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及加固措施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摘要:1.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的重要性2.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的主要内容3.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方法和步骤4.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5.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实际应用案例正文: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对于确保房屋的安全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步骤,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首先,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房屋的结构形式、材料性能、构造细节、地基基础等方面。
其中,结构形式主要指房屋的承重体系、横墙间距等;材料性能主要指砖、砂浆、混凝土等材料的强度、韧性等;构造细节主要指过梁、构造柱、墙体交接处等部位的连接情况;地基基础主要指基础的承载力、不均匀沉降等情况。
其次,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现场勘查、检测、分析和评估。
现场勘查主要是对房屋的整体状况、构造细节、材料性能等进行观察和记录;检测主要是对房屋的结构、材料性能、地基基础等进行实测和试验;分析主要是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比较;评估主要是根据检测分析结果,对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确定其抗震能力。
然而,在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鉴定标准不明确、检测方法不规范、鉴定结果不准确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明确的鉴定标准、规范检测方法、提高鉴定质量和准确性。
最后,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应用案例,详细介绍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实际应用过程和效果。
该案例为一座多层砌体房屋,经抗震鉴定后,发现存在梁墙承载力不足、混凝土开裂、露筋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方案,如加固梁柱、修补裂缝、加强墙体连接等。
经过加固处理后,房屋的抗震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确保了房屋的安全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对于确保房屋的安全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砌体房屋抗震鉴定与加固

6、非结构构件的震害评定
主要看:女儿墙等出屋面悬臂构件要锚固;砌 体围护墙、填充墙等要与主体结构拉结;较重的装 饰物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连接等。
7、材料实际强度等级评定
8、建筑物抗震能力的评定
采用两级鉴定,当符合第一级鉴定时。可评为 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不符合第一级鉴定要求时,应 由第二级鉴定做出判断。
4、抗震结构整体性的评定
主要看:装配式楼、屋盖自身连接的可靠性;楼、屋盖 和大梁与墙(柱)的连接,包括最小支承长度,以及锚固、 焊接和拉结措施等可靠性;墙体、框架等竖向构件自身连接 的可靠性,包括纵横墙交接处的拉结构造、框架节点的刚接 或铰接方式等
5、构件型式的抗震检查
主要看:砌体结构的窗间墙、门洞边墙段 等的宽度不宜过小,不应有砖璇式的门窗过梁; 钢筋混凝土框架不宜有短柱,纵向钢筋和箍筋要 符合最低要求;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高厚比也不 宜过大等。
•
• (四)增设抗震墙 • 改变受力分配、传力途径,总体上提高房屋 抗震承载力,减少薄弱部位。
• 分类:砖砌抗震墙、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
增设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时,原墙体砌筑砂浆 强度不宜低于M2.5 ,厚度可为140~160mm,混 凝土C20。
适用于抗震能力相差大、横墙间距较大的情 况。
•
新砌墙与原墙体的连接一
钢拉杆与圈梁的连接
•(五)包角、镶边
• 用型钢或钢筋混凝土对柱墙垛、墙角、门窗 洞加固,提高构建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六)增设托梁 • 增加楼、屋盖构件的支承长度。 •(七)钢筋混凝土现浇叠合层
增强预制楼、屋盖的整体性
增设托梁
增设现浇叠合层
•(八)隔震加固
•
通过增设隔震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普通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分析及加固建议

普通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分析及加固建议尽管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不断推进建筑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化,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偏远地区,普通多层砌体房仍然是主要的住宅类型。
这种类型的房屋在遭受地震时容易受到震害,因此有必要进行震害分析,并提供加固建议以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首先,进行震害分析是了解建筑结构的关键。
普通多层砌体房屋通常由砖块或混凝土砌块构成,墙体是主要的承重构件。
在地震中,墙体会受到水平地震力的作用,容易发生破坏,导致整个房屋的倒塌风险增加。
此外,砌体墙体之间的连接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连接不牢固,地震力可能会导致墙体与楼板之间的分离。
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加固方法:1.加固墙体的连接:加固砌体墙体之间的连接是提高房屋抗震能力的关键。
可以通过在墙体之间加设水平和垂直钢筋来提高其连接强度。
此外,使用适当的连接件,如钢筋混凝土梁或拱形结构,以增加墙体之间的连接和整体刚性。
2.加固墙体本身:采用增强墙体的方法也可以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例如,在墙体内外表面增加砼抹灰层或钢筋混凝土梁可以提高墙体的刚度和耐震能力。
3.加固屋顶和楼板:在地震中,屋顶和楼板往往是易受损的部分。
通过加固屋顶和楼板的结构来提高其抗震能力,如在屋顶和楼板上增加钢筋混凝土板、强化木质屋架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4.加固房屋基础:房屋的基础是保证整个房屋稳定的关键。
在地震中,如果基础受损或破坏,整个房屋可能会倒塌。
因此,在设计和建造房屋基础时,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力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除了以上建议,还需要对房屋的结构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
