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课后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课后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d4938e7cd184254a353541.png)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课后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1.破坏森林,使森林无法涵养水源,易造成()。
破坏森林,使森林无法保持水土,易引发()。
2.具备()的意识、()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
3.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 )、()、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系统。
4.2007年6月11日,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定。
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和(),依次用()()()和()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5. 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6.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7.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形成了()、()的抗灾精神。
8.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二、判断1.雷电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
()2.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3.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
()4.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旷的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
()5.当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三、单项选择:1、为了减灾,我国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即及生物等灾害的()系统。
A、监测、预警B、防灾 C 、法律约束 D、领导问责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红色,表示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A、一般B、较重 C 、严重 D、特别严重3、当泥石流发生时,向()的山坡上跑。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测试卷及答案【有一套】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测试卷及答案【有一套】](https://img.taocdn.com/s3/m/992f2a1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69.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测试卷一.(共10题,共20分)1.茫茫宇宙中,我们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是()。
A.地球B.火星C.月亮2.如果出门旅游在山区遇到泥石流的时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顺着泥石流的方向逃生B.往地势空旷,树木生长稀疏的地方逃生C.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3.人类肆意向大自然索取,最终引发了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这启示我们()。
①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②要全面禁止开发地下资源③地球资源濒临枯竭,人类必须加大开采力度④如果对大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A.①②B.②④C.①④4.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关系好的朋友可以聚一聚B.病毒怕热,所以要多晒太阳C.现在没有疫情,该放松了D.始终按要求做好防护才安全5.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所以我们应该()。
A.随意浪费资源B.随意破坏环境C.随地乱扔垃圾D.保护自然环境6.当泥石流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A.站在泥石流下方不动B.向泥石流流的方向跑C.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7.“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是()随处可见依河而建、枕水而居的小桥流水人家。
A.四川泸州B.广西桂林C.浙江乌镇D.云南丽江8.以下哪种避险方法是正确的?()A.雷电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B.面对泥石流要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跑C.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9.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气、石油B.太阳能、风能发电C.地热、可燃冰、海浪发电10.下列不属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是()。
A.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B.因地制宜,就地取材C.森林-村寨-梯田-水系D.乱砍滥发,开荒种地二.(共10题,共38分)1.()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
2.为了减轻()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工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一课一练习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一课一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15f79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e.png)
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一课一练一填空题1.早灾、台风、洪涝、地震等是我国主要的()。
2.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或()自然灾害。
3.防灾避险的()、自救自护的知识和(),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
4.气象灾害严重的预警信号是()色。
5.在与自然灾害斗争过程中,人类形成了()、()的抗灾精神。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2.自然灾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乱砍滥伐会引发自然灾害。
()4.有了自救自护的知识,我们就不会受到自然灾害的伤害。
()5.遇到泥石流的时候千万不要选择在陡峻的山坡下面躲避。
()6.红色是气象灾害特别严重的预警信号。
()7.毁损水库大坝是违法行为。
()8.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
()9.科技工作者不断发明各种抗灾技术,自然灾害就不会发生了。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的是()A.旱灾B.台风C.流行感冒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破坏森林,易造成洪涝灾害B.破坏森林,不易造成山体滑坡C.保护森林,人人有责3.如果出门旅游在山区遇到泥石流的时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顺着泥石流的方向逃生B.往地势空旷,树木生长稀疏的地方逃生C.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4 气象灾害特别较重的预警信号是()A 蓝色B 黄色C 红色5.下列属于抗灾精神的是()A.一方有难八方支援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学海无涯心存高远二.简答题1.自然灾害会带来哪些危害?3.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自然灾害2.诱发加重 3意识能力4.橙 5.不屈不挠团结互助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3.√4.×5.√6.√7.√8.√9.×三.单项选择题1 C2 B3 C4 B5 A四.简答题1.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5《应对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5《应对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1778913186bceb18e8bb1f.png)
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二、问答题 1.你的家乡经历过哪些自然灾害? 答:旱灾和涝灾;它们使得粮食、棉花减产,房屋倒塌等,
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破坏了生态环境。 2.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监测预警系统? 答:为了观测天气变化,人类发明了气象卫星;为了预警海啸,
人类在海底放置传感器,建立应急通信站。 3.自然灾害不可避免,在遇到雷电、山洪、地震和泥石流时我
们该如何应对? 答:当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首先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只
5.应对自然灾害 一、知识点 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 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 2.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 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有冷静、清醒的头脑,才能帮助我们有效地逃生。同时注意千万不 要盲目随从,要学会自己判断格局,遇事三思,爱护我们的生命, 在灾难中学会自我保护。
4.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媒体报道中的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 深刻印象?
