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16章细胞间信息传递
高中生物第一册 3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生物2019人教版必修一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21高一下·湖州期末)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膜蛋白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B.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只与膜蛋白有关C. 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 胆固醇对磷脂分子的活动具有双重调节作用【答案】B【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解析】【解答】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统称为膜蛋白,膜蛋白也和磷脂分子一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A正确;B、膜蛋白中的载体蛋白与细胞膜的选择性密切相关,而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磷脂双分子层有关,B错误;C、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在水中可自发形成双层结构,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正确;D、一方面,胆固醇通过与磷脂脂肪酸链的相互作用,具有限制其运动、增加其有序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将磷脂分子隔开以增强其运动性,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2、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3、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结构特点)2.(2020高一上·顺德期中)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有()A. 磷脂、蛋白质、糖脂B. 磷脂、糖脂、胆固醇C. 磷脂、蛋白质、无机盐D. 磷脂、蛋白质、多糖、胆固醇【答案】 D【考点】细胞膜的成分【解析】【解答】由以上分析可知: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多糖、胆固醇。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的脂质还有胆固醇;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3.(2021高一下·如皋月考)磷脂双分子层能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与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有关。
该特点是()A. 既有疏水基团,又有亲水基团B. 是由单体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C. 由C,H,O,N四种元素构成D. 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答案】A【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解析】【解答】A、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头和疏水尾,而细胞膜的两侧都有水,因此推测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呈双层排列,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B、磷脂分子不属于生物大分子,B错误;C、由C、H、O、N、P五种元素构成,C错误;D、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分别是指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不是磷脂分子的特点,D错误。
高中生物学中的信息传递举例
高中生物学中的信息传递举例作者:朱龙来源:《中学生物学》2013年第06期摘要:生命系统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信息的传递,维持了生物及其环境的稳态。
本文从细胞内、细胞间、种群以及生态系统中非生命信息与生物群落之间的信息沟通,阐释了信息传递的物质基础、类型及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信息传递中图分类号:Q-49 文献标识码:E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一细胞内、不同细胞以及不同的生物体之间。
信息传递物有蛋白质、离子和激素等化学因子,也有声波、光粒子等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
通过信息传递,催促生物体顺利实现生命活动,使生命个体、群体及生命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1.细胞内的信息传递1.1以分泌蛋白为递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分泌某些化学物质的能力。
分泌出的化学物质有的是结构蛋白质,有的是功能蛋白质。
属于功能蛋白质的如细胞外酶、某些蛋白质类激素等;属于结构蛋白质如生长因子、血清蛋白和细胞外基质蛋白等。
1975年,Blobel和Dobberstein根据对信号作用的研究,正式提出了信号假说,其要点是:①分泌蛋白的合成始于细胞质中的游离的核糖体;②合成的N端信号序列露出核糖体后,靠自由碰撞与内质网膜接触,然后靠N端信号序列的疏水性插入内质网的膜;③蛋白质继续合成,并以袢环形式穿过内质网的膜;④如果合成的是分泌蛋白,除了信号被信号肽酶切除外,全部进入内质网的腔;若是膜蛋白,则由一个或多个停止转移信号将蛋白质锚定在内质网膜上。
之后信号假说得到了许多实验的支持。
在核糖体上,以mRNA的遗传密码为直接模板,将一个个氨基酸装配成为多肽链,多肽链再通过内质网的修饰和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内经进一步的加工和分装,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生命活力的蛋白质。
这些分泌蛋白以具膜小泡的形式,向细胞膜逐渐推进,有的通过细胞膜的胞吐作用排出细胞外,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分泌蛋白的行走路线为:(核糖体)分泌蛋白→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
1.2以电子流为递质1.2.1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电子传递:光能→电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着能量转换。
高中生物第一册 3 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练习(含答案)
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具有识别和免疫功能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⑤有关C. a面为膜内侧,b面为膜外侧D.③为磷脂分子亲水性头部,④为磷脂分子亲脂性尾部【答案】C【解析】图中①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润滑作用,还能参与免疫反应,故A正确;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由②、⑤蛋白质决定,故B正确;a面有糖蛋白,为细胞膜的外侧,b面无糖蛋白,为细胞膜的内侧,故C错误;③为磷脂分子亲水性头部,具有亲水性,④为磷脂分子亲脂性尾部,具有疏水性,故D正确。
