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纳教育与因材施教

合集下载

研究全纳教育的意义

研究全纳教育的意义

童友好 型教育模式等办法 。 新修订 的《 义务教育法 》 的施行 , 已经成
为 实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全 纳教 育 的最 根 本 和 最 有 力 的保 障 。
全纳教育主 张人人 都有平 等的受教育权 , 强调教育应关注每一
8 在 我 国 的 推 进 情 况 中国从上世纪 8 O年 代 以 开 展 “ 班 就 读 ” 验 为 标 志 开 始 全 随 试
纳教育实践 , 实践重 点已经 发展到 容纳所有学生 , 现在 积极参 与、 注 重培养他们集体 合作 , 足不同学生个性 。国内推进全纳教育主要 满
通过国家立法保 障免费义务教育 、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
发展 。”
全纳教育认为 , 以全纳为导 向的学校是反对歧视态度 , “ 营造融
洽社 区 、 立 全纳 社会 、 现 全 民 教 育 的最 有 效 的途径 ; 外 , 纳 学 建 实 此 全
校应向绝大多数儿帝提供一种有效教育 ,以及提高整个教育 系统的 效率 , 并且最终提 高其成夺效益。 f ” 这段话表明, 建立全纳学校 , 无论
制 、 取 特 殊 政 策 满 足 特 殊 人 群 教 育 需 要 及 建 立 “ 人 为 本 ”的儿 采 以
全纳教育主张所有学生都应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 , 普通
学 校应 接 纳 所有 的学 生 , 步 创造 条 件 ,满 足 学 生 的各 种 不 同需 求 。 逐 42 平 等 观 : 注 每 一 个 学 生 的 发 展 . 关


堡 主 2 : 鱼 !
李 炜
天 津 3 0 8 ) 037
羹 蜜
研 究全 纳教 育 的意 义
( 津师 范大 学教 育 学院 天

全纳教育概念的

全纳教育概念的

全纳教育概念的全纳式教育(Including the Excluded)作为一个全新理念,不仅涉及到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更涉及到整个社会对人的价值的重新认识和评定,涉及到对残疾人的态度和看法,涉及到社会的公正及残疾人的人权问题。

特殊教育模式过去特殊教育的模式,即以医疗模式将人分成类别,打上标签,然后耗费大量资金为其建立特殊学校和专业机构,其结果只是将残疾人从小就与主流群体分割开来。

这不仅不利于残疾人享受平等接受教育和参与社会的机会,而且也不利于主流社会了解并接纳残疾人。

全纳式教育模式全纳式学校则应无条件地接受学区内所有的儿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这种教育模式使残疾孩子从小就与健康孩子融合在一起,朝夕相处便可以建立友谊,减少陌生和歧视。

这将为建立一个理想的全纳社会奠定基础。

但建立全纳式学校,需要政府的教育改革,通过建立新的教学评定标准,调整教育的资金分配以支持全纳式教学需要,等等。

全纳式教育,以一种全新的观念看待每一个人的能力和价值。

它着眼于人的长处,即扬长避短。

认为每个人都是可学习的,而每个人在学习上都需帮助。

在教育上不应该把人一开始就按其缺陷区分开来。

即便“健全人”也都有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并非“健全”。

全纳式教育同样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标准。

要求学校的老师能满足所有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为达到此目标,学校必须建立学习支持系统,即学习支持资源中心,以帮助和辅导每一个在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

为了鼓励全社会关心教育,减少教育资金,英国的一些全纳式学校还从社会上寻找资源充实该校的学习支持队伍。

它们聘用社会上热心教育的志愿者,家长等,参与学校学习支持系统的工作。

经过短期培训,他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辅导某个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

教育现代化的四个功能

教育现代化的四个功能
教育现代化对世界范围内先进文化和异质文化 的融合功能。当前,全球文化多元、价值多元、诉求 多元所造成的冲突依然层出不穷,因而必须在对话 与合作中谋求契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文化秩序。教育 现代化则是实现我国教育发展与国际教育发展的接 轨、促进文化与文明的交融与互鉴、实现全球共同利
益核心关切的重要切入点。0
12021I
教育现代化的四个功能
朱士中
教育现代化是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 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与载体。教育现代化的功能, 既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关乎教育 现代化成效的一个具体实践问题。按照《中国教育现 代化2035》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 们需要认识教育现代化具有哪些特定的功能,再进一 步有效发挥这些功能的作用,推动国家的发展、社会 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从国家和社会层面,主要包括 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彼此相互融通,而这三个 维度均指向“人”,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
四、文化功能
现代化以道路问题为前提,不同的文化价值导 向就意味着不同类型的现代化实践。我国的教育现 代化必然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现 代化实践,同时也是通过教育现代化不断对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传承的过程,对符合主流价 值文化、优秀的人类文化进行选择的过程,对先进文 化、异质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
一、人的发展功能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从本质上而言,教育现代 化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个体,是人的现代 性不断增强的过程,人的现代性寓于个体社会化和 社会个体化之统一。因此,教育现代化“人的发展” 功能具体表现为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
教育现代化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一是促进个 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通过价值 观教育、文化传播,使学生形成与主流社会价值观相 符合的思想意识体系,并主动融入社会现代化进程 中来。二是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在社会关系中, 个体行为应当符合所属社会关系的特定要求和当今 社会的特定规范。教育现代化通过社会规范和现代 化生活技能的个体内化,完善个体行为顺应现代化 社会发展。三是促进个体角色和职业的社会化。社 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个体要承担多重角色,而角色 的形式、内涵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更新。教育现代 化使社会个体达成符合社会或人们对特定角色的价 值期待,接受教育以掌握必要的技能为从事一定的 职业角色和长远发展做准备。