此外,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普通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抗震标准。
总之,加固普通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进行震害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可以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的风险,保护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既有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建议

既有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建议摘要:多层砌体房屋一般广泛应用于各种民用形式的简易房屋建筑系统之中,是当前一种较为常见且有效的一种房屋建筑形式。
多层砌体房屋构件进行持续定期、全面的结构安全性检测试验和抗震结构抗震加固工程对其保障而言是非常至关紧要的,同时这也是有效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基础保证。
而且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在得到不断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显著提高,在大多时候多层砌体房屋都是人们比较喜欢用的建筑结构形式,而且多层砌体房屋目前在一些民用的房屋建筑项目中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为了使得多层砌体房屋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房屋结构稳定性得到保障,关于多层砌体房屋在检测工程的进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着其它一些的不必要的小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加固的建议。
关键词:多层砌体房屋;结构检测;结构加固建议引言:近年来,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地发展,城市住宅的人也在不断地增多,建筑面积和各种建筑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
在九十年代前中国的城市有很多的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主要采用到的建筑是砌体结构,而建筑采用的砌体结构在建设过程时必须要具备建筑的抗震性,由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耐久性能比较差,存在着许多质量安全隐患。
因此,针对砌体房屋建筑结构出现的质量问题要进行检查鉴定,落实各种科学实用的加固鉴定措施,通过全面合理有效的质量检测分析结果来为砌体建筑结构检验进行加固评估,并且提供客观的依据,积极分析基层砌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加固中的存在问题,为此可以进一步的巩固提升现有砌体房屋建筑结构设施的合理使用寿命。
一、多层砌体房屋进行检测鉴定时的关键点(1)首先,要确定对现有结构房屋完损性问题,如何着手进行现场初步分析鉴定,是我们在开展房屋现场基本完损性情况初步鉴定项目进行考察的重要部分。
一部分情况是认真查看现场结构图纸原件材料,并且有组织的开展现场实地调查,通过现场认真分析检查,获得各种工程的原始建筑材料构件结构原件设计图、基本材料性能以及设计文件图纸数据、施工记录情况资料、建筑基本的完工性和验收情况资料数据等各种相关信息资料数据。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与抗震加固技术要点分析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与抗震加固技术要点分析摘要:上世纪后半叶,由于造价低、施工便捷、保温隔热好等优点,我国建造了大量的砌体结构房屋,但同时由于砌体结构整体性较差以及砌体墙抗剪强度较低等缺点,致使大量砌体结构房屋在经历地震往复荷载作用下产生损伤积累,最终导致墙体开裂甚至整体倒塌。
对未经历地震作用的砌体结构,很多已经接近其设计使用年限甚至超过其设计使用年限但仍在使用,因此,急需对这部分砌体结构进行抗震鉴定和抗震加固,以满足其抗震要求。
本文围绕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和抗震加固的技术要点进行简要梳理,最后探讨轻质混凝土在结构加固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鉴定;抗震加固1、砌体结构抗震鉴定检测在砌体结构抗震鉴定前,需对结构构件的力学参数和几何参数进行检测,其中砌体的抗压强度是必需检测的力学参数,可采用原位轴压法等方法直接检测砌体的抗压强度,也可采用分别检测砌块强度(回弹法等)及砂浆强度(如回弹法等)来“推算”砌体的强度。
由于砌体结构在抗震鉴定时需要分别判断砂浆、砖或砌块是否满足各自的最低强度等级限值,因此,在实际检测鉴定工作中,常采用分别检测砖(砌块)强度和砂浆强度的方式。
1.1取样法检测砖、砌块强度对于既有砌体结构砖、砌块的强度检测,使用回弹法虽然具有简单便捷的优点,但对于一些特殊的砖、砌块的强度检测,回弹法的检测结果往往具有较大误差,此时,若使用取样法从砌体构件上取样,然后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就可得到直接准确的砖、砌块抗压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需要依据块材强度和砂浆强度来确定砌体构件抗压强度,块材的取样位置应与砌筑砂浆的检测位置相对应。
1.2砂浆抗压强度检测砌筑砂浆的抗压强度可采用取样的方法检测,如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等;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匀质性,可采用非破坏的方法检测,如回弹法、贯入法等,当这些方法用于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时,宜配合取样的检测方法进行对比校核。
1.3预制楼、屋面板承载力检测对于建造年代较久远的砌体结构房屋,很多时候由于缺少图纸,且楼板采用预制板的形式,预制板的规格难以确定,此时可采用静载试验的方法检验预制楼板的承载力。
既有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建议

既有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建议摘要:多层砌体房屋一般应用于民用的房屋建筑之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房屋建筑。
对多层砌体房屋进行定期的结构检测和结构加固对保障多层砌体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和结构性而言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提高其质量的必要保证。
本文在分析了多层砌体房屋在结构检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后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建议,希望能够为促进多层砌体房屋建筑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砌体房屋;结构检测;结构加固建议引言: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想要实现工程质量的评价,最好的办法是对结构进行检测,也是满足工程加固要求的关键步骤。
