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祝福》教案(优秀8篇)
《祝福》教案(优秀8篇)祝福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四教时。
教学安排:第一教时l本教时重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倒叙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
(板书)二、介绍背景:《祝福》写于1924.2.7.,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3.25.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
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
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
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三、研习课文:1、自读“预习提示”,了解小说的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标。
2、理清情节,了解倒叙的作用。
祝福教案(优秀9篇)
祝福教案(优秀9篇)《祝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
2.掌握作品倒叙式的结构方式及运用语言、肖像描绘人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复述小说情节的能力。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其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培养学生概括主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体味鲁迅先生冷峻叙述中深沉的悲愤之情。
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同情弱者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2.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3.真切地体验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关注她的命运,思考其悲剧的根源,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1.祥林嫂有没有反抗性格,该如何评价。
2.学习小说传神含蓄、隽永洗练的语言,领悟其深层含义和情感。
教学方法1.通过学生复述课文,教师指导他们概括小说的情节。
2.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及“我”的角色意义等。
3.朗读精彩语段,体悟语盲的深层含义及情感。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
2、指定学生分别从“我”和“祥林嫂”两个角度复述课文,深刻把握小说内容。
3、讨沦几次“祝福”景象描写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鲁迅先生在《坟·灯下漫笔》中把中国封建历史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对于“快乐着我们的快乐,幸福着我们的幸福”的二十一世纪的你们来说,真可谓“不是我想象”。
然而,事实原本如此不可更易。
今天,让我们读读先生的《祝福》听听主人公“祥林嫂”哀怨凄楚的倾诉吧!二、解题1.背景介绍《祝福》发表于1924年。
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
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而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的黑暗是空前的。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
《祝福》(公开课教案)
《祝福》(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祝福》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形象。
(3)能够把握作者鲁迅的创作背景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3)学会从多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理解作者的忧患意识。
(2)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关注弱势群体,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3)培养热爱文学、亲近经典的兴趣,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祝福》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形象。
3. 把握作者鲁迅的创作背景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及其内涵。
2. 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3. 作者的创作背景与作品关系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形象。
3.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将《祝福》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揭示其独特性。
4.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背景、作者生平及作品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鲁迅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关系。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形象。
4.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将《祝福》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揭示其独特性。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应考虑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教师也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看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祝福》(公开课教案)
《祝福》(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祝福》,使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地位和他的创作风格,理解祝福的含义和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认识旧社会的黑暗,懂得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翻了身的道理。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重点分析《祝福》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2 教学难点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以及作者是如何通过作品揭示封建社会的黑暗。
第三章: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文学地位,引导学生了解《祝福》的创作背景。
4.2 作品欣赏学生自读《祝福》,感受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情节安排。
4.3 分析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第五章: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祝福》的内容,写一篇心得体会,思考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祝福》,了解作品背景,准备相关问题。
