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元话本看宋代妇女婚姻状况

合集下载

宋朝的妇女与家庭权益与地位的变迁

宋朝的妇女与家庭权益与地位的变迁

宋朝的妇女与家庭权益与地位的变迁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而复杂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妇女和家庭的权益与地位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和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讨论宋朝妇女及家庭的权益与地位的变化。

一、婚姻与家庭结构在宋朝,婚姻和家庭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此前,古代中国家庭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男子为家族的继承者,妇女在家庭中地位较低。

然而,宋朝开始注重以家族为单位的纳税和服务,这导致家族渐渐丧失了对家庭的支配权。

与此同时,女儿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婚姻并不再仅仅是男方家庭的事情,更多考虑到女方和男方家庭的平等与和谐。

婚姻制度方面,有些地区开始使用嫁妆制度取代婚前的头顶红,使女方在婚后有一定的经济地位和权益,也提高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和地位。

同时,女性在家庭中的责任也有所扩展,婚姻关系更加强调夫妻之间的感情和相互尊重。

二、女性的教育与才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代,这对妇女的教育与才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尽管仍然存在男女不平等的观念,但与以往相比,宋朝的妇女在文化和教育方面逐渐得到了发展。

有些中产阶级家庭开始重视女子教育,让女儿接受文学、书法、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对于那些有一定才艺的女性,社会也逐渐放开了对她们的限制。

例如,在宋朝出现了许多才女,她们通过自己的才华赢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尊重。

三、女性的工作与经济地位宋朝时期,女性的工作与经济地位也有所提高。

妇女不仅在家庭中担负起管理家政的重任,还积极参与工商业和农业生产。

一些女性开始从事纺织、织锦等手工艺行业,或经营自己的小生意,赚取经济收入。

这种变化不仅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帮助了宋朝社会的经济发展。

然而,尽管有一些妇女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独立性,但男性仍然占据着社会的主导地位。

女性对于某些职业和资源的访问仍然受到限制,特别是在政治和官员层级上。

所以,尽管有一定的改善,女性在经济领域的地位与男性仍然存在差距。

四、妇女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妇女的社会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逐渐提高。

浅析宋元话本的悲情女子

浅析宋元话本的悲情女子

题目(中) :浅析宋元话本的悲情女子姓名与学号:刘樟 3130104751指导教师:唐妍年级与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302班所在学院:求是学院蓝田学园摘要宋元话本之中出现的女子形象,是中国古代小说史的一个特殊形象群体。

她们来自于市井阶层,是最最普遍的平民形象;她们大胆追求爱情,主动表达心意,执着于自己的爱恋,不再是那种心思深藏、只知相夫教子的传统女子形象;她们勇于向父兄、长辈反抗、敢于挑衅礼教的权威。

但同时,话本的作者却都给了她们相似的命运——以悲剧惨死。

缘何追求自由爱恋的女子以悲情收场?本文将从话本文学开始,浅析唐传奇与宋元话本的差异,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角度,剖析话本文学中的悲情女性。

AbstractThe women appearing in the story-telling scripts are a special group of literature characters in China ancient novels. Nearly all of them came from the bottom of their society. As the most ordinary human, they dare to search for their true love, show their adoration positively, rather than follow their parents or a matchmaker. All in all, they held their destiny in their own hand. However, the author of the story-telling scripts gave them a similar ending, died in tragedies. What’s the deep reason of their similar tragedy? I’ll analyze the reasons subjectively and objectively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ir ending.关键词宋元话本、女性形象、悲剧、主客观原因、市民阶层、封建礼教、情欲首先,何为话本?话本,即是宋元时期在瓦舍勾栏等地说话人讲故事的底本。

宋元明清:婚姻家庭制度

宋元明清:婚姻家庭制度

宋元明清:婚姻家庭制度封建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发展到宋元明清,虽已日趋没落,余辉无多,但唯其如此,其凝固化、教条化的程度较之唐以前各代却是有增无减,其对人民,尤其是对妇女的毒害和压迫在整个封建时代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1)婚姻制度与周以来历代一样,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要特征的聘娶婚制是宋元明清历代婚姻成立的唯一合法方式。

宋代婚姻立法基本因循唐代,规定婚姻的主婚者为祖父母和父母。

明、清律规定也相同:“婚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无者,从余亲主婚。

其夫亡携女适人者,其女从母主婚。

”“若卑幼或仕宦或买卖在外,其祖父母、父母及伯叔父母、姑、兄姐自卑幼出外后为定婚……未成婚者从尊长所定,自定者从其别嫁,违者杖八十,仍改正”(《大清律·户律》)。

为维护这种专制制度,明律甚至对婚后背夫出走的妇女课以重罚,规定:“若妻背夫在逃者,杖一百,从夫嫁卖;因而改嫁者,绞”(《大明律》),真是何等凶残严酷!在聘娶婚这种包办、强迫的婚制下,充满落后、野蛮气息的,专以妇女为商品、为奴隶的典妻制和养媳制在这一时期也相继也现了。

