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柏拉图和尼采

合集下载

哲学著名的隐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哲学著名的隐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哲学著名的隐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隐喻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和思维方式,它在哲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隐喻是通过建立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类比关系来传递思想和观点的一种手段,它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哲学思辨性。

本文旨在探讨哲学中一些著名的隐喻案例,并分析隐喻在哲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对这些隐喻案例的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哲学思想的深层含义和对人类思维的影响。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对隐喻进行定义和解释,明确其在哲学思维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随后,我们将探讨隐喻在哲学中的广泛应用,包括它在道德、政治、形而上学等方面的运用。

同时,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隐喻案例,如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庄子的蝴蝶梦隐喻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哲学思想中的深层观点和主张。

除此之外,本文还将探讨隐喻对哲学的贡献和意义,以及展望隐喻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和可能性。

隐喻作为一种丰富多样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哲学思想,还可以启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哲学思维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将深入探讨隐喻这一重要的概念,揭示它在哲学领域的重要性,并展望它在未来哲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探讨: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目的和结构。

接着,本文将进入正文阶段,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将对隐喻进行定义和解释。

通过对隐喻的概念、特点和形式的探讨,读者将对隐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理解为什么隐喻在哲学中如此重要。

第二部分,我们将探索隐喻在哲学中的应用。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仔细研究隐喻在形而上学、伦理学和认识论等不同哲学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将展示隐喻在哲学思考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我们将介绍一些著名的隐喻案例。

这些案例来自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它们代表了隐喻在不同时期和文化中的鲜明特点。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我们将揭示隐喻在思想传播和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

尼采哲学思想浅析

尼采哲学思想浅析

尼采哲学思想浅析尼采哲学思想浅析浅析尼采的悲剧哲学及其对西方传统人生观的超越【摘要】文章梳理了西方两种典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与之相对比,主要阐述尼采悲剧哲学的思想以及相对的人生观的超越之处,提倡尼采悲剧哲学中直面现实人生、审美生存的思想。

【关键词】形而上学;尼采;悲剧哲学;酒神精神;日神精神哲学一开始就关注世界问题,进而关涉人生问题。

古希腊哲学的诞生标志着理性的觉醒,经过两千年的过度发展,理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西方文明引向了彻底的虚无主义。

此时尼采一反传统理性主义,把目光投向古希腊悲剧艺术,提出酒神精神学说,创立了悲剧哲学来慰藉生命。

一、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的人生观及其困惑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发展的历史即是构建了二元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历史;理性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贬黜现实生命的过程。

(一)柏拉图式形而上学世界观与乐观主义人生观的缘起泰勒斯的发问“什么是世界的本原?”种下了形而上学的种子。

早期希腊哲学家有各不相同的回答,“水”、“无定者”、“气”、“火”、“四根”、“原子”等,但它们作为本原尚不是精神性的、超验的、超自然存在。

只有当本原被解释为一种根基性存在,作为万物产生的原因、原则时,才潜在的含有二元性质(产生者即始基、本原与被产生者即万物、现象)的倾向。

巴门尼德“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把世界彻底地划分成存在与非存在两个断裂、对立的世界。

“存在”的世界是完满自足的、永恒不变的、不生不灭、连续不断的一;“不存在者”是偶然的、虚假的、转瞬即逝、不真实的。

只有对存在的思想把握才是真理,而对不存在这生灭变化的现象世界的感官知觉只是意见,与之相对的是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两种不同的认识方法。

“存在即思维”,存在与思维的一致性假设被默认为形而上学的前提,并为以后的唯理论打下了基础。

到此为止,形而上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那便是:一个集能动性、创造性、永恒在场性、无限性、圆满性、必然规律性于一体的真实世界和一个集被动性、流变性、有限性、多样性、偶然性于一体的现象世界。

如何理解柏拉图的理念论

如何理解柏拉图的理念论

一,如何理解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

“理念”(eidos,idea)来自动词“看”(ide),原意是“看到的东西”。

柏拉图把其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可以翻译为“理念”(相当于英文Idea)或“型相”(相当于英文form )。

“理念”的译法强调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理智之中的存在;“型相”的译法强调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

理念或型相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

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

在柏拉图看来,前者是可感的世界,后者是可知的世界。

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

柏拉图通过两种方式来说明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

他用“分有”说明个别事物与型相之间的隶属关系,用“摹仿”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

柏拉图认为,事物的类别是型相,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这个型相的一部分,每一个事物都分有一个型相。

理念型相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为可感事物分有了理念型相。

由于分有物和被分有的理念型相之间的关系相当于个别概念和它所归属的普遍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但不可能达到等同的程度。

一个东西分有了什么样的理念型相,它就是什么样的存在;分有到什么程度,就与理念型相相似到那种程度。

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

“摹仿”(mimesis/imitate)是一种技艺活动,摹仿的复制品和被摹仿的原型之间没有分有物和被分有的理念之间那种逻辑关系。

柏拉图把技艺的观念引入摹仿说,解决了一个逻辑分析解决不了的问题:认识内容何以能与认识对象相似?柏拉图把技艺分为神圣的与人工的两种,制造者也分为造物主和工匠两种。

不论造物主还是工匠,他们所制造的产品都是对思想中一个原型的摹仿。

上帝死了论文海德格尔论文:浅析从“上帝死了”到“虚无主义”

上帝死了论文海德格尔论文:浅析从“上帝死了”到“虚无主义”

上帝死了论文海德格尔论文:浅析从“上帝死了”到“虚无主义”摘要:“上帝死了”是尼采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而“上帝死了”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便是“虚无主义”。

对这两个命题的把握可以有效的认识尼采哲学思想体系,同时本文也浅析了海德格尔对于虚无主义的观点,以个人视角分析了海式观点中的偏差。

关键词:上帝死了;虚无主义;尼采;海德格尔这个人以其独特而富有激情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大批艺术家的人生观和他们作品的思想内容。

