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活动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报告》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活动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活动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探究准备一、探究目的1.培养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二、材料用具实验中可能用到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可能用到的实验用具是:。

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馒头或米饭在口腔内经过细细咀嚼后,其中的淀粉是否发生变化呢?二、作出假设馒头、米饭中含有的淀粉是没有甜味的,在这个事实的启发下,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制定计划本实验___ ______(填“需要”或者“不需要”)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小组讨论,制定的实验计划如下:1.取两支试管,用标签编号为1、2。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注入mL淀粉液。

2.向1号试管中注入mL唾液,向2号试管内滴入mL清水。

分别振荡,然后同时放入盛有37°C左右的温水中,分钟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冷却。

3.向冷却后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两滴。

四、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注意要设计对照实验,注意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处理条件。

2.搜集唾液之前要先用清水漱口。

五、进行实验按照所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六、实验结论与分析认真记录和分析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加以比较,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__ _ 。

七、交流与分析将本小组设计的探究方案和所得实验结果同其他小组交流,分析各种探究方案的优缺点。

综合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加深对唾液在淀粉消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八、疑惑与讨论1. 本组的实验成功了吗?如果没有成功,分析讨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 如果本组的实验成功了,想一想本组的实验是否还有不足之处?尝试改进本组的实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解读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解读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解读
进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旨在观察唾液中的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以下是这样一个实验的可能步骤和解读:
实验步骤:
1.准备样本:准备含有淀粉的食物样本,如饼干、面包或淀粉溶液。

将样本分成几组,每组分配相同的淀粉含量。

2.采集唾液:请志愿者吃一小块无味的棉花或咀嚼无味的口香糖,以促进唾液分泌。

然后使用吸管或无菌棉签等工具采集一定量的唾液,并将其加入到淀粉样本中。

3.控制组:设置一个对照组,只将含淀粉的样本加入到试管中,不加唾液。

4.反应时间:将所有试管放置在37摄氏度的恒温水浴中,观察反应一定的时间,通常为10分钟至30分钟。

5.添加碘液:在反应结束后,为了检测淀粉的消化情况,向每个试管中加入碘液。

碘液在存在淀粉时呈现蓝黑色,而在淀粉被消化后呈现黄色或无颜色。

6.观察结果:观察每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记录下淀粉消化的情况。

解读实验结果:
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样本只含有淀粉,没有唾液。

因此,如果淀粉被消化,添加碘液后颜色会变为黄色或无颜色;如果淀粉未被消化,则颜色仍然是蓝黑色。

实验组:实验组中的样本含有淀粉和唾液。

如果唾液中的淀粉酶起作用,能够将淀粉分解成糖类,那么在添加碘液后,颜色会由蓝黑色变为黄色或无颜色。

比较结果: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比较,可以确定唾液中的淀粉酶是否起到了消化淀粉的作用。

如果实验组中的样本颜色变化,而对照组中的未变化,那么可以确认唾液中的淀粉酶确实起到了消化淀粉的作用。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理解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淀粉消化的过程和机制。

唾液淀粉酶实验过程

唾液淀粉酶实验过程

唾液淀粉酶实验过程唾液淀粉酶,听起来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法精灵,在我们的口腔里悄悄施展着神奇的法术。

今天,就来和大家唠唠探究这个小魔法精灵的实验过程。

我们就像一群侦探,要把这个隐藏在唾液中的小家伙给揪出来好好研究一番。

首先得收集唾液啊,这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个奇特的“唾液制造机”。

腮帮子鼓鼓的,就像一只贪吃的小仓鼠,在嘴里积攒着那珍贵的唾液。

可别小看这唾液,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里面可是住着淀粉酶这个厉害的角色呢。

然后呢,我们拿出准备好的淀粉溶液,那淀粉溶液白白净净的,就像一碗毫无防备的“食物”等待着淀粉酶这个小怪兽去攻击。

把唾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开始了。

淀粉酶这个小战士像疯了一样冲向淀粉这个大阵营。

我们把混合液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就像是给小战士们搭建了一个舒适的战场。

这个温度很关键啊,要是太冷了,淀粉酶就像被冻僵的小可怜,动弹不得,那这场战斗就没法好好打了;要是太热了,又像把小战士们丢进了火焰山,直接被烤得失去战斗力。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我们就像等待开奖的彩民一样,心里充满了期待。

