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
计划
1.护士自身准备:衣、帽、鞋、口罩穿戴整洁, 修剪指甲、洗手。 2.用物准备:治疗盘,无菌持物钳,皮肤消毒剂, 无菌注射器及针头,无菌棉签,无菌纱布,无 菌巾包,药液,砂轮,弯盘。 3.患者准备:缓解紧张情绪,进食。 4.检查用物,铺无菌盘:药物、消毒剂及无菌用 品在有效期内,安郶无裂缝,药物无沉淀、无 混浊、无絮状物。指示胶带已变色,注射器包 装无破损。铺无菌盘,记录铺盘时间。
穴位注射
怀化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概念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疗法”,是 将小剂量药液注入穴位,把针刺与药 物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 起,发挥综合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范围
穴位注射的适应范围很广, 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证大部分可用 本法,如痹症,腰腿痛等。
评估
1.核对医嘱、治疗卡、床号、姓名、药 物。 2.评估患者体质及注射处皮肤情况;既 往病史,目前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 素;心理状态和治疗疾病的信心。 3.评估环境清洁舒适,光线充足,温度 适宜,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5、操作前应检查注射器有无漏气,针头是否 有沟等情况。凡使用过的针具等,按要求 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6、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慎用, 局部皮肤有感染,疤痕或有出血倾向及高 度水肿者禁用。
谢谢
5.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晕针、弯针、折射、药 物过敏等情况,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6.注射完毕快速拔针,用无菌干棉签按压针 孔,再次核对。
操作后处理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做好记 录。
注意事项
1、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副作用和变态反应, 副作用大的药物慎用,凡引起变态反应的药 物,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2、每穴注入量一般为1-2ML,头面等表浅处为 0.3-0.5ML,四肢及肌肉丰厚处可达5-20ML。 3、注意不要将药物注入关节腔、脊髓腔、血管 内。 4、进针后如患者有触电感,必须退针改换角度 后再推药,以免损伤神经。
穴位注射(水针)
常用穴:合谷
• 功用: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镇静止痛,通 经活络,清热解表之功效。 • 主治:主治运动系统疾病如腰扭伤,落枕,腕关节疼痛,及牙疼 痛,三叉神经痛,头痛,咽喉肿痛等。
临床应用
•1.容xx,女,60岁,明确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入院时主要以双腕、 双手关节疼痛晨僵为主,使用非甾体类抗炎后疼痛缓解不明显,予 以正清风痛宁曲池穴位注射后,病情明显得到控制。 •2.金x,男,31岁,明确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入院时以胃痛胃胀 为主,有奥美拉唑长期服用史,予以自血疗法足三里穴位注射后, 病情明显好转。
拓展延伸: 定点介入疗法
概念
采用可控制软组织炎症的特效药物配方及独特的定点穿刺技术, 使药物准确地介入到所需治疗的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风湿与骨 关节病炎症并进而达到解除软组织痛症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以细 针准确介入全身所有关节、脊神经出口、皮神经出口、椎管内、 筋膜及腱鞘组织为基本特征,具有组织损伤小、无神经毒性、痛 苦轻微和疗效确切的特点。
穴位注射
• 穴位注射疗法是在穴位或特定部位注入药液(或其 它)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以经络学说为指导, 将经络、腧穴、药物效应有机结合起来,使临床 疗效得以大幅提升。 • 其中经络的作用主要有: • 1.联系内外、网络全身 • 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 3.抗御病邪、反应证候 •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常用穴:足三里
• 取法:正坐屈膝位,于外膝 眼(犊鼻)下3寸,胫骨前 缘旁开一横指处。 • 穴位解剖: • 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 →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小 腿骨间膜→胫骨后肌。 •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 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 腓深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 布,小腿骨间膜深面有胫神 经和胫后动脉经过并分布。
穴位注射相关知识
穴位注射【定义】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射的一种技术操作。
将针刺及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的】遵医嘱协助治疗,,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适应症】临床广泛用于各科,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大部分均可采用本法,如痹症、腰腿痛、胃脘痛、面瘫等。
【禁忌症】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慎用。
局部皮肤有感染、疤痕、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禁用。
【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规程,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操作前要检查注射器情况。
注射器的处理按消毒隔离规范要求执行,防止感染。
