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探讨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探讨摘要】进一步完善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方法。
方法针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辨证论治,采取针灸推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颈椎病是颈椎综合征的简称。
是指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脱出,以及颈椎间关节、韧带等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颈部交感神经等而出现的一组症候群。
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以颈项、肩臂、肩胛上部、上胸壁及上肢疼痛或痛麻为主要特征。
多由劳损、外伤、年老体弱等因素,导致正气虚弱,筋脉失养;或外邪入侵肌体,络脉痹阻,迁延日久,损伤肝肾,骨痿筋伤而成。
本病的部分症状分别同中医的痹证、痿证、头痛、眩晕、项强、项筋急、颈项痛等病。
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12月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运用推拿手法并配合针灸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针灸、推拿结合具有活血化瘀、补肾通络的功能,可有效改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内外兼治,疗效确切,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证相类似。
2 辨证本病以颈项、肩臂、肩胛上部、上胸壁及上肢疼痛或痛麻为主要临床表现。
轻者头晕,头痛,恶心,颈肩疼痛,上肢麻木无力;重者头摇身颤,步履蹒跚。
本病的辨证,应以六淫辨证和经络辨证为主,并结合脏腑辨证和气血辨证,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部位。
经络辨证主要是确定病位属何经。
属风寒者兼有畏风寒,舌苔薄白,脉浮紧;风湿者兼有脘闷纳呆,大便溏薄或粘滞,肢体沉重无力,舌淡体胖,苔白腻,脉弦滑;偏于气滞者,头项胀痛,急躁易怒,脉弦数;偏于血瘀者,痛有定处,夜间尤甚,舌紫暗有瘀斑,脉弦细涩;病久伤及肝肾,可见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失眠多梦,头摇身颤,步履蹒跚,舌质红绛,少苔,脉细弱。
3 针灸治疗【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活血化瘀。
取颈夹脊穴为方,根据症状配合循经远道取穴。
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配电针,并可加灸。
【处方】风池、天柱、肩外俞、大椎、颈华佗夹脊、悬钟、昆仑。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0卷第16期 -19-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A clinical analysis of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sis by acupuncture and massage朱丽(江苏省南通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6)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8)16-0019-证型:ADI【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价值。
方法:颈椎病患者80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单纯针灸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针灸推拿组在针灸的基础上加推拿治疗。
结果:两组颈椎病患者治疗前证候测评积分[(34.26±6.33)VS(33.48±6.20)]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半月以后,针灸推拿组证候测评积分为(8.13±2.13),低于单纯针灸组的(14.25±4.1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单纯针灸组的80.00%(P<0.05)。
结论:对于颈椎病患者,针灸能够疏通筋骨,推拿能起到舒经活络、消肿止痛、散瘀活血的作用,两种治疗方式联合使用,能够互相协调,取得理想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颈椎病;临床价值【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80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digital random grouping,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acupuncture group was treated by acupuncture, and the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roup received massage more.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syndromes in two groups were (34.26±6.33) and (33.48±6.20) respectively (P>0.05). In 15 days, the evaluation score of syndrome in the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roup was (8.13±2.13), which was lower than (14.25±4.14)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The efficiency in the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roup was 95.00%, which was lower than 80.00%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plus massage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shows a good effect,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Acupuncture; Massage; Cervical spondylosis; Clinical value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16.008颈椎病作为临床多发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生活压力过大、慢性劳损、椎管狭窄或退行性病变等,都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所以做好颈椎病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1],针灸、理疗作为临床常用治疗手法,在颈椎病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效果[2]。