6.2 课堂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学生自读《祝福》,感受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情节安排。
(3)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4)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6.3 课后作业学生结合《祝福》的内容,写一篇心得体会,思考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七章:教学评价7.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作业完成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7.2 终结性评价课后收集学生的心得体会,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八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祝福》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祝福》优秀的教学设计《祝福》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祝福》优秀的教学设计1【设计意图】小说的教学一般是从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中,获得对小说的理解。
本课堂设计试图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重点抓住小说中几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小问题,来把握人物的主题,体会小说的创作技巧。
【问题设计】一个日子;二次微笑;三样眼神;四场飞雪:五张账单。
【课堂准备】投影仪、视频材料【课堂时数】二课时【一课时】【教学要点】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分组研究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已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已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鲁迅的又一篇杰出小说《祝福》,这篇小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或多种话剧。
它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呢,请看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⒈速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⒉指名学生讲述故事梗概,理清情节。
⒊解读课文的叙述技巧。
板书:情节内容时间序幕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叙开端初到鲁镇三个半月五发展被迫改嫁两年高潮再到鲁镇约两年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⒈“祝福”的日子到底在那一天?具体时间呢?⒉祥林嫂在祝福前夜寂寞死去,但她生前曾给世人留下过甜甜的笑容,请你找出来读读,你能在这些笑容背后发现什么吗?⒊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在本文中,鲁迅是怎样实践他的写作主张的?请你找出本文描写祥林嫂眼睛的句子,并品出其中的内蕴。
⒋鲁迅先生在他的《花边文学》中的《大雪纷飞》一文中,盛赞《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段中写雪的“神韵”。
其实,他《祝福》中的四次写雪更加值得一赞。
请你找出来,品味品味。
⒌熟读课文,找出小说中关于金钱零星表述的语句。
比较阅读,看看能发现什么。
【二课时】【教学要点】交流心得,总结课文。
【教学点拨】⒈“一个日子”:简析:“我”是在“送灶”的这一夜回到鲁镇的,在鲁四老爷家里呆了两天,“我”遇到祥林嫂是“昨天下午”,“又过了一夜”,所以我从短工那里知道祥林嫂死的消息是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晚饭前”。
鲁迅祝福教案(6篇)
鲁迅祝福教案(6篇)鲁迅《祝福》教案篇一教学要点1、分析样林嫂所处的典型环境,剖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及小说主题。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祥林嫂的反抗。
3、深层把握“祝福”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
文学反映人的生活整体,也只有通过“生活本身形式”(车尔尼雪夫斯基)才能得到完满的表现。
因此,在艺术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的“关键在于个别的环境”(马克思)。
那么,在《祝福》中,围绕和促成人物行动的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研读小说的环境描写1、提问:作者把祥林嫂的悲剧置于“鲁镇”这个“舞台”上来演绎,“鲁镇”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在那里表现出怎样的世态风情(1)学生集体朗读小说的第1~2段。
(2)学生勾画关键句子进行体会,然后前后桌进行交流。
(3)学生自由发言后,明确:①鲁镇是一个封闭式的社会。
许多传统习俗、封建观念、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级关系在鲁镇的人与人之间被异常严格地遵守着。
如,当“我”离开五年之后重回鲁镇时,最强烈的感觉是一切“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准备“福礼”的是女人,而“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②鲁镇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
“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人们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对神的祈求上。
2、学生思考: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1)学生默读课文,摘录有关语句。
(2)思考后明确: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化。
他向“我”大骂康有为,康有为主张变法,但是他因循守旧。
他“案头”堆放的是“理学”著作,墙上挂的是朱子格言;孔孟之道流布于周身血脉,封建伦理浸透了通体细胞。
孔孟理学、封建伦常正是他处世立身、待物行事的准则。
可见,鲁四老爷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
3、学生思考:祥林嫂周围的其他人对其态度如何明确:祥林嫂周围的人对她表现出令人颤栗的凉薄与冷漠。
祝福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祝福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案标题:祝福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祝福”一词的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他人表达祝福的意愿和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正确使用“祝福”一词及相关表达。
2.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祝福的意愿和内容。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2. 学生课前准备的祝福语和相关材料。
3. 学生分组的名单。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祝福语的图片或幻灯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提问:“你们平时在什么场合下会用到祝福语?”步骤二:词汇学习(10分钟)1. 教师给学生呈现“祝福”一词的中文和英文释义,并鼓励学生尝试猜测其含义。
2. 教师讲解“祝福”一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并给出一些常用的祝福表达方式。
步骤三:示范与实践(15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用适当的语言表达祝福的意愿和内容,例如生日祝福、节日祝福等。
2.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成员轮流表达一句祝福语,并互相给予反馈和改进建议。
