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1 号——审计计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编制审计计划,保证及时、有效地执行审计业务,提高审计效率,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计划,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为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对一段时期的审计工作任务或具体审计项目作出的事先规划。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审计计划一般包括年度审计计划、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三个层次:(一) 年度审计计划是对年度的审计任务所作的事先规划,是组织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项目审计计划是对具体审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所作的综合安排;(三)审计方案是对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及其时间等所作出的详细安排.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组织的性质、规模、审计业务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决定审计计划层次的繁简。
第五条年度审计计划应在下年度开始前编制完成,并报组织适当管理层批准,以指导内部审计机构下年度的工作;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应在审计实施前编制完成,并经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
第六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批准后的审计计划组织实施内部审计活动.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若有必要,应按规定的程序对计划进行修改和补充。
第七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三章年度审计计划第八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负责年度审计计划的制定工作.第九条年度审计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内部审计年度工作目标;(二)需要执行的具体审计项目及其先后顺序;(三)各审计项目所分配的审计资源;(四)后续审计的必要安排。
第十条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时,应当考虑组织风险、管理需要和审计资源,以确定具体审计项目。
第十一条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前,应了解以下情况,以评价各审计项目的风险程度:(一)组织的发展目标及年度工作重点;(二)严重影响相关经营活动的法规、政策、计划和合同;(三) 相关内部控制的质量;(四) 相关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及其近期变化;(五) 相关人员的能力、品质及其岗位的近期变动;(六)其他与项目有关的重要情况。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2006-9-25 13:36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1内部审计的定义及人员的基本质量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内部稽查的需要增多,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内部审计多式多样的发展起来,与民间审计和政府审计鼎足而立,成为社会经济中审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1内部审计的定义中国审计署1995年发布的《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中表述了内部审计的定义性质,其中包括“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领导领导下”和“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人负责并报告工作”。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责任的声明》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经营。
”除此之外,英国内部审计师协会、法国审计师协会等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都大相径庭。
1 2内部审计人员的基本质量特征由世界各个权威机构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不难看出,内部审计的功能主要是咨询、协助和建议,是否接受建议关键是要看管理人员,它只是一种中介责任而不是最终责任。
为了有效地达到审计目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的基本质量特征为:①精神上完全的独立性。
②保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
2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的涵义及联系2 1两者的涵义《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人员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便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
”明确说明了独立性的涵义。
它是一种组织上地位的独立性,内审人员应得到经理和董事会的支持和配合,以充分保证审计职责的履行。
它包括相对于被审计的人和事的独立。
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对有关事件的判断、调查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为主观思想、单位领导所左右。
2 2两者的联系独立性的保证是客观性得以贯彻的前提条件。
独立性是一种组织上地位的独立,内审人员应得到经理和董事会的支持和配合,以充分保证审计职责的履行。
有了这样的组织地位的保障,内审人员才可以客观地、自由地开展工作,才可能做出真实公正的判断。
方案-小议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小议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的目标(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界定的内部审计定义)。
独立性与客观性密不可分,独立性是客观性的前提和保障,没有独立性就谈不上客观性。
客观性是独立性的实质和目标,坚持独立性就是为了能客观而非主观的反映问题,以便为企业实施必要的监督,促进企业发展。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最本质的要求。
《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人员(机构)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便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
可见,根据国际内部审计标准,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是独立性,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客观、及时、有效的监督就会成为一句空谈。
独立性是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根据我国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状况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尤其要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1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为保证其独立性,内审机构的设置不能隶属于或平行企业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而应隶属于企业最高领导人,这样才会使最高领导能够直接、及时获得内部审计部门所提供的情报和咨询。
1.2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必须有专职的审计人员,不能由其他业务部门,特别是部门人员兼任。
只有这样。
才能在规定的权限内,独立行使职权,完成规定的任务。
同时,内审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去分析问题,独立观察、判断各种问题,并且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忠于职守,以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取得单位和他人的信任,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1.3内部审计业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不负责制定内审工作以外的方案,不办理业务,不编制会计报表,不直接参与企业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应以独立的第三者的身份去检查、监督、分析、评价企业的各项经济工作。
内部审计准则.doc
2014.1.1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来源: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网站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二章一般准则第四条组织应当设置与其目标、性质、规模、治理结构等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
第五条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责和权限等内容应当在组织的内部审计章程中明确规定。
第六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决策与执行。
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第八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并通过后续教育加以保持和提高。
第九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履行保密义务,对于实施内部审计业务中所获取的信息保密。
第三章作业准则第十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全面关注组织风险,以风险为基础组织实施内部审计业务。
第十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充分运用重要性原则,考虑差异或者缺陷的性质、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组织的风险状况、管理需要及审计资源的配置情况,编制年度审计计划。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年度审计计划确定的审计项目,编制项目审计方案。
第十四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人员送达审计通知书,做好审计准备工作。
