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油脂标准样本

合集下载

动物油脂实验报告(3篇)

动物油脂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动物油脂的提取方法。

2. 掌握动物油脂的成分分析。

3. 了解动物油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动物油脂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脂肪组织,是动物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

本实验采用物理方法提取动物油脂,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脂肪。

2. 实验仪器:烧杯、漏斗、布氏漏斗、滤纸、酒精灯、电子天平、石油醚、旋转蒸发仪、气相色谱仪、质谱仪等。

四、实验步骤1. 动物油脂的提取(1)将动物脂肪切成小块,放入烧杯中。

(2)加入适量的石油醚,加热溶解脂肪。

(3)将溶解后的混合物倒入布氏漏斗中,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4)将滤液倒入旋转蒸发仪中,在低温下蒸发石油醚,得到纯净的动物油脂。

2. 动物油脂的成分分析(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将提取的动物油脂进行GC-MS分析,确定其中的脂肪酸成分。

(2)红外光谱(IR)分析对提取的动物油脂进行IR分析,了解其分子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动物油脂的提取实验成功提取了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脂肪,得到的油脂呈淡黄色,具有动物脂肪特有的气味。

2. 动物油脂的成分分析(1)GC-MS分析通过GC-MS分析,确定了猪油、牛油、羊油中的主要脂肪酸成分,如硬脂酸、油酸、棕榈酸等。

(2)IR分析通过IR分析,确定了猪油、牛油、羊油的分子结构,如C-H伸缩振动、C-O伸缩振动等。

3. 动物油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动物油脂具有较好的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如:(1)烘焙食品:动物油脂可作为烘焙食品的短化剂,提高产品的酥脆度。

(2)油炸食品:动物油脂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适合用于油炸食品。

(3)调味品:动物油脂可制成调味品,如猪油、牛油等,用于烹饪和调味。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脂肪,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

2. 动物油脂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油脂类原料的品质鉴定

油脂类原料的品质鉴定

油脂类原料的品质鉴定饲用油为高能量饲料。

由于价格高,市场上的饲用油掺假现象严重。

被检出的掺假物主要有水,溶点较高的动物油中还检出面粉和食盐。

下面先就通用的感官简易判定油脂是否掺假的的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再对饲料中常用的油脂进行逐一介绍。

(一) 油脂的检测项目1、总脂肪酸此系包括游离脂肪酸及与甘油结合之脂肪酸总量。

动物性或植物性油脂其量通常为92%—94%。

油脂能量大部分系由脂肪酸供应,因此总脂肪酸量为能量值之指标。

2、游离脂肪酸脂肪分解后会产生游离脂肪酸,故其量可做为鲜度判断之根据,完全饲料所用油脂一般约在15%—35%。

在营养上而言,游离脂肪酸对动物无害,但太高的游离脂肪酸(50%以上)表示油脂原料不好,对金属机械、器具有形蚀性,而且会降低嗜口性。

3、水分油脂中含有水分,不但引起加工设备的腐蚀,同时易使油脂起水解作用产生游离脂肪酸,加速脂肪之酸败,并降低脂肪之能量含量。

4、不溶物或杂质包括纤维质、毛、皮/骨、金属、砂土等细小颗粒无法溶解于石油醚之物质。

这些物质没有能量价值,而且会阻塞筛网和管口,或在贮存椅造成沉积。

其量应限制在0.5以下。

5、不可皂化物包括白酶类、碳氢化合物、色素、脂肪醇、维生素等不与碱发生皂化反应之物质,大部分成分仍有饲用价值,对动物无不良影响,但其中蜡、焦油等则无营养价值,甚至有些成分对动物有害,如水肿因子。

6、酸价酸价虽测定容易,但通常不能单纯以之评价油脂品质,须配合其他方法供签定。

油脂酸价之提高,部分由于油脂水解而生成游离脂肪酸,部分由于过氧化物的分解所产生羟基化合物再氧化而生游离脂肪酸,因此游离脂肪酸生成机构随条件而异,不易做为油脂氧化程度的判断指标。

7、过氧化价羰氧化物系在油脂氧化过程中生成,该过氧化价可做氧化程度判断。

但过氧化物在水中的存在或高湿下甚易分解,因此油脂氧化至某一程度后,过氧化价反而会降低。

因此我们应了解,过氧化价==所存在过氧化物量与分解量之差,故需配合其他氧化测定方法,以利品质之正确判断。

食用动物油脂检验原始记录

食用动物油脂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名 称:
样品等级:
性状及色
检验依据 GB/T8937-2006
检验日期:

气味及滋
检验依据 GB/T8937-2006
检验日期:

透明度
检验依据 GB/T5525-2008
检验日期:
加热试验 (280℃
检验依据 GB/T5530-2008
检验日期:
检验依据 使用仪器设备:分析天
GB定管校正值 (ml)
实际消耗硫代硫酸 钠标液的体积 V(ml)
空白消耗硫代硫酸 钠标液的体积 V0(ml)
硫代硫酸钠标液的 浓液C(mol/l) 过氧化值 X(mol/kg)
平均值X(mol/kg)
计算公式
X V V0 C 0.1269 100
m
实际消耗氢氧化钠标 液的体积V(ml)
平、滴定管
项目
平行试验
1#
检验日期 2#
称取试样质量m(g)
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标 液的积V1(ml)
温度校正值(ml) 酸
滴定管校正值(ml)
型号规格:
检验性质:
使用依据 GB/T5009.37-2003
使用仪器设备: 分析天平、滴定

检验日期
平行试验 项目
1#
2#
称取试样质量m(g)
滴定消耗硫代硫酸 钠标液的积V1 (ml)

氢氧化钠标液的浓度
C(mol/L)
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 (g/mol)
酸值含量X(mg/g)