步骤四:合作创作(15分钟)1. 学生再次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场合,例如毕业典礼、婚礼等。
2.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创作一段祝福演讲稿或短文,并准备展示给全班。
步骤五: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并分享他们的祝福演讲稿或短文。
2. 全班同学可以提出问题、给予赞扬和建议。
步骤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学生在表达祝福时应注意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并表扬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祝福表达方式,例如给亲友发信息、写贺卡等。
2. 学生可以自行收集和分享更多的祝福语和表达方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祝福”一词的含义和用法,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他人表达祝福的意愿和能力。
《祝福》教案(优秀6篇)
《祝福》教案(优秀6篇)《祝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鉴赏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环境描写及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课堂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
因此,研究性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阅读教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必然是今后课堂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向。
本设计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讨新的研究性教学方式,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变成自主式学习。
情感目标:揣摩小说标题的`重要意义,深刻体会造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原因。
教学设计提要本设计由4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熟悉课文,展示研究方向,小组明确探究目标;第二课时:小组研讨;第三课时:小组探究成果交流。
第四课时:完成研究小论文教学过程及步骤第一课时1、熟悉课文: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旨在让学生对小说情节有一个大概了解。
2、展示研究方向,明确探究目标:教师将课文分为四个研究课题,每个课题又列若干小课题,具体如下:A、人物鉴赏:a、祥林嫂b、鲁四老爷c、柳妈d、卫老婆子e、四婶f、祥林嫂的婆婆g、我B、情节鉴赏:a、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及作用;b、祥林嫂死因探究C、环境鉴赏:a、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b、祝福景象的描写及其作用;c、文中关于雪的描写及其作用D、表现手法鉴赏:a、人物刻画方法;b、以“祝福”为题的意义。
以上课题用投影展示出来;为使每个大课题都有人研讨,规定每一大组挑选一个大课题。
第二课时小组研讨:第一课时完成后,各小组明确了任务,要求课余时间就开始搜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选相同子课题的为小组,充分交换意见后,每个大课题组推推举1—3位同学在课内展示本组研究成果。
小组探究成果交流。
每个小组推荐1—3名同学上讲台陈述本组的研究成果,要求每人发言不超过四分钟。
第三课时课内完成研究小论文。
在小组研究成果陈述的基础上。
老师提供下列小论文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
题目有:1、祥林嫂的反抗精神2、祥林嫂死因探究3、祥林嫂个人简历4、文题—“祝福”之我见5、(祥林嫂、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人物形象之我见6、雪景作用之我见7、描写祝福景象的意义8、祥林嫂生活圈内的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剖析9、祥林嫂内心世界探究10、对祝福人物刻画的一点看法《祝福》优秀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识记A、关于《彷徨》B、烟霭等词语2、理解、分析A、理解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B、根据人物描写和情节把握人物形象C、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对主题的作用D、倒叙手法(复习)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预习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1924年前后中国社会的状况2、读23遍课文第一课时一、导入1、列表回顾中学课本中所涉及的鲁迅的作品、文集、体裁2、关于彷徨及祝福的创作背景A、鲁迅此时的思想状况:由呐喊而彷徨B、1924年前后的历史:辛亥革命1911年、五四运动1919年。
《祝福》(公开课教案)
《祝福》(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介:《祝福》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之一,描绘了旧社会的残酷现实和人民群众的苦难。
1.2 学生分享:让学生提前阅读《祝福》,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1.3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旧社会的残酷现实,培养学生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和同情。
第二章:文本分析2.1 教师讲解:详细讲解小说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
2.2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关系,分享讨论成果。
2.3 教学目标:使学生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第三章:角色扮演3.1 教师指导:为学生分配角色,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3.2 学生表演:学生根据角色扮演要求,进行表演。
3.3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第四章:小组讨论4.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讨论小说中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分析作品对现实的启示。
4.2 学生分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3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师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说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5.3 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对小说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六章:作品背景探究6.1 教师讲解:介绍《祝福》创作的历史背景,包括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等。
6.2 学生分享: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享对作品背景的理解和发现。
6.3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作品,认识到文学作品与历史背景的关联。
第七章:文学技巧分析7.1 教师讲解:分析《祝福》中的文学技巧,如象征、讽刺、对比等。
7.2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文学技巧在小说中的应用和效果,分享讨论成果。