第十五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审查和评价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关注信息系统对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影响。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具体准则复习试题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具体准则复习试题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一、填空题1、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2、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后续教育来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3、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
4、内部审计人员应深入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采用抽样审计等方法,对其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
5、内部审计人员应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编制应当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做到客观、完整、清晰、及时、具有建设性,并体现重要性原则。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 号——审计计划一、填空题1、审计计划,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为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对一段时期的审计工作任务或具体审计项目作出的事先规划。
2、审计计划一般包括年度审计计划、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三个层次。
3、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时,应当考虑组织风险、管理需要和审计资源,以确定具体审计项目。
4、审计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具体审计目的、具体审计方法和程序、预定的执行人及执行日期和其他有关内容。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 号——审计通知书一、填空题1、审计通知书,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审计前,通知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接受审计的书面文件。
2、审计通知书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被审计单位及审计项目名称;(二)审计目的及审计范围;(三)审计时间;(四)被审计单位应提供的具体资料和其他必要的协助;(五)审计小组名单;(六)内部审计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签章和签发日期。
3、内部审计机构应在实施审计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3 号——审计证据一、填空题1、审计证据包括下列几种:(一)书面证据、(二)实物证据;(三)视听电子证据;(四)口头证据;(五)环境证据。
如何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_宋燕
而我 国《企 业所 得 税 会 计 处 理 暂 行 规 定》、企 业 会 计 制 度 和 新发布的所得税准则没有规定所得税会计的目标。
2.关 于 定 义 。所 得 税 准 则 和 国 际 财 务 报 告 准 则 IFRS12 术 语 的 定 义 基 本 一 致 。 但 IAS12 有 专 门 章 节 对 术 语 的 定 义 进 行 表述。
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的关键是要独 立于被审计部门, 其独立性也要能得到 被审计单位负责人的承认和支持。
二、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 的因素
为了充分发挥和加强内审的作用, 单位需尽可能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但目前许多单位并未理解内审独立性的 真正涵义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致使 内审部门没有发挥他应有的作用, 总结 下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三) 内审任务与非内审任务 根 据《内 部 审 计 基 本 准 则》第 二 章 的 一 般 准 则 第 六 条 规 定 :“ 内 部 审 计 人 员 应 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 熟悉本组 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 并不断通过 后 续 教 育 来 保 持 和 提 高 专 业 胜 任 能 力 。” 这表明, 内部审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 业胜任能力, 才能更好地完成审计任务, 熟悉而并不是管理经营活动。但是在实 际经营中, 由于专业人员紧缺或时限要 求等其他原因, 内部审计人员经常会被 抽调去完成一些非审计工作任务。这时 该内审人员执行的不是内审职能, 而是 以一个管理人员的身份参与执行管理工 作。如果以后他们审查该项自己曾负责 的活动, 就会使客观性受到损害。 三、保障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 的措施 由于以上几种可能影响内部审计独 立性和客观性的因素存在, 导致内部审 计人员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受到限制。 现在,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内部审计 的重要性。内部审计人员就如医生, 其对 企业的诊断应是客观的, 是处于顾问的 角度, 所以为了保障其独立性与客观性,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一) 领导转变观念, 重视内部审计 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 企业领 导应该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 用, 保证内部审计机构享有相应的监督 地位, 具有相应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并且 真正重视内部审计的结果, 使之为企业 领导提供科学决策、加强管理的重要依 据。内部审计应成为企业最高领导层信 息反馈的渠道。 ( 二) 建立独立、健全的内审机构 内审机构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内审 机构所取得的授权及审计结果的效力。 内审机构必须是一个独立的、直接隶属 于企业法人的监督机构。实践表明, 内审 部门只有隶属于最高领导, 才能较好地 发挥职能作用, 权威性才能得以体现。此 外, 内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也应由董事 会决定。相对而言, 董事会作为最高决策 机构, 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 代表股东监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0601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中国内审协会2006-05-0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不存在影响内部审计客观性的利益冲突的状态。
独立性一般指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本准则所称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应以事实为依据,保持公正、不偏不倚的精神状态。
客观性一般指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采取措施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以确保审计目的的实现。
第五条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主要受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关系的影响,并需要依靠规范的机构管理工作得以保证。
具体而言,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一) 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支持;(二) 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体制;(三)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权责范围;(四) 内部审计活动受到的外在压力以及干涉程度;(五)其他可能影响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因素。
第六条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能够促进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提高。
除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之外,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一)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二)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三)内部审计活动中是否存在利益冲突的状况;(四)其他可能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因素。
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应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及专业胜任能力,避免利益冲突,并主动采取措施保证客观性。
第三章独立性第八条内部审计机构应隶属于组织的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接受其指导和监督并取得其支持,以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第九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应由组织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经过适当的程序确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直接向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负责。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释义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释义1.独立性:内部审计应独立于被审计对象以及其它组织成员,以确保审计人员的独立思考和行动。
内部审计人员应在执行工作时避免任何潜在的利益冲突。
2.客观性:内部审计应以客观的态度进行工作,不受个人偏见、利害关系或组织的限制影响。
内部审计人员应基于事实和证据进行评估,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公正性:内部审计应公正地对待所有被审计对象,不偏袒也不歧视任何一方。
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适当的机制来保证审计报告的公正性和公正性。
