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内容要求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
重点在于认识自我、学会研究、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在初阶段,应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研究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初步感受研究知识的乐趣,重点培养研究惯的养成,以及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
此外,还应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研究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
在中阶段,应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激发研究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自信,乐于研究。
同时,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
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在研究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及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研究与兴趣、娱乐之间的矛盾。
在高阶段,应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同时,适应中学阶段的研究环境和研究要求,培养正确的研究观念,发展研究能力,改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效率。
此外,还应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
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人生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帮助他们成为有意义的人。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掌握研究策略,开发研究潜能,提高研究效率,积极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以帮助他们在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正确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4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历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主要工作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继续加强心理健康兼职教师的进阶培训,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
同时,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设立多种咨询途径:心灵屋;“心语热线”,进行电话咨询辅导;红领巾广播;心理辅导专题讲座等。
并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二会一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
所以,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利用家长学校活动(如家长会、家访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目标【十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目标【十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目标【精选十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先做一份教育工作计划,开个好头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目标(精选篇1)认真贯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与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1、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良好的心态快乐学习、生活。
二、本学年具体工作计划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由心理健康工作组共同协作完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认真执行《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和示范校评估标准》,认真完成上海市心理达标校复评工作,为学校心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教育的书籍、报刊,不断充实自己,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2)支持心理辅导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提高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专业素质和品性修养;(3)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区级及校本培训;3、课程的设置(1)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四年级开设心理课程,使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和区幸福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3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第一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标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学校也越来越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有目的、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传授和引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本篇文章将探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一、意义1.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面对心理压力、逆境和困难时,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调适自己的情绪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弱,常见问题包括焦虑、抑郁、自卑、暴躁等。
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情绪调节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更有信心地面对挑战和压力。
2.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他们未来成长的基础保障。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身体发育、心理成长和社会适应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的心态。
3.预防和减轻一些心理障碍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为学生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预防和减轻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二、目标1.教育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心理态度,养成科学、健康、向善的人生价值观。
学生应该正确看待自我,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准则、信仰和道德观念。
2.提高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情感管理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困难的情况时,能够客观冷静、有效应对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重视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情感的本质和特点,提高认知、情绪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情感调节,自我放松,调动积极情绪,化解情绪困扰。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指在面对各种问题时,通过分析与思考,掌握和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技能,解决与未知和复杂问题。
