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复习课件实用
合集下载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小石潭记》复习课件(共14张PPT)
4.呈现展示分工后,各组迅速板书做 针对性准备.其他同学继续深化讨论、 准备质疑、补充。
展示内容
探究点1
探究点2 探究点3 能力提升
展示分工
8组板书
4组口头展示
点评分工
2组点评
3组组内合作板演展示 各组抢答灵活展示
点评升华:1、点评同学要语言简练准确,声音洪亮 ,面朝同 学,自然大方,注意和台下同学的互动,让台下同学能跟上自己的思路。 2、点出思路,总结规律方法用彩笔。 3、下面的同学注意倾听、积极思考,关键内容做好笔记,有不明白或有补充的 要大胆提出,勇于质疑。
一词多义: 以 全石以为底(把) 卷石底以出(而,连词) 以其境过清(因为) 乐 心乐之(以……为乐) 似与游者相乐(逗乐) 词类活用:
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牙一样) 重点语句翻译: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翻译:(四周)青翠的树木,
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连接,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⑤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翻译: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曲 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① 全石以为底 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寓情于景 记录同游者
1分钟
用红笔在学案上改错
学科班长总结:复习要点,小组状态,方法。
教师寄语:愿你像那小小的溪流,将那高高的 山峰作为生命的起点,一路跳跃,一路奔腾, 勇敢地、勇敢地奔向生活的大海……
今天你进步了吗?
达标测评
答案:1.柳宗元
2.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3.①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水特别 清澈。②(潭的)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 4.孤寂悲凉(意思对即可) 5.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抄写有误不得分)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 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说出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6.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面120步的地方,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 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身心的好去处。唐代 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 小石潭因此闻名遐迩。(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能结合文章内容,说出 小石潭的特点,表述通顺,即可)
《小石潭记复习课》课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学会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深度和内 涵。
对学生的启示和影响
审美观念的提升 通过学习《小石潭记》,学生可以念。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和美感, 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人文素养的培养
学习《小石潭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传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作品的影响和地位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的影响深远,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后世的旅游文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如今,《小石潭记》已经成为永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欣赏。
02
《小石潭记》的内容分析
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总结词
作品的美学价值
《小石潭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篇佳作,它所表现的美学价值不仅在于自然 景色的描绘,更在于作者内心世界的呈现,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领悟到 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作品所传达的美学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快节奏、高 压力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需要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而《小石潭记 》正是一剂治愈心灵的良药。
《小石潭记复习课》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小石潭记》的作者及背景 • 《小石潭记》的内容分析 • 《小石潭记》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 《小石潭记》的阅读理解与思考 • 《小石潭记》的实践应用与拓展
01
《小石潭记》的作者及背景
作者柳宗元的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现在山 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 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共同倡导唐 代古文运动,并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学会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深度和内 涵。
对学生的启示和影响
审美观念的提升 通过学习《小石潭记》,学生可以念。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和美感, 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人文素养的培养
学习《小石潭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传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作品的影响和地位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的影响深远,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后世的旅游文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如今,《小石潭记》已经成为永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欣赏。
02
《小石潭记》的内容分析
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总结词
作品的美学价值
《小石潭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篇佳作,它所表现的美学价值不仅在于自然 景色的描绘,更在于作者内心世界的呈现,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领悟到 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作品所传达的美学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快节奏、高 压力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需要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而《小石潭记 》正是一剂治愈心灵的良药。
《小石潭记复习课》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小石潭记》的作者及背景 • 《小石潭记》的内容分析 • 《小石潭记》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 《小石潭记》的阅读理解与思考 • 《小石潭记》的实践应用与拓展
01
《小石潭记》的作者及背景
作者柳宗元的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现在山 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 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共同倡导唐 代古文运动,并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小石潭记》复习课 (共46张PPT)
译文: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周围什 么也没有似 的。阳光一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 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像北斗星那样