2、按医嘱处方进行操作,熟练掌握穴位的部位和注射的深度。
注射药量遵医嘱而定。
3、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及药物的有效期,并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4、风池穴近延髓,故应严格掌握针刺角度和深度,针刺深度应控制在颈围的1/10内,向鼻尖方向刺0.5~0.8寸,以免伤及延髓。
脊髓两侧腧穴注射时,针尖斜向脊髓为宜,避免直刺引起气胸。
5、注射时避开血管丰富的部位,避免药物注入血管内。
患者有触电感时针体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
药物不宜注入脊髓腔。
误入脊髓腔,有损伤脊髓的可能,严重者可导致瘫痪。
6、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穴等,不宜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
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多,以免晕针。
【健康教育】1、告知患者穴位注射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
如注射局部出现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有时不适感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一般不超过1天。
2、本法选穴原则同针刺法,但作为本法的特点,常结合经络、穴位按诊法以选取阳性反应点。
如在背部、胸腹部、四肢的特定穴位部位出现的条索、结节、压痛,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色泽变异等,软组织损伤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
一般每次2—4穴,不宜过多,以精为要。
3、急症患者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6-10日为1疗程。
穴位注射——精选推荐
一.穴位注射概述:穴位注射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药液等注射到相关腧穴或特定部位,利用针刺和药物的协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通过多种治疗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而产生治疗效果的。
这其中既有中医范畴的治疗作用,又有现代药物学方面的治疗作用。
自上世纪50年代产生至今,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其应用范围几乎扩大到临床各科的各类疾病,所用药物也几乎扩大到所有可用于注射的各类中西药二.穴位注射效应:1.穴位注射的放大作用:很多实验表明,穴位对药物有放大作用。
即相同剂量的药物在穴位注射产生的药效,要强于皮下或肌肉注射甚至静脉注射;或者达到同样药效时,穴位注射的剂量要小。
2.穴位注射的三重作用:侯湘等把穴位注射的疗效过程分为。
“三重效应”,(1)即时效应,在进针数分钟及数小时内产生。
多为针刺和药物注入对局部刺激而引起;(2)慢效应,可在治疗数小时至1 d内出现,与药物在穴区进行生物化学作用有关;(3)后作用,是在前两个治疗效应基础上调动和恢复患者自身的调节功能而实现。
这种初期为机械刺激效应,通过经穴的传导得到即刻效应,中期为药物化学效应及后期的后作用效应,则使经穴与药物的综合作用得到发挥。
这就必然使穴注后疗效的有效期得到延长,使疾病在这个较长的治疗过程中得到更彻底的治疗。
穴位注射时药效的发生与持续,有经穴功能的参与和协调。
在这个过程中,经穴和药物的亲和性、归经性、直达性、趋病性、速效性及延长性等特殊功能,促成了穴注的高效和速效,在穴位注射治疗机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3.穴位注射的双向作用:研究者发现,不同经穴对不同药物反应性不同,经穴有辨别性的接受化学性刺激的性质或者说穴位组织对注射药物有一定的辨识作用,这正是药物的归经理论表现所在。
在穴位注入有相对特异性的药物,这种药物的性味与此经穴具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即归于此经,就能显著地加强穴注药物的效应;相反,如果注射进入的药物被识别不利时,穴组织能够减弱或者纠正这种不良效应。
穴位注射
经络的实质与原理
一般人均很自然地把经络与神经系统相关联 , 但在解剖学上未能得到充分支持。“循经感传” 速度比神经传导要慢很多。——长期在组织解 剖学层面上寻找经络物质基础的工作都以失败 告终! • 许多学者转入到生化方面的研究. 其中比较有 代表性的观点是:p物质,细胞外基质,钙离 子富集等。 • 有人试用细胞信号转导的理论揭析经络本质 • ——提出了各种假说 •
穴位注射的基本机理
• 3. 药理作用:具有该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 • 活血祛瘀法的药理作用,经现代药理研究已基本证 实的主要有:最主要的作用是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 如调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促 进纤维蛋白的溶解等作用,从而改善了血液循环, 尤其是解除了微循环的障碍,从而恢复或改善了病 变组织、器官等的血液供应,使这些组织和器官的 功能得以恢复。几乎所有的活血祛瘀药都有这方面 的作用。其他的作用如:镇痛,抗感染,抗炎,解 热,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促进增生性病变的软化 和吸收,抑制体内变异细胞的生长,抑制变态反应, 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等。
中医学经络的作用
• 1. 联系内外,网络全身 联系内外, • 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节、皮肉筋 骨等器官和组织,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 互相联系,使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构成 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主要 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来实现。 • 经络系统以头身的四海为总纲,以十二经脉为 主体,分散为三百六十五络遍布于全身,纵横交 错、出表入里、通达上下,将人体各部位紧密地 联系起来。
穴位注射疗法介绍PPT课件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腰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恢复正常工作 和生活。