2023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一、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重视学生心理团体辅导工作。
4、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做好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6、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内容要求:1、学习心理与智能发展指导(I)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信心。
(2)引导学生形成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习策略的辅导,包括阅读、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自我监控等策略。
(5)特殊时段的学习心理调适。
如竞赛前夕、升学考试前夕。
2、情绪、情感、情操教育(1)认识情绪的丰富多样性与易变性。
学会认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2)掌握控制、表达、发泄情绪的适当方式与合理途径。
(3)学会保持积极心境的方法。
3、坚强意志与承受挫折的教育(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4、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及性教育(1)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学会正常人际交往,与同学、老师、家长良好关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下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实施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了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内容,保障教育效果,制定本内容指南。
小学阶段教育目标:帮助学生提高适应校园生活的能力;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树立集体意识、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和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悦纳自己,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和表达情绪,塑造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
O1小学低年级1.适应环境: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
【参考主题】我们的校园;我的小学生活;我的老师;我的新朋友。
2.认识自我: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表,初步学会自我控制,树立纪律意识。
【参考主题】我的外表;管住自己我能行。
3.学习心理: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参考主题】学习要有好习惯;我是学习小主人;我会专心听课;克服拖拉;善于发现;学习用处多。
4.自信心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优点,初步感受乐于尝试的积极体验。
【参考主题】我是一个顶呱呱的人;闪光的我。
5.人际交往: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在谦让、友善中感受友情。
【参考主题】友善朋友多;主动说对不起;分清“借”和“拿”;学会倾听。
6.情绪调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体验并初步学会表达情绪。
【参考主题】认识我的情绪;拥抱快乐;情绪红绿灯。
02小学中年级1.学习心理: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乐于学习。
【参考主题上我会聆听;考考你的眼力;插上想象的翅膀;养成记忆好习惯。
2.认识自我: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参考主题】老师眼中的我;爸爸妈妈眼中的我;这就是我;我是独一无二的;自信心训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情感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支持。
该指导纲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教育目标: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教育内容:指导纲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和说明,包括情感管理、人际交往、压力调适、情绪管理、心理成长等多个方面。
3. 教育策略:指导纲要提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强调了导师制、学习小组、心理咨询、学生社团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4. 教育保障:指导纲要要求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需
求,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也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更好的实施方案和支持。
希望各地学校和教师能够认真贯彻指导纲要的要求,切实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培养成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文章阅读网: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安排,协调,检查,指导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学校决定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王登谭任组长,郑新峰、张兰芳、李建成、王仲才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由白彦革、高文国任办公室主任,中小学全体班主任均为成员。
学校要把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心理需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新理念,切实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使学校成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使教师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为他们的成人成才奠定基础。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培养成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各种素质全面提高,其教育内容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主动学习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和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使他们把学习当着一种快乐和享受。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时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也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多方面的,包括促进儿童的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培养积极的情绪态度、引导和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等等。
首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儿童的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情感和社交能力对于他们的日常交往和学习都至关重要。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们可以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要,并掌握一些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的技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其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旨在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态度。