典妻陋俗起于宋、元之际,典妻者是一些贫穷、潦倒或负债的男子,迫于生计,他们在规定的期限内将自己的妻妾典于他人为妻,并收取一定的典金。

典者则是一些为使宗族有后嗣而不惜出资借妻得子的人。

十分清楚,为人妻、母者的妇女在这里已作为一种商品、一种货物而被随意典卖,完全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

当时这种以妻易财的风气十分盛行,以至朝廷不得不颁法禁止。

元《大元通制》规定:“诸以女子典雇于人及典雇人之女子者,并禁止之”;“诸受钱典雇妻妾者,禁”;同时又允许“若已典雇,愿以婚嫁之礼为妻妾者,听”;“其夫妇同雇而不相离者,听”。

明律认为此俗也“有伤风化”而颁令禁止:“凡将妻妾受财典雇与人为妻妾者,杖八十;典雇女者,杖六十;妇女不坐。

”到清代,律令规定:“必立契受财,典雇与人为妻妾者,方坐此律;今之贫民将妻女典雇与人服役者甚多,不在此限”(《清律辑要》)。

宋词中的爱情观与婚姻制度变迁

宋词中的爱情观与婚姻制度变迁

宋词中的爱情观与婚姻制度变迁引言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精致的艺术表达和丰富的情感内涵而享有盛誉。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发展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婚姻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阶段。

本文将从宋词中探讨宋代的爱情观念与婚姻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

一、宋词中的爱情观1.1 唯物主义影响下的实用主义爱情观在宋代,受到唯物主义思想流派影响,人们对待爱情普遍倾向于追求现实利益,并注重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

1.2 曲折复杂的多角关系宋词中常常描绘出琐碎复杂的多角恋情,描述了男女之间心灵交流和纠葛。

二、婚姻制度变迁与爱情观2.1 婚姻由家庭安排为主导到个人选择为主导宋代以前,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以家庭为单位,由父母决定子女的婚事。

而在宋代,随着文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自由意识的觉醒,个人选择开始在婚姻中发挥更大作用。

2.2 婚姻关系中男性至上与相对平等宋代,男性地位日益凸显,在婚姻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然而,同时也有许多词人对于妇女权益的关注和呼吁,为后世提供了反思和启示。

三、宋词中的爱情观对婚姻制度的影响3.1 引领社会婚姻观念变革宋词中描绘出真挚深厚的爱情观念,引领了当时社会对于婚姻观念认知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3.2 反映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宋词中既有对现实世俗制度感叹与不满,也有追求理想之爱情和家庭生活的愿望。

这种冲突体现了当时社会面临的困扰与向往。

结论宋词中的爱情观与婚姻制度变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爱情观念的转变影响了婚姻制度的改革,而婚姻制度变迁又反过来塑造了人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通过研究宋词中的爱情观和婚姻制度变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并从中汲取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宋朝的婚姻与家庭世袭与女性地位的变迁

宋朝的婚姻与家庭世袭与女性地位的变迁

宋朝的婚姻与家庭世袭与女性地位的变迁宋朝的婚姻与家庭:世袭与女性地位的变迁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朝代,它不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着显著的成就,而且也经历了不少婚姻与家庭领域的变迁。

本文将探讨宋朝时期的婚姻与家庭世袭规则以及女性地位的变化。

一、婚姻与家庭世袭规则在宋朝,婚姻与家庭的世袭规则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封建社会地主家庭而言。

家族世袭是宋代家族制度中的一个核心要素。

在宋代,世袭通过继承、世代相传来进行。

从人的角度看,世袭规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爵位的继承,二是家产的继承。

这些规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秩序,也有助于维系家族的尊严和权势。

首先,爵位的继承上,宋朝保留了唐代的三等爵制,即公侯伯子男。

爵位的继承主要遵循了长子继承的原则,也就是称为长幼继承制。

除非长子有严重不端行为或身体残疾,否则长子将继承家族的爵位和封地。

这种长子继承的规定,保障了父系世袭制度的稳定。

其次,家产的继承上,宋代有着严格的世袭规定,尤以家族的祖宗产业最为重要。

家族的祖宗产业一般由家族的家长管理,这些产业包括土地、田产、宅院等。

家族成员的继承权一般以父系为主,儿子有先后顺序。

但女性在家族财富继承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化。

二、女性地位的变迁在宋朝,女性的地位相对比较低下,传统的男权观念根深蒂固。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进步,女性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首先,宋代女性的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虽然大多数女性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但相对于过去,宋代的女性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

在一些贵族家庭,女性可以学习诗词和书法,甚至参与文学创作。

这使得一些女性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为宋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其次,宋代女性在家庭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增强。

尽管女性的社会角色仍然主要围绕家庭和婚姻,但是一些富有家庭的女性开始参与家族的经济活动。

她们可以管理家族的产业,或者与丈夫一起经营家庭生意。

这些经济收入的增加为女性带来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宋朝的婚姻与家庭观念

宋朝的婚姻与家庭观念

宋朝的婚姻与家庭观念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对于婚姻与家庭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宋朝社会中,人们对于婚姻的看法和家庭的重要性有着独特的态度。

