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装转向架实验

拆装转向架实验
拆装转向架实验

实验一转向架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

1、实验目的

(1)该实验主要是使学生对城轨车辆转向架有直观感性的结构认识;

(2)了解动力转向架特点,以及与非动力转向架的差别;

(3)了解拆卸过程必须的流程、设备,以及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4)加深对动力转向架工作原理及特性的理解;

2、实验要求

(1)使用呆扳手进行转向架模型的拆卸与安装。

(2)计划拆卸零部件的顺序、摆放方法;

二、实验原理

转向架构成包括:轮对及轴箱装置、构架、转向架支承车体装置、弹性悬挂装置、齿轮

变速传动装置、制动装置等。

轴箱安装在轮对的两端,构架通过一次悬挂支撑在轴箱上。通过轴箱传递车体和轮对间

的垂直和纵向、横向水平荷载。

转向架支撑车体装置作为车体与转向架间的连接装置,直接或经二次悬挂座在构架上。

动力转向架的齿轮变速传动装置是将电机的高速转动,经减速变矩传递到轮对,并通过

轮轨间的粘着作用变为转向架亦或车辆的平动。该装置安装在轮轴上,位于轮对之间,其电机传动输入端侧,通过一吊杆悬于构架上。

蹄片制动装置作为一制动单元,分别安装在转向架四个轮子的水平径向位置,并在靠转

向架中心一侧。蹄片作为摩擦元件,在制动风缸弹簧压力作用下,在车轮和蹄片间产生制动摩擦力,通过磨损、摩擦、发热、噪音等消耗运动能量。但是制动摩擦超过轮对与钢轨间的粘着作用时,轮对将处于抱死状态,此时,车轮和轨道间处于纯滑动状态,将可能严重损伤车轮和钢轨。

盘式制动,制动盘在每个轮轴轮对内侧装有两组,制动蹄片机构安装在构架上,并在两

轮对内侧水平方向上。作用过程与蹄片制动相仿。

弹性悬挂装置包括一次和二次悬挂。弹性悬挂装置作用是减缓轮轨间的振动冲击作用,

提高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和乘坐的舒适度。

三、实验仪器及实验设备

1) 叠板橡胶弹簧轴箱定位,二系空气弹簧弹性悬挂动力转向架模型(1:2);

2) 转臂式轴箱定位,二系空气弹簧弹性悬挂转向架模型(1: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结构与原理实验指导书

4

3) 实验室主要工具包括:

呆扳手、活动扳手等

(在实际现场主要设备包括:龙门吊、专用工具、吊带等)

四、预习要求

1、预习动力转向架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五、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

1、拆卸内容

主要包括:

● 电机拆卸

● 齿轮箱吊杆与架体分离

● 扭杆弹簧拆卸

● 基础制动装置拆卸

● 架体——轮对分离

● 轴箱拆卸

● 车轮拆卸

2、拆卸与安装过程

1) 学生通过对转向架的学习,研究各零部件间的关系,选择和确定拆卸顺序和步骤。

2) 做出方案后有实验指导教师确认,然后进行拆卸、组装工作。

六、实验结果分析要求

1、写出拆卸顺序、摆放安排;

2、工具选择;

3、分析重要零部件间的构造联结关系。

七、实验思考与讨论题

1. 转向架与车体的构造联系;

2. 转向架构成的结构关系;

3. 转向架荷载作用的传递关系。

八、实验注意事项

1. 注意动作不能粗暴;防止损坏模型;

2. 安装时,螺栓不能紧固过大力矩;

3. 注意工具使用方式,呆扳手适用的,禁止使用活动扳手。

4. 拆卸的零部件注意轻放。

转向架静载试验台

转向架静载试验台(地下式) (1)概述 本试验台用于广州地铁四、五、六号线车辆转向架静载试验。试验台通过测定轮重以及弹簧位移变化,自动计算出弹簧刚度和构架抗扭刚度,并可给出相应点的加垫厚度。试验台采用下沉式安装,试验台导轨与两端厂房标准轨道水平连接,转向架为通过式静载试验。 (2)主要技术性能 1)在模拟车体重量的情况下测量转向架四角高度。能对拖车、动车转向架加载进行高度检查,并预测空气弹簧底部垫片所需厚度。 2)模拟车体的重量对转向架进行加载,并检测各轮轮重,加载点可调整。能称量各车轮在不同载荷下的轮重。 3)可在试验台上对转向架进行加垫操作。 4)具有设备安全保障功能和设备自检功能,可随时监视设备的运行情况,并显示其故障的位置。 5)可方便地显示、查询当前及以往数据,如操作日期、时间、试验者姓名、转向架号及检测数据。 6)随时打印各有关数据和报表,自动生生成检测报告。 7)具有在线帮助和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能进行程序管理,如添加、删除、设置等,各类转向架必要参数可设置、取舍、保存和调用。 8)在不同载荷和位移条件下,能自动测量轮轴的平行度。 9)有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平稳性,噪声符合我国环保要求,能在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98%条件下正常工作。 10)在试验台能方便人工测量轨面距(踏面)一系簧支撑、二系簧座的高度。 (3)主要技术参数 1)轨距:1435mm 2)二系加载力:0-100 kN×2,精度±1.5‰ F.S 3)加载油缸行程:≤400mm,位移测量精度5‰(F.S) 4)二系加载力位置调节范围横向:300-2000mm,定位精度±1mm

5)轴距测量范围:1800-2200mm,测量精度±0.2mm 6)轮重测量范围:<6t,测量精度±1.5‰ F.S 7)基准平台:水平误差<0.25mm

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实验实验报告模板

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名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问答题: 1. 为什么工件要在夹具中定位? 2. 什么是六点定位原理?什么是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及过定位?