在成长过程中,儿童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比如焦虑、沮丧、愤怒等。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们可以学习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处理情绪问题,并培养积极的情绪态度,使他们能够更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此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引导和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它能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自我认知、增强抵御外界负面影响的能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们可以学习如何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从而建立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的来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多方面的,旨在帮助儿童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每个儿童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教育。
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困扰和问题,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指导。
本指导纲要旨在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进一步科学地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学生的心理和谐健康,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是促进学生的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三是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四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五是预防和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技能和心理健康态度等方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包括课堂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测试等多种形式。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心理态度和行为惯。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和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由学校和家庭共同负责,形成合力。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家庭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同时,社会各方面也应该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关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制
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业、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压力。
因此,建立健全,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制的目标1.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2. 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 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心理教育水平,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4.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制的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预防,同时对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2. 全员参与,全程关注。
全体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
3. 个别化教育,个性化关怀。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4. 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
整合家庭、学校、社会资源,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制的具体措施1.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学校应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选拔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同时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教育能力。
3.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保证每周至少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沙龙、心理剧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
5. 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
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6. 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7.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中⼩学⼼理健康教育实施⽅案 中⼩学⼼理健康教育的⽬标主要通过中⼩学⼼理健康课程来实现。
下⾯是⼩编精⼼为你准备的中⼩学⼼理健康教育实施⽅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学⼼理健康教育实施⽅案篇1 ⼀、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学⼼理健康教育的若⼲意见》(XX年9⽉)及《中⼩学⽣⼼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XX年9⽉)为指导,坚持育⼈为本,根据中⼩学⽣⽣理、⼼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法,培养中⼩学⽣良好的⼼理素质,促进他们⾝⼼全⾯和谐发展。
⼆.⼼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学校将组成由张家庆校长为组长的⼼理健康教育领导⼩组,并逐渐形成以政教处、团总⽀、少先⼤队、各班班主任以及思想政治课教师为⾻⼲,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理健康教育⼯作体制。
三、确⽴⽬标 中⼩学⼼理健康教育的直接⽬标是提⾼全体学⽣的⼼理素质,最终⽬标是促进学⽣⼈格的健全发展。
依据教育部及省、市教育部门对⼼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运⽤⼼理学理论,结合学⽣实际,确⽴我校的具体⼯作⽬标如下: 1、了解⾃我,接纳⾃我 ⽬前普遍存在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优劣标准的情况,导致不少学⽣⾃我形象偏低,⾃信⼼不⾜,严重阻碍着学⽣的素质成长。
针对这⼀现象,⼼育⼯作应注重帮助学⽣了解⾃我,接纳⾃我,对⾃我的形象进⾏整体认识,让学⽣从学业⾃我形象、社会⾃我形象、情绪⾃我形象、体能⾃我形象等⽅⾯进⾏整体认识,找出⾃⼰的优势与劣态;帮助学⽣⾃尊、⾃爱、⾃强、⾃⽴,树⽴⾃信⼼。
发挥出⾃⼰的潜能,实现⼈⽣价值。
2、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 当前由于学习适应性不强,⽽沦为学业不良的学⽣⽇渐增多,培养学⽣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就显得⽇趋重要。
⼼育⼯作应致⼒于开展协助学⽣制定学习计划,寻求适合的学习⽅法,养成独⽴思考,刻苦钻研,集中精⼒,⼼⽆旁骛的学习品质以及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等⽅⾯的⼯作,以达到促进其有效学习的⽬的。
3、养成理想的⼈际交往习惯 理想的⼈际交往习惯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不可或缺的条件,⼈际交往的适应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格的发展,也影响着其在社会中的⽣存和发展,当前学⽣由于缺乏良好的⼈际交往习惯,可导致亲⼦、师⽣和同伴间的冲突不断增加。
(完整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2年修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2年修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