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目的讨论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针灸推拿治疗,实验组给予患者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经对比不存在对比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可采取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标签:颈椎病;针灸推拿;中药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也称其为颈椎综合征,是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本病发病人群较为广泛,30~70岁人群为常见发病人群,本病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上肢麻木、颈肩痛等[1]。
本病在临床治疗中常用治疗方式为针灸、推拿治疗,虽然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治疗时间较长,为此我院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针灸推拿、中药联合治疗方式,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2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实验组包含了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0~67岁,平均(48.5±2.3)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2±1.3)年;对照组包含了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5~60岁,平均(47.5±2.5),病程2~9年,平均病程(5.5±1.2)年,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经对比不存在对比价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针灸推拿治疗,治疗方式如下:在推拿过程中患者取坐位或者俯卧位,操作者采用平补平泻的针法对患者大椎穴、夹脊穴、阿是穴、天柱穴等穴位进行针灸,其针灸频率为每10分钟一次,留针30分钟;操作者应运用一指禅推手法对风府-哑门-大椎穴位置进行推拿,推拿时间为每次5分钟;操作者运用揉法对患者二侧风池、大杼穴进行推拿,推拿时间为每次5分钟;对患者肩颈部及臂部运用拿法、滚法、抖法进行推拿,推拿时间为每次5分钟;对患者肩外俞穴、天柱穴进行10次按压,七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200例临床观察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20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例颈椎病患者根据症状进行临床分型,采用针灸推拿治疗。
结果:临床治愈159例,占79.5%;显效23例,占11.5%;改善12例,占6%;无效6例,占3%;总有效率97%。
结论: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推拿;临床观察颈椎病是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致使神经、血管、骨髓等受损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常见中老年人,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愈来愈年轻化,长期伏案工作人员,是颈椎病高危人群,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目前多采用保守疗法治疗。
近年来,笔者采用颈部夹脊穴位温针疗法为主,配合刺络放血与推拿综合治疗颈椎病20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分型及症状:全部病例均依x光片、ct或核磁共振临床检查确定诊断。
1.1颈型:颈后部疼痛、酸胀,可向枕部及肩背部放射,颈部肌肉紧张,僵硬感有压痛。
1.2神经根型:一侧颈肩反复发作的疼痛、麻木。
仰头、咳嗽时症状加重,手指麻木、活动不灵。
压头牵拉试验阳性。
1.3椎动脉型:与头颈活动相关,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觉障碍、耳鸣耳聋、头痛偏一侧,严重者可出现猝倒。
引颈旋转试验阳性。
1.4交感神经型:心慌、胸闷、手足多汗。
1.5脊髓型:双侧下肢沉重无力麻木,有踩棉花感,逐渐发展行走困难。
1.6混合型: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症状称为混合型。
2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0例,男90例,女110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24岁,平均53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9年。
其中神经根型112例,占56%,交感神经型8例,占4%,椎动脉型20例,占10%,混合型32例,占16%,脊髓型28例,占14%;全部病例均依x光片、ct或核磁共振临床检查确定诊断。
3针灸方法分型选穴3.1神经根型:风池、颈夹脊穴、肩井、曲池、外关、合谷。
3.2颈型:风池、颈夹脊穴、天柱、肩井、后溪。
分析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分析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浅析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择在近年来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实行针灸治疗,实验组在实行针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5%(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针对发病率较高的颈椎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病;临床效果;针灸推拿颈椎病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是由于机体供血不足造成,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活动不便、疼痛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如: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治疗后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且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
近年来,针灸推拿在颈椎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
为了探讨颈椎病患者中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
对近年来在我院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
调研中,男57例,女43例,其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为49.5±1.5岁。
