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木作技术

合集下载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详解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主要由梁、柱、枋、榫卯等构件组成。

木梁是悬在柱上的木制水平构件,承担着屋顶和地板等重量。

木柱是垂直支撑梁和屋顶的主要构件。

木梁和木柱之间通过枋连接,使结构更加稳固。

榫卯则是木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榫头榫眼的结构,使得构件能够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采用了木制榫卯结构,这也是中国建筑史上最具特色的一种结构形式。

榫卯结构有着很高的可塑性,可以实现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结构,例如大型木构建筑和小型的木构家居。

同时,榫卯结构还能够有效地分担负荷,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榫卯结构的特点是连接牢固、拆卸方便、结构简洁。

榫头和榫眼的设计非常巧妙,形状和尺寸经过精确计算和实践总结,使得构件可以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即使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也能够保持稳定。

同时,榫头和榫眼的设计也考虑了拆卸的需求,使得在需要维修或更换部分构件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拆卸和重建。

除了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还采用了其他一些特殊的设计和加固方式。

例如,通过使用斗栱、斗拱和斗额等构件,可以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斗栱是木结构的桁梁,用于支撑梁的两端,增强梁的承载能力。

斗拱是一种将梁和柱连接在一起的结构,通过斗拱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增加建筑的稳定性。

斗额则是悬挑在屋檐下部的构件,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加固屋顶的结构。

此外,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还注重平衡和对称的原则。

例如,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中,常常采用对称的设计,使得建筑在外观上显得平衡和谐。

在建筑的结构上,也常常采用悬挑的设计,使得梁和柱之间的力能够平衡,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总体而言,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结构是一种巧妙而复杂的设计,表现出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技术水平。

这种结构形式通过采用榫卯连接和其他特殊的设计和加固方式,使得建筑能够保持稳定和坚固,并且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不仅如此,木结构结构还体现出中国古代人民对平衡、对称和美的追求,为中国古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建筑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它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采用了许多特殊的工艺和构造方法,以实现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美观。

下面将从构造原理、材料选择和技术特点等方面浅谈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

首先,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以榫卯结构为主要形式。

榫卯结构是在木材上雕刻出凸出和凹进的零件,通过零件间的榫头和卯榫来连接木材。

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使整体更加坚固耐用。

另外,榫卯结构还能够减小木材与木材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摩擦力,提高了木结构的抗震性能。

其次,中国古建筑中使用的木材多为松木、柏木等耐腐木材。

这些木材具有轻巧、柔软、耐腐蚀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木结构建筑。

此外,由于这些木材含有丰富的树脂和香气成分,对于防虫防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这些木材在经过特殊的处理和加工后,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并保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寿命。

最后,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

一是注重结构的平衡和均衡。

在设计和搭建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结构设计,使木结构能够更好地承受自身重量和外部荷载,保证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安全性。

二是讲究材料的质量和选用。

在选择木材时,要注重挑选原料优良、纹理清晰、不易开裂变形的木材,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美观程度。

三是重视装饰和雕刻。

在木结构的处理中,会加入丰富的装饰和雕刻元素,以丰富建筑物的艺术感和文化氛围。

总之,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榫卯结构为主要形式,采用耐腐木材作为主要材料,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和装饰风格。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创造力,还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风貌。

在今天,虽然现代建筑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是中国建筑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主要包括木结构建筑的设计、梁柱的制作、榫卯的加工、搭建和施工等环节。

这些技艺几乎都是由传统的木匠师傅们通过传统的口头传承方式传递下来的。

他们通过世代相传的经验和技巧,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使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建筑在古代发展到了一个极为高度的水平。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榫卯结构的运用。

榫卯结构是利用几何结构的力学原理,通过将木材加工成相互嵌合的榫卯,以实现建筑材料的稳定和牢固。

榫就是突起的木头部分,卯就是凹陷的木头部分,通过搭接在一起,可以使建筑材料在受力时能够互相支撑,实现结构的稳定和牢固。

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精细加工工艺。

中国木结构建筑要求木材的加工非常精细,每一根梁柱、每一组榫卯都需要精确地加工。

木匠师傅们通过手工工艺,将木材加工成精细的梁柱和榫卯,使其能够完美地嵌合在一起。

这种精细加工工艺不仅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美感。

此外,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还注重施工工艺的运用。

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施工工艺非常复杂,需要木匠师傅们亲自上场,进行精细的搭建。

