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一、概述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该疾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并以高热、头痛、皮疹和关节痛等症状特点明显。
本文档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便他们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这种疾病。
二、临床特点1.病毒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4至7天,最长可达14天。
2.发病初期症状: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和全身不适。
3.皮疹:发热2至5天后常伴有皮疹,疹子呈小点状或斑丘疹,可在躯干、四肢和面部等部位出现。
4.溶血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常伴有血小板减少症,出血倾向明显。
5.登革热的严重类型:部分患者可能会发展为严重登革热,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浆漏出和器官功能损害。
三、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诊断标准,登革热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临床特征:发热持续2至7天,伴有至少两项症状:头痛、眼结膜充血、肌肉疼痛、关节痛、皮疹、出血现象等。
2.实验室检测:患者血清IgM和IgG抗体检测阳性,或病毒RNA、抗原检测阳性。
3.流行病学联系:患者近期有旅行史或居住地为登革热疫区。
四、治疗方法目前,登革热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休息:患者在感染初期需要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
2.液体补充:病人应饮食清淡,多饮清水和含电解质的液体,以防止脱水。
3.退热药物:对于发热的患者,可以使用对成人安全且适用的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
4.控制疼痛: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或其他止痛药缓解头痛和关节痛。
5.监测血小板:对于有血小板减少症状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必要时进行输血。
6.预防并发症: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五、并发症预防和处理严重登革热可导致出血、血浆漏出和器官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需要做好以下预防和处理工作:1.全面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进展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
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一、概述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
该病的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虽然登革热在大多数地区是一种季节性疾病,但在广东省,由于气候和环境特点,登革热疫情的流行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和地域性。
为了提高对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特制定本诊疗指引。
二、诊断1、临床诊断: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体温在24小时内升至39℃或以上,并伴有以下至少两项症状:头痛、眼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2、实验室诊断: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转氨酶升高。
此外,登革热病毒抗原阳性,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分离阳性也是确诊的依据。
三、治疗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摄入,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症状。
2、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以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
3、预防性治疗:对于接触过登革热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可以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四、预防1、消除蚊虫孳生地:定期清理垃圾,保持环境卫生,是预防登革热传播的重要措施。
2、防蚊灭蚊:使用蚊帐、蚊香、驱蚊液等措施防止蚊虫叮咬。
3、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对登革热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五、总结登革热是一种具有较高传播能力和危害性的传染病,对于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通过本诊疗指引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登革热,从而有效地控制疫情的传播。
我们也呼吁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到登革热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来,共同维护我们的健康和社会稳定。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化改革,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广泛的和重视。
为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广东省制定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
登革热诊疗指南
实验室检查
3.血生化检查:
超过半数的患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升高,部分患者心 肌酶、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 (AST) 呈轻中度升高,少数患者总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
部分患者可出现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出凝血功能检查可见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和 部份凝血活酶时间延长,重症病例的凝血因子Ⅱ、Ⅴ、Ⅶ、 Ⅸ和Ⅹ减少。
体液中的抗体可促进病毒在上述细胞内复制,并可与病毒形 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同时抑制骨髓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其减少,出血 倾向。
五、登革热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 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 症感染等。
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登革热诊疗指南 (2014年版)
周维俊
一、关于登革热定义问题
1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蚊伊蚊叮咬传播
2
其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 骨骼和关节痛 ,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 大及白细胞减少,部分病人有出血倾向。
3
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二、登革病毒的特性
出血的 治疗
严重出血者,根 据病情及时输注 红细胞;
严重出血伴血小 板显著减少应输 注血小板
其他治疗
在循环支持治疗及出血治疗的同时,应 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 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
十、中医辨证治疗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卫气同病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痛,身骨疼痛,颜面潮红,四肢倦 怠,口微渴。舌边尖红,苔白或黄而浊,脉浮数或濡数。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概述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 。
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
其中2型重症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其他型。