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进一步科学地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认真总结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纲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
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完整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及内容要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及内容要求一、小学阶段(一)小学生特点1、开始步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接受学校纪律的约束和学校管理,接触系统的学习;2、开始掌握规范的、书面的语言,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逻辑的思维;3、开始有同学、集体的观念,参与集体的学习、活动的生活,有意识的人际心理行为。
(二)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目标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提高学习兴趣、动机和自觉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分析、思维的能力。
2、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人格个性。
3、通过课堂教学和班级活动,从理性和感性上塑造他们的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
(三)小学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年级目标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校园生活、集体生活、学习生活;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培养学生角色意识、群体意识、学习意识、纪律意识和行为规范意识。
●教育内容(适应、意识、行为)1.这是我们的校园(适应校园、适应环境)2.我成为小学生了(学生意识、角色意识)3.新老师、新同学、新朋友(适应群体、适应集体)4.课堂是知识的海洋(适应课堂、适应学习)5.我是一个顶呱呱的人(激发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6.管住自己养成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7.校园“红灯”与“绿灯”(纪律意识、行为意识)8.克服不安、孤独、恐惧(防范心理困扰)二年级目标感受集体活动与学习知识的乐趣,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在好行为、好习惯的训练中培养学生意识和集体意识。
●教育内容(合群、乐学、自我认识)1.我爱我班(集体意识、角色意识)2.歉让、友善朋友多(交友体验、人际交往)3.“三个和尚有水喝”(群体生活、合作精神)4.知识越学越有趣(乐于学习、善于学习)5.谁的发现好又多(学习方法、学习能力)6.告别“小粗心、小拖拉”(学习习惯、行为习惯)7.我是好学生我会做得更好(自我认识、自我意识)8.克服厌学、依赖、交往障碍(防范心理困扰)三年级目标在集体中体验人际交往的乐趣,在学习中品尝解决难题的快乐,在活动中学会调节情绪;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及表现自我的欲望与能力。
2024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2024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2024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1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精神,切实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开展女生青春期心理指导,培养广大女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观念,经研究,决定集中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暨女生青春期教育周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关注心理健康珍爱美好青春二、活动时间4月2日至4月29日三、活动内容1、各学校在活动期间要重点开展好“五个一”主题活动:发一封、出刊一期板报(手抄报)、召开一次主题班(队)会、组织一次心理咨询辅导活动、开设一次专题讲座等。
2、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的主导作用,通过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印发心理辅导专刊、放映、排演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剧等形式,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要认真做好“问题学生”、“待进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通过结对帮扶、心理咨询与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各毕业年级要突出抓好学生的考前心理辅导工作,引导学生调节备考和应考心态,满怀信心迎接挑战。
3、各学校要面向学生家庭,开展一系列亲子教育活动,引导家长科学认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家教理念,营造和谐的亲子、家庭关系。
4、各学校要关注女生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举办青春期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引导她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身心变化,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和异性交往的方法,树立自尊自爱观念,特别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
四、活动要求⒈、加强领导,严密组织。
各中小学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开展好各项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制定,认真做好督促检查,建立常态工作机制,确保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⒉、突出重点,广泛参与。
各学校要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内容,及时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典型事例作为教学资,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2024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三篇)
2024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强我校广大师生健康卫生意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根据教育局和上级保健部门的工作要求,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____为指导,深入____“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政治思想性、科学性、群众性、艺术性的健康教育基本原则,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和手段,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的目的。
二、工作目标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围绕重点疾病防治,进一步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网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满足师生不断的自我保健需求的健康教育体系,提高维护健康的意识,掌握维护健康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促进师生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三、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组织机构为加强对办事处的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四、主要工作措施(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1、以课堂为主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
同时开发校本课程,开设心理健康课就心理知识传授而言,主要实质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实际需要,适当介绍与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常识、自我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和自我心理保健的知识。