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得到确诊,符合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
两组入院时间、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主穴取颈夹脊和风池穴。
(2)配穴根据临床不良症状取穴。
有上肢酸痛麻木症状患者,取肩井穴、肩外俞、天宗、曲池和外关穴;有下肢酸痛麻木症状患者,取殷门穴、环跳穴、昆仑穴、委中穴、阳陵泉和足三里,根据受累神经部位和程度辩证加取相应的经脉穴位。
(3)主穴针刺手法:针尖向主穴斜刺,刺入深度约为1-1.5寸,患者有强烈针感和放射感为宜[2]。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6例临床分析
Ac u p u n c t u r e c o mb i n e d wi t h ma s s a g e o n v e r t e b r a l a r t e r y t ) , p e o f c e r v i c a l s p o n d y l o s i s c l i n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8 6 e a s e s
< 0 . 0 5 ) . Co n c l u s i o n ma s s a g e a n d a c u p u n c t u r e r i g h t v e r t e b r a l a r t e r y t y p e c e r v i c a l s p o n d y l o s i s t r e a t me n t . t h e e f f e c t i S g o o d . f e we r
8 6 c a s e s o f v e r t e b r a l a r t e r y t y p e c e r v i c a l s p o n d y l o s i s g r o u p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a n d o m n u mb e r t a b l e f o r t h e t e s t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o f 4 3 c a s e s :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t h e u s e o f a c u p u n c t u r e ; e x p e r i me n t a 1 g r o u p s :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t r e a t me n t b a s e d o n t h e u s e o f ma s s a g e t h e r a p y . Re s u l t s o f t r e a t me n t o f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I g r o u p we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b e t t e r也a n t h e c o n ro t I g r o u p e 衔c i e n c y r 尸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
该病的临床特点是颈椎退行性改变引起的神经根受压,导致颈部疼痛、肩部疼痛、手臂无力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是一种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特点。
本文旨在对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一、中医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中医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达到调整机体功能,促进康复的治疗方法。
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中医推拿通过调整颈部的神经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等作用,能够有效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中医推拿还可以调整整个身体的气血运行,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加速疾病的康复。
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也有独特的作用机制。
通过针灸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神经传导,缓解疼痛,同时还可以促进组织修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治疗作用。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调整神经系统功能等多方面,能够全面、多角度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二、临床疗效分析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应用已有较长的历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下面通过临床案例进行疗效分析。
病例一:患者王某,女,45岁,颈椎病症状为颈部疼痛、肩部酸痛,右侧上肢无力。
经过10次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后,患者的颈部疼痛减轻明显,肩部酸痛症状缓解,右侧上肢无力得到明显改善。
经检查,患者的颈椎病情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以上两个病例的举例,可以看出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推拿进行治疗。
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5.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5.7%,治疗组的整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结合推拿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71-02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多见的类型之一,主要是由于椎动脉受压或者是受刺激而导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继而出现症候群。
该病极易出现反复发作现象,且以老年患者居多,临床症状主要是发作性眩晕,并伴有恶心、颈肩痛、头痛以及视线不清等。
针灸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颇有特色,我院近几年也应用针灸结合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35岁至68岁范围内。
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前一周均停用一切药物,并排除其他疾病。
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1例患者。
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推拿进行治疗。
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方法的描述:首先对主要穴位部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取毫针对相关穴位进行依次进针,主要穴位分别是:颈夹脊、风池、百会、太冲、丰隆以及阴陵泉。