他让理性尖叫,让道德重新被审视。

他的写作充满着激烈的申诉,既是高亢的,也是绚丽的,既是热烈的,也是偏执的。

他既是澎湃的诗人,也是严谨的智士。

他就是尼采!如果要为尼采的哲学思考找一个出发点的话,那毫无疑问就是“虚无主义”,而“上帝死了”就是尼采用以概括欧洲“虚无主义”的基本命题。

然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尼采对于“虚无主义”的研究一直是秉持着对于“虚无主义”的克服这个根本目的而来的。

在尼采看来,欧洲“虚无主义”的诞生正是由于在传统哲学、宗教、道德所虚构的最高价值体系泄露之后才发生的。

也就是说在“上帝死了”之后发生的。

“上帝之死”也就是促成这一切生成的土壤。

一、“上帝死了”的提出及其内涵由于尼采的家庭背景,使得他从小就受基督教的影响。

但在中学时期,尼采读了大卫施特劳斯的《耶稣传》,从此他对于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

1864年进入波恩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语言学,次年放弃神学。

通过对于古希腊时期文献的研究,尼采逐渐转向对于基督教的批判。

时至1882年,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一书中首次将“上帝死了”这一惊世骇俗的命题公诸于世。

书中写到一个疯子白天打着灯笼在街市上寻找上帝,他对街市上的人喊道:“上帝哪里去了?我要告诉你们,我们杀死了他——你们和我!”到1883年,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更是多次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阐述这一命题。

“上帝”一词源于基督教哲学。

狭义的“上帝”是指柏拉图哲学阐释的最高理念所演化而来的精神化的“神”;广义的“上帝”则包括了西方价值体系的核心。

湖北省考研哲学复习资料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重点思想解读

湖北省考研哲学复习资料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重点思想解读

湖北省考研哲学复习资料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重点思想解读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宝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西方哲学则秉承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发展出了独特而深邃的思维体系。

作为湖北省考研哲学复习资料,本文将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各自的重点思想出发,进行解读和学习,帮助考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两大哲学体系。

一、儒家思想与柏拉图哲学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以孔子、孟子为代表,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提出了理念的观念,强调理性和智慧的重要性。

这两种思想体系虽然产生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但都寻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儒家思想注重人的仁爱和和谐共处,追求天下为公的理念。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道德规范。

而柏拉图则认为真理和理念是超越现实世界的,他通过形而上学的探索,寻求理性和真实之间的关系。

这两种思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二、道家思想与亚里士多德哲学道家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独特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注重幸福人生的追求,追求中庸之道。

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强调人要顺从自然的规律,不与之相抗衡,而是与之和谐共处。

亚里士多德则通过伦理和政治哲学,强调人的幸福和美德的追求。

他提出了“中庸之道”,主张追求适度和平衡,远离极端。

三、墨家思想与康德哲学墨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公正,提倡对他人的关爱和无私的奉献。

而康德则是西方哲学家,他的伦理学思想强调道德的普遍性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墨子的思想主张“兼爱”,认为爱应该是没有偏见和局限的,而是普及到每个人。

他反对战争和残杀,提倡和平与公正。

康德则通过绝对道德律的观念,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的价值。

四、佛家思想与尼采哲学佛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生命无常”、“无我”和“涅槃”。

解读《呼啸山庄》中的重复艺术

解读《呼啸山庄》中的重复艺术

解读 《 呼啸山庄》 中的重复艺术
谢基凤
( 东行 政 职业 学 院 外 语 系 ,广 东 广 州 5 0 0 ) 广 180
摘 要:米勒 (. Mie ) 出:“ J H. l r 提 l 一部像 小说那样的长篇作品,不管它的读者属于哪一种类型 ,它的解读 多半要通过
对重复以及 由重复所产生的意义的鉴定来完成。 ” 呼啸 山 庄》通过人物 , 景物或场景以及情节的重复叙述突出了艾米 莉的 基本人 生观:生命是一个周 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复 始 的循 环过程 。 自然 的变化 、四季 的更替 周而复 始 ,
人的生命 循环往复 , 人 类历 史也往往 惊人地 相似 , 故
则给重复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 ,“ 重复” 即是 一 种东西 以
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在另一种状况下重新呈现 出来” 。 ” 而重复理论的集大成者米勒在德鲁兹 ( ie D lue G l s eez)和本 l 雅明 ( l r ejmi)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两类基本 Wa e B na n t 的重复形式即 “ 柏拉图式”重复和 “ 尼采式”重复 。简单地 说 ,“ 柏拉图式”重复是强调相似性的重复,而 “ 尼采式”
关键词 :重复;人生观;循 环
中 图分 类 号 : I0 64 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7— 29 ( 0O 3 0 4— 3 3 2 1 2 1 )0— 0 0 0 6
亲姐妹 的两部 杰作 同时 问世之 后 ,命运大 不相 同 。 筒 ・ 爱 立 即收 到热 情 的欢 呼 ,使 作者 一夜 成 名 。 可 呼 啸 山庄 一 开 始就遭 到评 论界 猛 烈谴 责 , 其 中 最残酷 的 嘲弄是 :这 部 “ 恐怖 的,可怕 的,令人作 呕的 小说 ,应 该改名 为 枯 萎 山庄 》 ( teigHeg t)才 Wi r ihs h n 对” …P2 1。几十年 后 , 呼啸 山庄 的魅力 才逐渐被 社 会发 现 ,甚至 批评 家称 “ 呼啸 山庄 是一 位女 作家 所 ( (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美学观及对西方美学的拓展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美学观及对西方美学的拓展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美学观及对西方美学的拓展肖朗【摘要】柏拉图首次提出了“什么是美”的问题,从此拉开了西方二千多年来对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史,但是到了海德格尔这里,美的本质这个问题被消解了,也就是说美是自身生成和显现的,美自身以自身作为根据,而不是被另外的东西规定的.西方传统美学的根本特征是理性,现代美学的出发点是存在,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在对传统的反动和超越中大大推动了现代美学的发展.【期刊名称】《科学·经济·社会》【年(卷),期】2013(031)002【总页数】4页(P36-39)【关键词】海德格尔;美;存在;理性【作者】肖朗【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重庆401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3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中,首次提出了“什么是美”的问题,从此拉开了西方二千多年对美的本质的追问历史,但是到了海德格尔这里,美的本质这个问题被消解了,也就是说美是自身的显现和生成,这也正是海德格尔现象学事物自身显现之意,因此海德格尔的美学可以称为现象学美学。

