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拉康
结构主义精神分析 拉康
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拉康拉康就属于那种我读不懂还贼火的思想家,于是我很明智地宣称这是因为我不喜欢拉康,没有认真去阅读和理解他的思想,而且我还宣称拉康的思想是不值得了解的毒瘤。
但是,企图彻底绕过这个人是更加不明智的,所以硬着头皮还是要写个总结。
拉康采用了结构主义方法论——也就是,关于话语的理论——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重新解读,从而使精神分析学说根植于文化而非生物学中,创立了一套后结构主义的精神分析理论。
他的思想丰富了主体这个概念的意蕴,并对很多研究产生了影响,尤其是电影研究。
我们把拉康的思想分成两个部分进行介绍,一个是他重写弗洛伊德人格成长理论的内容,另一个则是他偏向后结构主义的内容。
|人格成长及其构成理论人格是如何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个问题弗洛伊德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概念。
而拉康则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弗洛伊德那种偏重身体和性的色彩,提出了自己那种偏向性别和社会规范的人格成长理论(弗洛伊德的性指的是生物意义上的性别和性欲,而拉康更强调性别的社会建构意义)。
弗洛伊德的核心心理机制是性欲和压抑,拉康与之相似,但强调更加抽象的欲望和匮乏。
在人刚刚出生的时候,其就已经处于实在界之中,实在界大概包括外部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内心的本能冲动之类,其一开始处于匮乏的状态之中(这个怎么像萨特)。
在这个最初始的时刻,主客尚未分开,其经验是混沌而未分化的一团。
在出生几个月以后,人进入了主体形成的第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镜像阶段。
当婴儿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或者想象有这么一个情景)的时候,婴儿才第一次意识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是通过所谓“误认”的机制来完成的,婴儿把镜中的影像误认为是自己,在镜中人的形象中找到了在自己本身中尚且没有人格统一性,由此,自我就开始觉醒了。
在这一阶段,人格中被拉康称为想象界的层次也诞生了,想象界就是被误认的主体,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持续地对其他外在于它的客体产生类似的认同,并在误认中建构出了自我。
从理论的多源上理解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主体结构理论
二、镜像: 主体的形成史与本体义
镜像阶段是拉康理论的基础,相对来说,这是一个容易被理解的理论,但如果理解了东方思 想,会对这一理论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拉康与弗洛伊德一样,把人的基本定型确定在婴儿时期,只是弗洛伊德通过人在婴儿期的欲 望压抑与规训而形成了人的本我 - 自我 - 超我的心理结构,人性完全是由主体本身的三层心理结 构的复杂关系决定的。拉康则把主体的形成看成是镜像阶段的结果,婴儿面对自己在镜子中的形 象,产生了人的认识飞跃和主体成型。这里基本要项是看镜子的婴儿和镜之中的形象。与弗洛伊 德的主体结构相比,拉康的主体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拉康的主体结构不是一个仅在心理中的 主体结构,不仅是一个心理主体 ( 弗洛伊德把身体器官 的 欲望 都归 为 欲望 从 而 归 结 为 心 理 ) , 而 125
在拉康 ( Jacques Lacan 1901 - 1981 ) 的理论 中, 镜像 阶 段 理 论和主体三 维 结构理 论, 具 有 重要的意义。然而要清楚地理解这两个理论,特别是后一个理论,并不容易。这不仅在于拉康那 闻名于世的行文晦涩,更在于他的理论具有多样的来源,并且他又对这多样的来源作了自己的组 合。不洞晓拉康思想的多重来源,以及拉康思想与整个西方思想演进在历时的承转和共时上的互 动,特别是拉康思想与东方思想的关联,对之理解起来就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困扰。因此,本文 首先从拉康思想与西方思想演进的复杂关系以及拉康思想的多种来源,呈现出其背景和关联的复 杂性,然后进入拉康的镜像阶段思想和主体三维结构。
①。 拉康在 1936 年 第 14 ~ 18 个月期间,但正如拉康 说 的, 却 “体现 了 人 类 世界 的 本 体论 结构 ” 届国际精神分析年会 ( 马林巴德 举 行 ) 提 出关于 镜像 阶 段 的 论 文, 又 在 1949 年 第 16 届 精神 分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拉康的四个重要概念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拉康的四个重要概念拉康(Jacques-Marie-émile Lacan)1901年四月十三日生于巴黎,1981年九月九日卒于巴黎。
法国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学家,也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者。
大半辈子献身于学术研究,尤其以1953年开始的研讨会(seminar)最为著名,每年讲题不同,广受好评。
拉康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依德的学说,他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mirror phase)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被称为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
拉康的思想体系极为庞大复杂,以下仅介绍几项著名观念:他在1936年孕育出的镜像理论(Mirror Stage),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三个概念:想象(the Imaginary)、象征(the Symbolic)、真实(the Real)。
另外,为避免初学者混淆,在此省略与其他概念交错连结之处,例如真实(the Real)的概念与欲望(desire)和需求(demand)可说是紧紧相连,但若要解释清楚,非得另辟疆土,花上更长的篇幅。
因此本篇只聚焦在这四个概念。
镜像阶段 (the Mirror Stage)「镜像阶段」主要是指孩童透过镜像产生自我认同的时期,约莫发生于婴儿十八个月大,至幼童六岁以前 (Glowinski et al. 114)。
在前镜像时期,自我认识支离破碎,并「不完整」;这里的「完整」指的是身体上的完整,就像还没有照过镜子一样,没办法将自己的四肢、身体等部位串联在一起。
孩童此时尚不知自我是由哪些拼图所构成。
举例来说,当他看到自己的手,这「一只手」与其他外在事物(例妈妈的肌肤、地毯、衣服等)在感知中并无二致,同属一「无断裂、无止境的存有」(uninterrupted, limitless being) (Mansfield 41)。
进入镜像阶段以后,孩童会经历一段成长过程,就时间点来说可简单分为三阶段(杜声锋 130)。
拉康三界理论
拉康三界理论拉康三界理论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心理发展的理论。
该理论将人类心理分为三个界限:实在界、象征界和想象界。
本文将探讨拉康三界理论的基本概念、内涵以及对人类心理发展的意义。
