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上册课外辅导 第7课时——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课后题第三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课后题第三题一、题目内容推测及解析。
1. 题目内容推测。
2. 解析。
- 对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课文中的意思:在课文中,这句诗是用来形容现代科学技术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
20世纪的科技发展就像一夜之间春风吹来,使得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如同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般壮观。
- 引用诗句的好处:- 从文学性上来说,引用诗句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使文章更富有诗意和感染力。
- 从表达效果上看,它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20世纪科技发展的迅猛和神奇,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这种变化的突然性和巨大性。
3. 再例如题目可能是。
-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现代科学技术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4. 解析。
- 现代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了诸多变化:- 通讯方面:- 以前人们联系主要靠书信,传递信息慢,现在有了手机、互联网。
手机不仅可以打电话,还能视频通话,无论距离多远,都能随时看到对方的面容,听到对方的声音。
互联网社交软件如微信、QQ等,让人们可以轻松地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家人聊天、分享生活点滴。
- 交通方面:- 过去出行大多依靠步行、马车等,速度慢且不方便。
现在有了汽车、高铁和飞机等交通工具。
汽车让人们的短距离出行更加便捷,高铁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以前需要几天的路程现在几个小时就能到达,飞机更是让跨国旅行变得轻松,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到达世界各个角落。
- 学习方面:- 以前学习资料有限,只能通过书本获取知识。
现在有了互联网,在线学习平台众多,如学而思网校、网易云课堂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课程,还能观看名校名师的讲课视频,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电子书包也逐渐普及,里面包含了各种电子教材、学习工具等,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5. 又例如题目是。
- “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找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
”6. 解析。
- 语句如“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名师名校】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课时 练习课 教学设计

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7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78~80页练习十四第3、8、9、12、13、17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熟练掌握笔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中试商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重、难点: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四舍五入”试商,首先,一起来回顾一下试商的过程。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汇报。
教师: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指导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8题。
教师点名提问,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练习十四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9题。
(1)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式计算。
(3)教师讲解,全班集体订正。
让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如何列竖式计算,再独立解答,再由教师进行抽查。
三、实践应用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试商,并归纳试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3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四第17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整堂练习课下来觉得是一帆风顺,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才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够高。
查看了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比较粗心。
2.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3.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迁移的负面影响——固定思维。
针对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1.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
要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平时要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教案第四单元第7课时 教案(word版)

第七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54---55页综合与实践“运动与身体的变化”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研究的时间收集数据,完成统计并计算平均数,加深认识统计活动与平均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初步学会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得相应的结论。
2、使学生经历围绕问题收集数据、统计结果和获得结论的实践研究过程,体会用实验和统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作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和方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方法和数学实践活动的价值,体验实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形成探究和合作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研究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从数据分析中发现结论。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提问:你们经常参加哪些体育运动?想想每次参加完体育活动后,自己会有哪些感觉?2、提出问题。
到底运动对脉搏有怎样的影响呢?二、实验讨论。
(一)运动引起脉搏加快。
1、讨论方法。
引导:运动后脉搏跳动加快到什么程度?你觉得我们怎样做就可以知道?说明:要知道运动对脉搏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可以在运动前先测脉搏跳动的次数,运动后再测一测脉搏跳动的次数,再比一比。
2、开展实验。
引导:通过实验收集数据、统计结果并计算平均数,再分析比较。
发现结论。
实验要求:(1)四人一组,每人先在表里填写小组成员的姓名,再按以下要求测出脉搏数,填写表格。
(2)听计时口令,每人测出运动前1分钟的脉搏次数,填在表格里。
(3)按口令,每人原地高抬腿跑30秒,接着按老师的计时,立即测出1分钟脉搏次数并填表。
(4)休息2分钟后,再测出1分钟脉搏次数并填表。
(5)核对、统一填写完成表里的数据,按要求计时脉搏的平均数。
3、研究变化。
(1)小组讨论。
运动后是怎样变化的?根据平均数,全组同学的脉搏又是怎样变化的?你从实验中还能知道些什么或想知道些什么?(2)交流:把自己脉搏的变化及小组同学的变化和大家说一说。
苏教版四年级上教案第四单元第7课时