①海德格尔在其思想开端的1923年夏季学期讲稿、1925年夏季学期的马堡大学讲课稿、早期代表作《存在与时间》等地方都明确地根据古希腊词义将现象学一词解释为:让人从显现的事情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

海德格尔现象学美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中期谈艺术,是真理的生成和显现,晚期谈诗意居住,是天地人神四元世界的生成和显现,这里的显现的美都不需要设定外在的根据。

在海德格尔这里,美学或艺术就不再是被理性所规定,但也不是非理性去规定,而是由存在自身的显现。

海德格尔的美学大大推动了现代美学的发展,并且是在对传统的反动和超越中完成的。

一、海德格尔对美学史的现象学解读海德格尔在《尼采》中也认为柏拉图带出了美学问题,不同的是海德格尔认为柏拉图对艺术问题的探讨带出了美学问题。

传统的看法是以本质和现象的视角去看柏拉图,海德格尔则是分析柏拉图艺术是理念的显现问题来入手,海德格尔主要以外观和光亮为中心分析了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因此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的理解套路是现象学的显现,而非传统形而上学现象和本质二分的套路,海德格尔将现象学的理解为事物自身的显现,并且海德格尔用此方式分析了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和尼采等西方历史上重要的美学家。

解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解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解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德国乃至欧洲最疯狂的哲学家,反基督教传统的斗士,以一句“上帝死了〞作为终结道德评判的标志口号闻名于世。

尼采自己和多数研读尼采的后人,都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看作尼采的哲学代表作,视为其最主要、最本真的文章,其影响也确实最大。

然而,尼采在书中是自己说话吗?不,是查拉图斯特拉在说。

尼采是查拉图斯特拉吗?难讲。

尼采可以说,书中的话都是查拉图斯特拉、而不是尼采“如是说〞。

他仅仅是纪录者,像柏拉图写的对话,不是柏拉图在说,而是“他的角色〞格拉底及其学生在说〔施特劳斯〕。

查拉图斯特拉难道不会是一个角色?出身于路德宗牧师家庭的尼采,极为欣慕路德在德语方面的历史功绩和影响力,将路德作为自己在德语上要到达的目标。

然而,尼采在德语诗作方面的努力失败了。

〔3〕这并非因为,尼采之前,歌德〔尼采最敬仰的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olderlin〕、诺瓦利斯〔Novalis〕、毕希纳〔Buchner〕、克莱斯特〔Kleist〕在德语诗言方面撒尽才性,而是因为尼采自己作为诗人的才性天生缺乏。

要是尼采真有盖世诗才,像里尔克〔Rilke〕或者特拉克尔〔Trakel〕,要在德语诗言史上占据超人地位,并非没有可能。

尼采的诗同海德格尔的诗一样,让诗人笑掉牙;尼采的散文和格言文体,至多与荷尔德林、施勒格尔(Fr.Schlegel)、诺瓦利斯持平,风格不同而已。

尼采是哲人,而不是文人。

他的所谓“诗化〞或格言文体,仅仅作为哲学文章,才显出其超人气象。

即便这种哲学文体,也不是尼采的独创。

熟悉席勒、荷尔德林、诺瓦利斯、施勒格尔的人都知道,无论哲学的所谓“诗化〞还是格言体,都是德国浪漫派的成就。

即便这种成就也不是德国浪漫派的独创,不过是亚理士多德之前、尤其是柏拉图之前文体的复活。

如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最具表达特色、个性才情的文章,这种个体独特性是什么?问题仍然是:尼采是谁?既然?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哲学著作,作为西方的哲学著作,叙说者的名字竟然是一个非西方传统中人,既非尼采心仪的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不是?悲剧的诞生?中迷拜的希腊神人狄奥尼索斯。

尼采与柏拉图的两个世界

尼采与柏拉图的两个世界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永恒的、不 朽的、完美的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永恒的、不朽的和完美的。 柏拉图描绘了一幅形而上的观念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是独 立于时空之外的,所以就不会受到假、恶、丑的亵渎,它 是永远完美无缺的。 在《蒂迈欧篇》中,他进一步指出,我们的可感世界是出 于创造而有开端的,是从不存在变为存在,是创造出来的。 是从不存在变为存在的东西,必然是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 的,这个世界的原因就是造物主。正如工匠仿造某种模型 制作产品一样,造物主也依某种原型而创造世界。由于造 物主是至善的,他所创造的世界也必然是一切出于创造的 东西中最美的,他所依照的范本、原型也必然是永恒不变 的东西。 真实世界和虚假世界是原型和摹本的关系;是分有和被 分有的关系。
尼采的世界-权力意志和力的世界
尼采曾是一个古典语文学者,因此在他眼中,原初的世界 不是没有变形的原型世界,而是未加诠释的原文的世界。 原文的世界不是什么理念世界,而是权力意志和力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每个力都是一个中心,都在不断增长和扩 展着。力是多样的,并且都处在一定的关系之中,世界就 是由力组成的关系世界,就是个力的怪物。力还是瞬间性 的,任何力在任何瞬间都产生了其最后的结果,因此作为 力的世界也就必然是生成性的,它在瞬间产生,又在瞬间 消失,眨眼间就灰飞烟灭、改头换面了。原文的世界就是 由这诸多的力、力浪、力的长河汇聚而成的大海,翻滚涌 动,潮起潮落。力是有限的,它们被置于了有限的空间、 无限的时间中。有限的力在一定的时间内穷尽它们一切 可能的组合,在完成一个周期的生成后,会从头再来,进行 新一轮的生成。时间是无尽的,力的生成已经重复过无数 次了,在未来的时间里,它们还必将再重复发生无数次。
柏拉图两个世界认识的展开
一方面赞同赫拉克利特认为感性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观点 另一方面认为变动不居的感性事物不能成为哲学的对象 认为知识所采取的形式必然是苏格拉底所崇尚的概念形式 概念本身是绝对的、完美的

