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材精讲+真题解析】-第十三章 学习理论【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学习理论
考纲提要
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
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
三、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反对研究人的意识,反对采用内省作为研究工具,认为惟一可观察到并可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就是个体的外显行为。只有对研究对象进行可信的测量,心理
学才能够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行为主义流派的创始人华生发现,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关于条件反射的研究正是他所需要的,用可观察的条件反射来代替观察不到的意识。学习就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实验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对消化系统进行的研究中,在狗的腮部穿过一个导管,使其与唾液腺相连,导管的另一端与收集、测量和记录唾液分泌量的装置相连。当将食物呈现在狗面前时,狗开始分泌唾液,对其分泌量进行测量。
每次在给予铃声几秒钟后,随即呈现食物,这时狗也会分泌唾液。将铃声和食物多次相继呈现后,当铃声单独呈现而不给予食物时,狗同样会分泌唾液。这就是经典条件作用的建立。
在这个实验中,食物能够诱发狗分泌唾液的本能反应,巴甫洛夫将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而将唾液分泌的本能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应。铃声本来是中性刺激,不能诱发唾液分泌的反应。在铃声与食物多次相继呈现后,单独呈现铃声,狗也能够出现唾液分泌的反应。这时,铃声就变成了条件刺激,诱发了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应。
(二)观点
经典条件作用就是原本不能诱发反应(唾液分泌)的中性刺激(铃声),与能够诱发反应的刺激(食物)多次配对后,使中性刺激也能够诱发同类反应的过程,这也就是学习的过程。
在经典条件作用中有几种现象。当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能够诱发条件反应,就是条件作用的获得。而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
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如铃声),而不呈现无条件刺激(如食物),条件反应的强度就会减弱甚至消失,这就是消退。
在条件作用建立的初期,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能够诱发条件反应,称为条件作用的泛化。如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最初训练狗对1000赫兹的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然后呈现1100赫兹和1200赫兹的铃声,狗也能够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新呈现的刺激与条件刺激越相似,越能诱发条件反应。生活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是条件作用中刺激泛化的例子。
与泛化相反,分化是指只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而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不予反应。例如,只有在呈现1000赫兹的铃声时,呈现食物,而在呈现1200赫兹的铃声时,不呈现食物。狗就逐渐学会了只有在1000赫兹铃声的时候,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
华生将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加以扩展,认为可以用来解释各种类型的学习。他认为,学习就是条件作用建立的过程。人在出生时只有几种先天的反射和情绪反应,所有其他的行为都是通过后天的条件作用,通过刺激反应的联结逐渐形成的。
华生曾说过一段话,可以代表其环境决定论的观点:“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在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地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
华生运用条件作用的原理进行了一项恐惧形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11个月大的小阿尔波特本来不害怕兔子。当他走进兔子的时候,背后传来一声巨响,被猛地吓了一跳。在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一周后,阿尔波特开始对兔子产生了恐惧的情绪反应。而且,他对兔
子的这种恐惧情绪反应泛化到其他任何有毛的东西上,如老鼠、猫,甚至是有胡子的人。
由此,华生认为个体的学习实质上就是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在教育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也可以通过条件作用建立。如,在某门学科的课堂上,被要求当众回答自己不会的问题,或者是被老师批评,会引起学生的焦虑反应,而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则可能与这门学科建立联系,形成对该学科的恐惧反应,并可能将种条件作用泛化为对其他学科甚至学校的恐惧。
三、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一)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尝试错误理论的实验基础是猫笼实验。桑代克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入特制的笼子中,把食物放在笼外,猫在笼子里可以看到笼子外面的食物。猫在刚被关进笼子时,总是乱撞乱叫,试图挤出笼子。
在一系列盲目的冲撞后,猫偶然触动了开关,笼门自动打开,于是猫可以出笼吃到食物。再次将猫关进迷笼,猫仍然表现出很多的冲撞行为。多次重复之后,小猫盲目乱撞的行为逐渐减少,从笼子里逃出所需要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最后,猫能一进笼子就去触动开关,出笼获取食物。
猫最初的盲目乱撞是一种尝试错误的过程,通过这种尝试使错误而无效的动作逐渐被淘汰,正确而有效的动作被保留,在笼子和正确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学会了打开笼门,这个过程也就是学习过程。
(二)观点
桑代克根据猫笼实验,提出了尝试错误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一逐步减少错误一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
的。
因此,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又被称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超越巴甫洛夫之处在于,他提出了某个行为之后出现的结果会影响未来的行为。即猫偶然做出触动开关的行为之后,笼门打开、获得食物的结果影响了再次做出触动开关行为的可能性。
桑代克提出在尝试错误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三条规律:效果律、练习律与准备律。效果律是指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反应之后的效果支配。如果在某种情境中,行为产生了一个满意的结果,那么类似情境中,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将会增加;反之,则会减少。
练习律是指反复练习的次数越多,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牢固。需要注意的是,练习律必须与效果律结合起来,否则,没有效果的练习是没有意义的。
准备律可以看做是尝试错误说的动机原则。个体是否会对刺激做出反应,或者说是否会发生刺激反应的联结,与个体事先是否处于准备状态有关。例如,如果猫吃得很饱,放进笼子,它可能只是蜷缩在那里睡觉,不会表现出任何逃逸、取食的行为。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一)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设计了一个斯金纳箱。在斯金纳箱中有一个杠杆,杠杆连着箱外的一个装置,如果压倒杠杆,箱内就会掉进一个食丸。斯金纳将饥饿的白鼠关进箱内,白鼠会在箱内不安地乱跑,偶然压倒了杠杆,食丸落入,白鼠就可以得到食物。
此后,白鼠在活动中再次压倒杠杆,又可以得到食物。在数次尝试之后,白鼠按压杠杆的速率迅速上升。由此,斯金纳认为,白鼠做出的自发反应(压杠杆)与其随后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