7.3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文学技巧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第八章:作品主题探讨8.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探讨《祝福》中的主题,如封建礼教、人伦关系等。
8.2 学生分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高品质一等奖公开课鲁迅《祝福》教案
高品质一等奖公开课鲁迅《祝福》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祝福》,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其中所包含的社会现象和思想内涵。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鲁迅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
教学内容1. 《祝福》的背景介绍: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的重要性和影响。
2. 《祝福》的主要情节梗概:对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进行概述和解读。
3. 《祝福》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涵:分析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和作家的思想观点。
4. 《祝福》的艺术特色和阅读方法:介绍小说的艺术特点和阅读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鲁迅的重要作品和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鲁迅和《祝福》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重要性和时代背景。
3. 情节梗概:通过讲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建立对作品整体框架的认识。
4. 分析讨论:分析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和作家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5. 艺术特色和阅读方法:介绍小说的艺术特点和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更加专注地阅读和欣赏作品。
6.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回顾,加深学生对《祝福》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祝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作业评估:通过布置相关作业,如阅读理解题或写作任务,评估学生对作品的掌握程度。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或展示,评估他们对作品的深入思考和合作能力。
参考资料1. 鲁迅.《祝福》.2. 其他相关研究资料和文献,如鲁迅研究专著或相关期刊文章。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鲁迅《祝福》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可以根据具体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祝福教学设计(优秀7篇)
祝福教学设计(优秀7篇)等奖鲁迅《祝福》教学设计篇一一、课文引入上一节课我们看了夏衍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祝福》,并布置同学们根据课文改写《祥林嫂的故事》,下面请位同学来讲讲《祥林嫂的故事》。
(用电脑把相关情节的画面投影到大屏幕上,增强形象性。
)二、学生讲述祥林嫂是卫家山人,二十六七时死了男人,从家里逃出来后,由卫老婆子介绍给鲁四老爷家做女工,鲁四老爷讨厌她是个寡妇,时常皱着眉头,一副不太高兴的样子。
日子很快过去了,祥林嫂做工十分卖力,甚至比男人还勤快,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都由她一人包办,这一年鲁家竟不用雇短工。
新年刚过了不久,祥林嫂到河边淘米洗菜,被婆家的人用白蓬船绑了回去。
婆家又把祥林嫂卖给贺家坳的贺老六,用买得的钱做小儿子娶媳妇的聘礼。
祥林嫂拼死反抗,在拜堂时猛撞香案,血如泉涌。
好在贺老六待祥林嫂不差,家中又添了个男孩阿毛,日子还算安稳。
哪知两年以后,厄运再次降临到祥林嫂头上。
先是丈夫患伤寒去世,接着两岁的儿子阿毛又被狼衔去吃了五脏,只剩一只小鞋挂在刺柴上。
贺家大伯来收屋,把祥林嫂赶出家门,她走投无路,只好回到鲁镇做鲁四老爷家的女工。
鲁四老爷告诫鲁四太太,祭祀的时候不要让祥林嫂插手。
祥林嫂反复地向人们诉说着阿毛被狼吃的悲惨故事,但镇上的人却渐渐对她失去兴趣。
自从和柳妈谈了天,知道死后的魂灵要锯开两半分给两个男人,要到土地庙捐门槛,让千万人践踏才能赎罪。
从此,祥林嫂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伤痕,默默地跑街,扫地,洗菜,淘米……用历来积存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
她本以为可以坦然地做祭祀的活儿,但是鲁四太太仍然不让她插手,使他大受打击。
她的精神更不济了,记忆尤其坏,最后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在鲁镇即将进行祝福之时,祥林嫂冻死在镇上,结束了她悲惨而又屈辱的一生。
三、寻找凶手究竟是谁杀害了祥林嫂?祥林嫂是带着疑问、痛苦,也带着希望、幻想死去的,她临死前有什么遗愿呢?她临死前提了三个问题:一个人死了以后,究竟有没有魂灵?有没有地狱?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吗?对魂灵,祥林嫂既“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
《祝福》教案(通用11篇)
•••••••••••••••••《祝福》教案(通用11篇)《祝福》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祝福》教案(通用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祝福》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挖掘本文的主题,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主问题,围绕主问题,思考讨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进而挖掘主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能提高学生尊重他人、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精神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探究作品的主题。
文本比较长,给学生阅读分析带来一定困难。
教学过程导入语:现代作家丁玲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那么,祥林嫂为什么非死不可呢?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呢?这节课,我们来深入探讨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和本文的主题。
1.(出示主问题)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是谁把祥林嫂一步步推向了深渊?2.围绕主问题,设计几个小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从祥林嫂的外部生存环境入手,分析悲剧的外因。
思考她身边有哪些人?把他们分类,他们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命运中起了怎样的作用?2)从祥林嫂的内心环境入手,分析悲剧的内因。
阅读“祥林嫂再嫁”一段,思考她闹得“真出格”,说明了什么?她的追求是什么?她为什么追求那样的生活?她有着怎样的道德观?她的内心世界与她的遭遇之间的矛盾,给她造成的影响是什么?3.学生思考,讨论。
4.学生发表讨论的结果,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师中肯评价,引导发言。