答: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昼夜兼程奔赴灾区,奋力拼搏,营救生 命。官兵们冒着余震的危险,组成一条生命通道,轮流托举着被固 定在简易担架上的幸存者,直至其平安脱险。救援人员以执着的信 念和令人感动的爱,拯救生命,创造出一个个超越生理极限的人间 奇迹。一批批救灾物资、一笔笔捐款、一袋袋热血,凝聚着各地人 民对灾区人民的牵挂,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灾害应急措施》练习题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灾害应急措施》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af705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5.png)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灾害应急措施》练习题一、选择题1. 发生突发自然灾害时,以下措施哪个是错误的?A. 立即逃离危险区域B. 紧急关掉电源和煤气C. 尽量选择安全且没有障碍的路线撤离D. 在现场拍照录像以便向相关部门报告2. 防震减灾知识中,以下哪个做法是正确的?A. 出现震动后,尽量选择电梯逃生B. 若在室内,应找到牢固的桌子旁或是墙角蹲下C. 若在室外,应躲避高大的建筑物D. 不要在地震期间尖叫、跑动或大声喊叫3. 发生火灾时,以下行为中,哪个是错误的?A. 使用水进行灭火B. 迅速将门关上以防止火势蔓延C. 迅速报警并撤离至安全地带D. 如果被火围困,应尽量靠近窗户向外呼救二、填空题4. 当遇到地震时,首先要保持冷静,正确的避险姿势是卧倒贴住地面,用手捂住头部和颈部,避免躲藏在桌子下。
5. 下雪天玩雪滑雪橇时,应选择没有坡度陡峭的场地,避免发生滑坡事故。
6. 突然发现大火正在自己楼道肆虐,风势很大,逃生的最佳方式是采取毛巾捂住口鼻,沿着楼道向安全出口蹲到。
三、简答题7. 简述台风来临时应做的应急措施。
当台风来临时,首先要关好门窗,确保家居密封,防止有外物被台风吹入;其次要收拾院子里的杂物,把易被风刮走的东西固定好;还要关注天气预警,避免外出,确保人身安全;在家中应备足食品和生活用品,并关闭煤气供应,确保用电安全。
8. 你在户外玩耍时遭遇雷雨,应该如何应对?当遇到雷雨时,首先要迅速逃离空旷场地和水边,寻找安全的避雨场所;选择高矮树木或建筑物的内部躲避,避免站在树下或者水边;不要躲避在金属结构的建筑物下,以免被雷劈;保持距离感,避免与他人站在一起;如果被困在户外无法找到安全避雨场所,应尽量蹲低身体,避免成为雷电击中的高处。
以上是《灾害应急措施》的练习题,请按照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5应对自然灾害(含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5应对自然灾害(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ff2bcc4431b90d6d85c7c6.png)
5应对自然灾害一、仔细想,认真填。
1.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和,还会带来各种,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和。
2.雷电交加时,不可以在下避雨。
3.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行为也会诱发或加重。
4.我国是世界上遭受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5.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等。
6.的意识、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
7.破坏森林,使森林无法保持水土,易引发。
二、对号入座。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1.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车内的游客有序离开车厢B.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C.躲在巨石下面,坐等救援2.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 )。
A.大桥B水渠C.防洪堤坝3.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海啸B.寒潮、洪涝C.泥石流、滑坡4中国的祖先倡导( )的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给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A.勤劳节俭B.与人为善C.天人合5.北方地区经常发生沙尘天气,这种天气主要成因是( )A.降雨太少山B.植被被破坏C.季节原因6.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 )。
A.径流量大B.航运价值大C.水力资源丰富7.汽车里装有( )减震器。
A.海绵B.弹簧C.木制8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将有助于提升国家对于()的监控和预警能力。
A.地震B.灾害天气C.农业发展三、小法官,巧判断。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乱砍滥伐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引起山体滑坡。
()2.人类不是自然的对手,在自然灾害面前只有观望等待。
()3在抗灾救灾过程中,只救人就可以了,动物不必救。
()4.自然灾害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只是一种自然现象。
()5小学生不用理会自然灾害,因为那是大人的事。
()6.很多自然灾害其实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人类的错误行为造成的。
()7.寒潮和冰雪灾害容易造成农作物的冻伤冻死。
()8.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
()9严重的自然灾害有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
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e29e774431b90d6d85c75a.png)
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
2、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3、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
5、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分为:(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6、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
从而提高抗灾能力。
7、“风云四号”气象卫生成功发射。
有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8、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坝。
9、为了防御自然灾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断研究,发明各种抗灾技术。
10、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的生分手段。
二、判断题。
(1)、年发生的一场大地震是唐山大地震。
()(2)、破坏森林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要尽快搭乘电梯离开。
