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

中医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

2 . 1 采用 中 医辨 证 沦治 , 配合 中药保 留灌 肠 。
2 . 1 . 1 巾医 辨证 沦治 : ① 湿热 蕴 肠型 ( 3 8例 ) , 治 予 清热 燥 湿 , 行 气 气 候 素 关系 明 显 , 因 此除 运 用 口服 和灌肠 中药 外 , 服 药期 间 应 和 血 。方 用 白头翁 汤 合 芍药 汤 加减 f 白l 头翁 、 白芍 、 苦参 、 黄 柏 各 注 意饮 食 有节 , 忌 食辛 辣 . 生冷 , 肥 甘厚味 及 醇酒 之 品 , 并 注意 保
中医药பைடு நூலகம்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分析
李 祥
关键 词 : 慢 性 溃疡 性 结肠 炎; 中医 药; 治疗 中图 分类号 : R 2 6 5 . 3 4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t 3 ) 0 1 — 0 0 1 2 — 0 1
好转 : 治疗 3 0 天 后 临 床症 状 基本 消 失 、 电子肠 1 . 1一般 资 料 : 8 4例渍 结 病例 中 , 男4 4例 , 女4 O例 , 年龄 2 3 ~ 7 4 检 示基 本正 常 ; 岁, 病 史最短者 2 0天 。 最 长者 1 2年 ; 病情轻重程度 不同, 初 发 镜 检 查 示 明 显好 转 ;治 疗 3 0天后 临床 症 状 与 子 肠 镜 检 查 无 _ 改 2 0 例, 慢性复发 3 6例 , 慢 性 持续 性 2 8例 。脓血 便 5 5例, 粘 液 便 变 。 8 4例 病例 经治 疗后 显 效 6 8 例, 有效 1 1 例, 好转 5例 , 无效 0
l 2
内蒙古 中医药
有扶 正通 络 结 合辨 证 分型 予 以标本 兼 治 ,取 虫类 药 搜 剔 窜通 络 痛 等作用 ; 全 虫具 有抑 制 血栓 形 成 和抗 凝作 用 ; 水 蛙 具有 降血 脂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bwdh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bwdh
(4)初发型 指首次发病者。
五、实验室及其他特殊检查
(一)血液检查
发生低血色素性、小细胞性贫血; 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增多。 血浆第Ⅴ、Ⅵ、Ⅶ因子活性增加和纤维蛋白原增加,
血小板增多,呈高凝血状态。 严重者血清蛋白降低,α1和α2球蛋白明显升高。 在缓解期如α2球蛋白增加时,常预示复发。 本病发作时,如γ球蛋白下降常提示预后不良。
2.单方验方
(1)五倍子,吴茱萸,肉桂各6克,用醋调 如水糊状,摊在纱布上,盖于脐上,如泻止, 即可除去,时间不可太长。适于一般久泻之 病人。
(2)验方:
粉葛根3g,炒山药、云茯苓、石榴皮、香 谷芽、赤石脂(先煎)各 12g,米炒荷蒂3枚, 补中益气丸9g,水煎服,治疗脾肾虚久泻。
3.中成药 脾胃虚弱,可服用人参健脾丸; 脾胃虚弱而偏寒,用附子理中丸、理中丸; 湿热下注,服用连蒲双清片; 久泻中气下陷者,用补中益气丸; 脾肾阳虚者,用四神丸; 久泻不止者,可服用泻痢固肠丸等。 补脾益肠丸;
六、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 慢性细菌性痢疾、 慢性阿米巴肠病、 血吸虫病、 克隆病、 结肠癌、 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相鉴别。
七、中西医综合治疗 (一)西药治疗
1.一般治疗
在急性发作期或病情严重时应卧床休息,其 他一般病例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但可做些轻 便工作。
避免精神紧张与忧虑,必要时给予镇静安定 药如利眠宁、安定、苯巴比妥等。
肉桂9g 、白术15g 、炮姜12g、茯苓15g 、 泽泻9g、甘草6g、吴萸肉6g。
4、张伯臾——活血祛瘀法
小茴香3g、桂枝6g 、赤白芍各9g、当归 15g、川芎6g、木香4.5灌肠在早期可见到结肠粘膜紊乱、结肠 袋形加深、肠壁痉挛、溃疡所引起的外廓小 刺或锯齿形阴影;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23例疗效分析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23例疗效分析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23例疗效分析冯卓慢性结肠炎属临床多发性疑难病之一,特发于结肠黏膜、黏膜下层的炎症溃疡改变。