本文将从婚姻制度、夫妻关系、子女教育等方面,探讨宋朝的婚姻与家庭观念。

一、婚姻制度宋朝的婚姻制度相对比较稳定。

人们通常会遵循父母之命,进行包办婚姻。

这意味着大多数的婚姻并非由当事人自主选择,而是由父母或其他长辈安排。

这种婚姻制度背后的理念是认为父母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可以为子女做出最好的选择,而个人的感情和意愿相对较为次要。

因此,宋朝的婚姻制度相对保守,个人的婚姻选择权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夫妻关系在宋朝,夫妻关系主要以忍让包容为基础。

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男女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明显的身份和地位不平等。

男性被视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和决策者,而女性则被寄予照料家庭和培养子女的责任。

然而,尽管夫妻间存在着权力不对等,宋朝的社会风气强调男性对女性的尊重和关心。

忍让、包容、互相关心成为宋朝夫妻关系的核心。

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对于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子女教育子女教育在宋朝被视为家庭的重要任务。

父母会通过对子女的言传身教,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宋朝的教育强调孝道,强调子女应该尊敬父母、孝顺长辈。

家庭的教育观念深深根植于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努力和自律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此外,父母还会重视子女的教育资源,热衷于寻找优秀的老师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期子女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广阔的前景。

结语总的来说,宋朝的婚姻与家庭观念融合了儒家思想和传统价值观。

婚姻制度固守着包办婚姻的传统,夫妻关系强调互相包容和忍让,子女教育注重孝道和品德培养。

这些观念共同塑造了宋朝社会中婚姻与家庭的特点,体现了当时社会人们对于家庭和婚姻的普遍态度。

尽管在现代社会,我们已经发展了更多种类的婚姻与家庭观念,但对于宋朝婚姻与家庭观念的理解,仍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

从宋元话本看宋时婚俗

从宋元话本看宋时婚俗
轿 ,抬 到 李 宅 门前 歇 了。 司公 茶 酒传 会 ,排 列香 案 。 时 辰 到 了,司 公念 拦 门诗 赋 , 口中道 :“ 脚 下慢 行 !脚 下慢 行 ! 请 新 人 下轿 ! ”遂 念诗 日:喜气 盈 门 ,欢声 透户 , 珠 市 绣幕 低 。… … 正如 《 梦梁录 》记载 “ 迎 至 男 家 门 首 , 时辰 将 正 , 乐 官妓 女及 茶酒等 人 互念诗 词 ,拦 门求 利 市钱红 。 ”
5 . 婚礼第二 日,新妇还 需拜见夫家 各位 长辈 。
如 《 东 京 梦华 录 》所 说 “ 次 拜 尊 长 亲戚 ,各 有彩 段 巧作 鞋 枕 等 为 献 , 谓之 ‘ 赏贺 ’ 。 ”对 于 这 一 风 俗 ,《 快》 虽没 正 面 描 写 ,但 下面 一 段 翠莲 的一 番 话 也可 以让 我们 窥 见 一些端 倪 。 婆 婆 叫 言:“ 张 狼 , 你 可 叫娘 子 早 起 些 梳 妆 ,外 面 收 拾。 ” 翠 莲 便 道 :“ 不 要 慌 , 不 要 忙 , 等 我 换 了 旧衣 裳 … …待我 留些 整齐 的,三 朝点 茶请姨 娘 。 结 语 :最 后 还 是那 句 话 ,文 学与 民俗 相 互依 存 ,文 本 中隐存 的现 实 现 象可 以帮 助我 们 解 决 很 多 问题 。本 文 就 是 通 过解 读 这 些 小 说 中的 婚俗 现 象 ,使 我 们对 宋 时 市 民的 婚姻 生 活 状 况 有 比较 形 象 的 了解 ,这 些 更 具 故事 性 和 生 活 化 的 阐述 让 我 们 对诸 如 《 东 京 梦 华 录 》和 《 梦 梁 录 》 等枯 燥 的文 字 记录 有 更 清 晰 的画 面 感, 同 时我 们 也 可 以更加 深入 地解 读文 学文本 。 参考文献 : [ 1许 1 ] 慎. 说文解 字 [ 1 v i ] . 北京 :中华书 局 ,1 9 6 3 . [ 2 ] 钟敬 文 . 民俗 学概 论 [ i v i ] . 上 海 :上 海文 艺 出版 社 ,

从宋代话本小说看宋代新婚俗_赵丽丽

从宋代话本小说看宋代新婚俗_赵丽丽

从宋代话本⼩说看宋代新婚俗_赵丽丽摘要:宋话本的故事内容表达、⼈物形象塑造、语⾔⽂字描写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于当时婚俗的描写也有⼀定的史学价值,尤其对于“相媳妇”、“坐花轿”、“撒⾖⾕”、“拜先灵”等新婚俗的记录与描写,更是为我们了解两宋的社会⽣活尤其是婚俗提供了⾮常宝贵的资料。

关键词:宋话本宋代新婚俗市民阶层⼀、前⾔所谓话本,就是“说话”艺术的⽂学底本或记录本。

“话本⼩说”这⼀概念在⽬前的使⽤颇为杂乱,既可作短篇⽩话⼩说的专称,⼜可⽤以指称⼀切由“说话”艺术衍⽣出的作品。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话本”是“说话⼈的底本”,“拟话本”是“模拟‘话本’的创作”这⼀概念限定很有纠正的必要。