4.专业素质: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背景、技能和经验,以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他们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并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
5.保密性:内部审计人员应保护相关审计信息的机密性,不得将其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他们应遵守法律和组织内部的保密规定,确保审计信息不被滥用。
6.适用性: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组织的特定需求和目标,将审计计划和方法与其相关性相结合。
内部审计工作应对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有所帮助。
7.综合性:内部审计应对整个组织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进行审计评估,而不仅仅是一些部门或业务领域。
他们还应对组织的治理结构和流程进行综合性的评估。
8.时效性:内部审计应及时地提供审计结论和建议,以帮助组织改善风险管理和控制。
内部审计人员还应适时提供紧急情况下的报告,以帮助组织迅速应对风险。
9.信息技术:内部审计人员应熟悉和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其审计工作。
他们应掌握并运用适当的审计软件、数据分析工具和信息系统评估方法。
10.持续改进:内部审计机构应制定和实施持续改进计划,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他们还应借鉴其他组织的最佳实践,并定期评估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
这些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的释义可以帮助内部审计机构和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准则,确保内部审计活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同时,这些准则的遵守也能够增加组织和利益相关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内部审计准则及指南(2021修订版)
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及指南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序言内部审计根本准那么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标准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 号——审计方案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2 号——审计通知书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3 号——审计证据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4 号——审计工作底稿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5 号——内部控制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6 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7 号——审计报告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8 号——后续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9 号——内部审计督导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0 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1号--结果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2号──遵循性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3号──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4号──利用外部专家效劳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5号──分析性复核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8号——审计抽样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20号──人际关系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21号──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22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23号──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内部审计具体准那么第24号──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工程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2号――物资采购审计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序言本序言旨在说明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的制定依据、目标、体系、约束力、适用范围、制定与发布程序、修订和解释权。
一、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的制定依据与目标〔一〕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制定中国内部审计准那么的目标:l.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职业化。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与审计质量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与审计质量作者:庄绪凤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3年第22期内部审计活动应该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师在开展工作时要保持客观;内部审计人员保持独立性与客观性需要具备专业素质。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阐述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客观性的现状;审计人员应具有的专业素质等。
《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指出:内部审计是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服务,设计这些服务是用来增加价值,改进组织的运营。
因此,《标准》要求内部审计活动是独立的,内部审计师在开展其业务时是客观的。
这里,独立性是组织层面的属性,客观性是个人层面的属性。
独立性意味着内部审计师可以自由、客观地履行其职责,而客观性是在精神态度上的独立。
内审机构及内审人员只有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具备应有的专业素质,才能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与客观性的现状在实践中,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普遍存在独立性与客观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内审机构组织地位低下的现象,从而导致内部审计的职能无法有效发挥。
传统意义上很多人对内部审计抱有成见,认为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实现增值效益,充其量就是负责“找麻烦”的部门。
部分国有企业没有把内审工作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中,使其真正发挥管理、监控的双重职责,没有给内审工作创造必要的组织条件,使内审机构在组织上不能保持独立性,在人员安排上没有调动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去开展内审工作。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内部审计的领导层次不高,导致内审的独立性无法保证。
目前国有企业内审机构的领导层次普遍不高,有的隶属于财会部门或纪委监察部门;有的受企业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领导。
内部审计的领导层次不高,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导致内部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内部审计控制审查过程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结果的处理、审计建议的落实等都受较大程度的制约,内审工作的独立性与客观性难以得到保证,从而使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影响了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内部审计准则
黑龙江大学 兰州商学院 精品课程
Competence Confidentiality Integrity Objectivity
(二)意义 1、是内部审计实现职能的重要手段 2、是提高内审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 3、是降低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的要求 4、是实现由系统导向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的有 效方式 5、是实现内部控制审计目的的有效手段 因此,内部审计是一种控制机制,是对内部控制 的再控制
中级财务会计
黑龙江大学 兰州商学院 精品课程
Competence Confidentiality Integrity Objectivity
(三)确保独立性与客观性的措施 1、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采取措施保障内部 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 以确保审计目的的实现。 2、内部审计人员应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及专业 胜任能力,避免利益冲突,并主动采取措施保 证客观性。
中级财务会计
黑龙江大学 兰州商学院 精品课程
Competence Confidentiality Integrity Objectivity
考虑的因素 在采用专题讨论会法时,内部审计人员组 织会议参与者就会议专题展开自由讨论, 并且做好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工作。
(1)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采取电子投票等方式及时收集信息; (2)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及时汇总专题讨论会上的投票情况 及讨论意见,提出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改进措施,并及时 向会议参与者反馈,以便其了解情况并采取措施。
中级财务会计
黑龙江大学 兰州商学院 精品课程
Competence Confidentiality Integrity Objectivity