病例三:偏头痛的治疗
患者情况
患者为年轻女性,长期患有偏头痛,头痛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和 生活。
治疗方法
选取太阳、率谷、风池等穴位进行注射,每周1次,连续治疗2个 月。
虽然穴位注射疗法使用的 药物多为局部用药,但仍 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需 要密切观察。
与其他疗法的比较
与药物治疗比较
穴位注射疗法虽然使用药物,但 药物剂量较小,且直接作用于病 变部位,相比口服或注射药物治
疗副作用更小。
与针灸比较
穴位注射疗法结合了药物治疗和穴 位刺激的优点,能够更快地发挥治 疗效果,且作用更为持久。
不孕不育
穴位注射疗法在辅助治疗不孕不育方 面有一定疗效,通过调节内分泌和生 殖系统功能,促进受孕。
儿科疾病的治疗
小儿腹泻
穴位注射疗法可用于治疗小儿腹泻,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节肠道功能,缓解腹泻症状。
小儿营养不良
穴位注射疗法有助于改善小儿营养不良状况,通过调节脾胃功能,增加食欲,促进营养 吸收。
04
软组织损伤
穴位注射疗法对外科软组织损伤具有显著疗效,如肌肉拉伤、肩周炎等,通过 穴位刺激和药物作用,促进软组织修复。
腰椎间盘突出
穴位注射疗法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促进炎症消退。
妇科疾病的治疗
痛经
针对痛经等妇科疾病,穴位注射疗法 能够调节子宫收缩,缓解疼痛,改善 月经周期。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偏头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发作频率降低,生活质 量得到提高。
穴位注射法ppt课件
7
五、注意事项
㈠治疗时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特点和注射 后的正常反应。如注射后局部可能有酸 胀感,4--8h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有时持 续时间较长,但一般不超过1日。如因消 毒不严而引起局部红肿、发热等,应及 时处理。 ㈡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8
㈢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 配伍禁忌、副作用、过敏反应、药物的 有效期、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凡 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链 霉素、普鲁卡因等,必须先做皮试,阳 性反应者不可应用。副作用较强的药物, 使用亦当谨慎。
9
㈣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 血管内,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此外, 应注意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
㈤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 谷穴等不宜用穴位注射法,以免引起流 产。年老、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 量应酌减。
10
2
㈢注射剂量 应根据药物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不能过
量。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剂量 的1/5—1/2。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耳穴 可注射0.1m1.头面部可注射0.3一 0.5m1,四肢部可注射1—2m1,胸背部 可注射0.5—1ml,腰臀部可注射2—5ml 或5%—10%葡萄糖液10一20ml。
穴位注射法
一、定义和特点 穴位注射法是一种针刺和药物相结
合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可根据所患疾病, 按照穴位的治疗作用和药物的药理性能, 选择相适应的腧穴和药物,发挥其综合 效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
二、操作方法
㈠针具 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型
穴位注射--针灸学ppt
适应症和禁忌症
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
02
常用器具
穴位注射一般采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针头,包括5号、6号、7号针头,注射器容量为1-5ml。
常用药品
一般采用水溶性维生素、葡萄糖、生理盐水等,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药物。
常用器具和药品
操作步骤准备器具和药品:检查注射器是否完好,确认针头型号和药品类型。选取穴位:根据病情需要,选取合适的穴位进行注射。消毒:用碘伏或酒精棉球对穴位周围皮肤进行消毒。进针:用已消毒的注射器针头刺入穴位,深度根据穴位位置和患者体质而定。注射:推动注射器活塞,将药液注入穴位。拔针: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压迫穴位,防止出血。
孕妇
对于孕妇的常见疾病,如妊娠呕吐、胎位不正等,可以采取穴位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穴位的选取和操作方式,避免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老年人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可以通过穴位注射来改善身体状况,但需要注意药物的选取和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特殊人群的穴位注射治疗
穴位注射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处理
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穴位注射的研究和发展
05
穴位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穴位注射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穴位注射的常用药物
临床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进展
要点三
穴位注射的作用机制