第七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54---55页综合与实践“运动与身体的变化”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研究的时间收集数据,完成统计并计算平均数,加深认识统计活动与平均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初步学会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得相应的结论。
2、使学生经历围绕问题收集数据、统计结果和获得结论的实践研究过程,体会用实验和统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作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和方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方法和数学实践活动的价值,体验实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形成探究和合作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研究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从数据分析中发现结论。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提问:你们经常参加哪些体育运动?想想每次参加完体育活动后,自己会有哪些感觉?2、提出问题。
到底运动对脉搏有怎样的影响呢?二、实验讨论。
(一)运动引起脉搏加快。
1、讨论方法。
引导:运动后脉搏跳动加快到什么程度?你觉得我们怎样做就可以知道?说明:要知道运动对脉搏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可以在运动前先测脉搏跳动的次数,运动后再测一测脉搏跳动的次数,再比一比。
2、开展实验。
引导:通过实验收集数据、统计结果并计算平均数,再分析比较。
发现结论。
实验要求:(1)四人一组,每人先在表里填写小组成员的姓名,再按以下要求测出脉搏数,填写表格。
(2)听计时口令,每人测出运动前1分钟的脉搏次数,填在表格里。
(3)按口令,每人原地高抬腿跑30秒,接着按老师的计时,立即测出1分钟脉搏次数并填表。
(4)休息2分钟后,再测出1分钟脉搏次数并填表。
(5)核对、统一填写完成表里的数据,按要求计时脉搏的平均数。
3、研究变化。
(1)小组讨论。
运动后是怎样变化的?根据平均数,全组同学的脉搏又是怎样变化的?你从实验中还能知道些什么或想知道些什么?(2)交流:把自己脉搏的变化及小组同学的变化和大家说一说。
部编版四上《7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后题参考答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后题
谢谢大家!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后题
3.“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 改善我们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
解。
答:科技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真是太大了!爷爷 小时候每到夏天只能躲到大树下乘凉,现在有电风扇、空 调,天气再热也不怕了。看电视,只需轻轻地按动遥控器, 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打开电脑,只需简单地敲击键盘, 就可以自由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在晚上,打开电灯, 即使是黑夜,我也可以在明亮地灯光下安心地写作业。手 机QQ、微信拉近了我和亲戚、朋友之间的距离。高铁和飞 机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纪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后题
1.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 助的问题。
答:例如:1.怎样理解课文的题目《呼风唤雨的世 纪》? 2.20世纪人类获得了哪些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 现和发明? 3.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20世纪是怎样“呼风唤 雨”的?……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后题
2.下面是一个小组在整理问题时的讨论,你从中受 到什么启发?
问题一:什么是程控电话? 问题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 20 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来形容? 问题三: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
答:我发现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不 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 理解课文的内容,有的问题可以引发我们深入思 考。
【精品】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课时_练习课

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7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78~80页练习十四第3、8、9、12、13、17题。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师: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四舍五入”试商,首先,一起回顾一下试商的过教师: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巩固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1.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8教师点名提问,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练习十四第3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9(1(2)根据“总价÷单价=(3让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如何列竖式计算,再独立解答,再由教师进行抽查。
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2学生独立完成试商,并归纳试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3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四第17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教学反思】整堂练习课下觉得是一帆风顺,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才发现学生的计算正1.2.3.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迁移的负面影响——针对以上出现的诸多1.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
要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平时要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
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如对书写不整洁、不规范2.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每堂数学课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把口算教学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对不会计算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当然,要做到持之以恒。
2021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课时 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课件牛老师

×( 2 ) ×2
60 ÷ 5
90 ÷ 6
360 ÷ 90
五 课堂小结
1.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 0 的除法,可以运用商 3.被不除变数的和规除律数使的计末算尾简同便时;去掉相同个数的 2.一0 ,些商特不殊变的,除但法是算余术数,发如生1了20变÷化15,,去12掉0 ÷几25
等个,0 ,除余法数乘的一末个尾非就0要数加可上以几变个成0一。个整十数, 运用商不变的性质使计算简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6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 笔算除法 第7课时 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一 情境导入
寻找规律,直接写出下面的商。
960÷40 = 24
360÷60 = 6
240÷10 = 24
120÷20 = 6
48÷2 = 24
24÷4 = 6
二 新课探究
9 (1) 780÷30 = 26
(教科书第88页例9)
5 35 35
0
改正:
17 50 8 5 0
5 35 35
0
32 30 9 6 0 0
9 6 6
0
改正: 3 2 0 30 9 6 0 0 9 6 6
0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简便。
420 ÷ 35 = 12 810 ÷ 54 = 15 180 ÷ 45 = 4
÷( 7 ) ÷7
÷( 9 ) ÷9
►走进颐和园,眼前是繁华的苏州街,现在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热闹场 面,苏州街围着一片湖,沿着河岸有许多小绿盘子里装着美丽的荷花。这 里是仿照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当年有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 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的,皇帝游览的时候才营业。我正 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店里的小贩都在卖力的吆喝着。 ►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 叠叠地挤在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 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7课时 练习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7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78~80页练习十四第3、8、9、12、13、17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熟练掌握笔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中试商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重、难点: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四舍五入”试商,首先,一起来回顾一下试商的过程。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汇报。
教师: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指导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8题。
教师点名提问,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练习十四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9题。
(1)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式计算。
(3)教师讲解,全班集体订正。
让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如何列竖式计算,再独立解答,再由教师进行抽查。
三、实践应用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试商,并归纳试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3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四第17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整堂练习课下来觉得是一帆风顺,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才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够高。
查看了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学生比较粗心。
2.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3.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迁移的负面影响——固定思维。
针对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1.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
要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平时要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7课时 练习课(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7课时练习课(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数感。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2. 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基本训练(15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交流。
3. 提高训练(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实际应用(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进行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并汇报解决过程和结果。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制定目标。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结合生活实际,找一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进行解决。
六、板书设计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2.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数学