3.请写出你拆装的夹具名称及该夹具的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对刀元件、夹具体及导向元件的名称及作用。

4、用所学的软件绘制一个典型夹具三维立体图,标出尺寸,公差配合,技术条件。 (参考资料:请每个同学将以下参考资料内容用笔来写到以上实验报告里)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夹具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理解夹具各部分连接方法,了解夹具的装配过程 3.掌握夹具与机床连接、定位方法,了解加工前的对刀方法。 二实验设备: 1.后盖钻夹具一套。 2.拆装、调整工具:活动搬手、内六角搬手及螺丝刀各一套。 或: 1、回转式钻模一套。 2.拆装、调整工具:活动搬手、内六角搬手及螺丝刀各一套。

或 1、铣床夹具 2.拆装、调整工具:活动搬手、内六角搬手及螺丝刀各一套。 或 1、T形槽组合夹具 2.拆装、调整工具:活动搬手、内六角搬手及螺丝刀各一套。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熟悉某某夹具的总体结构,找出某某夹具中的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对刀元件、夹具体及导向元件;熟悉某某夹具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及定位关系 2.使用工具,按顺序把夹具各连接元件元件拆开,注意各元件之间的连接状况,并把拆掉的各元件摆放整齐 3.利用工具,按正确的顺序在把某某夹具各元件装配好,了解某某夹具装配方法,并调整好各工作表面之间的位置 4.将工件安装到夹具中,注意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紧 6.利用对刀塞尺,调整好刀具的位置,掌握对刀时塞尺的使用方法。 问答题: 1、为什么工件要在夹具中定位? 其目的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及刀具处于正确的位置 在机械加工中,要求加工出来的表面,对加工件的其它表面保持规定的位置尺寸。因为加工表面是由切削刀具和机床的综合运动所造成,所以在加工时,必须使加工件上的规定表面(线、点)对刀具和机床保持正确的位置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循环球式转向器的拆装

循环球式转向器的拆装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转向器的构造、工作原理、拆卸、装配与检查、调整方法。 2、初步掌握循环球式转向器的正确拆装顺序、各零件的特点、检修项目、装配时的注意事项、有关调整的位置和正确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循环球式转向器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以及转向器中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动力传递路线,进行循环球式转向器的分拆装实训。 三、使用设备、仪器及材料 1、循环球式转向器总成1个 2、工作台架1个 3、常用、专用工具全套 4、各式量具全套 四、实验步骤 1、将传动轴(传动轴与转向螺杆为一体)套管从传动轴上拆下 2、卸出侧盖锁紧螺母,将齿扇轴(摇臂轴)转到中间位置,再拧下侧盖的4个紧固螺栓,用软质锤或铜棒轻轻敲打齿扇轴端头,卸出侧盖和齿轮扇轴总成(即拧下转向器侧盖的固定螺栓,取下侧盖和转向臂轴总成;) 3、从转向器壳体中卸出转向螺杆及转向螺母总成 4、分解转向螺杆螺母总成(必要时分解):先拆下固定导管夹螺钉,再拆下管夹,取出导管,最后握住螺母,慢慢地转动螺杆,排出全部钢球 5、观察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有无损坏,以及其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6、装配顺序与上述相反,并按技术要求进行装配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 1、装入钢球后,转动螺母的轴向窜动量不得大于0.10mm。 2、将轴承内圈压在转向螺杆的轴颈上。 3、组装摇臂轴: (1)、检查用于转向螺母与齿扇啃合间隙的调整螺钉的轴向间隙,此间隙若大0.12mm,则在调整螺钉与摇臂上的轴孔端面间加推力垫片调整。 (2)、摇臂轴承预润滑之后,将摇臂装入壳体内。并按顺序装入推力垫片、调整螺钉、垫圈、弹性挡圈。 4、安装转向器上盖、下盖: (1)、把轴承装入下盖承孔中。 (2)、安装调整垫片和下盖,从壳体孔中放入转向螺杆组件,安装下盖。装下盖之前在结合平面上涂以密封胶。 (3)、把轴承外圈和转向螺杆油封压入上盖,并装入上盖调整垫片和上盖。 (4)、通过增减下盖调整垫片或用下盖上的调整螺塞调整转向螺杆的轴承紧度。然后检查转向盘的转向力矩,一般为 0.6~0.9N·m。 5、安装转向器侧盖: (1)、给油封涂密封胶后,油封唇口向内,均匀地压入壳体上承孔内。 (2)、将转向螺母移至中间位置(转向器总圈数的1/2),使扇形齿的中间齿与转向螺母的中间齿相啮合,装入摇臂轴组件。 (3)、侧盖密封垫涂以密封胶,再安装、紧固。 6、调整转向器啃合间隙: (1)、使转向器的传动副处于中间位置(直行位置)。 (2)、通过调整螺钉,调整转向器传动副的啃合间隙,在直线位置上应呈

机床夹具拆装与结构分析实验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 实验一机床夹具拆装与结构分析 (一)车床夹具 零件名称支架夹具名称车支架内孔夹具 工序简图 夹具使用说明:工件以底面及两孔在定位板上完全定位,定位板再以底面及长侧面靠于角形架两垂直面,再用活动V型块夹于工件外圆限制最后一个自由度。用两个螺旋压板夹紧工件底板处。 定位元件工件定位基准底面定位板长侧面Φ45外圆限制的自由度z ρ X ) Y ) X ρ Z ) Y ρ 定位元件角形铁架,活动V型块 夹紧装置夹紧机构类型螺旋压板夹紧机构 夹紧装置 组成零件:螺旋压板夹紧组件,活动V型块组件 夹具与机床联接方式相关零件:夹具体 联接方法:夹具体背面止口与过渡盘定位,螺旋联接,过渡盘再与车床主轴联接 X Z Y

(二)钻床夹具 零件名称小轴夹具名称钻小轴径向孔夹具 工序简图 夹具使用说明:小轴以外圆及端面在长V型块及一个可调支承钉上定位,用偏心轮压板组合机构夹紧,用钻套引导钻头钻孔。 定位元件工件定位基准Φ8h外圆右端面限制的自由度zρY ρ Y ) Z ) X ρ 定位元件长V型块,可调支承钉 夹紧装置 夹紧机构类型偏心夹紧机构 夹紧装置组成零件:偏心轮组件,压板,旋转销组件导向装置组成零件:钻模板,钻套,螺钉,定位销 分度装置 固定部分组成零件:无转动部分组成零件:无分度对定机构组成零件:无锁紧机构组成零件:无 夹具与机床联接方式相关零件:夹具体 联接方法:用压板压紧在工作台上或手扶固定夹具 夹具的结构特点(设计要点)1、沿轴线方向的自由度由一个可调支承钉限制,可适应不同轴向尺寸的工件; 2、用偏心轮实现快速夹紧,偏心轮回转中心高度及压板支点高度可调,可适应不同工件; X Z Y

