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专项教案(完整资料).doc
高考文言文句式教案
高考文言文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常见句式的类型及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文言文句式的方法和技巧。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在文言文阅读和翻译中对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这四种常见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和规律。
能够准确翻译各类文言文句式。
2、难点宾语前置句中不同类型的辨别和理解。
状语后置句中介词结构的识别和调整语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2、举例法:通过大量的例句,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句式的用法。
3、练习法:安排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句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正确理解和掌握文言文句式,对于我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做好文言文阅读和翻译题目,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一下高考文言文常见句式。
(二)判断句1、概念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2、常见形式(1)“……者,……也” 式。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2)“……,……也” 式。
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者,……” 式。
如:“粟者,民之所种。
”(4)“……,……” 式。
如:“刘备,天下枭雄。
”(5)用“乃、则、即、皆、必”等副词表示判断。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用“是”作判断动词。
需要注意的是,在先秦时期,“是”一般不作判断动词,而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
(三)被动句1、概念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2、常见形式(1)“于”字表被动。
如:“而君幸于赵王。
”(2)“见”字表被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见……于”表被动。
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为”字表被动。
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一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二考点细化: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三复习要求:复习掌握文言文各种常见句式知识;在了解句式用法、特点的根底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教学内容:(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例题1: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那么""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例题2: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那么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认副词"非"、"弗"、"莫"等表示否认判断。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例题3: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2)能够运用所学的句式知识分析、翻译文言文句子。
2. 过程与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类型及特点;(2)运用句式知识分析、翻译文言文句子。
2. 教学难点:倒装句的种类及判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3. 课堂讲解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类型及特点,重点讲解倒装句的种类和判断方法。
4. 实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典型例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句式知识进行翻译和解释。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翻译句子,巩固所学内容。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选取一篇文言文,分析其中的特殊句式,下周上课时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实例分析:评价学生分析、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特殊句式。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心得,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对比分析:将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七、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自主分析句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言文句式的背后原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文言文教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文常见的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2、通过练习和讲解,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的特点和标志。
(2)能够准确判断并翻译文言文句子中的句式。
2、难点(1)理解倒装句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的语法规则。
(2)在文言文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种句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咱们之前学了不少文言文,大家有没有觉得文言文有时候挺难理解的?就比如说那些奇奇怪怪的句式,什么“者……也”啦,“于”字到处跑啦,搞得咱们晕头转向。
今天咱们就专门来复习一下这些文言文句式,把它们都搞清楚,以后再遇到文言文就不会那么头疼啦!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两个小朋友在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一个小朋友扮演古代的将军,另一个小朋友扮演军师。
将军大声说道:“吾乃英勇之将,战无不胜者也!”军师则回应:“将军威武,然敌军势众,须小心为上!”我在旁边听着,觉得特别有趣。
这两个小朋友虽然年纪小,但对文言文的句式还挺有感觉的呢!这也让我想到,咱们要是能像他们这样,把文言文句式用得这么溜,那多厉害呀!(二)讲解判断句1、特点: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表示主语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2、常见形式(1)“……者,……也”式,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2)“……,……也”式,如:“夫战,勇气也。
”(3)“……者,……”式,如:“粟者,民之所种。
”(4)“……,……”式,如:“刘备,天下枭雄。
”(三)讲解被动句1、特点: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执行者。
(1)“于”字式,如:“受制于人。
”(2)“为”字式,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3)“见”字式,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4)“被”字式,如:“忠而被谤。
初中文言句式专题教案
初中文言句式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如推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等。
3. 能够正确识别和运用文言文特殊句式进行阅读和写作。
教学重点:1. 推断句的特点和用法。
2. 被动句的特点和用法。
3. 倒装变式句的特点和用法。
4. 省略句的特点和用法。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驾驭辨析较困难的文言句式的实力。
2. 如何在实际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学准备: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相关资料和例句。
2.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代汉语知识,如词汇、语法等。
2. 提问:同学们对文言文特殊句式了解多少?有没有遇到过困难?二、新课内容介绍(15分钟)1. 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分别讲解推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的定义和用法。
3. 通过PPT或黑板展示相关例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句式的特点。
三、实例分析和练习(20分钟)1. 给出一些文言文段落,让学生识别其中的特殊句式。
2. 针对每个特殊句式,分析其结构和意义。
3.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自己构造一些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
四、课堂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分析和练习中的心得体会。
2. 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3.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
2. 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一些文言文文章,尝试识别和分析其中的特殊句式。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文言文特殊句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际阅读和写作中,能够正确识别和运用这些特殊句式,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更好地运用文言文特殊句式进行表达。