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关系辨析

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关系辨析

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关系辨析全纳教育和融合教育是两个教育领域的相关概念,它们在实践中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对全纳教育和融合教育进行辨析,探究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全纳教育基本概念全纳教育,是指为所有儿童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服务,包括身体、智力、智能等方面残缺、障碍、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以及一般儿童。

这种教育模式主张“无缝链接、情感共享、资源共享、体验交流”,让每个学生在学校得到充分的自我发展和实现机会。

全纳教育的理念源于相对于现代特殊教育而言。

现代起于20世纪初,德国和美国是先驱国家,从开始的纯为智力残疾、聋哑儿童的教育,逐渐不断扩大到视障儿童、自闭症儿童、多重障碍儿童等各种障碍儿童,最后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教育体系,以特殊的教育环境和师资团队为主体,运用特殊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专门为残缺、障碍儿童提供教育服务。

与特殊教育形成对比,全纳教育主张最大化减少对学生的价值评价,以个别化、多元化和温馨化的方式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起步时间比较晚,但这并不妨碍全纳教育在当今中国教育中的重要性。

发展全纳教育对于底层家庭、残障儿童、多元化教育等方面都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面临许多困难与现实问题,如教师素质需提高、教育资源平衡难维护、教育管理需要整合等。

因此,全纳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中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重要趋势。

融合教育,是一种将特殊需求儿童和一般儿童一起接受教育培养的教育教育模式,其理念是以多元包容、互惠互利、温馨共享为主导思想,旨在培养特殊需求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其融入社会的能力。

在融合教育中,教育环境和教学内容都面向全体学生,特殊需求儿童与一般儿童同桌、同学、同学科。

同时,学校配备专门的特殊教育教师或者提供相应的特殊教育支持与资源,为特殊需求儿童提供协助与帮助,以最大化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潜力。

在融合教育中,学校和家庭有更多的共同协作、研究、交流的机会,家长和教师可以一起探索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共同携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更为细致的教育目标和计划。

全纳教育理念及其在我国的实践反思

全纳教育理念及其在我国的实践反思
一直以来, 日本大学教育研 究 为 “讲 座 制 ”, 即 每 个 专 业开 设 讲座, 以教授为顶点下面配备副 教授、助教等以推进教育研究。 文 部 科 学 省 于 2006 年 3 月 底 将 这 一 “讲 座 制 ”的 规 定 从 大 学 设 置基准中删除。 由于这一框架 的解体, 各大学和研究生院可以
师资、设备以及相关服务等都不能 满足办学最基本的需要。相当一部 分学校, 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全纳学 校没有进行正常教学必需的教育场 所和教育设备, 只抓普及, 不讲提 高 , “随 班 就 混 ”或 “随 班 就 坐 ”的 现 象屡见不鲜, 学生辍学现象严重。随 班就读的实施, 只能以教育机会形 式上的均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均等, 其 实 质 仍 然 是 “换 汤 不 换 药 ”。
全纳教育理念及其在我国的
实践反思
World Educa tion Informa tion
文 / 冯永刚
[摘 要] 全纳教育是当前全球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潮, 也是国际教 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作为一种新的全球教育思潮, 我国对它的研究 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 了解全纳教育的来龙去脉, 把握其实质, 通过学术 梳理与实践反思, 重新审视当前我国全纳教育实施中的矛盾与困惑, 探求 对策与思路, 是我国全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题中要义。
的交流与沟通等。 针对隔离式教育的种种弊病,
20 世 纪 60 年 代 末 , 北 欧 国 家 提 出 了 对 特 殊 儿 童 进 行 “正 常 化 ”教 育 的 主 张 , 70 年 代 中期 始 于 美 国 的 “回 归主流”教育运动, 使人们普遍认识 到所有儿童特别是特殊儿童的个体 差 异 都 有 被 尊 重 的 需 要 。 “回 归 主 流”教育运动的基本要求是将特殊 学校的学生统合到普通学校来, 打 破 传 统 “隔 离 式 ”的 特 殊 教 育 的 篱 笆 和围墙, 让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一 起学习和生活, 以使特殊儿童接触 正常儿童, 将主流社会对他们的限 制 减 少 到 最 低 程 度 。1990 年 , 在 泰 国召开的全民世界教育大会上通过 的 《实施全民教育的行动纲领》, 强 调了对残疾人学习和平等教育机会 的 重 视 。1994 年 的 “世 界 特 殊 需 要 教 育 大 会 ”通 过 了 《特 殊 需 要 教 育 行 动 纲 领 》, 发 表 了 《萨 拉 曼 卡 宣 言 》, 不 仅 提 出 了 “全 纳 教 育 ”这 个 概 念 , 而且为建立全纳学校进行了总体规

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教学校课堂教学管理改革策略

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教学校课堂教学管理改革策略

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教学校课堂教学管理改革策略作者:吴晓芳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6年第07期摘要:随着全纳教育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重度多重障碍儿童进入到特教学校就读。

由此,引发了我们从新的视角对特教学校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的再思考,也使我们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管理,让每个有感官障碍的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人人都能学有所得。

