图4.8、结构验算本次结构验算是依据房屋现有结构的实际状况,按现行规范上海市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5-2003),对院士之家房屋的现有建筑结构进行静力荷载作用下的估算复核。

房屋为砌体结构,一层粘土砖的强度等级取MU10,二、三层粘土砖的强度等级取MU7.5,混合砂浆强度等级取M1.3。

房屋荷载作用调查主要包括使用活荷载和楼(屋)面板结构层厚度、建筑面北125467 8 910 11 123层做法及其厚度等的全面调查。

本次结构验算楼(屋)面恒荷载的取值是根据楼板厚度、建筑构造做法等实际状况予以确定;活荷载的取值主要根据实际建筑功能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确定。

4.8.1荷载取值、材料强度及其它技术条件如下:4.8.1.1楼屋面恒载:120mm厚预制楼面板120厚混凝土楼板 2.40 kN/m2板面面层与二次装修荷载 0.80 kN/m2板底20mm厚砂浆 0.34 kN/m2合计 3.54 kN/m2120mm厚预制屋面板120厚混凝土楼板 2.40 kN/m2板面面层与二次装修荷载 0.80 kN/m2屋面保温、防水层 1.30 kN/m2板底20mm厚砂浆 0.34 kN/m2合计 4.84kN/m24.8.1.2使用活载:各层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取为2.0kN/m2,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取为2.0kN/m2,同时根据屋面坡度进行平面投影换算。

4.8.1.3材料容重:砂浆 20.0 kN/m3粘土砖22.0 kN/m34.8.1.4材料强度等级:砖强度: MU10/MU7.5混合砂浆:M1.34.8.1.5风荷载基本风压 0.55 kN/ m2地面粗糙度类别 C类体型系数 1.34.8.1.6地震作用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场地类别上海Ⅳ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特征周期 0.9s4.8.2 分析结果根据房屋砖墙承重现状,采用砖混结构计算模型,结构计算软件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建筑结构分析软件PKPM,对院士之家房屋进行了结构验算。

验算结果显示:底层大部分墙体抗压承载力严重不足,二层部分墙体抗压承载力严重不足,三层个别墙体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现场检测墙体出现严重开裂等损坏现象。

表7 砖墙抗震抗剪承载力验算结果表8 砖墙竖向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4.9、抗震鉴定房屋原设计于1986年,根据设计方提供的后续改建方案,现按现行国家规范《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简称“鉴定标准”)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简称“抗震规范”),按照后续使用年限40年(简称B类建筑)对房屋的现有结构进行抗震鉴定核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