56.1 注
平均值X(mg/g) 计算公式
X 56 . 1 V C m
主检:
校对:

食用动物油脂 猪油-编制说明

食用动物油脂 猪油-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食用动物油脂猪油》(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起草人本任务来自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9年标准修订项目,该标准项目代替本标准代替GB/T 8937—2006《食用猪油》。

本项目主要起草单位为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双汇集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

(二)起草过程起草组在起草过程中,先后开展了以下研究和相关工作:1.前期调研与研究。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于2019年5月开展生食用猪油前期研究,查阅国际标准修订情况,比对国际食品法典标准 CODEX STANDARD FOR NAMED ANIMAL FATS (CODEX STAN 211-1999)《特种动物油脂》、GB 1014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动物油脂》技术条款。

2.初稿起草。

2019年8月,成立了标准起草组,邀请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部分企业编写国家标准《食用动物油脂猪油》初稿。

3.集中调研与标准修改。

2019年9-10月,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组织甘肃农大、山东得利斯、河南双汇等一行专家7人到四川成都新希望中鼎国际、四川嘉里粮油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调研小组对两家公司进行了现场考察,并和相关人员针对现GB/T 8937-2006 《食用猪油》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初稿文本进行了2次讨论修改。

2019年11-12月,起草组对标准进一步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

4.形成征求意见稿。

2020年1-2月,起草组进一步修改标准征求意见稿,提交全国屠宰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广泛征求意见。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一)标准编制原则标准在修订过程遵循了以下原则:1. 遵守《食品安全法》,以保证食用猪油质量安全为根本原则。

2. 以GB/T 8937-2006《食用猪油》为基础,增补和修改相关内容。

油脂检验报告

油脂检验报告

油脂检验报告检验单位:XXX检验中心
检验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样品信息:
样品名称:油脂
样品批号:XXX
样品来源:生产厂家出厂样品
检验项目:
1. 酸价
2. 过氧化值
3. 游离脂肪酸
4. 色泽
检验结果:
1. 酸价:7.5mgKOH/g
2. 过氧化值:10.5 meq/kg
3. 游离脂肪酸:2.5%
4. 色泽:黄色
结论:
该样品符合国家标准《食用油脂》(GB 2716-2018)的要求,可供食用。

备注:
以上结果仅针对本次检验的样品。

本检验结论仅供参考,不能代替实际使用者根据自身需要的检验结论。

该报告的解释权归检验单位所有。

检验人员签名:XXX
报告生成日期:20XX年XX月XX日。

GBT5535[1].2-1995(动植物油脂--不皀化物测定)

GBT5535[1].2-1995(动植物油脂--不皀化物测定)

前 言本标准是依据国际标准ISO 3596-2:1988《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2部分:己烷提取快速法》制定的。

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国际标准等效,编写规则及表述上按照GB/T 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要求进行编写的。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内贸易部谷物油脂化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希成、应珊红、刘静。

ISO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

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进行。

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标准项目感兴趣的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与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被技术委员会采用的国际标准草案由ISO委员会接受作为国际标准前需提交各成员团体通过。

国际标准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通过,才能批准为正式ISO标准。

ISO 3596-2是由ISO/TC农产食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

ISO 3596的总题目是《动植物脂肪和油——不皂化物测定》由下列部分组成:第1部分:乙醚提取法(基准方法)第2部分:己烷提取快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动植物油脂 不皂化物测定第2部分:己烷提取快速法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Determination of unsaponifiable matter—Part 2:Rapid method using hexane extractionGB/T 5535.2—1998 eqv ISO 3596-2:198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己烷三次提取测定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含量的一种快速方法。

本标准适用所有油脂。

不适用于蜡。

与标准方法的第1部分比较所测结果系统性较低,尤其对于高不皂化物含量的油脂,如:海产动物油脂。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食用动物性油脂的卫生检验

食用动物性油脂的卫生检验

食用动物性油脂的卫生检验一、实验目的掌握食用动物性油脂的感官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方法及卫生评定标准。

二、实验方法食用动物性油脂的检验,通常采用感官检查和实验室检验配合进行。

(一)感官检查猪、牛、羊生脂肪的感官指标见课本或实验指导(二)实验室检查1、酸价测定——中和法[实验原理]油脂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时,因水分或其他杂质的存在,加上酶或热能作用,会逐渐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

因此油脂的质量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有关。

脂肪中所含的游离脂肪酸能溶于有机溶剂,可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酸价指中和1g油脂中所含的游离脂肪酸消耗氢氧化钾的mg数。

酸价越高,表示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越高,油脂的质量越差;反之,酸价越低,表示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越低,油脂的质量越好。

[器材与试剂]微型绞肉机、恒温水浴锅、碱式滴定管等;酚酞指示剂:1g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中,棕色瓶中保存;中性乙醚乙醇溶液:取50mL乙醚和50mL95%乙醇等量混合后,加酚酞指示剂2滴,用0.1mol/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中和至初显粉红色,临用时配制;0.1mol/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称取6g氢氧化钾,加入新煮沸过的冷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混匀。

[操作方法]将样品中脂肪取出,用绞肉机绞碎或用乳钵研碎后,放入烧杯中,置80-90℃水浴上使其熔化。

然后精确称取3-5g熔化的油脂于10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50mL进行抽提,直至溶液呈均匀状态。

向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2~3滴,在不断摇动下用0.1mol/L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初显粉红色持续半分钟不消退为终点,记录消耗0.1mol/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量。

计算:酸价=(V×5.61)/W式中:V——滴定样品时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量(mL);W——样品的重量(g);5.61——1mL0.1mol/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所含氢氧化钾的量(mg)。