但这些术语已沿⽤将近⼀个世纪,有了⾃⼰的⽣命⼒和不可替代的功能,也就没有取消的必要,关键是对其进⾏科学的限定[1]。

⽆可否认,宋元时期是话本⼩说⼤规模创作的时期。

宋元时期,都市经济繁荣发达,它是“说话”业出现空前盛况的“暴风⾬”时期。

在宋代,城市格局是居住与商业活动场所相混合,替代了唐代的坊(居住区)和市(商业区)分离制,热闹的“夜市”摒弃了唐代的“宵禁”,再加上实⾏“禁军”制度,⼤量的军⼈拥进了⼤都市,长期驻扎,这就使得城市的⼈⼝呈⼤幅度递增趋势。

城市格局的变换、制度的允许和城市⼈⼝的增加,这些都在⼀定程度上刺激了宋代都市的夜⽣活,⼈们需要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供他们晚间娱乐。

另外,不断壮⼤起来的市民阶层已经形成了⼀股社会⼒量,他们中有⼿⼯业主和⼿⼯业⼯⼈、⼩商⼩贩和较富裕的商⼈,还有那些驻扎进来的军⼈,等等,他们在封建统治较为稳定、⽣活基本⽆忧的情况下,即使在⽩天也⼗分需要⼀种适应他们⼝味的娱乐⽣活。

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少话本久佚不传,⽽得以流传⾄今的作品⼜存在着断代不明的问题,并且现存的作品有些完整⽆缺,有些残缺不全,总共不过数⼗篇。

从这些话本当中,我们可以找出宋代当时的很多社会⽣活⽅⾯的⽚段,以便我们更好地去认识宋代社会。

宋朝的家庭与婚姻

宋朝的家庭与婚姻

宋朝的家庭与婚姻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一个家庭和婚姻观念发生变化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婚姻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家庭结构、家庭价值观以及婚姻制度等方面,探讨宋朝时期的家庭与婚姻。

一、家庭结构宋朝时期,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

核心家庭通常由父母和子女组成,亲子关系是家庭的基本纽带。

儿子承担了延续家族的责任,传承祖先的家族传统。

女儿在结婚之后则离开自己的家庭来依附丈夫的家族。

这种家庭结构使得家族观念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二、家庭价值观宋朝的家庭价值观呈现出一定的封建色彩。

男子尊重长辈并履行作为家族继承者的责任,女子则被赋予了传宗接代的期望,被认为是维系家族血脉的关键。

儿孙满堂会被视为一种荣誉和福气。

在宋朝的社会观念中,家庭承载着个人的期望和社会的希望,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依托。

三、婚姻制度宋朝的婚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封建婚姻观念。

婚姻是家族之间联姻的一种方式,家族之间通过婚姻来增进亲情关系、巩固利益,并制定家族传承的规则。

相亲是寻找合适婚姻对象的常见方式,父母会通过社会关系来牵线搭桥。

婚礼上,除了一些传统的仪式,婚嫁彩礼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象征着男方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激。

四、妇女地位宋朝的社会地位尽管有所提升,但妇女的地位仍然受到限制。

婚姻后,女性被期望从父家过渡到丈夫家,服从于夫,侍奉公婆,同时兼顾生育和家务,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期望。

女性的社会地位主要取决于她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

然而,随着宋朝社会的发展,有些女性得以接受教育并涉足社会文化,为后世的女性地位争取了一定的改善。

综上所述,宋朝时期的家庭与婚姻观念深受封建价值观的影响,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婚姻制度体现了家族联姻的意味。

虽然妇女地位受到一定限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女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

宋朝的家庭与婚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

宋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述论

宋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述论

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宋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述论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社会学指导教师:***2010-04摘要不同于其他朝代,或者说在宋代表现尤为突出的有两大特点:一是政治相对宽松,二是文化高度繁荣。

宽松的政治环境与繁荣的文化环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我们社会学所关注的内容之一。

因此,本文从宋代女性的婚姻、家庭关系出发,从横向上将宋代女性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论述她们在每一个阶段的地位表现、特点。

而后又从纵向上,以朝代为界限将宋代女性分为北宋女性和南宋女性,通过引入法律条文、家范家规以及实际的案例,来论证她们的婚姻家庭地位。

因此,本文是分别论证、综合考察、探讨她们的婚姻家庭地位。

全文共分为五章十三节,所涉及内容如下:第一章通过对大量史料的阅读,阐述宋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的表现。

依据宋代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承担的不同角色,将本章分为三节,分别研究宋代女儿、妻子、母亲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问题。

主要从她们的婚姻自主权、财产的占有及支配权以及家庭事务管理方面的权力与义务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二章探讨宋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特点,分为两节。

第一节延续了第一章的思路,探讨宋代女性不同人生阶段的婚姻家庭地位特点,第二节按照社会地位将宋代女性分为不同的阶层,从不同阶层这一视角来探讨宋代女性的婚姻家庭地位特点。

通过前两章的写作,我们了解到宋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的表现与特点,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宋代女性在婚姻家庭中出现相异的地位呢?第三章对其进行了分析,列出了影响宋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的因素。

