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与实践

合集下载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学生Night
Luminous moonlight shines upon the bedstand,
Isn’t it the white frost paving on the bare ground?
Head, raised to gaze the moon into distance,
死译:one-to-one translation: each SL word has a corresponding TL word.
硬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 Transfers SL grammar and word order, as well as the primary meanings of all the SL words, into translation. It is normally effective only for brief simple neutral sentences.
The bright moon light sprinkles on the bed,
As if the frost lays on the ground.
Raise myhead and stare at the moon,
The homesickness attacks me suddenly.
Lowering head to think of the hometown.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直译)
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my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on the floor.
原文: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定义和分类2. 翻译的基本原则3. 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4.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翻译的定义和分类,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实践:提供翻译实践案例,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4. 讨论:分组讨论翻译实践案例,分享翻译心得和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翻译练习:评估学生的翻译练习成果,包括准确性、流畅性和表达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材。

2. 案例材料:提供一些翻译实践案例供学生练习和讨论。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材料和进行课堂讲解。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翻译案例,让学生了解翻译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角色扮演:模拟翻译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互动式教学:采用问答、解答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翻译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翻译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翻译心得和经验。

4. 反馈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其改进翻译方法和技巧。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进度。

3. 实践环节:每节课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翻译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复习与测评:每章节结束后,进行复习和测评,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

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

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一、引言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是翻译工作者必备的核心能力。

本文将从翻译理论的基础知识、翻译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以及提升翻译技巧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翻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

二、翻译理论的基础知识1.1 源语言与目标语言在翻译理论中,源语言是指需要翻译的原始语言,而目标语言则是翻译的结果语言。

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将源语言的意思准确传达到目标语言中,同时注重语言差异和文化背景的处理。

1.2 等值翻译与意译等值翻译是指将源语言中的词语、结构、意义等等原样翻译到目标语言中,以保持原文的语义完整。

而意译则是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和习惯进行调整和转换。

1.3 文化因素的考虑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不可忽视。

在进行翻译时,需要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所属的文化环境,以融入文化背景进行翻译,保证译文在目标语言的读者中产生良好的传达效果。

三、翻译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2.1 文本风格与语域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文本可能有不同的风格和语域,需要根据原文的特点和目标语言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对于正式场合的翻译,要遵循目标语言的正式语域和用词规范;对于口语化的文本,要注重目标语言的口语化表达方式。

2.2 语法和语言结构语法和语言结构是翻译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不同语言的语法和结构有所不同,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进行调整和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语序、时态、语气等问题,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3 多义词的翻译多义词在翻译中经常出现,如何正确理解并选择合适的翻译成为一个挑战。

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判断,考虑多义词的不同含义,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式。

四、提升翻译技巧的方法3.1 多语种学习想要成为优秀的翻译人员,掌握多语种是必不可少的。

学习更多的语言,可以拓宽视野,提高翻译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3.2 积累专业背景知识专业翻译领域需要了解不同领域的背景知识,如医学、法律、经济等。

积累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并进行准确的翻译。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翻译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跨文化活动,是通过语言转换来展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随着世界日趋全球化,翻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如何进行优秀的翻译,需从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翻译理论是从学术层面对翻译现象进行分类、解释和分析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撑,可以在翻译过程中提供各种公式、方法、原则和规则等,以便于进行准确、标准和符合语言习惯的翻译。

翻译理论主要包括等价理论、功能理论和文化转换理论等。

等价理论是翻译理论中比较主流和经典的理论之一。

他认为在翻译中需要寻求同等意义或近似意义,使译文与原文在语义和语用上达到一定的匹配度,从而使译文意义不失真、不失真实、不失健康和不失文采。

等价理论的核心是翻译中需要双重转换:语言之间的转换和文化之间的转换。

相对于等价理论,功能理论则更加关注的是翻译的目的和功能,它通过考虑翻译对读者的影响和作用来决定翻译取舍。

即使在不完全符合原文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某些方法来实现更好的翻译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实践的实效性成为评价翻译品质的核心标准。

文化转换理论是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通过翻译者的思维活动实现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相转换。