人的欲望与满足的哲学解读

人的欲望与满足的哲学解读

人的欲望与满足的哲学解读欲望是人类性格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它们推动着我们向前,激发着我们的进取心,也是我们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欲望有多种形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然而,欲望背后是什么,满足欲望又意味着什么呢?在哲学领域,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

柏拉图认为欲望是源于人的内心追求真理和至善的本性。

他把欲望分为三类:理性的、荣誉的和贪欲的。

理性的欲望是指我们对智慧、真理和道德完美的追求;荣誉的欲望是我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贪欲的欲望则是指我们对物质享受和物质财富的追求。

柏拉图认为,理性的欲望是最高级别的欲望,它能让我们超越世俗的欲望,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超然境界。

而对于通常追求荣誉和物质财富的人来说,他们的欲望被认为更低级,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

亚里士多德则持有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欲望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它们存在的意义在于推动我们实现我们的潜力和目标。

亚里士多德认为,欲望不仅包括对物质财富和地位的追求,也包括对知识、友谊和美丽事物的追求。

他强调了对于全面的欲望满足的重要性,只有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平衡中,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尼采则认为,欲望是人类力量和创造力的源泉。

他认为,欲望是我们超越现实的途径,是我们进取和进步的动力。

然而,尼采同时也指出了欲望的暴力和压抑的可能性。

他认为,欲望的过度追求可能会导致人类的堕落和毁灭。

因此,尼采提出了“超人”的概念,他认为我们应该超越我们的个体欲望,追求人类历史和文明的进步。

综上所述,对于人的欲望和满足的哲学解读,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观点。

柏拉图认为,欲望源自追求真理和道德的本性,而世俗的欲望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亚里士多德认为,欲望是推动我们实现目标和潜力的力量,全面的欲望满足是幸福的关键;尼采认为,欲望是人类力量和创造力的源泉,但过度追求欲望可能导致堕落和毁灭。

无论是哪种观点,欲望和满足都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在理解和平衡欲望的同时,我们才能获得内心的满足和真正的幸福。

如何解读哲学理论

如何解读哲学理论

如何解读哲学理论哲学,这一门古老而深邃的学问,常常让人感到既神秘又困惑。

面对那些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我们该如何去解读,从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探寻其中蕴含的智慧呢?首先,我们要明白哲学理论并非孤立存在的,它是哲学家对世界、人生、价值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的结晶。

每一种哲学理论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因此,要解读哲学理论,我们需要了解其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如果我们不了解当时古希腊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思想状况,就很难理解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理论。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动荡,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美好秩序的渴望,促使柏拉图去思考超越现实的、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

其次,我们要理解哲学概念和术语。

哲学中有很多独特的概念和术语,如“存在”“本质”“现象”“实体”等等。

这些概念往往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与我们日常理解的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以“存在”这个概念为例,在哲学中,它不仅仅是指事物的实际存在,还可能涉及到存在的本质、存在的方式以及存在与思维的关系等深层次的问题。

我们需要通过仔细的研读和思考,准确把握这些概念的含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

再者,我们要学会分析哲学论证的逻辑结构。

哲学理论不是随意的想象和猜测,而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建立起来的。

比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中,通过复杂的逻辑分析,试图解决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和可能性问题。

我们在解读他的理论时,要理清他的论证步骤,找出前提、推理过程和结论,看看其逻辑是否严密,是否存在漏洞。

同时,我们还要将哲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哲学并非高高在上、与我们的生活毫无关联的抽象思考,而是能够对我们的生活和行为产生指导意义的智慧。

例如,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理论,强调通过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来实现幸福的生活。

我们可以将这种理论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选择和行为方式联系起来,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些原则,以追求更有意义和美好的人生。

论《杀死比尔》对艺术终结的解读

论《杀死比尔》对艺术终结的解读

论《杀死比尔》对艺术终结的解读作者:马世界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27期摘要:笔者认为可以从《杀死比尔》读解出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由这部反传统电影中读解出“美与艺术”的关系,分别用柏拉图和克罗齐的观点来看,以《杀死比尔》这部电影为例,梳理“美”与“艺术”的关系小史。

接下来,从《杀死比尔》用各种类型电影来结构影片,来佐阿瑟·丹托“艺术终结”的观点。

最后,从作者本体论出发,从电影文本《杀死比尔》找到:“艺术终结之后”,艺术存在的理由。

关键词:艺术;《杀死比尔》;美;艺术终结20世纪末,阿瑟·丹托出版了一本:《艺术终结之后》。

从此,“艺术终结了吗?”就成了学界一个热门的话题,直到现在还有大批的学者在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

几年之后,一部叫《杀死比尔》电影引起了轰动。

作品从上映开始,外界对它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杀戮、暴力美学、恶搞、后现代,《杀死比尔》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也就注定绕不开一个词“艺术终结”。