近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推进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城市的建筑面积以及建筑数量在不断地增长,以往的很多建筑工程项目采用的是砌体结构,而采用砌体结构进行建设时具备的刚性较大,抗震能力差,存在着较强的安全隐患。
所以,需要针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鉴定,落实科学的加固措施,通过合理的检测结果为建筑结构加固提供依据,积极分析砌体结构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砌体房屋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
1多层砌体房屋进行检测鉴定时的关键点1.1对房屋的完损性进行鉴定在房屋完损鉴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结构图纸和现场调查。
通过检查原始的设计图、基本设计数据、施工和完工验收数据等资料来获得各种技术参数,例如结构倾斜、下沉、材料强度、裂缝,钢筋分布以及腐蚀情况等。
在进行房屋的完损检测时需要重点观察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物改建的历史。
设计图是否与建筑物和结构的当前状况相匹配,是否进行了加固、增加层数和用途的更改,结构系统是否已经更改,设计荷载和实际载荷是否有重大变化等。
抽样:用于测试砌块强度、砂浆强度及钢筋腐蚀等情况时的抽样必须合理科学且具有代表性。
裂缝:首先要确定裂缝的类别是装饰裂缝还是结构裂缝,进而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数据处理异常:计算砌块和砂浆的强度时可能会发生强度异常值的状况,在统计分析期间不能够随意的删除或修改所检测到的数值。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1. 引言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多层砌体房屋作为一种常见的住宅建筑形式,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和加固进行详细的讨论和说明,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增强房屋的抗震能力。
2.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2.1 抗震鉴定的目的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旨在评估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确定其在抗震设计合理性和施工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加固提供依据。
2.2 抗震鉴定的方法与步骤抗震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勘察、抗震性能评估和结构安全评估。
具体的步骤如下:1.实地勘察:通过对房屋的外观观察、结构构造及材料的检测、裂缝的测量等,获取相关的建筑信息。
2.抗震性能评估:根据实地勘察结果,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评估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包括其抗震能力等级、结构刚度、变形能力等。
3.结构安全评估:根据抗震性能评估的结果,结合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对房屋的结构安全性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3.1 加固方法选择原则在进行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时,应考虑以下原则:•适用性原则:加固方法应根据不同房屋的具体情况和抗震鉴定结果,选择最适合的加固方法。
•经济性原则:加固方法应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进行,以最小的成本达到较好的加固效果。
•可行性原则:加固方法应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进行,确保加固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2 加固方法示例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加固方法供参考:1.增加水平钢筋和钢板的加固:在墙体或结构柱上增加水平钢筋和钢板,以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2.加固节点:对房屋的关键节点,如墙柱连接处、柱梁连接处等进行加固,以提高房屋的整体稳定性。
3.增加剪力墙:在房屋的关键位置增加剪力墙,以增加房屋的整体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
4.填充空腔:对房屋中的空腔进行填充,如填充轻骨料混凝土等,以提高房屋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浅谈多层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技术措施

浅谈多层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技术措施多层砌体结构建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但在地震发生时,这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可能存在较大风险,因此,在多层砌体结构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中,必需采取一系列的抗震技术措施,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稳定性和人员的安全。
1. 技术措施一:选择合理的砌体结构对于多层砌体结构建筑而言,选用合适的砌体,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选用抗震好的加气混凝土等轻质砌块,并进行合理砌筑,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
在材料方面,建筑师需要根据地震区的相关要求,选用强度高、耐久性好的材料,以便在地震中不易破坏。
2. 技术措施二:合理布置建筑结构和构件在设计多层砌体结构建筑时,需要考虑到结构的合理布置和构件的合理设置。
建筑师需要根据地震区的地质特征,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和地基处理方法,使建筑物具有较好的地震抗力。
同时,在构件的设置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强度、刚度、韧性的分配,以降低地震时发生的破坏。
3. 技术措施三:加固墙体一般情况下,多层砌体结构建筑的墙体是最主要的承载结构之一。
建筑师需要通过加固墙体的方法,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
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法是在墙体内部预埋钢筋,并利用钢筋和混凝土的协同作用,提高墙体的抗震性和承载能力。
4. 技术措施四:合理设计和施工在多层砌体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方面,必需考虑到地震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建筑师需要通过充分分析建筑物的特点和局部地震条件,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在施工中对每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全方位监测。