浅谈高速动车组转向架五级修主要检修工艺及设备

浅谈动车组转向架五级修检修工艺及主要检修设备 (高加: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摘要:本文对动车组五级修检修主要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及检修使用主要工艺设备进行介绍,并对转向架构架、轮对组成、电机等关键部件进行详细阐述。 前言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分为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两种类型,两种转向架采用基本一致的结构型式,但非动力转向架没有牵引电机和驱动装置。每台动力转向架有两根动力轴,牵引电机采用架悬方式。转向架构架为H型箱形焊接结构,由侧梁、横梁及枕梁组成;一系悬挂是螺旋弹簧加垂向减振器;二系悬挂为带有辅助橡胶堆的空气弹簧直接支撑车体。动力转向架采用轮盘制动,非动力转向架采用轴盘制动。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五级修为分解检修,轮对需拆除电机、齿轮箱、轴箱等部件并进行车轮退卸。油制动管路、牵引拉杆、及转向架配线等小部件进行状态修,不分解。 1、构架检修工艺 转向架解体后构架组成经清洗干燥后进入检修作业区,构架检修主要工艺流程为:构架外观检查→构架主要焊缝和吊座焊缝脱漆→主要焊缝和吊座焊缝磁粉探伤→构架焊修→空气室压力试验→构架尺寸测量→构架涂漆。 构架的脱漆、涂漆应在密闭间内进行,密闭间电气设备应具备防爆功能,密闭间安装送排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脱漆剂及油漆含量低于燃爆点。构架的探伤采用湿法人工磁粉探伤,对侧梁与横梁连接部位焊缝以及电机吊座、制动吊座焊缝进行探伤,保证上述部位不得存在裂纹,探伤作业也应在封闭暗室内进行,对有裂缝的部位应进行打磨、修补。 2、轮对组成检修及主要工艺设备 检修内容包括轮轴检修、齿轮箱检修、轴箱轴承检修、电机检修及其它小部件的检修。检修流程为:齿轮箱冲洗→轮对脱漆→轴箱轴承拆解→空心车轴超声波探伤→轮对退卸→车轴检修→车轴磁粉探伤→齿轮箱解体→齿轮箱分解与检修→更换小齿轮轴承→齿轮箱组装→齿轮箱跑合试验→轮对压装→轮对踏面镟修→轴承轴箱组装及跑合试验→轮对交验 2.1轮对检修 轮对五级修需退卸车轮。车轴轴身的检修对于表面不大于1mm的打击伤痕,进行局部打磨处理,表面沟槽型擦伤如不大于0.5mm,进行局部打磨处理,大于0.5mm则利用数控车床进行车削加工,如动车车轴的轮座与齿轮座之间的卸荷槽有损伤则车轴作报废处理。车轴需进行磁粉探伤,探伤部位包括轴身、轮座、制动盘座、轴颈。 车轮进行静不平衡位置检测并记录,轮对压装时两车轮静不平衡位置在同一平面且方向相反。 轮对检修主要工艺设备: (1)数控轮对压装机 满足动车组轮对压装、轮对注油压装、轮对退卸、轮对注油压装后的检压、轮对位置尺寸和跳动尺寸的检测,显示数据并打印。该设备应具备以下功能:

拆装转向架实验

实验一转向架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 1、实验目的 (1)该实验主要是使学生对城轨车辆转向架有直观感性的结构认识; (2)了解动力转向架特点,以及与非动力转向架的差别; (3)了解拆卸过程必须的流程、设备,以及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4)加深对动力转向架工作原理及特性的理解; 2、实验要求 (1)使用呆扳手进行转向架模型的拆卸与安装。 (2)计划拆卸零部件的顺序、摆放方法; 二、实验原理 转向架构成包括:轮对及轴箱装置、构架、转向架支承车体装置、弹性悬挂装置、齿轮 变速传动装置、制动装置等。 轴箱安装在轮对的两端,构架通过一次悬挂支撑在轴箱上。通过轴箱传递车体和轮对间 的垂直和纵向、横向水平荷载。 转向架支撑车体装置作为车体与转向架间的连接装置,直接或经二次悬挂座在构架上。 动力转向架的齿轮变速传动装置是将电机的高速转动,经减速变矩传递到轮对,并通过 轮轨间的粘着作用变为转向架亦或车辆的平动。该装置安装在轮轴上,位于轮对之间,其电机传动输入端侧,通过一吊杆悬于构架上。 蹄片制动装置作为一制动单元,分别安装在转向架四个轮子的水平径向位置,并在靠转 向架中心一侧。蹄片作为摩擦元件,在制动风缸弹簧压力作用下,在车轮和蹄片间产生制动摩擦力,通过磨损、摩擦、发热、噪音等消耗运动能量。但是制动摩擦超过轮对与钢轨间的粘着作用时,轮对将处于抱死状态,此时,车轮和轨道间处于纯滑动状态,将可能严重损伤车轮和钢轨。 盘式制动,制动盘在每个轮轴轮对内侧装有两组,制动蹄片机构安装在构架上,并在两 轮对内侧水平方向上。作用过程与蹄片制动相仿。 弹性悬挂装置包括一次和二次悬挂。弹性悬挂装置作用是减缓轮轨间的振动冲击作用, 提高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和乘坐的舒适度。 三、实验仪器及实验设备 1) 叠板橡胶弹簧轴箱定位,二系空气弹簧弹性悬挂动力转向架模型(1:2); 2) 转臂式轴箱定位,二系空气弹簧弹性悬挂转向架模型(1: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结构与原理实验指导书 4 3) 实验室主要工具包括: 呆扳手、活动扳手等 (在实际现场主要设备包括:龙门吊、专用工具、吊带等) 四、预习要求 1、预习动力转向架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五、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 1、拆卸内容 主要包括: ● 电机拆卸 ● 齿轮箱吊杆与架体分离