2.细胞间的排斥导致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很难成功,这与下列细胞膜的哪一特点有关( )A.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具有选择透过性C.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的外侧有糖蛋白【答案】D【解析】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3.如图为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 b 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B.图中乙表示靶细胞C.图中 a 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D.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答案】A【解析】图示为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间接传递方式。
图中甲表示发出信号的细胞,乙表示靶细胞,b 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其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4.科学家揭示出电压控制的钾通道,此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它们在神经和肌肉细胞上的作用与晶体管在计算机中的作用一样。
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 A.免疫功能B.识别功能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答案】C【解析】由题干信息“此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可知,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5.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膜有保护作用B.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细胞膜都含有磷脂、蛋白质、胆固醇、少量糖类D.细胞膜都能够完成信息交流的功能【答案】C【解析】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膜在外层具有保护作用,A正确;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证了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正确;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特有成分,植物细胞膜中不含胆固醇,C错误;细胞膜还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正确。
对生命活动调节中“细胞间信息传递”的解读
教学链接2021年第1期对生命活动调节中“细胞间信息传递”的解读重庆市第八中学校(401120) 郝建仕摘要基于稳态与调节观、信息观的生物学思想观念,从5条不同的信息传递途径对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机制进行阐述和解读,并指出信息传递受阻会引起人体相关疾病产生。
关键词生物学思想观念;生命调节;信息传递;作用机制 文章编号 1005 - 2259(2021)1 -0036 - 03人教社2019年版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模块围绕生物体稳态的保持和相关 调节活动展开教学,包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 调节和植物激素调节。
每个调节机制相对独立又 共同协调完成整体生命活动,其中体液调节是联系 枢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体液调节中激 素调节的作用机制——细胞间信息传递为重点进行解读。
GPAld + NADP + +Pi由以上分析可知,新人教版的描述更加准确。
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相 关问题的比较分析,笔者发现新人教版在旧人教版 的基础上更新了一些描述,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 注人了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 认真研读不同教材,及时发现教材内容的调整,了 解不同版本教材的差异,把握生物学前沿知识,推 动新课程改革和生物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1] 汪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M ].南京:江苏省出版总社,2014.[2] 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4.1信息分子与受体1.1信息分子信息分子是生物体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一类化学物质,包括第一信使与第二信使。
由细胞分泌 调节靶细胞代谢活动的是细胞间信息分子(即第一 信使),包括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
1.2受体受体是能识别和结合信息分子,引起细胞内产[3] 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4] 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M ].8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9 -35.[5] 祝峥.药用植物学[M ]. 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02 - 104.[6]方炎明.植物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5-18.[7]Nanbo A,Kawanishi E,Yoshida R,et al. Exosomes derived from epstein-barr virus-infected cells are internalized via caveola-dependent endocytosis and promote phenotypic modulation in target cells [ J ]. J Virol ,2013 , 87(18) : 10 334 -10 347.[8 jRenard H F,Simunovic M,Lemiere J,et al. Endophilin-A2 functions in membrane scission in clathrin-independent endocytosis [J]. Nature ,2015,517 (7535) :493 - 496.[9] 陈阅增,张宗炳.普通生物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68.[10] 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陈阅增普通生物学[M ].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67 -68. ANADPH 提供能量。
信息传递特点高中生物
信息传递特点高中生物信息传递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学过程,是细胞内和细胞间特定分子之间的特殊交互方式,也是不同细胞、组织及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在维持生物组织的正常机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改变着整个生物体的功能和行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高中生物中信息传递的特点。