他们需要根据设计图纸,一根一根地将木材嵌合起来,用绳索加固,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

这种施工工艺非常繁琐,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精细和耐心的施工工艺,使得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建筑能够在无任何金属连接件的情况下保持稳定,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形式。

总之,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凝聚了中国古代建筑智慧的结晶,具有高度的技艺水平和独特的工艺特点。

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独特魅力,还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团队精神。

这种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传统工艺,以及推动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建筑木结构做法与工艺

古建筑木结构做法与工艺

古建筑木结构做法与工艺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其独特的木结构建筑风格是古建筑的主要特色之一。

在古代建筑中,木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而木结构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至今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本文将介绍古建筑木结构做法与工艺。

一、木结构建筑的分类1. 木构架建筑木构架建筑是一种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的古代建筑。

它的主要特点是由横梁、竖柱和榫卯连接而成,构成木质框架。

这种建筑结构形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常见,早在商代时期就已经出现。

如今,木构架建筑已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

2. 斗拱建筑斗拱建筑是一种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它的特点是采用木制斗拱作为支撑结构。

斗拱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非常流行,主要用于宫殿、庙宇、楼阁等大型建筑。

3. 横梁式建筑横梁式建筑是一种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它的特点是采用横梁作为支撑结构。

这种建筑结构形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非常常见,多用于房屋和建筑物的搭建。

二、木结构建筑的做法1. 选材在制作木结构建筑时,首先要选择好的材料。

一般来说,选材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树种、木材的年轮、木材的含水率以及木材的质量等。

2. 制材在选好材料后,需要将原木进行加工。

制材是将原木进行裁剪、切割、修整等过程,将木材制成适合建筑的构件。

制材需要使用一些专用工具,如电锯、手锯、刨子等。

3. 接口加工接口加工是指将制材后的木材进行加工,使其能够与其他木材连接起来。

接口加工需要使用一些专用工具,如锯、刨子、凿子等。

接口加工是构筑木结构建筑的关键步骤,需要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严谨的工艺。

4. 组装组装是指将加工好的木材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为木结构建筑。

组装需要在一个平整的地面上进行,并且需要使用大量的工具和辅助设备,如吊车、电动葫芦、脚手架等。

三、木结构建筑的工艺1. 榫卯技术榫卯技术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一种技术,它是将木材通过榫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

榫卯技术需要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严谨的工艺,因为每个榫卯都必须精确的制作出来,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古建木作施工技术交底(DOC)

古建木作施工技术交底(DOC)

古建木作施工技术交底古建木作施工技术是一门古代传统手艺,是在古建筑中进行木质结构施工的技术。

该技术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建筑风格,其操作流程、技术要求和工艺特点都具有相当的独特性。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古建木作施工技术及其应用。

一、古建木作施工的基础古建木作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木材的选择、加工、构件的加工和组装。

在这些基本步骤中,对木材的质量要求较高,所选用的材料应当具有耐腐性、强度高、水分含量低等特点,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1. 木材的选择在古建木作施工中,选用的木材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木材应当选择质地优良、松紧适度、纹理结构均匀的实木材料;•木材的纹理应当与所需的构件形状相匹配;•木材应当经过充分干燥处理,其水分含量不应超过10%;2. 木材的加工选用适当的机械设备进行木材的切割、成型和加工,才能使木材达到理想的形状和尺寸。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工难度大的木材要先进行加工、优先选择原木形状和尺寸与所需构件形状和尺寸相近的材质,这样可以减少加工材料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

3. 构件加工在构件加工之前,需要先对构件进行设计和测量,然后按照设计图进行加工。

实际操作中,应先对重要的构件进行试块制作,以便验证所设计的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实际要求。

二、古建木作施工辅助工具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适当的辅助工具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古建木作施工过程中常用的辅助工具:1. 斧子斧子可以用来切削和修整木材,特殊形状的斧子还可以用来切或割出复杂的形状。