研究表明,穴位注射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神经反射、免疫调节、内分泌调节等方面。
要点一
要点二
穴位注射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实验研究表明,穴位注射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如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
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注意事项
穴位注射的临床应用
03
治疗原则
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证型,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注射治疗。
针灸新疗法——穴位注射
针灸新疗法——穴位注射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注入*有关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它是在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封闭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经络理论和药物治疗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穴位注射疗法作用:(1) 止痛作用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结果证实,穴位注射与针刺一样,可以兴奋多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脊髓和脑,产生诱发电位,这种诱发电位可以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因局部刺激信号进入中枢后,可以激发许多神经元的活动,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其中有止痛作用的5-羟色胺、内源性吗啡物质,这些物质的释放起到了止痛作用。
(2) 防御作用穴位注射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主要是因其针刺可以激发体内的防御机理有关。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物质和自身变形物质,以维持机体外环境相对恒定所产生的一系列保护性反应。
(3) 调整作用穴位注射对*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用。
如对消化系统的调整作用,主要表现在可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调整消化液分泌,调整胃肠蠕动等方面,其调节作用是双向的,当功能亢进时,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缓解;当功能低下时, 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增强。
二、常用药物及其作用:(1)维生素制剂:维生素B12、维生素D2果糖酸钙注射液(CCO)药理作用:维生素B12为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参与核蛋白的合成、甲基的转换,维持-SH基的活性,促进四氢叶酸循环利用,从而促进神经髓鞘脂质合成。
钙离子是维持神经、肌肉和骨骼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参与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和贮存,维持神经肌内的正常兴奋性,还可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常用于神经根型、脊髓型、颈型的颈椎病。
(2)中草药制剂:丹参针、当归针丹参针、当归针有活血祛瘀的作用,通过中医的经穴体系注射给药,可使药物作用增强,“通则不痛”。
常用于椎动脉型、交感型的颈椎病。
其中气滞血瘀型用丹参针;寒湿型或气血不足型选用当归针。
穴位注射(水针) ppt课件
穴位注射
ppt课件
3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大约产生于50年代,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腧穴以 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不同于西医的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途径, 而是通过中医的经穴体系注射给药,是在水针的基础上发展的, 可使药物的作用明显增强,提示穴位注射的疗效是针、药、穴三 者的协调作用。由于它简单易行、见效迅速、有效率高,因而被 广泛应用于临床。
异。
ppt课件
12
穴药整合效应
• 穴位注射的穴位特异性——同药异穴。 • 有相关研究表明穴位注射能够使药物产生突出的药效高效性于穴
位的选取也密切相关。 • 第一,腧穴点具有非经络、非穴位点不可比拟的药效作用。 • 第二,不同的穴位注射等量的同一种药物,药理作用相同,但是
药效强度却有显著差别(我科比较常见的选穴有足三里、手三里、 三阴交、曲池、合谷、内关等)。 •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 2.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针刺能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可降低 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对支气管痉挛 和胃肠动力学均具有调整作用。
• 3.防御免疫作用:针刺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对细胞免疫和体液 免疫均有促进或调整作用。
ppt课件
7
穴位注射的机理
• 穴位作用: • 1.局部作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比如止痛和局部封闭作用等。 • 2.全身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协调脏腑功能。 • 3.特异性作用:穴位对其相关脏腑功能活动具有某种特殊影响。
ppt课件
10
高效性可以从两方面认识: • 第一,穴位注射的药物剂量明显低于肌肉或静脉注射,但疗效却
相当。 • 第二,穴位注射与肌肉或静脉注射的剂量相当,但前者疗效明显
高于后两者。
《穴位注射疗法》课件
穴位注射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外 科疾病,有助于促进愈合,减轻疼 痛。