曲折
像蛇那 样
看见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能够、可以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溪水)象北斗七星那样曲 折,又 象长蛇爬行那样弯曲,小溪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溪岸 的形状像犬牙 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的水面石头,形成水中的高地, 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 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副词,大约
好像
依靠
呆Hale Waihona Puke 的样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忽然
轻快敏捷的样子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9)乃记之而去( 离开)
(10)隶而从者( 随从)
二、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碧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连 接,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 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环绕合抱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忧伤的样子
连词,因为
凄清,冷清
停留
副词,就
离开
译文:(我)坐在小石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林围绕着,寂静寥落, 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因为这里的环 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记录下来离去了。
像北斗星那样
曲折
像蛇那 样
看见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能够、可以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溪水)象北斗七星那样曲 折,又 象长蛇爬行那样弯曲,小溪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溪岸 的形状像犬牙 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的水面石头,形成水中的高地, 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 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副词,大约
好像
依靠
呆Hale Waihona Puke 的样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忽然
轻快敏捷的样子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9)乃记之而去( 离开)
(10)隶而从者( 随从)
二、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碧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连 接,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 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环绕合抱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忧伤的样子
连词,因为
凄清,冷清
停留
副词,就
离开
译文:(我)坐在小石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林围绕着,寂静寥落, 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因为这里的环 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记录下来离去了。
《小石潭记》43张复习课件.ppt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 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 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 》《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 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 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 》《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 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 山记》 山记》 。 这些作品, 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 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水经注》 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 《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 感情的流露。 感情的流露。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 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 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 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 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 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 愤抑郁的心情。 愤抑郁的心情。
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 后面又写“ 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 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 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 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 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 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 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 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 ──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
《小石潭记》复习实用PPT课件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 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
头在哪里。
.
27
7、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 幽邃。
四面被竹子和树木环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 使得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 伤的气息。
.
24
❖ 6、用原文句子填空。
❖ 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佩环,心乐之。
❖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
❖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似与游者相乐。
❖ 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 情的: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 潭源流——潭中气氛。
❖ 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 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 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
19
❖2、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 什么手法;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
特点?
❖ 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四个方 面写小石潭的特点:
❖(1)水特别清澈;
❖(2)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3)潭岸岩石形状各异;
❖(4)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
姿。
.
20
❖3、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 了什么方法?
❖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用侧面
烘托和动静结合的方法,通过游鱼、
阳光、影子等景物静止和活动的画面