即:宗法制度、道德观念、文化教育、职业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程朱理学的女性观对宋代女性的现实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关于这一点,从对南宋与北宋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的比较中可以看出。

第四章宋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变迁,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宋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

共有两节,第一节宋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变迁概述,一方面了解宋代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婚姻家庭地位变迁概况,另一方面探讨从北宋到南宋的宋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变迁。

内闱—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之二

内闱—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之二

内闱—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之二“婚姻的意义”,古代经典著作《礼记》“昬义”篇一开始就解释这个问题:“昬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①宋代学者经常引用这句话——这只是他们与我们完全不同的许多概念中的一个。

本章考察在更大的社会和文化背景里宋朝人对结婚意义的理解。

我的目标是揭示宋代社会盛行的婚姻的假设前提,特别是与我们不同的那些,同时列举史料记载的反例及它们与假设前提间的紧张。

我从基本的预设开始,然后考察系统的、现实的一个维度的婚姻模型,继而转向文学作品表达的不那么有组织、但并非不重要的有关婚姻的信息。

虽然我用宋代的用法分析概念、观念和形象,但本章内容的大部分对于宋以前和宋以后而言,也是真实的。

语言里的意义人们用来谈论婚姻的词汇含有很多婚姻作为制度而具有的内涵。

比如“婚姻”一词意味着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

按照古代辞书《尔雅》,“婚”和“姻”是新娘、新郎的父母彼此之间的称呼。

②婚姻还指“婚礼”,即结婚仪式。

“婚礼”强调由统治者传下来的古代礼仪形式;46像其他仪式一样,有义务表达和支持植根于不可质疑的宇宙秩序的社会差别。

结婚还可以理解为把两个团体联结在一起的行动。

用英语说“他娶她”,“她嫁他”,或“法官允许他们结婚”,都用一个单词。

中国古代不同团体用不同动词表示结婚。

男方家庭“娶”儿媳,新郎本人也可以说“娶”妻。

新娘父母可把她“予”给某男,“归”到谁家,或准许她当新娘“妻”与某人。

一般地说,女子的父母或监护人被描绘为这桩婚事的积极主动的一方。

当一位女子结婚迈进男家之门时,也可以说她“适”或“归”入某家。

狭义的男女结为一体的婚姻,对应的中文表达由“夫”和“妻”两个词组成。

“夫”字的意思就指男方。

“妇”指儿媳的时候多于妻子,强调女人在丈夫父系家庭里的位置。

一位妻子可视为一个家庭、一位家长、公公或丈夫的“妇”。

中国的训诂学从“妇”的同音异形字“伏”里引申出服从、忍受、甘当配角的意思。

③一位妻子,简单地说,就是服从和协助丈夫。

从宋词看宋朝文人的感情生活

从宋词看宋朝文人的感情生活

从宋词看宋朝文人的感情生活第一篇:从宋词看宋朝文人的感情生活观宋朝文人之婚姻状况每每谈到宋朝,我们都会想到宋词的艳丽,想到宋朝文人与歌妓交游,为歌妓填词的情景。

灯红酒绿,拥妓纳妾、声色歌舞,这就是宋朝文人的生活吗,他们的婚姻状况到底如何?有人说,宋朝文人不屑于给妻子写诗,认为给妻子写诗是俗,给妓女写诗才是雅。

还有人说,宋朝文人几乎没有爱老婆的诗,因为他们写给妻子的诗只有情与恩,没有爱和色。

现实状况果真如此吗,这些宋朝文人跟妻子的感情又到底如何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宋朝时期婚姻的一些特点。

别看宋朝文人写了这么多的艳词,实际上,宋朝是一个十分重伦理的朝代。

因此,相比于唐朝,宋朝在婚姻制度上更为严格,更加体现出礼教的束缚。

宋朝禁止异辈婚,废止了收继婚,对寡妇再嫁的约束也更为严格。

实际上,在宋代的官场斗争中,只要抓住对方的这类问题,即可将其置于尴尬的境地。

以大文豪欧阳修为例,在庆历五年,欧阳修的政敌诬告他与其外甥女张氏有不正当关系。

仁宗立即下令追查,后来尽管查明并无此事,但欧阳修仍然被贬官。

可见,在宋人看来,长辈与晚辈之间关系暧昧尚且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更不用说异辈为婚了。

收继婚引起的**就更大了,仁宗时,洪州别架王蒙正“与父婢霍私通”。

别看他是真宗刘后的哥哥刘美的亲家,可朝廷在此事上绝不姑息,满朝大臣纷纷上书弹劾,此案也作为要案被严肃处理,结果不仅王蒙正本人被“除名,配广南编管,永不录用”,他的女儿和亲属也受到株连。

由此可见,宋朝在婚姻问题上受礼教束缚是很严格的,这对宋时文人的婚姻状况或多或少的产生了一些影响。

宋朝文人的婚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许多文人都是高中进士之后被那些达官显贵“榜下择婿”的。

这和宋朝的时代背景有关,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从来就认为,只有习武之人,才能威胁到赵家天下,而习文之人再厉害,也不可能推翻一个政权。