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为特点。

以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粪质稀薄迁延不愈超过3周和反复发作为特点 [1]。

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肠道感染、神经精神因素、过敏因素、自体免疫等有关;中医学认为是由外邪伤脾、湿热蕴结,脾失健运、湿浊内阻等所致气血凝滞,雍而为脓为癖,致腹痛、痢下赤白粘冻等症状[2]。

作者对23 例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收集门诊自2008年11月~2010年8月患者23例,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者58岁,20~30岁4例,30~40岁6例,50~60岁13例;病程:3个月~1年7例,1~2年11例,2年以上5例。

1.2 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在3~8次/日,左下腹部或脐周部压痛,多数有黏液血便及有“腹痛-排便-缓解”的规律。

食少,脘腹胀痛不舒,神疲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细无力。

1.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11.9~25.1)×109/L,其中13例(56.52%)血白细胞数增高,出现核左移。

大便潜血检查均为阳性,查有红细胞8例(34.78%),白细胞11例(47.83%)。

细菌培养阴性23 例(100%)。

乙状结肠镜检查:结肠有不同程度黏膜充血水肿,多数小出血点及小溃疡形成,以直肠黏膜最为显著。

符合慢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2.1 本病按发病急缓可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以自拟升清降浊汤和四神丸为主方化裁治疗,随证加减。

2.1.1 发作期:证见腹痛下坠,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大便泄而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方药:黄芩12g、黄连9g、黄柏9g、葛根15g、炙甘草6g、茯苓6g、白头翁9g。

2.1.2 缓解期:证见虚寒怕冷,五更泄泻为主,选用四神丸处方加减,方药:党参9g、肉豆蔻9g、五味子6g、补骨脂15g、吴茱萸9g、生姜6g、大枣7枚、白术9g。

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临床体会

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临床体会

结肠 炎是 结 肠 的炎症 性病 变 , 床上 有 既往 史或 持续 、反 复腹 临
2体会
结 肠 炎的 肠镜 检查 见 : 黏膜 有 多发性 溃疡 伴 充血 、水 肿 。病变
大 多从 直肠开 始 , 且呈弥漫性 分布 。黏膜粗糙 呈细颗粒状 , 易出血 , 脆 或 附有 脓 血 性分 泌 物 。 叮见息 肉 、结 肠 袋 往往 变 钝或 消 失 。黏 膜 活检 : 呈炎 症性 反应 , 同时常 可见糜烂 、陷窝脓 肿、腺 体排列异 常及
绝经后 阴道流血 是一种 妇科常 见症状 , 根据统计 占老年 妇科病 主
5 %) 了宫 内膜 癌 8 ( .2 ) 子宫 肉瘤 2 0 3 %)卵巢恶性 肿瘤 8 , 例 15 % , 例( .8 ,
诉 的8%以上 , 0 而绝 经后 阴道流血 与恶性肿瘤 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 本 故 文对 近年来 5 1 3 例绝经后 阴道流血 病例进行 了分析 , 探索其 原因及相
五 味 子、连翘 、藕 节炭 各 2 g。3 中药外 敷 : 5 () 活血通 络 , 行气 止痛 。 基 础 方 为 乳 香 、没 药 、 青 皮 、 木 香 、 桃 仁 、红 化 、 木 瓜 、 白
花蛇 舌草 各 l g, 研末 外敷 。 5 1 3治 疗结果 . 4 例 均获 明显疗效 , 5 其中 1 例痊愈 , 8 即临床症状 体征消失 , x线钡
1 2 治疗方法 .
皮 不典型增 生等变 化。 钡灌肠所 见 : 黏膜粗 乱及( 有细颗粒 样改 或) 变 。多 发性 溃疡 或有 假性 息 肉。 肠管 狭窄 、缩 短 , 肠袋 消失 可呈 结 管状 。临床 属 f 治之 症 , 医 内科治疗仅 能争 取病情 缓解 , 难 西 尚不能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摘要慢性结肠炎属于祖国医学的泄泻和痢疾范畴。