来表现潭水的清澈。鱼若“空游无所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 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
头在哪里。
.
27
7、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 幽邃。
四面被竹子和树木环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 使得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 伤的气息。
.
24
❖ 6、用原文句子填空。
❖ 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佩环,心乐之。
❖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
❖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似与游者相乐。
❖ 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 情的: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 潭源流——潭中气氛。
❖ 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 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 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
19
❖2、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 什么手法;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
特点?
❖ 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四个方 面写小石潭的特点:
❖(1)水特别清澈;
❖(2)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3)潭岸岩石形状各异;
❖(4)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
姿。
.
20
❖3、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 了什么方法?
❖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用侧面
烘托和动静结合的方法,通过游鱼、
阳光、影子等景物静止和活动的画面
来表现潭水的清澈。鱼若“空游无所
《小石潭记》复习课课件
“伐竹取道”中“ 伐”通“斩”,砍 断。
“四时俱备”中“ 时”通“季”,四 季。
“小生说之”中“ 说”通“悦”,喜 欢。
“明灭可见”中“ 见”通“现”,出 现。
03
文本内容解读与赏析
整体感知:文章结构和写作顺序
文章结构
本文采用游记体裁,按照游览顺序组 织材料,记叙了作者游览小石潭的所 见所闻,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小石潭记》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
本文写于柳宗元被贬谪永州之时 ,是其在永州期间所写的一组游 记的其中一篇。
创作背景
柳宗元在永州期间,由于身处逆 境,寄情于山水,通过对自然景 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 与忧郁。
本文的写作特点
01
02
03
描绘生动
柳宗元通过对小石潭的生 动描绘,展现出一种幽静 、清新的自然景色。
情感表达:作者心境变化及原因
作者心境变化
游览小石潭时,作者的心情由愉悦转为忧伤。这种变化反映 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作者心境变化原因
作者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然美景的宁静与美好,但同 时也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这种感受让作者感 到苦闷和无奈,最终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为由离开 了小石潭。
《小石潭记》复习 课课件
汇报人: 202X-12-22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基础知识复习 • 文本内容解读与赏析 • 拓展阅读与思考题 • 课堂互动与讨论环节设计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柳宗元及其文学成就
柳宗元
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并称“韩柳”,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文学成就
柳宗元在文学上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章应该以内容为主,形式为次要。 他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脱俗、自然婉约著称,尤其擅长山水游记和寓言故事。
《小石潭记》复习-课件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
汇报人:PPT
主题思想解析
艺术特色探讨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虚实相生,想象丰富
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对后世的影响
思想内涵:《小石潭记》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如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性的思考,对后世的文学、哲学、美学等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文化传承:《小石潭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承和弘扬,对后世的文学教育和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文化背景:如“伐竹取道”反映了古代中国文人的隐逸情怀,体现了他们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
重点字词:如“伐竹取道”、“水尤清冽”、“卷石底以出”等
解释及用法:如“伐竹取道”中的“伐”意为砍伐,“取”意为开辟;“水尤清冽”中的“尤”意为特别,“清冽”意为清凉;
语法特点:如“卷石底以出”中的“卷”和“出”是词类活用,分别意为“弯曲”和“突出”;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体会情感:游记散文往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受,注意体会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情感变化,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思考文化:游记散文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注意思考作品中体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理解作品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句子翻译与赏析
句子理解:对文章中的难懂句子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句子应用:将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句子翻译: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进行准确翻译,并解释其含义
句子赏析:对文章中的优美句子进行赏析,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
主题思想:通过对小石潭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艺术特色: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表现出小石潭的幽静、清秀、美丽,以及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受。 主题思想解析主题思想解析主题思想:通过对小石潭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艺术特色: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表现出小石潭的幽静、清秀、美丽,以及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受。 主题思想解析主题思想解析主题思想:通过对小石潭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艺术特色: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表现出小石潭的幽静、清秀、美丽,以及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受。 主题思想解析主题思想解析主题思想:通过对小石潭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艺术特色: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表现出小石潭的幽静、清秀、美丽,以及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复习(48页ppt)ppt精品课件
解词译句 5-4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提示:可:大约。 空游:在空中游动。
解词译句
5-5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提示:蒙络摇缀:覆盖缠绕,摇动下垂 。 披拂:随风飘动。
解词译句