同时,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和质量管理,也需高度重视,以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的损失。
综上所述,多层砌体结构建筑在地震时面临很大的风险,建筑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抗震技术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震条件和地质特征,选择合适的技术措施,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与加固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与加固摘要:多层建筑需要通过对砌体结构进行抗震鉴定、抗震设计和抗震审查之后,才能开工建设。
经过砌体结构抗震鉴定,了解建筑的抗震性能的强弱,进而进行建筑加固设计。
关键词:纵墙承重抗震鉴定加固设计1.纵墙承重砌体结构抗震能力分析纵墙承重多层砌体结构抗震鉴定,是指针对大于三层的建筑物240mm与370mm两种厚度的墙进行抗震分析。
由于建筑物楼板的侧边不与墙体镶嵌,地震破坏力不容易通过楼板横向传到墙体内。
主要通过纵墙和横、纵墙交界面传到横墙,造成纵墙开裂严重、横墙砂浆震松、墙体崩坏、墙体压酥。
砌体的砖混结构很复杂,纵横墙连接处是砖混结构最薄弱的地方,地震发生后,连接处产生巨大的水平拉力造成墙体竖向裂缝,造成纵横墙极易脱离裂开,甚至纵墙整片倒塌。
纵墙承重建筑物的破坏,主要是外纵墙过度变形造成外闪。
纵墙起支承横墙的作用,抗震能力低的纵墙不能支援横墙抗震,使纵横墙的总体抗震性能大幅度削弱。
在建设中适当加固纵墙以增强抗震能力,能提高横墙的抗震能力。
对薄弱的墙体采取相应的加固建设,有利于加强建筑整体的抗震能力。
2.多层砌体结构的震害分析多层砌体结构主要由多种脆性建筑材料构成。
这就造成多层建筑自重大,抗剪、拉、弯的能力都很低、整体延展性很差,所以其抗震能力也很差。
多层砌体建筑震后墙的主体、墙垛、窗间墙、纵横墙连接处等都遭到地震严重的破坏,导致墙体倒塌和建筑物坍塌。
受地震危害最严重的是预制板楼屋盖和楼梯间墙。
预制板与墙体的连接性很差,因而预制板整体的抗震性能很差,板缝太小或不严实、搁置部分不够长、板与板间没有坚固的连接,极易被地震破坏力拉断开裂,导致楼屋盖崩坏散落。
多层砌体结构的楼梯间因开间小、水平方向刚度大,承受地震破坏力巨大,在高度方向缺少支撑,极易被地震作用力严重破坏。
3.抗震鉴定和加固设计3.1抗震鉴定建筑后续使用年限与多层砌体抗震鉴定方法的种类直接相关,直接影响到抗震设防目标的变动和抗震鉴定结论及加固方案的设计,因此,对建筑物进行抗震鉴定之前,必须明确建筑物的后续使用年限。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是确保房屋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完整性、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砌体结构房屋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抗震设计要求,包括结构的抗震设计、墙体的布置和加固、屋面和地基的抗震设计等。
以下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一些建议。
首先,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地震产生的惯性荷载和地震波的作用,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构造。
常见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和筒体结构等。
其中,框架结构是一种较常见的结构形式,通过设置纵横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来承受地震荷载。
框架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墙体和柱子的相互作用,通过设置合适的墙柱配筋和连接方式来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其次,墙体的布置和加固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中,墙体起到承担地震力的作用,因此需要合理布置和加固。
一般情况下,墙体应沿着房屋周边和内部的支撑结构布置,以增加抗震能力。
墙体的加固可以采用加厚墙体、设置纵向和横向加筋等方式来提高抗震能力。
此外,使用抗震构造技术,如水泥砂浆填塞、钢筋加固等,也可以有效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
第三,屋面和地基的抗震设计也需要考虑。
屋面在地震发生时容易受到地震波的冲击和水平力的作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固屋面结构,如增加屋面横向抗倾覆设计、采用加筋梁等。
地基在地震中是房屋抗震的基础,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和加固措施,如采用钢筋混凝土地基、地基加固灌浆等,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最后,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工程勘察和试验分析。
通过工程勘察,了解地震易发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地层情况等,为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试验分析可以通过使用抗震模型、模拟地震波进行振动台试验等方法,检验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需要全面考虑结构、墙体、屋面和地基等方面的因素。
浅谈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及加固措施

浅谈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及加固措施摘要:据统计资料显示,多层砌体混合结构房屋在抗震方面是公认的一个薄弱环节。
对于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中遭受到严重破坏的现实,一些兴建时间比较早的砌体结构房屋,必须实行抗震鉴定及加固措施。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鉴定加固措施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自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破坏性地震2600多次,其中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500余次。
总结地震灾害的经验得出,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房屋建筑的倒塌和工程设施、设备的破坏。
世界上发生的多次伤亡巨大的地震,有95%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于不抗震的建筑物倒塌造成的。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意识到已建重要建筑物实施可行的加固可以抵御地震灾害、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由于对建筑结构采取可行的加固措施后,建筑物整体抗震能力显著增强,安全度也得到了提高,一旦遭遇地震可极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以上充分表明了我国建筑结构抗震加固的严重性和迫切性。
据统计资料显示,多层砌体混合结构房屋在抗震方面是公认的一个薄弱环节。