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的消化道疾病,本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缠绵不愈。

本文通过对30例患者中医药治疗的临床观察,确定了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并对观察结果作以体会分析。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健脾益气温化运湿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祖国医学是指急性泻泄或痢疾,因失治误治,或因邪盛正虚,或因它病累及大肠,致使病情迁延日久,成年累月泻痢不止或反复发作而言。

现代医学称之为慢性结肠炎。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脘腹冷痛。

主要病变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烂。

中医辨证多属脾虚气弱,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效果较满意。

资料与方法30例患者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5~45岁,病程1~8年,均有腹痛、腹泻、持续性隐痛,粪便稀或不成型,伴有肠鸣、腹胀,乙状结肠镜检为炎性或溃疡性。

治疗方法: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白芍10g,白头翁20g,当归10g,党参20g,栀子10g,地榆炭15g,木香10g,甘草6g。

取上述药1剂,水煎浓缩后150ml,温度适宜时保留灌肠,患者取侧卧曲腿位,使药液缓入结肠内保留30分钟。

早晚各1次,14天为1个疗程,重者可加服中药。

处方:当归、党参、茯苓各15g,炙甘草5g,陈皮6g,炒白术、木香、山楂炭、神曲各10g。

脾虚加黄芪20g;脾阳不足加炮姜10g,肉桂2g。

用法:每日1剂,加水550ml煎至250ml,分2次空腹服药,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腹痛消失,腹胀缓解,大便成型,每日排便1~2次;②有效:腹痛、腹胀减轻,肠鸣音有不同程度改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③无效:腹痛、腹胀无改善或加重,急性发作次数无明显减少。

结果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

例1:患者,男,34岁,农民。

2005年8月10日来我院就诊。

自述近2年多有腹泻、腹痛、稀便,伴四肢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脹闷。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根据中医的理论,慢性结肠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湿热毒邪导致的,所以治疗的关键在
于清热解毒。

常用的中草药有黄连、黄柏、栀子、苦参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

1、中草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基本方法,可以内服、外用或者两者兼用。

著名方
剂有四神汤、清热安神丸、胃苓汤等。

其中四神汤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常用方剂,具有清
热解毒、健脾益气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

2、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气血循环,促进机体自我调节功能,起到调节免疫力、促进
消化等作用,从而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关元等。

3、膏方治疗
膏方是一种外用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灶部位。

常用的外用膏方有四神丹、
尖复骨伤湿膏等,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三、临床研究进展
目前,有一些新开发的中药新药,例如清热解毒口服液、复明胶囊等,已经在慢性结
肠炎治疗中得到了应用。

其中清热解毒口服液以其清热解毒的特点,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
症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目前,有研究表明针灸与中药的联合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针刺足三里、中
脘穴与石菖蒲、火麻仁等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

四、结论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且在临床上
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未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的新药、新方法应用于
治疗慢性结肠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引言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结肠黏膜的持续或反复的炎症损害。

传统的中医药学认为,慢性结肠炎是由于脾胃虚弱、湿热瘀滞等原因导致的。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

本文通过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经验和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慢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涵盖不同年龄段和病情严重程度的患者。

治疗方法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包括中药汤剂、穴位按摩、饮食调理等综合治疗方法。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炎症指标、肠道功能指标等。

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患者基本情况共纳入5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

年龄范围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40岁。

症状改善情况经过中医药治疗,40例患者的腹泻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8例患者的便秘症状得到改善,2例患者未见明显改善。

炎症指标变化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炎症指标进行比较,发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等指标明显下降(P < 0.05)。

肠道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肠道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排便次数、排便时长、粪便性状等指标有所改善(P < 0.05)。

临床总有效率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和相关指标的变化,计算得出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

讨论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中医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炎症,并提高肠道功能。

这可能是由于中医药通过调理脾胃、清热化湿、活血化瘀等作用,调整了机体的平衡,促进了结肠黏膜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然而,本研究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较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开展。

其次,本研究未设立对照组,未与西医药治疗进行比较,因此无法判断中医药治疗在疗效上是否优于传统的西医药治疗。

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就诊慢性结肠炎患者中符合实验条件者114例,按临床不同用药方案分成2组:常规组使用西药治疗,中医组采取辩证分型医治。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比较,中医组治疗疗效96.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2.5%(P<0.05)。