[判定标准]新鲜油脂的酸价应在2.0以下;酸价在3.0左右时,为陈旧产品;酸价超过3.5时的油脂,一般不得食用。

油脂国家标准

油脂国家标准

GB1534—20031 特征指标折光指数(n40):1.460~1.465相对密度(d2020):0.914~0.917碘值(I ) (g/100g):86~107皂化值(KOH)/(mg/g):187~196不皂化值/(g/kg):≤10脂肪酸组成(%):十四碳以下脂肪酸ND~0.1豆蔻酸C14:0ND~0.1棕榈酸C16:08.0~14.0棕榈一煅酸C16:1 ND~0.2十七烷酸C17:0ND~0.1硬脂酸C18:0 1.0~4.5油酸C18:1 35.0~67.0亚油酸C18:2 13.0~43.0亚麻酸C18:3 ND~0.3花生酸C20:0 1.0~2.0花生一烯酸C20:1 0.7~1.7山嵛酸C22:0 1.5~4.5芥酸C22:1 ND~0.3木焦油酸C24:0 0.5~2.5二十四碳一烯酸C24:1ND~0.3注1:上列指标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CODEX STAN 210-1999《指定的植物油法典标准》的指标一致。

注2:ND表示末检出,定义为0.05%》。

2 质量等级指标2.1花生原油质量指标见表1。

表1 花生原油质量指标注:黑体部分指标强制。

2.2压榨成品花生油质量指标分别见表2和表3。

表2压榨成品花生油质量指标表3 浸出成品花生油质量指标3卫生指标:按GB2716、GB2760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GB1537—20031 特征指标折光指数(n40):1.458~1.466相对密度(d2020):0.918~0.926碘值(I ) (g/100g):100~125皂化值(KOH)/(mg/g):189~198不皂化值/(g/kg):≤15脂肪酸组成/(%):(ND表示未检出,定义为0.05%)十四碳以下脂肪酸ND~0.2豆蔻酸C14:00.6~1.0棕榈酸C16:021.4~26.4 棕榈一煅酸C16:1ND~1.2 十七烷酸C17:0 ND~0.1 十七烷一烯酸C17:1ND~0.1 硬脂酸C18:0 2.1~3.3油酸C18:114.7~21.7 亚油酸C18:246.7~58.2 亚麻酸C18:3 ND~0.4 花生酸C20:0 0.2~0.5花生一烯酸C20:1ND~0.1 花生二烯酸C20:2 ND~0.1 山嵛酸C22:0 ND~0.6 芥酸C22:1ND~0.3 二十二碳二烯酸C22:2 ND~0.1木焦油酸C24:0 ND~0.1 2 质量等级指标2.1棉籽原油质量指标见表1。

美国油脂检测标准AOCS Ca 5a-40

美国油脂检测标准AOCS Ca 5a-40

Page 1 of 2SAMPLING AND ANALYSIS OF COMMERCIAL FATS AND OILSAPPARATUS 1. Oil sample bottles—115 or 230 mL (4 or 8 oz), or 250 mL Erlenmeyer flasks.REAGENTS 1. Ethyl alcohol, 95%—USSD formulas 30 and 3A are permitted (see Notes, 1). The alcohol must give a definite, distinct and sharp end point with phenolphthalein and must be neutralized with alkali to a faint, but permanent pink color just before using. 2. Phenolphthalein indicator solution—1% in 95% alcohol. 3.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accurately standardized. See AOCS Specification H 12-52. See Table 1 for the appropriate normality of the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depending on the expected free fatty acid concentration range in the sample.PROCEDURE 1. T est samples must be well mixed and entirely liquid before weighing; however, do not heat the sample more than 10°C over the melting point. 2. Use Table 1 to determine the test portion weight for various ranges of fatty acids. Weigh the designated sample size into an oil sample bottle or Erlenmeyer flask (see Notes, 2). 3. Add the specified amount of hot neutralized alcohol and 2 mL of indicator. 4. Titrate with standard sodium hydroxide, shaking vigorously until the appearance of the first permanent pink color of the same intensity as that of the neutralized alcohol before the addition of the sample. The color must persist for 30 seconds.CALCULATIONS 1. The percentage of free fatty acids in most types of fats and oils is calculated as oleic acid, although in coconut and palm kernel oils it is frequently expressed as lauric acid and in palm oil in terms of palmitic acid.(a) Free fatty acids as oleic, % = mL of alkali M 28.2mass,g of test port ××i on(b) Freefatty acids as lauric, % = mL of alkali M 20.0mass,g of test port ××i on (c) Free fatty acids as palmitic, % = mL of alkali M 25.6mass,g of test port ××i on2. The free fatty acids are frequently expressed in terms of acid value instead of percentage free fatty acids. The acid value is defined as the number of milligrams of KOH necessary to neutralize 1 g of sample. To convert percentage free fatty acids (as oleic) to acid value, multiply the percentage free fatty acids by 1.99.PRECISION Precision data for refined, bleached and deodorized oils are shown in Table 2. Precision data for crude oils are shown in Table 3.NOTES 1. Isopropanol, 99%, may be used as an alternate solvent with crude and refined vegetable oils. 2. Cap bottle and shake vigorously for 1 min if oil has been blanketed with carbon dioxide gas.REFERENCES See J. Assoc. Off. Anal. Chem. 59:658 (1976) regarding the ruggedness of this method.Page 2 of 2SAMPLING AND ANALYSIS OF COMMERCIAL FATS AND OILS Ca 5a-40 • Free Fatty AcidsTable 1Free fatty acid range, alcohol volume and strength of alkali a FFA range (%) Test portion (g) Alcohol (mL) Strength of alkali 0.00 to 0.2 56.4 ± 0.2 50 0.1 M 0.2 to 1.0 28.2 ± 0.2 50 0.1 M 1.0 to 30.0 7.05 ± 0.05 75 0.25 M 30.0 to 50.0 7.05 ± 0.05 100 0.25 or 1.0 M 50.0 to 100 3.525 ± 0.001 100 1.0 M a FFA, free fatty acid; N, normality.Table 2The average, expected between-laboratory variation (standard deviation of reproducibility, S R )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ree fatty acids in refined, bleached and deodorized oils a Approximate FFA value (%) SR 0.007 0.010 0.046 0.073RSD (CV , %) 33.93 12.73 9.90 4.75R (95%) = 2.8 × S R 0.02 0.03 0.13 0.20a Values obtained from the AOCS Laboratory Proficiency Program.Table 3The average, expected between-laboratory variation (standard deviation of reproducibility, S R )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ree fatty acids in crude oils a Approximate FFA value (%) 0.1–1.0 1.0–2.0SR 0.077 0.156RSD (CV , %) 14.57 9.84R (95%) = 2.8 × S R 0.22 0.44a Values obtained from the AOCS Laboratory Proficiency Program.。