四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数学
以下是一个四年级上册的数学问题,用于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小明和他的朋友们去公园玩。
他们想玩旋转木马,但是发现旋转木马一次只能坐8个人。
他们总共有36个人,那么他们需要坐几次旋转木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数学模型。
假设他们需要坐 x 次旋转木马。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建立以下方程:
1. 每次旋转木马可以坐8人。
2. 他们总共有36人。
所以方程是:8 × x = 36
现在我们要来解这个方程,找出 x 的值。
计算结果为: [{x: }]
所以,小明和他的朋友们需要坐5次旋转木马。
【精品】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课时_练习课

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7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78~80页练习十四第3、8、9、12、13、17题。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师: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四舍五入”试商,首先,一起回顾一下试商的过教师: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巩固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1.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8教师点名提问,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练习十四第3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9(1(2)根据“总价÷单价=(3让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如何列竖式计算,再独立解答,再由教师进行抽查。
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2学生独立完成试商,并归纳试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3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四第17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教学反思】整堂练习课下觉得是一帆风顺,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才发现学生的计算正1.2.3.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迁移的负面影响——针对以上出现的诸多1.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
要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平时要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
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如对书写不整洁、不规范2.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每堂数学课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把口算教学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对不会计算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当然,要做到持之以恒。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7课时 练习五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7课时练习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对第6单元“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五进行教学。
内容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和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0分钟)(1)讲解填空题,让学生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进行填空。
(2)讲解选择题,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进行判断。
(3)讲解解答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题,并分享解题思路。
(4)讲解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道应用题进行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的理解。
5. 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全面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7课时_练习课【精品】

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7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78~80页练习十四第3、8、9、12、13、17题。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师: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四舍五入”试商,首先,一起回顾一下试商的过教师: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巩固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1.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8教师点名提问,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练习十四第3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9(1(2)根据“总价÷单价=(3让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如何列竖式计算,再独立解答,再由教师进行抽查。
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2学生独立完成试商,并归纳试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3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四第17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教学反思】整堂练习课下觉得是一帆风顺,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才发现学生的计算正1.2.3.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迁移的负面影响——针对以上出现的诸多1.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
要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平时要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
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如对书写不整洁、不规范2.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每堂数学课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把口算教学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对不会计算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当然,要做到持之以恒。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连除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连除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连除实际问题练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除的运算方法,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连除的含义,以及如何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既有巩固知识的基础题,又有培养思维的拓展题,既有单一知识点的练习,又有综合知识点的训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连除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因为不能准确地找出数量关系,而导致解题错误。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连除的含义,掌握连除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连除的含义,掌握连除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实际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连除的含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理解连除的含义,掌握连除的运算方法。
3.应用:让学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上第7课时

教学反思
听歌2遍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备课人:贺哲林 总第7课时科目Fra bibliotek音乐年级
四
班级
26、27、29、30班
备课时间
2022年9月3日
课题
小夜曲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通过听赏《小夜曲》了解四重奏。
教学难点
能认真聆听音乐
教学准备
钢琴、电脑、CAI课件
教学目标
1、结合弦乐四重奏《小夜曲》的听赏,能初步了解弦乐四重奏这一重要的室内乐体裁,体验亲切、纯净、充满生机的海顿音乐,并能在听赏参与活动中,记住其美妙的主题旋律。
4、再次聆听乐曲,请同学们交流对音乐的感觉。师:是不是带了一种夜晚的宁静与轻柔在里面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5、用“lu”模唱主旋律。
6、跟乐曲一起轻声哼唱,感受音乐的旋律。
四、总结
师:海顿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的成就与他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希望你们也能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长大后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2、在听赏海顿的两首著名交响乐片段时,能了解力度这一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能记住常用的力度术语和记号,并在表现活动中运用。
板书设计示意图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师:上节课,我们听了著名的奥地利音乐家海顿的两个有趣的故事,还欣赏了两段有意思的乐段。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海顿这个音乐家,好吗?好,请每组同学分组整理一下你们组搜集的海顿的资料,等下请每组同学都上来说一说海顿的故事。
1、请小组交流课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