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但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我将在设计活动时更加注重分层教学,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2.教学难点
-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学生需掌握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概念,以及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特点。
-周长计算的灵活运用:学生在计算周长时,需能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公式。
-长方形和正方形关系的理解:学生需从直观上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举例:针对难点,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a.利用动态教具或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和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加深理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仍有部分学生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教案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尝试通过生活化的例子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希望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课堂反馈来看,大部分同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为活跃。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部分同学仍然存在困难。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通过更多直观的教具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章《图形与几何》第一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长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观察和分析图形的能力。
举例解释:
-通过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强调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的概念。
-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以及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尤其是长方形面积计算中长和宽的概念。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公式进行计算。
举例解释:
-对于面积公式的推导,可以通过让学生拼凑小正方形或长方形来感受面积的概念,进而理解长方形面积是长和宽的乘积。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例如计算房间地面的面积,学生需要正确区分长和宽,并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实际情境中长和宽的判断,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一、长方形的特点:
1、两条对角线相等;
2、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4、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5、四个角都是直角;
6、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
7、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
8、顺次连接长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二、正方形的特点: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四条边都相等;
3、邻边互相垂直。
4、四个角都是90°,内角和为360°。
5、对角线互相垂直;
6、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7、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8、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
9、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扩展资料:
正方形的判定:
1: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4: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5: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6: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7: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8:一组邻边相等,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9:既是菱形又是矩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其实在一年级时已经有初步接触,孩子对于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你会整理有关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欢迎阅读!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或长×2+宽×2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经历探索活动,进行归纳,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有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导(3分钟)1、(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个图形吗?你能说一说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吗?2、你能分别指出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吗?3、看来同学们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 )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只是对边相等,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它们都属于四边形。
长方形正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 地方? 相同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 都有四条边 不同点:长方形只是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请你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长 宽
宽 长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和 区别。
相同点:对边相等,四个角是直角。 不同点:长方形只是对边相等,
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归纳总结:
1.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征: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们都属于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
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四边形,4边4角封闭好。 长方形,对边相等4直角。 正方形,4边相等4直角。 小朋友,这些特征要记牢。
小试牛刀 1.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 征
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
新课导入
回忆一下 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1.有四条直的边; 2.有四个角; 3.是封闭图形。
探究点
新课导入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
正方形
宽
边
长
我对折后发现,长 方形的对边相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变化”中的第一课时内容。
学生在学习了二年级的“认识图形”和三年级“周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不仅为后面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打下基础,而且也让学生对平面图形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二、说学情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够区分它们。
学生也已经掌握了用尺子和三角板测量图形边长的方法。
在教学时,我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已有知识,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已学过的图形,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发现并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和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板书要点。
4.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及时给予点评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6. 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六、说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操作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7.1.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7.1.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教学难点: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两种图形。
2. 探究新知(1)长方形的特征①请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板,观察并交流长方形的特征。
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的特征。
③师生共同总结: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特征①请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板,观察并交流正方形的特征。
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正方形的特征。
③师生共同总结: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 巩固练习利用课件出示不同类型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题目,让学生判断并说出理由。
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长方形和正方形,与同学分享。
五、板书设计1. 长方形的特征: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特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是学生在学习几何图形时需要理解的一个重要概念。
正方形作为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它的所有特征都符合长方形的定义,但又具有独特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细节,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几何图形分类和层次关系,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两种图形特征的理解。
第3讲长方形和正方形苏教版2

第3讲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长方形的基本特征: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长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通常把长边叫作长,短边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知识点二:周长的认识1.周长: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2.规则图形的周长:就是这个图形所有边长的和,即把所有的边长加起来。
3.测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可以采用化曲为直的方法,先用细绳绕图形一周,然后拉直测量细绳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知识点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①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②先算2条长、2条宽各是多少,再把结果相加;③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与宽的和再乘2。
2.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知识点四:周长是多少1.通过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周长含义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提高计算平面图形周长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体会图形变化与周长之间的联系,用自己的方法猜测、估计图形的周长,初步形成创新意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考点一: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例1】下面哪几根小棒可以搭成一个长方形,为什么?1.填一填。