饲料用鸡油、猪油、鸭油

饲料用鸡油、猪油、鸭油

B46Q/PG 北京顺通肉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PGMST0002-2013 饲料用鸡油、猪油、鸭油2013-07-08发布2013-08-08实施北京顺通肉食品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产品目前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参照相关油脂特征性指标编写标准,本标准按照GB/T 1.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1.2-2009产品标准写规定进行编制。

本标准由北京顺通肉食品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北京顺通肉食品有限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景满、景建雨、龚忠英、马小敏。

本标准语2013年07月08日首次发布。

饲料用鸡油、猪油、鸭油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鸡油、猪油、鸭油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实验方法、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分割健康动物组织过程中获得的含脂肪的部分为原料,经溶解、过滤、冷却、灌装等加工而成的饲料用鸡油、猪油、鸭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含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09.181 猪油中丙二醛的测定GB/T 5524 动植物油脂扦样GB/T 5528 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GB/T 5530 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的测定GB/T 5535 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2部分:己烷提取法GB 10378 饲料卫生标准GB 10648 饲料标签GB/T 15687 动植物油脂试样的制备GB/T 15688 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73号饲料原料目录3 术语和定义3.1 饲料用鸡油饲料用鸡油是以畜禽屠宰企业而得的鸡产品动物脂肪经热交换设备高温溶解、压榨、过滤、沉淀处理后,制成的饲料用鸡油,只被用于饲料生产。

3.2 饲料用猪油饲料用猪油是以畜禽屠宰企业而得的猪产品动物脂肪经热交换设备高温溶解、压榨、过滤、沉淀处理后,制成的饲料用猪油,只被用于饲料生产。

动物油出油率出渣率参考表

动物油出油率出渣率参考表

动物油出油率出渣率参考表动物油出油率是指在进行压榨时,能够把原料中的油分离出来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分为出油率和出渣两种。

出油率是根据动物油当中的水分含量,油脂的组成以及杂质含量来进行计算的。

我们现在使用的食用油,都会有出渣率这个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处理植物油与动物油时也会采用出渣来处理生物油。

那么到底该如何来计算含水量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出油率是用来表示产品中的油脂含量,它以百分比表示,就是原料中油脂含量与实际产品数量之比。

在食用油加工生产中,常将含油脂量为70%-80%的精炼植物油称为出油率;在未精炼的油中,称为出渣率;在精炼植物油中,可将出渣率再细分为出油率和出渣率。

一般来讲,动物油从原料中取出时,由于水分少,质量好、颜色鲜艳、质地细腻等特点,很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但因不容易除去而不被消费者重视。

特别是当用来做色拉油时,更要把出油控制在10%以内。

在压榨动物油时,必须经过三道工序-脱脂、破碎(分离)和精炼。

其中主要工艺过程是在温度控制在100℃以下处理20分钟。

以出油率来计算含水量:油脂含量小于或等于30%;其中不含油量为0.1%左右;油脂重量为1%(水分含量)以下;水分含量≥2%;质量等级为特级;成品为净级。

1、动物油是从动物脂肪中提取出来的,属于饱和烃及部分芳香族化合物,它的存在会影响到食物的颜色和味道。

在加工过程中,它们的含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而且很难除去。

因为动物油中有较多的胆固醇(人体内含量很高)和饱和脂肪酸,使其含量过高。

人体内含量过高会使体内饱和脂肪酸过氧化物增多,人体易患心血管疾病。

如不能完全清除,会引起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癌症、肝脏疾病、糖尿病等疾病。

此外,动物油易氧化变质而产生黄曲霉毒素(又称毒素)会影响人身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功能。

2、植物油脂由于含胆固醇较高,所以如果用来做猪头油时,可以使油在色拉油和猪油中分离出一部分,这样就能够使色拉油更加的香甜。

不过,要使猪油的出油率达到10%左右才能够保证色拉油的风味,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接受。

动物油脂标准样本

动物油脂标准样本

ICS 65.120B 4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GB ××××—××××饲料用油脂动物油脂Oil and fat for feedstuff Animal oil and fat(征求意见稿)××××-××-××发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化管理委员会前言本原则4.2表2中酸价如下和4.3中各项指标为强制性,别的为推荐性。

本原则由全国饲料工业原则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原则负责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大学、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查测试中心(北京)、六和饲料股份有限公司、嘉吉动物营养(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原则重要起草人:张丽英、杨文军、郭吉原、张恩先、王宗义、李冰颖、张朝辉、何丽花。

饲料用油脂动物油脂1 范畴本原则规定了饲料用动物油脂技术指标、微生物指标、检查规则、标签、标记、包装、运送、贮存和保质期等规定。

本原则合用于以检疫合格猪组织和器官经高温、高压炼制成饲料用猪油。

本原则合用于以海水鱼经蒸煮、压榨和精炼而成饲料用鱼油。

2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中条款通过本原则引用而成为本原则条款。

凡是注日期引用文献,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涉及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原则。

