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神经免疫学

合集下载

生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生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1.机能主义:指理解生物现象(一种行为或一种生理结构)的最佳方式是试图去了解其对机体有用的功能的原则。

2.选择性优势:能使有机体产生的后代多于其物种后代平均数的特征。

3.幼态持续:缓慢的成熟过程,需要花费更长的生长时间,这是大的大脑得以发育的重要因素。

4.精神药理学:研究药物对神经系统和行为的效应。

5.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在体内被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出的这个过程。

6.实验性切除(实验毁损法):移除或破坏实验室动物的某部分大脑,假设该区域以前控制的功能将无法履行。

7.磁共振成像:一种可以对身体内部进行精确成像的技术,包括无线电波和强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8.功能MRI:一种设备,可以用来揭示活体大脑内放射性示踪剂的位置。

9.感受野:视野中,出现在该处的视觉刺激将导致特异性神经元发放率的改变。

10.细胞色素氧化酶(CO)斑块:初级视皮层模块的中央区域,会被细胞色素氧化酶着色,包含了波长敏感性神经元,属于小细胞系统。

11.中缝大核:含有五羟色胺分泌性神经元的中缝神经核团,发出投射到脊髓背侧灰质,并参与了阿片类导致的镇痛过程。

12.孤束核:延脑神经核,接收来自内脏器官和味觉系统的信息。

13.快速眼动睡眠:在睡眠过程中去同步化的EEG脑电活动阶段,在这一阶段产生梦、快速眼动和肌肉麻痹,所以也被称为异相睡眠。

14.发作性嗜睡症:一种睡眠障碍,其特征是一段时间的不可抗拒的睡眠、猝倒发作、睡眠麻痹以及瞌睡幻觉。

15.(激素的)组织效应(组织化作用):激素对组织分化和发育的影响。

16.(激素的)激活效应(激活作用):激素在发育成熟的机体中所产生的效应,可能取决于机体先前的激素组织效应。

17.条件性情绪反射(反应):当中性刺激后跟随着一个厌恶性刺激时,会发生经典性条件反射,通常包括自主性、行为的和内分泌成分,如心率的改变、惊呆、分泌应激相关激素。

18.韦达测验:一种在实施脑外科手术之前常要做的测验,麻醉患者的一侧大脑半球,考察另一侧大脑半球的功能。

第七章 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第七章 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第一节心理神经免疫学及相关概念•第二节心理因素对免疫和疾病的影响•第三节心理因素对免疫调节疾病的影响第一节心理神经免疫学及相关概念•心理神经免疫学PNI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领域,它建立在个体的心理状况能够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免疫系统的假设基础之上。

Ader&Cohen在研究中发现,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进行条件反应,这一结果开辟了PNI领域,为心理因素改变个体免疫反应的研究提供可能性。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机体进行自我监控的系统,它与感染、过敏症、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自体细胞与入侵物(抗原),攻击和清除外来入侵者,保护机体免受外来攻击。

当免疫系统正常工作时,传染病和疾病被阻止在外面。

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就会导致过敏。

如果免疫系统将自体细胞误认为抗原,则会产生自身免疫紊乱。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分布于全身。

包括胸腺、淋巴结、脾脏、扁桃体、阑尾、淋巴结群(小肠黏膜上密集的淋巴小结)和骨髓。

骨髓产生3种白细胞多核白细胞(循环细胞,能识别、摄取和破坏抗原。

与炎症和过敏性反应有关)单核吞噬细胞(识别、消化和破坏外来抗原;分泌细胞因子帮助T细胞激活)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可以攻击和破坏病毒感染细胞的颗粒细胞,也可分泌干扰素,干扰未感染细胞的病毒复制)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能抵抗细菌、中和细菌产生的毒素)T细胞(细胞免疫,杀伤性T细胞产生毒素对抗原作出反应,这种毒素能破坏病毒感染的细胞。

辅助T细胞通过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增强杀伤性T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免疫功能的评估1、计数:对血液中免疫系统各种成分进行测量,包括计数单核白血球、嗜中性白血球和淋巴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数目,以评估这些免疫细胞的数目是否充足,各种免疫细胞是否平衡,从而评价免疫系统的功能。

2、功能评估:包括检测细胞活性、增殖、转化和细胞毒素。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医学心理学概述一、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医学心理学士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和应用科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或疾病的相互关心,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规律,以及解决医学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的一门科学。

从科学特点来看:第一,医学心理学是基础性科学。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医学领域中心里现象的科学,然而基础科学、临床医学,还是预防医学、护理医学和康复医学等涉及医学心理问题。