这个时候,我们拿出试剂来检测反应的成果。

如果反应成功了,那淀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从原本的大分子变成了小分子,就好像一个巨人被切成了一个个小矮人。

要是没成功呢,那就是淀粉酶这个小战士偷懒了,或者是遇到了什么强大的阻力。

可能是温度这个捣蛋鬼捣乱了,也可能是唾液的量不对,就像厨师做菜盐放多放少了一样,一点点的偏差就可能让整个菜的味道完全不同,在这里就是让整个实验失败。

在这个实验里,每一个步骤都像是走钢丝,必须小心翼翼。

从收集唾液的怪模样,到混合溶液的紧张期待,再到等待结果的焦急,就像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

而唾液淀粉酶这个小小的东西,在这场冒险中成为了主角,它的一举一动决定着实验的成败。

就像一个小小的国王,主宰着自己的那片微观世界。

虽然这个实验看起来有点繁琐又有点搞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发现微观世界里隐藏的巨大奥秘,就像在一个小小的洞穴里发现了无尽的宝藏一样令人兴奋。

最新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最新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最新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并分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活性,以及影响该酶活性的可能因素。

通过定量分析,进一步了解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生物化学领域的应用。

实验方法:
1. 材料准备:收集健康志愿者的唾液样本,准备淀粉溶液作为底物。

2. 酶活性测定:采用DNS法对唾液样本中的淀粉酶活性进行测定。

将固定量的淀粉溶液与唾液混合,分别在不同时间段(0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取样,测定样品中的葡萄糖含量,以计算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3. 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改变pH值、温度等条件,观察这些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
1. 唾液淀粉酶活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达到一个峰值后逐渐稳定。

2. 在pH值为7左右时,唾液淀粉酶活性最高,偏酸或偏碱环境均会抑制酶的活性。

3.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最适温度为37°C,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会导致酶活性下降。

结论:
唾液淀粉酶是一种高效且特异性较强的酶,其活性受pH值和温度的影响显著。

在接近中性的pH值和人体正常体温条件下,唾液淀粉酶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效率。

本实验结果对于理解唾液淀粉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相关生物化学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者: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雷秀芳一、探究实验目标1、通过实验法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结论。

2、通过实验进行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及其探究能力。

二、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将淀粉进行分解。

三、实验材料准备淀粉纸、碘液、试管、胶头滴管、烧杯、清水、标签纸、镊子四、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1、课前制作淀粉纸:将5克小麦粉放入干净的烧杯中,放入20毫升清水搅拌匀,再放入30毫升清水,置于放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至沸腾成糊状。

取一张干净的擦镜纸,用干净的毛笔蘸取浆糊均匀的涂于擦镜纸的两面;取另一张擦镜纸,用毛笔蘸取浆糊,不均匀的较厚的涂在上面,晾干后即成。

说明:使用擦镜纸作淀粉的载体的原因:擦镜纸纤维的含量高,韧度好,杂质少,不易坏,吸附淀粉的能力强;唾液对纤维不具有分解能力;纯白色,有利于观察颜色的变化。

2、将制好的淀粉纸裁剪成1厘米宽,4厘米长的长条,高温灭菌后备用。

3、取支干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置于烧杯中待用。

4、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取出一张涂抹均匀的淀粉纸放入口腔中,待浸透后取出,用镊子贴于1号试管的内壁;取出另一张涂抹均匀的淀粉纸,用滴管滴入清水,使其浸透,用镊子贴于2号试管的内壁;再取一张涂抹不均匀,较厚的淀粉纸放入口腔中,待浸透后取出,用镊子贴于3号试管的内壁。

5、将三只支试管握于手心,注意握住贴有淀粉纸的部分。

6、8分钟后,分别用滴管向淀粉纸上滴入两滴碘液,观察并记录各自的颜色变化。

五、实验现象及结论现象:1号中没有变蓝,说明1号中的淀粉被分解了;2号试管中变蓝,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没有被消化。

3号试管变蓝了,说明淀粉的分解还需要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等物理性消化。

结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分解作用,在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下,淀粉在口腔中将会被初步消化。