关键词:全纳教育特教学校课堂教学管理改革1994年,联合国世界特殊教育会议后公布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提出了全纳教育的基本原则:每个儿童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每个儿童都有各自的特性、能力、兴趣和学习要求,学校必须关注学生的不同特性和需求差异。

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学生。

全纳教育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由于它关涉社会公平,以及学生的权利,成为了国际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随着全纳教育理念的深入,特殊教育学校开始实行了“零拒绝”的招生政策。

自此,越来越多的重度多重障碍儿童进入到视障学校就读。

由此,引发了我们从新的视角对特教学校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的再思考,也使我们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管理,让每个有感官障碍的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人人都能学有所得。

一、全纳教育理念下,重度多重障碍儿童面临的问题全纳教育要求关注每个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而对有重度多重障碍儿童参与的特教学校课堂教学管理所面临的困难也就犹为突出。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多重障碍儿童之间的差异很大。

多重障碍的类型不是每种障碍的简单叠加,更多的情况符合“累积放大效应”,每增加一种障碍,使其残疾的程度就更加严重。

因此,在有重度多重障碍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排斥和歧视的问题。

重度多重障碍学生由于生理原因,反应、行动等各方面都会较其它学生慢一些,课堂上常常会被忽视,有时还会被用歧视的语言和行动来加以对待。

尤其是兼有自闭症等多重障碍的学生,这类重度多重障碍学生无法与人沟通,课堂上往往会被任课教师所排斥,甚至整堂课都是处于无人理会的状态,更有甚者,还会不让其参加集体活动。

一脉相承的“有教无类”和“全纳教育”思想

一脉相承的“有教无类”和“全纳教育”思想

一脉相承的“有教无类”和“全纳教育”思想作者:李月玲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05期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面对当时官学衰落和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的社会现实,从“性相近,习相远”这个自己提出肯定教育对人的后天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理论前提出发,极力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孔子所谓的“有教无类”,就是指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们,不论国别地域、不论阶级出身及贫富贵贱、不论年龄界限、不论智愚等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如《论语·述而》曾记述孔子曰:“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送一束以上的干肉条来(以显诚意的话),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

又曰:“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意思是说,只要诚心求教,潜心问学,追求上进,不管他们过去的经历和表现如何,都不要抱成见,要一视同仁地对他们施以教育。

有资料记述,孔子大约在30岁时开始讲学,并创办了儒家学派的第一所私学,孔子平时在曲阜城北的学舍(鲁都杏坛)讲学,出外游历时弟子们也紧紧相随,孔子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名声,弟子也就越来越多,孔子私学成了规模很大的教学团体。

这其间,孔子广收门徒,学生最多时曾达三千余人,其中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称为“贱人”的仲弓父和“鄙家”的子张,有以货殖致富、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蓬户瓮牖、捉襟见肘的原思和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

有北方的卫国人子夏,陈国人子张,又有南国的吴人子游等。

当然,孔子的学生中仍以平民居多。

孔子私学的教育对象从贵族推广到平民,适应了当时士阶层的兴起,顺应了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这在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但是,孔子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的受教育,更谈不上主张普及教育,这既是由孔子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条件决定的,也是由孔子自身的思想局限决定的。

试析全纳教育视野中的教师角色

试析全纳教育视野中的教师角色
不 仅 要 学 习普 通 教 育 教 学 的 知 识 与 技 能 ,还要 更 多接 触
之 前 。首先 就 必 须 对 学 生 的整 体 情 况 和 个体 情 况 有 所 了
解 , 过诊 断 评 估 , 确 在 一 定 时 期 、 定 程 度 或 者 某 一 通 明 一
方 面上 ,谁 是特 殊 教 育需 要 对 象 ?谁 是 普通 教 育 需 要 对 象 ? 在 日常 教学 中 。 并 对所 有儿 童 产 生 的 特 殊 行为 给 予 及 时关 注 , 行 初 步 诊 断 , 进 一步 评 估 提 供 无 法 现 场 观 察 进 为 到 的信 息 ,并 描 述 产 生某 种 行 为 的 环境 ,做 好 辅 助 性 工 作 。另 外 , 师 还 应 掌握 一 些 初 步 的 行 为 改 变技 术 , 教 这对 于 提 高 日后 的 教 育 教学 质 量 尤 为 重 要 。 全 纳 教 育 中 , 在 有
世 纪 9 年 代 。与 以往 的 普 通 教 育 和 特 殊 教 育 不 同 , 在 O 其
承认 儿 童 差异 性 、 展 性 , 足 于 人 权 观 的的全 纳性 、 容 性 、 合 性 。强 调 教 育 要 满 足 所 有 儿 包 融 童 的需 要 , 无 论 这 些 儿 童处 于何 种 身体 、 力 、 绪 、 而 智 情 语
特 殊 教育 领 域 的知 识 和 技 能 。要 努 力 提 高 自己 的专 业 素 养 . 会 协 调各 种 复 杂 而 充 满 矛 盾 的 力 量 。 学 用爱 心去 浇 灌
学 生 的 心灵 。 断总 结 经 验 , 助 所有 儿 童 健 康 地 发展 与 不 帮 成 长 。 因此 , 纳 教 育 教 师 应 重 新 认 识 自己 的 角 色 定位 , 全

全纳老师年度总结(3篇)