进一步的说,临床各科患者都涉及医学心理问题,所以医科大学的各专业学生都应该学习医学心理学,将其作为医学的一门必修课。

同时医学心理学的任务是揭示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主要是表明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的相互关系,以及心理活动在健康和疾病相互转换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因此,医学心理学是教给医学生从“社会、心理、生物”多角度观察人的学科,从整体上把握人的科学。

通过学习医学心理学,使医学生树立身心统一的观点,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

第二,医学心理学史临床应用性科学。

医学心理学将其理论和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的各个环节,处理各种医学心理的问题。

与其他临床科学的应用相比较,医学心理学的应用具有两个特点:①应用的广泛性和针对性。

医学心理学没有自己确定的临床实体,而应用不局限于某个科室的患者,因而医学心理学的见习和实习不能独立的进行,而是应与其他临床课程一起进行,即要求医学生将医学心理学的知识技能在医学诊断、治疗护理中加以运用;②操作上的不确定性和灵活性。

由于人的心理现象的主观性、模糊性和变量的多样性,从而决定了测定和改变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手段的主观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即使是像医学心理学中的医患沟通、心理护理方法、心理评估、心理咨询与治疗这些要求操作的方法,也不像物理化学诊断、手术治疗那样指示明确,程序化很强。

总之,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与健康或疾病的相互关系、作用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改善心理健康与心身疾病。

下面我们就以A型行为和冠心病的相互关系为例,具体介绍一下医学心理学的目的。

医学心理学【问答题】知识点总结

医学心理学【问答题】知识点总结

医学心理学【问答题】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的层次论。

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

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潜能或基本需要,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释放。

⑴生理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个体生存必不可少的需要,具有自我和种族保存的意义。

生理的需要在人类各种需要中占有最强的优势,当一个人被生理需要所控制时,其他的需要均会被推到次要的地位。

⑵安全的需要:当人的生理需要获得一定程度满足之后,随之便产生新的需要,即安全的需要,以求免受威胁、免于孤独、免受别人的侵犯,满足需求获得安全感。

⑶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就是参加一定的组织,依附于某个团体等。

爱的需要包括接受他人和给予他人爱的需求。

归属和爱的需要缺失会抑制人的健康成长和影响到人的潜力的发展。

⑷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两个方面。

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得到社会认同,受到他人的尊重,就会产生自信、自强的心理体验,反之则会产生自卑、虚弱和无梦的感受。

⑸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前四种需要获得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最高层次的需要。

指个体的潜能和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们追求奋斗的目标,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2.现代心理生物学理论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展迅速的分子生物学和各种成像技术使人们对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有了更为直观和精细的认识。

⑴遗传学的研究:早就已经表明很多精神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

虽然基因治疗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还处于非常初期的探索阶段,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有可能成为对付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

⑵神经内分泌的研究:心理行为与神经内分泌调节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由下丘脑、垂体和靶器官构成的几个轴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由下丘脑所释放的激素TRH对神经选的兴奋性和神经递质的调节,特别是对黑质-纹状体DA系统、中枢隔和海马带胆碱能系统的调节作用有些直接作用。

神经免疫与心理学健康的相关性

神经免疫与心理学健康的相关性

神经免疫与心理学健康的相关性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神经免疫系统和心理学从很多方面联系在一起,它们的相互作用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神经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神经递质等物质,将各个器官和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给免疫系统,免疫系统随后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和抗体等物质来抵抗细菌、病毒和肿瘤等外来侵袭。

神经免疫系统对人体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行为、思维和情绪等方面的学科。

心理学家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维度来探讨人类行为和认知的规律。

心理学与神经免疫学密切相关,因为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紧密相连的。

心理健康不佳会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同时,神经免疫系统的异常也会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的改变,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首先,免疫系统的异常和心理健康的联系。

研究表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往往有更高的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的风险。

例如,抑郁症患者具有更高的白细胞计数,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免疫细胞来抵抗病原体或其他外来侵袭,因此,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加易感染,而且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也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红斑狼疮)的发生。

而且,患有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人往往伴随着慢性炎症的增加,这会导致身体的慢性炎症反应,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其次,神经免疫系统异常和心理调节的联系。

神经免疫系统与心理调节是相互联系并共同调节身体和情绪的过程。

神经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释放和活性来改变免疫系统的功能。

例如,慢性压力会导致神经免疫系统交互作用紊乱,引起肾上腺素和诺阿肽等催产物的分泌增加,这样会导致免疫细胞的增加和免疫反应的加强,最终导致免疫系统的疲劳和耗竭,从而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

最后,心理干预与神经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心理干预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影响身体健康。

例如,研究表明,冥想和放松练习可以明显降低免疫细胞的计数,降低慢性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免疫系统功能。