实在界是拉康三界理论中的第一个界限,它代表了个体与自身感知到的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实在界主要涉及感官经验和直接经验,它是个体感知外部世界的媒介。
在实在界中,个体通过感知和互动来认识和理解客观存在,它包括了个体的五官感受、身体感受以及与外界的交互作用。
象征界是拉康三界理论中的第二个界限,它代表了个体与社会符号之间的关系。
象征界主要涉及语言、符号和文化等社会交往的媒介。
在象征界中,个体通过语言和符号的运用来传达和接收信息,进而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欲望、情感和认知。
象征界的形成是个体进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使得个体能够通过符号系统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共享。
想象界是拉康三界理论中的第三个界限,它代表了个体内心世界的幻想与想象。
想象界主要涉及无意识、幻想和欲望等个体内心的媒介。
在想象界中,个体通过幻想和想象来解释和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欲望,它是个体内部意义的创造和表达的场所。
想象界的发展与个体的情感经历和欲望满足密切相关,它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内心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拉康三界理论强调了个体与外部世界、社会符号和内心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个体不仅是被动地感知和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也能主动地通过语言和符号来解释和塑造自身的内心体验。
同时,拉康的理论也强调了潜意识和幻想对个体心理的重要性,个体的内心需求和欲望在潜意识中得到表达和满足。
通过对拉康三界理论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心理发展的过程。
个体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语言和符号的运用以及内心世界的幻想和欲望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个体的心理发展也受到文化、社会和个人经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在理解个体心理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塑造和影响。
解析拉康的自我观
解析拉康的自我观拉康以其独特的文风和精辟的思想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他的镜像理论不仅标志着他与笛卡尔式的自我观的一种决绝的对立,也给人们一种颠覆式的冲击,使人们重新思考着自我和主体的存在。
可以说,拉康的自我是一种悲剧的基调,所谓的自我只不过是人类自欺欺人面具。
标签:自我;主体;镜像虚伪的自我拉康对“自我”的认识其实是建立在反弗洛伊德“自我”观的基础上的,弗氏往年的“自我”更趋于理性,认为自我”等同于人所具有的感觉---意识系统,认为自我就是这个系统,用来回应现实的所有机制的总和,是一个调节内外的理性的中介机构。
就此,拉康找到弗氏关于自我的致命短板,拉康认为,既然弗氏的自我是回应现实所有机制的总和,那自我为什么会产生许多对现实的误认?基于这个质疑,拉康开始了自己独特的“自我”观。
在1936年7月,在捷克的马里安吧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
拉康宣读了一篇论“镜像阶段”的论文,首次提出他对人类主体的自我之性质的看法。
在1949年在瑞士苏黎世,拉康向在那里举行的第十六届精神分析大会上提交了题为《精神分析经验揭示的作为我之功能的构成要素的镜像阶段》的论文,而在这篇论文中,拉康细致地阐述了“自我”的形成过程,而这个过程给人们赤裸裸地展示出“自我”的欺骗性和虚伪性。
首先,拉康在刚开始就借用瓦隆的镜像测试来表现人与动物的不同,他把瓦隆的镜像理论已经抽象到一种本体论的研究层面上来。
镜像阶段(一般指6-18个月)时,婴儿首次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形象,通过不断试验,最终兴奋不已地把它归于自己,这里的兴奋对拉康来说意义深远,这标志着婴儿对镜中的虚像发生认同,也就是“自我”开始形成。
拉康借镜像测验想说明,人刚开始对自己的认识就已经建立在外在于他自己的东西上,是自身在认定一个镜中的虚像之后对自身所起的作用。
正如拉康所说:“我把镜像阶段的功能看成是意象功能的一个特例,此功能是要建立起机体与其现实------或者说,建立起内在世界与外界世界-----之间的联系。
时间与主体——拉康主体理论的深层解读
时间与主体——拉康主体理论的深层解读拉康(Jacques Lacan)是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他对于主体的理论探讨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拉康主体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关注时间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并探究拉康对主体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和观点。
一、主体与时间的关系拉康认为,主体的形成过程与时间密不可分。
他提出了“主体在语言中形成”(the subject is constituted in and by language)的观点,即主体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语言的运作来建构自我身份。
拉康将主体分为“实在自我”、“象征自我”和“想象自我”,它们分别对应了主体在时间中的不同层面。
1. 实在自我拉康的实在自我是指主体的最初状态,是在出生前存在的无意识现象。
在实在自我中,主体没有语言能力,也没有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
这一阶段的存在是主体主观世界的核心,它体验到的一切都是无法被语言表达的。
2. 象征自我随着主体逐渐成长,他开始接受社会、文化和语言的影响,进入了象征自我的阶段。
在象征自我中,主体开始学习语言并将其与事物进行符号交互。
主体在象征自我中建立了一种语言和符号的秩序,通过语言的规范与人群产生联系。
这个阶段的主体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也与他人有所不同。
3. 想象自我最后,主体进入了想象自我的阶段。
在想象自我中,主体通过镜像阶段的经历,认同自己通过镜子反射的图像,并开始建立自我形象。
这个阶段的主体产生了“虚伪的自我”(the imaginary ego),试图通过自我投射来满足自我本能和自我认同的需求。
二、拉康主体理论的核心观点除了时间与主体的关系,拉康主体理论还包含了一些其他核心观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主体的形成和发展。
1. 欲望的嗜好拉康认为,主体的欲望是由语言和符号系统所媒介的。
主体通过言说和符号的交流来表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这些欲望又受到社会文化的规范和限制。
因此,欲望不仅仅是内心的冲动,还与语言、符号和他人的评价紧密相关。
小明老师教你学拉康——拉康经典解析(珍藏版)
小明老师教你学拉康——拉康经典解析(珍藏版)第一部分镜像1、拉康的镜像,是指6到18个月的小孩,照镜子时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是完整的形象,但是自己的身体处于不协调的状态。