结论治疗慢性结肠炎采取中医辨证用药方法,有标本兼治之效,可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关键词:中医;辩证分型;慢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是对结肠慢性、炎症性病变的统称,一般是指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多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所致,临床特点是长期、反复性发作,并伴随腹痛、腹泻与消化不良的表现,甚至伴随便血。

常规西医治疗所得疗效尚有可提升空间,我们展开对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效果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1实验对象与方法1.1观察对象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就诊慢性结肠炎患者中符合实验条件者114例,符合条件:①均经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等综合手段明确疾病;②无严重伴发症、原发疾病;③可耐受本次用药、无过敏史。

按临床不同用药方案分成2组:常规组患者57例,男、女各计有26例和21例,年龄自30~57岁、平均值43.6±2.3岁,患病时间6~12年、平均5.7±0.6年。

中医组患者57例,男、女各计有15例和22例,年龄自33~60岁、平均值44.1±2.5岁,患病时间10个月~11年、平均5.1±0.5年。

两组基础资料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1.2.1常规组选用西药为:柳氮磺胺砒啶、口服,每天2次、每次1g;维生素C、口服,每天3次、每次0.2g;5-氨基水杨酸、排便后灌肠,每天1次、每次1~2g。

1.2.2中医组结合中医诊断、辩证,分型本组患者有湿热郁结型、脾胃虚弱型、干预脾虚型和脾肾阳虚型。

中医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其主要特征是结肠黏膜的连续性炎症和溃疡形成。

该疾病常伴有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传统中医药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

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由于脾胃失调、湿热毒邪侵袭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因此,中医药治疗的重点是调理脾胃、清热解毒,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研究。

其中,一项研究发现,中药复方“清肠宁”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显著。

该复方药物由黄连、黄芩、黄柏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止泻、抗炎等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服用“清肠宁”的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结肠黏膜的炎症程度也有所降低。

另外一项研究探讨了中药“诃子消炎丸”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该药物由诃子、黄连、黄芩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止泻、抗炎等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服用“诃子消炎丸”的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结肠黏膜的炎症程度也有所降低。

此外,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还可以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的调理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一项研究发现,通过中药调理脾胃功能,可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和再生。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药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例如,针灸疗法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等症状。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与西医药物相结合,形成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中医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是积极的。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为其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中医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

C U C ) 以腹 泻 、 黏 液 脓 血便 、 腹 痛 及 里 母 病 日久 必 损 子 脏 , 此 即母病 及子 , 反 证 随证 加减 用 药 , 使治 疗更 具针对 性 , 急后重为 临床特征 。C U C是 一 个 全 球 之 亦 然 , 肺 与大肠两 脏相 互影 响 , 故 治 因其简 便 易行 、 见 效 快 及患 者 容 易接
性疾病 , 欧美发 达地 区发病 率高 , 而亚 疗 上 应 重 视 肺 与 大 肠 的 关 系 』 。 洲 国家 随着 生 活 水平 的提 高 , 其 发病 2 临 床 研
受 等优 势 在 临床 上应 用 广 泛 , 且 取得 了肯 定 疗 效 。朱 勇 等… 观 察 活 动 期
率 呈 现 逐 年 上 升 趋 势 。 在 我 国 随 着 生 2 . 1 辨证施 治 目前将 C U C常分 为 轻 、 中度 远段 5 3例 C U C患者 , 治 疗组 活 水 平 的 日益 提 高 , 近 年 来 发 病 率 也 大肠 湿 热 型 、 脾虚湿蕴 型、 肝 郁 脾 虚 2 5例 , 予锡类 散 1~ 2 g , 每 日 1次保 留
桂 宁 认 为 C U C的病机 为本 虚标 实 , 血瘀滞贯穿于 C U C病 程 始 终 的 一 个 重 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本虚 为脾 肾虚弱 , 标实 为 湿 、 痰、 热 及 要因素 , . 3 针灸 近几 年 国内 外许 多 临床 杨 登 父《 仁 斋直 指方 》 也 中指 2
可 北 中医 2 0 1 3年 2月 第 3 5卷 第 2期
H e b e i J T C M,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 V o l 3 5 , N o . 2