5-6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 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提示:佁然:呆呆的样子。 俶尔:忽然。
文学常识
抢答题: 2-2、请列举 “唐宋散文八大家” 中除柳宗元以外的至少五个人物。
例: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第三轮(必答题)
读准字音
3-1请准确读出下列词语,每词读两遍。
huáng liè yǐ 篁竹 清冽 佁然不动
chí
yǔ
为坻 为屿
kān 为嵁
读准字音
3-2 请准确读出下列词语,每词读两遍。
人 教 部 编 版 八年级 下册第 10课《 小石潭 记》复 习(48 页ppt) ppt精 品课件
解词译句 5-7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神寒骨,悄怆幽邃。 提示:环合:环绕;围绕。 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人 教 部 编 版 八年级 下册第 10课《 小石潭 记》复 习(48 页ppt) ppt精 品课件
例: 《爱莲说》 《马说》
《五柳先生传》《陋室铭》……
文学常识
1-6、同“记”一样,“书”、 “歌”、“序”也分别是古代的 一种文体。请随意列举属于以上 文体的文章(两个即可)。
例:《与朱元思书》 《送东阳马生序》 《答谢中书书》《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
文学常识
1-7 介绍题目《小石潭记》写作 背景。
答题规则
必答题,答对加分,答错不减分。每轮 比赛活动分别由小组内部推荐一名参 加,计分标准:1-3号参赛者,答对加 10分;4-6号参赛者,答对加15分, 答题结束后请说明“几组几号”。
《小石潭记》复习PPT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6、文中既写鱼Leabharlann 写出了水的特点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与游者相乐(本段内容) ________
7、说明小石潭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的句子是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____________
。
怡然不动 8、写潭中静态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一、完成下列填空 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
也可以
,是属于
的范畴。
,是“唐宋八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
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他 潭、 中的第四篇。 、 ③.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
,本文是
、潭中的气氛。
二、掌握字词的音形义 ①、给下列各字注音。 篁( )竹 佩( )环( ) 然 俶( )尔 参( )差( ( )忽 斗( )折 悄( )怆( ( )互 寂寥( )
佁(
)
)
)
翕
差
②、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凛 liè( ) 翠 màn( )连 zhuì ( ) 清 chè( )
三、解释下面的单音节词
①鱼可百许头( ③影布石上( ⑤凄神寒骨( ⑦心乐之 (
) ②空游无所依( ) ④斗折蛇行( ) ) ⑥以其境过清( ⑧隶而从者(
) ) ) )
四、解释下面的双音节词 ①水尤清洌( ③佁然( ⑤往来翕忽( ⑦犬牙差互( ) )不动 ) ) ②青树翠蔓( ④俶尔( ⑥斗折( ⑧悄怆幽邃( ) )远逝 )蛇行 )
七、指出下列词语的活用现象。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 (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 八、翻译下面的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4、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7、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复习课件
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 凄凉,寒气透骨,冷清幽深。
1、落实基础:文学常识、重点 词语含义及课文翻译。 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体会 作者的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写 作手法。 3、培养学生用正确的人生态度 面对生活的困苦;提高审美情趣。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
在与游人相互逗乐。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象蛇 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石潭记(复习课)
洮南八中
赵延生
1、落实基础:文学常识、重点 词语含义及课文翻译。 2、理清课文的思态度 面对生活的困苦;提高审美情趣。
课下注释
水尤清冽
水格外清凉。尤,格外。
蒙络摇缀
遮掩、缠绕、摇动、下垂
古文复习思路
1.文学常识:作家、作品、文体。 2.课文背诵默写。 3.翻译课文,突出重点词句含义。 4.梳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5.课文艺术特点的总结归纳。 6.知识迁移、拓展和延伸。(如古文和 古文、古文和诗词、古文和实际生活、 课内和课外等之间的比较,做到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
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参与 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 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 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是 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 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
所谓情景交融,它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 文艺理论,以情景交融构成的意境是我国古 代文学作品成为上乘佳作的重要因素。它是 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 凄凉,寒气透骨,冷清幽深。
1、落实基础:文学常识、重点 词语含义及课文翻译。 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体会 作者的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写 作手法。 3、培养学生用正确的人生态度 面对生活的困苦;提高审美情趣。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
在与游人相互逗乐。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象蛇 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石潭记(复习课)
洮南八中
赵延生
1、落实基础:文学常识、重点 词语含义及课文翻译。 2、理清课文的思态度 面对生活的困苦;提高审美情趣。
课下注释
水尤清冽
水格外清凉。尤,格外。
蒙络摇缀
遮掩、缠绕、摇动、下垂
古文复习思路
1.文学常识:作家、作品、文体。 2.课文背诵默写。 3.翻译课文,突出重点词句含义。 4.梳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5.课文艺术特点的总结归纳。 6.知识迁移、拓展和延伸。(如古文和 古文、古文和诗词、古文和实际生活、 课内和课外等之间的比较,做到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
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参与 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 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 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是 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 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
所谓情景交融,它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 文艺理论,以情景交融构成的意境是我国古 代文学作品成为上乘佳作的重要因素。它是 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小石潭记》中考复习优秀课件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出现
交错不齐
像蛇一样蜿蜒前行
感知课文,疏通文意
深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环绕、围绕
凄凉
因为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凄清
离开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
跟随
曰奉壹。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下见小潭 潭西南而望
可以
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自
隶而从者
跟从
不二
乐 心乐之
以……为乐
似与游者相乐 动词,逗乐
理解概括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第1段采用了什么写作顺序来写发现小石潭 的经过,这样写有何作用?