我们国家在经历了唐山、汶川、玉树等一系列大地震后,对房屋破坏最严重的是抗震设防烈度不高的砌体混合结构房屋,导致了人身财产的损失,所以对砌体混合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越来越重视。
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文对一典型的砌体混合结构房屋进行抗震鉴定,提出加固措施,为以后类似工程加固提供参考依据。
1工程实例本工程为某民用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4500 m2,横轴55m,纵轴20m,横墙间距4m,建筑层数为5层,总建筑高度18.15m,建筑平面图如1所示。
砌体混合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丙类建筑。
该工程建于1990年,在20年使用过程中,由于业主的使用功能改变,经过一次结构变动。
在1995年,在原来三层的基础上,加盖了4~5层。
本文选取此混合结构住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抗震鉴定。
2抗震鉴定2.1第一级鉴定结构所用材料等级鉴定如表1所示。
砌体结构房屋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方法及实例

已有建筑结构的维修加固改造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受欢迎的行业之一.受维修改造需求的驱动和现代技术的发展,已有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已有砌体结构承重墙体的可靠性鉴定和加固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
研究的主要内容有:l、概括性的论述了国内外加固改造业的发展;明确了在役建筑结构可靠性评估与加固的目的和方法;介绍了我国建筑业在进入以现代化改造和维修加固为重点的第三个发展时期时,开展结构可靠性评估和加固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2、简明扼要的介绍了结构可靠性鉴定理论的基本知识;详细论述了已有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的目的,鉴定方法和步骤,变形的检测,单个构件和同类构件的评级原则,可靠性鉴定的层次等。
3、在综合分析建筑结构加固的原因及其加固后的受力特征后,详细的介绍了砌体结构的加固原理。
深入探讨了砌体结构常见裂缝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对加固结构中的新旧材料共同工作问题进行了研究。
详细介绍了砌体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对水泥灌浆法,扶壁柱加固、钢筋网水泥砂浆加固、结构构造性加固等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
并指出了各种加固方法的施工要点和计算要点.4、结合前述相关理论,以重庆市某医院住院部连通大楼作为工程实例,详细的分析了鉴定过程和加固设计、施工等在工程中的运用。
构造柱加固技术和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技术都具有增强砌体结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的作用,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砌体结构在我国属于量大面广的结构形式,所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十分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切实可行的产业化转化途径。
但在役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及加固技术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研究领域,涉及相关学科较多,研究难度大。
本文只是对这一课题的初步研究和探讨,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工程应用的推广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入,这一课题必将得到更广泛的研究.关键词:砌体结构,承重墙体,可靠性鉴定,加固。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摘要:
一、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重要性
二、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规范要求
三、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具体措施
四、案例分析:某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
正文:
一、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重要性
砌体结构房屋是我国民用建筑中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然而其抗震性能相对较差。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砌体结构房屋容易受到破坏,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对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抗震鉴定,及时发现并加固房屋的抗震性能,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二、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规范要求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房屋的高度和层数、抗震墙的厚度和间距、墙体实际达到的砂浆强度等级和砌筑质量;
2.墙体交接处的连接以及女儿墙、楼梯间和出屋面烟囱等易引起倒塌伤人的部位;
3.7~9 度时,检查墙体布置的规则性,检查楼、屋盖处的圈梁。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基本要求

基础顶面、侧面无刚性地坪时,可增设刚性地坪。 沿基础顶部增设基础梁,将水平荷载分散到相邻的基础上。
当地基或桩基的水平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作下列处理:
地基基础的抗震加固
*
对液化地基、软土地基或明显不均匀地基上的建筑,可采取下列提高上部结构抵抗不均匀沉降能力的措施: 提高建筑的整体性或合理调整荷载。 加强圈梁与墙体的连接。当可能产生差异沉降或基础埋深不同且未按1/2的比例过渡时,应局部加强圈梁。 用钢筋网砂浆面层等加固砌体墙体。
地基基础的抗震加固
*
当基础底面压力设计值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10%以内时,可采用提高上部结构抵抗不均匀沉降能力的措施。 当基础底面压力设计值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及以上时或建筑已出现不容许的沉降和裂缝时,可采取放大基础底面积、加固地基或减少荷载的措施。
当地基竖向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作下列处理:
同一楼层中,自承重墙体加固后的抗震能力不应超过承重墙体加固后的抗震能力,否则,应增强相应承重墙体。
当选用区段加固的方案时,应对楼梯间的墙体采取加强措施。
当现有多层砌体房屋的高度和层数超过规定限值时,应采取下列抗震对策: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基本要求
*