中草药治疗急慢性肠炎、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

中草药治疗急慢性肠炎、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

中草药治疗急慢性肠炎、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第一部分:中草药秘验方治疗急慢性肠炎肠炎是指各种病因所致肠粘膜的炎性病变。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以前者为多见。

慢性肠炎系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肠粘膜炎性病变。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50岁以上者的发病率可达50%。

1、归芍莱菔汤治肠道疾病[方剂]当归120克,白芍60克,甘草、槟榔、枳壳、车前子各10克,莱菔子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清热,健脾利湿,疏肝理气,行血止痛。

[验证]病例一:工x,男,34岁,农民,1950年8月5日初诊。

患泄泻下痢4载,每于夏秋反复,经治疗无效。

表现:下痢糊状大便,味腐臭,时呈红棕色豆瓣酱状,挟带少量脓血,里急后重,日夜两行,脐周及左下腹钝痛,舌红、苔淡黄,脉沉细滑。

大便镜检红细胞(+++),脓细胞(++),发现阿米巴:滋养体。

方予归芍莱旅汤加马齿览30克,并配用鸦胆子3克,用桂元肉包裹成胶囊状,用上药液送服。

9剂诸恙皆除。

再以原法配香砂六君子丸调理而愈。

随访至今9年,无复发,多次检查大便常规均正常。

病例二:黄x,女,32岁,工人,1979年6月2日初诊,自诉于1976年5月初,因误食不洁之物而致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带有红白粘冻,日间3、4次,肛周及外阴俱痒,屡用消炎、杀菌、解毒等法治疗3年,疗效不佳,病情无明显好转。

大便多次化验霉菌阳性。

表现:形体消瘦,头晕目眩,口干晨苦,舌苔白,脉沉细弦。

拟归芍莱菔汤加黄连、荆芥、艾叶炭、贯众各10克,连服2剂,腹痛已止,余症皆轻。

药已显效,乘势驱病,续进上方l 剂,症消病愈。

随访至今未复发。

[备注]临床上根据疾病的情况,可随证加减,该方对慢性阿米巴痢疾、霉菌性肠炎、肠管硬化症、血吸虫病并直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滴虫性肠炎等均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2、苦参液灌肠治慢性结肠炎[方剂]苦参30克。

[制用法]将苦参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80-100毫升,每晚临睡前保留灌肠。

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研究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研究,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慢性结肠炎多发于乙状结肠、直肠、结肠等处,主要症状为慢性的泄泻,大便带有黏液,或便秘、腹胀,病症多样,亦可见大便溏经年不愈,畏寒下腹隐痛,泻后痛减或便中夹有白冻。

有根据不同的程度分为不同的症型。

本病病程长,且有些类型的结肠炎病因尚未明确。

故治疗方面亦增加了难度。

中医药可以根据病情对症选取不同的药物治疗,疗效较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0年1月~2020年1月经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100例。

男50例,女50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43岁,平均年龄51岁。

1.2方法运用中医诊断方法诊断症型,选取对症方药,进行适当加减。

此为最关键的步骤。

将健脾和通补通用进行结合,处理好扶正与去邪的平衡关系。

1.2.1湿热型大便带有黏液,不畅,有滞涩感。

严重时大便带有脓血、病程长,应用乌梅败酱汤。

方药组成:炒白芍15g,乌梅15g,茯苓15g,太子参15g,败酱草30g,葛根15g,炙甘草6g,黄连6g,木香9g,当归10g,炒白术10g,炒枳壳10g。

大便脓血严重时,并伴有舌红、黄腻舌苔、口苦、情绪急躁等症状的患者,应减少健脾益气药物的用量,如太子参、白术。

加入一些清肠导滞之品,如白头翁12g,炒槟榔8g,秦皮10g,大黄炭8g。

若气滞又伴有湿邪的患者,出现舌苔白腻的情况,可加薏苡仁10g,白豆蔻10g。

服用方法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

1.2.2脾虚肝旺辨证为脾虚肝旺,伴温湿气滞。

可用吴连汤。

吴连汤:干姜10g、党参15g、吴茱萸5g、焦白术15g、白芍10g、防风10g、赤芍10g、广香10g、陈皮6g、大枣10g、黄连6g、红豆蔻8g、薏苡仁30g。