首先,信息传递有两种类型:化学信息传递和电信号传递。
前者是通过化学信使物质来进行信息传递,例如激素,它可以影响细胞的活动,如增加或减少蛋白质的合成速度。
后者是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它可以影响细胞的活动,如增加或减少细胞的电位。
其次,信息传递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过程:受体媒介的信息传递、非受体媒介的信息传递和移动信息传递。
受体媒介的信息传递是指激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从而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非受体媒介的信息传递是指激素与细胞内的酶相结合,从而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移动信息传递是指激素会分子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其他器官,以调节其活动。
第三,细胞和组织之间的信息传递在调节器官的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器官的活动会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这些外界刺激会使受体媒介的信息传递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器官的活动。
例如,皮质醇可以调节肾上腺皮质功能,通过受体媒介的信息传递,调节肾上腺皮质的活动,以此调节整个体内激素水平。
最后,信息传递在调节机体内各种代谢活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非受体媒介的信息传递,调节胰岛素的释放,以调节机体的血糖水平。
同样,肾上腺素可以通过移动信息传递,促进肝脏中脂肪酸的分解,以调节体内脂肪水平。
综上所述,信息传递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可以改变细胞、组织和器官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调节机体内的代谢活动。
不同的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起到各种不同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又是生物体行为和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
因此,在学习高中生物时,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发育生物学重点(修订版)
内容我修改并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内容,个人理解难免有偏差,最好回书上和课件上看,这只是参考发育生物学重点前面是问题,后面是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可能是英文的第一章3,植物发育生物学的基础及发展历程(课件)第二章1,植物极性的几个例子整个植株中存在着极性,拟南芥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地上部分是茎,叶,花,角果;地下部分主要是根和很细的根毛。
地上部分是向上(阳光)生长的,地下部分是向下(水分和养分)生长的。
另外植株的单个部分也存在着极性。
植物叶的背腹性也可认为是极性的表现,背即叶上表面(近轴面,又称阳面);腹即叶下表面(远轴面,又称阴面)。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鱼雷胚时期有RAM和SAM之分。
植物的整个植株由这两个组织发育而来,种子在萌发后,地上部分由茎尖分生组织形成,而地下部分是根尖分生组织发育而来。
1,植物的根有朝向重力方向生长的特点,茎有背离重力方向生长;2,植物地上部分茎叶的正向光性;3,植物受精卵极性导致第一次分裂不对称,多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后续分化方向各不相同,形成种子的不同器官;4,植物单个细胞中mRNA,蛋白质,细胞器的分布具有极性;5,植物细胞支架微管的不对称性;6,植物细胞在不同的部位形成不同的细胞类型。
4,环境及周边细胞对细胞分化的几个例子及位置效应(P45.46)1.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根的向重力性,茎的背重力性。
2.茎和叶的向光性,向日葵花的向太阳性3.植物种子发育,受精卵开始极性分裂,分化成不同的细胞,在经过多次有丝分裂,最后在不同的部位分别发育成盾片,第一叶茎端,根冠,胚根鞘,外胚叶4.叶片上不同部位的细胞也不相同,叶片的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组成,有很多保卫细胞。
上下表皮之间为叶肉细胞,含大量叶绿体,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叶绿体少,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
不同位置的细胞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或器官组织(位置效应)。
如:小麦的胚体的分化;棉花受精后的胚胎发育,胚乳(游离的)形成细胞胚乳后,进一步为外层紧密、内层疏松;单子叶植物中外层细胞发育成糊粉层,促进种子萌发。
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重要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重要知识点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直径小于0.2微米的细微结构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糖类)(各种膜所含蛋白质、脂质的比例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以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并不是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是根据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3种方式: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绿色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4.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5.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常用的材料:应选用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因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制备的方法:将选取的材料放入清水中,由于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将吸水涨破,再用离心的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6.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细胞癌变的指标之一是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超过正常值7.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功能: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8.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还有很多酶。
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9.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第16章 细胞因子与细胞粘附因子的测定