淀粉口腔实验报告

淀粉口腔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淀粉是一种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我们的食物中,如米饭、馒头、土豆等。

口腔是食物消化的第一站,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是消化过程的重要环节。

本实验旨在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了解口腔中唾液、牙齿咀嚼和舌搅拌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观察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2. 分析唾液、牙齿咀嚼和舌搅拌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影响;3. 了解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淀粉、唾液、馒头、碘酒、试管、滴管、水、温度计;2. 实验仪器:天平、烧杯、搅拌棒、计时器。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淀粉+水)、实验组1(淀粉+唾液+牙齿咀嚼)、实验组2(淀粉+唾液+舌搅拌)、实验组3(淀粉+唾液+牙齿咀嚼+舌搅拌)。

2. 实验步骤:(1)对照组:将淀粉放入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用搅拌棒搅拌均匀,记录淀粉溶解时间;(2)实验组1:将淀粉放入烧杯中,加入等量的唾液,用搅拌棒搅拌均匀,模拟牙齿咀嚼过程,记录淀粉溶解时间;(3)实验组2:将淀粉放入烧杯中,加入等量的唾液,用搅拌棒搅拌均匀,模拟舌搅拌过程,记录淀粉溶解时间;(4)实验组3:将淀粉放入烧杯中,加入等量的唾液,用搅拌棒搅拌均匀,模拟牙齿咀嚼和舌搅拌过程,记录淀粉溶解时间。

3. 观察与记录:(1)观察每组淀粉溶解情况,记录淀粉溶解时间;(2)分别向每组中加入碘酒,观察颜色变化,记录颜色变化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照组:淀粉溶解时间为5分钟,加入碘酒后变蓝,说明淀粉未发生消化;实验组1:淀粉溶解时间为3分钟,加入碘酒后变蓝,说明淀粉未发生消化;实验组2:淀粉溶解时间为2分钟,加入碘酒后变蓝,说明淀粉未发生消化;实验组3:淀粉溶解时间为1分钟,加入碘酒后不变蓝,说明淀粉已消化。

2. 分析:(1)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使淀粉溶解时间缩短;(2)牙齿咀嚼:牙齿咀嚼能将淀粉颗粒压碎,增加淀粉与唾液接触面积,促进淀粉消化;(3)舌搅拌:舌搅拌能将淀粉、唾液和食物混合均匀,提高淀粉消化的效率。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摘要: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能够水解淀粉质的酶,其活性可以被观察到并测量。

本实验对不同浓度淀粉溶液和唾液的淀粉酶活性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将结果图表化。

实验结果表明,唾液对于淀粉的消化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本实验为淀粉酶活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验目的:1.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活性2.测量不同浓度淀粉溶液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实验原理: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水解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活性来决定反应的速率。

当反应物浓度大时,酶的饱和度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如0.1%,0.5%和1%的淀粉溶液。

2.将淀粉溶液加入至离心管中,注入相应的唾液分别混合,并在室温下保存10分钟。

3.加入2ml的止血液,并室温下放置5分钟后停止反应。

4.将反应液室温下放置1小时,直到淀粉水解反应结束。

5.分别加入2ml的卡球蓝液,并室温下抖动管子,使卡球蓝充分混合后,观察颜色变化。

6.将各离心管中的反应液,吸取至比色皿中,并读取各样品的OD值。

实验结果:样品编号淀粉溶液浓度(%)OD值1 0.1% 0.1272 0.1% 0.1303 0.5% 0.1904 0.5% 0.1925 1% 0.2406 1% 0.241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淀粉溶液浓度越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也越高,这与理论原理相吻合。

同时,样品1和2以及样品3和4的数据相近,表明了实验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唾液淀粉酶对于不同浓度淀粉溶液的消化,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这为淀粉酶活性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说课稿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说课稿