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非常复杂,不仅需要翻译者有优秀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还需要有转换的思维观念和技巧。

翻译实践是通过词汇、语法、语义、上下文等多种手段将原文转换为目标语言的过程。

在翻译实践上,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问题,例如语言能力、文化背景、技术素养、翻译规范等。

值得注意的是,翻译实践并不等同于语言的传递,因为翻译的本质是作为中介创建并解决两个文化或语言之间的联系。

一个好的翻译需要翻译者结合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进行切实可行的操作。

因此,好的翻译一定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效果为导向的翻译。

翻译者需要通过翻译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同时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出适合自身的方法和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是相互交织着的。

翻译理论与实践.doc

翻译理论与实践.doc

第一章英汉文化对比与翻译有一则趣谈: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一、文化的定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

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部分,因此也称之为硬文化.相对来说,精神文化就是软文化,而软文化则是文化的深层结构。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语言文化特性分为五类:Ecological Culture 生态文化Material Culture物质文化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Religious Culture宗教文化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一)西方重唯理,思辩,中方重经验,直觉(二)西方的细节分析与中方的整体综合(三)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三、文化影响翻译的表现形式:(一)词汇空缺现象(Zero of equivalent word)在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对等或契合的词,有人称这种情况为词汇空缺(lexical gap) Salad沙拉Lost Generation迷惘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Baby Boomers生育高峰儿婴儿潮一代Y uppies雅皮士Dinks丁克Sandwich Generation三明治世代Couch Potato电视迷老泡在电视机前的人;终日懒散的人Mall Rats购物狂Hippie嬉皮士功夫kongfu叩头kowtow 炕Kang太极Taichi粽子Zongzi苦力Kuli饺子jiaozi 还有一些民族文化内涵特别丰富的词语,在翻译时也必须采用释义或注释等方法,说明该词的语用含义,才能使译语读者了解原语独特的文化现象。

如:钱先生周岁时“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得名“钟书”。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翻译的概念与分类;2. 翻译的基本原则;3. 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4. 翻译实践。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投影仪或白板;3. 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翻译案例,引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翻译的概念与分类(10分钟)1. 教师讲解翻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学生了解翻译的分类,包括直译、意译、编译等。

三、翻译的基本原则(10分钟)1. 教师介绍翻译的基本原则,如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点等;2. 学生理解并掌握翻译的基本原则。

四、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词汇翻译、句子结构翻译等;2. 学生通过实例学习并练习翻译技巧和方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翻译概念、分类和原则;2. 学生通过复习加深对翻译知识的理解。

二、翻译实践(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翻译练习材料,包括中文和英文原文;2. 学生根据所学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进行翻译练习;3. 教师对学生的翻译进行指导和反馈。

三、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2. 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3.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或练习,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翻译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2. 评估学生的翻译练习成果;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二、翻译与文化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2. 掌握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处理方法;3.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内容:1. 翻译与文化的关系;2. 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处理方法;3.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翻译的定义、类型和原则。

2. 使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实践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英汉互译。

4.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其能够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翻译的定义翻译的类型(如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翻译的原则(如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风格、传达原文意义等)2. 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词义转换语义增减句子结构调整3. 翻译实践英汉互译练习翻译案例分析翻译错误分析4. 文化差异与翻译语言与文化差异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翻译中的文化适应与调整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翻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法:进行英汉互译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翻译案例,讨论翻译中的问题和策略。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英汉互译练习的质量。

3. 翻译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翻译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见解。

4. 期末考试:设置翻译相关的试题,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材。

2. 参考书籍:翻译理论著作、翻译案例集等。

3. 网络资源:翻译相关网站、论坛、文章等。

4.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每周两次课,每次课时长为1小时30分钟。

七、教学进程1. 第一阶段(2周):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讲解翻译的定义、类型和原则。