敏感性偏低 不能判断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二、流式细胞分析法
基本步骤
1.分离和培养待检细胞 2.细胞固定 3.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 4.染色与分析
三、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或ElisaSpot) T细胞产生CK的检测
加入淋巴细胞 CK
CK抗体包被的反应板 加入酶标的CK抗体
加入底物
四、免疫学测定方法学评价
6、趋化性因子 chemokine
• 一组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能吸引免疫细胞到免疫 应答局部,参与免疫调节和免疫病理反应。 • 该家族成员依据其分子氨基端半胱氨酸的数目及其间隔, 可分为不同的亚家族: • α亚家族 :Cys-X-Cys,如IL-8趋化中性粒细胞; • β亚家族: Cys-Cys,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趋化单核 细胞; • γ 亚家族: Cys,如淋巴细胞趋化蛋白,趋化淋巴细 胞。
细胞因子的来源
• 活化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尤其是T细胞、单核细胞/巨 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 基质细胞类: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等。 • 某些肿瘤细胞。
细胞因子分布
• 多数细胞因子是以可溶性蛋白的形 式分布于组织间质和体液中,但某 些细胞因子如TNF可以跨膜分子形式 表达于产生细胞的表面。
标本: 1.血清(血浆)、关节液、胸腔液、脑脊液或 腹腔液等体液,适用于细胞因子和可溶性黏 附因子的检测 2.细胞体外培养后的培养上清液,只适用于细 胞因子的检测 影响因素: 标本的微生物污染
ELISA
特异、简便 易于推广和标准化等优点
可同时检测大量标本且试验废弃物便于处理
细胞因子测定的首选方法
与同位素掺入法相比
测定步骤类似
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三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2.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学习重点】: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习难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课前自主学习一、信息和信息流1.信息:通常将可以传播的、、、与等称作信息。
2.信息流:生态系统中的之间,以及它们都有信息的与,能够形成,即信息流。
二、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概念:通过传递的信息实例:、、、和等来源:可以是,也可以是。
2.化学信息概念: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
实例:有机酸、生物碱、等。
3.行为信息概念:动物的行为,主要是各种,能够向或传递某种。
实例:蜜蜂跳舞;鸟类的求偶舞蹈等。
4.信息传递模式生物可以通过信息类型进行交流。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既存在于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之间。
5.信息传递三要素信息源: 。
信道:。
信息受体:。
三、信息传递作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生物种群的,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以维持生态系统的与 ________。
四、信息传递的应用1.提高农蓄产品的产量,例:模拟动物信息;延长光照时间。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化学防治、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其中防治利用到了信息传递。
五、易错辨析(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往复循环( )(2)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循环(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4)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5)鸟类突然振翅飞起对同伴报警为行为信息,通过尖锐的鸣叫报警为物理信息( )(6)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起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的作用( )(7)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课堂合作探究探究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判断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种类的方法从信息传递的途径判断。
高中生物学考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生物学考知识点总结(完整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 或RNA ,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②、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2、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 病毒和RNA 病毒(常见的RNA 病毒有:SARS病毒、(HIV)[ 引起艾滋病(AIDS )]、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P8)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 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支原体除外),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和、念珠藻及发菜)、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磨菇等)等。
蓝藻是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但也有硝化细菌等少数种类的细菌是自养型生物。
(P9)三、细胞学说的建立:1、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2、细胞学说的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三章细胞的必备结构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章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疑问及解答
新课标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疑问及解答一.物质基础1.下列物质在发挥相应的作用后,结构不会立即被破坏,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是()A.转移RNA B.抗体 C.酶 D.载体蛋白答案应该是ACD的。
但B我不是很明白,麻烦你解释一下了。
解答:①抗体不同于tRNA、载体、酶,一旦发挥作用后,自己已经与抗原难舍难分了,不能再发挥作用。
②对,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后一般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