这种课上传授的不是心理科学的系统知识体系,而是将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化为学生自我教育的理论和自我心理训练的可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把握自己的心理更自觉的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制度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出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制度的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辅导制度对学校和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2. 目标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制度的目标如下:- 提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挑战-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发展- 建立积极的学习和社交环境3. 辅导内容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程和讲座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认知。
- 个体辅导: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处理个人问题和困扰,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建议。
- 班级辅导:在班级集体中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改善学习和交往中的心理问题。
-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提供家庭支持和资源。
4. 辅导师资培训为了确保辅导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对辅导师资进行培训,包括以下内容:- 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辅导师具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能力。
- 沟通与倾听技巧的培训,帮助辅导师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关系。
- 风险评估和危机干预培训,使辅导师能够应对紧急情况并提供适当的支持。
5. 辅导流程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制度的基本流程如下:1. 辅导需求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
2. 辅导安排:根据学生的需求,安排个体辅导、班级辅导或其他适当的形式。
3. 辅导实施:由专业辅导师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为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
4. 辅导跟进:定期跟进学生的辅导效果,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5. 辅导记录:记录学生的辅导情况和进展,为后续辅导提供参考。
6. 评估与改进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制度应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包括以下方面:- 辅导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反馈收集等方式评估辅导的效果,了解学生的满意度和改善情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内容要求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内容要求内容1.培养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思维、情感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形成正面的自我认知。
2.培养积极的情绪态度。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情绪,如悲伤、焦虑、愤怒等。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心理承受力和适应能力,增强积极乐观的情绪态度。
3.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需要与老师、同学、家长等各种人群建立良好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理解、宽容和感染他人,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4.提高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此外,还要帮助学生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逆境,增强适应能力。
1.自我认知与个体差异。
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身体、思维、情感差异,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建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情绪管理与心理调适。
学习如何正确地面对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的情绪调节方法和应对技巧,提高心理灵活性和情商。
3.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念和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冲突解决方法。
4.学习方法与学习动机。
通过学习如何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5.竞争与压力应对能力。
了解竞争的本质和必要性,学会正确对待竞争,合理化学习和生活压力,培养抗压能力与适应能力。
6.过程管理与目标设定。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掌握时间管理和任务分配的方法,树立目标意识和规划能力,提高效率和执行力。
7.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
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了解心理问题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掌握适当的干预和支持技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精选7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精选7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为了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广泛深入的开展,今年我校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及环境因素,特制定我校在这次心理健康教育月实施方案。
二、活动时间: 20__年5月18日——5月25日三、活动主题:快乐成长,创建美好的学习生活。
四、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健康情感。
2、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上进心,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和谐发展的平台。
3、营造校园心理教育的氛围,扩大心理教育的影响;引导家长参与到心育队伍中来,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五、活动对象:全体师生六、活动内容:1、组织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周一升国旗时组织国旗下的讲话,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力,营造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氛围。
2、组织一次主题班会。
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班会,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自主解决自身所面临的心理困惑,达到释疑解惑、减压减负的目的。
活动内容可从网上观看一些心理教育视频。
活动时间20__年5月24日下午活动课,黑板写上主题“快乐成长,创建美好的'学习生活”。
3、开展一次创意比赛。
组织开展心理艺术创意竞赛活动,让学生通过心里涂鸦、心里漫画、心里动漫等艺术创意比赛,达到宣泄情绪、缓解压力、调节心理平衡的目的。
三四五年级每班上交3幅优秀作品,A4纸张大小。
4、写一封倾诉信。
四五年级组织学生给父母或者老师写一封信,或倾诉心声,或分享快乐,或分担苦恼,释放心理压力,调节情感体验。
每班上次3篇优秀作品,作文稿纸自备。
5、观看一次主题电影。
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观看《背着爸爸去上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四五年级的学生写一篇观后感,作文稿纸自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及内容要求