这使他产生了主体对客体想像性的、虚幻的自我,这种镜像的认识一直持续到成年之后。
成年后凡是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不切合实际的认同,都是一种想像在起作用。
2、阿尔都塞的理论——借由拉康的镜像,在马克思主义里面,个体和社会主体也存在这种镜像关系,个体会认为自己就是社会的主体。
比如,个体通过服从某种阶级、种族、社会性别、民族主义等意识形态的话语,个体把自己误认为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自我立法的主体,而实际上,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被别人召唤的、趋从的状态。
3、人类一方面需要镜像来获得技能(动物需要模仿父母获得生存技能--狼孩、猴孩),另一方面需要镜像来获得身份。
许多马克思主义者都源自拉康的学说—-单个人是虚弱无能的,需要获得社会身份,是社会大机器上的螺丝钉。
宗教与神的意义就在于给人的存在一个身份。
4、与祖先相遇——中国家谱。
微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中用户放大镜看自己的家谱,实际上是寻找身份。
5、自我与镜像他我。
明星和名人的孤独感,往往来源于明星自己认同的那个形象。
而真实的自己,和建构出来的形象,产生了疏离、产生了极大的孤立感。
拉康的镜像自恋:自我爱上镜像他我,用镜像我代替真实我。
--是一种病态自恋的延伸。
6、镜像阶段:自我的完形是通过观看即镜像之看完成的,主体性的认同则是通过语言或言语的调停实现的。
7、拉康的自恋路标--镜像阶段:将“自我”指认成“他我”,而当他将镜中像指认自己时,他却将光影印象当成了真实——混淆了真实与虚构,用他我的身份与世界联系,并由此对自己的镜像他我开始了终生迷恋。
新疆小孩自恋倾向,父亲角色。
8、镜像反映:是拉康治疗的主要技术,即移动出该镜像的位置,进入拉康所说的象征的位置,咨询师对病人的位置做镜像反映,当病人谈论自己的幻听时,咨询师和他谈谈这些声音是怎么发生的。
拉康理论
拉康目录简介拉康的理论A.斯通的评论简介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精神医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拉康的理论拉康严厉批评偏离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而走向“自我心理学‘的美国式精神分析学派。
在美国,精神分析治疗集中于自我意识,解释病理性心理防御,并促进无冲突矛盾的适应能力的成长。
拉康全盘否定这种做法。
根据他的观点,无冲突境界不存在的”自我“是敌视潜意识与主要精神分析过程的。
他认为精神分析是一种咨询,而不是一种治疗。
拉康以他典型的玩弄文字游戏的手法,讽刺美国试图将精神分析变成一门实践科学的研究,是“无心理”和“周围心理”。
英语“实践”一词experimental拆成两面半就成了“无心理”(ex-mental)和“周围心理”(per﹣mental)。
对拉康来说,那种用动物进行的研究排除了心理的概念,因为心理必然与语言、意义和价值观念相关联。
拉康视S.弗洛伊德早期著作《梦的解释》为精神分析的精华。
他提出这样的理论:潜意识就其结构而言颇似一种“自然语言”;而作为一种理论和治疗方法的精神分析是通过重新捕捉具有一定含义的联想锁链来发现这样的自然语言。
拉康在理论上强调语言学的一个例子,就是他对恋母情结的重新解释。
他认为这个情结包括幼儿从形象阶段向多义性符号阶段发展的活动。
婴儿的心理活动最初处于“镜子”阶段,就像溪流旁的奈喀索斯看见自己水中的映像一样。
当婴儿获得语言和识别符号的能力时,该形象通过这些媒介,其意义就发生了变化。
婴儿成了一个分裂的主体,潜意识成了“另一个”和另一种语言。
拉康的著作神秘、隐晦、富于技巧而有诗意,读来艰涩难懂。
存在主义、新黑格尔理论和语言学理论都对拉康有很大影响。
尤其是其后期的著作更加令人难懂,因为他将拓扑学和数学,置于他的理论的中心地位。
一、自我作为幻象人文主义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存在一个所谓的稳定的自我的东西,后者具有诸如自由意志和自我决定之类的所有的美好品质。
拉康三界理论
拉康三界理论
拉康的三界理论具体指的是:一、实在界。
不可接近性、不可领会、不可掌握性;二、想象界。
对主体构建起重要作用的镜面图像;三、象征界。
语言的介入。
例子
有个司机有急事赶路赶得很匆忙,这时他来到一个红绿灯前,刚想开过路口,发现红灯亮了,他不得不停下来,抱怨着“越忙越赶上红灯”。
如果他有某种类型的偏执狂,他会认为红灯是一种恶意信号。
从拉康的三界理论分析:
实在界:遇到三色灯是实在的状态,灯的颜色是按频率转换的,红灯本身并不阻碍司机通行,它没有真实的阻挡作用,还是有人会越过红灯的。
想象界:司机的投射和内在的挫败感。
司机会说:“这个红灯意味着一种针对我的阴谋”,这是由挫败感带来的想象性的投射。
事实上,颜色只是一种规则,也可以规定绿灯停红灯行。
象征界:遵守规则。
具有意义的不是随便选一个颜色,而是取决于由别人来制定契约。
象征界、想象界、实在界发生在生活的每时每刻,也在时时刻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现实和心理。
拉康
主体心理结构
弗洛伊德讲幼儿的多种变态可能的三个阶段:口腔的、肛门的和性 器的(力比多),是俄底浦斯情结和阉割情结终结了多种变态的可 能性并造就了一个个“成年的”人。拉康提出新的分类概念来解释 上述的从幼儿到“成年人”的发展轨迹。他讲三个概念——需求、请 求和欲求——它们大致上对应到发展的三个阶段或者说人类发展的三 个领域——现实界、想象界和象征界。
本我是人的本能,包括种种欲望,如爱欲,性力等,受“享受原则”支配,追求快 感,渴望表现,超越一切外界的干扰,具有原始性,自发性、混沌无序性。
自我是从本我发展来的,他控制本我,保护整个生物体,是人的精神的较高功能。
超我指的是那种超出自我、高于自我与不脱离自我的心理结构、超我主要由良知和 自我理想组成,受“道德原则”支配,他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 ——摘自《走向当代形式的文艺学》
发展阶段I 需求与现实界
现实域绝非客观现实界,而是一个语言之外的主观存在, 是一种主体支配不了的动力,是欲望之源。婴儿处在此种 需求状态中识别不了在它自己与满足它需求的客体之间存 在什么区分,认识不到一个客体(比如乳房)是另一个作 为一个整体的人的一部分(因为它还不具有关于“整体的 人”的概念)在它与另外的人或者物之间完全不存在区分, 唯一存在的只是需求和满足需求的物。
镜像理论
镜像阶段大约发生在婴儿的6个月至18个月这段时间,它的功能在于 “建 立起机体与它的实在之间的关系”,而这个关系建立的标志就是主体自我” 的形成。在镜像阶段之前, 婴儿处于一种缺乏任何确定的、以自身为中心 的生存状态。婴儿认为整个世界只有他一个存在 ,包括母亲的身体、玩具 等都是他存在的一部分。这时,主体的 “自我”是不存在的。 因为对于主体的自我意识而言,在对象上观照到自己, 是其形成并独立发 展的唯一前提。 在镜像阶段,婴儿在镜中看到了自己的形象, 并在与周 围事物的比较中辨认出了自己。 拉康把这一过程称为婴儿与镜中映像合一 的 “自我”认同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通过认同某个完整的对象而 产生了 “自我”功能。 “自我”的形成, 意味着婴儿对主体与客体、内 在世界与外在世界有了初步的区分界限。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江西景德镇胡俐萍一、介绍拉康的"镜像理论":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 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