全纳老师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全纳教育理念的学习与践行1. 理念学习过去的一年,我积极参加全纳教育培训,深入学习了全纳教育的相关理论,包括全纳教育的定义、原则、目标等。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差异、包容多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成长。

2. 践行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努力践行全纳教育理念,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独特性。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1)开展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2)营造包容氛围: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全体学生尊重、关爱、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同学。

(3)开展融合活动:组织各类融合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增进彼此了解。

二、教育教学成果1. 学生成绩提升在全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显著提升。

以下是部分学生成绩的提升情况:(1)小明,智力发育迟缓,学习基础较差。

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的成绩从班级倒数提升到中等水平。

(2)小丽,有听力障碍,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我鼓励她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使她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 学生能力提升在全纳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以下是部分学生在能力方面的提升情况:(1)小张,善于沟通,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班级活动中,他积极组织同学们参与,为班级争光。

(2)小李,热爱艺术,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活动。

在全纳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她的艺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团队建设与协作1. 加强团队学习过去的一年,我积极参加团队学习,与同事们共同探讨全纳教育相关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2. 开展教研活动我主动参与教研活动,与同事们共同研究全纳教育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加强家校沟通我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优质、公平、全纳:为所有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优质、公平、全纳:为所有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优质、公平、全纳:为所有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摘要:要:2014年3月28-29日,第四届国际教师职业峰会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市举行,峰会主题为“优质、公平、全纳——为所有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主要措施包括:将全纳教育作为政府工作任务之一;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让家庭背景处于劣势的学生在全日制寄宿式学校学习,以避免家庭的负面影响;把基于学生能力的教育标准看作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建立切实可行、结构化的国家教育标准;重视教师教育,让教师具备公平教学的知识和技能,发挥教师在实现教育公平过程中的作用,一是政府为每名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最大程度实现所有学生都能接受教育的目标;二是通过科学的教师教育,使教师具备相关知识技能,保障教师有充足的教学时间,实现对每名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三是政府与教育团体之间开展更加有效的合作,进一步改善中小学教育摘要:2014年3月28-29日,第四届国际教师职业峰会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市举行,峰会主题为“优质、公平、全纳——为所有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本届峰会由新西兰教育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教育工作者联盟合作举办,约400位来自新西兰、美国、英国等28个国家和经济体的教育部长、教师协会领导人和部分在教师教育、教育政策等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出席。

本届峰会诠释了优质、公平、全纳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和经验分享,探讨了实现优质、公平和全纳教育的可能性与机制,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举措,对我教育政策制定与实践开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第四届国际教师职业峰会;优质;公平;全纳作者单位:孙云鹏、陈跃,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教育处一、优质、公平、全纳——峰会的主题和议题本届峰会诠释了优质、公平、全纳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培养优秀学生(即追求优质教育)是各国教育的共同目标,但是不顾及公平的优质会导致严重的社会经济分裂,而如果公平以优质为代价,又会使教育的目标荡然无存。

关于提升全纳教育的专业能力及建设支持体系的建议

关于提升全纳教育的专业能力及建设支持体系的建议

关于提升全纳教育的专业能力及建设支持体系的建议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提升全纳教育的专业能力及建设支持体系。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是指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里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不受种族、性别、身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

那么,如何提升全纳教育的专业能力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建议。

我们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全纳教育的主体,他们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全纳教育的质量。

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选拔,让他们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体系和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

我们还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工作,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我们要加强学校设施的建设。

一个好的学校环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舒适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所以,我们要加大对学校设施的投入,让每个教室都充满阳光和活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和成长。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特长和需求都不尽相同。

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发挥自己的潜能。

我们还要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要让家长了解全纳教育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与学校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我们还要加强家长的教育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多的育儿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当然了,提升全纳教育的专业能力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工作要做。

比如,我们要加强对全纳教育的研究,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模式;我们要加强对全纳教育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全纳教育;我们还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为我国全纳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提升全纳教育的专业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

全纳教育下的班主任观

全纳教育下的班主任观

全纳教育下的班主任观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初级中学校陈官礼全纳教育真正体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排斥歧视,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要,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

班主任应心若大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更好促进班主任的教育引导、班级管理、活动组织、学习指导以及教育力量的协调功能及作用。

一、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创造一种全纳的氛围,在这氛围中,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尊重,保障其得到教育的权利,每一个学生都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

不以任何理由,不在任何方面排斥、拒绝学生。

全纳教育要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但并不是追求一种绝对的平等,而是强调我们的教育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不要只关注一部分学生,歧视或排斥另一部分学生。

(一)赏识尊重学生高尔基说过:“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

”对事物产生偏爱是每个人的正常表现,但是作为一个教师在对待学生时这是一个要非常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要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是很正常的,但是绝对要注意不要对相对较差的学生缺少关注甚至排斥。

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有句话说的好“天生我才必有用”,教师应该挖掘他们的优点,多观察多发现学生的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或变化,及时的肯定赏识他们,由内而外,从心底里去认可他们。

以便更好的引导他们的发展。

(二)承认每个学生都是唯一的这一个颜色的不同造就了缤纷的世界,形形色色的人组成了多彩的社会。

叶澜教授在《叶澜自选文选》中说:“承认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承认他们每个人都是唯一的这一个,相互之间存在差异,这就是学生观中‘差异性’的主要含义。