其中,颈夹脊进针时应沿着脊柱以75度左右的倾斜角度进入;风池穴应以患者鼻尖方向进入;百会穴应以15度左右的倾斜角度向前刺入;太冲穴、丰隆穴以及阴陵泉穴可直刺。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并肩周炎的100例临床效果分析
1 .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所有 入选 者均符 合 1 9 9 4年 国家 中医药管 理局发 布 的《 中
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 》 中关 于肩周炎 、 颈椎病 的诊 断标 准 ’ 。 排除 : ① 脊 椎 炎症 性 病 变及 脊 椎 骨 折 的患 者 ; ② 孕 妇及 哺 乳期 妇女 ; ③晕 针及 药物过 敏患 者 ; ④ 出血性 疾病 的患 者。 1 . 3 治 疗 方 法 对 照 组 采 用 中药 治 疗 , 自拟 方 :当归 1 2 g 、川 穹 1 2 g 、 桃仁 9 g 、红 花 9 g 、地 龙 9 g 、没药 6 g 、牛 膝 6 g 、乳 香 9 g 、 青皮 1 2 g 。水 煎服 ,每 日一剂 ,分两 次 口服 ,共 服用 1 4天 。
比。
1 . 5 统 计 学 方 法 采用 s P S S 1 1 . 0软件 对 数据 进 行统 计 学处 理 ,计 量 资 料 采用 检 验 ,P < 0 . 0 5为差 异性具 有统 计学 意义 。
2 结 果
2 . 1 经治 疗 ,治 疗 组 的总 有效 率 为 9 6 %,对 照组 的 总 有效 率 为 8 2 % ,治 疗组 的治 疗 效果 明显优 于 对 照组 ,详 见
世界最新 医学信 息文摘 2 0 1 3年第 1 3卷第 l 1 期
・
3 0 l
中 医 中药 ・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并肩周炎 的 1 0 0例 临床效 果分析
陈吉 ,管 占伟
( 新疆 兵团第二师焉耆医院 康复理疗科 ,新疆 焉耆 8 4 1 l O O)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病,由于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骨质增生引起的神经根受压,导致疼痛、麻木等症状。
针灸和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年龄范围在30-60岁之间,病程1-3年,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肩背部酸痛、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等,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二、治疗方法研究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针灸结合推拿的综合疗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针灸治疗:采用经皮穿刺针灸治疗,选择风池、天柱、风府、肩井等穴位进行针灸操作,每次保持20-30分钟。
2. 推拿治疗:通过肩颈推拿、颈椎牵引、颈部深部按摩等手法进行推拿治疗,每次保持20-30分钟。
3. 中药熏灸:在针灸操作后,选择适宜的中药进行熏灸治疗,以加强局部的疗效。
三、观察指标1. 疼痛缓解情况: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程度评估,分为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极度疼痛。
2. 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通过神经系统功能评定表(NFI)进行神经功能的评估,包括肌力、感觉、反射等指标。
3. 患者满意度:通过患者自评量表进行患者满意度的评定,包括治疗效果、舒适度、方便程度等方面的评价。
四、观察结果经过6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研究对象的症状变化及相关指标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在疼痛缓解方面取得明显效果,VAS评分由治疗前的5.6分降至治疗后的2.3分,差异显著。
2. 神经功能改善方面,NFI评分在治疗后明显改善,肌力、感觉、反射等指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3. 患者满意度方面,研究对象对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疗效及舒适度普遍表示满意,认为治疗前后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五、讨论与展望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得到了初步验证,通过对照组的临床观察发现,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组的疼痛缓解、神经功能改善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单一治疗组。
针灸、推拿及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c r , b e v t n g o p o 0p t n si e c n e to a a ete t e t h r p a e n t ei lme t t n m ae i l ma s g . i ia a e o s r a i r u f4 a i t t o v n i n l r r am n e a y b s d o mp e n ai t ra, s a e Cl c l o e n h c t h o n r s l f o r to p c i ec mp a ie a ay i c p n t r — a e o i a i n t e a y Re u t : a in si o h g o p fe o r e o e u t o e r s e t o a t n l ss u u cu e b s d c mb n t r p . s l P t t nb t r u sa r c n s f s t w v r v a o h s e t a
te t n . s r ai n g o p 4 a e r u e , 5 c s sma k dy e e t ei a e , mp o e a e , fe tv a e , a e ra me t Ob e v t r u , 0 c s swe ec r d 2 a e r e l f c i 6 c s s i r v d i 4 c s s e ci e i 4 c s s 1编号:17.80(01 9 00 2 证型:A I 64 6 2 1)1. 6. 7 0 0 D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放射性疼痛、肌肉无力、感觉异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旨在对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一、治疗方法1. 针灸治疗:选取病灶所在的穴位进行针灸操作,主要采用温针、干针、电针等针灸手法,力求刺激病灶周围的神经和肌肉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2. 推拿治疗:通过推拿手法,调整患者颈部肌肉和韧带的松紧度,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促进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缓解颈部僵硬和疼痛感,改善颈椎的功能状态。