拉康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个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了:这个处于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
镜子中的形象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运动。
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
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寻常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的喜悦。
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拉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 。
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一)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转化。
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一个完整的形式。
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的话说,就是“自我的异化”,镜像不过是婴儿在接触社会和进入语言之前的一个“理想的我”, 或者说虚构的自我。
(二)此后这个特殊的自我将面对他人,社会和语言,纯粹主体也将很快进入知识和经验的世界,但镜中的自我意象依然将一直影响着主体的全部心理发展过程。
关于拉康的镜像理论理解(一)
关于拉康的镜像理论理解(⼀)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最初以论⽂的⽅式在1936年举⾏的第⼗届国际精神分析⼤会上发⾔,但其论⽂《作为“我”之功能形式的镜像阶段》在1949年苏黎世举⾏的第⼗六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才正式⽽成。
要理解镜像阶段理论要先了解两个病例,第⼀个病例是1932年,他完成的学位论⽂《论妄想型精神病与⼈格的关系》,这个病例是他亲⾃负责的⼀个长达⼀年半的埃梅的个案。
拉康以精神病原因造成器质性病变作为研究的前提,探求⼈格内部的⼼理因素的理解。
但此时他还只是有些偏向精神分析⽽已。
第⼆个病例是发⽣在1933年法国的⼀个杀⼈惨案。
帮佣的两姐妹残忍的杀害了⼥主⼈和其⼥⼉,拉康没有亲⾃诊治过这两姐妹,⽽是根据《巴黎黄昏》杂志等的公审记录来进⾏分析的,其论⽂为《妄想症犯罪动机--帕品姐妹的犯罪》来讨论妄想犯罪。
这两个病例以⽐较典型的形式将镜像本⾝的意义呈现给了我们。
拉康在这两个病例中特别注意--“我”⾃⾝的形成和镜像的关系,镜像是如何成为⾃我形象的?埃梅由于与镜像的他者的认同,在他者的形象中体验了⾃⼰,⾛上了映射在他者的幻想上的⼈⽣。
她认同的理想形象虽然给予她肯定的感情和统⼀性,但由于与之认同,反⽽受它⽀配,并不适当的剥夺了她想要成为⾃⾝主⼈的权利,它映在埃梅眼中的就是认同的他者造成的对她⾃⾝主⼈性的掠夺。
埃梅在认同他者时缺乏把这⼀形象内在化并使其与⾃⼰紧密相连,成为⾃⾝核⼼的印记。
拉康谈到为了把⼈结构为⼈,⽆论如何我们是需要他⼈的介⼊的,即有对他者的仿效,对他⼈的认同。
没有他⼈的介⼊,⾃⼰就不能成为⾃⼰,但是将⾃⼰委⾝于外部形象势必会导致⾃我疏离,⾃⼰的主⼈性会有⼀个与他者争夺的过程。
再者,⼈因为受到理想的镜像的迷惑,为镜像所束缚,视野狭窄,就会像俄狄浦斯⼀样背负者迷失真相的宿命。
埃梅病例可以说是浓缩了拉康以后的思想的病例。
“我”是什么呢?“我”就是把他者当作⾃⼰来⽣存,因⽽被拉⼊⼀个更⼤的难题中⽽苦恼的⼈。
拉康 驱力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拉康驱力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拉康驱力概念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
驱力一词原本是弗洛伊德所创造的,用来描述人类行为背后的动力和冲突。
而拉康在其精神分析理论中对驱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拉康驱力概念的定义、来源、作用以及表现形式,并重点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我们将从心理分析、社会科学、教育领域以及临床实践的角度,深入探讨驱力概念对这些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
在心理分析领域中,驱力概念被广泛运用于解释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动力机制。
它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中的冲突和欲望的表现,揭示了潜意识对我们意识活动的影响。
在社会科学领域,驱力概念被用来分析社会群体和个体行为的根源和动机。
它揭示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对个体驱力的塑造作用,并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变化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在教育领域中,驱力概念被应用于探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机和外在激励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
它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动机,从而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驱力概念帮助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理解患者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冲突,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它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总而言之,拉康驱力概念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动力机制。
通过深入研究驱力概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我们能够拓展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为实践工作者提供有益的思考和指导。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拉康驱力概念的各个方面,并对其重要性、争议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如下: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拉康驱力概念、拉康驱力概念在实践中的应用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拉康驱力概念的定义、来源、作用和表现形式。
在拉康驱力概念的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拉康驱力的定义,包括驱力是什么以及它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