转K型转向架简要说明

转K1型转向架 转K1型转向架的研制背景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方式必需进行变革,而开行各种型式的直达快运货物专列,不仅方便广大客户,还可为铁路创造很大的经济效益。为了与客车最高运行速度相匹配,取得最佳运输经济效益,要求全路货物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应达到每小时120公里,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健技术之一就是研制出快速货车转向架。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1992年经铁道部立项批准后研制这种转向架,1994年完成样机试制并投入海拉尔分局管内进行运用考验,1997年年完成了正线动力学试验,同年12月通过铁道部组织的技术审查。当年装在50辆P65型行包快运棚车上投入运用。 由于转K1型转向架良好的高速运行稳定性,同时还具有铸钢三大件式转向架适应扭曲线路能力强的优点,在国内2E轴低动力作用转向架上得到应用,并装于C76型敞车在大秦线运用到今技术状态良好。 由于转K1型转向架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在出口车上得到大量应用。用于出口澳大利亚C35型粮食漏斗车、 C3型集装箱平车、 C32型煤炭漏斗车、 C35-100型粮食漏斗车、五单元关节式集装箱平车、 C3-1型集装箱平车等车型共计1000多辆。在运用中提高了运行速度,减少了轮缘磨耗量,节约了维修成本,所以受到用户的好评。 名称定义:该转向架名称由铁道部运输局1999年TB438号电报命名,转字表示转向架,K表示快速,1表示顺序系列。 用途:适用于轴重21吨、轨距1435毫米、最高运行速度每小时120公里的各型提速货车。 2 转K1型转向架的主要结构与特点 转K1型转向架由二个RD2型轮对、四个TBU-CSD-SKF-197726圆锥滚子轴承、四个铸钢承载鞍、四个轴箱一系八字形橡胶剪切垫、二个铸钢侧架组成、十组双卷二级刚度摇枕弹簧、四组双卷减振弹簧、四个ADI奥-贝球铁斜楔、一个铸钢摇枕组成、一个下心盘、两套双作用常接触滚子旁承、一套侧架弹性中交叉支撑装置、四块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以及下拉杆式基础制动装置等主要零部件组成。

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实验报告

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该厂把目标管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目标制订阶段 1.总目标的制订。 该厂通过对国内外市场机床需求的调查,结 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实验报告31 姓名学号专业机制成绩课程名:机械制造基础日期 2015.12.25 指导教师赵瑾实验题目: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夹具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 理解夹具各部分连接方法,了解夹具的装配过程 3. 掌握夹具与机床连接、定位方法,了解加工前的对刀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1. 铣床一台 2. 铣床夹具一套 3. 拆装、调整工具各一套 三、【实验原理】

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该厂把目标管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目标制订阶段 1.总目标的制订。 该厂通过对国内外市场机床需求的调查,结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 熟悉整个夹具的总体结构,熟悉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及定位关系。 2. 使用工具,按顺序把夹具各连接元件元件拆开,注意各元件之间的连接状况,并把拆掉的各元件摆放整齐。 3. 利用工具,按正确的顺序在把各元件装配好,了解装配方法,并调整好各工作表面之间的位置。 4. 把夹具装到铣床的工作台上,注意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调整好夹具相对机床的位置,然后将夹具夹紧。 5. 将工件安装到夹具中,注意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紧。 6. 利用对刀塞尺,调整好刀具的位置,注意对刀时塞尺的使用。

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该厂把目标管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目标制订阶段 1.总目标的制订。 该厂通过对国内外市场机床需求的调查,结 五、【实验现象、结果记录及整理】 1、找出夹具中的定位元件、夹紧元件。 ①定位元件:定位支承板3,V形块5。 ②夹紧元件:偏心轮及活动V形块。 2、找出夹具中的对刀元件、夹具体及导向元件。 ①对刀元件:对刀块6 ②夹具体:零件1

转向架工艺

填空 1.装在运行速度120km/h的车辆上轮对须经过(静平衡)试验。 2.调整上旁承与下旁承滚子间隙可利用(摇枕旁承盒内)的调整垫板进行调整。 3.同一摇枕两个弹性旁承的橡胶体组装方向应(相反),同一辆车应(同侧同向)。 4.交叉杆端头紧固螺栓紧固力矩为(675~700N·m)。 5.车辆脱轨、颠覆时需(更换)交叉支撑装置。 6.同一转向架两个轮对车轮直径之差不大于(4mm)。 7.弹簧高度测量尺用于测量弹簧的(自由高)。 8.轴向橡胶垫允许有(龟裂),但橡胶体表面圆周方向裂纹长度不超过(1/3周长)。 判断 1.调整上旁承与下旁承滚子间隙可利用上旁承的调整垫板进行调整。(×) 2.禁止顶升侧架一端更换承载鞍。(√) 3.可以借助交叉支撑杆吊装、支撑及捣运转向架。(×) 4,挡键与轴承外圈的最小间隙不得小于1mm。(×) 5.转向架组装时,弹簧必须落入侧架和摇枕的弹簧定位脐及挡边之内。(√) 6. 同一辆车弹性旁承的橡胶体组装方向应同侧同向。(√) 7.下心盘面与下旁承面测量尺的目的是保证落车后弹性旁承具有合

适的压缩量(√) 8.上旁承与下旁承接触面间须涂适量润滑脂。(×) 9.同一摇枕两个弹性旁承的橡胶体组装方向应相同。(×) 10.交叉支撑装置组装需使用专用定位胎具或自动定位检测组装装置(√) 选择 1.测量弹簧的自由高可采用(B) A.深度卡尺 B. 弹簧高度测量尺 C.卡尺 D.卷尺 2.转向架组装时(C)须涂适量润滑脂。 A.轴承外圈与承载鞍鞍面间 B.承载鞍顶面与侧架导框顶面间 C. 各圆销表面 D.上心盘与下心盘间、 3叉杆端头紧固螺栓紧固力矩为(A) A. 675~700N·m B.170~230N·m C.960~1030N·m D.270~330N·m 4.橡胶体允许有龟裂,但橡胶体表面裂纹深度不超过5mm,或水平投影长度不超过该边长的(D) A. 3/4 B.1/2 C.1/3 D.1/4 5.调整上旁承与下旁承滚子间隙可利用(C)调整垫板进行调整。 A. 旁承体下方 B.上旁承 C. 摇枕旁承盒内 D.纵向 6. 装在运行速度(D)的车辆上轮对须经过静平衡试验和动平衡试验。 A.80km/h B.100km/h 1/4 C.120km/h 1/2 D.160km/h 7.提速转向架为何要求同一转向架两侧架的固定轴距差不大于(C)。