二、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因素
(一)影响独立性的因素 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主要受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 理层关系的影响,并需要依靠规范的机构管理工作得以保 证。具体而言,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支持; 2、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体制; 3、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权责范围; 4、内部审计活动受到的外在压力以及干涉程度; 5、其他可能影响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因素。 (二)影响客观性的因素 1、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2、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3、内部审计活动中是否存在利益冲突的状况; 4、其他可能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因素。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比较与借鉴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比较与借鉴∗王光远严晖【摘要】国际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对内部审计实务准则框架进行修订并重新颁布。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于1999年开始制定,至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对二者进行系统比较研究是考察我国准则国际化程度及国家特色的必要基础,也是借鉴国际准则的前提。
本文列示了比较研究后的结论:在基本概念、原则以及内容等方面,我国与国际准则是协调的。
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实务和重要性及审计风险等某些领域的规范上我国准则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但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借鉴国际准则进行改进:修改《基本准则》,借鉴“立场公告”,充实准则内容,强化准则委员会的监督职能。
【关键词】内部审计准则比较21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时代的经营和管理需要先进的理论及实务,内部审计理论及实务也必然走向全球的协调与共享。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简称IIA)的内部审计国际实务准则框架(the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Practices Framwork,简称IPPF)是内部审计规范体系的标杆,IIA致力于在全世界推广IPPF。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制定伊始至今已整十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最先进、最权威的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相比有何异同?本文对二者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与比较。
一、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与IIA内部审计国际实务准则在重大方面是一致的(一)IPPF与我国内部审计准则所基于的概念及原则内涵基本一致“独立性与客观性”、“系统化与规范化的方法”、“增加组织价值”等贯穿IPPF的基本概念在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我国已颁布的第22号具体准则《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对独立性与客观性进行了详细规范,其基本理念与IPPF完全相同,准确地定位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并强调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主动进行“客观性管理”,该准则解决了内部审计角色定位的问题。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实务指南等)
内部审计相关准则汇编——基本准则——职业道德规范——具体准则——实务指南——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2020年5月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3)第1201号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7)第21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计划 (11)第2102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通知书 (14)第2103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证据 (16)第21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工作底稿 (19)第21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结果沟通 (22)第21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报告 (24)第2107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后续审计 (27)第2108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抽样 (29)第2109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分析程序 (34)第22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控制审计 (38)第2202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 (44)第2203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信息系统审计 (48)第22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 (57)第22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经济责任审计 (62)第23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 (69)第2302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与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的关系 (74)第2303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 (78)第2304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利用外部专家服务 (80)第23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人际关系 (83)第23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88)第2307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 (91)第2308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档案工作 (95)第2308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档案工作 (102)第2309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管理 (109)第3101号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审计报告 (114)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 (137)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2号——物资采购审计 (167)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 (195)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 (301)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329)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准则。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准则(完整版)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指南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序言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 号——审计计划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 号——审计通知书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3 号——审计证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4 号——审计工作底稿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 号——内部控制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 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7 号——审计报告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8 号——后续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9 号——内部审计督导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 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结果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2号──遵循性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3号──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4号──利用外部专家服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5号──分析性复核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8号——审计抽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人际关系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1号──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3号──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4号──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2号――物资采购审计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序言本序言旨在说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依据、目标、体系、约束力、适用范围、制定与发布程序、修订和解释权。
