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桃花心木》获奖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语文学段:高年段年级六年级

小学语文

相关

领域

教材书名: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该关注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课文教材要“告诉”我们的知识结论。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更具价值的是学习过程的展开以及这些过程展开中学生的经验唤起、情感参与,学生的方法运用、体验感悟,学生的智慧生成、精神启迪等。本课力图体现这一观点,引导学生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由感知种树人的种树之道,悟出做人之理。

2、阶段目标要求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也是本课想体现的指导思想。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文章先写“我”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种树人的种树方法与众不同。后来通过与种树人的交流才明白,种树人是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种树人的言行使“我”深受感动,并从中感悟到人的成长其实也是如此: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就能练就独立自主的心。全文借种树喻做人,清新平淡之中饱含深远的意味。《桃花心木》所在单元是让学生从平凡小事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学生情况:

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对于语文的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因此阅读能力的训练显得很重要。另外这个时候的阅读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独特阅读体验的保护,做好向中学语文学习的衔接工作。

对于这样文质兼美的散文,学生理解内容上不是问题,但是,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有些孩子还是感到吃力的。

教学方式:本课教学采取以教师的讲授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设计。

教学手段:教师采取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讲授式教学,其中加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讨论将个人感受与理解引向深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

技术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语段,结合实际理解感悟出的人生哲理。

2、培养学生进行概括性复述的能力,体会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体现中小衔接的意图,努力实现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阅读实践等方面的衔接,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养成记课堂笔记的习惯。

教学关键流程示意图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整体回顾,初识桃花心木:

1、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板书:5、桃花心木

2、通过第1节课的学习,并结合同学们课前搜集的课外资料,大家对桃花心木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有关桃花心木树形、材质、用途等方面的资料

3、鼓励学生说出一段话概括桃花心木的多个特点。

(本环节设计意图:结合第一课时的学习和课前的预习笔记,使学生逐步养成课前深度预习的学习习惯,同时引导学生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对课文整体回顾,初识桃花心木。)

(此环节约5分钟)

二、走进文本,结识种树人

过渡:一棵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苗竟能长成这样的高大的树木,可以确定培育它们的种树人一定付出了很多的辛劳吧!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位种树人最初留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学生能够找到“奇怪”一词

2、请大家再来浏览课文,把带有“奇怪”一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再次浏览文章会发现:文中带有“奇怪”的句子分别是——

整体回

顾,

初识桃

花心木

深究解疑, 品读种树之道,感悟做人之理 品读摘录, 种树之道独特 口语交际, 体会种树人用心 引读练习, 由树及人悟理 走进文本, 结识种树人 回归整体, 揣摩写法 抓首尾, 感悟写法 赏作品, 延伸阅读

出示课件:

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

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

3、听读训练,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用心体会,发现了什么?

(课件随学生的发现、回答,相关的语句变颜色)

4、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通过“奇怪的是、越来越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学生发现作者对这个种树人种树的行为越来越好奇,奇怪的程度越来越强。

5、那么这几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呢?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教师小结:的确如此,作者的好奇心真是越来越重了。

6、请你出声音读读第3—11自然段,概括地说说种树人的哪些行为让作者觉得奇怪、越来越奇怪、更为奇怪?

依据学生的发言,出示课件,出示种树人令人感到奇怪的行为:

我奇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浇水没规律、浇水量不一定

越来越奇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浇水时间不一定

更为奇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时补种树苗

7、请一个同学将这三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这样的话又完整又概括,听起来真清楚。

8、刚才同学们说了,作者感到奇怪的程度是不断增强的,那么,这几句话连起来说的时候,语气上也是应该——越来越奇怪的

再请一个同学将这三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注意说的语气。

9、我们一起合作来读读3—11自然段——同学们读种树人的表现,我来当作者。

(本环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因好奇而读文,因发现而生疑。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这种读、思、议的过程中,逐渐走进课文,与文中人物及作者开始初步对话。)

(此环节约10分钟)

三、深究解疑,品读种树之道,感悟做人之理

(一)品读摘录,种树之道的独特

过渡:既不懒,又不忙,为什么还要这样种树呢?真是个奇怪的种树人!

1、作者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哪些疑问呢?(一一指学生来问出问题)

出示课件:

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

多久浇一次水?

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

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2、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这位种树人轻轻松松,简简单单说了两段话,把所有的问题都说清楚了,找到这两段话自己读读。

课件出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