因此,宋朝是一个重用文人的时代。

不但文官用文人担任,就连武官也用文人,宋朝文人辈出,与此也不无关系。

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

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

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社会生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包括妇女的婚姻和生活。

在宋代,妇女地位虽然相对较低,但在某些领域中仍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婚姻方面,宋代实行嫁妆制度,即女方家庭要提供嫁妆给男方家庭。

而且婚姻大多是包办,女方的意愿往往被忽略。

但也有一些特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自由恋爱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在家庭生活中,妇女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家务,照顾家人。

婆媳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有时会出现婆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此外,女性也会参与到某些行业和社会活动中,如织锦、经商等。

总的来说,宋代妇女的生活多种多样,有时会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在某些方面也有一定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

从宋代墓志谈谈女子的婚姻(上)

从宋代墓志谈谈女子的婚姻(上)

从宋代墓志谈谈女子的婚姻(上)在宋代时期,女子的婚姻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尽管这样的情况可能在社会中上层中更为常见。

在宋代以前,上层社会,包括皇室家族,倾向与贵族世家的女子通婚,这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士族阶层的衰落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

伴随着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宋代很多女子嫁入了非名门世家,尤其出现在中上层社会中。

在宋代的后妃家族中,除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宋皇后以外,绝大多数出身都不高,这与唐代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

在宋仁宗的后妃中,只有曹皇后和冯贤妃的家族地位比较高一些。

这种与前代不同的婚姻观念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举制度扩大社会阶层有着密切的联系。

婚龄的变化和社会现实:在宋代时期,女子一般是在十五岁,或者晚到二十岁结婚。

根据《同安郡君狄氏墓志》记载,狄夫人,“归我叔父之室,甫年十七“,嫁给了宰相王珪的叔父,不过家境比较贫寒,饮食和服饰都很一般。

在当时来说,狄夫人的出嫁年龄应该是很标准的。

不过在宋代贵族家族,女子出嫁的年龄还要早些,有些甚至早到十四岁。

如宋皇后的侄女宋道柔,年仅十五岁就嫁给了皇室成员赵从古,但是在45岁就病逝了。

实际上,宋代中上层社会,女子多半是在比较小的年龄阶段成婚的,“年轻姑娘在很短的时间跨度里结婚。

”。

反观男子,宋代不少年轻男子可以晚到二十多岁才成婚,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欧阳修和富弼。

富弼认为,男子参加科举考试,有了官职以后,比较适合成婚,结婚过早不是很好的事情。

后来,二十八岁的富弼与宰相晏殊的长女结婚,有了好些个子女,最后活到了八十岁。

不仅如此,富弼还劝说年仅二十四岁的邵伯温,不要快速结婚,把精力放在学业上。

可以看出,宋代男子在当时接受了比较进步的婚姻思想,他们有一些人对于很多学科多少有些熟悉,这就使得他们希望把结婚年龄适当推迟一些。

此外,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很多年轻男子不得不以学业为先,当然也有科举之前就结婚的。

此外,宋代皇室男子结婚年龄普遍比较低,这与皇室家族希望早生贵子和子孙繁衍的希望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宋词看宋代妇女的命运

从宋词看宋代妇女的命运

从宋词看宋代妇女的命运作者:师步越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3期师步越内容摘要:宋代是中国封建王朝中较为积贫积弱的朝代,“歌儿舞女以终千年”思想的盛行,朱熹理学作为官学的确立,军事外交的虚弱等等,都给劳动人民特别是妇女阶层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这些痛苦和灾难在宋词中便有如实的反映,其中有不少篇章描写了游子妇、征人妇、商人妇、弃妇、下层歌女、宫女、沦陷区妇女的血泪生活,这些怨如慕、泣如诉、凄婉感伤的词篇充分展示了赵宋一代妇女的不幸命运。

关键词:宋词女性血泪悲歌命运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词堪称一枝艳丽的奇葩。

这些以反映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为内容的词篇,以其优美的词调,丰富细腻的情感和新奇独特的艺术风格,引起过后世不同时代读者的共鸣,流传不衰,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其中一些以女性为抒写对象的词作,以其香气之艳,闺情之深,词体之婉为人们所喜爱。

在这些词作中,抒写闺怨、游子妇、征人妇、商人妇、弃妇、歌妓、宫女、沦陷区被掳掠妇女血泪生活的比比皆是。

它们或由文人以女性为抒写对象妙手偶得,或由墨客代女性立言出手成章,甚或由一些知书能文的女性作者笔醮心血,墨合热泪,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抒写自己的血泪苦史。

在这些词作中,如果说男性作者多少是出于文人对女性的同情,带有居高临下或旁观指评姿态的话,那么女性作者的词作便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发自内心的呐喊和愤怒的抗争。

宋代是程朱理学产生且影响较为深远的时代,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以女性生活为抒写对象词作的繁荣,是其特定时代的产物,同时也反映着这一时代社会的全貌和特征。

本文试就宋词中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使人们对宋代妇女的悲惨命运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闺中少妇的饱经相思之苦两宋时男子或好冶游;或请托权门,走为幕僚,以求出身;或外出游学经商,以求名利;或外出做官,以求腾达;或因边事,应伍。