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按照“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再 由水声寻到小潭”的游览顺序来写的,通过“闻”“伐”“取”“见”等 精准的动词写出了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不二
理解概括
4、从文章最后一段看,与作者同行的有五个人,为什么第4段还 要说“寂寥无人”?(统编教参问题探究)
其一,这种感受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外界的景象与作者贬谪后长期 的心情暗中契合,相互作用,因此作者当时沉浸在寂寥无人的心境之下,故 而有此说。
其二,这里的“无人”并不是说真的没有人,而是强调环境的寂寥和内 心的落寞。
不二
写作技巧
作者在描绘景物时善于运用多种描写和修辞手法,值得我们借鉴。请从 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修辞方法等方面,任选其一并结合语句进行赏析。
①动静结合:作者写潭中鱼“影布石上”,神态自若地“佁然不动”,这是写静,既 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写出鱼的游 动之态,这是写动,动静结合衬托出作者“心乐之”的情怀。
《小石潭记复习课》课件
• 归纳总结:对梳理出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小石潭记复习课》PPT课件”的PPT,现在准 备介绍“教学步骤和安排”,请帮我生成“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为标题的内容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的 形式,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
深入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 情感和思想内涵
03
教学内容和方法
《小石潭记》的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人 背景介绍: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寄情于山水,写下了《永州八记》,其中《小石潭记》是其中的一篇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的分析和讲解
文章结构:按照 游览顺序,介绍 小石潭的地理位 置、环境特点和 历史背景
重点:掌握《小石潭记》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理解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文学常识: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文学成就,掌握《小石潭记》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写作特点:掌握《小石潭记》的写作特点,如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等
拓展延伸:结合其他文学作品,进一步了解柳宗元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熟悉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和 艺术特色
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和主题意义
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文章结构:按照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 潭,再写潭中景物,最后写小潭源流
写作特点:多用对偶句式,语言优美,意 境深远
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体会作者对小石潭的喜爱之情
感受作者在贬谪中的孤寂心情
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内涵
讨论方式: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练习:提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 学知识
深入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 情感和思想内涵
03
教学内容和方法
《小石潭记》的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人 背景介绍: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寄情于山水,写下了《永州八记》,其中《小石潭记》是其中的一篇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的分析和讲解
文章结构:按照 游览顺序,介绍 小石潭的地理位 置、环境特点和 历史背景
重点:掌握《小石潭记》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理解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文学常识: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文学成就,掌握《小石潭记》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写作特点:掌握《小石潭记》的写作特点,如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等
拓展延伸:结合其他文学作品,进一步了解柳宗元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熟悉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和 艺术特色
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和主题意义
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文章结构:按照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 潭,再写潭中景物,最后写小潭源流
写作特点:多用对偶句式,语言优美,意 境深远
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体会作者对小石潭的喜爱之情
感受作者在贬谪中的孤寂心情
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内涵
讨论方式: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练习:提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 学知识
《小石潭记》复习课件优秀
“记”是古代一种不定文体,一 般来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件 事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的记 下来,都可以称“记”。如: 《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说” 《马说》《爱莲说》 《送东阳马生序》 “序” 《五柳先生传》 “传” 《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 “书” 《陋室铭》 “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游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 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 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时隐时现。 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 漫着忧伤的气息。
柳宗元
复 习 知 识 点
一、节奏划分 二、字词解释
三、句子翻译 四、文章内容理解
文学常识
柳宗元(773—819),字 子厚
,世称 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 柳柳州 “ “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 唐宋八大家 和思想家,是 之一,与韩愈 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 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 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 物,多所寄托。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 《柳河东集》 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 。
四、文章内容理解——理解填空
1、妙用比喻写水声 闻水声,如鸣佩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排比写石底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总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是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复习课件实用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佩环,心乐之。
❖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
❖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似与游者相乐。
❖ 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整理可版 知其源。
20
重点句子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
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
的心情。
整理版
1写的?文中突出表 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 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 情的: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 潭源流——潭中气氛。
❖ 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 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 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整理版
17
❖2、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 了什么方法?