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驾驭辨析较困难的句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文言文句式的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式的复习教案第一章:文言文句式的概念与特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式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句式的特点。
1.2 教学内容文言文句式的定义:文言文句式是指在文言文中,句子结构和语序的规律和特点。
文言文句式的特点:简练、倒装、省略、助词等。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定义和特点。
实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言文句式实例。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引导学生回顾现代汉语句式的特点,引出文言文句式的概念。
1.4.2 讲解:详细讲解文言文句式的定义和特点。
1.4.3 实例分析:分析经典文言文句式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句式的运用。
1.4.4 练习:让学生进行句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文言文句式的分类与运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句式的分类。
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文言文句式。
2.2 教学内容文言文句式的分类:主谓句、动宾句、并列句、疑问句等。
文言文句式的运用:根据不同语境选择合适的句式。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分类和运用。
练习法:进行句式练习,让学生正确运用句式。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言文句式概念和特点。
2.4.2 讲解:详细讲解文言文句式的分类和运用。
2.4.3 练习:进行句式练习,让学生正确运用句式。
第三章:文言文特殊句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文言文特殊句式。
3.2 教学内容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特点和运用。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实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言文特殊句式实例。
练习法:进行句式练习,让学生正确运用句式。
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引导学生回顾普通句式,引出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
3.4.2 讲解:详细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3.4.3 实例分析:分析经典文言文特殊句式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句式的运用。
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
attach a document to a letter 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1、学习文言特殊句式。
2、学习文言固定句式。
3、了解文言句式的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教学设想:本专题共分5课时,其中讲授2课时,练习3课时。
教学过程:一、高考回顾:二、文言句式:(一)文言特殊句式:1、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的显著特点,是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词“是”,而古代汉语中的“是”主要作指示代词用,汉魏以前一般不用来构成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1)用“。
者,。
也”表示。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用“。
,。
也”表示。
如:“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3)用“。
者,。
”表示。
如:“愽鸡者袁人,素无赖。
”(4)用“。
,。
者也。
”表示。
如:“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5)用“为”“乃”“则”“即”等词表判断。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6)用在谓语前加“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此非空言也。
”(7)用“是”表示判断。
如:“巨是凡人。
”2、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其常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用“于”作标志。
如:“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2)用“见”作标志。
如:“秦城不可得,徒见欺。
”(3)用“见。
于”作标志。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
”(4)用“为”作标志。
如:“兔不可复得而为宋人笑。
”(5)用“为。
所。
”作标志。
如:“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6)用“被”表被动。
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7)主谓之间直接构成被动。
如:“举孝廉不行。
”3、倒装句(1)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如:“时人莫之许。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卿欲何言?”()用“之”“是”“之为”“唯。
是。
”把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定语后置:()中心词十之十定语十者如:“马之千里者”()中心词十定语十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中心词十数量词如:“尝贻余核舟一”(4)状语后置:()用“于”构成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放在动词谓语后。
文言文句式的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式的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结构。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句式的能力。
3. 通过对文言文句式的复习,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文言文句式的基本结构。
2. 分析常见的文言文句式特点和用法。
3.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1. 文言文句式的基本结构。
2. 常见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和用法。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句式的转换和运用。
2. 如何在实际阅读中准确识别和理解文言文句式。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基本结构和常见句式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句式的用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文言文教材或资料。
2. 准备一些典型的文言文句子作为教学案例。
3. 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文言文句子,引发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文言文句式的基本结构和常见句式特点。
3. 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句式的用法。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文言文句式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看是否有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学习有困难,需要给予个别辅导。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翻译一段文言文,要求正确运用所学的句式知识。
2. 让学生找出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并解释其特点和用法。
3.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记忆。
十、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的提交情况,评价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兴趣和识别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常见类型和用法。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和举例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第二章:判断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判断句的结构和用法。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判断句表达思想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中判断句的基本结构。
分析判断句中的系词和表语的使用。
2.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练习题讲解判断句的结构和用法。
引导学生进行句型转换和造句练习。
第三章:被动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被动句表达被动意义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中被动句的结构和特点。
分析被动句中的被动词和被动标记的使用。
3.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练习题讲解被动句的结构和用法。
引导学生进行句型转换和造句练习。