不同种类的斧子在施工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2. 锯子锯子可用来切割木材,对于比较硬的木材,可以使用电动锯进行加工和处理。

3. 刨子刨子可用来刨平和修整木材表面,以得到光滑平整的表面。

同时,也可以通过刨子调整木材的厚度和尺寸。

4. 手工钻手工钻是一种较早期使用的工具,它可以在木材上钻出孔洞或者开口。

5. 木锤木锤可以用来敲打木材,以更好地固定构件,而且其造型落实为从中间向两边逐渐扩大的椭圆形,以符合手掌紧握手的握姿要求。

木结构建筑建造技术

木结构建筑建造技术

木结构建筑建造技术
木结构建筑建造技术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技术,采用木材为主要结构材料,配以其他材料进行搭建。

其优点包括:
1.轻质高强:木材重量轻,但拉伸强度高,因此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2.节能环保:木材是天然材料,不污染环境,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能量和碳排放都较低。

3.施工便捷:木结构建筑可在工厂内预制,现场搭建速度快,并可实现轻量化运输。

4.造价相对较低。

木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阶段: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特点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结构设计方案。

2.预制加工阶段:根据设计方案,利用计算机数控技术制作木材的标准件和零部件。

3.现场安装阶段:首先根据图纸规划现场施工,然后进行基础施工和立柱安装,进而进行横向和纵向加固,并安装屋面和墙体。

4.完工验收阶段: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测验收,包括结构强度、抗震性能和隔声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中国建筑史大木作、小木作

中国建筑史大木作、小木作
统建筑的代表。
大木作的分类
总结词
大木作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根据建筑规模可分为宫殿建筑、寺庙建筑等;根据建筑功能可 分为住宅、园林等。
详细描述
根据建筑规模和功能的不同,大木作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照建筑规模可以分为宫殿建筑、寺庙建筑、民居建筑 等;按照建筑功能可以分为住宅、园林、商业建筑等。不同类型的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都有不同的特点,体现了 大木作技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现代建筑大木作、小木作应用案例分析
总结词
现代建筑中大木作、小木作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其 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和环保价值。
详细描述
现代建筑中大木作、小木作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如 大型场馆、商业中心、住宅等建筑中都有应用。这些建 筑中的大木作、小木作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如提供结构 支撑、装饰美化等,还具有艺术价值和环保价值。通过 巧妙的设计和施工,现代建筑中的大木作、小木作可以 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 的破坏和污染。
使用材料的比较
材料选择
大木作主要使用大型的木材,如松木、 楠木等,要求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 观;小木作则多使用木材、竹子、藤 条等细小材料,要求材料质地轻巧、 易于加工。
材料利用
大木作在材料利用上要求尽可能减少 浪费,注重材料的合理利用和加工; 小木作则更注重材料的装饰性和美观 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材料的使 用效率。
大木作通常用于构建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如梁、柱、斗拱等,强调整体的稳定 性和承重能力;小木作则主要用于室内装修和细部装饰,如门窗、隔断、挂落 等,注重美观和细节处理。
功能
大木作承载着建筑物的承重和支撑功能,对于建筑的整体安全至关重要;小木 作则更多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为室内空间提供舒适和美观 的环境。

中国传统木结构榫卯的建构研究

中国传统木结构榫卯的建构研究

中国传统木结构榫卯的建构研究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

其中,榫卯结构作为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匠心,也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木结构榫卯的建构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榫卯是一种用于连接和固定木结构建筑的独特结构形式。

它通过在木材上加工出特定的凹凸部分,使得两根木材能够精确地咬合在一起,从而达到稳定和承重的效果。

榫卯结构以其耐久性、稳定性和抗震性而备受赞誉,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一大特色。

根据不同的建构目的和结构特点,榫卯可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榫卯结构包括直榫、燕尾榫、弧形榫、格肩榫等。

每种榫卯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特点,如直榫适用于简单的连接,燕尾榫则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等。

传统木结构榫卯的建构流程包括选材、加工和组装三个主要步骤。

选择合适的木材,确保其质量和纹理符合要求;通过斧、锯、刨等工具将木材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进行组装,将各个部分按照设计要求组合在一起,完成榫卯结构的制作。