有了这样的观念,就能注意克服教育中的完全趋同,整体划一的弊病。

”认可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格差异、甚至出现的成绩的差异,因差异而因材施教。

真正做到平等对待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们真心的关心和爱护。

中小学特殊学生管理制度

中小学特殊学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中小学特殊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特殊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中小学特殊学生,包括盲、聋、哑、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等。

第三条特殊学生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尊重学生:尊重特殊学生的尊严和权利,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2. 全纳教育:将特殊学生纳入普通教育体系,促进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融合,共同发展。

3. 因材施教:根据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实施针对性教育。

4. 家庭社会共育: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共同关注和支持特殊学生的成长。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殊学生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学校应设立特殊教育管理机构,负责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生活管理、心理健康辅导等工作。

第六条学校应配备专兼职特殊教育教师,负责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七条学校应与家庭、社区建立联系,共同关注和支持特殊学生的成长。

第三章教育教学第八条特殊学生教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别、程度和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第九条特殊学生教育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教授学生日常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2. 适应性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 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加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4. 文化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第十条学校应开展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开发适应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资源。

第十一条学校应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第四章生活管理第十二条学校应建立健全特殊学生生活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十三条学校应配备专兼职生活管理人员,负责特殊学生的生活照料和管理工作。

全纳教育理念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

全纳教育理念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

全 纳 教 育 作 为一 种 国 际 教 育 思 潮 , 兴 起 于 2 0世 纪 9 0年 代 。 全 纳 教 育 主 张 普 通 学 校 应 该 接 纳 所 有 学 生 ,而 不 考 虑 其 身 体 的 、智 力 的 、社 会 的 、情 感 的 、 语 言 的或 其 他 的 条件 。学 校 必 须 寻 找 到 成功 地 教 育 包
教不 好 的学 生 ” 指 每个 学 生 都 能 够 依 赖恰 当 的教 育 而
获 得 适 宜 的 发 展 , “ 有 不 会 教 的 教 师 ” 则 指 教 师 由 只
外 在 的 实践 行 为 之 外 ,更 本 质 的 是 一 种 心 灵 的对 话 。
因此 ,任 凭 教 师 再 怎 么 用心 、用 力 ,如果 学 生执 意 居 住在 自己心 灵 的 牢 笼 之 内 ,教 师 也 无 法 推 开 这扇 紧锁 的心 灵 之 窗 。面 对 这 种 情况 ,教 师 如 果 选择 放 弃 ,对
维普资讯
・ { l ・ 蠡 I , 垴
● 0 年第9 28 0 期●
全纳教育理念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
王美 萍① 胡平 凡②
(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 学院 ① 硕 士研 究生 ( 副教授)
【 摘 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全 纳教 育是 一 种全 新 的 国 际教 育 思潮 ,要 求教 师 具备 全 新 的教 育理 念 ,同 时具备 普 通
个 长 期 、艰苦 的过 程 ,即 使认 识 到 了每 个 学 生 的 “ 可
教 性 ”, 也 找 到 了 个 性 化 的 教 学 方 法 , 但 依 然 无 法 保
【 】涂 尔干 . 育 思 想 的 演 进 【 】. 3 教 M 李康 译 . 海 :上 海 人 民 上

推进全纳教育,促进和谐世界建设——在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推进全纳教育,促进和谐世界建设——在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幕 式 上做 主 旨发 言 . 向与 会 代 表 介 绍 了中 国在 全 民教 育 等 领域 取 得 的成 果 , 阐述 了 中 国政 府 的相 关 主 张 。 并 我 们 期 待 这 次 大 会 的 召 开 能够 在 世 界 范 围 内掀 起 一 股 研 究 和 实施 全 纳教 育 的热 潮 . 迎接 全 纳 教 育 时 代 的 到 来 。在 2 世 纪 1 的今 天 , 际教 育 界 的 理 想 是 要 实现 全 纳 教 育 , 国 就像 全 纳教 育所 诠 释 的 那 样 , 所 有 学 生( 给 包括 严 重 残 疾 的 青 少年) 供 有 效 教 提 育 的平 等 机 会 . 让所 有 青 少年 都 能 够 平 等地 接 受适 合 其 独特 需要 的 高质 量 的 教 育 。
招 生等 方 面颁 布一 系列特 殊 政 策 ,大 力支持 少数 民族 地
世界教育信息 20 . 0 81 2
特别报道 1 3
Hale Waihona Puke 区发展教 育事 业 。 女 士们 , 生们 : 先 中国人 口 占世 界 15 解决 好 中国 的教 育 问题 , 对 /, 是 人类 进步 事业 的 重要 贡献 。 为一 个发 展 中大 国 , 国教 作 中
1 2
【报 特道 别
编 者 按 :0 8年 1 20 1月 2 日. 5 由联 合 国教 科 文 组 织 国际 教 育 局 主 办的 第 4 8届 国 际教 育 大会 在 瑞 士 日内 瓦 国 际会 议 中心 开
幕 会 议 的 主 题 为 “ 纳 教 育 : 全 未来 之 路 ” 旨在 探 讨 如 何 促 进 以教 育公 平与 平 等 为 基 础 的 全 纳教 育 。我 国 国务 委 员 刘延 东在 开 。
四是 实施 教 育扶 贫 ,提高 贫 困地 区和 贫 困人 口的 自 我 发 展 能 力 。 3 来 , 中国 的贫 困 人 口从 25 降 到 O年 .亿