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拉康的“凝视”理论,特别是其如何揭示“他者的凝视”对我们自我认同和主体性构建的影响。
拉康作为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的理论对于理解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权力结构和自我形成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将从拉康的理论出发,分析“凝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如何塑造我们的自我形象和对他人的认知。
我们将简要介绍拉康的理论背景及其“凝视”理论的核心观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他者的凝视”如何影响我们的自我认同,包括我们如何在他人的目光中找寻自我、如何被他人的期待所塑造,以及这种凝视如何可能导致自我分裂和异化。
我们将讨论如何在理解“他者的凝视”的基础上,寻求自我解放和主体性重构的可能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拉康的“凝视”理论,并反思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对“他者的凝视”,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保护自我,并实现自我成长。
二、凝视理论的基本概念凝视,作为一种视觉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它不仅是眼睛对物体的简单注视,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文化和社会现象。
拉康的“凝视”理论为我们揭示了凝视背后深层的意义和机制。
在拉康的理论中,凝视不仅仅是看与被看的关系,更是一种权力的体现。
凝视者通过凝视将自身的欲望、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投射到被凝视者身上,从而实现对被凝视者的控制和塑造。
同时,被凝视者也在凝视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形成自我认知。
拉康进一步指出,凝视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凝视是欲望的载体,凝视者通过凝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好奇心;另一方面,凝视也是权力的工具,凝视者通过凝视对被凝视者施加压力,使其产生自我怀疑和不安。
这种双重性使得凝视成为一种既具有建设性又具有破坏性的力量。
拉康还强调了凝视的意识形态性。
他认为,凝视不仅仅是眼睛的行为,更是大脑的思维活动。
凝视者通过凝视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给被凝视者,使其接受和认同凝视者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这种意识形态的传递和接受使得凝视成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的象征。
拉康结构精神分析
拉康结构精神分析拉康结构精神分析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在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旨在重新解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并赋予其更深的哲学和语言学维度。
拉康认为,人类心理结构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
实在界是拉康理论中最难以捉摸的部分,它代表了人类心理中的原始欲望和需求,是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部分。
想象界则是个体与自我之间的互动,它包括了我们的自我形象、情感和幻想。
象征界则是社会和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它包括了语言、规则和价值观。
拉康认为,这三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共同塑造了我们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
例如,我们的实在界欲望可能会受到想象界自我形象的约束,而象征界的社会规范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实在界欲望和想象界自我形象。
拉康的结构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学、哲学、文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并揭示了语言、文化和欲望之间的复杂关系。
拉康结构精神分析拉康结构精神分析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在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旨在重新解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并赋予其更深的哲学和语言学维度。
拉康认为,人类心理结构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
实在界是拉康理论中最难以捉摸的部分,它代表了人类心理中的原始欲望和需求,是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部分。
想象界则是个体与自我之间的互动,它包括了我们的自我形象、情感和幻想。
象征界则是社会和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它包括了语言、规则和价值观。
拉康认为,这三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共同塑造了我们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
例如,我们的实在界欲望可能会受到想象界自我形象的约束,而象征界的社会规范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实在界欲望和想象界自我形象。
拉康的结构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学、哲学、文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并揭示了语言、文化和欲望之间的复杂关系。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介绍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介绍原作Mary Klages[1]译注秦伟一、引言:理论背景弗洛伊德在无意识与意识(或者它我与自我[ego])之间做了绝然的划分,从而其所引入的人类自我[2]的概念、亦即所谓主体的概念是一个被彻底地剖分为、分裂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领域的概念。
而另一方面,西方人文主义者关于自我或者个人性(personhood)的人所熟知的概念是由意识水平上的活动所界定的,这包括理性、自由意志和自我反思等等。
然而对于弗洛伊德、对于大多数的精神分析学家而言,行为、思想、信念和关于“自我”的概念全都是由无意识及其驱力和欲求来决定或者左右的。
[3]雅克·拉康是一个法国精神分析学家。