然而,勉励依照本原则达到合同各方研究与否可使用这些文献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原则。

GB/T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GB/T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查溶血性链球菌检查GB/T 5009.181 猪油中丙二醛测定GB/T 5009.205 食品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毒性当量测定GB/T 5524 动植物油脂扦样GB/T 5528 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GB/T 5530 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测定GB/T 5532 动植物油脂碘值测定GB/T 5534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测定GB/T 5535.1 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一某些:乙醚提取法GB/T 5538 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T 5539- 粮油检查油脂定性实验GB/T 8381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半定量薄层色谱法GB/T 8381.2 饲料中志贺氏菌检查GB 10648 饲料标签GB 13078 饲料卫生原则定GB/T 13079 饲料中总砷测GB/T 13091 饲料中沙门氏菌检查办法GB/T 13093 饲料中细菌总数测定GB/T 15688 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测定GB/T 18869 饲料中大肠菌群测定NY/T919 饲料中苯并〔a〕芘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原则。

食用动物性油脂的卫生检验

食用动物性油脂的卫生检验

食用动物性油脂的卫生检验一、实验目的掌握食用动物性油脂的感官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方法及卫生评定标准。

二、实验方法食用动物性油脂的检验,通常采用感官检查和实验室检验配合进行。

(一)感官检查猪、牛、羊生脂肪的感官指标见课本或实验指导(二)实验室检查1、酸价测定——中和法[实验原理]油脂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时,因水分或其他杂质的存在,加上酶或热能作用,会逐渐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

因此油脂的质量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有关。

脂肪中所含的游离脂肪酸能溶于有机溶剂,可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酸价指中和1g油脂中所含的游离脂肪酸消耗氢氧化钾的mg数。

酸价越高,表示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越高,油脂的质量越差;反之,酸价越低,表示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越低,油脂的质量越好。

[器材与试剂]微型绞肉机、恒温水浴锅、碱式滴定管等;酚酞指示剂:1g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中,棕色瓶中保存;中性乙醚乙醇溶液:取50mL乙醚和50mL95%乙醇等量混合后,加酚酞指示剂2滴,用0.1mol/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中和至初显粉红色,临用时配制;0.1mol/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称取6g氢氧化钾,加入新煮沸过的冷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混匀。

[操作方法]将样品中脂肪取出,用绞肉机绞碎或用乳钵研碎后,放入烧杯中,置80-90℃水浴上使其熔化。

然后精确称取3-5g熔化的油脂于10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50mL进行抽提,直至溶液呈均匀状态。

向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2~3滴,在不断摇动下用0.1mol/L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初显粉红色持续半分钟不消退为终点,记录消耗0.1mol/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量。

计算:酸价=(V×5.61)/W式中:V——滴定样品时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量(mL);W——样品的重量(g);5.61——1mL0.1mol/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所含氢氧化钾的量(mg)。