简述融合教育的五大基本理念

简述融合教育的五大基本理念

简述融合教育的五大基本理念
一、尊重多元智能
融合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智能和发展潜力。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尊重多元智能的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倡导全纳教育
融合教育倡导全纳教育,即教育应面向所有学生,包括残障学生和普通学生。

全纳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融合,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会整体素质。

在全纳教育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推崇持续学习
融合教育重视学生的持续学习和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推崇持续学习的理念有助于学生不断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四、重视团队合作
融合教育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重视团队合作的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五、倡导无障碍沟通
融合教育倡导无障碍沟通,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交流方式,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无障碍沟通不仅包括语言和文字的交流,还包括手势、表情、图像等多种形式的交流。

在融合教育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沟通需求,提供多元化的交流方式,营造无障碍的沟通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残疾儿童全纳教育经验

残疾儿童全纳教育经验

残疾儿童全纳教育经验说起残疾儿童全纳教育,咱们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那是不是专门为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开设的学校啊?”其实不然,所谓全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把所有的孩子,不管他是健全的还是有残疾的,统统放在一起,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不分你我。

这种教育方式的理念其实非常简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同一个课堂里,不因为身体或者心理的障碍就被排除在外。

这种“大家庭”式的教育,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温暖?就像是大锅饭,大家都有份,谁也不能少。

但你说到这,可能有人就得问了,“那不是得麻烦死了嘛!有的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行动不便,有的交流上有困难,老师怎么照顾得过来?”说实话,这种担忧很正常。

不过,大家别急,咱们一件一件慢慢聊。

这种全纳教育模式,最核心的一个理念就是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

你想,世界上哪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说,学校并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改造成一样的模样,而是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独特的亮点,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一点,咱们的教育工作者可是煞费苦心的。

举个例子吧!你看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虽然可能在运动上没有那么灵活,或者说沟通上有点小障碍,但是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可不输给任何人!有些孩子甚至在美术、音乐方面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如果把他们从“普通”孩子中隔离开,那不就是浪费了他们的潜力吗?所以,全纳教育给了这些孩子一个平台,让他们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在课堂上尽情发挥。

而在普通孩子那边,也能从这些“特殊”孩子身上学到很多,学会尊重、学会包容,甚至学会了如何与别人更好地沟通和相处。

说实话,这样的教育不仅对孩子们有好处,对老师也是一种挑战。

你想啊,面对这样一个来自五湖四海、各自有不同需求的孩子们,老师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但正因为如此,老师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要是没有老师那份耐心和爱心,这种教育模式就很难真正实现。

说起来,老师们可是“百忙之中”还得“巧妙安排”,有些课程得因材施教,得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

全纳教育新视野下的农村小学

全纳教育新视野下的农村小学
策略 。
【 键 词】 关
中图 分 类 号 :G4 0
全 纳教 育 ;农村 小学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 8 3 f0 0 6 0 2 — 2 0 5 5 4 2 1 )0 - 1 8 0


农 村小 学 的现 状
殊 教 育 需要 的学 生 ,让所 有 的学 生都 在 平 等 、自 由 、关
接纳 “ 正常 ” 儿童 。教师 在道 德 上 ,应首 先考 虑 可能 非
被 边缘 化 或排斥 出学校 ,或 只能 获 得较 差学 习成 果 的学
生。
小学 教师 流失 的 缺 口 ,还 必 须采取 治 本措 施 。除 落实 到
( )全 纳教 育对农 村 小学 的要 求 二 全 纳教 育 的基 本理 念就 是要 学 校 接纳 所 有学 生 ,满
别 的 多 。这 也是 城 乡教 育教 学质 量 差距拉 大 的一 个 重要 原 因 。农 村 小学 各种 教 育教学 设旌 设 备严 重 不足 或 几乎 不运 转 ,阻 碍了 素质 教 育的 全面实 现 。残 疾 儿童 的特 殊 需 要得 不到 满足 ,更 有许 多 农村残 疾 儿 童根本 没进 过 学
教的 有效 方 法 ,主 张 教学 要关 注每 一 个学 生 ,关注 有特
作者 简 介 :杨 登 (9 1 ) 男 ,广 西 玉林 人 ,玉 林 市 玉 州 区云 良 小 学 。 小 学 一 级 。 18 - ,
度 ,真正 实 现教 师 的绩 效工 资 ,实现 《 义务 教 育法》 的 “ 它包含了内容 、方式、结构和策略的改变 ,将所有适 规定 ,教 师 才能 安教 、乐教 。 龄儿童包容在内 ,同时相信 ,常规的教育体系应当承担 2 提 高农村 小 学教 师的 质 量。要 从根 本上 阻 止农 村 . 教育 全 部 儿 童的 责任 。 ”常 规 的教 育 体 系应 该 首 先 考虑

谈“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活动的开展

谈“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活动的开展

962019年39期总第479期ENGLISH ON CAMPUS谈“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活动的开展文/袁银茹【摘要】全纳教育理念作为二十世纪末期以来逐渐兴起的一个新型教育理念,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尤其是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全纳教育的理念可以帮助所有学生享受共同的学习资源以及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性的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以及生活中去。

全纳教育有利于培养特殊教育人才,促进所有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概述了全纳教育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全纳教育理念的概念以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在全纳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活动开展的问题,致力于解决初中英语课堂活动中,特殊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活动无法有效进行的情况,希望能够以小窥大,推动全纳教育理念在全方位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全纳教育理念;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活动【作者简介】袁银茹,启东市惠萍中学。