妇儿科疾病的治疗
月经不调
穴位注射治疗月经不调、 痛经等疾病,能够调节内 分泌,缓解症状。
小儿疳积
穴位注射治疗小儿疳积、 消化不良等疾病,能够促 进消化,改善营养状况。
小儿脑瘫
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等 疾病,能够改善神经功能 ,促进康复。
历史
穴位注射疗法源于中国古代的针灸疗 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已经成 为一种独特的中医治疗方法。
原理与特点
原理
穴位注射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调节 人体内部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药 物注入穴位后,可以发挥药物的直接作用,进一步增强治疗 效果。
特点
穴位注射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特点, 尤其适用于一些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此外,穴位注射 疗法还可以与其他中医疗法结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穴位注射疗法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有 助于发现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案。
国际推广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成熟,穴位注射疗法将在国际上得到更广泛 的推广和应用,为全球患者带来福音。
THANKS
消化系统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胃炎、 胃溃疡、腹泻等疾病,有 助于调节胃肠功能,缓解 症状。
心血管系统
穴位注射治疗高血压、冠 心病等疾病,能够调节血 压,改善心肌供血。
外科疾病的治疗
软组织损伤
穴位注射治疗肌肉、韧带等软组 织损伤,能够缓解疼痛,促进康
复。
颈肩腰腿痛
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 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引起的疼痛,能 够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穴位注射疗法介绍
穴位注射疗法的作用机制
经络的作用:联系人体上下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 御病邪,反应病候。 穴位的作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双向调整作 用,药物对穴位的持久作用。 药物的效能作用较其它作用给药具有用药量小,药物可经经 络直达病所,药物吸收快,作用佳的优势。现代动物实验研 究表明,穴位治疗尤其是部分穴位注射用药几乎与静脉途径 给药见效速度、效果一致,是一种极好的给药途径。
临床中穴位注射所用的药物非常广泛,有中药注射液,西药 注射液,比较特殊的有自家血注射,蜂毒注射等;注射时有 用单纯一种药液,也有两种以上药液混合或交替使用者;用 药剂量也有较大差异,最少者每穴0.1ml,多者可达每穴 4ml。穴位注射的作用点是腧穴,所注药物通过腧穴,经络 系统发挥作用,因此在选择用药上必须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 原则。
穴位注射疗法操作方法
在操作中不可刻意强调施用手法,以免造成局部组织附近神 经,血管,肌腱等的损伤。严格消毒,针下要避开大的神经、 血管,针头刺入穴内后,应回抽无血后方可将药液均匀、缓 慢注入穴内。 注药时不可过快、过猛。如为自血注射,则应做到动作迅速、 准确,以免血液在针管内凝固。如为蜂毒等易致过敏反应的 药物,则应先进行皮试,无过敏反应者方可进行穴注。
穴位注射疗法的特点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中西药药理为基础,经穴位给药,发挥经络腧 穴及药物的药效作用,更有利于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治疗 疾病的目的。 穴位注射治疗的操作较单纯针刺较为复杂,除与针刺相同者外,还必 须熟练掌握穴位局部解剖、药物的适应症、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知 识。 适应病症广泛,凡临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神经针灸各科疾病均可用本 法治疗,疗效较佳。穴位给药用药量小,可取的与大剂量肌肉注射或 口服给药相同或更好的疗效,又可减少用药量。 由于用药量较小,药物的毒副作用大为降低,因而安全性较强。 药物作用与穴位局部药物浓度较高,药物在穴位滞留时间较长,使药 疗时效及穴位刺激时间延长。 穴位注射后,人体可随意活动而不受限制,较针刺的留针节省了治疗 时间。 补内服药物之不足,特别对体质虚弱、老人及儿童不能服药者更为适 宜。
穴位注射的名词解释
穴位注射的名词解释
穴位注射是一种医学治疗方法,是将一种或多种药物直接注射到人体穴位中,通过调节经络、神经、内分泌等系统来治疗疾病。
穴位是指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些重要穴位,如迎香、曲池、肩井等。
穴位注射时,医生会在穴位处扎上针,然后注射药物。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失眠、疼痛等。
药物通过穴位进入体内,能够迅速发挥药效,调整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穴位注射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也需要注意注射技巧和药物的选用,以避免不良反应和疗效降低。
穴位注射
护理骨干培训
• 穴位注射操作沟通程序:
报告老师,请问可以开始操作了吗? 1、衣帽整洁-核对医嘱 (拿经核对后的治疗单)x床您好,我是你的责任护士xxx,请问您叫什么 名字?请让我核对一下您的腕带及床头卡可以吗?请问你最近是不是感到胃 部不适啊? 医生今天根据你现在的病情,开出了穴位注射的治疗。请问您以前接受 过这项治疗吗?我来为您简单介绍一下,穴位注射是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射, 将针刺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种技术操 作。 注射过程中局部可能会出现酸麻胀痛的现象,这在中医上称之为“得 气”,注射后局部会有酸胀感、但是一般不超过1天。这些都是正常的局部 反应。 另外在注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晕针,弯针,折针等意外情况,我在注射 过程中会尽量注意,请你不要紧张,有什么不适也请你及时告诉我。 请问听了这些您能接受这项治疗吗?