兰大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A-C

兰大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A-C

1.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注重研究人格维度,并找到了两个人格维度,即A智力维度和情绪维度B情绪稳定性维度和内外向维度C内外向维度和稳定性维度D稳定性维度和情绪维度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B情绪稳定性维度和内外向维度标准答案:B情绪稳定性维度和内外向维度2. 心境是一种迅速性的情绪状态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较短暂的情绪状态.弥散的情绪状态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标准答案: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3. 不属于网状结构的激括来源的是C内外环境的刺激D大脑皮层的下行兴奋冲动A机体的内部代谢过程B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B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标准答案:B大脑皮层的兴奋性4. 护理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中,可以A使用分子遗传学、脑影像技术和神经电生理等方面的前沿手段B采用以心理作业作为应激源的各种心理应激测试技术C在临床和生活情景中对有关变量进行控制研究D以上都对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D以上都对标准答案:D以上都对5. 某病人拒绝医生有关癌症诊断,先后就诊许多医院,来证实自己没有病。

该病人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否认机制压抑机制转移机制反向机制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否认机制标准答案:否认机制6. 关于护理心理学研究中的心理变量,以下最准确的描述是A心理现象具有主观属性,可以通过分析与描述的方法加以研究B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可以通过心理测验的原理予以定量研究C某些基本心理现象具有理化特性,可采用自然科学的直接定量方法D以上都是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0.0用户解答: A心理现象具有主观属性,可以通过分析与描述的方法加以研究标准答案:D以上都是7. 情感是与人的一种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这种需要是A自然需要B生理性需要C社会性需要D精神性需要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D精神性需要标准答案:D精神性需要8. 较之情感,情绪的特点是:()持久而强烈持久而微弱短暂而稳定短暂而强烈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短暂而强烈标准答案:短暂而强烈9. 交谈的原则包括A尊重病人B有针对性C及时反馈D以上均是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 D以上均是标准答案: D以上均是10.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其动作稳定缓慢,观察事物细致人微,敏感多疑.孤独多虑,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

pni—gars分级解读

pni—gars分级解读

pni—gars分级解读PNI-GARS(Psychoneuroimmunology and General Adaptation Rating Scale)是一种心理神经免疫学和一般适应评估量表,用于评估个体的心理、神经和免疫系统的状态。

它通过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估,以了解其整体健康状况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PNI-GARS分级解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理指标评估,PNI-GARS量表会评估个体的生理指标,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个体的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以及身体对压力的生理反应。

根据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个体的生理适应能力。

2. 心理指标评估,PNI-GARS还会评估个体的心理指标,包括焦虑、抑郁、情绪稳定性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个体对压力的心理反应和情绪状态。

根据心理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个体的心理适应能力。

3. 免疫指标评估,PNI-GARS还会评估个体的免疫指标,如白细胞计数、细胞因子水平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个体的免疫系统的状态和功能。

通过评估免疫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个体的免疫适应能力。

4. 适应能力评估,PNI-GARS还会评估个体的适应能力,包括应对压力的能力、社会支持的程度等。

这些评估可以帮助判断个体对不同压力源的适应情况,以及其应对压力的方式和策略。

综合以上评估结果,PNI-GARS将个体的适应能力进行分级解读。

一般来说,分级解读可以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等不同级别,具体的分级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研究或临床实践而有所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PNI-GARS作为一种评估工具,其结果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和分析。

分级解读只是评估结果的一部分,还需要结合个体的背景信息和其他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PNI-GARS的分级解读结果并不是绝对的,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个体差异等。

总的来说,PNI-GARS分级解读是通过评估个体的生理、心理和免疫指标,以及适应能力,来判断其整体健康状况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医学心理学-心身疾病

医学心理学-心身疾病
病因和影响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与肿瘤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为癌症的病因之一;二是影响癌症病人的存活时间与预后。 重视心理社会因素有助于癌症的防治。
癌症的临床心理问题
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表现
确诊前 回避、不积极检查、焦虑、失眠 确诊后 否认 愤怒 接受现实 消极等待 “明乐暗悲”
01
添加标题
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02
添加标题
疾病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和情绪有关
03
添加标题
生物或躯体因素是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是扳机作用
04
添加标题
心身疾病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05
添加标题
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06
心身疾病研究的历史
希伯克拉底:体液学说
心身疾病
添加标题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
添加标题
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
添加标题
“凡是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康复各环节有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者,都属于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的特点
添加标题
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例生理过程
常见临床心理问题与干预
认知功能损害
住院产生的心理问题
情绪障碍
人格改变
生活质量下降
心理干预
目标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治疗遵从性和生活质量,帮助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 一般性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 方法 行为治疗:宣教、松弛训练、认知疗法 放松疗法:生物反馈、音乐疗法、催眠 其他:集体治疗、宣泄、沙盘
01
心身与身心
身心疾病是因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征等等。 身心疾病中的心理反应包括: 躯体疾病对病人感知的影响 躯体疾病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 原发心理障碍 躯体疾病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继发社会后果 不同的躯体疾病可以通过对神经系统的直接、简介作用影响心理活动。