地铁车辆基地转向架检修工艺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4145722.html, 地铁车辆基地转向架检修工艺浅析 作者:张文景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第10期 【摘要】转向架检修是地铁车辆大架修的重要检修内容,检修工序繁琐,设备众多,流 程复杂,为之服务的工艺布局设计是转向架检修效率、检修质量的决定因素,也是车辆基地工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转向架检修流程、工艺布局、检修设备等方面进行探讨,浅析合理流畅的转向架检修工艺设计应注意的要点,难点。 【关键词】地铁车辆基地转向架检修工艺设计 在我国以预防性检修为主的检修制度中,地铁车辆运行5年或运行里程达到60万公里需要架修,运行10年或运行里程达到120万公里需要大修[1]。大修和架修中都将转向架彻底分解,对每个零部件严格检修,使转向架能够恢复到良好的技术状态。 转向架检修采用流水作业,转向架检修工艺布局为转向架检修作业服务,检修区包括转向架存放区、转向架拆解组装区、构架检修区、转向架部件检修区、轮轴检修区、轮对存放区、电机检修区等。转向架与车体分离转运至转向架检修区,经过电机拆解、转向架清洗、轮对构架分离、配件拆解、构架检修、配件检修、轮对轴箱分解、轮对清洗除锈、轮轴探伤、车轮镟修、轮对轴箱同温组装、轮对跑和试验、转向架组装、转向架静载试验再返回大架修库与车体组装,检修工艺流程见图1。转向架检修区宜毗邻大架修库设置,并与之通过轨道和转向架转盘连接,依据检修流程综合考虑合理流畅的检修线路。 图1 转向架工艺检修流程图 1 转向架检修区布局设计 1.1转向架存放区 转向架存放区用于待修与修竣转向架存放,应与大架修库、临修库股道通过轨道与转向架转盘连通,便于转向架转运。存放规模应按照大架修远期规模对应的转向架数量进行设置。转向架存放区一般设置是在检修区端部设置数条平行轨道,便于转向架集中存放,工艺布局紧凑,但作业时需用起重机吊运转向架至流水线上,效率较低;也可在边跨处设置一条贯通检修区的长股道,此种方式可以减少起重机吊运作业,待修转向架可直接推入流水线,但需人工推行转向架走行较长距离。 1.2转向架拆解组装区

4.2液压助力转向机拆装与检测实训指导书

项目十一:液压助力转向机拆装与检测操作规范流程 一、项目内容 1.液压助力转向机的拆卸与安装; 2.液压助力转向机检测与调整; 二、项目目标 当您认真学习完液压助力转向机拆装与检测操作规范流程后,您将具备以下的能力: 1.良好的工作素养; 2.了解动力转向系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3.掌握拆装与检查动力转向系统的方法与技能; 4.学会正确使用相关工具。 三、实训设备 1.设备 桑塔纳型系列轿车一台(有完好动力转向系统) 2.工具 专用工具1套,油压检测仪表1套,常用维修工具1套 3.器材及物品 抹布 四、液压助力转向机拆装与检测操作规范流程 (一)液压助力转向机的拆卸与安装操作规范流程 1.拆卸液压助力转向机

图2-114 液压动力转向机构的分解结构图 ⑴吊起车辆。排放转向液压油(ATF润滑油)。 ⑵拆下固定横拉杆的螺母。 ⑶拆卸左前轮罩处的转向器固定螺栓。 ⑷松开在转向控制阀外壳上的高压油管。 ⑸拆卸后横板上固定转向器的左边自锁螺母。 ⑹把车辆放下。拆卸紧固齿条与转向横拉杆的螺栓。 ⑺拆卸仪表板侧边下盖、通风管和踏板盖。 ⑻拆卸紧固转向小齿轮与下轴的螺栓,使各轴分开。 ⑼拆卸防尘套。从汽车内部,拆卸固定转向控制阀外壳上回油软管的泄放螺栓。 ⑽拆卸后横板上转向器的固定自锁螺母。

⑾拆下转向器。 2、动力转向机构零件的检查 ⑴检查转向柱有无弯曲(转向柱直线度误差应不大于1.00㎜)、安全联轴节有无磨损或损坏、弹簧弹性是否失效,如有则应修理或更换新件。 ⑵横拉杆直线度误差应不大于1.50㎜,否则更换。 ⑶接触环弹簧及横拉杆球头销弹簧失效,各橡胶、塑料衬套及防尘套老化、破裂或磨损严重,横拉杆螺纹损伤超过2牙、球头销磨损严重或出现裂纹等,均应更换。 ⑷检查齿条。将齿条架于平板“V”型铁上,用百分表检查径向圆跳动。最大径向圆跳动为0.3mm,否则应予更换。检查齿条背面有无磨损或损坏,如有,应更换齿条。 3、动力转向器的安装与调整 安装时应注意:油泵上和在转向控制阀上固定泄放螺栓的密封环只要被拆卸,就应该更换。 ⑴安装后横板的转向器,安装自锁螺母但不必完全拧紧。 ⑵吊起车辆。在转向油泵上安装高压和回油软管,并用40N〃m 的力矩拧紧螺栓,并使用新的密封圈;安装在左前轮罩上的转向器固定螺栓,并用20N〃m的力矩拧紧螺母,安装在后横板上转向器固定自锁螺母,并且用40N〃m的力矩拧紧螺母;把高压管固定在转向控制阀外壳上。 ⑶把车辆放下。用40N〃m的力矩拧紧在后横板上转向器的固定

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实验报告

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实验报告31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 成绩_______ 课程名:机械制造基础日期 _指导教师赵瑾________ 实验题目:_______________ 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夹具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 理解夹具各部分连接方法,了解夹具的装配过程 3. 掌握夹具与机床连接、定位方法,了解加工前的对刀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1. 铳床一台 2. 铳床夹具一套 3. 拆装、调整工具各一套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 熟悉整个夹具的总体结构,熟悉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及定位关系。 2. 使用工具,按顺序把夹具各连接元件元件拆开,注意各元件之间的连接状况,并把拆掉的各元件摆放整齐。 3. 利用工具,按正确的顺序在把各元件装配好,了解装配方法,并调整好各工作表面之间的位置。 4. 把夹具装到铳床的工作台上,注意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调整好夹具相对机床的位置,然后将夹具夹紧。 5?将工件安装到夹具中,注意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紧。 6.利用对刀塞尺,调整好刀具的位置,注意对刀时塞尺的使用。