外因:鲁四老爷四婶剥削者政权剥削、鄙视祥林嫂祥林嫂的婆婆、小叔子、夫家大伯族权卖出祥林嫂,逼迫她赶走她,直接改变了祥林嫂的命运鲁镇人鲁四老爷家短工等普通群众夫权鄙视、奚落、嘲笑祥林嫂柳妈神权给祥林嫂沉重的精神负担内因:祥林嫂1)祥林嫂闹得越出格,说明封建思想对她毒害越深,她追求贞节的好女人形象;但封建制度却使她被逼再嫁,使她不能维护好女人形象;这对矛盾,使她产生强烈的负罪感,给她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使她欲生不能。
大班音乐《祝福》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大班音乐《祝福》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大班音乐活动《祝福》,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2. 通过活动,促进幼儿对祝福的理解和传递。
3.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 音乐《祝福》的录音2. 祝福卡片三、教学步骤:1. 温暖身心准备:介绍活动主题《祝福》给孩子们,引导他们讨论祝福的意义和方式。
可通过问答、寻找例子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思考。
2. 学习音乐:播放音乐《祝福》,请孩子们仔细聆听音乐,让他们感受节奏和旋律中透露出的祝福的情感。
3. 探索动作:在音乐播放时,引导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身体动作,例如跳跃、旋转、摆动等,让他们根据音乐的感觉自由地感受和表达祝福的意义。
4. 制作祝福卡片:给每个孩子提供祝福卡片和彩色笔,在卡片上画出自己对别人的祝福,可以是图画、简单的文字或符号。
教师可以帮助不会写字的孩子们书写他们的祝福。
5. 分享祝福:孩子们轮流将自己制作的祝福卡片分享给班上其他孩子。
在分享过程中,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他人的祝福和祝愿。
6. 整合表演: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祝福的理解。
可以是使用道具、做出动作、唱歌、跳舞等形式。
让孩子们通过表演把自己的祝福传递给其他人。
7. 回顾总结:提问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学到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
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并强调祝福的重要性,共同回顾活动的目标和主题。
四、教学延伸:1. 可以邀请家长们到班级观摩,孩子们向家长们展示自己的祝福表演,让他们感受到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
2. 可以将孩子们的祝福卡片收集起来,制作成班级祝福墙,以此提醒孩子们一直保持友善和关怀的心。
3. 可以通过故事、歌曲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关于祝福的主题,加深幼儿对祝福的理解和传递。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以及对祝福的理解和传递情况,评估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内容。
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口头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鲁迅《祝福》优秀教案 4篇
鲁迅《祝福》优秀教案4教学目标:一、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二、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板书)介绍背景《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及多种戏剧。
检查预习1.解释词语。
寒暄尘芥堆淡然俨然咀嚼赏鉴沸反盈天不更事《四书》(见教材注释)2.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
研习新课1.学生自读预习提示,了解小说的教学重点,教师点拨,明确教学目标。
2.理清情节,了解倒叙的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统一意见,形成下面的表格:提问: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呢,还是另有自己的特点?明确: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手法。
提问: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讨论归纳: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呢?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提问: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明确:“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优秀语文《祝福》教学设计(通用5篇)
优秀语文《祝福》教学设计(通用5篇)优秀语文《祝福》教学设计(通用5篇)1一、学习内容概述《祝福》是鲁迅的经典作品之一。
全篇充满了沉重的气息。
不仅有祥林嫂的穷、祥林嫂的苦和意外灾祸的沉重描述,更有封建的礼教制造的压抑的精神氛围。
文中故事是较易读的,但要理解故事中的深层次含义并非易事。
二、课程标准和课题研究中的相关内容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初步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能自主选择恰当地课题,运用讨论、查找资料、网上搜索等方式进行研讨,形成成果,展示交流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三、学习者分析__级自动化班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较差,但对鲁迅的主要作品有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比较活跃,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word、PPT等信息处理工具,会利用bbs进行交流,初步会上网搜索资料。
四、教学目的1、学会分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能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
2、学会利用网络进行简单的文学研究。
能体会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能有自己的体验和创造。
3、能联系生活,感悟作品环境,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工具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能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广播。
软件:采用《天空教室xp2》制作的网络教学平台。
2、学习地点:四楼微机室3、设计课时:3课时4、教学过程设计及说明六、评价标准和方法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个人评价包括:参与讨论、协作与交流、作品创作小组评价包括:协调合作、成果评价、创新能力七、注意事项1、给学生学习的过程,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网络为语文服务,本质是工具性,关键是教师对语文的教学,而非技术3、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搞浮浅的热闹。
4、最终以学生获得研究方法、文学欣赏方法和思考的方法为目的,以对课文的理解、信息处理、情感体验为重点。
5、微机室学生思维不易集中,应加以注意。
《祝福》优秀教案设计6篇
《祝福》优秀教案设计6篇《祝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环境等),小说所表现的具体内容等。
2、能力目标:欣赏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种描写手段来表现人物的手法进行训练。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了解封建社会广大下层劳动妇女低下社会地位和不幸遭遇,关注社会发展,体味人生意味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知识目标: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环境等),小说所表现的具体内容等。