教育学生或许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培养其语言应用能力。

另外,教师应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的教育目标才算达成。

2. 课堂活动内容以及模式的全纳化。

全纳教育主张对于所有同学的包容与接纳,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采用同一套流程与标准在英语课堂上开展活动往往取不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初中英语尚处于英语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各方面英语素养尚不具备,且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参差不齐,这为课堂活动内容以及模式的设计造成了不小的难题。

因此,全纳教育模式下碱性课堂活动内容和模式的设计要注意设计的层次性以及多样性。

层次性以及多样性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离学习,例如对于听说能力差的同学单独设置听说能力的活动训练;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开启启发式的学习训练。

对于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分离学习不同于一对一教学,而是有针对性地教学,与一对一教学相比分离教学更节省成本,能针对更多的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全纳教育与因材施教——求同存异,走向融通摘要:全纳教育是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西方并迅速影响到整个教育领域,由最初的关注残疾儿童扩展到关注所有儿童,体现了人权民主观。

而因材施教是发端与我国古代,由著名大教育家孔子首创,直到今天也是教育追求的育人原则,通过分析二者冲突及契合点发现,它们有着共同的追求,应该可以实现融合。

关键词:全纳教育;因材施教;冲突;融合全纳教育理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流行于20世纪末,并持续影响了21世纪的教育发展,作为一个在西方兴起的教育思想在传入之初对我国的特殊教育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视角,并不断扩充,深化,影响到整个教育领域。

随着全纳教育理念模式的不断升华,它关注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特殊的残疾儿童,而是扩展到追求所有人的全面发展。

这为现代教育追求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因材施教原则是由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首创的一种教育实践方式,在“有教无类”的前提下实施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教育实践,一直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教育原则。

通过分析比较两个产生于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维度的教育理念的含义和基本观点,并试图发现二者结合的最佳形式,以期真正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

一、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全纳教育概念的提出经历了两次有重要意义的大会,1990年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发表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主要核心理念是强调教育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

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发表了《萨拉曼卡宣言》,首次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也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概念。

(一)定义关于全纳教育的定义,目前没有明确阐述,但是历史上出现的经典定义主要有三个,后来的定义基本上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演进。

[1]1.澳大利亚学者贝利关于全纳教育定义主要有两点要义:把学生聚集在同一空间,做相同的事;社会接纳和归属。

这种全纳只是形式上的全纳,追求空间时间和内容上的一致性。

2.英国全纳教育专家布思的定义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促进学生参与主流学校和社区的课程;减少学生遭到主流学校的排斥。

可以看出他的定义中的对象范围扩大到整个儿童群体,涉及到普通教育方面,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3.相比而言,英国学者汤姆林森的定义就更合理的多,考虑到实践的可能性。

在坚持教育体系整体性的前提下,根据资源分布和个人的学习需求多层次地践行全纳教育理念。

虽然各个学者的定义表述有所不同,科学性还有待论证,但是还是可以窥见早期全纳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对象的不断扩大,渗透了“全民教育”的某些影子。

后来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全纳教育的基本观点已初见雏形。

(二)全纳教育的基本观点1.人权观在《萨拉曼卡宣言》中可以看出,全纳教育的提出强调了教育权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特别是特殊儿童学生,不可剥夺和普通儿童享受一样教育的机会,这充分体现了全纳教育倡导的人权观。

因为全纳教育最开始是针对残疾儿童的隔离教育问题提出的,这和由于种族和性别而受到隔离是一样的,是违反人权的。

所以全纳教育隐含着一种社会政治观。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传统的供残疾儿童受教育的特殊学校是和普通学校隔离的,认为所有儿童都应该在普通学校里接受教育,否则就是侵犯了特殊儿童的人权。

2.平等观全纳教育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是平等的,不应区别对待。

不仅拥有平等的入学机会,还要做到平等对待,满足不同儿童的学习需要。

这里说的特殊儿童不再仅仅指身体残障儿童,还应包含心理上有缺陷或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他们在教育上都是平等的,不可遭到歧视或是排斥,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出现的在学校中的不平等现象,除了在行为上对他们加以拒绝、排斥,如拒绝入学,区别对待,惩罚过度等,还在语言上施加“冷暴力”,这种隐性的伤害也是不可忽视的。

[2]对于身体残障的儿童,老师或者是同龄人会说他们是“瞎子”、“瘸子”或“哑巴”等;学习上有困难,心智发展缓慢的以及成绩不好的,会被冠以“傻子”、“弱智”等标签,这些带有歧视意味的话语是不应该用来形容他们的,而这种歧视往往最容易发生,贴标签的做法在学校是绝对要被禁止的。

3.民主观全纳教育提倡的是“积极主动参与”,要求个体作为社会一份子,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自己的事情,以改造这个社会适应自己的全面发展。

所以在学校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和课堂互动中去。

全纳教育的民主观就是要求大家走向集体,共同参与,关注到每一个人,立足集体学会合作。

因为未来社会是一个人人参与的民主社会,把民主观渗透到教育领域是必然趋势。

4.课程与教学观教学是学校活动的中心,探讨一种适合所有儿童的课程模式势在必行。

传统的课程观以不适合特殊儿童学习作为理由把他们排斥在外。

但是全纳教育的课程观完全改变这种状况,认为我们的教育原则应是向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教育,接受普通的课程,而不是不同的课程;学生在学习上有特殊需求要给予支持和帮助。