另外,症状较重的加入一些健脾、疏肝的药物,如柴胡与鸡内金,可各加10g。

有寒湿阻滞的,配伍小茴香5g。

脾胃虚者加炒扁豆10g、山药30g。

中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摘要中医方面中医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已积累了许多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方法主要是在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同时,对紊乱的胃肠功能进行调节,从而消除溃疡病的复发因素。

本病是迄今为止消化道疑难疾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反复发作,病程缓慢,久治不愈。

针对这一问题,从中医整体出发,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同时期的优势。

缩短疗程,减少复发,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辨证论治1前言1.1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胃肠道疾病。

其临床表现以腹痛、便血、血性腹泻为主,患有该病的患者身心健康会受到其影响,变得心情郁结、暴躁,生活质量往往变得比以前差。

临床研究表明,20-30岁人群是该病的主要人群。

现在临床治疗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多是使用药物治疗。

其中柳氮磺吡啶水杨酸制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但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

随着针对该病的研究增加,现在发现使用中医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较之传统西药治疗有明显的疗效提升。

1.2中药学对本病的认识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中医大多认为外感六淫、饮食不当、情绪障碍、禀赋不足等相关因素可单独导致疾病。

更有可能是多种病因混杂,通过破坏脾胃功能而致病。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神经和精神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比如会导致大脑皮质功能紊乱、皮层下中枢兴奋,对结肠、肠胃也会产生影响,如结肠运动亢进、肠血管平滑肌痉挛,微观方面,精神不好会导致组织细胞缺血从而降低人体的抵抗力。

结肠长时间处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体内的废物积累,血液堵塞是外部原因,以气血损伤为靶点,是最终的转归。

由此可见,该病病因复杂多变,难以确认真正的病因,而且该病的患者往往要长期忍受病痛,无法短期内被治愈,由于病变部位在肠道,所以该病与肝脏、脾胃、肾脏都可能有关系。

脾虚湿积在发病过程中常有病理变化,脾肾虚是本病的必然结果。

2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2.1辨证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早期的发病机制多为大肠湿热积聚、肠气机能障碍、湿热熏蒸、高热肉糜烂、肠络损伤、腹痛、腹泻、内急及后期体重。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标签: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进展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其病变多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多见。

其主要临床症状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

根据其临床表现特点,本病当属祖国医学“久痢”范畴,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医药对溃疡性结肠炎在稳定病情、预防复发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现笔者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关于本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大多数医家认为系脾肾两虚,肝脾失调,湿热阻滞大肠。

正如《景岳全书》曰:“凡病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脾肾虚弱之辈,但犯生冷极易作痢”,“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指出该病是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感受外邪、饮食不慎或忧思恼怒引起大肠传导失常,气机不畅,损伤肠膜脉络而发病,病本为脾肾两虚,标实为湿、痰、热、瘀、毒。

罗文纪等[1]认为,凡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或精神抑郁,过度劳累,或气滞、血瘀、痰饮,皆可损伤脾胃,因此脾气亏虚为发病之本,湿浊内阻为标,湿邪日久可壅滞气血,化腐成疡;任光荣[2]认为本病的发病根本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健。

脾胃居中焦,禀纳谷、腐熟、输布、运化之功能,并具升清降浊之职。

无论是外感湿热毒邪,或是嗜食肥甘,化生湿热,或是过食生冷,湿浊内蕴,郁而化热还是劳倦太过,情志失调,皆可导致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气滞湿阻,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肉腐血败,内溃成疡,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混杂而下,导致本病[3]。

叶柏教授认为,本病多在先天禀赋不足,脾胃功能不健基础上感受湿热之邪,或由饮食不节,恣食肥甘油腻,辛辣厚味,湿热内蕴肠腑,与气血相搏结,气滞血瘀,脂络受损,血败肉腐,内溃成疡,即为“内疡”,其病理特点类似中医红、肿、热、痛之痈疡,正如《医略》所云:“以痢之赤白为脓血,即是痈疡之类”;“论痢之证治之理,正与痈疡机宜暗合”,以肠腑湿热为标,脾肾两虚为本,病位还可涉及肝肺二脏。

溃疡性结肠炎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溃疡性结肠炎为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患者病程较长,且疾病复发性高,其发病机制临床尚不明确,而且认为该病存在癌变倾向,是一种治疗难度较大的疾病。