2.(1)在长方形上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2)这个长方形可以画出个这样的正方形,在图中画一画。
3.用一张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折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几厘米?剩下的长方形长是几厘米?宽是几厘米?考点二: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例2】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计算如图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3.两只小蚂蚁同时以同样的速度绕正方形和三角形的跑道各爬一圈(如图),算一算,谁先回到起点?考点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例3】在一张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PPT课件 (共27张PPT)

长 宽
边长
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 短边的长叫做宽;
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小小魔术师
1、把正方形变成长方形 2、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
1、我身上藏着一个 正方形,一条边长 是6厘米,另外三条 边长是多少厘米? 2、我身上藏着一个长 方形,长是7厘米,宽 是5厘米,另外一条长 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长 方 形 对 边 相 等
长方形
4 个 角 都 是 直 角
正方形
正方形
正方形
正方形
正方形
正方形
正方形
正方形
正方形
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 4 个 角 都 是直角
相同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 都是直角。 2. 都有四条边 不同点:长方形只是对边相等,正 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3、我身上还藏着 一个图形,一条 边是9厘米,它可 能是什么图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特征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特征
长方形是一种具有四个直角的四边形,它的特点和特征包括:
1. 边长:长方形的相邻边两两相等,但相对边长不相等。
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
2. 角度:长方形的四个角均为直角(90度)。
正方形的四个
角也都是直角。
3. 对称性:长方形具有两条对称轴,即两条对边是相互平行并且相等的。
正方形具有四条对称轴,即四条边互相平行且相等。
4. 对角线: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也相等且互相平分,并且互相垂直。
5. 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长乘以高得到。
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边长的平方得到。
6. 周长:长方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将底边长和高的两倍相加得到。
正方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将边长乘以4得到。
7. 对角线长和边长的关系:在长方形中,对角线的长度大于等于边长。
在正方形中,对角线的长度等于边长的根号2倍。
总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特点和特征包括四条边都是直角,具有对称性,对角线的某种关系等。
正方形是长方形的一种特殊情况,其四边长度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1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这两种图形的特征,为后面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面积以及立体几何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1、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2、经历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美,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教学要点分析:本节课教学重点是: 归纳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教学中通过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自主获取新知,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策略设计: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
根据这一理念,我认为教学中,教师的着眼点,不应只是规律性结论的呈现,而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为此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美丽的鸟巢导入新课,通过猜测、操作、分析、比较等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出长、正方形的特征,并应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小棒。
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多媒体课件出示:信息窗1情境,点击鼠标。
小朋友们,小鸟的家漂亮吗?看到它们这么漂亮的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鸟巢是怎样做的?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今天我们重点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帖)设计意图: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由情景中的数学问题导入新课,能很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并迅速切入正题,为后面的合作探索与深化理解巧设孕伏。
第二环节:分组合作探究特征本环节设计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猜测特征我是这样进行的:(老师手指课件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小朋友们,我们大胆的来猜想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会有什么样的特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大家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下面就要通过我们的动手操作来进行验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学生能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进行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探究,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2. 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有一组邻边互相垂直。
3. 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对角相等,邻边互相垂直,是特殊的长方形。
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有一组邻边互相垂直。
5.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判定: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判断给定的四边形是否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2. 长方形和正方形性质的运用。
难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判定。
2. 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发现它们的特征。
2. 操作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3. 探究法: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4.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它们的特征。
2. 新课:教师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特征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教师给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反馈:教师收集学生的练习答案,评估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性质的掌握情况。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直尺,三角板。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引导学生关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新课: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形成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3. 活动一: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剪刀剪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
6.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计算题:让学生计算给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 应用题: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较好,但对周长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在活动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需要教师加强指导。
3.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注重层次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
4.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重要步骤。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边长 长 边宽长
正宽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长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智慧大闯关:
1.我是涂色小高手
把下面图中的四边形涂上红色,五边形涂上绿色,六边形涂上蓝色。
智慧大闯关:
2.我是设计小能手
17厘米
10厘米
智慧大闯关:
这个长方形长17厘米,宽10厘米,国王想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
方形的边长是(
)
10厘米
7厘米
17厘米
闯关成功!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长方形
正方形
长方形有哪些特征呢?
活动要求
请拿出长方形纸片、直尺、 三角尺,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 具,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 找出长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对边相等
长方形的特征 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呢?
正方形的特征
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请在点子图中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智慧大闯关:
3.我是辨错小达人
(1)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长方形。 × (2)有4条边,4个角的图形是正方形。 × (3)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 (4)长方形是特殊的正方形。 ×
智慧大闯关:
要在信封里放一张纸片。 它有四条边。 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边相等。
请同学们快速将特征进行分类
长方形
正方形
4个角 对边相等 4条边 4条边都相等 4个角都是直角
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点和 不同点?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知并初步整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认识图形的学习方法,增强空间观念,提升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学习的成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参与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全过程,初步感受探索知识的基本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小棒、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和皮筋
【教学过程】
一、观察情境,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
在我们的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到处都能见到。
(出示教室场景图)你能很快发现图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
学生交流时,课件展示学生说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揭示课题:这些图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板书课题)
二、操作建构,自主探究
1.“做”长方形和正方形,体验特性
师:根据你现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你能用手中的小棒做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吗?在围之前,注意思考这3个问题:
(1)你准备为什么图形?(2)你选几根小棒?选哪几根?(3)这几根小棒怎么围?