强调群体的作用,关注群体间的交流与合作,所有人在集体中共同学习和成长。

总之全纳教育作为一新兴的教育理念已经得到国际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它由最初的仅关注把特殊儿童纳入普通学校之中,把全纳教育看成是特殊教育的反面到“加强学生的主动参与,减少排斥”的新的全纳教育思想,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重大转变,关注的视角扩大,立足点从“他们”转向“我们”,重视全民参与、民主平等和群体合作。

[3]我国也在积极尝试践行全纳教育思想,但是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直接把外来理论与本国实践嫁接明显行不通,关于全纳教育的某些思想其实和本土的一些教育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材施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二、因材施教面面观众所周知,因材施教是我国大教育家孔子首创的教育原则,并一直沿用到今天,是教育一直要追求的目标之一。

但是当前学校中实施的因材施教已经面目全非,和孔子的初衷大相径庭。

如有人认为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根本无法实施因材施教;有人认为因材施教只能针对少数人,在集体中难以实行……毋庸置疑,因材施教对个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让其发挥作用,恢复因材施教的本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一)因材施教的原始含义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从《论语·述而》中可知,各弟子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有的德行完备,有的巧言善词,有的精于政事,有的就精通文学。

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的概念,但从教学方式来看,基本意思就是因弟子的差异或特长来进行教导。

要了解孔子“因材施教”观不得不先弄清楚这一理论的理论前提。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中心,在其言论或著作中无不渗透了其人本思想,“仁”的核心思想是“爱人”,体现了他的博爱思想,涉及到教育领域,提出了革新理念“有教无类”,在教育对象上强调人人平等,没有地域和身份的差别,从而促进了教育的下移,扩大了教育对象,在历史上意义重大。

(二)因材施教的现代意蕴从孔子关于“因材施教”的诠释以及他的教育实践可以看出,“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通过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因材施教”中“材”的理解也需要重新审视。

[4]现代教育中理解的“材”大都是学习成绩突出,表现优异有特长的“优等生”和“尖子生”,但是它的最初含义是指学生特有的人性禀赋,气质以及学习兴趣和习惯,并无优劣好坏之分。

这是一个客观的描述,而现在是将它的含义缩小,赋予了感情色彩。

所以“因材施教”的本意不是着眼于少数人的“才”,而应该了解每个人的“材”,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优劣势,在教育中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找到最优发展路径,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所要追求的,是我们今天推进教育公平,践行以人为本的关键所在。

三、二者冲突之争辩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西方的“全纳教育”还是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都是教育事业要追求的崇高理想。

但是各自在教育实践中都遭遇不同的困境,要想使二者顺利结合,首先必须要解决它们的相互冲突和认识误区。

(一)在教育对象上,难以在少数与大多数之间寻找平衡[5]全纳教育主张的是教育应把所有儿童都纳入进来,包括特殊儿童,主张所有儿童应纳入普通学校里,面向的是全体;而因材施教只能覆盖少数学生,难以照顾到全体,尤其是对特殊儿童来说,教育方式和普通学生是大有差异的,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收获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

(二)教学组织形式上,大班与小班(重点班与普通班)难以取舍班级授课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成为可能,特别是在人口众多的我国,班级的规模都是较大的,人数越多,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难度就越大。

所以一些人就会产生全纳教育的结果就是教育质量的下降的认识,对所有学生统一对待,不分彼此。

这种办法显然是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于是出现了一些“重点班”和“普通班”,这也是“因材施教”,只不过“因”的是“才”,学习成绩。

(三)其他方面把教育理论落实到实处,还要靠学校及老师,那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决定理论成功落实的重要因素。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在教育领域,学校的办学目标单一化,完全追求高升学率和因此带来的社会影响力,教师在这一目标的要求下也不得不因势利导,一切以成绩为准。

大班上课是司空见惯,一旦实施因材施教,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的困难和障碍重重,在基数很大的班级规模中要掌握每个学生的“材”更是难上加难。

确实,要把全纳教育与“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是教育的一大挑战,理论和实际存在很多矛盾,但是我们可以判断这两种教育理念理论上必定可以完美融合,因为二者都是在追求教育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求同存异,实现共赢全纳教育与因材施教各自都有理论上的不足和实践中的困境,但是在全纳教育视野下实施因材施教可以成为教育的一个尝试,因为二者有共同的落脚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观从两种实现的基本理念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以人为本的思想。

全纳教育出现之初就是为解决残疾儿童的受教育问题,它发端于特殊教育,又超越了特殊教育,关注到所有学生,尤其是重视教育中的排斥和歧视,不仅是由于残疾引起的排斥,还包括其他原因,如智力、性别、种族、宗教、语言等方面。

这是践行人道主义表现,对所有群体在教育权上一视同仁,重视人权。

同理,从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前提就可知,他是以儒家的“人本思想”为前提的,用“仁”来规定人的本质,在他的论述中明显体现出他的重人轻物的思想倾向。

为什么要实施“因材施教”?因为他认为人都有可塑性,应关注到每个人的秉性,他们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他还据此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也可看出“因材施教”的本意是“以人为本”的。

(二)实行面向全体的教育观如果说全纳教育只是关注少数特殊儿童那是一种狭隘的全纳教育,新的全纳教育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视角已扩展到普通学生,这是显而易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