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中医药治疗方式较多,能对其进行多途径、多层次的治疗,不良反应较少,而且能长时间进行康复治疗,对患者病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对中医药应用引起重视。

本文针对溃疡性结肠炎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展开分析。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进展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

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病后症状较为明显,主要有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等,是一种对患者影响较大的疾病,并且治疗难度大[1]。

疾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重点研究内容,免疫抑制剂、氨基水杨酸等西药应用较多,但是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容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

因此,中医药治疗引起了广泛重视,认为其具有较多的治疗优势。

中医学认为,该病属于久痢,在不断的研究中发现,中医药在促进患者病情稳定、预防复发等方面效果较好。

一、病因病机大多人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为脾肾两虚,肝脾失调,湿热阻滞大肠。

有学者认为,该病主要在脾胃虚脱的情况下,由于饮食不慎、感受外邪等而造成大肠传导失常,进而导致肠膜脉络受到损伤,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中医药治疗(一)辨证论治有研究中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3型,其中大肠湿热型给予白头翁汤,主要组成药物有茯苓、秦皮、黄连、白术等,肝脾不和给予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组成药物为柴胡、白芍、川芎、木香、陈皮、白术、丹参等,脾肾两虚型给予四神丸,主要组成药物为木香、附片、补骨脂、仙灵脾、党参、肉豆蔻、吴茱萸等,结果发现40例患者,治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2]。

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研究主题: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摘要: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导致结肠黏膜慢性炎症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

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开发了各种药物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但副作用和复发率仍然是一个挑战。

相比之下,中药作为传统的医疗选择,在治疗慢性结肠炎方面表现出了潜力。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药在慢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意义第二章:研究方法2.1 研究设计2.2 研究对象2.3 干预措施2.4 治疗效果评价指标2.5 数据收集和管理第三章: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3.1 研究样本情况描述3.2 中药治疗后的疗效评价3.3 中药治疗与其他方法的比较3.4 数据分析方法第四章:讨论4.1 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4.2 中药治疗的安全性4.3 中药治疗的作用机制4.4 中药治疗的适用范围4.5 本研究的局限性第五章:结论5.1 研究问题重述5.2 研究结果总结5.3 结论与展望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结肠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

目前,现代医学已经开发了多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药物,包括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和免疫治疗。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复发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中药在慢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

1.3 研究意义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医疗选择,在治疗慢性结肠炎方面表现出了潜力。

通过对中药的临床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新策略,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第二章:研究方法2.1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接受中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2.2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被确诊为慢性结肠炎的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将被纳入研究。

仙鹤止泻方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仙鹤止泻方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诊断标准
采用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结肠炎诊断标 准,并结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病例。
纳入标准
年龄在18-65岁之间,诊断为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 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患者。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 妇女,对试验药物过敏的患者。
治疗方法
试验组给予仙鹤止泻方,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疗 程均为4周,观察期间不得使用其他相关药物。
扩大仙鹤止泻方的临床应用范围,探索其在其他 类型的慢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疗效。
深入研究仙鹤止泻方的作用靶点,为其研发提供 新的思路和方法。
THANK YOU.
无效
仙鹤止泻方对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无效 率为5%。
不良反应
轻中度腹泻
仙鹤止泻方治疗过程中,部分患 者可能会出现轻中度腹泻,发生 率约为10%。
轻中度恶心
仙鹤止泻方治疗过程中,部分患 者可能会出现轻中度恶心,发生 率约为5%。
皮疹
仙鹤止泻方治疗过程中,部分患 者可能会出现皮疹,发生率约为 2%。
生存质量
改善生活质量
仙鹤止泻方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 明显改善,包括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提高饮食等。
VS
降低疾病负担
仙鹤止泻方的治疗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症状 ,还降低了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提高 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04
结论与展望
结论
01
02
03
仙鹤止泻方可以显著改善脾肾阳虚型 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 量。
3
仙鹤止泻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温肾 健脾、涩肠止泻的作用,对治疗脾肾阳虚型慢 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研究意义
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仙鹤止泻方对脾 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作 用机制。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慢性结肠炎是消化道的常见疾病,它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影响患者社会活动。