在传统木结构榫卯建构过程中,有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选材方面应选择干燥程度合适、无裂缝、无节疤的优质木材;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木材的精度和一致性,以确保榫卯的配合紧密;在组装过程中,应遵循设计图纸,正确安装各个部分,确保结构稳固。

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榫卯,要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充分考虑其特点和用途。

例如,在制作燕尾榫时,要特别注意其角度和尺寸的准确性,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中国传统木结构榫卯作为古代建筑师们的智慧结晶,不仅在建筑美学上有着卓越的表现,更在工程实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榫卯结构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我们可以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榫卯结构,为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推动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物木工工长大木考题参考: 2014年5月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划“×”,答案写在每题的括号内)题1 清代小式建筑以斗口为基本权衡尺寸。

(×)题2 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是古建筑的5种基本建筑形式。

(√)题3 柱、梁、枋、檩、板、椽是古建大木的6种基本构件。

(√)题4 小式建筑的檐柱高为11斗口。

(×)题5 小式建筑的侧脚为柱高的1/100。

(√)题6 古建筑檐头由檐柱中向外挑出的水平距离为上出。

(√)题7 古建筑台明外皮到柱中的尺寸称为下出。

(√)题8 斗口是指大斗进深方向的刻口。

(×)题9 古建大木构架相邻两檩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步架。

(√)题10 古建大木构架相邻两檩之间的垂直距离为举高。

(√)题11 古建屋面的曲线是由各步举架不同造成的。

(√)题12 古建筑正中开间为明间。

(√)题13 硬山建筑又称悬山建筑,两山木构件外露。

(×)题14 明清建筑一般要求明间椽当居中,特殊者例外。

(× )题15 檐不过步是指建筑物的出檐不能大于步架。

(√ )题16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不允许使用腐朽的木材。

(√ )题17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柱子、梁对含水率的要求是35%。

(×) 题18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结构用材可以烘干。

(×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横线上)题1 某小式建筑,明间面宽为3600,则柱高通常应为。

A 2900A 2900B 3200C 3600D 4000题2 某小式建筑檐柱高为2800,则上出应为。

B 930A 1000B 930C 840D 900题3 某小式建筑,上出为900,则下出应为。

B 700A 900B 700C 800D 300题4 大木古建画线符号有多种,其中为符号。

C.中线A.升线 B.截线 C.中线 D.断肩线题5 古建大木画线符号中表示。

B.截线A.升线 B.截线 C.中线 D.断肩线题6 古建大木画线符号中表示。

B.升线A.正确线 B.升线 C.老中线 D.错线题7 是位于古建屋面最上面的椽子。

C.脑椽A.花架椽 B.檐椽 C.脑椽 D.哑巴椽题8 是不露明的椽子。

B.哑巴椽A.花架椽 B.哑巴椽 C. 脑椽 D. 边椽题9 某小式建筑,椽径80mm,按一般权衡比例推算,明间面宽应为D.3300 。

A.3600 B.3500 C.3400 D.3300题10 古建筑转角处椽子排列如飞鸟展翅,故称。

D.翼角A.翘角 B.翘起 C.飞檐 D.翼角题11 翼角椽是檐椽在外转角处的。

D.特殊形态A.斜向排列 B.不平行排列 C.放射排列 D.特殊形态题12 翘飞椽是飞椽在外转角处的。

D.特殊形态A.斜向排列 B.不规则排列 C.不平行排列 D.特殊形态题13 角梁类似于现代建筑中的。

C.伸臂梁A.挑梁 B.悬臂梁 C.伸臂梁 D.过梁题14 如果檐椽局部有节疤,安装时应令其朝。

B.下A.上 B.下 C.左 D.右题15 如果花架椽局部有节疤,安装时应令其朝。

A.上A.上 B.下 C.左 D.右三、计算题1题已知三间六檩卷棚悬山,明间3600,次间3300,进深5400,柱高3000,檩径270,求用椽子各多少根?[解] 根据以上条件,可知椽径为90,明间用椽数:3600/(90+90)=20根;次间用椽数:3300/(90+90)+4(出梢椽)=22;用椽数:(20+22+22=)*2=128根;答:用檐椽数:128根;飞椽128根,花架椽数128根;用罗锅椽数64根。