[判定标准]新鲜油脂的酸价应在2.0以下;酸价在3.0左右时,为陈旧产品;酸价超过3.5时的油脂,一般不得食用。

CXS_211e动物油标准

CXS_211e动物油标准

CODEX STANDARD FOR NAMED ANIMAL FATSCODEX-STAN 211 - 1999The Appendix to this Standard is intended for voluntary application by commercial partners and not for application by governments.1. SCOPEThis Standard applies to the animal fats described in Section 2 presented in a state for human consumption.2. DESCRIPTION2.1 Lard2.1.1 Pure rendered lard is the fat rendered from fresh, clean, sound fatty tissues from swine (Sus scrofa) in good health, at the time of slaughter, and fit for human consumption. The tissues do not include bones, detached skin, head skin, ears, tails, organs, windpipes, large blood vessels, scrap fat, skimmings, settlings, pressings, and the like, and are reasonably free from muscle tissues and blood.2.1.2 Lard subject to processing may contain refined lard, lard stearin and hydrogenated lard, or be subject to processes of modification provided that it is clearly labelled.2.2 Rendered pork fat2.2.1 Rendered pork fat is the fat rendered from the tissues and bones of swine (Sus scrofa) in good health, at the time of slaughter, and fit for human consumption. It may contain fat from bones (properly cleaned), from detached skin, from head skin, from ears, from tails and from other issues fit for human consumption.2.2.2 Rendered pork fat subject to processing may also contain refined lard, refined rendered pork fat, hydrogenated lard, hydrogenated rendered pork fat, lard stearin and rendered pork fat stearin provided that it is clearly labelled.2.3 Premier jus (oleo stock) is the product obtained by rendering at low heat the fresh fat (killing fat) of heart, caul, kidney and mesentery collected at the time of slaughter of bovine animals in good health at the time of slaughter and fit for human consumption, as well as cutting fats.2.4 Edible tallow2.4.1 Edible tallow (dripping) is the product obtained by rendering the clean, sound, fatty tissues (including trimming and cutting fats), attendant muscles and bones of bovine animals and/or sheep (Ovis aries) in good health at the time of slaughter and fit for human consumption.2.4.2 Edible tallow subject to processing may contain refined edible tallow, provided that it is clearly labelled.3. ESSENTIAL COMPOSITION AND QUALITY FACTORSGLC ranges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expressed as percentages)Samples falling within the appropriate ranges specified below are in compliance with this Standard.Lard Rendered pork fat Premier jus TallowC6:0 ) )C8:0 ) )C10:0 ) < 0.5 in total ) < 0.5 in total C12:0 ) )C14:0 1.0-2.5 2-6C14:ISO < 0.1 < 0.3C14:1 < 0.2 0.5-1.5C15:0 < 0.2 0.2-1.0C15:ISO < 0.1 ) < 1.5 in total C15:ANTI ISO < 0.1 )C16:0 20-30 20-30C16:1 2.0-4.0 1-5C16:ISO < 0.1 < 0.5C16:2 < 0.1 < 1.0C17:0 < 1 0.5-2.0C17:1 < 1 < 1.0C17:ISO < 0.1 ) < 1.5 in total C17:ANTI ISO < 0.1 )C18:0 8-22 15-30C18:1 35-55 30-45C18:2 4-12 1-6C18:3 < 1.5 < 1.5C20:0 < 1.0 < 0.5C20:1 < 1.5 < 0.5C20:2 < 1.0 < 0.1C20:4 < 1.0 < 0.5C22:0 < 0.1 < 0.1C22:1 < 0.5 not detected 4. FOOD ADDITIVES4.1 ColoursThe following colours are permitted for the purpose of restoring natural colour lost in processing or for the purpose of standardizing colour, as long as the added colour does not deceive or mislead the consumer by concealing damage or inferiority or by making the product appear to be of greater than actual value:Maximum Level100 Curcumin or Turmeric 5 mg/kg (calculated as total curcumin)160a Beta-carotene 25 mg/kg160b Annatto extracts 10 mg/kg (calculated as total bixin or norbixin)4.2 Antioxidants304 Ascorbyl palmitate ) 500 mg/kg individually or in combination305 Ascorbyl stearate )306 Mixed tocopherols concentrate GMP307 Alpha-tocopherol GMP308 Synthetic gamma-tocopherol GMP309 Synthetic delta-tocopherol GMP310 Propyl gallate 100 mg/kg319 Tertiary butyl hydroquinone (TBHQ) 120 mg/kg320 Butylated hydroxyanisole (BHA) 175 mg/kg321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BHT) 75 mg/kg200 mg/kg but limits above not to be exceeded Any combination of gallates, BHA andBHT and/or TBHQ4.3 Antioxidant synergists330 Citric acid GMP331 Sodium citrates GMP384 Isopropyl citrates ) 100 mg/kg individually or in combination Monoglyceride citrate )5. CONTAMINANTS5.1 Heavy metalsThe products covered by the provisions of this Standard shall comply with maximum limits being established by the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but in the meantime the following limits will apply:Maximum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Lead (Pb) 0.1 mg/kgArsenic (As) 0.1 mg/kg5.2 Pesticide residuesThe products covered by the provisions of this Standard shall comply with those maximum residue limits established by the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for these commodities.6. HYGIENE6.1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products covered by the provisions of this Standard be prepared and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ppropriate sections of the Recommended International Code of Practice - General Principles of Food Hygiene (CAC/RCP 1 - 1969, Rev. 3-1997), and other relevant Codex texts such as Codes of Hygienic Practice and Codes of Practice.6.2 The products should comply with any microbiological criteria esta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biological Criteria for Foods (CAC/GL 21-1997).7. LABELLING7.1 Name of the foodThe product shall be label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dex General Standard for the Labelling of Pre-packaged Foods (Ref. CODEX STAN 1-1985, Rev. 1-1991; Codex Alimentarius, Volume 1A). The name of the fat shall conform to the descriptions given in Section 2 of this Standard.7.2 Labelling on non-retail containersInformation on the above labelling requirements shall be given either on the container or in accompanying documents, except that the name of the food, lot identification and the name and address of the manufacturer or packer shall appear on the container.However, lot identification and the name and address of the manufacturer or packer may be replaced by an identification mark, provided that such a mark is clearly identifiable with the accompanying documents.8.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SAMPLING8.1 Determination of GLC ranges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According to IUPAC 2.301, 2.302 and 2.304 or ISO 5508: 1995/ 5509: 1999.8.2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According to AOAC 952.13, IUPAC 3.136, AOAC 942.17, or AOAC 985.16.8.3 Determination of leadAccording to IUPAC 2.632, AOAC 994.02 or ISO 12193: 1994.APPENDIXOTHER QUALITY AND COMPOSITION FACTORSThis text is intended for voluntary application by commercial partners and not for application by governments 1. QUALITY CHARACTERISTICS1.1 Colour:Rendered pork fat: White when solidLard White to creamPremier jus: Creamy white to pale yellowEdible tallow: Off white to pale yellow1.2 Odour and taste:Characteristic and free from foreign and rancid odour and taste.Maximum level1.3 Matter volatile at 105°C: 0.3 %1.4 Insoluble impurities: 0.05 %1.5 Sodium soap content:lard nilpremier jus nilrendered pork fat 0.005 %edible tallow 0.005 %1.6 Iron (Fe): 1.5 mg/kg1.7 Copper (Cu): 0.4 mg/kg1.8 Acid value:lard 1.3 mg KOH/g fat = ffa max 0.65 %premier jus 2.0 mg KOH/g fat = ffa max 1.00 %rendered pork fat 2.5 mg KOH/g fat = ffa max 1.25 %edible tallow 2.5 mg KOH/g fat = ffa max 1.25 %1.9 Peroxide value: up to 10 milliequivalents active oxygen/kg fat2.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Lard Rendered pork fat Premier jus Tallow0.896-0.904 0.894-0.906 0.893-0.904 0.894-0.904 2.1 Relative density(40ºC/water at 20ºC)1.448-1.460 1.448-1.461 1.448-1.460 1.448-1.4602.2 Refractive index(N D 40ºC)2.3 Titre (°C) 32-45 32-45 42.5-47 40-49192-203 192-203 190-200 190-202 2.4 Saponification value(mg KOH/g fat)2.5 Iodine value (Wijs) 55-65 60-72 36-47 40-532.6 Unsaponifiable matter≤ 10 ≤ 12 ≤ 10 ≤ 12(g/kg)3.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SAMPLING3.1 Determination of matter volatile at 105°CAccording to IUPAC 2.601 or ISO 662: 1998.3.2 Determination of insoluble impuritiesAccording to IUPAC 2.604 or ISO 663: 1999.3.3 Determination of soap contentAccording to BS 684 Section 2.5.3.4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and ironAccording to ISO 8294: 1994, IUPAC 2.631 or AOAC 990.05.3.5 Determination of relative densityAccording to IUPAC 2.101, with the appropriate conversion factor.3.6 Determination of refractive indexAccording to IUPAC 2.102 or ISO 6320: 1995.3.7 Determination of saponification value (SV)According to IUPAC 2.202 or ISO 3657: 1988.3.8 Determination of iodine value (IV)Wijs-according to IUPAC 2.205/1, ISO 3961: 1996, AOAC 993.20, or AOCS Cd 1d-1992 (97).3.9 Determination of unsaponifiable matterAccording to IUPAC 2.401 (part 1-5) or ISO 3596-1: 1988 and Amendment 1 1997, and ISO 3596-2: 1988 and Amendment 1 1999.3.10 Determination of peroxide value (PV)According to IUPAC 2.501 (as amended), AOCS Cd 8b-90 (97) or ISO 3960: 1998.3.11 Determination of acidityAccording to IUPAC 2.201 or ISO 660: 1996.3.12 Determination of titreAccording to ISO 935: 1988, or IUPAC 2.121.。