❖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用侧面
烘托和动静结合的方法,通过游鱼、
阳光、影子等景物静止和活动的画面
来表现潭水的清澈。鱼若“空游无所
依”,“影布石上”以及游人清晰地
看到鱼在水中的活动,整段话没有一
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
面,但又无处不在整理写版 水。
❖4、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整理版
12
❖5、日光下彻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6、俶尔远逝
❖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7、潭西南而望
❖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8、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七星那样
《小石潭记》复习ppt课件
链接中考
1 文章写景动静结合;第①段中;作者分别写了哪 几种动态的景物 3分
答案:水 树 蔓
2 请你尝试为小石潭景区入口题写一副对联 2分 参考答案: 赏心悦目潭中景 凄神寒骨胸间情
2013昌平一模
•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 1佁然不动 佁然: • 2伐竹取道 伐竹: •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2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14 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觉得其境过清
密云2
•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 1佁然不动 • 2其岸势犬牙差互 •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14 请你根据第④段的内容;说出小石潭不可
久居的原因 2分
2012密云2
• 12 1呆呆的样子 2交相错杂共2分 共2道小 题;每小题1分
• 13 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 前行;时隐时现
• 2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 共4分 共2道小题;每小题2分
• 14 答案要点:1环境冷清 2作者内心感到凄 寒 共2分 共2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答出凄神 寒骨;悄怆幽邃意思的就可得分
情
忧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知人论世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时艰不可济; 贫病交加;老母病故;居处遭火 作者游览小石 潭并非出于闲情逸致 而是试图寄情山水 摆 脱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郁心情 消解忧愁 小 石潭清幽宁静的气氛引发了他情感上的共鸣; 使他一度沉迷其中 然而他的内心充满着政 治失意;壮志难酬的苦闷;使暂时获得的快乐 和喜悦转瞬即逝;内心的悲凉和苦闷重又翻 滚而来
复习总结小石潭记精选ppt
小石潭记
复习 课
格林
.
1
复习目标
1、巩固基础知识; 2、加深阅读理解。
关于文体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 是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 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常用的艺 术表现手法是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
3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山
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
表目的:用来,来
以 连词 表结果:以致
表顺承,相当“而”或不译
动词:认为、以为
副词:同“已”
助词:和方位名词连用,可以不翻译
.
11
重点句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近岸,卷石底以出: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其岸势犬牙差互: 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是点,体现作者的感知。
2、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 ”是远,
“下见小潭 ”是近,多层次展现小潭的景致。
3、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是静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
潭”中是鱼动可,百更许显头环,境皆的若雅空静游。无所依
4、虚日实光结下合澈。,如影写布水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与民同乐 《岳阳楼记》主要突出一个“忧”字。
——先忧后乐
.
20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穷亦能心系天下。
.
21
表达方式
❖相同点:运用记叙、描写、抒
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
22
思考:从写景特点上
比较阅读《小石潭记》、《岳阳楼 记》、《醉翁亭记》有何异同?
复习 课
格林
.
1
复习目标
1、巩固基础知识; 2、加深阅读理解。
关于文体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 是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 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常用的艺 术表现手法是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
3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山
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
表目的:用来,来
以 连词 表结果:以致
表顺承,相当“而”或不译
动词:认为、以为
副词:同“已”
助词:和方位名词连用,可以不翻译
.
11
重点句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近岸,卷石底以出: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其岸势犬牙差互: 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是点,体现作者的感知。
2、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 ”是远,
“下见小潭 ”是近,多层次展现小潭的景致。
3、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是静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
潭”中是鱼动可,百更许显头环,境皆的若雅空静游。无所依
4、虚日实光结下合澈。,如影写布水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与民同乐 《岳阳楼记》主要突出一个“忧”字。
——先忧后乐
.
20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穷亦能心系天下。
.
21
表达方式
❖相同点:运用记叙、描写、抒
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
22
思考:从写景特点上
比较阅读《小石潭记》、《岳阳楼 记》、《醉翁亭记》有何异同?
小石潭记复习 ppt课件
• 5、写鱼的静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 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写鱼动态的句子: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6、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文章的 点睛之笔)
小石潭记复习
14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 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 的整体 感受是什么?
文言词语3——其他
格外
小岛
• 1、水尤清冽
• 2、为坻,为屿,为嵁
• 3、佁然不动
• 4、悄怆幽邃
• 5、以其境过清
• 6、记之而去
• 7、隶而从者
不平的岩石
呆呆的样子 忧伤的样子
随从
离开
小石潭记复习
凄清
10
句子翻译1
•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挂在身上 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 高兴。
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具体:发 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文 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幽静的特点,具体为: 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整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2、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 什么?
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 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 忽。
•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静止不动。 又忽然向远处游走,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 同欢乐。
• 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 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时隐时现。
• 6、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文章的 点睛之笔)
小石潭记复习
14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 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 的整体 感受是什么?