③体液免疫形成细胞集团:已知每一个抗体分子至少有两个结合点,一个抗原分子常有多个能与抗体结合的部位,即常有多个抗原决定子,因此一个抗体可以和2个以上抗原结合,而一个抗原则可以和多个抗体结合。
于是,多个抗体和多个抗原辗转结合形成大而复杂的结合网。
如果抗原分子是可溶性蛋白质,抗体的结合就使抗原分子失去溶解性而沉淀;如果抗原分子是位于细胞上的,抗体的结合就使这些细胞凝集成团而失去活动能力,如血液凝集。
2.为什么在“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要先把载玻片烘干后才水解?解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固定细胞中各种结构在载玻片上的相对位置,以免后续处理导致位置发生变化达不到试验的目的。
3.为什么在“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要进行冲洗涂片?解答:染色剂配方中的B液应该是一种缓冲溶液,且pH等于4.6,可能是这种条件更容易着色,如果不冲洗掉盐酸的话,必然会对染色产生影响。
4.为什么在“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水解要把载玻片放进30℃的水中保温,30℃有什么意义?解答:原理中说“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30℃的温度应该是更有利于这样一些过程的发生。
5.果胶的化学成分是什么?解答:果胶是一种多糖聚合物,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与纤维一起具有结合植物组织的作用。
果胶是一种耐酸的胶凝剂和完全无毒无害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它是优良的胶凝剂、稳定剂、增稠剂、悬浮剂、乳化剂。
高中生物传递信息实例教案
高中生物传递信息实例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内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
2. 掌握信号分子在生物体内传递信息的方式。
3. 理解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机制。
4. 探究激素在生物体内调节功能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细胞内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
2. 信号分子传递信息的方式。
3. 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机制。
4. 激素在生物体内调节功能的作用。
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器材
教学内容及安排:
1. 介绍细胞内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15分钟)
- 通过投影仪展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内信号传递的过程。
2. 信号分子传递信息的方式(20分钟)
- 展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在生物体内传递信息的方式,引导学生探讨
不同类型信号分子的作用。
3. 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机制(25分钟)
- 通过实验器材展示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实验,让学生了解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机制。
4. 激素在生物体内调节功能的作用(20分钟)
- 介绍激素在生物体内调节功能的作用,学生讨论和总结激素对机体内部环境的调节作用。
5. 总结与讨论(10分钟)
-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深化对生物传递信息的理解。
教学反馈与评价:
- 帮助学生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检测学生对生物传递信息的理解程度。
细胞生物学(第五版)-第16章 细胞的社会联系
第一节 细胞连接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在细胞膜的特化区域,通过膜 蛋白、细胞骨架蛋白或者胞外基质形成的细胞与细胞之间,或 者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的连接结构。
按功能不同,细胞连接可分为3大类: 一、封闭连接(occluding junction) 二、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 三、通讯连接(communication junction)
(一) 间隙连接
除骨骼细胞和血细胞外,在几乎所有的动物细胞间专 司细胞通信的连接方式。
TK+
间
隙
连
接
TK-
1. 结构与成分
间隙连接结构示意图
豚鼠上皮细 胞冷冻蚀刻 电镜显示间 隙连接成片 分布区域
间隙连接的蛋白组成 4次跨膜的间隙连接蛋白
电突触结构示意图
神经肌肉接头 (neuromuscular junction ):神经元轴突末与肌 纤维之间的连接位点,同时也是神经冲动从轴突经突触间隙向 肌纤维传递的位点。
黏着斑
半桥粒
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
整联蛋白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在调节细胞增殖、死亡、黏着、 迁移及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整联蛋白参与的信号传递方 向有“由内向外” 及“由外向内” 两种形式
“由内向外”的信号转导:由细胞内部信号传递的启动而调节细 胞表面整联蛋白活性的方式。当细胞内信号传递启动后,PIP2 激活踝蛋白,引起踝蛋白与整联蛋白β链的结合能力增强,导致 整联蛋白胞外构象的改变(被激活)而增强与其它胞外配体的 结合能力,最后介导细胞黏着。
血液凝固和白细胞从血 液进入组织就是血小板 及白细胞的整联蛋白受 “由内向外”的信号转 导而激活后实现的。
广东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典型例题
广东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典型例题单选题1、蛋白质糖基化是指在蛋白质合成的同时或合成后,在酶的催化下寡糖链被连接在肽链特定的糖基化位点,形成糖蛋白。
在真核细胞中,这一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糖基化的蛋白质是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的B.蛋白质的糖基化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不存在于原核生物中C.在真核细胞中,几乎全部的脂质和多种重要的蛋白质都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D.在真核细胞中,高尔基体是细胞内大分子转运的枢纽也是细胞内糖类合成的工厂答案:B分析:内质网是由一层单位膜所形成的囊状、泡状和管状结构,并形成一个连续的网膜系统。
由于它靠近细胞质的内侧,故称为内质网。
A、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在内质网进行加工,蛋白质的糖基化可以在粗面内质网完成,A正确;B、蛋白质的糖基化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在原核生物中也存在,B错误;C、几乎全部的脂质和多种重要的蛋白质如糖基化蛋白质都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C正确;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大分子转运的枢纽也是细胞内糖类合成的工厂,D正确。
故选B。