()(4)、黄色预警信号表示特别严重。
()(5)、在灾难面前我们要不屈不挠、坚强面对。
()(6)、救灾是官兵们的事情我们普通人做不了什么。
()三、选择题。
1、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A旱灾B洪涝C旱涝2、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废水污染了农田B冰雹砸坏了地里的西瓜C泥石流造成了道路的损坏3、以下哪种避险方法是正确的()A雷电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B面对泥石流要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跑C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四、简答题。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960345a26fff705cc170ac8.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1 . 保护地球是(________)共同的任务,每个国家都应该尽可能减少(______)。
只有世界各国共同遵守国际性约定,才有可能实现人类在地球上的(________)。
2 . 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__________)。
3 . 地球的气候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观测和研究证明全球气候在(________)。
4 . 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_____)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5 . 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异常,加剧了洪涝、(_____)、(_____)等气象灾害,进而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
6 .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____)或(___)自然灾害。
7 . 由于滥伐森林、滥垦草地,水土流失日益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扩大,使得地球上的__________越来越少。
8 . __________的意识、__________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
二、判断题9 . 因为家是避风港,所以家里不存在安全隐患。
(______)10 . 同学坐在楼梯扶手上向下滑,速度比走楼梯快多了。
(______)11 . 坐火车时,对面的人递给你一瓶饮料,我们应该婉言拒绝。
(____)12 . 2010年内蒙古爆发大规模蝗虫灾害,2006年甘肃舟曲发生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
(______)13 . 爸爸把自家地里的玉米秸杆就地点燃了,这样的秸秆运输很方便。
(______)三、简答题14 . 自然灾害的危害是什么?15 . 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2、3、4、5、6、7、8、二、判断题1、2、3、4、5、三、简答题1、2、。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应对自然灾害》面试试讲稿+答辩题(二)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应对自然灾害》面试试讲稿+答辩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2a31413f5022aaea988f0f61.png)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应对自然灾害》面试试讲稿+答辩题(二)一、面试试讲要求。
题目:防御自然灾害内容:防灾避灾意识与自我自护能力、灾害监测预警与防灾减灾工程、利用科学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利用法律约束作用防灾减灾基本要求:(1)要联系学生的实际;(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3)要有师生互动;(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
二、试讲稿设计。
《防御自然灾害》教学目标1.了解防御自然灾害的具体措施,懂得科学防灾的意义。
2.提高个人防灾避险意识、掌握正确自护自救的方法。
3.了解我国相关法律条款,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科学防灾的相关内容、掌握正确自护自救的方法。
难点:提高个人防灾避险意识、掌握正确自护自救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完成《调查报告》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后调查家乡不同季节的自然灾害的情况,完成调查报告后拍成照片发到我的QQ邮箱。
这几天,陆陆续续收到了不少同学发来的邮件,其中一封邮件引起了我的关注。
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一封孩子的邮件,播放学生录音,生听录音)师:感谢环环对我的认可与信任,同时,她这种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值得大家学习。
的确,我们要了解自然灾害,但更要懂得如何防御自然灾害。
这节课我们就围绕“防御自然灾害”开展学习。
课前环环和几位同学自发地组建了一支调查小分队,今天他们将会和屏幕前的你一起学习。
大家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上课了。
二、观察图例,深入探究1.科学防灾减灾法律保驾护航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天气预报,可你们看过气象预报图吗?老师这里就有一张,一起看看吧?(师出示图、生看图)师:这里面可有大学问哟。
请你仔细观察气象预报图,看看这张气象预报图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生:气象预警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同学们,图例中的四种颜色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视频:气象预警信号)环环:没想到这小小的预警信号背后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师:是的。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测试卷带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测试卷带完整答案(各地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78e4d1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7.png)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当有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B.不屈不挠,团结互助C.伫立观望,见机行事D.远远逃离,绝不插手2.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我国修订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下列避险行为正确的是()。