(完整版)神经、内分泌与免疫调节网络

(完整版)神经、内分泌与免疫调节网络

5. 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概念的形成和确立
1979年,Wybrain证明了人的T淋巴细胞上存在阿片肽受体,阿 片肽可以通过特异性受体调节淋巴细胞的功能,这直接证明了 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存在功能联系。
进入八十年代后,由于技术方法的进步和新的学说和理 论的问世,对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 的探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神经免疫内分泌学渐趋成形。 围绕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间交互影响,还有众多名词术 语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反映,如:
Galen曾注意到: 忧郁的妇女较乐观的女生易罹患癌 症。
人的情绪变化:喜,怒、思、忧、悲,恐、惊
情绪变化与健康的关系:
中医的描述: 喜伤心 怒伤肝 忧(悲)伤肺 恐(惊)伤肾 思伤脾
统计学结果: 人类疾病有2/3 与心理刺激 生活境遇有关,其中心身疾 病占1/3.
2. 行为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第六、七讲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赵春杰 东南大学医学院人体结构与神经科学学系
一、引 言
传统观点:机体的免疫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是自 主行使功能的独立系统。
新的认识:免疫系统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联系十分 紧密,三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共同组成神经内分泌 免疫网络。
1. 情绪与疾病关系
盖伦(Galen, 129~199) 的气质学说:四种气质类型 多血质(充满活力和动力) 胆汁质(容易激怒) 抑郁质(通常表现为忧郁和悲哀) 黏液质(人迟缓或者懒惰)。
热金属片刺激皮肤为条件刺激,检测抗体滴度)
Robert Ader(罗伯特.爱德尔)的假设:经典条件反射作用可以 改变免疫应答 。成功地建立了条件性免疫抑制的动物模型。条件刺
激糖精水注射配对非条件刺激环注射免疫抑制药物磷酰胺,死亡率增加