二、观察对象选择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为35-60岁,病程1-5年不等。
观察对象均为首诊患者,均未接受过相关治疗,且疼痛程度均为中等以上,较为明显。
三、观察指标1. 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颈部疼痛进行评分,分值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严重。
2. 神经功能状态:通过神经系统的生理检查,对患者的感觉异常、肌肉无力等症状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的改善情况。
3. 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通过颈椎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对颈椎病变的范围和程度进行评估,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
四、观察结果经过8周的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后,观察对象的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
具体观察结果如下:1. 疼痛评分:治疗前,观察对象的平均疼痛评分为7.5分,治疗后下降至3.2分,疼痛程度显著减轻。
50%的患者疼痛评分下降至2分以下,15%的患者疼痛完全缓解。
2. 神经功能状态:治疗后,观察对象的感觉异常、肌肉无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70%的患者感觉异常得到明显缓解,50%的患者肌肉无力症状改善明显。
中医推拿手法在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推拿手法在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目的:综合分析颈椎病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2例颈椎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法,41例)和对照组(应用常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41例)。
采用统计学分析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结果:实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颈椎病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法的临床疗效显著。
标签:颈椎病;中医针灸推拿;临床疗效颈椎病是骨科较为常见疾病,由于机械因素或者动力因素导致椎动脉受到压迫,最终引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情况出现[1]。
颈椎病在祖国医学中被归为头晕目眩范畴,颈椎病好发于老年人群。
中医常用的针灸联合推拿手法不需要患者住院,与此同时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对颈椎病患者的相关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合分析颈椎病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法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颈椎病患者的一般资料。
实验组中有28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2.36±11.02)岁,平均病程时间为(6.02±1.54)年,平均体重为(62.39±11.18)kg。
对照组中有26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2.45±11.00)岁,平均病程时间为(6.10±1.47)年,平均体重为(62.41±11.09)kg。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针灸治疗方法,取患者坐位,针刺患者的以下几种穴位:其一,风池;其二,百会;其三,大椎;其四,太冲;其五,风府;其六,颈夹脊。
平刺0.5寸百会穴位,直刺1.5寸风池穴位,直1寸颈夹脊穴位,缓慢刺入0.5寸风府穴位,直刺1寸大椎穴位,垂直进针1寸内关穴位和太冲穴位,每一个穴位均留针0.5h,ldl次,连续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为14d,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一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1. 引言1.1 研究背景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手臂麻木、肩膀僵硬等。
针灸和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等方式来缓解症状,恢复颈椎功能。
对于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的研究大多为小样本研究,缺乏系统性的比较分析,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这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原理、临床效果观察、病例分析、治疗价值探讨和治疗优势进行综述和总结,以期为该领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验证该治疗方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具体包括通过临床观察和病例分析,总结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的优势和疗效,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论基础及机制,探讨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和途径,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并为中医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支持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和结果,可以为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评估,并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原理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原理主要是基于中医理论和经络学说,通过推拿和针灸的手法刺激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运行,平衡阴阳,达到治疗颈椎病的效果。
在中医理论中,颈椎病被认为是气血不畅、经络阻塞、阴阳失衡所致。
推拿和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可以通过按摩推拿、点按揉捏等手法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和经脉气血,以达到舒筋活络、通络散结的作用,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症状。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76例的临床观察
