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生作业(论文)专用封面
论文题目: 浅谈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
任课教师姓名:陈建录
研究生姓名:郭巧云
学号:4201220000377
年级:2012级
专业:学科教学(化学)
学院(部、所):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任课教师评分:
年月日
浅谈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近年来,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由此引发了很多教育问题如男生男生弱势的现象、男生女性化、女教师单身问题等等。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原因,探讨了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造成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男女教师; 比例; 问题; 策略
2012年12月11日百里中学的孙校长为其学校的年轻女教师组织相亲的新闻,引起了极大关注,中小学男女教师例失衡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2012)》的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小学男教师所占比例愈来愈小;大城市近八成的小学教师岗位由女性把持着。
一、造成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教师职业越来越对男性缺乏吸引力加剧了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
第一、社会地位和待遇较低。中小学教师工作繁重,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过重的工作压力、过高的社会家庭期望值以及舆论的求全责备使得每个教师不堪重负。而相对来说社会地位和待遇却是比较低的。很多中小学的男教师都取不到老婆,这是造成男性不愿就读师范专业的根本原因。
第二、男性认为教师职业缺乏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多数男教师认为整天与孩子打交道没有意思,缺乏挑战性,没有成就感。同时基于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男性认为选择教师职业缺乏社会认同,被人看不起,因此较少选择师范院校。即使有一些男性当初选择了师范类专业,但想方设法选择“改行”,希望靠自己打拼来取得所谓“成就”,获得社会认同。
男女智力方面差异是造成目前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一个直接原因。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男、女两性在智力上虽然水平上是平均的,但男、女两性各有所长,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取向:感知觉方面,男性的视觉反应快;女性则听觉能力强。注意力方面,男性多定向于“物”;女性则多定向于“人”。记忆力方面,男性的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女性则机械记忆、形象记忆和情感记忆能力较强。短期记忆方面,女性也强于男性。思维方面,男性的抽象思维能力强;女性则形象思维能力高。想象力方面,男性的想象力常常带有抽象与逻辑性的色彩,而女性则往往带有具体与形象性的特点。这种结论,强化了男女学生在选择专业方面的性别刻板印象。造成大量男生除非是理科“瘸腿”,万不得已才选择文科,其他基本上都选择了理工类,而女生多垂青于人文类,尤其是语言和音乐等专业。这使得文科类教师性别构成方面失衡尤其严重[1]。
传统的不平等的社会性别观念束缚了女性的发展,使得大量女性选择师范院校和进入中小学虽然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男女平等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但传统的“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仍然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市场。表现在选择职业上,女性受不了苦、脏、累,有意识的引导她们选择更为“轻松”的工作。“不愿选择波动大、竞争激烈的行业,转而选择师范院校和进入中小学教学。
二、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不利影响
严重的性别结构失衡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由于女性教师非常集中,由此造成团体内部矛盾重重,互相猜忌,产生极大内耗,极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所谓一个女人三台戏,而相当一部分男教师不愿意在这种环境下工作。
在目前的中小学,出现男生弱势和男生女性化现象。女生学习成绩优秀,在各种考试、竞赛中超过男生;女生受老师、社会好评的比例越来越高;相反,男生担学生干部和评为三好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小,男生似乎正在成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学习上有问题的几乎都是男生[2]。很多女性化的男生反倒受到老师的欢迎。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女性化,不利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中小学教师女性化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人格培养有着潜在的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性别角色的形成,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勇气、胆量,特别是容易让一些男生少了“阳刚之气”,甚至造成个别学生心理缺陷等等。不利于学生走上社会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特别是当前,我国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便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于女性在社会化过程受种种限制,思维的创新性比男性要差。教师女性化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凡有实际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育是一种掌握种种细节的需要耐心的过程,一分钟,一小时,日复一日的循环[3]。这说明了教师在教育中作用,一个和谐的男女教师比例协调的环境是多么的重要。有关研究表明,男教师对男孩子的性别自我认同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4],男教师与女教师相比,男教师有其自身独特的性别特征,如较强的独立性、自信心和果断性,敢于创新,思维活跃,性格刚健等,这些宝贵的品质为小学中高段男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榜样。小学教师队伍中长期“阴盛阳衰”的局面使得小学男教师湮没在女教师群体中,其自身都容易发生“性别错位”。如果男教师太少,就如同一个缺少父爱的“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人格容易出现缺陷。
而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又在不同程度上迎合并强化着落后的性别观念,这就极不利于女性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同时这种失衡将导致基础教育发展的缺失和不完善,基础教育的缺失和不完善则很难培育出敢于竞争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归根到底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三、解决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要逐步提高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吸引更多优秀的男生报考师范院校。提高教师岗位的内在吸引力,让小学教师真正感受到从事教育工作的幸福与尊严。一个民族如何培养教师,尊重教师,以及在何种气氛下按照何种价值标准和自明性生活,这些都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命运[5]。所以要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政府要努力使教师职业保持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社会声望,从而使教师职业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如德国不仅把教师列为公务员,年薪也提高到4万欧元左右。美国一些州的教师收入在全美也排在前五位。我们有必要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当然,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要结合国家发展的实际,更要保证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让教师真正实现专业化、职业化,从而增强教师岗位的内在吸引力,使更多的男性优秀人才主动投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