第四章:倒装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倒装句的结构和用法。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倒装句表达思想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中倒装句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分析倒装句中的倒装词和倒装标志的使用。
4.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练习题讲解倒装句的结构和用法。
引导学生进行句型转换和造句练习。
第五章:省略句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言文中省略句的特点和用法。
培养学生识别和运用省略句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中省略句的结构和常见情况。
分析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和替代词的使用。
5.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练习题讲解省略句的结构和用法。
引导学生进行句型转换和造句练习。
第六章:疑问句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疑问句的结构和用法。
培养学生运用疑问句提问和表达疑惑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中疑问句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分析疑问句中的疑问词和疑问标志的使用。
文言文之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一、文言文之特殊句式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特殊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判断句2. 被动句3. 倒装句4. 省略句5. 疑问句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运用。
2. 教学难点:特殊句式的辨别和正确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别讲解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例句进行说明。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特殊句式的练习,辨别和运用各种特殊句式。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情况,了解他们对特殊句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他们对各种特殊句式的辨别和运用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特殊句式的运用。
2. 互动教学:采用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参与。
3. 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反复巩固所学特殊句式的知识。
4. 鼓励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提供相关的文言文教材,用于讲解和练习特殊句式。
2.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展示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例句。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评估学生对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文言文材料和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文言句式教案
文言句式教案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写作的一种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句式和语法规则。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常用的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的语言。
一、主谓宾句:
1. 主 + 不 + 谓:如“人不可无耳目”,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耳朵和眼睛。
2. 主 + 谓 + 宾:如“水必以流行,卒然不流则秽其所函”。
3. 主 + 谓 + 宾 + 状语:如“子贡曰:贫者为之,富者取之”。
二、主谓状句:
1. 主 + 谓 + 状:如“郑人有自称谏公而非谏,名为宁察者”。
2. 主 + 谓 + 状 + 宾:如“宗庙社稷之灵其所锡我者宜为之戮,而不可失也”。
三、主谓谓句:
1. 主 + 谓 + 谓:如“朱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2. 主 + 谓 + 谓 + 宾:如“诗曰: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四、并列句:
1. 无逻辑关系的并列句:如“天下之难者,疑也”。
2. 承接关系的并列句:如“故田不亩而马不得食”。
五、选择句:
1. 不论…都/与其…宁可:如“不论贫贱,皆应立志向上”。
2. 比较句式:如“人而无信,亦去贫与”。
3. 连接词引导的选择句:如“人生贵知心,定交无暇”。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句式,掌握了这些句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的语言。
在实际的学习和写作中,我们还可以适当地运用这些句式,使自己的文言文更加准确、流畅。
文言文句式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句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常见句式结构。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句式的的能力。
3. 通过学习文言文句式,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句式概述:介绍文言文句式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的文言文句式结构:主谓结构、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3. 例句解析:分析经典文言文句式例句,解释句式结构及用法。
4. 练习与运用:学生进行句式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式转换和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中的常见句式结构及其用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文言文句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定义、特点和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言文句式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句式结构。
3. 练习法:学生进行句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涵盖文言文句式概述、例句解析和练习的PPT。
2. 文言文教材或资料:准备相关的文言文教材或资料,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3. 练习纸:准备练习纸,用于学生进行句式练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经典的文言文句子,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兴趣。
2. 讲解句式:讲解文言文句式的定义、特点和用法,引导学生理解句式结构。
3. 分析例句:分析经典文言文句式例句,解释句式结构及用法。
4. 句式练习:学生进行句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句式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清晰、合作态度等。
八、教学拓展:1. 文言文句式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句式应用到写作中,提升文言文写作能力。
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句式结构,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2. 能够识别和运用各种句式进行文言文阅读和理解。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增强对文言文句式的敏感度。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句式的概念和特点2. 判断句的结构和用法3. 被动句的结构和用法4. 倒装句的结构和用法5. 省略句的结构和用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概念和特点,举例说明各种句式的结构和用法。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通过例句分析和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践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式分析,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句式的重要性。
2. 讲解句式:分别讲解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的结构和用法,举例说明。
3.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分析一些文言文句子,识别和运用各种句式,进行句式4.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些文言文文章,注意识别和分析其中的句式结构。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强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1. 疑问句的结构和用法2. 否定句的结构和用法3. 并列句的结构和用法4. 固定搭配的结构和用法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疑问句、否定句、并列句、固定搭配的概念和特点,举例说明各种句式的结构和用法。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通过例句分析和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践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式分析,巩固学习成果。
八、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句式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新知识。
2. 讲解句式:分别讲解疑问句、否定句、并列句、固定搭配的结构和用法,举3.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分析一些文言文句子,识别和运用各种句式,进行句式分析。