管、 骨髓等受损产生 一系列 临床综 合征 。此 病多 见于 加 岁 以 上 患者 , 发病率逐年增 高且 年轻化 , 长期伏 案工 作者为 颈椎病 高危人 群 , 男性较女性 为多 , 以颈 4 、 5, 颈5 、 6多发 。中医认 为 颈椎病 的发 生发展与体质 盛衰及 生活 环境 、 劳损 、 外伤 等有 密 切关 系。临床 目前多采用保守治疗 , 如针灸结合推拿 的综合疗 法,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 下。
・
临 床 诊 疗
・
针 灸 推 拿 治疗 颈 椎 病 7 6例 的临 床观 察
赵 立胜 【 关键词 】 针灸 ; 推拿 ; 颈椎病 ; 临床观察 【 中图分 类号 】 R 6 8 1 . 5 【 文献标识 码】 B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3 2 9 6 ( 2 0 1 3 ) 1 0 B一 0 1 3 5— 0 2
感神经型 、 混合 型。
动相关 , 出现头痛 、 头 昏、 恶心呕吐 、 视觉 障碍 、 耳鸣 、 耳聋等 , 偏
一
侧严重者可 出现猝倒 , 引 颈旋转试 验 阳性 ; 交感神 经型颈 椎
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作 用为祛 风散寒 , 调 和气血 , 疏 经通 络 。风池为风邪入脑之 冲 , 又为 治风之要 穴 , 该 穴浅 层为 枕神 经、 枕动脉 , 深层 为椎 动脉 , 取 风池穴 可 以发挥 风池 治 头晕 目 眩、 颈项强痛之功效 ; 颈夹脊穴具有疏通颈部气血 、 通 经止 痛的 作用 , C 3一c 7下均有相应 椎骨 下发 出的脊神经 后支及 其伴 行 的动 、 静脉分布 , 取颈外夹脊穴可缓解局部肌 肉痉挛 , 减轻对 椎 动脉压迫及 牵 拉 , 从 而起 到通 经 脉、 调气血、 改 善微 循 环 的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底至2017年3月底收治的179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92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单一的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推拿进行治疗,4个疗程以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颈椎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颈椎病;治疗效果中老年人原是颈椎病的高发人群,但随着脑力劳动工作者的增多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不仅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患者也越来越年轻化。
为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我院对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6年1月底至2017年3月底收治的179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92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32~74岁,平均(56.73±7.36)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病程(3.72±1.29)年;观察组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34~73岁,平均(57.24±7.68)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病程(3.83±1.31)年。
全部患者经均X线片、CT 或者磁共振检查确诊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病症类型包括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型、脊髓型和混合型,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症类型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使用30号针在患者的穴风池、肩中俞、肩井、大杼、天宗及风门,用平补平泻手法施针[1],使之得气后留针20~30min,中间行针3次,隔日1次,每5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其症状包括颈部疼痛、颈椎僵硬、头晕、恶心、呕吐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在缓解颈椎病症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将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1.1 患者情况选取200名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男性100名,女性100名,年龄范围35-60岁,病程1-5年。
患者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头晕、恶心等,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
1.2 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中医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包括穴位注射、艾灸、耳穴贴压、拔罐等;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理疗等。
两组患者均接受4周治疗。
1.3 结果观察观察两组患者的颈部疼痛、头晕、恶心等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三、临床研究结果分析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显著。
中医针灸治疗组患者的颈部疼痛、头晕、恶心等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颈部僵硬、头部麻木等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以上结果表明,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四、结论通过本次临床研究,我们得出结论: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为中医治疗在颈椎病领域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临床经验,为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多的帮助。
针灸推拿联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 疆 医 科 大 学第 一 附 属 医院 针 灸 推 拿 科 ,乌鲁 木 齐 新 801) 3 0 1
摘 要 : 目 的 观 察 推 拿 手 法 结 合 针 灸 治 疗 颈 型 颈 椎病 的 临 床 疗 效 。方 法 筛 选 符 合 诊 断 标 准 的 2 5例 颈 型 4 颈椎病患者 , 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 按 1 7例 ) 和对 照组 (8例 ) 治 疗 组 采 用 推 拿 手 法 结 合 针 灸 治 疗 , 照 9 , 对 组 采 用 单 纯 的针 灸 治 疗 。针灸 取穴 以 活血 化 瘀 、 经 通 络 为 法 则 。取 风 池 、 井 、 宗 穴 及 夹 脊 穴 进 行 针 刺 , 针 舒 肩 天 留 2  ̄ 3 n 每 日治 疗 1 ,O 为 1 疗 程 。2 疗 程 时 间 隔 2d 0 0mi, 次 1次 个 个 。共 治疗 4 疗 程 后 观 察疗 效 。 结 果 治 疗 组 个 治 愈 率 及 总 有 效 率 分 别 为 8 . 和 9 . , 照 组 治愈 率 及 总有 效 率 分 别 为 7 . 和 9 . , 组治 愈 率 与有 效 71 86 对 24 28 两 率 相 比 , 异 均 具有 统计 学 意 义 ( O 0 差 P d . 5或 0 0 ) . 1 。结 论 在 针 灸 治 疗 基 础 上 加 用 推 拿 手 法 能 提 高 颈 型 颈椎 病 的治 疗 效 果 , 一 步 改善 颈 型 颈椎 病 患 者 的 临床 症 状 , 床 疗效 明显 。 进 临 关 键 词 :中 医 推拿 ; 灸 ; 疗 效 果 ;颈椎 病 针 治