教学难点能力目标:欣赏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种描写手段来表现人物的手法进行训练。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形成一定的鲁迅小说的讲课方法思路模式,尽量在对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中凸显自己的教学个性,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小说教学。
甚至发展会写小说了。
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出示封例图片)这是祥林搜,她是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开山之祖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想必大家对鲁迅先生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鲁迅先生确实是一代文学巨匠,在2023年的全球阅读排行榜上,鲁迅先生的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分别雄据排行榜第一位和第十一位,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从而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序幕,他的这两本短短的小说集,内容深切,格式特别,茅盾先生在《读呐喊》一文中说: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见到了绚丽的阳光。
感受是那样的至深至切。
如果说,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开拓者的话,那么鲁迅先生则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开拓者,今天让我们走进祥林嫂,去感受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被旧制度所吞噬。
本文写于1924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
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小说《祝福》应运而生。
二、学生速读,并思考:这篇小说主要写了有关祥林嫂的哪些事情?三、文本研读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板书:情节、人物、环境。
《祝福》(公开课教案)
《祝福》(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祝福》的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祥林嫂的性格特点,了解作品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理解,增强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祝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祥林嫂在封建社会中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在祝福中悲惨死去的故事。
2.2 人物分析祥林嫂:勤劳、善良、坚韧,受到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压迫,最终无法摆脱悲惨命运。
2.3 主题探讨作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对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进行了批判,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祝福》的故事情节,分析祥林嫂的性格特点,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3.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对封建社会的批判,理解作者对祥林嫂的同情。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祝福》,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5.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品氛围。
5.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析祥林嫂的性格特点,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
5.4 课堂展示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及文学成就。
6.2 课中活动1. 检查预习情况,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基本内容;2. 分析祥林嫂的性格特点,讨论她在作品中的形象意义;3. 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了解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祝福》(公开课教案)
《祝福》(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分析小说《祝福》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能够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
(3)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
(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小说与其他相关作品的异同。
(3)实践创作,以小组为单位,编写短剧并进行表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培养同理心。
(3)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小说《祝福》的背景介绍。
2. 分析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特点及其命运。
3. 探讨小说中的社会现实主义特点和民间文化元素。
4. 比较《祝福》与其他相关作品的异同。
5. 实践创作:编写短剧并进行表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说《祝福》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2)小说中的社会现实主义特点和民间文化元素。
(3)实践创作:编写短剧并进行表演。
2. 教学难点:(1)分析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特点及其命运。
(2)比较《祝福》与其他相关作品的异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小说背景、分析主题思想等。
2. 互动讨论法:合作探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
3. 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比较小说与其他相关作品。
4. 实践创作法:分组编写短剧并进行表演。
五、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小说《祝福》,了解作品背景。
2. 第一课时:介绍小说背景,分析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3. 第二课时:探讨小说中的社会现实主义特点和民间文化元素。
4. 第三课时:比较《祝福》与其他相关作品的异同。
5. 第四课时:实践创作,分组编写短剧并进行表演。
6. 第五课时: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说《祝福》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小说中的社会现实主义特点和民间文化元素的鉴赏能力。
祝福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祝福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案:祝福公开课优质课教学目标:1. 通过祝福公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祝福文化意识。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撰写富有创意和情感的祝福短文。
教学重点:1. 理解并运用祝福词汇和句型。
2. 学习并掌握祝福文化的特点和礼仪。