常一外出,经年不归。

这便是宋词中闺怨词特盛的原因之一,同时也与宋代妇女地位的低下直接相关。

宋代女性调研报告

宋代女性调研报告

宋代女性调研报告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女性地位相对较高的时期。

在宋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一定的提升,开始重视女性对家庭和社会的作用。

本篇报告将从婚姻家庭、教育、文化艺术、职业等方面对宋代女性进行调研。

首先,婚姻家庭方面,宋代女性的地位相对较高。

正妻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为稳固,丈夫对正妻的尊重和依赖是法律和习俗的要求,同时丈夫对妻子的家务劳动也有明确的要求。

此外,宋代女性的婚姻地位不仅受到丈夫的尊重,还得到丈夫家族的重视。

很多宋代女性在嫁入丈夫家族后,会得到婆家的支持和尊重,这使得宋代女性有了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其次,教育方面,宋代女性获得了相对较多的教育机会。

虽然女性的教育仍然以家庭教育为主,但在一些富裕家庭,女性也可以接受一些基础的教育。

一些富有教育经历的女性甚至可以比较自由的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并获得与男性平等的诗词评判权。

然后,在文化艺术方面,宋代女性展现了丰富的才艺。

女性在文学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多女性成为了当时的文学名人。

例如,陆游的妻子朱夫人就是一个非常有才气的女性,她还和陆游一起合作创作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等一系列作品。

最后,在职业方面,宋代女性开始涉足一些传统男性职业。

除了妇女白手起家成为织锦妇、宫女等专业外,部分女性还开始涉足一些传统男性职业,例如经营商贸、开设店铺等。

宋代女性的职业选择的增多,表明了女性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机会的增多。

总的来说,宋代女性的地位有一定的提高,婚姻家庭中的地位相对稳定,教育和文化艺术方面也有所发展,部分女性还参与了一些传统男性职业。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代表所有女性都能享受到这些权益,仍然存在一些贫困地区和家庭对女性的限制。

从宋朝婚姻制度入手,解读宋代妇女用血泪砌成的“贞节”观

从宋朝婚姻制度入手,解读宋代妇女用血泪砌成的“贞节”观

从宋朝婚姻制度入手,解读宋代妇女用血泪砌成的“贞节”观序言:‘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如何?’曰:‘然。

凡取,以配身也。

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

’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

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二程遗书》上文是选自《二程遗书》的一段内容,这段引文主要讨论的是妇女能否再嫁的问题,二程主张:妇女为了贞节,宁愿饿死也不可再嫁。

这就是广泛流传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出处。

从唐到宋是我国社会由开放到逐渐封闭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一种过渡体现在妇女婚姻方面就是贞节观念由弱到强的转变。

在宋代以前,我国的古代社会很少提及贞节这个词语,但是宋朝是一个转折点,从宋朝以后,贞节成为良好的妇女形象的代名词。

到底是何原因导致了宋朝妇女贞节观念由弱到强?这种贞节观念对妇女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下面的文章。

贞节牌坊(一)何为“贞节”在宋朝以前,历代的封建王朝很少提及贞节这个概念。

因为贞节这个词并非一开始就有的,“贞”这个字古已有之,“节”同样是一开始就有的,但是把“贞节”两个字连在一起,并产生如今这样的意思,是一个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

《说文解字》中曾有这样的记载:“贞,卜问也。

从卜,贝以为贽。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东汉时期“贞”代表的是占卜,和女性并没有什么关系。

“节”代表的是气节,也就是操守的意思。

把“贞节”两字合在一起以后,就产生了以下两个意思:•意思一:坚贞的气节。

代表某个人有坚贞的操守,而且做起事情来非常有气节,能够坚守信念。

•意思二:专用于女性,指的是身体的“洁”。

也就是说妇女在结婚以后要自始至终的跟随丈夫。

在结婚之前不可以失去“贞”,丈夫去世以后不随意改嫁。

总体来说,这篇文章中所探讨的“贞洁”,是它的第二个意思。

也就类似于对古代妇女的一种道德规范。

而且这层意思也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在宋代以前这层意识是非常淡薄的,宋朝是一个拐点,从宋朝以后这种观念一代比一代强,到了明清朝更是达到了顶峰。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与婚姻观念演变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与婚姻观念演变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与婚姻观念演变引言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宋词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体成为了当时文人雅士们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重要途径。

在宋词中,女性形象和婚姻观念是两个重要的主题。

本文将探讨宋词中女性形象和婚姻观念的演变。

第一部分:宋词中的女性形象1.1 宋词中的女性理想形象在早期宋代,尤其是北宋时期,男性文人往往理解并描绘女性形象为柔弱、温柔、贞洁、恬淡和温顺等美好品质。

他们常常通过描写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之女来表达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向往。

1.2 宋词中的现实主义女性形象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南宋时期出现了更加注重写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女性形象开始展现出更多真实生活中存在的复杂特点。