当房屋的总高度超过规定而层数不超过规定的限值时,应采取高于一般房屋的承载力且加强墙体约束的有效措施。
建筑抗震加固的基本要求
*
可供选择抗震加固方法 A. 需提高承载力、刚度: 两者均需提高(增设构件、加大截面) 仅需提高承载力(钢构套、粘钢、粘碳纤维布) 仅需提高变形能力(增设连接构件、钢构套) B. 结构体系明显不合理: 优先增设构件改善结构体系,同时提高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C. 整体性连接不良: 增设拉结构件,以提高变形能力为主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分析及加固技术措施

及实地墙体加 固情况如 图1 所示。 房屋的抗震鉴定主要从 房屋高度 和层数 、 墙体实际材料强度 、 结构体系的 3 . 2 压 力灌 浆 配 合钢 筋 网水 泥 砂 浆 面层 加 固法
合理性 、 主要构件整体性连接构造 的可靠性 、 局部易损构件 自身及与主体
2 鉴 定 实例
2 . 1工 程 概 况
需要指出 的是 , 钢筋 网水 本工程结构型式为砌体结构 , 现浇楼板 , 楼板厚为8 0 mm。本地 区抗震设防 泥砂浆 面层加 固墙 体的强度 , 烈度为9 度( O . 4 g ) , 场地类型为 Ⅱ类 , 设计地震 分组 为第一组 , 基本风 压为 主要 是通 过砂浆 与 旧墙体 间 0 . 3 KN/ , 建筑物地面粗糙度 为c 类。 的粘结形成 的 , 并不是靠钢筋 依据“ 标准” , 后续使用年限为4 0 年, 为B 类砌体房屋。依据B 类建筑“ 并 行鉴定、 综合评定” 的原则 , 需进行两级鉴定后 , 进行综合评定。
结构连接的可靠性和抗震承载力验算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 B 类 房屋 的抗震 鉴定 , 分 为抗震措施鉴定和抗震承载力验算 两部分 , 与A 类不 同, 抗震承载力验算必须进行 。
去除原受损墙面抹灰层 , 采用专用灌浆设备 或工艺 , 将 裂缝修 补专 用
胶 、水泥乳胶砂 浆或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等浆液在一定压 力下注 入砌 体裂 缝内 ;浆液固化后 裂缝两侧重新粘结在一起 ,在开裂墙体 表面绑扎直径 中4 或中6 、 间距2 0 0 mmx 2 0 0 m m的钢筋网 , 与原构件 固定 , 以提高墙体抗剪 承载力和延性为 目的。此法主要针对裂缝较多但开裂不严重( 裂缝宽度在 0 。 2~l m m之间 ) 、 原砂浆强度等级不高于 . 5 的墙体 。 施工时不用支模板 , 所需配筋量少 。
砌体结构房屋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方法及实例

砌体结构房屋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方法及实例在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房屋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具有承重能力强、施工工艺简单等特点。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或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砌体结构房屋可能存在一定的可靠性问题,需要进行鉴定与加固。
本文将分别就可靠性鉴定和加固方法进行阐述,并给出相应的实例。
一、砌体结构房屋可靠性鉴定方法1.目测鉴定法:通过观察砌体结构房屋的裂缝、变形、松动等情况,判断其可靠性状态。
如出现大面积的裂缝、变形明显等情况,说明可靠性较差。
2.声音识别法:用敲打墙体的方法,听墙体传来的声音。
如果敲打的声音响亮、清脆,说明墙体砖块紧密,可靠性较好。
如果声音低沉、空洞,说明墙体中存在空鼓,可靠性较差。
3.试验鉴定法:通过力学试验等方法,对砌体结构房屋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计算其承载力、变形等参数,判断其可靠性。
力学试验可以通过施加加载、应变测试等方法进行,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估。
二、砌体结构房屋加固方法1.填充加固法:对砌体结构房屋中的空鼓、空隙进行填充加固。
常用的填充材料有水泥浆、高强度胶凝材料等。
填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和较高的耐久性。
2.加固梁柱法:对砌体结构房屋的梁柱部位进行加固,增加其承载能力。
加固材料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等,以增加梁柱的强度和刚度。
3.增加连接件法:在砌体结构房屋的连接部位增加连接件,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常用的连接件有钢筋、角钢、螺栓等。
在施工时应确保连接件与墙体有良好的接触和粘结,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实例:砌体结构办公楼经过长期使用,出现了墙体开裂和变形的情况。
为了保证建筑的可靠性,需要进行加固。
首先进行了目测鉴定,发现墙体裂缝较大,并且存在部分墙体的空鼓现象。
然后进行了声音识别法,敲打墙体后发现部分声音低沉、空洞。
最后进行了力学试验鉴定,计算其承载力和变形参数,结果表明房屋的可靠性较差。
根据鉴定结果,采取了以下加固措施:首先对空鼓墙面进行填充加固,使用水泥浆填充墙体中的空隙,保证墙体的紧密性。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方法及加固技术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方法及加固技术摘要: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地震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地震灾害的出现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的特征,一旦发生地震灾害那么所造成的破坏力是非常巨大的。
我国针对房屋建筑制定了专门的抗震性的要求,所以在实施房屋建筑施工工作的时候,需要重视工程抗震性的保障,积极的对房屋建筑抗震性能进行综合判断和评估,对于那些没有达到规定的房屋建筑采用专业的方法来进行加固,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对民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给予保障。
关键词:砌体结构房屋;震害特点;安全鉴定;加固措施引言:就现如今实际情况来看,砌体类型的房屋建筑在我国所有建筑工程中占比相对较大,特别是在很多农村地区大范围的存在。
这类砌体结构大部分都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出来的,当时设计人员对于建筑的抗震性能并没有加以过多的考虑。
如果遇到地震灾害,这类砌体房屋结构就会出现严重的损坏,对于民众的人身安全会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针对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提升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的。
1砌体结构抗震加固的必要性砌体结构通常都是由土块、混凝土、石灰等材料建造而成的,其属于脆性材料的一种,不具备良好的弹性,无法保证建筑的抗震效果。
在遇到地震灾害之后,砌体结构通常会出现严重的损伤,甚至会出现诸多无法修复的机构。
所以利用有效的方法来增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规避结构发生裂缝、破损的情况,对于砌体结构的整体质量加以根本保障,尽可能的对民众的人身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就现如今实际情况来说,人们正在积极的对砌体结构房屋施工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创新,在砌体建筑中切实的运用抗震加固技术,有效的提升了砌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从而规避在发生地震灾害之后结构出现严重的损伤。