A.当火灾发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出去B.雷电交加时,小明还在看电视C.当地震发生时,从四楼窗户直接跳下去4.“煤炭、石油、天然气”都属于()。
A.非可再生能源B.清洁能源C.可再生能源5.以下不能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是()。
A.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B.因地制宜,就地取材C.消耗资源,发展经济6.自然灾害危害程度或紧急程度最严重的用()表示。
A.蓝色B.黄色C.橙色D.红色7.在()人们的房屋是依河而建的。
A.中国乌镇B.寒冷的北极C.哈尼族人的村寨D.美国的农场8.以下哪个不是清洁能源()。
A.太阳能B.风能C.煤炭9.新冠病毒防控期间,你欣赏的行为是()。
A.老大爷不听志愿者劝阻径直闯出封闭的居民小区。
B.王芬的妈妈感谢入户排查的工作人员。
C.爸爸大声呵斥物业消杀人员工作不到位。
10.以下哪种避险方法是正确的?()A.雷电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B.面对泥石流要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跑C.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形成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2.()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让我们行动起来,把()还给森林,把()还给海洋,把()留给天空。
3.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环境和()等。
4.()的意识、()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
5.气象灾害严重的预警信号是()色。
6.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行为也会诱发或加重()。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5-应对自然灾害-测试题带答案(巩固)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5-应对自然灾害-测试题带答案(巩固)](https://img.taocdn.com/s3/m/cf7e715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3.png)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 5 应对自然灾害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生活中场景不同, 我们承担角色是不一样的, 你认为与角色不相匹配的是()。
A.在家里我是王子或公主B.在商场里我是顾客C.在学校里我是学生2.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
这句话的含义是指()。
A.君子在与他人交往时能和谐融洽的相处, 但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不必附和他人, 人云亦云。
B.君子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能和谐融洽的相处, 但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不必附和他人, 人云亦云。
C.君子在与他人交往时能和谐融洽的相处, 但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不必附和他人, 人云亦云。
D.君子在与他人交往时能和谐融洽的相处, 但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可以附和他人, 人云亦云。
3.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 因为他知道要想赢得他人尊重, 首先要尊重他人。
下面做法不对的是()。
①在大街上, 你骑自行车撞了人, 当你看到周围没有人的时候, 便迅速离开②在教室里, 你的同桌冲你皱头, 因为你经常不刷牙, 嘴里有异味③在图书室里, 你大喊大叫④走在拥挤的人群中, 你没用纸巾捂住嘴就打喷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句古训的实质是()。
A.关心他人B.尊重他人C.考验他人5.在河北石家庄,一位农民工小伙给一对母子让座时,那名女子竞嫌弃小伙坐过的座位太脏,还冲着孩子发火不让孩子坐。
这位母亲的言行()。
①是不尊重农民工小伙、缺乏礼貌的表现②是对孩子的保护,无可厚非③损害了自身形象,伤害了他人自尊心④给孩子带来误导和不良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一个尊重自己的人()。
A.一定是一个成就巨大的人B.一定是一个有羞耻心的人C.一定是一个社会地位崇高的人7.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
下列漫画中体现了宽容对待他人的是()。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7353b3376baf1ffd4fad4e.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1 . 2007年6月11日,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定。
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依次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2 . 原来,地球______是人类活动产生的过量“______”导致的。
3 . 我国在治理水污染中采取的措施:为了治理水污染,我国还建立了许多的_____,工业和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并达到_____才能排放。
许多城市实行了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汽车使用无铅汽油。
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
限制一些种类的农药使用等。
这些措施对于_______、实施_________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 . 当前,人类面临的______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
_______成立了专门的国际组织,每年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5 . 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____)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____)损失,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的(____)和(____)发展。
6 . 地球“发烧”与大气中逐年增加的____等“温室气体”有关。
7 . 据估算,全球每年产生的垃圾总量大(_________)。
8 . 除了______的原因外,人类在______、_______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______自然灾害。
二、判断题9 . 在有大风的雷雨天气里,最好打带有金属杆的雨伞,因为这样的雨伞才不易损坏。
(_______)10 . 不要轻信陌生人。