这些女性角色往往更加坚强、独立,有时甚至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职业能力。

1.3 社会变迁对女性形象的影响宋代社会的变迁极大地影响了女性形象在词中的呈现。

例如,北宋后期出现的经济繁荣带来了市井文化的兴起,描写娼寓生活或者佳丽良家的作品开始出现。

第二部分:宋词中婚姻观念的演变2.1 北宋婚姻观念特点北宋时期,封建思想非常盛行,男尊女卑、世袭等传统价值观念对于婚姻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官宦人家多以门第和利益为重,讲究政治联姻和世交继承。

2.2 南宋婚姻观念特点南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化倾向,在婚姻观念方面也有所改变。

女性地位得到提高,因此女性更多地参与到家族事务并具备独立意识。

2.3 婚姻观念的个人化倾向到了南宋末年,婚姻观念呈现出更加个人化和浪漫化的趋势。

一些作家开始将婚姻视为爱情的象征,强调感情的重要性,崇尚自由婚姻和相互选择。

结论通过对宋词中女性形象与婚姻观念演变的探讨可以看出,随着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变迁,宋代文人对女性形象和婚姻观念的理解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从北宋封建传统到南宋追求自由与浪漫,这一转变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逐渐向着个体价值和平等关系发展的趋势。

宋词中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以及不同时期的婚姻观念都是文学史上宝贵的遗产,对于我们理解该时期社会风貌、价值取向以及女性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宋代女性的婚姻制度有哪些

宋代女性的婚姻制度有哪些

宋代女性的婚姻制度有哪些在宋代,女性的婚姻制度呈现出了一些独特的特点和规定,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

首先,宋代的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意味着子女的婚姻往往由父母主导决定,而媒人在其中起着牵线搭桥的重要作用。

父母会综合考虑对方家庭的门第、财产、社会地位等因素,来为子女挑选合适的配偶。

对于女性来说,她们在婚姻选择上的自主性相对较小。

宋代实行严格的婚姻等级制度。

社会阶层的差异在婚姻中表现得较为明显,贵族、官僚和士大夫阶层倾向于内部联姻,以保持家族的地位和利益。

而普通百姓的婚姻则更多地基于实际的生活需求和经济状况。

宋代的婚姻年龄也有一定的规定。

一般来说,女性的适婚年龄相对较早,通常在十几岁左右。

早婚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观念和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

在婚姻的礼仪方面,宋代有着繁琐的程序和仪式。

从纳采、问名到亲迎等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这些礼仪不仅体现了对婚姻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礼教规范。

宋代的法律对于女性的婚姻也有一些保护措施。

比如,在离婚方面,如果丈夫犯有“七出”之条,妻子可以提出离婚。

“七出”包括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但同时也有“三不去”的限制,即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女性在婚姻中的一些权益。

另外,宋代女性在丧偶后的婚姻选择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和规范。

如果寡妇想要再嫁,往往会面临社会舆论的压力和道德指责。

但在某些情况下,女性也有再嫁的权利,不过这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手续。

在财产方面,宋代女性在出嫁时会有一定的嫁妆,这些嫁妆在婚姻关系中通常被视为女性的私有财产。

如果婚姻关系解除,女性有权带回自己的嫁妆。

总的来说,宋代女性的婚姻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这些制度既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女性权益的某些保护和关注。

它们共同构成了宋代独特的婚姻文化和社会风貌。

宋词中的女性意识与婚姻观察

宋词中的女性意识与婚姻观察

宋词中的女性意识与婚姻观察1. 引言1.1 概述在宋代的文化背景下,女性在社会地位和婚姻观念方面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和束缚。

然而,在许多宋词作品中,女性意识与婚姻观察逐渐呈现出一种转变和发展。

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女性对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揭示了她们对传统束缚的反抗以及追求自由与个性的渴望。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探讨宋词中女性意识在表现上的特点,包括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传统束缚的反抗以及追求自由与个性的表达。

接着,我们将深入研究宋词中婚姻观念的演变与呈现,包括婚姻是一种束缚还是自由选择、男权社会下女性地位的困境以及渴望真挚爱情与尊严婚姻的追求。

随后,我们将分析女性意识与婚姻观察在宋词中的对应关系,并探讨女性意识对婚姻态度的影响、社会背景对女性意识和婚姻观念的塑造作用以及双方婚姻观念差异引发的冲突与问题。

最后,我们将总结主要观点,并对宋词中女性意识与婚姻观察的启示与思考进行深入探讨,并给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宋词中女性意识与婚姻观察的变化和演变,探讨宋代女性在传统社会背景下如何面对婚姻制约与压力,并分析这些变化与演变对女性个体以及整个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同时,通过探讨这一议题,我们也希望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一些关于个人自由、尊严和平等价值观的思考和启示。

2. 女性意识在宋词中的表现2.1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宋词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得到了广泛的表现。

相较于前代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宋词中的女性角色更加丰满、独立和有血有肉。

她们逐渐从被动附属于男性的地位中解脱出来,开始关注并追求自身个体价值。

这种觉醒可以从一些字里行间的细节描写中看出来。

例如,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女主角秀娥坚定地追随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不再拘泥于既定规则。

她敢于表达自己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使得她具备了更多选择和主动权。

2.2 对传统束缚的反抗宋词中女性角色对传统束缚展开反抗也是一种常见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