病原学•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病毒在pH 7~9时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病原学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
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四)流行特征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引发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流行病学•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
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登革热感染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临床表现(一)急性发热期•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可伴畏寒,24h 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日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型•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临床表现•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
登革热诊疗指南
八、治疗-- 一般治疗
1、隔离: • 防蚊隔离至退热及症状缓解; 2、一般治疗 • 急性期卧床休息;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 对典型和重型病例应加强护理; • 保持一定的尿量和大便通畅 • 监测神志、生命体征、尿量,血小板,HCT等。
八、治疗—对因治疗
• 无有效抗病毒治疗
八、治疗— 对症治疗
以上
2023/6/8
鉴别诊断
• 发热伴出血疾病 基孔肯雅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 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钩端螺旋体病
• 发热伴皮疹疾病 麻疹、荨麻疹、猩红热、流脑、斑疹 伤寒、恙虫病
• 脑病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白细胞及血小板减低 血液系统疾病 • 急性中毒、重型药物过敏反应
八、治 疗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治疗。 具体治疗措施: 对症支持治疗、预防性治疗。
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等 中毒性肝炎 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肾炎、尿毒症 急性血管内溶血 输液过量、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二重感染
六、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 WBC↓↓、 N%↓ 、 PLT ↓ 可有HCT增高(>20%),或血红蛋白升高
2、尿常规:少量蛋白和红细胞
六、实验室检查
3、生化及其它检查 • ALT,AST,CK,LDH,BUN升高 • 少数有总胆红素增高 • PT及APTT时间延长 • 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显著降低 • 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低钾血症,BUN升高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媒介伊蚊 无慢性患者; 在发病前6~18小时至病程第5天,可使叮咬的伊蚊受
染; 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 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更易传播
三、流行病学
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1 前言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
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疫情逐渐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全国各地蔓延。
我国登革热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与国外地方性流行地区报道有较大差异,绝大多数患者为成人,重症病例多为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临床医师对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救治经验不足。
为规范登革热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根据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登革热诊疗与防控指南》[1]、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登革热诊疗指南》[2]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登革热诊断(WS216-2018)》[3],于2018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
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登革热诊断和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涵盖或解决登革热诊治及管理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师在面对具体患者时,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订合理的诊疗方案。
本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为A、B和C 3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和2两个等级[根据推荐意见分级评估和制定及评价(GRADE)分级修订],见表1。
表1推荐意见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2 术语DENV:是登革热的病原体,可分为4个血清型(DENV-1、DENV-2、DENV-3和DENV-4)。
非结构蛋白1 (Non-structural protein 1, NS1蛋白): DENV基因组编码的NS1蛋白,在病毒感染的早期大量分泌于患者血清中,可作为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二次感染异型DENV可出现ADE,是重症发病机制之一。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9年版)
革热患者热退24小时以上同时临床症状缓解可予出。
登革热防治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通过带登革病毒的媒介蚊虫叮咬人群而引起传播的一种法定乙类
传染病。 (二)传播登革热的蚊类主要有哪些?
三、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 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登革热 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 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登革热感染分为普通登 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 (一)急性发热期 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可伴畏寒,24h内体 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日后再度上升,称为双 峰热型。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 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于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 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可 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 衄及束臂试验阳性等。来自疹皮疹十、并发症
可出现中毒性肝炎、心肌炎、输液过量、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二重感染、急 性血管内溶血等。
十一、预后
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既往感 染登革病毒史、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少数重症登革热病例可因重要 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十二、解除防蚊隔离标准
病程超过5天,并且热退24小时以上可解除。
(三)实验室指征
1.血小板快速下降; 2.HCT升高。