本文旨在综合最新研究,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先以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中医药疗法以辩证论治为主,以补益脾胃,平衡脏腑气血,清除痰湿津液,利尿消肿为方法,运用佐剂、药物内外敷、胶囊浸膏、推拿护理调节机体机能,以达到改善慢性结肠炎的症状和病情的目的。

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混合使用中草药(含苦地精、鞭打草、重楼等)可以使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活动性腹痛、腹泻和大便次数有所减少。

至少有3项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药蒲公英根及其复方可以减少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

同时,中药叶、雄黄、黄芩复方及羚羊胆复方茶剂也可以有效地缓解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

此外,具有活血消肿、祛风止痛的中药也可以缓解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

例如,茶树花苷、九腊海葵油和乙酰拉替唑能够降低患者的BFI(表示直肠炎症状频率),增加钙吸收及无菌芽孢管数。

结论:从临床研究来看,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可以显著缓解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病情。

但目前存在临床疗效研究数量少、质量和多样性等问题,在临床实践中尚待进一步完善。

In conclusion, from the clinical studies, it can be seen that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chronic colitis can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limited number of clinical efficacy studies and their quality and diversity, which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in clinical practice.。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井小会;王晓莉;杨少军;刘俊宏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4(34)1
【摘要】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方法有单方治疗、复方辨证分型治疗、灌肠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疗效肯定,尤其是中药保留灌肠,可以直达病所,新近发展的一些特殊治疗方法,如穴位敷贴、气流弥散结肠导入疗法、中药灌肠加毫米波辐照治疗、肛肠内热磁疗法、穴位埋线等,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特色。

【总页数】3页(P178-180)
【关键词】慢性结肠炎;单方治疗;复方治疗;灌肠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
【作者】井小会;王晓莉;杨少军;刘俊宏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62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J], 戴东辉
2.慢性结肠炎的中医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J], 付桂华
3.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23例疗效分析 [J], 冯卓;孙建华;陈新静
4.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J], 曹彩云;周改兰;刘明荣;吕乐
5.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J], 白勤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患者常常出现腹泻、腹痛、便秘等症状,严重影
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往往需要长期用药,并且容易导致药物耐受性
问题。

而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有着独特的优势,其治疗方法多样,药物疗效明显,且安
全性高,因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一、中医药的治疗原则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基本原则是“益气健脾,清热化湿”。

中医认为,慢性结肠
炎的病因主要是脾胃虚弱,湿热郁结。

治疗慢性结肠炎首先需要益气健脾,清热化湿。


体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和外治两种方法。

内服中药可以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清热化湿,达到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目的;外治则是通过贴敷或灌肠等方法,直接作用于患部,起到缓
解症状、消炎止痛的作用。

1. 山楂六君子汤
此方为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经典方剂,主要由山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组成。


方能益气健脾,消食化积,行气化湿,对腹泻、腹痛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2. 诃子豉汤
此方以诃子、苦参、豉米为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舒筋活络的作用。

适用于慢性结肠炎患者出现腹泻、便血等症状。

3. 茯苓甘草汤
该方主要由茯苓、甘草、炙甘草、白术、黄芩等药物组成,具有补益脾胃、清热化湿
的功效,对慢性结肠炎引起的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的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以上方剂均经过临床实践,证明了其在治疗慢性结肠炎中的疗效显著。

1. 茵陈薏苡仁汤灌肠
茵陈薏苡仁汤是一种中药汤剂,具有利水通便,消肿散结的功效。

通过灌肠方式,可
以直接作用于结肠黏膜,改善局部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的症状。

2. 艾灸疗法
艾灸是一种通过燃烧艾叶,热烟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对于慢性结肠炎患者,常用的穴位包括关元、足三里、中脘等,艾灸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肠道功能,调整肠道菌群
平衡,有助于治疗慢性结肠炎。

在临床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不仅仅是在症状缓解方面,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慢性结肠炎的复发率。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明显的疗效
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在改善腹泻、腹痛、便秘等症状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幸福感。

2. 安全性高
相较于西药治疗,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结肠炎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由于中药多为天然植物提取或中草药配方,因此副作用相对较小,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和耐受性问题,对于长期服用患者尤为适用。

3. 降低复发率
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可以降低患者的复发率,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清热化湿,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减少炎症反应,达到减轻和控制慢性结肠炎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尚处于探索阶段,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实践验证。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对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慢性结肠炎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