要学会面对陌生人。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试题-全册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 - 副本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试题-全册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ad9504f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5.png)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练习题第一课《学会尊重》练习题一、填空题。
1、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______的人,期中很多人是我们非常______的。
2、谈到尊重,我们往往关注取得一定______的人,忽视身边__________的人。
3、每个人都是___________的个体,都拥有生而为人的_______。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_______面前一律_______。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__________。
6、只有___________,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7、自尊不是______,自信不是_______,独立不是________。
8、一句理解、尊重的话会给别人带来_______和_______。
9、尊重他人既是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
1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尊重自己包括、、和等方面。
11、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也是一个人的体现。
12、完善下列关于尊重的名言:;自慢,则人慢之。
,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良言一句三冬暖,。
二、判断题。
1、有些人我们应该尊重,但有些人我们不应该尊重。
()2、他人的尊重会让我们感到自满。
()3、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让自己高人一等。
()4、伟人比普通人更值得尊重。
()5、尊重自己的人往往不能接受批评。
()6、尊重他人的人能够做到推己及人,让他人感到舒服。
()7、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是相互矛盾的。
()8、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不尊重他人了。
()9、见到老师礼貌问好是对老师的尊重。
()10、环卫工人不值得大家尊重。
()11、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
()12、尊重自己与接受别人的批评是有相矛盾的。
()三、选择题。
1、国家尊重和保障()A.财产权B.生命健康权C.人权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_____()A.价值B.想法C.地位3、尊重自己包括()①自重②自负③自爱④自我接纳A.①②B.①③C.①③④4、尊重他人可以体现在()A.语言B.行动C.以上都可以体现5、一个尊重自己的人()A.一定是一个成就巨大的人B.一定是一个有羞耻心的人C.一定是一个社会地位崇高的人6、“晏子使楚”这则故事告诉我们()①只有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2b7bc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1d.png)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红色,表示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A一般B、较重C、严重D、特别严重2.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地球的是()A、垃圾分类B、使用一次性筷子C、乘坐公交车上下班3.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风C、煤炭4.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Λ,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
B.一个地方发生早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
C.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变动引起的。
D.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
5.有关我国早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Λ.旱突与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有关。
B.西北地区旱情严重,东部季风区不会出现旱灾。
C.早涝灾害只发生在夏秋季节。
D.台凤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二.填空题1、我们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等。
2、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和()。
3、()是''世界地球日”。
4、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2016年4月22日。
175个国家签署了5、人与自然是生命()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次是:蓝色、黄色、红色、橙色。
()2、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广。
()3、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4、破坏森林,使森林无法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造成洪涝灾害和山体滑坡。
()5、人类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和加重自然灾害。
四.问答题1.自然灾害的危害是什么?一、选择题1. D2. B3. B4. B5. A二、填空题1、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2、资源的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3、4月22日4、巴黎协定5、共同体、人类、保护环境三、判断题1.X2.X3.√4.√5.√四、问答题1.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https://img.taocdn.com/s3/m/c729037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7a.png)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是()。
A.宪法B.环境保护法C.土地管理法D.水污染防治法2.茫茫宇宙中,我们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是()。
A.地球B.火星C.月亮3.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
A.基本国策B.义务C.法律4.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
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