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文言文特殊句式;(2)能够正确运用文言文句式进行阅读和翻译。
2. 过程与方法:(2)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掌握各种句式的区别和运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结构特点;(2)运用对比分析法,掌握各种句式的区别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句式的识别和运用;(2)各种句式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运用。
三、教学方法2. 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各种句式的区别和运用;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句式,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3. 课堂讲解:(1)讲解判断句的特点和运用;(2)讲解被动句的特点和运用;(3)讲解倒装句的特点和运用;(4)讲解省略句的特点和运用。
4. 实例分析: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各种句式的区别和运用。
5. 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和翻译。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1)分析文言文中的疑问句、否定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特殊句式;(2)掌握文言文句式的翻译方法。
2. 教学要求:(1)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文言文中的疑问句、否定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特殊句式;(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生掌握的句式知识,进行文言文句式的翻译。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文言文句式教案
文言文句式教案文言文句式教案一、句中助词的运用1. “之”字句式:例句:吾虽贫,然有志之士不可识错。
2. “乎”字句式:例句:足以安汝者乎,当从夷狄也。
3. “皆”字句式:例句:百姓之利皆已尽异心,何能尽忠于尔爵位也。
二、句式的转化1. 将“是”的系词省略,简化为“以……也”。
例句:是故称美时以杀人,鬻饰时以炫己。
2. “以”字引导方式,多用于表示目的、原因等。
例句:吾以为礼乐之士,非得为官乃称其志。
3. “当”字表示对比,表示一种对立、对等的关系。
例句:若将此法非,岂当等闲作妾之荒唐。
三、别具特色的句式1. “名之曰”句式:例句:夕阳从山上下来,人们就把它的颜色名之曰“红霞”。
2. “非独……”句式:例句:异心者非独君亲,世世代代亦有之。
3. “何以……而”句式:例句:何以为水江之生于山泽也?四、主谓短语开头的句式1. 使用“则”字引导主谓短语开头的句子,表示一种原因、结果的关系。
例句:日上则显其光,月出则心生其亮。
2. 使用“而”字引导主谓短语开头的句子,表示一种转折、对立的关系。
例句:统御而治乱不因之,天道也。
五、修辞功能句式1. “子句+复句”句式:例句:“忘年之交,大也。
”言其关系亲密。
2. “有加……有减”句式:例句:君子之德有加,小人之德有减。
3. “将以……之复”句式:例句:万物幸欲于是,将以求之复也。
六、修辞手法句式1. “不……已”句式表示非常强调的否定。
例句:臣窃料之不敢依陋下人之言也。
2. “亦……也”句式表示强调。
例句:君亦一茧立,不敢教孤登君门也。
3. “是以……”句式表示因果关系。
例句:是以至于今日,《大道》未尽改也。
七、承上启下句式1. “虽……然”句式表示对比、转折。
例句:虽然君臣离异,有国者之心难易借得。
2. “自……则”句式表示一种自然结果或行为。
例句:自吾出矣,“司棺者”称之矣。
3. “虽……亦”句式表示对比、转折。
例句:虽有困厄,亦必求矣。
以上是文言文句式教案的简单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文言句式学案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2014 届高考文言词句式专题复习教案第一、二课时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状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必定或否认判断的句子。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
(一)分析下边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xx,xx 也。
2.xx,天下所共传宝也。
3.xx 无忌者, xx 昭王少子。
4.xxxx 之 xx 者也。
5.今臣亡国贱俘。
6.xx 与 xxxx。
7.当立者乃公子xx。
8.吕公女即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9.且相如素贱人。
10.臣本布衣。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论魏晋。
12.现在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1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5.牺牲 xx,xx 也,必以信。
小结:练习 1:以下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为哪一项()A.仙人之说,所谓多此一举。
B.夫天者,人之始也。
C.然是说也,余常疑之。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蒙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二)分析下边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吾不可以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此非 xx 之困于 xx 乎?3.xx 恐不行得,徒见欺。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xx。
5.吾属今为之虏矣。
6.有这样之势,而为xx 人积威之所劫。
7.不者, xx 且为所虏。
8.信而见疑, xx 而被谤。
9.文王拘而演《周易》。
10.而 xx 夙婴疾病。
小结:练习 2:下边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为哪一项()A.故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
B.屈原至于 xx,被刊行吟 xx 畔。
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
D.xx 素爱人, xx 多为用者。
练习 3:以下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A.近期见辱问于长辈。
B.君既若见录。
C.大家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倒装句※ 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往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方,以示重申。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文档资料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大量的训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
教学时数:共计8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判断句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了解判断句的特点。
3、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实施过程:一、文言句式的概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
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
”(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2.句末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方柯,天才也。
”(方柯是天才)用“者”表判断“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3.用“为”表判断“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不能说是设法生财)4.用“乃”表判断“是乃狼也。
”(这是狼)“电脑乃高科技用具。
”(电脑是高科技用具)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部分之文言特殊句式教案一、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题型:翻译题1、翻译的程序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
2、高考题展例、(2004年全国卷四考题)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
解析:本句中“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所以考生必须将本句译成“……是……”的格式,而且“者”前面的内容应在判断动词“是”之前,“者”后面的内容应在“是”之后。
译文: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
3、考点分析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
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四种。
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一)、被动句1、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翻译下面句子①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归纳被动句式格式一: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注意下面句子: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重为乡党所笑。