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依据与目标(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制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目标:l.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职业化。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1.审计对象:内部审计的目标是评估和改进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
它的审计对象可以是组织的各个部门、业务流程、项目和相关方面。
2.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部门应独立于组织其他部门,不受其他部门的影响和干扰。
内部审计人员应自由、客观、诚实地履行职责,不受个人或组织利益的影响。
3.专业能力和审计方法: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
他们应遵循一套科学的审计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审计计划和程序。
4.保密性:内部审计人员应严守组织的机密信息,不得泄露审计对象的商业秘密或其他敏感信息。
他们应实施适当的信息安全措施,以确保审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5.报告和沟通: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向组织管理层汇报审计工作的结果和建议,以便管理层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改进风险管理和控制。
他们应以清晰、准确、详尽的方式进行沟通,确保审计结果被正确理解和采纳。
6.监督和评估:内部审计人员应接受组织管理层的监督和指导,并按照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的要求进行评估和自我评估。
他们应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改进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7.遵守法律法规:内部审计人员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准则,不从事违法或不道德的行为。
他们应诚实、正直地履行职责,维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的遵守对组织的健康发展和良好治理非常重要。
它能够帮助组织识别和管理风险,改进内部控制,提高运营效率和财务透明度。
同时,它也有助于增加组织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信任和依赖,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然而,要实现这些准则并不容易,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具备高度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能力。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审计方法和技能,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
组织管理层也需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促进内部审计的有效实施。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应密切关注组织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不断改进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不存在影响内部审计客观性的利益冲突的状态。
独立性一般指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本准则所称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应以事实为依据,保持公正、不偏不倚的精神状态。
客观性一般指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一般原则
第四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采取措施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以确保审计目的的实现。
第五条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主要受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关系的影响,并需要依靠规范的机构管理工作得以保证。
具体而言,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支持;
(二)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体制;
(三)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权责范围;
(四)内部审计活动受到的外在压力以及干涉程度;
(五)其他可能影响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因素。
第六条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能够促进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提高。
除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之外,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三)内部审计活动中是否存在利益冲突的状况;(四)其他可能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因素。
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应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及专业胜任能力,避免利益冲突,并主动采取措施保证客观性。
第三章独立性
第八条内部审计机构应隶属于组织的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接受其指导和监督并取得其支持,以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第九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应由组织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经过适当的程序确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直接向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负责。
第十条内部审计机构应通过内部审计章程的制定明确其职责和权限范围,并报经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批准,以确保内部审计活动不受到组织内其他部门的干涉和限制。
第十一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向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提交审计报告及工作报告,并在日常工作中与其保持有效的沟通。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有权出席或参加由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举行的与审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治理程序等有关的会议,并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第四章客观性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活动前,应主动对客观性进行评估,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一)识别可能损害客观性的因素;
(二)评估这些因素影响的严重性;
(三)向审计项目负责人或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报告,采取措施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
(四)向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报告或披露有关客观性受损的情况。
第十四条内部审计人员在识别可能损害客观性的因素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一)内部审计人员审查和评价自己以前负责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
(二)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存在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
(三)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有密切的私人关系;
(四)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有长期合作关系;(五)内部审计人员对于被审计单位或其管理层存有文
化、种族或性别上的歧视;
(六)内部审计人员对于审计项目存有认知上的偏见;(七)内部审计人员遭受来自机构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八)内部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第十五条内部审计人员识别了可能损害客观性的因素后,应对这些因素的严重性进行评估,并考虑是否已存在降低其影响的措施。
第十六条当发现存在严重损害客观性的因素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向审计项目负责人或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报告客观性受损的情况。
第十七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保证客观性:(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及专业胜任能力;
(二)增派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审计项目,并进行适当分工;(三)采用工作轮换的方式安排审计项目及审计小组;(四)建立适当、有效的激励机制;
(五)制定并实施系统、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
(六)停止执行有关业务并及时向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报告。
第十八条在客观性受到严重损害的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及时向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报告,披露客观性受损的具体情况。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并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准则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