谢谢聆听!
-----护理骨干培训
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
穴位注射--针灸学
穴位注射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
缓解神经痛
穴位注射可以缓解各种神经痛 ,如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
等。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对于神经损伤或病变引起的功能障 碍,穴位注射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 恢复。
调整神经系统状态
穴位注射可以调整自主神经系统和 内分泌系统的状态,从而改善神经 系统功能。
穴位注射对其他疾病的治疗效果
注射技巧与操作方法
选穴定位
根据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并确定注 射部位。
消毒
用碘伏或酒精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
注射
将针头插入穴位,回抽无血后注入药 液。
Hale Waihona Puke 拔针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轻轻按 压注射部位。
穴位注射的深度与角度
深度
根据穴位的部位和患者的体型,确定针刺的深度。一般来说,四肢肌肉丰满处的 穴位注射深度为1-1.5寸,而头面胸腹等处的穴位注射深度为0.3-0.5寸。
进一步深入研究穴位注射的作用 机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探索穴位注射与其他针灸技术的 结合,以产生更多的协同效应。
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以评估穴 位注射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疗效
和安全性。
THANK S感谢观看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急促、休克 等,需要及时处理。
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与预防措施
术前准备
在实施穴位注射前,应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如保持放松、避免剧烈运动等。
严格消毒
穴位注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消毒规定,确 保无菌操作。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避免 使用过敏药物或刺激性强的药物。
常见安全性问题
在穴位注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红肿、淤血等安 全性问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针灸学课件13穴位注射
(三)注射剂量
耳穴每穴注射0.1ml,面部每穴注射0.3~0.5ml,四肢部每穴注射1~2ml,胸背部每穴注射0.5~1ml,腰臀部每穴注射2~5ml。
药物 性质
10次为一疗程,休息5~7天后, 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反应强烈者也可隔2~3日1次。
疗程
操作方法
适应范围
01
穴位注射的适应范围非常广泛,凡是针灸的适应证大部分可用本法治疗。
02
1
2
3
4
5
注意事项
什么是穴位注射? 简述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 简述穴位注射在应用时的注意事项有
哪些?