文言词语3——其他
格外
小岛
• 1、水尤清冽
• 2、为坻,为屿,为嵁
• 3、佁然不动
• 4、悄怆幽邃
• 5、以其境过清
• 6、记之而去
• 7、隶而从者
不平的岩石
呆呆的样子 忧伤的样子
随从
离开
小石潭记复习
凄清
10
句子翻译1
•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挂在身上 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 高兴。
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具体:发 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文 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幽静的特点,具体为: 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整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2、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 什么?
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 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 忽。
•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静止不动。 又忽然向远处游走,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 同欢乐。
• 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 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时隐时现。
《小石潭记》复习ppt课件
• 整体感知课文: • 概括段意: • 第一部分(1段):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
石、树等. • 第二部分 (2~3段):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
写到了小溪的走势. • 第2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 第3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 第三部分(4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 第四部分(5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huáng( 篁 )竹 清liè( 冽 )
卷石底以出( quán ) 为坻( chí )
青树翠蔓 ( màn ) 为嵁( kān )
蒙络摇缀( méng ) 参差披拂(cēn cī)
佁然不动( yǐ ) 俶尔远逝( chù ) 往来翕忽( xī ) 犬牙差互( cī )
寂liáo( 寥 )无人 ( 凄 )神寒骨
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古今异义
1乃记之而去 2小生
古,离开;今,前往
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词类活用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下见小潭 • 皆若空游无所依 • 日光下澈 • 斗折蛇行 • 其岸势犬牙差互 • 心乐之 • 凄神寒骨
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明确:“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 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 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体会文中的“动”与“静”
明确:① 游鱼的“佁然不动”及“俶尔远逝” 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 ② 写小溪.就小溪本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 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 像蛇爬行那样,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 一动来描写小溪.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生字词
❖篁(huáng)洌( liè )坻( chí ) ❖屿( yǔ )嵁( kān )佁( yǐ ) ❖俶( chù )翕( xī )邃( suì) ❖龚(gōng )参差( cēn )( cī ) ❖差互( cī )悄怆( qiǎo )(chuàng)
三、重点实词
❖隔篁竹 ❖如鸣佩环 ❖伐竹取道 ❖水尤清冽 ❖为坻 ❖为屿 ❖为嵁 ❖青树翠蔓
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几步听 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和尚说: “这是瀑布的声音。”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 就看见了瀑布。瀑布在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
谷 ,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 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 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 的最壮观的景色了。游人们有的人坐,有的人靠着岩 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 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
❖3、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 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 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 解释?)
❖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 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 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 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
❖ 6、用原文句子填空。 ❖ 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 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 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 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2、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 了什么方法?
❖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用侧面 烘托和动静结合的方法,通过游鱼、 阳光、影子等景物静止和活动的画面 来表现潭水的清澈。鱼若“空游无所 依”,“影布石上”以及游人清晰地 看到鱼在水中的活动,整段话没有一 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 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
练习四 ⑴猜字谜:
①石字出头不是右 ②甜咸苦辣各味皆备 ③一杯一杯不落空
⑵仿照“甜咸苦辣各味皆备”(谜底:口)的 方式,从“木”“心”“二”“人”中选一 个字为谜底,用“××××××都有”的句 式,设计一个谜面。(3分)
谜底:_木__谜面:_杨__柳__樟__槐_村__村__都__有___ 桌椅橱柜样样都有
❖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 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显得对岸浓荫森森, 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远远望去象一片荠菜。水光 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彻,神清气爽。从 青羊宫以西,从三处地方溪流汇合在一起,上面建 有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灌县, 或者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
还留恋不想回去。