第一节心理应激第二节生活事件第三节应激反应

第一节心理应激第二节生活事件第三节应激反应

39 38 37
36 35 31
30
变化事件 22.所担负工作责任方面的变化 23.子女离家 24.姻亲纠纷 25.个人取得显著成就 26.配偶参加或停止工作 27.入学或毕业 28.生活条件变化 29.个人习惯的改变(衣着、习俗、交际等) 30.与上级矛盾 31.工作时间或条件变化 32.迁居 33.转学 34.消遣娱乐的变化 35宗教活动的变化(远多于或少于正常) 36.社会活动的变化 37.少量负债 38.睡眠习惯变异 39.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人数变化 40.饮食习惯变异 41.休假 42.圣诞节 43.微小的违法行为(如违章穿马路)
心理性应激源 指各种心理冲突和挫折导致的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各种消极 情绪。
社会性应激源 指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例如战争、动乱、天灾人祸、 政治经济制度变革、失业、竞争、生活节奏加快、喜庆事件等。
文化性应激源 指一个人从熟悉的生活方式、语言环境和风俗习惯迁移到陌 生环境中所面临的各种文化冲突和挑战。
逃向疾病: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是要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但若 是一个病人则另当别论,不但会降低要求,而且还能赢得同情和关 照。因此,有人在遭遇挫折时,巴不得自己生病。现实生活中还真 的有人因此病倒了。例如,某大学生在面临英语四级考试时,由于 准备不足,害怕考砸了丢面子,又无正当理由提出不考,于是在临 考前半小时,突然发高烧,被送往医院治疗,当这次考试结束时, 他的高烧也奇迹般的消退了。还有一些大学生会出现考前紧张性腹 泻等疾病症状。这一类病不是诈病,而是机能性障碍。
根据攻击对象的不同,攻击行为可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两种。
– 直接攻击:是指受挫者把攻击的矛头直接指向构成挫折的人或物。例如, 甲乙两同学在生活中产生了一些矛盾,甲同学就在背后散布乙同学的坏话, 乙同学听说后又打了甲同学一顿。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十三)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十三)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7. 由于对某人一方面的印象而推测其它方面的特征,包括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固定印象本题分值: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C晕轮效应8. 关于智力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B智力主要集中于人的认识活动和创造活动上C一般智力从出生到青年期伴随年龄是等速增长D就群体来说,智力在人群中表现服从正态分布的规律本题分值: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C一般智力从出生到青年期伴随年龄是等速增长9. 与健康和疾病关系最直接的应激心理反应是认知改变情绪反应个性改变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本题分值: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情绪反应10. 对痛刺激的含义理解不同,疼痛体验也不同,这属于A社会学习B对处境的认知评价C注意D暗示本题分值: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 B对处境的认知评价11. 个性形成的标志是:智力发育正常人际关系和谐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化适应环境和情绪稳定本题分值: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化12. 卡特尔人格理论把特质区分为A独特特质和根源特质B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C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D表面特质和共同特质本题分值: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C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13. 把握交谈主动权,引导话题的方法是A运用问句B打断谈话C保持沉默D恰当反应本题分值: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A运用问句14. C型行为不包括的特征A无时间紧张感B习惯压抑愤怒C长期焦虑抑郁D过分小心谨慎本题分值: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A无时间紧张感15. 与应激理论中的“心理应激反应”内涵差距最远的概念是:A 临床医学症状学中的“心身反应”B 临床医学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C 心理学概念中的“应激”情绪D 心理学概念中的“动机冲突”本题分值: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D 心理学概念中的“动机冲突”16. 一个人所表现出的同情心或自私、诚实或虚伪的性格特征属于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本题分值: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A性格的态度特征17. 在下列症状中不属于知觉障碍是:A 错觉B 幻觉C 感知综合障碍D幻想本题分值: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 D幻想18. 在下列症状中不属于意志障碍的是A意向倒错B违拗症C矛盾意志D意志缺乏本题分值: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B违拗症19. 涉及心理社会因素“如何”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造成躯体疾病的研究领域称为( )A神经免疫学B心理免疫学C免疫学D心理神经免疫学本题分值: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D心理神经免疫学20. 精神分析心理结构理论把无法被个体感知的心理活动称为:A催眠状态B潜意识C前意识D超意识本题分值: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 B潜意识21. 会引致攻击行为的不良情绪是A焦虑B抑郁C愤怒D恐惧本题分值: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 C愤怒22. 说明心理社会因素“如何”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造成躯体疾病的研究领域称为:A 神经免疫学B 心理免疫学C 免疫学D 心理神经免疫学本题分值: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 D 心理神经免疫学23. 意志品质指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明确、稳定的意志特点。

西南大学心理学导论第十一章学习知识点总结

西南大学心理学导论第十一章学习知识点总结
经典条件作用与免疫功能老鼠糖精与削弱免疫反应药物联结实验经典条件作用是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心理神经免疫学操作条件作用p345行为环境s0学习斯金纳的实验范式动物学习实验斯金纳箱实验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有机体的某种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在相同的情境中其反应概率就会提高操作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的原理结果的作用操作条件作用的联结学习的第一个事件是有机体的行为其后紧跟着的就是行为的结果
强化物
③强化程式
2
3) 连续强化:每一次特定的正确反应出现后都给予强化 部 分 强 化 效
4) 部分强化:仅仅选择部分正确反应后才提供强化物
果优于连续
部分强化分为固定时距程式、
强化
不定时距程式(能很好抑制消退的产生)、
固定比率程式、
不定比率程式(难以预测,而且很难消退)
先进行连续强化,再过渡到固定比率程式,最后进行不定比
第十一章 学习
1、 学习概述 (P335)
①含义
②学习的基本问题
③学习稳定性 的神经机制
学习就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 潜能的变化。 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学习是行为相对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是基于经验的过程。 学习的产生:行为论——联结学习论(刺激—刺激联结、
行为—结果联结) 认知学习论 学习的影响因素:行为论和认知论都赞同环境的作用和 学习者的作用对学习产生影响; 但行为论强调环境;认知论强调学习者自身的作用 一种存在于机体多种细胞表面,名为 SIRPα的蛋白质在 维持大脑细胞之间最为活跃的突触联系上扮演着重要角 色。
分化,是指只对一种条件刺激产生条件作用,而对其他近似刺激产生抑制作
用。
1
④次级条件 在一种条件刺激已经巩固的情况下,使另外一个中性刺激与这个条件刺激相