2. 第二阶段(3周):讲解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3. 第三阶段(4周):进行翻译实践,包括英汉互译练习、翻译案例分析和翻译错误分析。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件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件
情感色彩的传递
语言中蕴含的情感色彩是语用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译者需要关注原文的情感色彩,并在译文中进行适 当的表达,以实现语用意义的完整传递。
语用等效与翻译策略
语用等效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遵循语用等效原则,确保译文在目 标语言中产生与原文相同的效果,包括语言功能、语用意 义和修辞效果等方面。
翻译策略的选择
总结词
遵循法律文件的严谨性
详细描述
商务合同的翻译实践需遵循法律文件的严谨性。译者应仔 细核对原文,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因疏忽而 产生的法律风险。同时,在遇到法律术语时,译者应进行 深入研究,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新闻报道的翻译实践
总结词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
详细描述
新闻报道的翻译实践要求时效性极强,因为新闻报道需要 及时传递给目标语读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快速准确 地完成翻译工作,确保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不受影响。
为实现语用等效,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 策略,如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以准确传达原文的 语用意义。
语用等效的评价
评价译文是否达到语用等效,需要考虑译文在目标语言中 的可接受度、表达的自然度以及读者反馈等因素,以确保 翻译质量。
05
翻译中的语言规范与风 格
语言规范与翻译
语言规范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表 达习惯,以确保译文准确、流畅。
VS
异化
以源语文化为归宿,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 和文化特色,让译文读者了解不同文化。
增译与减译
增译
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增加一些词语或短语,以使译文更加完整、流畅 。
减译
在翻译过程中,删减原文中一些不必要的词语或短语,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

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理论与实践
A: each language covers the totality of experience with symbols
B: 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system of symbolizing meaning
man
沈阳
(1) one-for-many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第二章 翻译的重点从语言形式转向读者反应 动态对等的理论
之后几章 翻译的过程—分析、转换、重组、检 测 检验 原文 译文 分析 转换 重组
奈达翻译思想的三个阶段
一:描写语言学阶段
重点是语言的句法现象和词法现象
二:交际理论阶段 三:社会符号学阶段
科学
交际
动态对等
翻译过程
Reproducing the message Translating must aim primarily at “reproducing the message”. To do anything else is essentially false to one’s task as a translator.(p.12)
Spanish: llave
(3)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ways of classification.
e.g. in some languages one can speak of bamboo as a tree, as we do in English, but in many languages bamboo is only “grass”.
口头形式优于书面形式
(《圣经》)
1. Capitalization is not sufficient to correct the meaning of otherwise ambiguous or misleading translation. 2. One must not depending upon the spelling to correct otherwise misleading pronunciations. 3. Terms which are vulgar in pronunciation should not be used in the text, even when the written form does not seem vulgar. 4. The punctuation should not be employed in an arbitrary manner to correct otherwise misleading grammatical arrangements.

翻译理论与实践TranslationtheoriesandPractice

翻译理论与实践TranslationtheoriesandPractice

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译英)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Notes for Senior College Students(2005年9月)刘国忠2578706*************.cnTopics at first:1. 解读汉译英《教学大纲》2. 解读汉译英《考试大纲》3. 汉译英学习指导①重要性②特性③实践性汉译英精典教材:1.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喻天根《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喻天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92.《汉英翻译基础》陈宏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23.《英汉互译实用教程》宋天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14.《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55.《实用汉英翻译教程》曾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46.《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汉译英主要内容:•一、汉译英实务教学•二、历届TEM8汉译英试卷评析•三、汉译英练习与评析•—汉英翻译强化训练汉译英实务教学主要内容一、汉英词语对比二、汉英句法基本差异(一)汉英句子的主语比较三、汉英句法基本差异(二)汉语谓语动词的分析和翻译四、被动语态的翻译五、汉译英中的主谓定位六、汉译英中的句子整合问题增补内容:七、如何避免翻译中的Chinglish八、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递九、公示语的翻译十、历届TEM8汉译英试卷评析十一、汉译英练习与评析—汉英翻译强化训练汉译英学习指导(一)如何保证翻译课的教学效果1.以―正当程序‖保证翻译质量无论英译汉,还是汉译英,译文都需要准确、通顺,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

表达准确的基础是对原文的准确理解:译者必须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每个词、每句话和作者的意图。

表达通顺的基础是对译入语的熟练运用。

我们在做汉译英时,存在一个天然的劣势: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做到表达的准确和通顺相当困难。