❖ 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行的细 而美、长而弯,所见像套连的圈儿、像开口的玉环、 像带子、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像明镜、像碧玉、 像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 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 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 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
❖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全石以为底 以(为):把……(作为) ❖卷石底以出 以:相当“而”,表承接,不
译。 ❖以其境过清 以:因为
❖而
❖记之而去 (表顺承,不译。) ❖隶而从者 (表并列,不译。)
❖潭西南而望 (表修饰,不译。)
五、古今异义词
❖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 今义:往)
❖崔氏二小生(古义:青年,后生 今义:戏
成林的竹子 发出的声音 这里指开辟 特别 水中高地 小岛 不平的岩石 翠绿的茎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斗折蛇行
❖覆盖、缠绕、摇动、连结 ❖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映 ❖愣住的样子 ❖忽然 ❖轻快敏捷 ❖曲折
❖明灭可见
❖或现或隐
❖其岸势犬牙差互 ❖相互交错
❖ 海瑞,字汝贤,琼山(今海南)人。乡试
中了举人。进入京城,朝廷任命他南平教谕 (学官名)。”改任淳安知县。穿布袍,吃粗 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总督(官职名) 胡宗宪曾经对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母亲 作寿,买了两斤肉。”胡宗宪的二子经过淳安 县,被驿馆的官员惹恼,把官员倒挂起来。海 瑞说:“从前胡大人公管理部下,明令所经过 的地方,地方官员招待他们不要铺张。如今此 人行李装备很丰厚,一定不是胡公子。”罚了 他好几千两银子,收在官库里,派人骑马禀告 胡宗宪,胡宗宪无法给他施加罪名。
考,推弘动扬中华汉文字化文发展化而,举传办承的。华夏文明。
人:你俩他们位位都有
心:思念感恩想想都有
6.“我爱你,汉字”综合实践活动。
(5分)
(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
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
“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
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
感。“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
断它的字义:
▲
(1分)
❖ (2)【汉字传承】5月31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 幕。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 容。(每空2分,计4分)
小石潭记(复习课)
❖ 一、文学常识
❖ 二、生字词
复
❖ 三、重点实词
习
❖ 四、重点虚词
知 识
❖ 五、古今异义词 ❖ 六、一词多义 ❖ 七、词类活用
点
❖ 八、通假字
❖ 九、特殊句式
❖ 十、文章内容理解
一、文学常识
❖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 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 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 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 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柳宗元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 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 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 所寄托。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 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如鸣佩环,心乐之。 ❖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 ❖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似与游者相乐。 ❖ 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重点句子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七星那样
❖
蛇:像长蛇爬行那样
❖9、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10、凄神寒骨
❖形容词使动用法 凄:使…感到凄凉
❖
寒:使…感到寒冷
❖11、近岸
❖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九、特殊句式
❖1、如鸣佩环
倒 ❖(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装
❖2、全石以为底 ❖(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
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闻水声(古义:听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不可久居(古义:停留 今义:住)
❖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 今义:可以 )
❖隶而从者(古义:随从 今义:奴隶,隶属)
六、一词多义
❖ 1、乐 ❖心乐之 (以......为乐) ❖ 似与游者相乐(逗乐) ❖ 2、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不可久居 (能) ❖ 3、清 ❖水尤清洌 (清澈) ❖以其境过清 (凄清)
仔细揣摩下面的两个语句的内容 和写法,请从 “舒”“起”“加”“迟”中任 选一个字仿写一个句子。
例:债:欠了别人的,就要偿还, 这是做人的“责“任。
恢:哪怕是失败的
“心”“灰”,也能燃起希望的 火焰。
“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获得 快
乐。
“起”:人生的每一次提升,都是自己 “走”
出来的。
赏月的惊喜 漫步的悠闲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豁达
❖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 共同谈论赞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 清流明澈见底,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 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 竹子,四季长存。每当早晨,夜雾将要 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 当傍晚,夕阳快要落山了,可见到水中 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 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 身这奇片美的山水之中。
练习三
将某些字拆开,常有一些联想,下列不正确的联想是( B )
A"路"是由"足"和"各"组成,说明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 出来的. B"怒"是由"奴"和"心"组成,说明奴隶只能用心去愤怒. C"功"是由"工"和"力"组成,说明出工出力才能有所成 功. D"悟"是由"心"和"吾"组成,说明用心才能有所领悟.
❖不可知其源 ❖能;源头
❖寂寥无人
❖寂静
❖悄怆幽邃
❖悲伤;深远
❖以其境过清 ❖凄清
❖不可久居
❖留,停留
❖乃记之而去 ❖离开
❖隶而从者
❖随从
四、重点虚词
❖之
❖心乐之 (它,指上文“如鸣佩环”的水声) ❖乃记之而去 (代词,指代小石潭的景物)
❖其
❖其岸势犬牙差互 (指示代词,那) ❖以其境过清 (指示代词,那种) ❖ 不可知其源(代词,它的,指溪水的)
七、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3、心乐之 ❖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4、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5、日光下彻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6、俶尔远逝
❖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7、潭西南而望
❖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