教学准备:1. 备好相关的祝福词汇和句型的示例。
2. 准备一些典型的祝福场景和情境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向学生展示一些祝福场景和情境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促使他们谈论与之相关的话题。
2. 引导学生讨论“祝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在特殊场合表达祝福。
Step 2:学习祝福词汇和句型1. 教师通过示例及实际场景演示,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祝福词汇和句型,如“祝福你们健康快乐”、“祝福你们前程似锦”等。
2. 学生跟读并模仿老师的发音和语调,逐渐掌握祝福词汇和句型的正确应用。
Step 3:学习祝福文化的特点和礼仪1. 向学生介绍一些与祝福相关的文化习俗和礼仪,如生日祝福、婚礼祝福等。
2. 分组讨论,学生展示自己了解的祝福礼仪和文化习俗,并与全班分享。
Step 4:创作祝福短文1. 学生单独或分组进行创作,写一篇富有创意和情感的祝福短文,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想象进行写作。
2. 学生交换作文,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Step 5:展示和分享1. 学生将自己的祝福短文进行展示,可以通过朗读、演讲或配合图片、音乐等形式。
2. 全班学生共同欣赏和评价祝福短文,鼓励互相感受和分享。
Step 6:总结和评价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进展,强调学生在祝福文化意识和写作能力方面的提高。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成果和所取得的进步。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探究其他祝福场景和情境,拓展祝福文化的知识和应用。
2. 学生可以继续创作和分享祝福短文,与他人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无标题)。
鲁迅《祝福》优秀教学设计(五篇)
鲁迅《祝福》优秀教学设计(五篇)鲁迅《祝福》优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
2、学*通过肖像描写揭示人物精神面貌的写法,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思想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祥林嫂的悲剧,了解旧社会劳动妇女的悲惨遭遇和封建社会礼教吃的人本质。
[教学重点]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教学难点]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教学设想]1、文内容丰富深刻,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
2、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整体教学3、方法上采取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研读,读、思、议结合[教学方法]分析法、欣赏法,体会法[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有这样一个女人,神情憔悴,衣衫褴褛地从现代名著中向我们走来,她有过年轻、美貌,有过幸福,却一步一步的走向绝望走向死亡。
这个女人就是祥林嫂,这个形象的缔造者就是鲁迅。
二、背景介绍《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及多种戏剧。
三、快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结构特点序幕写祝福景象;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初卖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尾声再写祝福景象。
四、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的故事梗概。
五、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考虑以下问题1、“祝福”的日子到底在那一天?具体时间呢?2、祥林嫂在祝福前夜寂寞死去,但她生前曾给世人留下过甜甜的笑容,请你找出来读读,你能在这些笑容背后发现什么吗?3、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在本文中,鲁迅是怎样实践他的写作主张的?请你找出本文描写祥林嫂眼睛的句子,并品出其中的内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
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 “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
的。第一部分有一部分对鲁四老爷的大骂新党及其书房的描写。这一切都能可看出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
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
提问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教学实施过程(含评价)
一、 导入: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 《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
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
的小说——《祝福》 。
二、 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文学常识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教案
教研组
语文
课程名称
语文
授课教师
周冠祥
章节名称 授课班级
教学三维目 标
教学重点
祝福
14208、 14420、14421、 授课时间
14422、 14423
本教案课时 上课时间
5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第 15 周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 的方法。
到鲁镇六年 祝福时柳妈建议她捐门槛。
到鲁镇七年 秋天捐门槛。冬天祭祀,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
到鲁镇八年 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
到鲁镇九年
到鲁镇十三年
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
问我三个问题。死亡 。
二、先回顾:人物描写的方法有
外貌 、 动作 、 语言
、 神态
、 心理 、等。再引导学
生分析小说出现的人物。鲁迅说,刻画一个人,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找出文章描写祥林嫂外貌(特别是眼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 一丝希望
小结:鲁迅说过: “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祥林嫂的性格特点,从作者对
她眼睛的描写可见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生动具体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形象,
她勤劳、善良、安分耐劳,有一定反抗性;但在旧社会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
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他通过“祝福”阻
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他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具有进步的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
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小说结构上,
俨然∶形容庄重严肃。
讪讪 : 不好意思的样子
怔怔 :呆愣的样子。
怨府:大家怨恨所集中的对象。
沸反盈天 :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4、小说三要素是 细致的人物刻画、 完整的故事情节、 典型的环境描写。 小说的情节包括 开端