(三)实施计划(合作探究)
1、分组分工 (2人取唾液2人负责两根试管边水浴加热边 摇匀,2人做观察记录,1人拿温度计测水温, 1人随时加入热水)
2、清点仪器(试管2只,温度计1个,量筒1,滴 管1,稀碘液1瓶,脱脂棉) 3、取材:取少许可溶性淀粉(宁少勿多)和较多 的纯净唾液(宁多勿少),注意取唾液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 泡沫水箱、热水、冷水、电热水器(100度 开水)量筒、试管、温度计、滴管、小刀、 脱脂棉、馒头、清水、稀碘液等。
四、实验设计原理
在人体正常体温( 37℃ )的条件下,大 约5~10分钟唾液能对淀粉进行消化,那么 用什么来检验呢?用稀碘液能检验淀粉是 否完全被消化。
五、实验教学内容
(四)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设计表格做好记录
试管编号 1
2
3
4
加入碘液 是否变蓝
不变蓝
变蓝
结论: 正常体温下,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七、实验创新要点
改传统的用酒精灯加热为泡沫水箱热水浴加 热,一次加热的试管多,效率高,非常适合分组 实验,并且温度好控制,实验现象非常明显。 在这里控制水温是关键,水桶中的水温低于37摄 氏度,要加开水升高温度,加开水时时要拿出试 管,以免温度过高使得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
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变量唾液
可溶性淀 粉与2ml 唾液搅拌 混合。
可溶性淀 粉与2ml清 水搅拌混 合。
放入37℃左右的温水 中5—10分钟
各 4加 4
滴 碘 液 摇 匀
,
1-2
这是我的水浴加热装置,热水取自电热水 器烧开的水,随时升温保持恒温37摄氏度, 每次加开水,试管必须从从水浴加热装置 中取出,以免温度过高破坏酶的活性。

生物实验探究报告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000字左右

生物实验探究报告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000字左右

生物实验探究报告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000字左右篇一:探究实验报告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探究实验报告: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一、提出问题:吃馒头或米饭的时候,如果咀嚼的时间长了,会觉得有甜味,而馒头和米饭里面并没有放糖,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哪种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的呢?二、做出假设:馒头或米饭中的成分主要是淀粉,淀粉是没有甜味的。

咀嚼馒头或米饭的时候,主要发生的变化是馒头或米饭被嚼碎了,和唾液混合在了一起,是否是唾液的作用导致米饭或馒头中的淀粉变成了别的物质,因此馒头或米饭变甜了呢?三、设计实验方案:1、根据假设,要模拟人的口腔中的环境,如口腔中(人体)的温度,唾液等,以及能检验淀粉是否发生变化的装置和药品等。

还要设计一个对照组,即除了要检验的因素(唾液)不同外,其他实验因素完全相同,从而检验出是否是唾液的作用导致。

2、材料用具:淀粉、试管、烧杯、温度计、碘液、清水、开水等。

四、实施实验方案:实验组:漱口,取唾液,将适量唾液装入试管,加入淀粉糊,混合均匀对照组:将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装入试管,加入淀粉糊,混合均匀五、分析实验现象:实验组的混合液不变蓝,说明已经没有淀粉,对照组的条件和实验组的变蓝,说明有淀粉,两组的唯一区别是实验组的混合液中有唾液,说明是唾液使淀粉发生了变化。