一、《杀死比尔》中的“美”与“艺术”《杀死比尔》是使昆汀·塔伦蒂诺走上神坛的系列影片。

电影的讲述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分为上下两集。

“第一集里面喷涌的血浆和杀戮的快感让喜欢暴力风格的影迷大呼过瘾。

第二集却不断追溯影片中人物恩怨情仇的由来,讲述他们背后的情感世界。

那种荒凉小镇的悲凉萧杀,有一种古龙的味道。

”这段话高度评价了影片的特殊美感。

“美”是什么?从柏拉图到尼采,先贤们曾给出过很多答案。

就拿柏拉图的观点来讲,柏拉图认为美是“统摄各种美的事物的美本身”,用一张床的例子来阐述这个观点,“床有三种,其一是床的理式,它是真实体统摄许多个别的床。

其二是木匠制造的床,木匠不能制造‘床之所以为床’的理式,只能制造个别的床,个别的床是近乎真实体的东西。

起三是画师画的床,这与跟真实体差的就更多了。

”(1)顺着这个理论来讲,我们身边的世界中的事务,很多都不是“第一种床”。

当然,昆汀的《杀死比尔》也就称不上是“美的本身”了。

尼采《悲剧的诞生》——悲剧诞生“根源”的解读

尼采《悲剧的诞生》——悲剧诞生“根源”的解读

尼采《悲剧的诞生》——悲剧诞生“根源”的解读摘要:尼采《悲剧的诞生》的哲学思想与前人关于“悲剧”定义的对比中,对尼采酒神精神的权利意志,超人哲学和审美本质的解读和探索.酒神与日神所诞生的具体细节解读中探索尼采“悲剧”的深层意义.人与自然是尼采悲剧探索的根据,对人充分肯定的哲学形而上学基础上对尼采《悲剧的诞生》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哲学含义进行探讨.关键词: 酒神悲剧诞生人与自然审美哲学精神西藏民族大学 16级文艺学硕士王玉莲(一)尼采《悲剧的诞生》产生的背景在人与自然分离的紧张关系中,古代社会的原始粗野理性化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使得人价值的判断不是理性和智慧,而是作为一种道德判断.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正是试图弥合和恢复人与自然的原始的统一和人生命力的冲动,使人称之为人.《悲剧的诞生》中的思想基础是奠定在前人基础上的.“造物主即大自然创造的一切东西都是好的,一旦到了现代人手里,就完全变坏了,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1]卢梭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和技术革命的质疑.人应该恢复到对自然社会本真认识.席勒认为在古希腊时期人的感性与理性是和谐统一的.人的生活活动也就是人的艺术审美活动到现代社会科学理性导致了人内在分裂,在《审美教育书简》中称古希腊人是感性功能与理性功能统一的完美的人,想象的青春型和理性的成年型结合.这种人性在我们身上体现出形式冲动的对象,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不可分割的呈现在我们身上,人无需在他处寻觅自然,人在自己身上就可以发现自然,并体验到生活的快乐。

然而,自然在现代社会对人来说已成为一种观念,由于现代社会的分工和科学理性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分离.自然从人道主义中消失了.将自然等同于希腊童年时期的神话孕育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真实性.感情本身带有浪漫特点,感受自然本身诗性.恢复人与自然的统一的过程中.席勒认为艺术作用于审美,人的完整性是感性和理性,必然与自由的统一.恢复古希腊人内部的统一和人与社会的自然状态.黑格尔认为在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素材将内容和感情联系起来,人怜悯和恐惧的情感与人害怕于外界的力量的强大持有的敬畏之情.人自身力量的有限性对外界产生敬畏之情和害怕于自身自为力量所产生受难者肯定和实体性同情的伦理之情.悲剧所具有的矛盾冲突的精神对立,体现在现实的伦理道德.具有普遍的代表和神圣的不可侵犯特点.悲剧理论产生于亚力士多德的《诗学》,主要讨论的悲剧和史诗,以理论化的方式提出悲剧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所具有心灵净化功能,引起人怜悯和恐惧.尼采以酒神精神为主的悲剧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酒神精神现象学,否定苏格拉底的理性世界观。

被放逐的身体:作为始源的柏拉图“灵魂论”

被放逐的身体:作为始源的柏拉图“灵魂论”

被放逐的身体:作为始源的柏拉图“灵魂论”钟芝红【摘要】柏拉图在《理想国》《斐多篇》和《美诺篇》提出“灵魂论”,其中灵魂不朽论与灵魂净化说探讨了身心二元论与理性的至高无上性.“身体”作为被遮蔽的存在,始终被置于与灵魂并不对等的位置上.直到西方现代“身体美学”的兴起,身体实现了从客体到主体的重新建构,经过了由低级到平等的历史转向,身体不再是传统西方哲学中被忽略的部分,而是有了与灵魂相等的地位,由此有了不可或缺的存在意义.【期刊名称】《宜宾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5)011【总页数】6页(P72-77)【关键词】身体;灵魂;不朽论;净化说【作者】钟芝红【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3柏拉图的“灵魂论”对后世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重灵魂轻身体、灵魂身体二元论成为西方形而上学的一个传统。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身体在历史书写中一直处于被放逐与遮蔽的状态。

柏拉图的灵魂论,主要从“灵魂不朽论”与“灵魂净化说”出发,集中探讨了灵魂的高尚属性,而身体意义,始终作为与可知世界对立的可见世界的低级存在而被流放。

从泰勒斯首次提出“灵魂”概念后,“灵魂”即成了古希腊哲学一脉相承的重要话题。

作为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的柏拉图,延续亚里士多德关注灵魂的传统,对其进行过严肃的讨论。

“灵魂不朽论”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理性、激情与欲望的灵魂在《理想国·国家篇》,柏拉图探讨了“灵魂”,他认为灵魂由三部分组成,即“理性”“激情”与“欲望”:“一个是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可以称之为灵魂的理性部分;另一个是人们用以感觉爱、饿、渴等物欲之骚动的,可以称之为心灵的无理性部分或欲望部分……激情,亦即我们借以发怒的那个东西”[1]168。

理性是用来思考的,它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也是柏拉图灵魂不朽论的核心;作为理性的辅助者,激情处于理性与欲望的中间地带,柏拉图认为激情“在灵魂的分歧中它是非常宁愿站在理性一边的”[1]168。

哲学认为人生的意义

哲学认为人生的意义

哲学认为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哲学思考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虽然有多种哲学派别和思想流派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存在差异,但是它们都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生活是否有意义,以及如何寻求和实现意义。

接下来,将探讨几种主流哲学派别对人生意义的观点。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他认为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追求修养和智慧来实现灵魂的净化和升华。

他主张通过对美、真理和善的追求来达到这一目的。

在柏拉图的理念中,一个人要通过追求理性和智慧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意感。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提出了自己关于人生意义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和实现幸福,而幸福是通过按照理性和道德目标生活来获得的。