小组合作完成
2.展示摆法凸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
师:你摆的是什么形?怎么摆的?
师:总结刚才摆的经验和教训:几种摆正方形的方法都用了几根小棒?这4根小棒都要怎样?引导学生归纳:4根一样长。
一根小棒就是正方形的一条边,猜想一下,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呢?
摆成长方形的几根小棒有什么特点呢?
课件演示小棒围的过程。
引导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说一说它们是几边形?有几个角?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直观感受,意在激活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经验层面的认识。
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感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由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首先表现在边和角的数量上,因此,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认识,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开始探究。
】2.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特点。
提问:仔细观察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思考一下,你觉得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观察也是最基础的发现图形特征的基本方法,教师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推断的意识与能力。
】
3.动手折一折,发现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
引导:刚才你们认为长方形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也相等,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
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谈话:老师在学具袋里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试着用刚才说的这些方去验证你们猜想。
小组活动后汇报,估计学生可能采用以下方法:
(1)用直尺测量。
演示:指定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测量的过程,并告诉大家测量的结果。
提问:通过测量,你们发现了什么?
强调:通过测量,这个小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相等。
(2)用折的方法。
演示:学生上来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折”的过程。
提问: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将上下两条边对着折,左右两条边对着折)通过折,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出:通过折的方法,我们也发现这个长方形的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相等。
小结:(边说边指)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的方向是对着的,这两条边可以说成是“对边”,左右两条边也是对着的,这两条边可以怎样说?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刚才得到的结论改为——对边相等。
(板书中补充说明:对边相等)【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验证猜想的方法,为具体的操作指出了方向,做了引导。
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进行验证,给了他们研究的自主活动空间。
学生容易想到用直尺测量的方法,但测量容易产生误差,因此折的方法更具数学证明的意味。
】
4.教学长方形角的特征。
提问:要想知道长方形的四个角是不是直角,我们可以怎么办?(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去比一比。
)
引导学生将长方形对折再对折,指一指原来长方形的四个角在哪里。
指出:通过这样的对折,原来的四个角就重合成了一个角,所以只需要量一次。
【设计意图:教师没有让学生停留在经验的层面,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去比一比,而是引导学生将长方形对折再对折,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可以“重合成一个角”,因此只需要用三角板量一次就可以得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结论。
这里体现了思考问题方法的优化过程。
】
5.教学正方形的特征。
启发:刚才我们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认识了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
正方形的边和角的有哪些特点呢?
【设计意图:学方法,用方法,迁移学法,可谓“授人与渔”。
】
动手操作
每个学生从学具袋里拿出一个正方形纸片,在小组里合作,用不同的方法验证。
(1)发现、交流正方形的边的特点。
学生会通过对折,发现正方形对边相等。
此时,抓住时机提问:这样折,只能说明正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但刚才你们猜想的是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呀。
怎么办?
启发学生想到把正方形先对折成三角形,再对折,把正方形的四条边折合到一起。
组织每个学生实际操作,体会折的方法。
提问:通过折的方法,我们发现了什么结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交流正方形角的特征。
提问:正方形的四个角有什么特征?还需要去量4次吗?
小结: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板书)
【设计意图:有了之前的学习经验,教师较简略地处理研究正方形特征的过程,教学安排详略得当,凸显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
三、引导比较,深化认识
1.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点。
引导: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提问: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补充说明:在研究正方形边的特点时,我们已经发现,正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这也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点。
2.辨析图形。
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是正方形,哪个是长方形,为什么?
集体评讲
【设计意图:按照教材意图,没有过早地揭示长方形而后正方形的逻辑关系,但着重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点,而没有比较不同点,实际上又巧妙地孕伏了这两种图形的内在联系。
及时地安排图形辨析,引导学生运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去分析问题。
】
3.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名称。
要求:自学课本,指名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名称。
(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并板书)
谈话:数学课本的封面、课桌面也是一个长方形,同桌互相指一指哪条边是长,哪条边是宽。
提问:这些长方形的两条长边怎样?宽边呢?
四、巩固练习,加深体验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为什么拼出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注意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拼法,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到这样拼的。
【设计意图:较充分地利用教材习题资源,在引导学生深入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发展空间观念。
】
3.完成教科书“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
说一说剪出的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4.完成教科书“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动手拼一拼,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5.完成教科书“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用尺子量一量,再填一填。
6.完成教科书“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先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再量一量。
7.完成教科书“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