归纳被动句式格式二: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3)、翻译下面句子: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信而见疑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归纳被动句式格式三: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4)、注意下面句子: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归纳被动句式格式四:用介词“被”表被动5)、翻译下面句子:①戍卒叫,函谷举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③城陷而虏归纳被动句式格式五: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2、随堂练习: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1)、( A )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C、帝感其诚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2)、( A )A、同舍生皆被绮绣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忠而被谤D、受制于人3)、(B )A、行将为人所并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4)、翻译下面的句子。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2005年广东高考)答: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二)、倒装句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
1、宾语前置句1)、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者?总结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归纳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随堂练习: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C )A、豫州今欲何至?B、童子何知?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2)、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忌不自信。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总结句子的特点:1、都是否定句,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之”,它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
归纳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常见否定词: 不、弗、无、勿、毋、莫、微、未、非、匪随堂练习: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C )A、城中皆不之觉B、时人莫之许也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D、未之多见也3)、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何陋之有?③无乃尔是过矣?④唯利是图。
归纳规律三:用“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随堂练习: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B )A 子何恃而往?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4)、注意以下句子①何以战?②微斯人,吾谁与归?③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归纳规律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随堂练习:①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CA 之二虫又何知?B 卿欲何言?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
②(06年广东卷)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AA、君何以知燕王?B、夫子何哂由也?C、夫晋,何厌之有?D、何故而至此?③(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答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是近代未有的过的事。
④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
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翻译: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否定句中宾语前置)2、定语后置句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归纳规律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归纳规律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归纳规律三:“中心词+之+后置定语4)、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归纳规律四:"中心词+数量词随堂练习: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④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⑤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B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⑥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D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3、状语后置句翻译下列句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具告以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归纳规律: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短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标志性词语:“以”、“于”、“乎”等。
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
随堂练习: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①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公幸教晞以道。
④于其身,则耻师焉。
⑤得复见将军于此。
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4、主谓倒装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不仁哉!梁惠王也。
巩固练习:1、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①君何以知燕王?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③豫州今欲何至?④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⑤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⑥会于西河外渑池。
⑦未之尝闻。
⑧以为莫己若也。
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⑩何以自托于赵。
2、指出这个句子有哪些特殊句式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资治通鉴》)(三)、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关系。
2.要作出判断。
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
1、注意以下句子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例:“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归纳规律一:用“者”或“也”表判断2、注意以下句子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归纳规律二:用“乃”“则”“即”“皆”“为””是“等表判断。
3、注意以下句子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归纳规律三: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4、注意以下句子刘备,天下枭雄。
刘豫州王室之胄。
归纳规律四:直接判断(四)、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
不过,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1、补充省略的内容()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归纳一:省略主语2、补充省略的内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归纳二:省略谓语3、补充省略的内容与()坐谈,问之客曰归纳三:省略宾语4、补充省略的内容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赐之()彘肩。
归纳四:省略介词三、高考真题示例(11年全国新课标卷)原文节选: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
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答案: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解析:注意“乞入见、控守、西隅”的翻译,补充出“不许”的省略和整句句意。
(11年山东卷)原文节选: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
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译文:(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
(11年广东卷)原文节选: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曰:“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
”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曰:“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
苟鬻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9.断句和翻译。
(10分)(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②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答案】(罗提督)还(或:并且)邀请(或:延聘)文人(或:读书人)详细地(或:清晰地)记载他(做贼)的事情,(这种胸襟),确实是个非凡(或:异乎寻常/奇特/奇异)的男子汉啊。
(3分。
历、洵、“洵奇男子也”句式,各1分)【补注】洵,诚然,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