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史复习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史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小学:“小学”就是我国古代语言学,研究对象是文字。传统“小学”分为三门:

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清末章太炎认为“小学”之名不确切,主张改为“语言文字之学”。这就标志现代语言学的开始。

2.急就篇:也称《急就章》。作者西汉史游。急就,就是速成的意思。秦汉时的识字教材到现在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只有该书,是现存最早的识字课本。

3.古文经学:儒家经学中的学术流派之一,西汉前期,由于拆除老房,先秦时代用大篆写的古文经书时有发现。这些新发现的经典就叫做“古文经”。

4.通语:或称凡语、凡通语、通名等,是杨雄《方言》一书用来指西汉时没有地域限制,通行比较广的共同语的术语。

5.声训:传统训诂方法之一,用音同或音近的字进行词义解释就是所谓的声训。

6.反切:一种注音方法,出现于东汉末,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

7.等韵学:传统音韵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宋代兴起的研究汉语发音方法和发音原

理的科学。由于突出的特点在于用“等”的概念分析字音,根据韵母开口度的大小把韵母分成四等,因此,这门学科便被称为“等韵学”,简称“等韵”。

8.说文四大家:清代乾隆嘉靖时期,《说文》研究风起云涌,成一时风尚。《说文》研

究者多达二百余人,说文专家也有数十人之多,而朱骏声、段玉裁、桂馥、王筠同被学术界誉为“《说文》四大家”。

9.高本汉:瑞典人西欧汉学家。1910年3月至1912年前往中国进行方言调查。主要

著作有《中国音韵学研究》等。运用西方语言学理论研究古汉语,构拟了汉语中古音和上古音,首开中国声韵学研究之先驱。

10.甲骨学四堂: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

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这四堂基本上代表了1949之前甲骨学研究的历程与成绩,被誉为甲骨学研究的一代宗师。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古代韵图分为哪三派?

答:第一类,《韵镜》《七音略》。共分43图,字音分开合二呼,每呼分为四等。第二类,《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和《切韵指南》,把韵目合并为20图或24图。第三类,明代

梅膺祚《字汇》后面所附的韵书、《康熙字典》前面所附的韵书、清代潘耒《类音》,这类韵书有人称为明清派。

2.简述汉代四大语言学专著的作者及书名的含义?

答:(1)《尔雅》第一部语言学专著,训诂学之始作为书名,作者不详。“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2)《方言》西汉扬雄,方言学第一部著作,训诂著作。内容主要是“别国方言”,所以简称《方言》。(3)《说文》东汉许慎,古代第一部字典(字书),文字学之始。“说文解字”就是说解文字的意思,这四个字告诉读者,这部书由“文字”

和“说解”两部分组成。(4)《释名》东汉刘熙,第一部汉语语源学著作,声训专著,训诂著作。释名的意思就是解释事物之名。

3.简述韵书产生的原因。

答:(1)反切是韵书的基础。反切这种注音方法为编写韵书创造了条件。(2)汉语四声的发现为韵书的编写提供了重要条件。(3)文学界讲求声律的风尚促进了韵书的繁荣。

4.高本汉重建中古汉语的时候,运用了哪几个方面的材料?

答:1)韵书和韵图。韵书指的是《广韵》。他研究了其中的韵部和反切,把它看成《切韵》系统的反映。韵图他用的是《康熙字典》卷首的《等韵切音指南》。2)汉语方言。他调查了超过33种方言。他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所收集的方言资料,后来成为他重构古代汉语语音的资源之一。3)外语借词。高本汉运用的外语借词主要有四种:日译吴音、日译汉音、朝鲜借词、越南借词。

5.中原音韵反映了什么时候的语音系统?他的重要贡献是什么?

答:《中原音韵》是以元代中原实际语音为依据的一部韵书。一是韵分19部。二是平分阴阳。三是入派三声。

6.简述陆法言《切韵》的写作过程以及编著目的?