2、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中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是核仁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C.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答案:C分析:细胞核的结构:1 .核膜:(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
3 .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生物化学】第16章 细胞信号转导
1. 高度专一性 2. 高度亲和力 3. 可饱和性 4. 可逆性 5. 特定的作用模式
(三)受体的分类与结构
离子通道型受体
膜受体 G蛋白偶联型受体
受体
催化型e receptor)
存在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绝大部分是镶 嵌糖蛋白。根据其结构和转换信号的方式又分 为三大类: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偶联型受 体,催化型受体和 酶偶联受体。
3.PKA的作用
(1) 对代谢的调节作用 通过对效应蛋白的磷酸化作用,实现其调
节功能。
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
目录
(1)催化型受体
受体本身是一种具有跨膜结构的酶蛋白(酪氨 酸蛋白激酶活性、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 鸟苷酸环化酶活性),如EGF、PDGF等生长因子 和胰岛素受体。
(2)酶偶联型受体 受体本身无内在的催化活性,但直接与一个
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胞浆蛋白相偶联,如干 扰素受体。
目录
三种细胞表面受体的特点
与 蛋白质功能和表达水 表达水平,调节细胞
超极化
平
分化和增殖
(二)核受体
受体位于胞浆或胞核,大多数位于胞核, 因此又称为核受体。其配体是亲脂化合物, 可穿过细胞膜(如类固醇激素),受体本身 是转录因子,通过调节某些基因的转录,产 生生物学效应。
第二节
G蛋白偶联受体的 信号传导
一、 G蛋白
是一类和GTP或GDP相结合、位于细胞膜 胞浆面的外周蛋白,由 、 、 三个亚基组 成, 可结合GTP或GDP,且具有GTP酶活性 。
化学性质 * 蛋白质和肽类(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胰
岛素等) *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如甘氨酸、甲状腺素、
肾上腺素等) * 类固醇激素(如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等) * 脂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 * 气体(如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郑州市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郑州市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下列关于细胞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A.变形虫形态的改变依赖于细胞骨架B.细胞骨架由微管和微丝等蛋白质构成C.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沿细胞骨架向细胞膜移动D.植物细胞因有细胞壁的支撑,所以不需要细胞骨架答案:D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A、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变形虫等动物细胞形态的维持依赖于细胞骨架,A正确;B、细胞骨架由微丝和微管等蛋白质构成,B正确;C、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沿细胞骨架间的细胞质基质移动,C正确;D、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支撑和保护,但细胞骨架能维持真核细胞的形态,也与细胞的物质运输等活动有关,因此植物细胞也需要细胞骨架,D错误。
故选D。
2、“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此观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上相应受体结合可实现细胞间接信息传递C.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呈双层排列与磷脂分子的结构有关D.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功能不同,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单体不同答案:D分析: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构成的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膜厚7~8nm,对于动物细胞来说,其膜外侧与外界环境相接触。
其主要功能是选择性地交换物质,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分泌与运输蛋白质。
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膜蛋白结构多样,功能多样,因此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A正确;B、激素是细胞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上相应受体结合可实现细胞间接信息传递,B正确;C、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呈双层排列与磷脂分子的结构有关,亲水性头部排列在外层,亲脂性尾部排列在内部,C正确;D、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功能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而组成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D错误。
高中生物信息传递的三个方式
高中生物信息传递的三个方式在高中生物这门课上,信息传递真是个有趣的主题,仿佛在讲一出生物界的大戏,生动有趣又千变万化。
说到信息传递,首先得提到细胞之间的“悄悄话”,这个过程就像是小朋友们在操场上传递纸条一样,充满了秘密和期待。
细胞通过化学信号互相交流,这种方式叫做“化学信号传递”。
想象一下,当一个细胞分泌出一种化学物质,就像是发出一封情书,周围的细胞们闻到这股“香味”,然后就开始响应。
于是,整个组织就像是一个紧密团结的小团队,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再说说“神经信号传递”。
这可是生物界的高速公路,简直快得飞起!神经元就像一群赛车手,在神经元之间飞驰而过,传递信息。
你想想,手一碰到热东西,立马就有信号传给大脑,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做出反应。
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就像是在玩电子游戏,操作迅速而精准。
神经细胞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结合,把信息传递得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就好比你在追赶公交,瞬间做出的决定,简直不能慢半拍。
然后,还有“细胞间接触传递”,这个过程就像是邻里之间的聊天,亲切又温暖。
细胞通过直接接触来交流信息,比如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相互“握手”。
想象一下,两个人在街上相遇,互相打招呼,然后开始聊起来。
这种直接的接触让细胞能更好地了解彼此的状态,决定接下来的合作。
这种方式虽然没有那么快,但却特别有效,保证了信息的准确传递。
细胞就像一群好朋友,彼此关心,互相关照,时不时地来个“亲密接触”。