他早先接受精神病学家训练,在三、四十代从事重性精神病的治疗工作,从五十年代开始他基于一些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结构主义人类学有关的概念发展自己的精神分析学说。
可以认为拉康=弗洛伊德+索绪尔,再掺合一、两点列维—斯特劳斯,甚至还带些许德里达的味道。
不过他主要还是师承弗洛伊德。
拉康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角度重新阐释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从一个基本上是人文主义的思想体系变为一个后结构主义的思想体系。
[4]二、问题:自我作为幻象?人文主义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存在一个所谓的稳定的自我的东西,后者具有诸如自由意志和自我决定之类的所有的美好品质。
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概念则属于这样的一类概念,它们开始怀疑、开始动摇人文主义关于自我的空想。
在这一点上,弗洛伊德可谓是后结构主义的先驱。
但是弗洛伊德希望的是,将无意识的内容带入意识之中,从而尽可能地消除压抑和神经症——他就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曾有过一个著名的口号,即“它我所在之处,自我亦当到场”[5]。
换言之,“它”或者“它我”[6](无意识)将代之以“我”或者意识和自我同一性[7]。
弗洛伊德的目的在于加强自我(ego),即“我”、自我、意识的或者理性的同一性,从而使之比无意识更强大。
可是对于拉康而言这一目的根本不可能。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拉康把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精神分析学说结合起来,也把精神分析的医疗与哲学研究结合起来,由此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作了新的解释。
拉康的主要论点是,“无意识的话语具有一种语言的结构”和“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意思是说,无意识的本能与欲望的活动也有与语言相似的特点,欲望要通过自然界、他人才能得到满足,为了满足欲望而与外界和他人的联系就是语言的形式。
同时,欲望被压抑而引起的疾病的治疗方法也是启发患者回忆他被压抑的部分,把他的欲望的没有暴露的部分,通过分析者的提问而重新揭发出来,这也说明无意识部分是语言形式。
拉康的“镜像阶段”是对弗洛伊德的里比多学说的新解释。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为性的潜力的里比多,表现为婴儿的效初性爱对象是他自己,即“自恋”,以后发展为俄狄浦斯情结,这种泛性论为人们所不满,拉康于是对之作了稍许改动。
他在俄狄浦斯情绪之外提出了“镜像阶段”,认为婴儿从6个月到18个月之间从镜子中看到自己,感到非常快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生物,自己与别的人和物有联系。
在婴儿能够说话,或对这种经验有所知时,他就开始成为一个对人的自我的内在世界与事物的外在世界有复杂的情感和认识的存在物了。
拉康认为“镜像阶段”是婴儿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识别活动,揭示岀了里比多的精神活动。
从这个时候开始,婴儿总是对外界保持一种疑问状态,通过想象和对幻想的事物的反省,形成他对世界的了解。
拉康的镜像阶段与弗洛伊德的不同在于他把婴儿认识外界的过程更具体化了。
弗洛伊德的“自恋”与俄狄浦斯情绪是一种神秘的说法,拉康用婴儿从镜子里对他自己、他人和其他事物的识别来说明认识逐渐产生的过程。
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婴儿通过想象与外界建立了一种双元对立关系,这也是一种对话,一种语言的结构,这就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运用于研究婴儿最初的无意识的认识活动中了。
拉康的“镜像阶段”的理论与他关于人的个性或人格的理论有密切关系,因为他把婴儿最初的认识活动中的双元对立关系运用于说明人的个性的形成。
认识拉康
认识拉康以潜意识为基本核心概念的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现在已不再只是一般的关于心理学的理论,而是渗透到了文学、哲学、艺术和其他社会科学理论当中。
而精神分析学说,也正不断地从其他学科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己的理论。
虽然现在的精神分析已和弗洛依德创建时大相径庭,但核心内容一直没有变化。
将心理区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前提,也是我们了解它的切入点。
雅克·拉康的后现代精神分析学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工具,对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进行了语言学的解读和重构,使之从医学实践领域转到了社会话语的层面。
他提出,潜意识具有类似语言的结构,符号的任意性说明从能指(signifier)到所指(signified)、从语言到意义、从人类行为到其心理含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自主的或自明的转换。
人的每一项行为或动作,并没有一种与之相呼应的、明显的意义。
换言之,我们所能掌握的只是能指的部分,而所指已经躲到潜意识的复杂结构中了。
(能指指的是字和发音,所指指的是含义。
)拉康还指出,显梦(梦的思想)代替隐梦(梦境)的形式,正如语言学中的隐喻和换喻的方式。
语言的隐喻特性使得话语后面存在无穷层次的意思,这和潜意识的特点有共通之处。
而由“潜意识是他者的话语”这一命题,拉康推论,是潜意识操纵着主体的语言表现,人并非表达的主体而是说话的主体。
由此,他进一步推论出“人是潜意识的主体”这一惊世骇俗的结论。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 1901.04.13-1981.09.09],法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
他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有着天主教传统的商人家庭,因肠癌逝于法国巴黎。
他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
早年,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
15 岁时,他开始用古典手法写诗,并向杂志投稿,17 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
关于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关于拉康欲望理论阐释[论文关键词]拉康;欲望理论;隐喻;换喻;客体小a[论文摘要]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欲望理论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现象与本体的二元对立上,也体现在欲望的表达方式上。
需要(need)和要求(demand)属于现象层面,欲望(desire)属于本体层面。
隐喻和换喻是欲望表达的最常见方式。
客体小a是欲望表达的实质性内容。