浅谈翻译理论与实践

浅谈翻译理论与实践

浅谈翻译理论与实践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教育等各方面交流日益频繁和加深,在各国间的交流中,翻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交际途径,翻译活动越来越频繁。

因此,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翻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语言活动。

如果只有翻译实践没有翻译理论,那翻译水平就得不到提高。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无源之水,没有实践证明的理论是无本之木。

这要求我们语言学习者对中西翻译发展的历史阶段有正确、清楚地认识是极为重要的。

本文对中西方翻译历史阶段及其翻译理论做了简洁地概括,旨在能对翻译工作者和翻译专业本专科生起到引导作用,帮助他们入门。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时发生的战略转移。

对外开放和国际上的合作交流都需要语言为桥梁,语言翻译便显得非常重要。

标签: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活动;中西翻译名家(一)那么人类为何会有翻译这样一种活动呢?在西方社会,人们认为翻译之出现,其重要原因在于人类的巴别塔情节。

《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提到,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建造通天塔的工程,也不得不搁置。

即便如此统一语言,达到沟通无障碍,这也一直是人类的一个夙愿。

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影片——Babel,(巴别塔)就是讲的贯穿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语言之间的人的故事。

影片的结束语写到”the brightest light in the darkest night”.寓意着即便是在沟通困难重重的环境下,人类还是克服一切阻力来达到信息传递和交流。

在中国,最早的翻译起源于《越人歌》的翻译,相传是中国第一首译诗。

鄂君子皙泛舟河中,打桨的越女爱慕他,用越语唱了一首歌,歌词中唱到“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鄂君请人用楚语译出,就是这一首美丽的情诗。

有人说鄂君在听懂了这首歌,明白了越女的心之后,就微笑着把她带回去了。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PPT课件)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PPT课件)

CHENLI
12
导学——课程要求
Tests: 60% There will be only one test: a final. But there may also be
several short quizzes through the term. Attendance: 20%
Daily attendance will be recorded. Each time a student will get 2.5 points. 1point for attendance, 1 point for being on time, and 0.5 point for participating in discussion and interacting positively with fellow classmates.
CHENLI
13
导学——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导学 第一章:翻译概述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第四章:句子翻译技巧(上)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下) 第六章:常见文体的翻译
注:可能 因授课实际情况,课时安排会做适当调整。
CHENLI
课时 2 2 2 2 2 2 4
14
导学——学法指导
Main Language points: 1. Comparative studies of language family 2. Comparative studies of word build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yllable
Exercise
CHENLI
5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的方式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的方式