题2 已知三间六檩卷棚悬山,明间3600,次间3300,进深5400,柱高3000,檩径270。

求:六架梁与柱子两项共用木材多少立米?(损耗按5%计)[解] 柱子用料长,3.00M+上下榫各按柱径3/10。

柱总高为3.18M,径0.27M,每根柱子用料为(0.135)2 XπX3.18X1.05=0.19m38根柱共用料0.19m3X8=1.529m3每根梁高为0.39m每根梁厚为0.3m每根梁长为5.94m每根梁用料为5.94×0.3×0.39×1.05=0.73m3共四根:0.73×4=2.92 m32.92+1.529=4.448 m3答:柱子六架梁两项共用料4.448 m3四、简答题题1 说出常见柱子种类名称。

(答出10种)答:檐柱、金柱、重檐金柱、中柱、山柱、童柱、擎檐柱、雷公柱、角柱、将军柱、瓜柱。

题2 写出常见梁的名称。

(10种)答:七架梁、五架梁、三加梁、六加梁、四架梁、顶梁、双步梁、单步梁、三步梁、桃尖梁、抱头梁、桃尖梁、顺梁、踩步梁、挑檐梁步梁。

题3 写出常见桁檩名称。

(6种)答:檐檩、金檩、脊檩、挑檐檩、正心桁、脊桁、扶脊木、踩步金檩。

题4 写出常见椽类构件名称。

(10种)答。

檐椽、飞椽、花架椽、脑椽、罗锅椽、板椽、哑巴椽、牛耳椽、翘飞椽、蜈蚣椽、翼角椽。

题5 馒头榫和管脚榫分别用在何处,有何作用?答:管脚榫用与柱根下面,是用来防止柱脚移位的。

馒头榫用在柱头,是用来固定柱头,梁头的。

题6 为什么钉椽子时,梁头部分一定要空当坐中?答:因为梁头部分是两檩茬处,是构造缝隙,居中钉椽子牢固,只能以梁中线为中心,两侧重各让半个椽当再钉椽子,让椽当坐梁(柱)中。

题7 一座五檩小式建筑,构造为檩三件,檐、飞椽、请自下而上写出构件名称。

(20种)答:檐柱、檐枋、垫板、檐檩、五架随梁、五架梁、瓜柱、垫板、金檩、三架梁、脊瓜柱、角背、脊枋、脊垫板、脊檩、檐椽、飞椽、脑椽、花架椽、望板、连檐、瓦口。

题8 说出常见的木材缺陷(疵病)种类都有哪几种?答:腐朽、木节、斜纹、虫蛀、裂缝、髓心。

题9 说出北京地区传统建筑的结构用材通常都有哪些品种?(说出其中5种)答。

楠木(金丝楠)、满州(老)黄松、落叶松(黄花松)、红松、白松、马尾松、衫木(水衫)等。

题10 简述下架大木安装程序。

答。

下架大木指柱头以上构件。

其安装程度为(1)先将柱子搬运到位,按号入坐,勿使错位;(2)按方向竖起立柱,并用浪荡绳拢在脚手架上;(3)按大木位置号所标位置安装枋子,注意闯退中线,随时校正,调好尺寸后掩上卡口,使枋与柱固定;(4)逐根安装后,使戗杆(迎门戗与龙门戗)并吊直拨正,使下架构件固定不再移动,下架构件安装即告完成(如有廊步时。

在檐柱与金柱之间还要安装抱头梁。

穿插枋、金柱进深方向还要安装随梁枋。

)文物建筑工长班木作——修缮及木材部分考题参考: 2014年5月7日一、判断题:1.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维修中,当柱子糟朽的深度超过柱径的1/5时,可以采用剔补包镶的方法来进行维修。

×2.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维修中,当露明柱柱根糟朽的高度已超过柱高的1/5,不露明的柱子柱根糟朽的高度已超过柱高的1/3,并且柱子糟朽的深度已超过柱径的1/5时,必须对柱子进行更换,不得使用墩接的方法来进行维修。