1
2
复习思考题
根据穴位注射的特点,常结合触诊法选取 阳性反应点,其触诊部位一般某些特定穴。
选穴宜少而精,以1~2个腧穴为妥。
宜选取肌肉较丰满的部位进行穴位注射。
(一)处方选穴
操作方法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刺入穴位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针下有“得气”后,回抽一下,若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推进。
穴位注射
1、掌握穴位注射的概念、特点和 操作方法。 2、熟悉穴位注射的适应范围和注 意事项。
教学目标
1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2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概念
针具与常用药物
操作方法
适应范围
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
概念
2
概念
3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注入人体有关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4
有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
5
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注射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独特疗法。
使用时,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结合的加成作用。
一方面针刺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的疗效;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再者,药物对穴位的作用亦可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作用于机体,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产生出大的疗效。
所以穴位注射疗法不仅为针刺治病提供了多种有效的特异性穴位刺激物,而且也为药物提供了相对特异性的给药途径(经络穴位),能减少用药量,提高疗效,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疗法用及小剂量的药物,即可取得和大剂量肌肉注射同样的效果,所以不仅能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用药量。
由于用药量的减少,相应的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减低。
一般穴位注射以后,即可随意活动,较之针刺留针法缩短了治疗时间。
注入的液体用量多时刺激范围大,且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于穴位维持较长时间的刺激,延长治疗时效。
操作方法
选穴处方
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辨证取穴,局部取穴则选用压痛点、皮下结节、条索状物等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
选穴宜精练,以1-2穴为妥,最多不超过4个穴,并宜选肌肉比较丰富的部位进行穴位注射。
操作程序
根据所选穴位的部位不同及用药剂量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
局部常规消毒后刺入穴位,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针下有”得气”感后,回抽一下,若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推入。
药物剂量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组织的不同要求,决定针刺角度和注射的深浅。
如头面及四肢远端等皮肉浅薄处的穴位多浅刺,而腰部和四肢肌肉丰厚部位的穴位可深刺。
三叉神经痛于面部有触痛点,可在皮内注射成一”皮丘”;腰肌劳损的部位多较深,故宜适当深刺注射。
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差异较大,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及浓度。
一般耳穴每穴注射0.1ml,面部每穴注射0.3-0.5ml,四肢部每穴注射1-2ml,胸背部每穴注射0.5-1ml,腰臀部每穴注射2-15ml。
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葡萄糖水、生理食盐水等用量较大,每次可注射10-20ml,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和特异性药物(如抗生素、激素、Atropine、Xylocaine等)一般用量较小,即所谓小剂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量的1/10~1/3。
中药注射液的穴位注射常规剂量为1-2ml。
穴位注射疗法数十年来被临床广泛采用,所用药物亦多变化,把中西药物中适用肌肉注射的大部分注射液,也扩充进去,如当归、丹参、黄耆、红花、板蓝根、鱼腥草、VitB1、B6、
B12、葡萄糖水、生理食盐水、注射用水、特异性药物(如抗生素、激素、Atropine、Xylocaine 等)等,注射部位及临床治疗的病症也日益增多,使用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但临床上仍以骨伤科、神经科应用较广,如顽固性疼痛(排除癌痛)、三叉神经痛、颜面神经麻痹等。
从数十年来临床应用资料来看,穴位注射疗法按注射内容可以下几种:
◎穴位注药
有中药、西药以及中西药物混合制成的针剂。
◎穴位注水
如生理食盐水、注射用水及低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等。
◎穴位注液
即穴位注射组织液
◎穴位注气
亦称穴位充气疗法,常用氧气、空气等。
◎穴位注血
即抽吸患者血液注射于穴位上。
◎穴位注油
◎用某种植物油,如花生油、生姜油等。
穴位注射疗法应用举例
.研究指出,只要把草药内的维生素K注射在三阴交,就可以取得7个月的止痛效果,对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止痛率高达99%
.治疗肌肉、关节疼痛及神经痛:采用当归液穴位注射,治疗腰肌劳损、肌肉风湿、四肢关节捩伤、关节炎,及各种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胁间神经痛、枕神经痛等),有较好效果。
据1000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关节、神经、血管组织病症的治疗结果,有效率达89.1%,其中治疗者381例,好转510例。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以5%当归液注入膻中、肺俞、定喘、孔最等穴。
每次每穴注入0.5-1毫升。
针刺入(深约1.5厘米左右)后,用摇动针管及轻度提插的手法,使针下产生酸胀感觉,然后缓缓注入药剂。
治疗50岁以上的患者93例,结果痊愈5例,显著好转26例,好转52例,无效100例,总有效率为89.3%。
.间周炎、在肱二头肌长头和短头肩前区压痛点、三角肌区压痛点、肩胛冈肌区压痛点,每点注射1%普鲁卡因2毫升、强的松龙1毫升和当归注射液2毫升的混合液,每隔4日注射1次。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在压痛点内注射1%普鲁卡因0.5毫升,强得松龙0.2毫升,和当归注射液0.5毫升的混合液,要注射到肌肉的附着点上,并采用多点注入法。
注:在台湾由于供中医使用的注射药物取得不易且法令不许可,临床上具中西医师执照者或有些许应用空间,一般药局可取得VitB1、B12、B-Complex、葡萄糖水、生理食盐水、注射用水、类固醇等,应用于顽固型疼痛(排除癌痛)、三叉神经痛、颜面神经麻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