这三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各有各的特点。
化学信号传递就像在网络上发信息,慢慢传递,耐心等待;神经信号则是快节奏的生活,瞬间反应,迅猛无比;而细胞间接触传递则是温暖的邻里关系,简单直接,彼此关心。
它们共同构成了生物体的神秘网络,让生命运作得如此顺畅,仿佛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
细胞的世界就像一个迷宫,信息在里面穿梭,连接着生命的每个角落。
无论是化学信号的细腻、神经信号的迅速,还是细胞间接触的温暖,它们都在各自的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息传递作用高中生物
信息传递作用高中生物信息传递在生物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指信息传递过程本身,而且还涉及到细胞内和细胞间的生物机制的研究。
生物信息传递是一个涉及到复杂生物体的复杂过程,它涉及到多种形式的细胞传递,如信息的传入、传出和转发。
信息传递作用对于高中生物而言,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首先,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信息传递有助于高中生物系统充分了解外界的环境,从而系统的恰当应对外界的刺激。
比如,叶绿体的光合色素能够吸收外界的荧光,激发出植物的光刺激响应,以调节植物的生理活动。
其次,信息传递在选择性迁移细胞和分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胚胎分化过程中的细胞间信号和细胞内信号。
胚胎发育过程中,必须依靠细胞间信号传递,才能使发育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以实现维持内部稳定性和外部结构完整性。
此外,信息传递还可以在激素分泌中发挥作用。
通过信息传递,细胞能够感知外界的变化,并将信息转化为生物激素分泌,从而实现婴儿身体的发育调节。
另外,信息传递作用也可以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发挥作用。
信息传递有助于细胞感知外界的刺激,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
比如,细菌的亮素信号转导系统能够感受环境光照的变化,从而调节细菌的基因表达,实现个体环境的变化。
同样,植物也能通过信息传递来感知外界的刺激,并调节基因的表达,实现个体适应环境的变化。
总之,信息传递作用在高中生物体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可以帮助生物体充分了解外界的环境,控制细胞的分化、迁移和分化,调节体内的激素分泌,以及调节基因的表达。
此外,这些过程中系统参与的信号分子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光合素、植物生长素等。
因此,为了理解多种生物过程,我们必须系统深入地研究信息传递作用发挥的作用以及其所涉及的生物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章细胞间信息传递学习目的1.了解细胞膜通道的信息传递途径。
2.了解鸟苷酸环化酶信息传递通路。
3.了解酪氨酸蛋白激酶信息传递通路。
4.熟悉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通讯方式。
5.熟悉信息分子和受体的特点。
6.熟悉依赖G蛋白的腺苷酸环化酶信息传递途径。
7.熟悉细胞内受体的信息传递途径。
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接收环境的信息变化并做出相应的生物学反应。
高等生物是由成亿个细胞组成的有机体,每个细胞已经分化成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且许多细胞并不与外界直接接触,因此多数细胞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是通过严密的细胞间信息传递来完成的,通过这种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来调节各个细胞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的稳态,适应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和生长、繁殖的需要。
如果机体的细胞间不能准确有效地进行信息传递的话,会出现新陈代谢的紊乱、稳态的打破、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
第1节细胞间信息传递方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复杂的网络通路,这其中既有局部化学介质、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化学传递方式,又有协调心肌细胞同步收缩的电传递方式,还保留着原始细胞间隙连结的直接通路。
在这些传递方式中,最重要的是化学传导方式。
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化学物质称为信息分子或信使。
根据细胞信息分子的来源方式,可分为直接信息传递和间接信息传递两大类。
一、直接信息传递直接信息传递(direct communication)是指信息分子通过相邻细胞间的连接通道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细胞的信息传递。
我们把细胞之间的这种结构称为裂隙连结(gap junction)。
关于缝隙连结裂隙连结形成的细胞间直接信息传递,对于细胞发育、分化、生长的控制有重要作用。
裂隙连结的细胞信息传递是通过Ca2+实现的。
当Ca2+水平小于10-7mol/L时,连接蛋白通道充分开放,随着Ca2+浓度提高,通道孔径逐渐缩小,若Ca2+浓度高于5×10-5mol/L 时,则通道孔关闭。
该作用可能是通过亚基发生转动和滑动而实现的。
二、间接信息传递间接信息传递(indirect communication)是指细胞产生的信息分子分泌到细胞外,经扩散或血液运送到靶细胞(target cell),信息分子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通过一定机制将信息传递到细胞内部,从而靶细胞做出相应的反应。
第2节信息分子与受体一、细胞间信息分子凡是由细胞分泌的起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统称为细胞间信息分子。
目前已知有:蛋白质和肽类(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胰岛素等),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固醇激素,脂肪衍生物,NO等。
二、细胞内信息分子在细胞内传递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统称为细胞内信号分子。
其物质组成表现为多样化,包括无机离子、脂肪衍生物、糖类衍生物、核苷酸、信号蛋白分子等。
人们习惯将cAMP、Ca2+、cGMP、DG、IP3等在细胞内传递信息的小分子化合物称为第二信使(secondary messenger)。
三、受体受体(receptor)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性识别信息分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引起细胞生物学效应改变的特殊蛋白质或糖脂。
共有两类: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称为膜受体,位于细胞内的受体称为胞内受体。
膜受体又包括①与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②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②具有鸟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受体;④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受体。
能与受体呈特异性结合的信息分子则称为配体(ligand)。
细胞间信息分子是最常见的一类配体,某些药物、毒物、维生素等也具有配体的功能。