六、得出结论:唾液中的物质可以使馒头或米饭中的淀粉变成有甜味的物质,比如可能是变成了糖等。

篇二:生物实验报告《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生物实验报告《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班级 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日期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目的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材料用具:一次性漱口杯、凉开水、脱脂棉、小烧杯、量筒2支、试管2支、试管架、1%淀粉溶液(煮沸配制)、滴管、碘液、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石棉网、铁架台、火柴(或恒温水浴锅)实验步骤:1.准备①用凉开水将口漱净②收集唾液:口含一团脱脂棉,片刻后用镊子将脱脂棉取出,将其中的唾液挤到小烧杯中备用2.设计并实施实验③用量筒分别量取2ml淀粉溶液,分别注入1号、2号试管④用量筒分别量取2ml清水和2ml唾液,分别注入1号、2号试管⑤充分振荡两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水浴约5—10分钟,同时取出两支试管,稍冷却⑥向两支试管内各滴加2滴碘液,振荡后观察实验现象3.记录实验记录实验结果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5.结束实验整理和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台实验报告:篇三:七年级生物实验_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年级:七年级一、教学目标1、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对照组
未加入唾液的淀粉样品,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
结果分析
实验组淀粉含量降低,说明唾液中的 消化酶能够分解淀粉,实现消化作用 。
对照组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说明没 有消化酶的作用,淀粉未被分解。
对理论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实际应用价值
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有助于指导人们合理安排饮食,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等需要控制淀粉摄 入的人群。此外,对于口腔健康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唾液分泌不足或消化酶活性降低可能影响淀 粉的消化,进而影响营养吸收和口腔健康。
唾液对淀粉消化过程的调节
唾液分泌量受到神经和 体液因素的调节。
当食物进入口腔时,通 过神经反射可以刺激唾 液腺分泌更多的唾液。
此外,一些激素和神经 递质也可以调节唾液的 分泌量,从而影响淀粉 的消化过程。
除了调节唾液分泌量外 ,神经和激素还可以调 节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从而影响淀粉的消化效 率。
05 实验设计与方法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 化作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唾液的生理功能 • 淀粉的消化过程 •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生物学和生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淀粉是食物 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之一,其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对于能量供应和身体健康具 有重要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
在设定的时间点,使用离心机将淀粉 颗粒与消化液分离,收集上清液。使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上清液中淀粉的含 量。
数据分析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的 淀粉含量变化,分析唾液对淀粉的消 化作用。

中考专题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如图,请完善实验方案

中考专题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如图,请完善实验方案

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如图,请完善实验方案:(1)实验步骤:第一步:取一小块馒头切成碎屑,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到甲、乙两试管.第二步:向甲、乙两试管分别注入2mL 清水和唾液,搅拌均匀.第三步:将两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8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稀碘液,摇匀.第四步:观察并记录试管中的颜色变化.(2)预期结果:乙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了.(3)预期结论: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在实验过程中,向甲试管加清水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2)、(3)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可以把淀粉消化分解为麦芽糖,淀粉可使碘液变蓝色.甲试管注入的是清水,不能分解淀粉,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分解,所以滴入几滴碘液变蓝;乙试管注入了唾液,试管内的淀粉被分解,所以滴入几滴碘液不变蓝;该实验说明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故答案为:(1)清水;(2)乙;(3)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注意找出实验设置中的变量和对照实验.知道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碘液遇到淀粉变蓝色.2.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提出了甲、乙两个探究方案如下:(每套培养皿中放等量来自同一木头的锯木屑,且保持湿润.)方案分组培养皿锯木屑是否灭菌处理是否接种细菌培养环境方案甲A组一套5克灭菌不接种无菌条件B组一套5克不灭菌不接种自然环境方案乙A组一套5克灭菌不接种无菌条件B组一套5克灭菌接种无菌条件请分析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方案乙更能说明问题,并简述理由:设计了对照实验、控制了单一变量.考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实验中对照实验的设计.解答:解:由题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应设置是否存在该种细菌,方案甲内不能确定细菌种类.方案二中单一变量为是否接种该种细菌,同时控制环境条件是无菌条件保持了变量一致.故乙方案更能说明问题.因其设计了对照实验、控制了单一变量、排除了无关因素的干扰.故答案为:乙;设计了对照实验、控制了单一变量、排除了无关因素的干扰.3.某同学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置了如下实验: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处理.Ⅱ、取3克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然后做如下处理:将A馒头碎屑放入①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②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将C馒头块放入③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1)该实验尽管用了三支试管,但必须每两两一组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进行对照.(2)该同学将A块和B块馒头用刀细细地切碎,目的是为了模拟咀嚼作用.(3)将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作一组进行探究,其实验变量是有无唾液.(4)10分钟后,滴加碘液,①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消化.分析:“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是: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37℃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据此解答.解答:解:(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该实验中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2)将A块和B块馒头用刀细细地切碎,目的是为了模拟咀嚼作用.(3)将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作一组进行探究,其实验变量是有无唾液.(4)①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因此①号试管内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蓝色;③号试管中的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没有被完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也变蓝色.②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故答案为:(1)对照;(2)咀嚼;(3)唾液;(4)①;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消化.4在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质量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和滴入适量的果蔬提取液;在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蒸馏水和滴入适量的果蔬提取液;在3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和2滴碘液;在4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馒头碎屑和2滴碘液。