对于那些没有采用抗震加固技术的气体结构来看,在遇到地震情况之后会出现大面积的结构坍塌,房屋可修复概率较低。
这就充分的说明了抗震加固技术在砌体结构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人们的人身安全还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在砌体结构建筑加固方式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合理的运用抗震加固技术来提升整体建筑的稳定性[1]。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设计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设计- 结构理论摘要:地震发生时,房屋易遭破坏的房屋大部分是砌体结构房屋,而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如何有效提高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本文结合某工程的设计经验,简要阐述了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设计中的几个常用设计方法。
关键词: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设计一、前言砌体结构房屋主要以脆性材料(粘土砖,多孔砖和混凝土中小型砌块)为主,其特点是:本身自重大,刚度大,材料本身的抗拉、抗弯、抗剪强度均较低,延性差,因此在地震中极易造成脆性破坏,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害和损失。
因此,对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设计与研究一直是抗震加固工作的重点。
二、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1、工程背景某办公楼原建于2000年,总建筑面积1542m2,为7层砖混结构,层高3.5m;楼(屋)盖采用预制板,以纵横墙承重,建筑物沿纵横墙每层设构造柱和圈梁,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结构抗震鉴定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后,得出以下抗震鉴定结果:(1)经安全性鉴定,该建筑安全性鉴定评级为A级;(2)经抗震鉴定,该建筑不满足B类建筑抗震鉴定要求;(3)该建筑不能满足后续使用40年的要求。
三、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设计基本要求一般来说,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若存在以下问题,则地震时容易损坏:1、一些内外墙未咬砌且无圈梁与外墙拉结的多层砖房。
地震时,外墙会大面积倒塌。
2、整体性不足。
大梁、屋架与墙体的连接不良,如未设置梁垫或虽有梁垫而无锚固。
地震时墙体局部承压能力不足而损坏,或梁垫发生错动。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与大梁、墙体的连接不良,在地震中会被拉开移位或楼板滑落。
板底圈梁明显加强了房屋的整体性。
3、体型复杂。
砖房平立面不规则,地震中往往因扭转效应、局部应力集中或各部位变形不一等,造成损坏或加重震害。
另外,砌体结构房屋还有一些易损部位。
多层砖房局部易损部位包括平砌或弧形砖砌过梁,出屋面楼梯间、电梯间,附墙烟囱、出屋面小烟囱和女儿墙,悬挑的阳台、雨篷、挑檐,坡屋顶的山尖墙,悬吊重物的顶棚等等。
砌体房屋抗震加固方法

砌体房屋抗震加固方法1、当现有多层砌体房屋的高度和层数超过规定限值时,应采取下列抗震对策:1)当现有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超过规定的高度而层数不超过规定的限值时,应采取高于一般房屋的承载力且加强墙体约束的有效措施。
2)当现有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超过规定限值时,应改变结构体系或减少层数;乙类设防的房屋,也可改变用途按丙类设防使用,并满足丙类设防的层数限值要求;当采用改变结构体系的方案时,应在两个方向均匀增设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新增的混凝土墙应计入竖向压应力滞后的影响并宜承担结构的全部地震作用。
3)当丙类设防且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超出规定限值1层和3m以内时,应提高墙体承载力且新增构造柱、圈梁等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对横墙较少房屋不减少层数和高度的相关要求。
4)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层数或高宽比超过设防烈度的规定限值,但未超过比设防烈度低一度的规定限值时,可采取隔震加固措施,具体加固方法按本导则第十章执行。
5)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或层数超过《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规定的抗震横墙较少或很少的房屋的总高度或层数时,可增设抗震横墙减小横墙间距。
2、砌体房屋抗震承载力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下列加固方法:1)拆砌或增设抗震墙:对局部的强度过低或严重破坏的原墙体可采取拆除重砌的办法,重砌和增设抗震墙的结构材料宜采用与原结构相同的砖或砌块,也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拆除时,应采取可靠的支撑和防护措施。
2)修补和灌浆:对已开裂的墙体,可采用压力灌浆修补,对砌筑砂浆饱满度差且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偏低的墙体,可用满墙灌浆加固。
修补后墙体的刚度和抗震能力,可按原砌筑砂浆强度等级计算;满墙灌浆加固后的墙体,可按原砌筑砂浆强度等级提高一级计算。
3)面层或板墙加固:在墙体的一侧或两侧采用水泥砂浆面层、钢筋网砂浆面层、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
4)外加柱加固:在墙体交接处增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固,外加柱应与圈梁、拉杆连成整体,或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可靠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及加固措施摘要:据统计资料显示,多层砌体混合结构房屋在抗震方面是公认的一个薄弱环节。
对于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中遭受到严重破坏的现实,一些兴建时间比较早的砌体结构房屋,必须实行抗震鉴定及加固措施。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鉴定加固措施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自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破坏性地震2600多次,其中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500余次。
总结地震灾害的经验得出,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房屋建筑的倒塌和工程设施、设备的破坏。