结论
总的来说,翻译理论源于多个领域,包括传统文化、宗教、语言等。这些理论 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基于对翻译实践的总结和反思。翻译理论在各个领域的翻译 实践中都有所应用,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指导。翻译理论也存在一些争议, 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翻译理论 将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也会为翻译实践带来更多的指导。
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理论为指导,开展翻译实践。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以相关理论为指 导,对原文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原文的语义、文化背景和修辞特点等方面的内 容,从而更好地进行语言转换。
2、结合多种理论,制定翻译策略。针对不同的翻译实践,译者可以结合多种 相关理论,制定合适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归化和异化等,以实现最佳 的翻译效果。
2、学科交叉结合原则。翻译教材编写应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如语言学、 文化学、计算机科学等,以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翻译涉及的各种因素和技巧。
3、可持续发展原则。翻译教材应考虑学生的长期发展需求,不仅涵盖基本的 翻译理论和技巧,还应翻译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 变化的翻译市场需求。
理论的争议
尽管翻译理论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 几个方面:一、翻译理论是否应该语言本身,还是应该文化、社会、政治等因 素;二、翻译理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即是否适用于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三、 翻译理论是否应该注重译者的主观感受,还是应该注重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程 度。这些争议促使人们对翻译理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推动翻译理 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理论分析
翻译理论是对翻译实践的总结和升华,它反映了翻译的规律和本质,为翻译实 践提供了指导和支持。翻译理论包括语言学、文学、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以及翻译技巧、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理论知识对翻译实践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把握好目标语言的表达 特点,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分句法与合句法
分句法
分句法是指将英文中的一个长句拆分成 两个或多个短句进行翻译,以使译文更 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例如,“He is a good singer and dancer”可以拆分 成“他是一个好歌手”和“他是一个好 舞者”。
VS
合句法
合句法是指将英文中的两个或多个短句合 并成一个长句进行翻译,以使译文更加流 畅、紧凑。例如,“She is a doctor and she is also a writer”可以合并翻译 为“她既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作家”。
意译
意译是按照原文的含义和精神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序和结构。在意译时,需要摆脱原文的语 言束缚,用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原文的含义,同时保持译文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增译与减译
增译
增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根据原文的含义和语境,增加一些 必要的词语、短语或句子,以使译文更加完整、流畅和准确 。增译通常用于弥补原文的省略、补充背景信息、解释文化 概念等。
句子结构问题
总结词
句子结构问题是英汉翻译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详细描述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进 行英汉翻译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句子结构调整。例如, 英语中常用长句和复合句,而汉语中则常用短句和简单 句。在进行英汉翻译时,需要将英文的长句和复合句拆 分成汉语的短句和简单句,或者将汉语的短句和简单句 整合成英文的长句和复合句。
商务翻译
总结词
商务翻译涉及商业、法律、合同等领域的文 本,要求准确、专业、规范。
详细描述
商务翻译要求译者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能够准确理解并表达原文的含义。在翻译 过程中,译者需特别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 范性,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同时 ,商务翻译还强调译文的流畅性和易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 The raising of twenty-five thousand pounds was a task altogether beyond her powers. [译文]她完全无力筹集两万五千镑。 [例2]The man who is above his business may one day find his business above him. [译文]不屑于干自己工作的人,终有一天发现自己不配干 那份工作
[例3] 他只要听到几句恭维话就会得意忘形。 [译文]A little flattery would set him carried away.
[例4]一星期没洗澡,一身臭汗。
[译文]I am smelling of seven-day-old sweat.
介词:英语中名词的高频率使用造成了介词的活 跃。而汉语中的很多介词具有很强的动词性, 不少就是由动词变来的,因此与动词兼类。将 英语的介词短语译成汉语时,往往要借助于汉 语的动词、短语或短句。汉译英时,要善于使 用英语的介词表达法。
[例3]Courage in excess becomes fool hardiness, affection weakness, thrift avarice. [译]过渡的勇气变为蛮勇,过度的爱情变为溺爱, 过度的节俭变为贪婪。
[例4]成绩有两重性,错误也有两重性。 [译文]Achievements have a dual character, and so have mistakes.
英汉语言对比及互译对策(上)
英汉语言对比
一.
英、汉语言的共相 1.词类划分 1)都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 2)实词中的名、数、动、形、副、代词的 语法功能基本相似 3)虚词中的介词、连词、语气词的语法功 能也有不少相同点
2. 句子要素 1)都有主、谓、宾(表)、定、状语,特别 是主语和谓语。 2)基本句型无太大差别,尤其是在叙述性语 言中(如公文、条款、新闻语言、科技文献以 及一般应用文体),英汉句子结构基本对应的 情况比较常见。
形容词、副词:英语中许多形容词和副词的表现 力很强,可以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 [例1]I am much abroad in my guess. [译文]我大错特错。 [例2]他初出茅庐,没什么经验。 [译文]He is a green hand.
[例3]Jordan cannot politely turn down the invitation to an Arab foreign ministers conference. [译文]约旦若拒绝接受阿拉伯外交部长会议的邀请,它在 礼貌上也说不过去。 [例4]这听起来好像是童话故事,但它确是真人真事,不 相信也无济于事。 [译文]It sounded like a fairy tale—but it was all too brutally real.

[例2]Just as Nixon began to speak, my good friend the talented and beautiful Norwegian actress Liv Ullmann telephoned from Oslo on a matter I have since forgotten. I took the call to explain why I could not talk just then. I said that the President was making an important announcement on television.