浅析中学生物探究实验中的“改进”误区——以《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为例

浅析中学生物探究实验中的“改进”误区——以《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为例

“ 改” 而“ 改” , 似乎只有“ 改” 才是创新 。 他们完全曲解 了实验
设计 者的本意 , 完全忽 略了探究实验 的 目的和意义 , 忽略 了
探究 实验本来的探究性和不确定性 ,更加忽略 了探究赋予
学生的真正 内涵 。把一个 本来生 动有趣 的生物 探究实验 , “ 改” 得面 目全非 , 还美其名 日“ 改进 ” , 令人啼笑 皆非 。由于 许多教师不能准确理解实验的设计意图 , 引发了许多争议 ,
以《 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为例
平等 的 , 可 以看到竞 争 、 合作 、 冲突是 国际关 系 的基本形式 ,可 以看 到合 作的基础在 于国家利 益 的共 同点 ,领土争端 的解决 办法是通过会谈 的方式加 以解决 , 而不 是通过武力 , 也不是 通过
干涉别 国内政来 达到 目的等等。这种开放 式地
以上是对 “ 五点式 ” 政治课 堂教学模式 的初 探 。这一模式是 在现实 中加 以实践并予 以提炼 所形成 的, 模式的研究从来 不是一蹴 而就的 , 需

理解教学设计 的真正意 图
本 节探究实验 的设计 内容 中, 给 出了“ 实验 目标” 、 “ 推
荐器材” 、 “ 探究指导 ” 以及 “ 讨论 ” 四个方面 的内容 , 设计意 图 比较 明显 , 意在 突出探究实验 的方法 、 过程 , 没有 传统教 学 的实验 过程 和具体 步骤 ,给教学留下 比较大的活动和想
因此陷入了“ 实验改进 ” 的误区 。下面 , 笔者就以《 观察 唾液 淀粉 酶对 淀粉的消化作用》 这一实验为例 , 对“ 实 验改进 ” 存 在的问题做一简单 的分析和商榷 。

有很强的整体性 , 可采用嫁 接技术 , 沿用框题 的 标 题做 结点 , 也可 以采用 自己的总结提炼形 成。

消化系统的实验报告

消化系统的实验报告

消化系统的实验报告消化系统的实验报告引言:消化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系统之一,它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探索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过程和相关机制。

实验一:口腔消化酶的活性检测我们首先研究了口腔中的消化酶的活性。

为此,我们收集了几位志愿者的唾液样本,并使用淀粉溶液作为底物。

通过将唾液样本与淀粉溶液混合,我们观察到淀粉的降解现象。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够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物质,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过程。

实验二:胃酸的酸度测定为了了解胃酸的酸度对消化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胃酸的酸度测定实验。

我们收集了胃酸样本,并使用酸度计测定了其酸度值。

实验结果显示,胃酸的酸度较高,通常在pH 1-3之间,这种酸性环境有助于杀死病菌和帮助蛋白质的消化。

实验三:胃酸对食物的消化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胃酸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使用鸡蛋白作为底物,将其与胃酸样本混合。

我们观察到鸡蛋白在与胃酸接触后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凝固。

这表明胃酸中的酸性环境有助于蛋白质的降解和消化。

实验四:胃液和胰液的比较为了比较胃液和胰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使用两种液体分别与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混合。

实验结果显示,胃液主要对蛋白质的消化起作用,而胰液则对淀粉和脂肪的消化起重要作用。

这表明不同的消化液在消化系统中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实验五:肠道吸收的模拟实验为了模拟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使用温度较高的水代表消化后的食物进入小肠。

我们观察到小肠壁开始收缩,形成细小的绒毛状结构。

这些绒毛能够增加小肠壁的表面积,从而促进养分的吸收。

结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消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机制。

口腔中的消化酶能够帮助食物的初步消化,胃酸的酸性环境有助于蛋白质的降解和消化,胃液和胰液在消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小肠通过绒毛结构促进养分的吸收。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引言: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它在我们的口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变化,以增进我们对唾液淀粉酶功能的理解。