他认为幸福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包括心灵的和身体的满足。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人应该通过追求美德、实践自制和和谐的生活来实现幸福和意义。

尼采是19世纪的哲学家,他有着与传统哲学不同的观点。

尼采反对过于理性化的思维方式,他主张回归人的本能和活力。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通过追求个体的自由和创造力来实现。

尼采认为幸福和意义来自于个体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积极地参与到世界中去。

苏格拉底是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他的观点与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有所不同。

苏格拉底认为人生的意义来自于自我认识和思考。

他认为通过自我反省和内省,人们可以发现真理和道德的价值,从而实现真正的人生意义。

存在主义者是20世纪哲学家中持有与传统观点截然不同的人群。

他们认为人性本质是自由和孤独的,人生的意义是通过个体的选择和决策来建立。

存在主义者强调个体对于人生意义的创造和承担责任。

他们认为存在前于本质,意味着每个人定义自己的人生意义。

以上只是几种主流哲学派别对于人生意义的解释,每个人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观点。

总之,人生的意义是一个复杂且主观的问题,它涉及人类存在的目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以及生活中的回报和意义。

不同的哲学派别和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和体验来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柏拉图《理想国》

柏拉图《理想国》
他习惯了之后就会发现,过去被看作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不 过是影像,眼前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再假设,他被拉出了
洞穴,当他面对太阳的时候,一定会被阳光照得眼花缭乱,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终于发现,在太阳照耀下的外面的 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明确区分了现象与本质,主张摒弃感觉 经验,以思想把握真理,由此延伸出本质与现象、一与多、

柏拉图首先表明他对现象世界彻底的不信任。其次,虽然如 此不信任,他还要努力表明,他称为真实的世界如何影响了 这个仅仅是现象的世界。对现象的不信任使柏拉图成为二元 论者。

《理想国》的对话发生在公元前422年,此时正处于尼西亚 和平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同斯巴达进入休战状 态,称为"尼西亚和平",时年柏拉图5岁),这个战争的间 歇很快被西西里远征结束了。这时柏拉图还是个孩子,这意 味着,即使《理想国》对话的一些说法确实流传了下来,他
也只能是在很久以后当大部分当事人去世之后才听说的。
《理想国》大约写于公元前375年,在对话发生之后50年。 这进一步说明对话是虚构的,不能把它们当作实事,似乎柏 拉图有意要将他所说的和历史上的苏格拉底拉开距离。
精彩篇章赏析一

开篇词: “昨天,我和阿里斯同的儿子格劳孔到下面的比雷埃夫斯港
去向女神献祭;同时我也想观看他们如何庆祝节日,因为他

“女神”,苏格拉底去献祭的女神,雅典“第一次”庆祝的 节日,是色雷斯的月亮女神本狄斯。
新神很少被引入古代的城邦,公共庆典被视为对城邦的神 的崇拜的接受。众神保护他们选定的城邦,反过来所有城邦 也要照应保护他们的神,尤其是不允许遵从异神:欢迎新神 的代价可能是失去旧神的保护。所以,在整个公元前5世纪, 雅典只有两次允许重要的新神进入神殿,另外一次是阿斯克 勒普,一个来自埃皮道伦的希腊英雄,他起初只是作为传奇 医生被纪念,而后被提升为医神。到公元前420年雅典才完 全承认他是神,而对他的崇拜在法律上得以认可是在公元前 430一前429年,雅典爆发瘟疫的年头。

哲学的哲学思想解读

哲学的哲学思想解读

哲学的哲学思想解读哲学是一门探索人生意义和真理的学科,它涉及广泛的问题,如存在的本质、知识的来源、价值观的形成等。

在历史的长河中,哲学思想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派别和学派,每一种思想都有其独特的见解和解读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哲学的哲学思想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启示与意义。

一、古希腊哲学思想的解读古希腊哲学思想是西方哲学的起源,它的主要代表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柏拉图认为,真理存在于理念的世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理念的投影。

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哲人统治的思想,即只有哲学家才有能力和智慧来引导社会。

亚里士多德则通过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对世界进行了分类和分析,他的著作《元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思想的解读告诉我们,理性思考和智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对真理和形而上学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并能够以理性的方式指导我们的行动。

二、康德的启蒙哲学思想解读康德是18世纪启蒙时代的重要哲学家,他通过《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康德认为,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我们只能通过经验和感觉来认识世界。

他提倡人们要有勇气使用自己的理性思维来解决问题,不要依赖于传统的信仰和权威。

同时,他也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尊重,在伦理学领域提出了“人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的原则。

康德的启蒙哲学思想解读告诉我们,要勇于思考和质疑现有的观念和权威,不断探索真理。

同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自由和尊严,相互合作共进。

三、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解读尼采是19世纪末的哲学家,他批判了基督教等传统宗教对人类价值观的束缚,并提出了自己的超人哲学思想。

尼采主张个体要追求自己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解放自己的欲望和激情。

他认为,只有通过超越平庸和墨守成规的行为,个体才能达到人生的极致。

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解读告诉我们,要敢于超越常规和舒适区,追求自己独特的人生方式和价值观。

只有摆脱传统束缚,我们才能真正活出自己的精彩。

关于唯心主义的名言

关于唯心主义的名言

关于唯心主义的名言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它认为意识、思维和精神是世界的本质,而物质只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的名言中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哲学智慧,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解读几个关于唯心主义的名言。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柏拉图的名言:“思想是灵魂的声音。

”这句话强调了思想的重要性,它是灵魂的表达和体现。

柏拉图认为,思想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力量,它是人类精神的核心。

这个名言告诉我们,思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引导我们超越现实,追求真理和智慧。

唯心主义强调了思想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它认为思想是塑造现实的关键。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

”这句名言是唯心主义的经典之作。

笛卡尔通过怀疑一切,最终得出了这个结论:只有思考的存在才是不容置疑的。

这个名言强调了思维的重要性,它是人类存在的基础。

唯心主义认为,思维是人类最高级的能力,它使我们能够认识世界、思考问题、创造文明。

思维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引导我们超越物质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