英语的一段文字特别是一句文字中,如两次以 上提到同一个人或物,一般都要变换说法,常 用同义词替代、近义词复现等方法来避免重复。 汉译也讲求语言形式的多样化,但与英语表现 方法不同。

[例1]非洲人民正在为争取非洲的彻底解放进行 着艰巨的斗争。 [译文]The people of Africa are waging a hard struggle to win the complete emancipation of the continent.
二 英、汉语言的差异及基本对策 1. 词汇的形态变化(英语:有;汉语:无) 英语词汇有丰富的形态变化,例如动词有人称、时 态、语态、情态和语气以及非谓语的变化,名词有格 和数的变化,形容词和副词有级的变化等等。 英语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表示句子的语言关系和 逻辑关系。汉语基本没有形态变化,主要靠词语、语 序及暗含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
[例1] People are always talking about “the problem of youth”. If there is one—which I take leave to doubt— then it is older people who create it, not the young themselves. Let us get down to fundamentals and agree that the young are after all human beings— people just like their elders. There is only one difference between an old man and a young one: the young man has a glorious future before him and the old one has a splendid future behind him: and maybe that is where the rub is.
3. 英语用词力戒重复,常用替代、省略和变换的表达方 法避免重复。汉语用词不怕重复,常常运用实称、还 原和复说的表达方法。 [例1]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is not so easy as that from English into French. [译文]英译汉不如英译法容易。 [例2]She compares the new edition with the old ones. [译文]她把新版本同几种老版本作了比较。
[译文]他们说到今年冬天时刘教授在这里教书要 满二十年了。 [例2]His being neglected by the host added to his uneasiness. [译文]主人的冷遇使他更加不舒服。
[例3]I could have laughed to hear him talk like that. [译文]听到他这样讲话,我差点笑出来了。
[例5]这丈夫责备她的太太,他的太太也责备他。 [译文]The man blames his wife and vice versa.
[例6]一定的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 反映,又给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译文]Any given culture (as an ideological form) is a reflection of the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a given society, and the former in turn has a tremendous effect and influence on the latter.
[例2]A conferenc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richer industrialized states was held in Washington attempting to identify priorities for improving life among poor areas of the world. [译文]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较富有有的工业国家在 华盛顿举行了会议,试图确定在改善世界贫穷 地区人民生活中应当首先作哪些事情。
汉语用词也不是一味喜欢重复,必要时也要避免重 复以使语言简洁。但如果做不到“明确”表达意思则 宁可重复用词。 [例1]They never laugh when they ought to weep, or vice versa. [译文1]他们该哭的时候从来不笑,反之亦然。 [译文2]他们该哭的时候从来不笑,该笑的时候也从来不 哭。
[译文]人们总是在谈论“青年人问题”。如果真 有这么一个问题——对这一点我要不揣冒昧地 表示怀疑——那也是年长者造出来的,而不是 青年人自己造成的。让我们认真考虑一下问题 的根本吧,而且我们要承认青年人毕竟是人— —是跟他们长辈一样的人。青年人呵老年人之 间只有一点不同,那就是青年人的光辉未来在 他们牵头,而老年人的辉煌已经留在他们身后, 或许这就是问题之所在。
2. 英语的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表达能力强, 在句子中特别活跃;汉语的动词、词组和短句 构成了汉语的优势。 对策:翻译时不应拘泥于外形的束缚。采取较 为灵活的翻译方式
[例1]What can easily be seen in his poems are his imagery and originality, power and range. [译文]他的诗形象生动,独具一格,而且气势磅 礴,这是显而易见的。
[例2]汉语词组有名词词组和动词词组。以名词为 中心的词组,一般是名词及其定语,在剧中作 用相当于一个名词的,叫名词词组。以动词为 中心的词组,一般是动词及其状语,在剧中作 用相当于一个动词的,叫动词词组。此外,在 用法注释中有时提到词或词组,其中词组则和 前面说到的词往往起同一作用。
[译文]Chinese phrases include nominal phrases and verbal phrases. A phrase with a noun as its core, usually a noun and its attributive, functioning as a noun in a sentence, is known as nominal phrase. A phrase with a verb as its core, usually a verb and its adverbial adjunct, functioning as a verb in a sentence, is known as verbal phrase. Motimes “a word or phrase” is used and the “phrase” here usually has the same function as the “word” mentioned befo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