心理神经免疫学

心理神经免疫学
• (3)癌症
• 应激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都与呼吸道感染危险性 的增加有关;
• 疱疹病毒研究基本支持消极情感状态与疾病复发 之间的关系;
谢 谢!
第七章 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 的影响
内容纲要
一、引 言 二、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 三、免疫功能的检测 四、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五、心理因素对免疫相关疾病的影响
引言
• 长期以来,一直都认为机体的免疫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 统是自主行使功能的独立系统。
• 免疫系统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一道,对生物适应外界环境、 稳定内环境和维持机体的完整统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 理作用。
• 目前,已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免疫系统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的联系十分紧密,三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共同组成神经 内分泌免疫网络。
•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概念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免疫系统与疾病
• 上呼吸道感染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癌症 • 艾滋病 • 慢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脑卒
• 较高的社会支持——NK活动高,对促细胞分裂剂 反应性高,结果不受健康行为及应激生活事件的 影响
• 如何提供有效的社会干预是关键
• 养老院老人、失业妇女、癌症患者
心理因素对免疫相关疾病的影响
• (1)感染性疾病
• 上呼吸道感染、疱疹病毒感染、艾滋病
• (2)自动免疫系统疾病
•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 、口腔溃疡
NK活动增加、疱疹抗体水平降低
• 实验室中突发应激源
• 如持续5~20min的讲演任务、数学计算
• 能够引起免疫反应(NK细胞增加、毒素T细胞增加 、对细胞分裂剂的反应性减低)
• 5min之后出现;1h之后恢复之前水平

乳腺癌病人围术期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进展

乳腺癌病人围术期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进展
mu oo y 是 一 门研 究 心 理 和 行 为 通 过 神 经 系 统 作 用 于 免 疫 系 nl ) g
统 的 交叉 学 科 [ 。乳 腺 癌 是 女 性 最 常 见 的 恶 性 肿 瘤 之 一 , 是 1 ] 也 最需 要 心 理 和 社 会 支 持 的 恶 性 肿 瘤 之 一 _ 。过 去 , 对 乳 腺 癌 2 ] 针
m in In ton l e f】 c i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图分 类 号 : 437 R 7.3
文献 标 识 码 : A
d i l.99jsn10 6 9 .0 1 2 .0 o :O36/ i .09 4 32 1 .6 0 3 .s
文 章 编 号 :0 9 69 (0 1 9 2 5 — 2 1 0 — 4 32 1 )B一 36 0
1 围 术 期 乳 腺 癌 病 人 免 疫 功 能 的 改 变 乳 腺 癌 根 治术 后 女 性 第 二 性 征 受 到 损 害 , 导 致 乳 腺 癌 病 将
p te t u i g p i p at e p ro a i n s d rn ero er i e i d v 徐 青青 , 羊海 琴
XuQig ig Ya gHaqn n q n , n ii
( fl t d Ch n z e g Ho p tlo e o d M it r e ia nv r i fPLA , h n h i 0 0 3 Chn ) Afia e a g h n s ia fS c n l a y M dc l i i U ie st o y S a g a 0 0 ia 2
摘 要 : 绍 了 围 术 期 乳 腺 癌 病 人 介
免 疫 功 能 的 改 变 , 述 了 围 术 期 阐

认知与情绪相互作用的神经与免疫学

认知与情绪相互作用的神经与免疫学
生物信息学
使用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 据,以了解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
影像学研究方法
1 2 3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大脑在不同刺激或任 务下的活动,以了解认知、情绪和行为如何影 响免疫系统。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使用放射性示踪剂检测大脑在不同刺激或任务 下的活动,以了解认知、情绪和行为如何影响 免疫系统。
基于细胞因子的模型
该模型认为,细胞因子在情绪和认知的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例如IL-1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 影响记忆和学习能力。
04
认知与情绪相互作用的神 经免疫学研究方法
行为学研究方法
行为免疫学
01
研究行为如何影响免疫系统的反应,以及免疫系统如何影响行
为。
神经免疫学
02
研究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
应该努力标准化研究方法和协议 ,以便结果可以进行比较和整合 。
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认知与情绪 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 解这些过程的进化基础和机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神经递质与情绪
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多巴胺、血清素和肾上 腺素等,它们可以影响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情绪的调节
通过调节大脑的特定区域和神经递质的释放,可以控制和调节情 绪反应。
认知与情绪的相互作用
01
02
03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情绪可以影响认知过程, 如情绪低落时,人们往往 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做出决 策。
如何影响行为和健康。
行为神经内分泌学
03
研究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神经免疫学致力于从行为到分子的各个水平上研究脑、行为和免疫的相互作用及其内在机制。

研究表明,外来入侵物如病毒、细菌以及肿瘤等可直接刺激免疫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或神经内分泌激素,后者动员和调节免疫功能,并影响到其它器官或系统,促使全身各种机能活动对上述刺激作出协调有效的反应。

而脑接受精神和躯体的刺激后,通过传出神经、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也影响外周免疫功能。