五、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多数病例早期开始下降,第4~5天降至最低点, 白细胞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下降为主。多数病例有血小板减少,最低可降 至10x109/L以下。 2.尿常规:可见少量蛋白、红细胞等,可有管型出现。 3.血生化检查:超过半数的患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升高,部分患者心肌酶、 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 呈轻中度升高,少数患者总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部分患者可出现 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出凝血功能检查可见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 间和部份凝血活酶时间延长,重症病例的凝血因子Ⅱ、Ⅴ、Ⅶ、Ⅸ和Ⅹ减少。 4.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可采集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液标本送检。有病原学检测 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尽快检测,无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留取标本送指 定机构检测
2024登革热诊疗方案(完整版)
登革热诊疗方案(2024 年版)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严重者出现休克及重要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近年来,我国输入引发的本地传播登革热疫情累及地区呈扩大趋势,有由南方亚热带地区向中、北部温带地区扩散倾向。
为进一步规范登革热临床诊疗工作,在《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 年第2 版)》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订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 ,共有4 个血清型(DENV-1 、DENV-2 、DENV-3 和DENV-4),均可导致人类感染,引发重症,其中DENV-4 型病毒传播力较弱,累及范围较小。
我国本地传播登革病毒流行株血清型与境外输入病毒相关联,以DENV-1 型、DENV-2 型多见。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内含单一可读框依次编码3 种结构蛋白和7 种非结构蛋白。
NS1 抗原是非结构蛋白中的一种糖蛋白,在急性期血清中大量存在,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 分钟可灭活,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均可灭活病毒。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部分人发病。
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对相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不同血清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
(四)流行特征。
登革热在全球存在媒介伊蚊分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累及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拉丁美洲地区、西太平洋区、东南亚区、东地中海区等地区,登革热传播可常年发生。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的通知国卫发明电…2014‟6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登革热患者医疗救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近期登革热诊疗情况,我委组织制定了《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供医疗机构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4年10月11日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一、病原学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
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2 DENV-3和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其中2型重症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其他型。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
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
病毒在pH 7~9时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
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四)流行特征。
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发生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三、临床表现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
登革热诊疗指南
一般 治疗
精品课件
3.监测神志、 生命体征、 尿量,血小 板,HCT等
登革热的治疗
1.高热时用物理降温,慎用解热镇痛药以防止在G6PD缺乏者中引起溶血。对于病毒血症严重的患者 可短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素。
2.有大量出汗 、呕吐、腹泻 而致脱水者, 应及时补液。 尽可能使用口 服补液,不宜 大量补液以防 止出现脑炎样 症状。
精品课件
登革热临床表现—临床分型
普通登革热
热程3~7天
急性起病, 24小时内体 温可达40℃
症状特点
乏力及消化道 症状:恶心、 呕吐,腹痛、 腹泻或便秘等
热型多不规 则或双峰热
头痛、肌肉、骨 骼和关节疼痛
精品课件
登革热临床表现—临床分型
普通登革热—典型体征
1 多样性皮疹 2 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3 浅表淋巴结肿大 4 束臂试验呈阳性 5 出血倾向(多于病程5~8天)
发病1周后可检出IgG抗体,IgG抗体可维持数年甚至终生;
发病1周内,在患者血清中检出高水平特异性IgG抗体提示二次感染, 也可结合捕获法检测的IgM/IgG抗体比值进行综合判断
精品课件
九、诊断
1.流行病学史 2.典型的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结果 4.流行病学史不详,根据临床表现、辅 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作出诊断。
精品课件
十、登革热的治疗
早发现 早就地治疗
治疗 原早防则蚊
早隔离 早防蚊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 ,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精品课件
登革热的治疗
具体治疗措施
对症支持治疗
抗病毒治疗
预防性治疗
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 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革热诊疗指南登革热诊疗指南
1:简介
1.1 疾病概述
1.2 流行状况
2:病因与传播
2.1 病因
2.2 传播途径
2.3 潜伏期
3:临床表现
3.1 症状
3.2 体征
3.3 并发症
4:实验室诊断
4.1 血液检测
4.2 分离与鉴定
4.3 血清学检测
4.4 分子生物学检测5:影像学检查
5.1 X射线检查
5.2 CT扫描
5.3 MRI
6:诊断标准
6.1 主要诊断标准 6.2 次要诊断标准7:临床分型与分级
7.1 临床分型
7.2 严重程度分级8:治疗原则
8.1 对症治疗
8.2 对病因治疗
8.3 常规综合治疗9:药物治疗
9.1 解热镇痛药
9.2 抗药物
9.3 免疫治疗药物
9.4 补液与营养支持药物 9.5 其他药物治疗
10:并发症处理
10:1 血小板减少
10:2 出血
10:3 创面感染
10:4 其他并发症处理11:预防与控制
11.1 流行病学调查
11.2 个体预防
11.3 社区防控
11.4 医疗机构防控
12:康复与护理
12.1 疾病康复
12.2 心理护理
12.3 饮食护理
12.4 生活护理
13:附件
注释:
- 登革热:一种由登革热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 潜伏期:指感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间隔。
- X射线:常用于检查肺部病变和骨骼损伤的医学影像学方法。
- 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通过X射线成像技术断层图像来
检查患者内部器官结构。
- MRI:磁共振成像,通过利用局部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高分辨
率的人体组织图像。
-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量较正常人减少,容易导致出血现象。
- 登革热预防:包括个人预防措施和社区卫生防控措施两部分,旨在减少蚊虫叮咬和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