再来看看康德的名言:“我们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只能认识现象。

”这句名言强调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

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只能通过感觉和经验来认识世界。

唯心主义认为,人类的认识是主观的,它受到个体的思维和意识的限制。

我们无法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只能通过现象来了解它们。

这个名言提醒我们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不要过分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真理。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尼采的名言:“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个人的真理。

”这句名言强调了真理的相对性和个体的独立性。

尼采认为,真理是主观的,它是个体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得出的结论。

唯心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它是个体思维和意识的产物。

这个名言告诉我们,真理是多样的,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和坚持自己的真理。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观点,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轻易否定他人的真理。

通过解读这几个关于唯心主义的名言,我们可以看到唯心主义的核心思想:意识和思维是世界的本质,它们具有无穷的力量和创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的“相论”很明显地受到老师苏格拉底的影响,固为“他要说的,便是急不可耐地向每个人指挥出:‘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正确地思考。而正确的思考则意味着一个人首先要知道,他自己在讲什么?’”(《通向哲学的后楼梯——苏格拉底》P25)。苏格拉底的谈话,往往是地否定别人给予的定义时追问什么是什么,即存在的某种事物本身是什么。他的对于存在的提问是普遍性的,相应的柏拉图对于他老师的问题进行了思考,而提出了“相论”做出了回答。
当然,不管如何,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柏拉图思考的深刻性与伟大性。如果我们的灵魂中或意识中不存在对于某事物的概念(即“相”),我们又怎可产生对于事物的认识,人们总是在或总以为人的认识是从现实存在到意识。而是否又想过如果人们的意识中不存在此物,就不能从现实生活中看到,人们所感知不到的难道就真的不存在吗?感知不是真知。正如人类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世界,人的视觉可以看到光,而无法看到400纳米以下的紫外线和700纳米以上的红外线,而蛇眼看到的却是红外线,所以他们可以在夜间捕获猎物。跳出人对人所造成的枷锁或者说脱离人的角度来思考,事物本身是什么颜色或什么样子的呢?此时人们也就难免陷入一种无知的状态。这或许就是苏格拉底所意识到的“无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不对那个存在本质作答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自己对此的“无知”。老庄哲学中,亦有关于“无知”的观点,他们把那种“无知”看作一种“至知”。是超越“有知”其上的“圣人之知”,他们的“无知”是建立在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上,有人说老庄哲学的观点具有相对主义。我认为不然,确实,他们总会看到事物矛盾的两面,但他们却不执迷于任何一面,他不执着于两面,他们是从脱离所看待的事物而看待此事物,就发现事物也不具有矛盾的两面了,而只是其本身。如,他们会看到某事物的美,却也会看到其丑的地方。一个事物即美又丑也就意味着它即不美又不丑,美与丑的评价对它他就失效了,也就是存在了。于是一种虚无也就产生了,正是基于此虚无,老庄哲学也产生淡泊宁静的心态。显然,这是我们可以看到了老庄哲学和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所相似的地方。
事实上,哲学家的很多本质的问题,向来是众说纷纭,没有确定统一的答案,哲学家之所以存在,或许就和这个原因分不开。而人们对哲学家的崇拜或肯定也是往往体会到他们的思考的深刻性或一种不可理解而致使的神秘性,或许也是因为对其思考会产生一定时间阶段的信仰或认可。但是同时有些人会因此而置疑哲学的价值。我觉得这时可以拿信仰来谈谈。
至此,我们又不得不谈一下老庄哲学,老庄哲学也意识到了那种虚无。尤其在他们对于“道”上的理解可以看出。他们把“道”看作一种天地间永恒不变不损的存在,且“道,常有,常无”,“常有”是从其发生的作用看,“常无”是从其状态本质看。老庄哲学聪明的是一旦认识到存在的虚无性,就不再谈“存在”。当涉及它是,老庄总是有虚空来作答。他们看到了存在的虚无性,而存在与虚无在本质上又是矛盾的,不可调和的,就像西方那些哲学家在认识到了虚无之后所做的种种探索虽得到他们世人的认可,却也只是其深刻性与伟大性得到认可,事实上,他们从未给世人一个确切的真正的答案。而老庄哲学至此,却很提倡人应虚静,即如“心斋”、“坐忘”等,认为只有人们居于虚无之中,才能体会“大道”,才是至善的行为。但事实上,从未有人能完全使自己处于那种虚无之境,这也是现世的人无法想象的事。但其观点却很有理想性,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的一种猜测性,或许,所有存在正在走向的正是虚无。现在不可及之处,不正是将来可能存在的吗?
值得注意的是,柏拉图在此用的是“假定”一词,他之后在证明灵魂不朽时亦是在对方(格贝)承认“有这些东西存在”的基础之上。由此,我们是否可以看出柏拉图对于“相”存在的带有一定的猜测性,只是柏拉图对于这种“猜测”基于自己的思考有着坚定的信仰。这或许这是哲学的一种品质。而这种猜测本质也是基于对虚无的认知。2
说到信仰,人们(尤其是中国人)总会把它和“迷信”联系起来,其实这不过是人们的偏见所造成的,人们如果缺乏信仰是毫无上足之处。我们来看看休谟。