第3 5卷 第Hale Waihona Puke 5期 21 O 2年 5 月
新 疆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对应用针灸推拿方式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抽取84例患有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
采用常规牵引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牵引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推拿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颈椎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颈椎功能复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颈椎病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针灸推拿方式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针灸推拿;颈椎病;治疗
颈椎病指的是颈椎的椎间发生病理学改变,是由盘组织出现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出现增生,及周围组织结构发生劳损、痉挛、变性甚至粘连等症状而导致出现的一种综合症候群,在临床上还被称为颈椎综合征或颈肩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1]。
本次研究对颈椎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推拿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现对整个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抽取84例患有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7例;患者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5
2.7±1.5)岁;患病时间4个月-13年,平均患病时间(5.2±0.6)年;治疗组患者中男23例,女19例;患者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52.9±1.4)岁;
患病时间6个月-14年,平均患病时间(5.4±0.5)年。
抽样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几项自然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一步进行科学比较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常规牵引治疗方式实施治疗。
1.2.2治疗组治疗方法在常规牵引治疗基础上,实施针灸推拿治疗,针刺取穴主要包括风府、肩井、大椎、天宗、肩俞、肩贞、曲池、手三里、列缺、合谷,每次留针30min,每天一次,针灸治疗后,通过松劲、扳劲、动劲、舒筋等手法进行推拿治疗,每次持续50min左右,每天一次,计划治疗一个月[2]。
1.3观察指标将两组研究对象的颈椎病治疗效果、颈椎功能复常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治疗后颈椎病病情复发率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痊愈:症状表现和体征经治疗后彻底消失,颈部的活动能力和肌力水平均已恢复正常,没有对活动及工作造成影响,且治疗后3个月内病情没有再次复发;显效:症状表现和体征经治疗后明显好转,仅在劳累状或天气变化的状态下会出现程度轻微的症状表现;有效:症状和体征经治疗后有所减轻,颈部的活动能力有所好转,病情没有再次复发,偶尔会对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无效:症状表现和体征、颈部活动能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没有任何改善,或进一步加重[3]。
1.5数据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
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χ±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2颈椎功能复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对照组患者经(1
3.82±2.46)d治疗后颈椎功能复常,治疗方案共计实施(16.77±3.01)d;治疗组患者经(8.95±2.65)d治疗后颈椎功能复常,治疗方案共计实施(13.38±2.53)d。
两组患者颈椎功能复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3病情复发率有1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病情复发,病情复发率为2
3.8%;有2例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病情复发,病情复发率为
4.8%。
两组患者病情复发率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导致颈椎病患者发病的外因主要是各种急慢性外伤、刨伤等,或由于长期在低头状态下工作或负担重物,体位不正而激发,导致椎问盘、韧带及关节囊等软组织出现相应的损伤,累及到神经根、血管、颈交感神经和颈段脊髓而产生临床症状表现。
中医学理论认为,导致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气滞血瘀,导致经脉闭塞不通,不通则痛,故患者会出现颈部疼痛、麻木、痉挛等症状表现。
通过针刺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脑血管充分扩张,减小血流过程中所承受的阻力,保证血流处于通畅状态,使血流量明显增加,从而对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使血管内在的动力平衡尽快恢复,对椎基底
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产生的临床症状进行控制,通过有效治疗能够达到活血化瘀、消痹通络、解痉止痛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高碧宵,孙瑜,陈群志.针灸为主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9,19(8):127.
[2]石永平.针灸推拿牵引治疗颈椎病[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7(10):149.
[3]沈钦彦.针刺与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6(2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