五、【实验现象、结果记录及整理】 1、找出夹具中的定位元件、夹紧元件。 ①定位元件:定位支承板3,V形块5。 ②夹紧元件:偏心轮及活动V形块。 2、找出夹具中的对刀元件、夹具体及导向元件。 ①对刀元件:对刀块6

②夹具体:零件1

v1.0可编辑可修改 六、【分析讨论与思考题解答】 1、加工中为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试进行定位分析。 建立坐标系如图。 铳轴端槽:长V形块5,限制工件X,X,Y,Y4个自由度 支承板3,限制工件Z 1个自由度,共限制工件 因在工件上只加工一个槽,Z可不限制。 2、夹具是如何与机床相连的 夹具是通过定向键2与铳床连接在一起的。 Y 5个自由 度。

[资料]中国铁路客车转向架的长大

中国铁路客车转向架的发展 转向架可以说是铁道车辆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直接承载车体重量,保证车辆顺利通过曲线。同时,转向架的各种参数也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稳定性和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客车转向架技术逐渐成熟,空气弹簧,盘型制动,电子防滑器等新技术的采用使转向架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我国客车转向架的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 1 . 20 世纪 50 年代 这个时期,我国首次自行设计了转向架,主要型号有 101 、 102 、 103 型,是 21 型客车使用的导框式转向架,构造速度是 100km/h ,其结构复杂,笨重,运行性能差,现已淘汰。 插图101 转向架 插图201 转向架 2 .202 转向架 202 转向架是四方厂为22 型客车生产的无导框 C 轴转向架,构造速度为120km/h ,自1959 年起制造。它采用铸钢H 型构架,导柱式轴箱定位装置,摇动台式摇枕弹簧悬挂装置,两系圆弹簧,摇枕弹簧加油压减振器,吊挂式闸瓦基础制动等。该转向架已经于1986 年停产。 插图202 转向架 3 .70 年代206 、209 转向架及其改进 70 年代,四方厂研制了U 型结构的206 转向架,浦镇厂研制了H 型构架的209 转向架。206 转向架采用侧部中梁下凹的U 型构架,干摩擦导柱式轴箱定位装置,带横向拉杆的小摇动台式摇枕弹簧悬挂装置,双片吊环式单节长摇枕吊杆外侧悬挂以及吊挂式闸瓦基础制动装置等,结构可靠,运行平稳,磨损少,检修方便,1993 年开始在中央悬挂部分加装横向油压减振器,加装两端具有弹性节点的纵向牵引拉杆,形成206G 转向架,后加装盘型制动装置,形成206P 转向架。 插图206 转向架 插图206G 转向架 插图206P 转向架 209 转向架是浦镇厂在 205 转向架的基础上研制的,于 1975 年开始批量生产。它采用 H 型构架,导柱式轴箱定位装置,摇动台式摇枕弹簧悬挂装置,长吊杆,构架外侧悬挂,两高圆弹簧,摇枕弹簧带油压减振器,吊挂式闸瓦基础制动装置等。 1980 年后,又生产了具有弹性定位套的轴箱定位结构和牵引

设备拆装实训心得3篇.docx

篇一:设备拆装实训心得 机械拆装实习转眼就结束了,但留给我的收获却是巨大的。总的来说,这次实习活动是一次有趣的,且必给了我今后的学习工作上带来重要的经验的一次经历。对我们来说,机械拆装实训是一次很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甚至是我们生活态度的教育的一次机会!在这次实训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可是无实践的理论就是空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将理论真正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的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我以前总以为看书看的明白,也理解就得了,经过这次的实训,我现在终于明白,没有实践所学的东西就不属于你的。俗话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要读好书,而不是读死书。任何理论和知识只有与实习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作用。而作为思想可塑性大的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书本,还必须到实践中检验、锻炼、创新;去培养科学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独创,不断地提高自己。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机械拆装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我们知道,“机械拆装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完成工程基本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机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更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工程素质。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多多少少的使我们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这次拆装实习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加深了我们对模具,夹具内部原理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线路,同时也加深了对工具的使用和了解。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也增进了我们团队中的合作意识,

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标准对比.

文章编号:1002-7602(2011)09-0012- 06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标准对比 刘德刚1,刘宏友2,李庆升1 (1.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11; 2.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部,山东青岛266031 )摘要:从试验内容、试验载荷、试验工况组合和试验结果评定等方面对比了UIC、EN和JIS关于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的标准, 并针对我国进行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给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构架;静强度试验;疲劳试验;UIC515;UIC615;EN 13749;对比中图分类号:U270.331+ .8文献标识码:B 转向架构架是车辆系统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承载部 件,疲劳破坏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抗疲劳强度设计是转向架的设计重点。针对构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国外高速铁路发达国家有设计规范和试验规范,用以指导构架的设计和生产,保障其强度特别是疲劳强度的可靠性。 我国铁路经过6次大规模提速,车辆运行速度有了大规模的提高,转向架构架承受的动态载荷越来越剧烈, 其疲劳可靠性是摆在每位从事铁道车辆疲劳强度研究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其疲劳强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对国外高速铁路发达国家的试验标准进行对比研究。这些标准包括:

UIC 515—4—1993《铁路客车—拖车转向架—传动齿轮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试验》(以下称UIC515—4);UIC 615—4—2003《动力单元—转向架和走行装置—转向架构架的结构强度试验》(以下称UIC615—4);EN 13749—2005《铁路应用—转向架结构要求的规定方法》(以下称EN13749);JISE 4207—2004《铁路车辆—转向架—转向架构架设计通则》(以下称JISE4207);JISE 4208—2004《铁路车辆—转向架—载荷试验方法》(以下称JISE4208)。UIC515—4、UIC 615—4均是单一叙述转向架构架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试验的标准,其中,UIC515—4针对无动力转向架,而UIC 615—4针对有动力的机车和动车转向架。 EN 13749是关于转向架构架强度设计、计算、试验和生产制造的标准,在其附录C、D中叙述了试验载荷计算方法,附录F叙述了静强度试验方法,附录G 收稿日期:2011-02- 21-,男。叙述了疲劳试验方法。该标准根据用途和特点将转向架划分为7种类型,其中类型B—I和B—II转向架的试验方法适用于客车、动车和拖车,本文的对比也是基于这2类转向架。 JISE4207、JISE