102.3-食用动物油脂

102.3-食用动物油脂

产质量量督查抽查推行规范CCGF 102.3—2010食用动物油脂2011—02—10宣布 2011—03—01推行国家质量督查检验检疫总局食用动物油脂产质量量督查抽查推行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食用动物油脂食品产质量量国家督查抽查,针对特别情况的专项国家督查抽查、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督查部门组织的地方督查抽查可参照执行。

督查抽查产品范围包括食用猪油、食用牛油、食用羊油及其他食用动物油脂产品等。

本规范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企业规模划分、检验依照、抽样、检验要求、判断原则及异议办理复检及附则。

注:针对特别情况的专项国家督查抽查是指应急工作需要而进行的也许由于某种特别情况(或原因)仅需要对部分项目进行抽样检验的专项督查抽查。

2 产品分类2.1 产品分类及代码产品分类及代码见表1 。

表1 产品分类及代码2.2 产品种类食用动物油脂包括食用猪油、食用牛油、食用羊油等单一品种动物油脂产品及多品种混杂动物油脂产品。

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食用动物油脂:指由动物脂肪组织提炼出的固态或半固态或液态脂类,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动物油脂。

包括单一品种动物油脂和多品种混杂动物油脂产品。

4 企业规模划分依照食用动物油脂产道德业的实质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食用动物油脂产品年销售额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

见表2。

表2 企业规模划分5 检验依照以下引用的文件,其最新版本或更正单均适用于本规范。

GB 2760 食品增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30 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测定GB/T 5009.32 油脂中没食子酸丙酯(PG)的测定GB/T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剖析方法GB/T 5009.181 猪油中丙二醛的测定GB/T 5530 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GB/T 5538 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 10146 食用动物油脂卫生标准GB/T 21927 食品中叔丁基对苯二酚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373 食品中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测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6 抽样6.1抽样型号或规格预包装产品或称量销售产品。

0203食用动物油脂审查细则

0203食用动物油脂审查细则

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关于印发食用植物油等26个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2006年12月27 日国质检食监〔2006〕646号)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动物油脂是指由动物脂肪组织提炼出的固态或半固态脂类,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动物油脂。

包括食用猪油、食用牛油、食用羊油等。

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动物油脂。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动物油脂(猪油、牛油、羊油等)。

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3。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 原料预处理: 原料→修整→粗切→洗涤→绞碎2. 熔炼制取工艺流程: 加料→熔炼→盐析→排油→澄清或压滤、离心去杂→盐析→净油3.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净油→加温→脱胶→脱酸→静置→洗涤→干燥→脱色→脱臭→压滤→精油速冷→成品包装(二)关键控制环节。

脱酸,脱臭。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 酸值(酸价)超标; 2. 过氧化值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原料库、成品库应有冷藏设施,其他要求同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 熔炼制取设备(需要熔炼时)(1)绞碎设备;(2)熔炼设备(熔炼锅、夹层锅、真空夹层锅);(3)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2. 油脂精炼设备(需要精炼时)(1)过滤设备;(2)脱胶设备(炼油锅,离心机);(3)碱炼设备(炼油锅,离心机);(4)脱色设备(脱色塔);(5)脱臭设备(脱臭器);(7)包装设备;(8)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所列生产设备应根据生产工艺设计的需要进行配置。

四、产品相关标准GB 10146-2005《食用动物油脂卫生标准》;GB/T 8937-1998《食用猪油》;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符合食用卫生要求的动物体的板油、肥膘、内脏脂肪和含有脂肪的组织及器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65.120
B 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
GB ××××—××××
饲料用油脂动物油脂
Oil and fat for feedstuff Animal oil and fat
(征求意见稿)
××××-××-××发布××××-××-××实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化管理委员会
前言
本原则4.2表2中酸价如下和4.3中各项指标为强制性,别的为推荐性。

本原则由全国饲料工业原则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原则负责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大学、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查测试中心(北京)、六和饲料股份有限公司、嘉吉动物营养(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原则重要起草人:张丽英、杨文军、郭吉原、张恩先、王宗义、李冰颖、张朝辉、何丽花。

饲料用油脂动物油脂
1 范畴
本原则规定了饲料用动物油脂技术指标、微生物指标、检查规则、标签、标记、包装、运送、贮存和保质期等规定。

本原则合用于以检疫合格猪组织和器官经高温、高压炼制成饲料用猪油。

本原则合用于以海水鱼经蒸煮、压榨和精炼而成饲料用鱼油。

2规范性引用文献
下列文献中条款通过本原则引用而成为本原则条款。

凡是注日期引用文献,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涉及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原则。