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a. 收集一些新鲜的人类唾液样本,并使用无菌容器储存。

b. 准备一些淀粉溶液,浓度为1%。

c. 准备一些碘液作为指示剂。

2. 实验步骤:a. 取一定量的唾液样本,加入到不同的试管中。

b.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相同的淀粉溶液。

c. 在不同的试管中设置不同的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

d.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一滴碘液。

3. 实验结果观察:a. 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b. 记录每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时间。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a. 在较低温度下,唾液淀粉酶活性较低,颜色变化时间较长。

b.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唾液淀粉酶活性最高,颜色变化时间最短。

c. 在过高的温度下,唾液淀粉酶可能被破坏,导致活性下降。

2. 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a. 在中性条件下,唾液淀粉酶活性最高。

b. 在过酸或过碱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活性明显下降。

3.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个体差异:a. 不同人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可能存在差异。

b. 个体差异可能与遗传、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温度和酸碱度等条件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和中性的环境有利于唾液淀粉酶的最佳活性。

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符,因为我们通常在温暖的环境下进食,而我们的胃酸度也处于中性范围。

此外,个体差异也可能导致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差异。

不同人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可能取决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以及其他个体差异。

这一发现对于了解人类消化系统的个体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本实验观察了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变化。

温度和酸碱度是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温度和中性的环境有利于唾液淀粉酶的最佳活性。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篇一: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2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及酶的高效性;2.掌握酶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1.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其催化效率比一般催化剂高106~1013.在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成H2O 和O2,铁粉地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但其效率远低于酶。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会增大。

当到了最大值后,此时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由于温度过高,酶开始失活,导致酶的效率降低,最后完全失活。

3.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

酶在一定范围的PH值下才有活性,高于或低于最适PH,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

4.酶活性常受到某些物质的影响。

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激活剂,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为抵制剂。

5.碘液指示淀粉水解程度的不同色变化:淀粉淀粉酶紫色糊精淀粉酶暗褐糊精淀粉酶红色糊精淀粉酶麦芽糖+少量葡萄糖加碘后:蓝色紫红色暗褐色红棕色黄色三、试剂与器材篇二: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研究摘要: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催化作用;淀粉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产生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有差异。

关键词:淀粉酶;活性;温度;抑制剂;激活剂;专一性2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因素(一)实验目的观察淀粉在水解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观察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人唾液中淀粉酶为α-淀粉酶,在唾液腺细胞中合成。

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经过一系列被称为糊精的中间产物,最后生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变化过程如下: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麦芽糖、葡萄糖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遇碘后分别呈蓝色、紫色与红色、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不变色。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是用来检测人体唾液中的淀粉酶活性水平的实验报告,反映了人体淀粉酶在唾液中的作用情况。

一、实验理论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分解淀粉的酶,它可以将淀粉分解成单糖,从而帮助消化吸收。

淀粉酶活性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体对淀粉的消化吸收能力,因此通过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可以反映出人体消化能力的状况。

二、实验材料 1.唾液样本 2.淀粉酶试剂盒 3.pH计 4.离心管 5.微波炉三、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材料:取20μl唾液样本,将其加入到离心管中;用pH 计测量唾液的pH 值;准备淀粉酶试剂盒。

2.实验操作:将淀粉酶试剂盒中的缓冲液按比例加入到离心管中的唾液样本中,搅拌均匀;将搅拌好的混合物加热到70℃,保持3min;用离心分离出混合物中的淀粉;将淀粉放入新的离心管中,再加入淀粉酶试剂盒的缓冲液和淀粉酶,搅拌均匀;用微波炉加热混合物,保持37℃,持续30min;在37℃下,用离心分离出混合物中的淀粉,测量淀粉溶解度。

3.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唾液中淀粉酶活性的数值。

四、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唾液中淀粉酶活性的数值,可以反映出人体消化能力的状况。

总结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试验步骤

总结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试验步骤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步骤如下:
1. 准备实验材料:唾液淀粉酶、淀粉溶液、碘液、试管、试管架、滴管、恒温水浴锅等。

2.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淀粉溶液。

3. 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唾液淀粉酶,另一支试管作为对照组,不加唾液淀粉酶。

4. 将两支试管放入 37°C 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

5. 取出试管,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滴碘液。

6. 观察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如果加入唾液淀粉酶的试管中溶液颜色变浅或消失,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如果对照组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时间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碘液接触皮肤和眼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