一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拉康的欲望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需要(need)、要求(demand)和欲望(desire)三个层面。
需要和要求属于现象层面,之所以属于现象层面在于需要体现为可满足性,要求虽然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但要求仍然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因而这两个层次属于现象层。
而欲望由于具有绝对条件性,所以属于本体的形而上的层面。
可以将欲望的三个层次和三界图的形成对应起来来看。
这样看的话,需要就存在于实在界,也就是婴儿出生之后的六个月之内,即前镜子阶段,要求产生于镜像阶段,即6—18个月之间,欲望(desire)发展于象征阶段,即18个月之后。
当然,这种划分和镜像阶段的三界图的划分一样,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
也就是说,需要、要求和欲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具体讲来,需要是生理需要,具有明确的对象性和有条件性,它表现为可满足性。
要求是对于爱的需要,属于中级需要,它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
拿婴儿来说,需要就是对乳汁的需要,他饿了就要吃奶,渴了就得喝水,这些是就需要而言的具体内容。
等到他长大一些时,就有了爱的需求,希望母亲经常抱着他、大人在身边爱护着他,宠着他,这是对要求而言的内容。
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像想象界的认同一样,主体总认为爱的对象越多越好。
要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主体就会产生焦虑。
而要求的对象却总是缺席的,比如孩子爱的要求对象—母亲。
母亲的缺席,会引起孩子的焦虑。
为什么呢?因为给于自己爱的对象不在了。
为了减缓这种缺席而造成的焦虑,儿童用玩缠线板游戏的方式来抵御焦虑和恐慌,他(或她)借助把线球一放一收这样的重复性动作,来象征母亲的不在与在,从而为爱的缺失建立起防御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拉康以潜意识为基本核心概念的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现在已不再只是一般的关于心理学的理论,而是渗透到了文学、哲学、艺术和其他社会科学理论当中。
而精神分析学说,也正不断地从其他学科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己的理论。
虽然现在的精神分析已和弗洛依德创建时大相径庭,但核心内容一直没有变化。
将心理区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前提,也是我们了解它的切入点。
雅克·拉康的后现代精神分析学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工具,对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进行了语言学的解读和重构,使之从医学实践领域转到了社会话语的层面。
他提出,潜意识具有类似语言的结构,符号的任意性说明从能指(signifier)到所指(signified)、从语言到意义、从人类行为到其心理含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自主的或自明的转换。
人的每一项行为或动作,并没有一种与之相呼应的、明显的意义。
换言之,我们所能掌握的只是能指的部分,而所指已经躲到潜意识的复杂结构中了。
(能指指的是字和发音,所指指的是含义。
)拉康还指出,显梦(梦的思想)代替隐梦(梦境)的形式,正如语言学中的隐喻和换喻的方式。
语言的隐喻特性使得话语后面存在无穷层次的意思,这和潜意识的特点有共通之处。
而由“潜意识是他者的话语”这一命题,拉康推论,是潜意识操纵着主体的语言表现,人并非表达的主体而是说话的主体。
由此,他进一步推论出“人是潜意识的主体”这一惊世骇俗的结论。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 1901.04.13-1981.09.09],法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
他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有着天主教传统的商人家庭,因肠癌逝于法国巴黎。
他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
早年,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
15 岁时,他开始用古典手法写诗,并向杂志投稿,17 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
与此同时,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斯宾诺莎的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未满20 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
1919 年秋,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在7 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
1927 年,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1928 年,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
在这里,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
同年,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
1929 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后于1931 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
也是在这一研究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
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Clérambault),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
也是在这里,拉康“导向弗洛伊德”。
拉康(1901—1983)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和魔幻式的原创性思想大家。
在今天这个后现代语境中,他的学术影响似乎一天天在增大起来。
1932 年,拉康在克劳德(Henri Claude)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题为《论经验的妄想型精神病概念与人格问题》的论文,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此后主要从事于精神分析学的教学与医疗工作。
1933 年,拉康与达利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交往日益密切。
他连续在巴塔耶命名的超现实主义杂志《米诺托》上发表文章,讨论精神病与艺术风格的关系,其中一篇讨论帕品姐妹命案的文章尤其引人瞩目。
同年,拉康受巴塔耶(Ceorges Bataille, 1897-1962)的邀请,参加了考杰夫(A. kojéve)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研讨。