然而,勉励依照本原则达到合同各方研究与否可使用这些文献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原则。

GB/T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
GB/T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查溶血性链球菌检查
GB/T 5009.181 猪油中丙二醛测定
GB/T 5009.205 食品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毒性当量测定
GB/T 5524 动植物油脂扦样
GB/T 5528 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
GB/T 5530 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测定
GB/T 5532 动植物油脂碘值测定
GB/T 5534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测定
GB/T 5535.1 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一某些:乙醚提取法GB/T 5538 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
GB/T 5539- 粮油检查油脂定性实验
GB/T 8381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半定量薄层色谱法
GB/T 8381.2 饲料中志贺氏菌检查
GB 10648 饲料标签
GB 13078 饲料卫生原则定
GB/T 13079 饲料中总砷测
GB/T 13091 饲料中沙门氏菌检查办法
GB/T 13093 饲料中细菌总数测定
GB/T 15688 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测定
GB/T 18869 饲料中大肠菌群测定
NY/T919 饲料中苯并〔a〕芘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原则。

3.1
碘价iodine value
在规定条件下与100克油脂发生加成反映所需要碘克数。

3.2
皂化值saponification value
皂化1克油脂所需氢氧化钾毫克数。

3.3
水分及挥发物moisture and volatile matter
在规定条件下,油脂中所含水分和挥发物质。

3.4
不溶性杂质insoluble impurity
油脂中不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物质。

3.5
不皂化物unsaponifiable matter
油脂中不与碱起作用、溶于乙醚、不溶于水物质,涉及甾醇、脂溶性维生素和色素等。

3.6
酸价acid value
中和1克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需要氢氧化钾毫克数。

3.7
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
每公斤油脂中过氧化物毫摩尔数。

3.8
丙二醛值propyldialdehyde value
每公斤油脂中具有丙二醛毫克数。

3.9
加热减重weight loss after heating
油脂240℃加热20 min质量损失。

4规定
4.1感官规定
饲料用动物油脂感官规定见表1。

表1 饲料用动物油脂感官规定
4.2 技术指标
饲料用动物油脂技术指标规定见表2
表2 饲料用动物油脂技术指标规定
4.3微生物指标
饲料用动物油脂微生物指标规定见表3。

表3饲料用动物油脂微生物指标规定
4.4其她
饲料用动物油脂中不得掺有其她油脂,并符合GB13078有关规定。

5检查办法
5.1感官检查
5.1.1 外观
将抽取油脂试样充分摇动,混合均匀,取适量于150 mL烧杯中,放在25℃水浴中30 min,在光线明亮处检查其外观。

5.1.2 气味
取油脂试样50 mL于100 mL烧杯中,加温至50℃用玻璃棒边搅拌边检查气味。

5.2 碘价
按GB /T 5532执行。

5.3皂化价
按GB/T 5534执行。

5.4不皂化物
按GB/T 5535.1执行。

5.5水分及挥发物
按GB/T 5528执行。

5.6 不溶性杂质
按GB/T 15688执行。

5.7 酸价
按GB/T 5530 执行。

5.8 过氧化值
按GB/T 5538执行。

5.9 丙二醛值
按GB/T 5009.181执行
5.10 苯并〔a〕芘
按NY/T 919执行。

5.11 砷
按GB/T 13079执行。

5.12 二噁英
按GB/T 5009.205 执行。

5.13 加热减重
在240℃条件下已经烘干恒重(精确至0.01 g)100 mL烧杯内加50~60 mL油样,称重,将烧杯放置于沙浴上加热到240℃,并保持20 min,冷却至室温后称重,计算加热先后质量减少比例。

5.14矿物油鉴别
按GB/T 5539-执行。

5.15 菌落总数
按GB/T 13093 执行。

5.16 大肠菌群
按GB/T 18869执行。

5.17 沙门氏菌
按GB/T 13091 执行。

5.18 志贺氏菌
按GB/T 8381.2执行。

5.19 金黄色葡萄球菌
按GB/T 4789.10 执行。

5.20 溶血性链球菌
按GB/T 4789.11 执行。

6 检查规则
6.1组批规则与抽样办法
以同一批加工解决动物油脂为一检查批,样品抽取规则和办法按GB/T 5524执行。

6.2检查分类
6.2.1 出厂检查
每批产品必要进行出厂检查。

出厂检查由生产单位质量检查部门执行。

检查项目为感官、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不皂化物、酸价、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值。

检查合格签发合格证,产品凭检查合格证入库或出厂。

6.2.2型式检查
有下列状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查。

检查项目为本原则规定所有项目。

a)停产6个月,恢复生产时;
b)原料变化或变化重要生产工艺,也许影响产品质量时;
c)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查时;
d)出厂检查成果与上次型式检查有较大差别时。

6.3鉴定规则
6.3.1 感官和所有检项目检查成果均符合原则规定判为合格品。

6.3.2检查成果中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容许加倍抽样将此项指标复验一次,复验成果不合格则鉴定本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标签、标志、包装、运送、贮存、保质期
7.1标签
产品标签应符合GB 10648规定。

如果具有抗氧化剂,应在产品名称背面注明抗氧化剂名称、构成和添加量,并标明“本产品不得用于反刍动物饲料”。

7.2标志
产品标志应明显地以牢固办法注明在包装物外侧面,应具备产品名称和商标、原则编号、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生产公司名称与地址、净含量等内容。

7.3包装
包装必要为干净、无污染金属或塑料容器。

不得使用盛装过化学药物和其他也许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容器。

7.4运送
运送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渗漏、污染和标签脱落。

7.5贮存
贮存应在阴凉、干燥、避光处,防止产品变质。

7.6保质期
保质期3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