机电设备维修 实训报告

实训日期: 指导教师: 一.实训目的 通过这次实训,对设备的预防保养、日常维护、故障请修备品零件管理、维修绩效作业有章可循,以维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率而打下良好的基本操作基础。 1.让我们了解拆装实训的性质.机电设备的结构。 2.让我们了解拆装的部位和它的功能。 3.让我们了解拆装实训的安全和文明操作的注意事项。 4.让我们在学习机电维修中懂得如何看装配图,然后在进行维修。 二.实训任务 1.提高我们对机床设备的内部结构的认识。 2.掌握机电设备的拆装和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了解拆装的部位和它的功能。 4.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所用的材料。 三.实训内容 1.卧式车床各部分的名称和用途 (1)变速箱变速箱用来改变主轴的转速。主要由传动轴和变速齿轮组成。通过操纵变速箱和主轴箱外面的变速手柄棗改变齿轮或离合器的位置,可使主轴获得12种不同的速度。主轴的反转是通过电动机的反转来实现的。 (2)主轴箱主轴箱用来支承主轴,并使其作各种速度旋转运动;主轴是空心的,便于穿过长的工件;在主轴的前端可以利用锥孔安装顶尖,也可利用主轴前端圆锥面安装卡盘和拨盘,以便装夹工件。 (3)挂轮箱挂轮箱用来搭配不同齿数的齿轮,以获得不同的进给量。主要用于车削不同种类的螺纹。 (4)进给箱进给箱用来改变进给量。主轴经挂轮箱传入进给箱的运动,通过移动变速手柄来改变进给箱中滑动齿轮的啮合位置,便可使光杆或丝杆获得不同的转速。

(5)溜板箱溜板箱用来使光杠和丝杠的转动改变为刀架的自动进给运动。光杠用于一般的车削,丝杠只用于车螺纹。溜板箱中设有互锁机构,使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6)刀架刀架用来夹持车刀并使其作纵向、横向或斜向进给运动。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见图1): 图1 刀架 1)床鞍。它与溜板箱连接,可沿床身导轨作纵向移动,其上面有横向导轨。 2)中滑板。可沿床鞍上的导轨作横向移动。 3)转盘。它与中滑板用螺钉紧固,松开螺钉便可在水平面内扳转任意角度。 4)小滑板。它可沿转盘上面的导轨作短距离移动;当将转盘偏转若干角度后,可使小滑板作斜向进给,以便车锥面。 5)方刀架它固定在小滑板上,可同时装夹四把车刀;松开锁紧手柄,即可转动方刀架,把所需要的车刀更换到工作位置上。

拆装实验报告1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专业技术综合实践 院部: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学号:1030670326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姓名:程倩娟 指导教师:刘汉代 二〇一三年六月

夹具拆装综合实践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夹具的结构和夹具主要零部件的基本构造与组成,如夹具体、定位元件、夹紧机构、辅助装置; 2、了解夹具体、定位元件、夹紧机构、辅助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 3、熟悉夹具的拆装和调整过程,初步掌握夹具的工作原理。 注意事项:1. 夹具体的材料; 2. 定位方式的选择; 3. 夹紧机构确定; 二、实验设备及拆装工具 1、实验设备:夹具 2、拆装工具:各类扳手、钳子、螺丝刀、锤子等。 分组安排: 注:F是组长,担任检查和调试任务。 三、实验内容 1、双臂曲柄钻孔组合夹具结构简图及拆装步骤

1)双臂曲柄钻孔夹具结构简图(如下) 双臂曲柄钻孔组合夹具 1—长方形基础板2—伸长板3、4、12—方形支承5—圆形定位盘6—圆柱形定位销7—螺栓8—垫圈9—螺母10—a孔 11、14—钻模板13—b孔15—槽用方头螺栓 2、确定拆装方案 1)拆过程 旋转螺母9,使其从螺栓杆7上取下;依次取下垫片8、工件、定位销6、定位盘5、方形支撑4、最后从基础板1上取下螺栓杆7。 工件定位装置拆卸:旋转螺母,使其从螺栓杆上取下;然后取下垫片;从钻套10中取下定位螺钉,然后从螺杆上取下钻模板11、依次取下方形支座12、将螺栓杆从基础板1上拿下。 旋转螺母,将其从螺纹杆上拿下,然后取下垫片,将方形支撑3从螺栓杆上取下;旋转螺母,将其从螺栓杆上取下,依次取下伸长板2,最后从基础板上取下螺栓杆。