脑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免疫调节、防御反应和内环境的稳定非常重要[1]。

近年来,免疫-脑通路,免疫调节的神经中枢,以及心理行为事件通过脑导致免疫器官和细胞功能变化的机制成为心理神经免疫研究的重点,本文将综述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1 神经免疫联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正常机体内存在激素、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对免疫系统的紧张性控制,免疫活动同样影响神经和内分泌活动。

神经细胞和免疫细胞都可以合成并释放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这些信号分子成为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对话的共同生物语言。

1.1 神经纤维直接支配免疫器官初级和次级免疫器官如骨髓和淋巴结等都受传入和传出神经支配。

已经发现大鼠胸腺受迷走神经支配[2],Felten等人(1987)在淋巴器官中发现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能和神经肽能纤维。

电镜和光镜下观察到脾脏内NA末梢与淋巴细胞有突触样接触,有可能发生神经递质释放和突触后受体激活。

1.2 神经和免疫系统的共同生化语言激活的免疫细胞除产生细胞因子外, 还合成多种神经递质、神经肽和激素及其受体。

多种免疫细胞上都鉴定出NA、ACTH和神经肽Y等及其结合位点[1]。

免疫细胞产物对免疫活动进行反馈调节,也可影响神经系统或其它器官的功能。

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神经系统可以天然或诱导产生IL-2等多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如脑内的神经元、星状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均能合成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3]。

Farrar(1987)在大脑皮层、脑干和小脑都观察到生物活性的IL-1及其结合位点。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节中检测到IL-6及其受体转录物[4]。

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内注射抗原如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均能诱导皮层、下丘脑和小脑等部位表达IL-1等细胞因子及其受体[5]。

这些共用的介质为神经和免疫系统的信息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

1.3 神经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免疫细胞的增殖,移行和抗原递呈等是依赖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的高代谢率过程,尤其易受控制中间代谢的神经内分泌信号的影响。

如糖皮质激素对几乎所有免疫细胞都有抑制作用,而生长激素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动和分化。

神经激素和递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已有详细综述[1,3]。

如去甲肾上腺素NA(noradrenaline, NA)抑制胸腺和脾脏的功能;ACTH抑制免疫反应;胰岛素则增强免疫活动[3]。

免疫细胞的产物也影响神经元的活动,导致自主神经和行为的变化。

如外周注射LPS 30-90分钟后,下丘脑NA和海马5-HT的释放量就大大增加[6]。

免疫细胞释放的b-内啡肽在外周神经系统产生镇痛作用。

丘脑和下丘脑注射IL-1b对动物的摄食、体温调节和痛觉敏感性都有影响[7]。

外周注射IL-1等细胞因子导致下丘脑、海马、脑干和脊髓等部位的NA能神经元活动增加[3]。

静脉注射hIL-1b或其片段导致迷走神经胸腺分支传出冲动增强[2],并促进肾上腺和脾脏交感神经活动(Niijima, 1991)。

2 免疫信号的传入通路任何免疫事件的第一步都是对刺激的识别,进入体内的抗原首先激活外周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识别、吞噬和递呈抗原的同时合成并释放IL-1和TNF-α等多种活性物质,诱导出由脑介导的发烧和抑郁等急性期反应[8]。

那么外周免疫信号如何传入脑呢?一种看法认为免疫信号主要通过体液途径进入脑。

即血液中积累的免疫细胞因子穿过血-脑屏障作用于脑内神经元。

支持此看法的证据主要有:阻断脑内IL-1受体可消除外周注射抗原或细胞因子所导致的一些急性期反应[9];脑内存在IL-1、IL-6和TNF-α等的特异性受体, 并且脑内注射IL-1显著增强PVN的c-fos表达和血浆中ACTH水平[8]。

然而明显的问题是细胞因子是相对较大(IL-1b=17.5KD)的亲水性分子,很难直接通过血脑屏障。

目前对它们进入脑的途径主要有三种观点。

Banks(1991)提出由脑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主动运输机制把它们运输到脑内;Van Dam(1993)认为细胞因子与脑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第二信使,来传导对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也有人认为免疫细胞因子可由缺少血脑屏障的脉络丛或CVOs渗透入脑。

有实验发现外周注射放射性标记的IL-1a和TNF-a等细胞因子,30分钟后就在脑内脉络丛和毛细血管网检测到,提示血源性大分子多肽能从这些部位进入脑[10]。

另一种看法则认为通过传入神经来介导。

如外周注射小剂量的LPS或细胞因子以致血液中检测不出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却也能诱导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的变化和一些急性期反应[11]。