考杰夫和伊波利特关于黑格尔主奴辩证法思想的欲望关系的诠释极深远地影响了拉康。
同期,拉康还在法兰西学院旁听心理学家瓦隆(Henri Wallon)的课程,瓦隆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镜像实验”成为他不久后提出的镜像理论的直接科学基础。
1934 年,拉康成为巴黎精神分析学会的候补会员,开始精神分析工作,同年和一位主治医生的女儿布朗婷(Marie-Louis Blondin)结婚,婚后共育有 3 个孩子。
1936 年7 月31 日下午,在捷克马里安巴(Marienbad)召开的第14 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上,拉康发表了关于镜像阶段论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镜像理论。
1938 年成为巴黎精神分析学会正式会员。
1939-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康先在军队医院服役,不久隐居于法国南部的小城奈斯(Nice)。
其间,拉康曾学习中文和日语,并与巴塔耶的妻子西维亚(Sylvia)保持密切的关系,1941 年,拉康与这位知名女星生下了女儿朱迪特(Judith)。
1946 年以后,拉康以精神分析学家的身份参加了巴黎精神分析协会的活动,并于1953 年 1 月就任该学会主席,但同年6 月即辞去这一职务,转而加入法兰西精神分析学会,7 月,他和巴塔耶的前妻西维亚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婚姻。
1953 年7 月,拉康在《象征,真实和想象》一文中,首次提出“回到弗洛伊德”的口号。
同年9 月,拉康在第17 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作了《言语与语言在精神分析中的作用和范围》的报告。
年末,拉康开始了他长达27 年的公开研讨会。
他几乎每周或者隔周作一次报告,吸引了许多学者。
1963 年,法兰西精神分析学会宣告解散。
1964 年,拉康与玛诺尼等人组建法国精神分析学派,不久即更名为巴黎弗洛伊德学派。
晚年拉康的学术思想渐入独具个性的神秘玄学状态。
在这个最后时期里,难解的“欲望结构”、“真实界”、“症候”与“对象a”成为他讨论的中心。
自1970 年始,他开始接受电视台采访,也不断被意大利,比利时和美国各一流大学邀请讲学,成为当时的名人。
1980 年1 月,拉康宣布解散巴黎弗洛伊德学派,同年2 月,组建新的“弗洛伊德主义事业”学派。
拉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他严厉批评偏离S.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而走向“自我心理学”的美国式精神分析学派。
在美国,精神分析治疗集中于自我意识,解释病理性心理防御,并促进无冲突矛盾的适应能力的成长。
拉康全盘否定这种做法。
根据他的观点,无冲突境界不存在的”自我“是敌视潜意识与主要精神分析过程的。
他认为精神分析是一种咨询,而不是一种治疗。
对拉康来说,那种用动物进行的研究排除了心理的概念,因为心理必然与语言、意义和价值观念相关联。
拉康对流行的弗洛伊德学派的理论不满,主张作“重新解释”,并要求回到弗洛伊德的观点,他提出了镜像阶段的理论。
认为婴儿从出生后的6-18 个月中,从镜子中看到自己。
起初,婴儿还不能区分自己的镜像与他人他物的镜像;后来,区别了自己的镜像与自己;最后,知道了自己的镜像是自己的形象,并认识到自己与别人别物是有区别和联系的。
这样,婴儿就逐渐变成有情感和观念的人了。
拉康所说的镜像阶段的活动是一种识别作用,即当主体与外界接触时,人们所认识到的形像总是客体的一个变形,是人们想象中的形像。
因此,拉康从镜像阶段的理论又引出了关于个性或人格的想象、象征和现实三个层次的学说。
想象的层次就是通过镜像阶段把有意识的、无意识的、知道的、想象到的都记录下来,形成世界的图象。
象征是一种符号性的东西,是对世界的象征的知识,它类似于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能指者”,它的各种因素只有联系起来才有意义。
想象的东西与象征的东西结合起来就是现实,因而现实并非客观的事物,它只是通过人的主观所形成的现象,而客观事物在他看来只是一种“未知数”。
拉康把他的这种理论归结为“无意识有语言的结构”和“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即无意识有一种语言的结构,有时候以移位和压缩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可以通过其表现考察内在的无意识的结构。
这种无意识的结构包括自我与他人、他物之间的关系。
拉康的著作神秘、隐晦、富于技巧而有诗意,读来艰涩难懂。
存在主义、新黑格尔理论和语言学理论都对拉康有很大影响。
尤其是其后期的著作更加令人难懂,因为他将拓扑学和数学,置于他的理论的中心地位。
《拉康文集》一、引言:理论背景弗洛伊德在无意识与意识(或者它我与自我[ego])之间做了绝然的划分,从而其所引入的人类自我的概念、亦即所谓主体的概念是一个被彻底地剖分为、分裂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领域的概念。
而另一方面,西方人文主义者关于自我或者个人性(personhood)的人所熟知的概念是由意识水平上的活动所界定的,这包括理性、自由意志和自我反思等等。
然而对于弗洛伊德、对于大多数的精神分析学家而言,行为、思想、信念和关于“自我”的概念全都是由无意识及其驱力和欲求来决定或者左右的。
雅克·拉康是一个法国精神分析学家。
他早先接受精神病学家训练,在三、四十代从事重性精神病的治疗工作,从五十年代开始他基于一些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结构主义人类学有关的概念发展自己的精神分析学说。
可以认为拉康=弗洛伊德+索绪尔,再掺合一、两点列维—斯特劳斯,甚至还带些许德里达的味道。
不过他主要还是师承弗洛伊德。
拉康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角度重新阐释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从一个基本上是人文主义的思想体系变为一个后结构主义的思想体系。
二、问题:自我作为幻象?人文主义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存在一个所谓的稳定的自我的东西,后者具有诸如自由意志和自我决定之类的所有的美好品质。
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概念则属于这样的一类概念,它们开始怀疑、开始动摇人文主义关于自我的空想。
在这一点上,弗洛伊德可谓是后结构主义的先驱。
但是弗洛伊德希望的是,将无意识的内容带入意识之中,从而尽可能地消除压抑和神经症——他就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曾有过一个著名的口号,即“它我所在之处,自我亦当到场”。
换言之,“它”或者“它我”(无意识)将代之以“我”或者意识和自我同一性。
弗洛伊德的目的在于加强自我(ego),即“我”、自我、意识的或者理性的同一性,从而使之比无意识更强大。
可是对于拉康而言这一目的根本不可能。
自我(ego)根本不可能取代无意识、或者完全揭露它、控制它,因为对于拉康而言自我(ego)或者“我”自己只是一个幻象,只是无意识本身的一个产物。
在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无意识是一切存在的大本营。
弗洛伊德致力于研究一个具有多种变态可能的儿童是怎恰是在这一点上,拉康却着眼于幼儿是怎样获得我们称作为“自我”的那个幻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