转向架

第一部分:206家族谱系 1、206转向架最早名为UD3型转向架,U型构架,无牵引拉杆,使用纵向摇枕挡作为定位元件。构造速度160km/h 2、206G在206基础上加装牵引拉杆等。长牵引拉杆版只用于18A、19A客车。 3、206P在206G基础上加装盘型制动装置,形成206P转向架。 4、206WP四方厂为广深线准高速客车和发电车设计的转向架,中央悬挂为无摇动台高圆簧外侧悬挂,摇枕均为焊接结构,U型侧梁,采用单转臂式轴箱定位,采用盘型制动和踏面复合制动。 5、206KP206WP的同期产品,二者除中央悬挂部分和构架侧梁局部不同外,206KP为空气弹簧,并加装抗侧滚扭杆,其他部分完全相同。在此转向架基础上发展出SW-160转向架。 6、SW-160SW在206KP基础上研制,优化了一系、二系悬挂系数;采用轴盘式基础制动装置。 7、SW-160H为替换大量老旧206WP、206KP转向架而生产,与车体接口不同。 8、SW-200构造速度200km/h,每轴3块盘。 第二部分:209家族谱系 现在大量使用的209系列转向架实际上是从最早的205转向架发展而来的。当年由205转向架发展出两种架子,装C轴称为208,D轴称为209。 1、209型转向架铸钢H型构架,无牵引拉杆。 2、209T转向架在209转向架基础上加装牵引拉杆等,形成209T转向架。T代表踏面制动。 3、209P转向架取消209T的踏面制动,加装盘形制动,形成209P转向架。 4、209PK转向架P=盘式制动,K=空气弹簧,在209T转向架的基础上,浦镇厂开发了供双层客车使用的209PK转向架,其构造速度为140km/h 。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改进:采用盘型制动和单元制动缸,取消踏面制动;设空重调整阀;采用空气弹簧和高度调整阀;安装抗侧滚扭杆;保留了摇动台结构。 5、209HS是浦镇厂在209PK转向架的基础上研制的,构造速度为 160km/h ,主要有以下改进:轴箱定位结构由弹性摩擦套定位改成无磨耗的橡胶堆定位;摇动台吊杆端部由销孔结构改为无磨耗弹性吊杆结构;改心盘支重为全旁承支重;取消空气弹簧阻尼孔,加装垂直油压减振器;轴箱悬挂系统加装垂直油压减振器;采用钢板焊接型构架以减轻自重;加装电子防滑器等。 6、TKZ9唐山厂制造,构架采用209HS转向架构架,吊挂式摇动台仿CW-2系,最大试验速度207km/h。 第三部分:长客CW系列、四方SW系列、浦镇PW系列 1、CW-2系其渊源为英国样车的BT-10转向架。共有钢簧CW-1、空簧CW-2两大系列。 其中:用于中韩合造车KD25C的CW-1A、用于RZ25C、CA25C的CW-2A、用于SY25-97846的CW-2G构造速度为200km/h,其余构造速度为160km/h。CW-200。该转向架渊源是我国最早的无摇枕转向架长客250km/h无摇枕转向架,构造速度200km/h。CW-200K为在此转向架基础上减去一块制动盘以及其他一些简化。此外长客“北亚”拖车使用的CW-160转向架与此类似。 2、SW-220K。此转向架大量用于19K、25T客车。最大运行速度160km/h。 3、PW-200构造速度200km/h。 4、PW-200K。这是浦镇厂仿造AM96生产的一种转向架,但是仿得不是很像。不过浦厂的民用25T(长沙猪Z17/8)使用四方厂SW-220K转向架。 5、AM96。跟着BSP来的法制转向架,构造速度200km/h,但由于只有2块盘,只能跑160。(二)、结构特点 为了保证准高速下的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209HS型转向架在209T型转向架的基础上采取

转向机的拆装

转向机的拆装(采埃孚转向机) 【拆下转向机】 1、仔细清洁转向机及其周边,特别是油管。 2、放油。 3、拆下油管。 4、封闭油管,防止污物进入。 5、检查垂臂轴和垂臂的位置,标志是否对齐。 注意:如果标志未对齐,首先向车辆制造厂询问是否有这样的安装要求。 6、松开锁紧螺母(50) 7、用专用工具(7418 798 202)拆下垂臂。 ▲小心: 加热垂臂,或用扁冲敲出垂臂,或用榔头敲出垂臂,这些都不允许,否则将造成转向机内部损坏。 8、对于可调式转向柱,将转向柱调至最高。用合适的绳带穿过转向轴十字叉空隙,吊住转向轴。 9、松开转向轴与转向机的连接螺栓,将其分离。 10、拆下转向机固定螺栓,拆下转向机。 【重装转向机】 ▲小心: 为保证转向机工作正常,应在安装前尽可能清洁相关零部件。 注意: 为避免由于污物进入转向油路造成故障,在转向机转向泵各油口上的堵头,在连接油管前打开,油管和螺塞应仔细清洁和去除毛刺。 1、转动方向盘到直行位置。 2、清洁转向机安装支架及转向机的相关配合面。 3、对于可调式转向柱,用合适的绳带穿过转向轴十字叉空隙,吊住转向轴,将转向轴和转向机输入轴连接。 4、转动方向机至中位,使转向机输入端及输出端的相关标志对齐。 5、将转向机装在安装座上,拧紧固定螺栓。 6、装管柱和转向机之间的万向节或联轴器。 7、对于可调式转向柱,装万向节时不得损伤转向器上端密封件。 8、使转向轮处于直行位置。 9、将转向垂臂套在转向机上,使2者标志对齐。 10、按规定力矩拧紧防松螺母并冲铆(防松凹坑)。

11、连接转向拉杆和连杆。转动转向机使转向轮达到左极限位置,拆下转向拉杆。 12、对于自动调节转向限制器的转向机拆下调节螺钉(20和128)。 13、检查转向盘是否还可向左移动。如果转向机不能再向左打,转向限制位和锁定位必须重新设定。 ▲小心: 必须保证转向角限位在锁定点或转向桥极限位置,而不是在转向机的极限位置。

机械拆装实习心得

机械拆装实习心得 机械拆装实习转眼就结束了,但留给我的收获却是巨大的。总的来说,这次实习活动是一次有趣的,且必给了我今后的学习工作上带来重要的经验的一次经历。对我们来说,机械拆装实训是一次很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甚至是我们生活态度的教育的一次机会!在这次实训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可是无实践的理论就是空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将理论真正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的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我以前总以为看书看的明白,也理解就得了,经过这次的实训,我现在终于明白,没有实践所学的东西就不属于你的。俗话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要读好书,而不是读死书。任何理论和知识只有与实习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作用。而作为思想可塑性大的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书本,还必须到实践中检验、锻炼、创新;去培养科学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独创,不断地提高自己。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机械拆装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我们知道,“机械拆装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完成工程基本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机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更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工程素质。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多多少少的使我们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这次拆装实习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加深了我们对模具,夹具内部原理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线路,同时也加深了对工具的使用和了解。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也增进了我们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因为发动机不是一个人就能随便能够拆卸得下来的,这就需要我们的配合与相互间的学习,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收获颇丰,不仅是知识方面,而且在我们未来的工作之路上,它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面对未来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与此同时,通过本期的拆装实习,让我们认识到,要想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实习效果,指导老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及动手能力,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要细致、耐心,要口传身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硬的本事。 总之,本次机械拆装实训确实让我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尤其在实际操作方面,遗憾的是时间有些短。通过本次实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主要是绘图能力及实践经验方面有欠缺。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不断提升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