世界上发生的多次伤亡巨大的地震,有95%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于不抗震的建筑物倒塌造成的。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意识到已建重要建筑物实施可行的加固可以抵御地震灾害、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由于对建筑结构采取可行的加固措施后,建筑物整体抗震能力显著增强,安全度也得到了提高,一旦遭遇地震可极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以上充分表明了我国建筑结构抗震加固的严重性和迫切性。
据统计资料显示,多层砌体混合结构房屋在抗震方面是公认的一个薄弱环节。
我们国家在经历了唐山、汶川、玉树等一系列大地震后,对房屋破坏最严重的是抗震设防烈度不高的砌体混合结构房屋,导致了人身财产的损失,所以对砌体混合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越来越重视。
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文对一典型的砌体混合结构房屋
进行抗震鉴定,提出加固措施,为以后类似工程加固提供参考依据。
1工程实例
本工程为某民用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4500 m2,横轴55m,纵轴20m,横墙间距4m,建筑层数为5层,总建筑高度18.15m,建筑平面图如1所示。
砌体混合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丙类建筑。
该工程建于1990年,在20年使用过程中,由于业主的使用功能改变,经过一次结构变动。
在1995年,在原来三层的基础上,加盖了4~5层。
本文选取此混合结构住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抗震鉴定。
2抗震鉴定
2.1第一级鉴定
结构所用材料等级鉴定如表1所示。
表1 结构所用砌块及砂浆推定强度
不符合规范要求,实际房屋中没有设置圈梁。
且有些部位圈梁构造如:圈梁的闭合、钢筋等不符合规范要求。
2)预制板与外墙拉结时,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高时,板端伸入外墙长度≥120mm;内墙≥80mm;大房间预制板拉结时,外墙角及内外墙交接处,当未设构造柱时,应沿墙高每500mm,设2φ6拉筋。
此结构没有设置预制板与外墙的拉结,不符合规范要求。
3)构造柱的设置:应在外墙四角,较大洞口两侧楼梯间墙与外
墙交接处设构造柱,构造柱在内外墙交接处沿墙高每500mm设2φ6拉筋,且每边伸入墙内≥1.0m。
此结构房屋在构造柱设置方面不符合规范要求。
4)该楼平面规则,近似对称,砌体结构相连,因此满足结构体系关于规则性的要求。
第一级鉴定结果:该房屋在圈梁、构造柱的设置及楼屋面预制板等构造方面不符合第一级抗震鉴定要求,需进行第二级鉴定。
2.2第二级鉴定
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第6.3.2.1条之规定,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按下式确定:
1)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第二(甲)级鉴定[2]
指数按下式(1)计算:
(式1)
—第i楼层的纵向或横向墙体平均抗震能力指数;
一第i楼层的纵向或横向抗震墙在层高1/2处净截面的总面积,其中不包括高宽比大于4的墙段截面面积;
—第i楼层建筑平面面积;
—第i楼层的纵向或横向抗震墙的基准面积率。
—烈度影响系数;6、7、8、9度时,分别按0.7、1.0、1.5和2.5采用。
由该建筑的地震作用效果及建筑平面认为该房屋的第一层为抗
震薄弱层,现分别对第一层的横墙和纵墙进行抗震鉴定计算:一层横墙、纵墙的平均抗震能力指数分别为:2.64和1.99。
2)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第二(乙)级鉴定
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式2)
经计算得:一层横墙及纵墙综合抗震指数分别为2.1和1.53都大于1,满足要求。
由于在第二(乙)级鉴定中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大于1.0,横墙间距没有超过刚性体系规定的最大值,该建筑也无明显的扭转效应,故可不进行第二(丙)级鉴定。
3)鉴定结论
该建筑物在圈梁和构造柱等构造措施上比较薄弱,但是结构体系比较规则,墙体的抗震性能较好,基本能满足六度抗震设防的要求。
3抗震加固措施分析
针对以上鉴定结果,提出以下加固措施,提高该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
3.1角部墙体加固
受双向地震作用的影响,建筑物的角部受力复杂,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因此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破坏,轻者只是角上局部区域开裂,重者则发生垮塌破坏。
在四川省汶川地震中许多砌体结构房屋
角部墙体破坏严重,有些建筑物角部墙体则整个倾覆倒掉。
所以在砌体结构住宅抗震加固设计时,角部应为重点考虑部位,加固可采用包角或镶边方法,即在墙角或门窗洞边用型钢或钢筋混凝土包角或镶边,也可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套加固。
3.2楼梯间墙体加固
发生地震时,楼梯是重要的疏散逃生通道,只有确保楼梯间安全,才能在强烈地震中尽量避免大范围人员伤亡。
汶川地震中一些砌体结构中楼梯间墙体破坏或倒塌情况。
其实早在唐山地震的震害调查中就已发现,砌体结构楼梯间墙体的震害较为严重。
楼梯间墙由于没有楼板作横向隔膜支承墙体,形成楼梯间墙的自由高度较大,竖向压力较小,抗剪能力较弱。
尤其是到顶层时,楼梯间墙为一层半高,更容易破坏。
有时还因为楼梯踏步嵌入墙体而削弱了墙截面,造成严重震害。
此外,一般多层砖房的震害,尽端较中部为重,而楼梯间设置在尽端时,更使楼梯间墙体首先遭到破坏。
自身的复杂性,楼梯间周边墙体与楼梯构件的约束不足,致使楼梯间成为整个砌体结构中的薄弱部位,从而造成其在地震中遭受到严重的震害。
3.3增设圈梁
1)加固依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7. 3. 3条规定:外墙及内纵墙在每层楼盖处设置圈梁,内横墙在每层楼盖处设置圈梁,且圈梁间距不应大于15m.。
根据规范规定纵筋不小于
4φ10,箍筋不小于φ6@ 250,截面高度不小于120mm。
3.4增设构造柱.
根据规范(gb50011-2001)第7. 3. 2条,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240mm×180mm,纵筋不小于4φ12,箍筋不小于φ6@ 250,本工程补做构造柱采用350×180mm,纵筋6φ12,箍筋采用φ6@ 200。
4、结束语
近现代建筑科学对于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中遭受到严重破坏的现实的细观研究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所提供的经验都说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与钢混等结构相比的确存在很大的不足,但如将砌体结构房屋全盘否定也是不客观的,至少在很大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城镇农村更是不现实的,这样做必将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科学的做法应是将其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经过及时的加固措施延长其使用年限,增强其抗震性能,这才是建筑设计施工工作者们的当务之急。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以pdf格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