A.3月12日B.6月5日C.2月2日D.4月22日5.“()”气象卫星成功发射,有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控和预警能力。
A.风云六号B.风云三号C.风云四号D.风云五号6.我们学会了自救自护的知识以后,就能够()。
A.防止或减轻自己受到的伤害B.完全阻止灾难的到来C.随便去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玩7.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冰雹砸坏了农田里的西瓜B.废水污染了农田C.干旱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D.泥石流造成道路损坏8.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火山爆发B.泥石流C.家里电视机着火9.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所以我们应该()。
A.随意浪费资源B.随意破坏环境C.随地乱扔垃圾D.保护自然环境10.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红色,表示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A.一般B.较重C.严重D.特别严重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滑坡、()、病虫害等。
2.破坏森林,使森林无法涵养水源,易造成()。
破坏森林,使森林无法保持水土,易引发()。
3.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
4.()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加剧了()、()、高温等气象灾害,进而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
5.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滑坡、()、病虫害等。
6.如果人类不能()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48分)
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________的国家__________。
2、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台风、洪涝、________、滑坡、________、病虫害等。
3、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除了______的原因外,人类在______、_______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______自然灾害。
5、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______程度、_______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_______。
6、自然灾害_______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______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______。
7、在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过程中,人类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抗灾精神。
8、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____________”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
9、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_________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______________、共同______、_______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
1、台风多发于夏秋之间。
()
2、滑坡、泥石流多发于西南地区。
()
3、2008年发生的一场大地震是唐山大地震。
()
4、破坏森林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
5、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要尽快搭乘电梯离开。
()
6、黄色预警信号表示特别严重。
()
7、蓝色预警信号表示一般。
()
8、弹簧减震器可以用来减缓地震对房屋的破坏。
()
9、在灾难面前我们要不屈不挠、坚强面对。
()
10、救灾是官兵们的事情,我们普通人做不了什么。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6分)
1、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
A.旱灾
B.洪涝
C.旱涝
2、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废水污染了农田
B.冰雹砸坏了地里的西瓜
C.泥石流造成了道路的损坏
3、以下哪种避险方法是正确的()
A.雷电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
B.面对泥石流要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跑
C.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
四、简答题。
(共26分)
1、自然灾害会带来怎样的影响?(6分)
2、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减轻自然灾害代给我们的伤害?(3分)
3、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做了哪些举措?(12分)
4、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精神?(5分)
【答案】
一、填空题。
1、最严重之一
2、旱灾地震泥石流
3、种类多分布广
4、自然生产生活加重
5、危害紧急四级
6、始终一直斗争
7、不屈不挠团结互助
8、八方支援
9、尽最大减灾共同体预防减少
二、判断题。
√√×√××√√√×
三、选择题。
CAB
四、简答题。
1、(1)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提高防灾避险的意识,掌握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3、(1)建立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检测、预警系统。
(2)建设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
(3)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的危害。
4、(1)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强面对灾难不被打倒。
(2)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有团结互助的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同应对灾难。
(3)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有尊重生命、永不放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