答:过程:根据《切韵序》可知,开皇初年,陆法言父亲在朝廷作官时,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饮酒,席间谈起了语音问题,他们议定编一部既可供写诗作赋时选韵,又可供读书时审音辨韵的韵书。陆法言参与了讨论,充当了这次谈话的记录员。十八年后陆法言回归故里,于是便“屏居山野”,专心致志地编纂和修订他的韵书—《切韵》。目的:一方面为了作诗用韵,要求从宽;另一方面为了语音的审音、正音,要求从严。

7.简述清代语言学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答:其一,由于社会的发展,思想的提高。其二,清代讲究学术上的师承,使优良传统递相接受。其三,清代学者具有民主讨论的优良学风。其四,清代学者的研究方法是比较科学的。

8.简述朱骏声《说文》研究的内容和贡献。

答:内容:《说文通训定声》,本书18卷,包含说文、通训、定声三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包括字形、字义与字音。第一是说文,以字形为主。第二是通训,专讲字义(词义)。第三是定声,专讲字音。贡献:1)全面解释词义。既分析了词的本义,又区分出文字的引申义和假借义,全面地研究了字(词)义。2)韵部排列法。《说文通训定声》的编排自成体

系,他不采用《说文》540部,而是用古韵十八部来排列。3)材料丰富。朱氏每下一个定义,一定要有真凭实据。

三论述题

1.试述清代古音研究的辉煌成就。

答:古韵分部从清初顾炎武开始,经过数十位语言学家三百多年的努力,取得辉煌成。顾炎武:《音学五书》分古韵为十部,离析唐韵,用入声配阴声。江永:《古韵标准》。归纳《诗经》韵例。分古韵十三部,以入声兼配阴阳,注重审音。戴震:《声类表》,分25部,入声独立,提出阴阳入对转,分祭部。段玉裁《六书音均表》,分17部,“支、脂、之”分部,同声必同部。孔广森:《诗声类》18部,提出阴阳对转,东、冬分部,古无入声。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分古韵21部,晚年增加一部,分古韵22部。江有诰《音学十书》,分古韵21部。章炳麟《文始》,分古韵23部,纠正江、王分部。黄侃《音略》,分古韵28部,修正江、王分部。

清代对上古声母的研究情况:清代钱大昕首先注意研究古声母。他的研究成绩,主要有以下几点:提出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以为学术界所公认。此外,(1)章炳麟提出“娘、日”二母归泥说。(2)黄侃提出上古时期无正齿音(照穿床审禅)。(3)曾运乾提出上古时期无“喻”母。

清代对上古声调研究情况:段玉裁认为古无去声,江有诰第一个肯定提出古音有四声。

2.试述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的内容及其在音韵学史上的影响。

答:一分韵。作者按照北曲作品的实际用韵情况和大都(即今北京)的实际语音系统,把曲辞里常用的5866个韵脚字按照当时使用的官话语音(他称之为“中原之音”)分成19个韵部,编成一个曲韵韵谱。《中原音韵》19韵的韵母各用两个字表示:1东钟2江阳3支思4齐微5鱼模6皆来7真文8寒山9桓欢10先天11萧豪12歌戈13家麻14车遮15庚青16尤侯17侵寻18监咸19廉纤

二为发现平声分为阴阳。平分阴阳是指平声分成阴平和阳平两类。其条件是声母的清浊,清声母(包括全清次清)的平声字归阴平,浊声母(包括全浊次浊)的平声字归阳平。

三为入声派入三声。入声在北方话中很早就开始发生变化,在宋词中已有反映,因此到了元杂剧时代,这种入声的变化自然地反映到了文学创作上。于是周德清根据这些情况总结出“入派三声”的规律来。中古的入声字被分别附于平、上、去声之后,称作“入派三声”。入声字发展到元代基本上消灭了,周德清第一个揭示了这一语音现象。

《中原音韵》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1)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源头和基础。为现代汉语普通话奠定了基础,在汉语语音史上有很大的价值。虽然韵书本为戏曲而作,然而他的贡献却远远越出了这个范围。

(2)《中原音韵》是汉语音韵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它是根据北曲用韵分析整理归纳而成的一部韵书,全部根据当时北方话的实际语音编写而成,完全摆脱了传统的古韵书束缚。周德熙具有发展的眼光,认为在元代,还动辄引《中原音韵》是对传统韵书的彻底革新。

(3)《中原音韵》是为北曲用韵而作,是第一部北曲韵书,用于纠正作曲家用韵不一。成书后,作曲、唱曲都有了规范。戏曲家作曲,演员的唱曲,也都是依据《中原音韵》。这就促进了戏曲用韵的统一。

总之,《中原音韵》在中国古代韵书发展史上形成了独立的一派,即与《切韵》系列相对的北音韵书。后来的《洪武正韵》《韵略易通》等,实际上都属于北音韵书这一系列。

3.试述《说文解字》下语言学史上的成就和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