这种现象可能是神经传导所致,免疫活动的信息则由附近的神经末梢翻译成神经信号。

有证据表明,免疫反应发生的许多部位如肝脏、脾脏和淋巴结等都广泛分布有迷走神经。

尽管迷走神经传统上被认为是一个副交感传出神经,现代解剖学揭示出许多迷走神经(70%)是感觉性的,可以把所支配器官的信息传递给脑。

切断隔下迷走神经使细胞因子诱导的急性期反应,脑内NA变化以及糖皮质激素增高等反应消失[6],并严重抑制LPS(i.p.)诱导的血浆ACTH水平升高,痛觉反应增强以及PVN中c-fos表达增强等效应[12]。

说明隔下迷走神经是传导外周免疫信息的重要传入通路。

Niijima报道注射IL-1b 到肝门静脉导致迷走神经肝分支传入电发放增强,提示细胞因子的信号可由迷走神经传入脑。

然而迷走神经末梢并未检测到IL-1结合位点,却在围绕迷走神经末梢的副神经节(paraganglia)中发现非常集中的IL-1等细胞因子结合位点,显微镜下观察到这些副神经节具有化学受体结构,并与迷走神经纤维形成突触,可释放神经递质激活迷走神经[13]。

提示细胞因子可通过副神经节上的受体间接兴奋迷走神经。

3 脑-免疫系统的传出通路脑调节免疫功能的机制很复杂。

首先脑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免疫功能,其中交感神经起重要作用。

如去交感神经支配导致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活动以及细胞因子生成等过程增强等广泛的免疫器官特异性效应[13]。

Wan(1993)证实应激对大鼠脾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抑制效应主要由脾脏肾上腺能纤维介导。

此外,P物质等肽能神经末梢也参与调节脾脏中的抗体反应。

脑还可通过迷走神经调节胸腺淋巴细胞生成和向外周淋巴器官移动等活动[14]。

脑调节免疫系统的另外一个重要机制是神经内分泌途径。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HPA)是脑调控免疫系统的主要传出通路。

Besedovsky(1975)首先证明了抗原激发后最大抗体生成时的糖皮质激素高峰是HPA轴的激活所造成。

免疫激活后脑内最早的反应是下丘脑NA的活动,导致室旁核神经元合成并释放CRF,从而促进垂体前叶生成和分泌ACTH,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最终反馈性地抑制免疫活动。

Berczi(1991)发现垂体切除导致免疫细胞增殖抑制,淋巴器官萎缩和几乎所有免疫功能的退化;注射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等则逆转这些效应。

说明HPA轴影响几乎所有免疫功能。

脑内IL-1也可启动免疫调节信号的传出。

如Rivest(1992)向大鼠脑内注射少量IL-1导致肝中急性期蛋白合成以及血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增加。

脑内和外周注射IL-1b都能增强下丘脑室旁核CRF 神经元的FOS表达,导致大鼠血液中ACTH水平升高[10]。

因此认为IL-1作用的最后通路在下丘脑。

除HPA轴外,脑内神经肽和细胞因子等也可传导中枢效应到外周免疫系统。

4 免疫调节的神经中枢CNS介导的免疫调节包含了不同脑中枢的作用。

即刻早基因c-fos在神经细胞接受外界刺激后能迅速而短暂的表达,被广泛用做神经元活动变化的标志。

外周注射LPS 2-3hr 后,脑干腹外侧延髓、NTS、PBN以及蓝斑的少数神经元都出现FOS免疫阳性反应。

下丘脑的多个亚核如PVN以及弓状核都有强的FOS表达。

同时新皮层、杏仁核、BST、外侧隔区、SFO、AP和OVLT也发现大量FOS表达[15]。

Ericsson(1994)等的实验中外周注射IL-1所诱导的脑内FOS表达与此类似;提示上述脑区可能与免疫有关。

外周注射IL-1β、IL-2和IL-16均能诱导出下丘脑、海马和前额叶NE、5-HT和DA活动的变化[16];切除啮齿动物双侧新皮层导致T细胞增殖,IgG合成等反应增强[14]。

进一步说明许多脑区参与调节免疫活动。

下丘脑整合大多数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前已述及它是免疫调节的重要中枢。

Besedovsky(1977)最早发现免疫接种后最大抗体生成时,下丘脑腹内侧核和海马神经元电发放频率显著增加。

外周和中枢注射抗原或细胞因子都能引起下丘脑活动的变化。

如外周注射LPS引起下丘脑IL-1β和TNF-a水平升高[17]。

单胺能神经元的投射是免疫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神经元活动的重要调节因素。

用SRBC免疫小鼠导致下丘脑和蓝斑NA代谢以及伏核与前额叶DA代谢活动显著增强[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