一、小学阶段
(一)小学生特点
1、开始步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接受学校纪律的约束和学校管理,接触系统的学习;
2、开始掌握规范的、书面的语言,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逻辑的思维;
3、开始有同学、集体的观念,参与集体的学习、活动的生活,有意识的人际心理行为。
(二)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提高学习兴趣、动机和自觉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分析、思维的能力。
2、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人格个性。
3、通过课堂教学和班级活动,从理性和感性上塑造他们的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
(三)小学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一年级目标
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校园生活、集体生活、学习生活;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培养学生角色意识、群体意识、学习意识、纪律意识和行为规范意识。
●教育内容(适应、意识、行为)
1. 这是我们的校园(适应校园、适应环境)
2. 我成为小学生了(学生意识、角色意识)
3. 新老师、新同学、新朋友(适应群体、适应集体)
4. 课堂是知识的海洋(适应课堂、适应学习)
5. 我是一个顶呱呱的人(激发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6. 管住自己养成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7. 校园“红灯”与“绿灯”(纪律意识、行为意识)
8. 克服不安、孤独、恐惧(防范心理困扰)
二年级目标
感受集体活动与学习知识的乐趣,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在好行为、好习惯的训练中培养学生意识和集体意识。
●教育内容(合群、乐学、自我认识)
1. 我爱我班(集体意识、角色意识)
2. 歉让、友善朋友多(交友体验、人际交往)
3.“三个和尚有水喝”(群体生活、合作精神)
4. 知识越学越有趣(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5. 谁的发现好又多(学习方法、学习能力)
6. 告别“小粗心、小拖拉”(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7. 我是好学生我会做得更好(自我认识、自我意识)
8. 克服厌学、依赖、交往障碍(防范心理困扰)
三年级目标
在集体中体验人际交往的乐趣,在学习中品尝解决难题的快乐,在活动中学会调节情绪;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及表现自我的欲望与能力。
●教育内容(善学、情感、学会关心)
1. 我爱学习我真聪明(勤学习、动脑筋)
2. 巧解难题真快乐(善于学习、挑战难题)
3. 情绪“气象台”(了解情绪、认识情感)
4. 选择快乐寻找快乐(体验情感、拥抱快乐)
5. 当我烦恼的时候(调节情绪、控制情绪)
6. 当小朋友难过的时候(具有爱心、同情心)
7. 为他人着想(学会关心、学会助人)
8. 愉快的假日生活(学会休闲)
四年级目标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对待自己,充满自信;正确对待别人、诚实对待他人,有集体荣誉感。
●教育内容(自信、诚实、集体荣誉感)
1. 我能行我来“露一手”(了解自信、培养自信)
2. 让大家喜欢我、需要我(期望自我、表现自我)
3. 人人平等的说“不”没关系(具有自信、实现自我)
4. 谁说“我不行”大家显“绝招”(排除自卑、展示自我)
5. 诚实的花朵(了解诚实、认识守信)
6. 开放自己、真诚待人(开朗心态、诚实处事)
7. 别人进步我高兴班级成败我关心(排除嫉妒、关心集体)
8. 集体荣誉高于一切(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
五年级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能干、负责的哥哥姐姐意识;学会男女生的角色意识,初步学会以正常的心态与异性交往;学会自我保护意识、相貌审美意识、幽默生活意识和学习冲刺意识。
●教育教育内容(角色、交往、审美、幽默)
1. 大哥哥、大姐姐的风采(兄姐意识、责任意识)
2. 我是男生我是女生(角色意识、角色辅导)
3. 男女生对对话(异性交往、交往辅导)
4. 让别人接受你的批评(人际关系、交往技巧)
5. 勇而有谋急中生智(自我保护意识)
6. 相貌与成功幽默与快乐(审美能力、幽默生活)
7. 勤奋与积累学习与状态(进入状态、升学准备)
8. 合理安排时间投入全部精力(合理安排学习)
六年级目标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毅力、学习方式和不断进取的意志,获取“一份辛劳、—份收获”的愉悦感;指导学生减少面临升学的压力,摆正态度,迎接考试。
●教育教育内容(进取、毅力、学习方式)
1. 学习状态的自我诊断(学习状态、自我认识)
2. 巧识记反思考主意多(学习方式、思维习惯)
3. 时间的妙用(学习习惯、学习技巧)
4. 勤劳无价毅力无穷(学习毅力、不断进取)
5. 克服考试前紧张情绪(松弛训练、消除焦虑)
6. 我的小学生涯,骄傲!(总结自我、)
7. 说一声:再见吧,母校!(师生情怀、母校情结)
8. 中学新生活,向往!(中小学衔接、心理准备)
二、初中阶段
(一)初中生特点
1)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心理逐步成熟和变化;个性形成
的关键期;
2)出现青春期的躁动,出现对异性的朦胧感,有自觉不自觉的向往异性的心理;学习上、个性上易于出现两极分化。
3)情感丰富且脆弱,个性不稳定;出现自闭心理,爱好易于转移,易于烦躁;不爱交友,缺乏与父母沟通;认识上、行为上易于出现极端。
4)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自我评价不全面;存在“自我中心”的意识强与社会适应能力弱之间的心理矛盾;有明显的“初中现象”心理,是青少年心理行为的危险期。
(二)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开展青春期性教育,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2)帮助学生提高情感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意识”,逐步提高社会责任感。
4)培养初中生自重、自爱、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及对自我与对外界的评价能力;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
(三)初中各年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初一年级目标
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提高情感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育内容(独立、情感、个性)
1. 驾驭中学的学习生活(学习生活、适应环境)
2. 注意力与记忆力(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
3. 管理自己控制行为(把握自己、独立生活)
4. 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体意识、自我价值)
5. 做一个快乐的人(乐观情怀、开朗心态)
6. 做情感的主人(了解情感、调节情感)
7. 敞开我的心扉(克服自闭、排除自卑)
8. 消除犟脾气养成好性格(情感控制、培养性格)
初二年级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认识青春期的知识和生理、心理变化,正确对待性心理和两性交往,把握青春期的行为;培养学生富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进取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内容(青春期、性心理、两性交往、学习品质)
1. 接纳青春拥抱青春(了解青春期、青春期知识)
2. 青春期心理卫生(青春期心理、度过青春期)
3. 友情与爱情(性心理、性教育)
4. 如何增强交往能力(社交技巧、沟通能力)
5. 男生女生的交往(交往道德、交往责任)
6. 与父母长辈沟通(亲子关系、个性修养)
7. 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品格、学习品质)
8.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全面素质)
初三年级目标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意识”的同时,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客观的、全面的评价自己;培养学生具有独立人格和健全人格。
●教育内容(意识、评价、人格)
1. 自我认识与自我意识(认识自我、欣赏自我)
2. 客观全面“评价自己”(自我评价、自我超越)
3. 人生两个宝:知识能力、个性品质(知识力量、人格魅力)
4. 自重、自爱、自尊、自立(独立人格、良好个性)
5.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人际交往、个性品格)
6. 什么是健全人格(健全人格、完美人生)
7. 知识是力量的源泉(学好本领、学好知识)
8. 向往新生活:面向竞争迎接挑战(面对升学、面对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