展、 高潮、 结局四部分。
。请大家
在课文中找出标志作者思路转换的句子。在结构上采取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
作者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且设置了
一系列悬念吸引读者: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死去?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写祥
门槛( k ǎn ) 窈( y ǎo )陷 惴惴( zhu ì ) 歆享( x īn )( xi ǎng )
牲醴( sh ēng )( l ǐ ) 蹒跚( p án )( sh ān )
2、字形积累
寒暄 (喧哗) 烟霭(和蔼) 走投无路 (回头) 形骸 (惊骇 弹劾)
惴惴 (揣摩 湍急)
3、字义识记
“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
痛苦。” ——丁玲
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
为代表)、家庭(婆婆、 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 ,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 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
教学过程:
一、 请学生讲述祥林嫂的故事。其他学生评析、补充。 祥林嫂年表
到鲁镇以前 在卫家山和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结婚,后来没有了丈夫
到鲁镇元年 二十六七岁,冬初逃到鲁镇做工,很勤劳。祝福时很忙
到鲁镇二年 春天改嫁。年底生阿毛。
到鲁镇三年 卫婆子说她交了好运。阿毛两岁。
到鲁镇四年 贺老六死。
到鲁镇五年 春天阿毛被狼衔去。秋天到鲁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提供人物生活的场所。②反映时代特征、社会特征。③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④侧面反映人物的性
格,烘托人物形象。⑤暗示、推动情节的发展。
1、学生自读课文第 1— 2 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有特定 的思想内容? 开头的祝福景象: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 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 如闻其声。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 “阴暗”的天色, “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 氛的反感和贬抑。其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 也如此”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这些语句,勾勒了当 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2、学生阅读最后一段,思考其作用和特色。 结尾的祝福景象:这一段景物描写是由回想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照应,这一段 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 那些“醉醺醺”蹒跚的“天地圣众” ,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限的痛苦 和悲哀。这个结尾,以“我”的感受来写景,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 3、讨论小说起名《祝福》的含义。 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鲁四老爷正是通过祝福把祥林嫂逼上绝路的。 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气氛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另外,祝福 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 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 三、 拓展:电影《祝福》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 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你觉得增添这个情节妥当吗?写一篇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脸颊( ji á ) 沸反盈( y íng )天 贺家墺( ào ) 荸荠( b í)( q í ) 絮絮( x ù)呜咽( y è )
驯( x ún )熟 桌帏( w éi ) 讪讪( sh àn ) 咀嚼( j ǔ)( j úe )赏鉴 渣滓( zh ā )( z ǐ ) 瞥
( pi ē) 拗( ni ù)不过 蹙( c ù)缩
1、字音积累
钝( d ùn )响 寒暄( xu ān ) 朱拓( t à ) 间( ji àn )或 悚( s ǒng )然
踌蹰( ch óu )( ch ú )
不更( g ēng )事
谬( mi ù )种
淡( d àn )然
俨( y ǎn )然 雪褥( r ù ) 瑟( s è)瑟有声 尘芥( ji è )堆 形骸( h ái )
又不能不守节, “要做奴隶而不得” ,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
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
建的必要性。
二、文中故事发生的大环境是在鲁镇的祝福节日中,作者为什么让故事在这个节日里发生?这些环境的描
写对表达主题和刻画人物起什么作用?学生研读序幕和结尾部分有关环境描写。提示:
三、快速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完成下面的表格,明确本文的情节内容。
顺 序 情节
内容
时间
、发
倒叙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凄然死去 三个半月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两年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约两年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五年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四、 作者用倒叙的手法,回忆了祥林嫂的一生,小说的整个思路是“现实——过去——现实”
板书设计
见课件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第 1、 2、 3、 4、 5 题
得 教后反思
失
改进想法
应可以用两次“可恶”和“然而”来概括。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
“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
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 。 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 ,“然而”。我们
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
自己带来了麻烦。 “然而” 是书面语转折连词, 后面隐含的意思是: 祥林嫂私自逃出, 礼教不容; 婆婆作主,
被鄙视,最终为旧社会吞噬。
三、讨论、归纳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 1、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2、勤劳、善良、安分耐劳,有一定反抗性 3、在旧社会她不能掌
握自己的命运,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最终为旧社会吞噬。
鲁四老爷: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的态度是“皱眉,讨厌她是寡妇。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的反
睛)的地方,画上横线,大声朗读一遍,并想一想有什么变化?分别表现了她怎样的特点?然后完成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