四、受体的特点1.高度特异性是指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具有严格的选择性。
这种特异性结合无疑与二者空间结构的互补性有关。
2.高度亲和性体内信息分子的浓度一般都<10-8mol/L,但却具有极强的生物学活性,这足以说明配体和受体之间的亲和力极高。
3.结合反应的可逆性配体与受体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结合,是一种可逆的过程,当生物学效应发生后,配体与受体解离。
受体恢复功能,配体被立即灭活。
4.可饱和性细胞上的受体数目有限,当配体浓度达到一定值后,细胞的受体全部被配体结合,配体数目的继续增加,不再表现出生物学效应的增强。
5.特定的生物学效应受体在细胞的分布种类和数量具有组织特异性,因此配体与特定组织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
第3节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途径信息分子在分泌细胞分泌后,经一定的途径到达靶细胞,或者与靶细胞的膜受体结合,或者进入靶细胞内与细胞内受体结合。
信息分子与受体的结合不是目的,当这种结合的信息传递到细胞内特定的部位后,引起细胞的代谢或功能发生特异性改变才是最终的目的。
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至少存在五条途径,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一、与离子通道偶联的信息传递途径接口:见《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章二、与G蛋白偶联的信息传递途径G蛋白(G protein/GTP binding protein)是位于细胞膜胞浆一侧,能与鸟嘌呤核苷酸结合并具有水解GTP活性的蛋白质。
G蛋白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其中α亚基可以结合GDP或GTP,同时具有GT P酶的活性。
在静息时G蛋白的α亚基上结合着GDP(即G-GDP,为非活化型),受体处于与配体有高亲和力的活化状态。
(如图16-1,○A)当受体与配体结合后,与G-GDP的亲和性增高,于是便形成受体-配体-G蛋白-GDP 复合体。
该复合体形成后G蛋白的α亚基构象改变,与GDP的亲和力下降,与GTP的亲和力增大,于是GDP被胞浆中的GTP置换(即G-GTP,为活化型)。
(如图16-1,○B)在复合体完成GTP 置换的同时复合体分离为α-GTP和βγ。
α-GTP调控下游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AC)、磷脂酶C(Phospholipase,C)、Ca2+、K+通道以及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等。
(如图16-1,○C)在α-GTP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同时G蛋白水解GTP而变成α-GDP,即恢复到静息时的非活性型。
另一方面,当上述过程完成后配体与受体解离,于是受体也恢复到静息时的活化状态。
(如图16-1,○D)与G蛋白偶联有关的主要信息传递途径有:1.cAMP-蛋白激酶A途径这条途径的第二信使是cAMP。
信息分子与受体结合后,通过G蛋白调节AC的活性来控制细胞内cAMP的浓度。
细胞膜上有两类受体与该途径有关,一类是激动型受体,当信息分子与该类受体结合后,激活AC,使细胞内cAMP生成增加;另一类是抑制型受体,当信息分子与该类受体结合后,抑制AC活性,使细胞内cAMP生成减少。
与激动型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有:胰高血糖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β型肾上腺素等;与抑制型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有:乙酰胆碱(M)、α型肾上腺素、阿片肽等。
cAMP浓度增加,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
PKA 是一个四聚体,由2个催化亚基和2个调节亚基组成。
每个调节亚基上有2个结合cAMP 的位点。
当调节亚基结合cAMP后,调节亚基与催化亚基解离,游离的催化亚基才表现出其催化活性。
PKA催化一些蛋白质的丝(苏)氨酸残基的羟基磷酸化。
如图16-2。
PKA的功能PKA在体内分布广泛,可催化许多细胞内蛋白质的磷酸化。
对一些关键酶的磷酸化是调节代谢途径的快速方式,蛋白激酶A能磷酸化的酶归纳如表16—1。
表16-1 蛋白激酶A对体内代谢酶的调节作用被磷酸化的酶活性改变代谢调节磷酸化酶b激酶激活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糖原合成酶I 抑制抑制糖原合成丙酮酸激酶(肝) 抑制抑制糖酵解,有利于糖异生磷酸果糖激酶抑制抑制糖酵解,有利于糖异生激素敏感脂肪酶激活促进脂肪分解乙酰CoA羧化酶抑制抑制脂肪酸合成α—磷酸甘油转酰基酶抑制抑制脂肪合成HMGCoA还原酶抑制抑制胆固醇合成胆固醇羟化酶激活促进类固醇激素合成酪氨酸羟化酶激活促进儿茶酚胺合成蛋白激酶A还可磷酸化钙通道,引起Ca2+内流;磷酸化微管蛋白,引发细胞的分泌功能;游离的活性催化亚基进入核内,使转录调控相关蛋白的丝氨酸磷酸化,最终引起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
2.IP3-Ca2+、钙调蛋白途径这条途径的第二信使是三磷酸肌醇(IP3)、二酯酰甘油(DG)及Ca2+。
细胞膜内磷脂酰肌醇的代谢非常活跃,并且与信息转导相联系。
磷脂酰肌醇在相应激酶催化下,肌醇的4,5-位羟基磷酸化而成为磷脂酰肌醇-4,5-双磷酸,当激素(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抗利尿素等)、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5-羟色胺等)与相应受体结合后,通过G蛋白的介导,可激活磷脂酶C,后者可将PIP2水解成二脂酰甘油DG及IP3,这二者都是第二信使。
如图16-3。
IP3是小分子化合物,可进入胞液内,从而将信息转导至细胞内,在内质网(肌肉组织为肌质网)膜表面有IP3受体。
IP3受体是分子较大的四聚体,其亚基的羧基端部分构成钙通道。
当IP3与受体结合后,受体变构,钙通道开放,贮存于内质网的Ca2+释放出来,使胞液内Ca2+浓度升高;内质网的Ca2+储备枯竭后,还能激活细胞膜的钙通道,引起细胞外Ca2+内流,也使胞液内Ca2+浓度升高。
胞液Ca2+浓度升高,可诱发一系列变化。
因此,IP3的作用是通过Ca2+而实现的,而大多数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都是通过受体-IP3途径升高胞液Ca2+水平。
如前述,极大多数激素等通过IP3引起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在神经、肌肉细胞中,神经冲动可使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Ca2+内流而使胞液内Ca2+水平升高。
有些激素通过cAMP激活蛋白激酶A,后者使钙通道磷酸化而变构开放,也可导致胞液内Ca2+浓度升高。
Ca2+升高可以激活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CaM激酶)。
当钙调蛋白(CaM) 4个Ca2+结合位点结合Ca2+后,钙调蛋白变构,一些依赖Ca2+-CaM的蛋白激酶就被激活,后者的底物谱非常广,可以磷酸化许多蛋白质的丝(苏)氨酸残基,使之激活或失活。
由磷脂酶C水解PIP2,生成的DG是脂溶性,生成后仍留于细胞膜。
DG的信息传递途径引起短暂的蛋白激酶C的活化,主要与内分泌腺、外分泌腺的分泌、血管平滑肌张力的改变、物质代谢变化等有关。
三、与鸟苷酸环化酶偶联的信息传递途径该途径的第二信使是cGMP。
cGMP广泛存在于动物各组织中,其含量约为cAMP 的1/10~1/100。
cGMP由GTP在鸟苷酸环化酶(guanylate cyclase,GC)的催化下生成,其生成和降解过程如下:鸟苷酸环化酶在脑、肺、肝及肾等组织中大部分是可溶性酶,而在心血管组织细胞、小肠,精子及视网膜杆状细胞则大多数为结合型酶。
GC的激活过程和AC不同,GC的激活间接地依赖Ca2+。
Ca2+通过激活磷脂酶C和磷脂酶A2使膜磷脂水解生成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经氧化生成前列腺素而激活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