休谟是一个极其排斥形而上学的哲学家,他认为感官印象才是构成所有认识的基础,同时它又是认识的唯一的直接的对象。因此他对于因果性原理做出了批判。“休谟的出发点是:我们总是很喜欢用因果性的观点观察所有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总是很喜欢假设一种现象必然产生于另外一种现象,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觉得这世界是有秩序的,但休谟现在问道:什么东西可以如此有把握地认为事物或现象处于一种因果联系之中呢?真理只存在于感觉印象中,而因果性并不存在于感官印象。借助于感官印象,我们只能说,一只手在运动,一个球在……”(《通向哲学的后楼梯——休谟》P183)。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当然觉得好象有这样一种因果性存在着,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假设,行动就根本不可能,但因果性这一点又不是十分可靠的,因为我们的思想不可能证明这一点。既然如此,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子自信心,又是来自何处?休谟将此归结于“习惯”。也就是说,看成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原因。他称这个准则为“信仰”:因为我们一再发现一种状态会跟着另一个状态发生,因此最终我们也就相信这是某种必然的联系存在着,为此我们创造了因果性这一概念。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只不过是一种有益无害的错觉罢了。据此,休谟将人类目前几乎所有的认识归为“习惯”和“信仰”。其实他也是其于人的虚无和人的无知。提出的这种观点,《镜花缘》中提到海外诸岛中有一个“女儿国”,读之者难免觉得荒唐可笑。其实我们“荒唐可笑”还不是因为“习惯”造成的,譬如,我们认为美的或许在另一个集体中就会认为是不美的。美的存在岂不是因为“习惯”的存在吗?而“美”究竟存在与否又受到了怀疑。休谟也曾说:“看到人的无知和弱点,是所有哲学家思辨的结果。整个世界是个迷,无法解释的神秘。最精辟最细致最严格的研究带给我们的便是:没有任何把握,应该放弃所有的判断。”(《通向哲学的后楼梯——休谟》P184)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哲学独有的那一种伟大的思辨性,怀疑精神。其实,休谟的观点对科学的冲击是最大的,因为显而易见,科学几乎都是建立在那一种因果性原理上,因此科学也成为了一种习惯或信仰。在《柏拉图对话录》中,柏拉图也提出一些自己关于自然科学的观点,如“苏格拉底说:‘你听着,我来告诉你。格欠啊,我小时候,非常想钻研那门称为自然研究的智慧。我想这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可以知道每一事物的原因,知道每一样东西为什么产生,为什么消失,为什么存在’”(P260)后来苏格拉底逐渐发现这种方法或者说自然科学并不能给予他答案,他认为自然科学“不能看清楚实际上原因是一回事,使原因起作用的条件是完全另外一回事。”(P263)即自然科学表面上是研究原因,其实只不过是找到了一些条件。于是,柏拉图“求助于思想,在思想中考察‘是者’的真相”。柏拉图对自然科学的否定其实与拉图明确提出,他研究的也是在探讨存在的本质问题,“我要给你说明我一直在研究的那个原因到底是什么,要回到我们常谈到的那个话题,把它当作出发点,并且假定有那样一些东西,如美本身,好本身,大本身”(P265)
我们再来看一下笛卡尔。笛卡尔首先认为外部世界的存在是值得怀疑的,事物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吗,进一步,他们是否本来存在着。我们经常经历的,倒是感觉会欺骗我们。但是,在这种对外部世界的怀疑之中,至少有一点是可靠的,这就是我们自身的肉体存在。然而仔细想一想,这一点也值得怀疑。我们所说的自身的肉体存在这个现象,也可能是个错觉,整个生活也许是“一场不停息的梦幻”。这个荒唐的思想也许是正确的。至此,笛卡尔的怀疑几乎近于极端。也许那些人们认为最确实的东西也是不可靠的。人在本质上,也许根本无法认识真正的东西。怀疑至此,可谓已达巅峰。正是这时,虚无也就诞生了。笛卡尔有说,正是所有认识的可靠性遭到破坏时,才有可能才生一种新的可靠的认识,这有点“有产生于无”的味道。于是笛卡尔找到了那个不容怀疑的存在“‘我想象的一切也许是错误的,我以为能够认识的每一个客观对象都是不可靠的。但是,我对它们的想象却存在着。因此,创造了这些想象的我也存在着。怀疑,恰恰是怀疑向我证明了看我的存在。因为只要我怀疑,那作为怀疑者的我必然存在。上帝可能是个大骗子但这个看法也不能动摇的我对自己的信仰’”,于是,“我思故我在”诞生了。但笛卡尔这种基于“独立的人”的自身而非上帝的思考结果也造成一种危机:是单纯的生活在意识中的“我”失去了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可虑的是,笛卡尔当面对存在起源的问题时,思索也陷入一片“无法摆脱的黑暗”。
柏拉图的“相论”认为存在分为两种或多种,那一个不变的、永恒的存在是存在的本身,即事物之所以存在的东西,柏拉图称之为“相”(理念),其它的存在是“相”的一种存在的具体方式,它不是不变的、永恒的,也不能完全显示“相”,而是因为分沾着它的部分存在,而被人们所认知。如《会饮篇》中有一段话:“她(狄欧蒂玛)说;‘说到这里,你要尽可能专心听着。一个人如果……,就会突然发现一种无比奇妙的美者,即美本身。苏格拉底啊……,它首先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的,……(美)而是那个在自身上,存在身里的永远是唯一类型的东西,其它一切类的东西都是以某种方式分沾它,当别的东西产生和消灭的时候,它却无得亦无失,始终如一”(P337—338)柏拉图对于“相”的解释是与“灵魂”分不开的。他认为“相”是存在于“灵魂”中,在此基础上,这样他又提出了“回忆说”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笛卡尔》说“继他(笛卡尔)之后的哲学,在形而上学方面做出努力,在启蒙运动中做出了贡献,发展了虔诚的迷信思想,陷入虚无主义的绝望之中”(P125)。其实,从西方哲学史看,正是哲学家思考的深入尤其对于存在问题,才导致虚无主义危机的产生。虚无的产生是哲学的必然。以目前的这种认知状态,在观以往之哲学,似乎所有的哲学家在对“存在思考深入时,就陷入了一种虚无主义,但同时哲学家们又发现人们根本无法立足于虚无,虚无的产生让一切都失去了价值,人们又凭何以生存,以为自己的思想和人们的生存构建一个基础。最后,他们都找到了各自的答案各自的信仰。尼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至此,我想我们应该看到哲学或哲学家探寻的意义何在了。但我想这只不过是对人们而言的意义。对于哲学,我觉得笛卡尔说的那句话放在这里很好“在寻找真理中得到的欢乐,几乎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纯洁的,不被任何痛苦所干扰的欢乐”(《通向哲学的后楼梯——笛卡尔》P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