√二、填空题:1.木材的缺陷(疵病)种类有六种。

腐朽、木节、斜纹、虫蛀、髓心、裂缝。

2.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维修中,“打牮拨正”的作法是针对建筑物“歪闪下沉”的现状进行维修的一种方法,其中“ 打牮”专指柱、梁的抬升方法,专治建筑物的“下沉”;而“ 拨正”则专指将“歪闪”的建筑物归回原位的方法,专治建筑物的“歪闪”。

三、简答题:1.柱类构件对木节的要求是什么?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0MM长度内。

所有木节(死节和活节)面积的总和不得大于所在面积的2/5。

2.檩类构件对裂缝的要求是什么?榫卯处不允许有裂缝,其他部位裂缝深度不大于檩径的1/3。

3.柱、梁类构件的含水率有什么规定?柱、梁类构件的含水率不大于25%。

4.大木归安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①大木归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文物建筑操作规程的规定;②打牮拨正是严禁用牮杆支顶梁头,操作前应将各种戗杆邦好,并备好撞板;③大木拨正必须先将装修拆下,将柱门掏开,如落架拨正应将椽子挑开;④ 大木拨正时必须保证大木的各种榫卯完整无损,各种梁、枋、檩、椽等构件均不得翻转使用;⑤ 大木落架归安,必须分间、分逐性编号,保证做到原拆、原归原安。

重点(装修):一、单项选择:1.古建大门门钉个数的排列是( B )A.固定大门穿带的构件B. 古建等级观念在建筑装修上的体现C. 装饰构件2.古建大门槛框(有中槛的槛框)的安装顺序是(A )A. 上槛→下槛→抱框→门框→中槛→短抱框→余塞、走马板B. 上槛→下槛→抱框→门框→余塞板→中槛→短抱框→走马板3.古建大门槛框上的门簪是( C )A. 装饰构件B. 连接构件C. 装饰与连接构件4.古建大门槛框上的门簪头长是(B)A.1/7-1/9门口净宽B.1/5-1/8门口净宽5.大门制作表面的优良标准是( A )A.表面光平洁净、无刨痕、戗槎、B.表面光平洁净、榫卯饱满6. 隔扇类装修包括( C )A. 隔扇、风门、B. 隔扇、风门、碧纱橱C. 隔扇、帘架、风门、碧纱橱7. 一扇五抹头扇隔扇高为3000mm,则隔扇腰抹头以下部分尺寸应为(B )A. 1000B.1200C. 9008. 一扇隔扇宽为650mm,则隔扇边框尺寸应为( D )A. 55mmB. 65mm,C.70mm,D. 60mm9. 古建安装于柱间的窗类装修包括( A )A 槛窗、支摘窗、横披窗、楣子窗 B.槛窗、支摘窗、牖(you)窗、横披窗 C. 槛窗、支摘窗、横披窗10. 一扇外檐支摘窗步步锦棂条为18mm,则棂条纹饰分当为( B)A.70mmB.54mmC.44mm11. 一古建筑柱径为300mm,则外檐装修槛框各部件看面尺寸为(A )A.下槛 240mm,中槛 200mm,上槛 150mm,风槛150mm。

B.下槛 250mm,中槛 220mm,上槛 180mm,风槛150mm。

12.只起装饰作用的什锦窗是( A )A. 镶嵌什锦窗B.单层什锦窗C.夹樘什锦窗13. 古建天花种类包括( A)A. 井口天花、木顶格、藻井B. 井口天花、海墁天花、木顶格、藻井C. 井口天花、藻井14. 古建井口天花支条与空当之比通常为( B )A. 1:4~5B. 1:6~7C. 1:8~9二、多项选择:1.古建大门中穿明带的大门是(BCD )A. 实榻门B.攒边门C. 撒带门 D屏门2.在冰裂纹纹饰棂条不应出现( ACEF )A. 有榫无眼的棂条(“光棍条”);B. 用棂条围合成的不规则几何图形C.一根棂条的一侧出现两个卯眼;D. 确保“一棂三空”的分当规矩 E. 棂条两侧的卯眼相对;F. 图形呈平行四边形(“棺材头”)。

3.古建大门、槛框的尺寸及安装应符合( ACD )A.凡槛框、大门及附件的模数尺寸均根据“柱径”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