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水盐调节、体温调节(精析版)

合集下载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体温调节水盐调节1.体温调节的结构与机制
(1)体温调节的结构
①温度感受器:不只分布在皮肤中,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②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③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体温调节的机制
①低温环境
②高温环境
2.水盐平衡调节机制
(1)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2)调节过程
(3)调节图解
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
(1)被人轮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减少(2016·四川卷,6D)(×)
(2)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2015·海南卷,13C)(×)
(3)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015·海南卷,13D)(√)
(4)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2012·海南卷,10AB改编)(√)
(5)长时间不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2012·新课标卷,3B)(√) 2.(教材P33练习2改编)有些同学为减少去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这是否可取?为什么?
提示不可取。

虽然人体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量是基本相等的,但还是需要一定的水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如果喝水过少,尿量就会很少,那些应通过尿液排出的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就会造成人体内环境的紊乱。

【2020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

【2020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

【解析】 人体摄取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 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 B正确;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 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再由垂体释放,C错误;人体在0 ℃环 境中汗液分泌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30 ℃环境略低,故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D正确。
四、下丘脑的功能
1.作为感受器: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 压升降,维持水分代谢平衡。
2.传导: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 皮层,使人产生渴感。
3.作为效应器的分泌功能 (1)水盐平衡
(2)体温调节
4.作为神经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调 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等。
(3)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 少)。
(4)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是终生性疾病,可出现多种并 发症。
(5)治疗:调节和控制饮食,并结合药物治疗(口服降血糖 药或注射胰岛素)。
针对训练2 下图为某健康的学生血糖变化情况,他在13时前
仅吃了早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图中A点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 少,二者共同调节血糖浓度
针对训练3 下列有关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相关叙述中,错误
的是
(C )
A.抗利尿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B.人体摄取食物过咸,渴觉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产生
兴奋
C.人体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此时下丘脑合成并释放抗利
尿激素
D.人体从30 ℃环境进入0 ℃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尿量增加
B.图中B点时,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此时内环境稳态失调 C.图中C点时,为维持血糖水平,肝糖原分解 D.图中所示过程主要通过神经调节来实现

【2020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

【2020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

考点35 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1.(2018·江西鹰潭一模,3)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能引起(D) A.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皮肤血管扩张汗液增多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解析】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会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调节中枢只可通过传出神经将兴奋传至效应器,A错误;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会引起机体的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增加,使细胞代谢增强,以增加产热量,同时还会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量,C错误,D正确;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维持稳定,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错误。

2.(2017·陕西二模,5)如图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图解,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A.胰腺合成和分泌a、b激素受血糖浓度的影响属于体液调节B.当血糖降低时,b激素只运输到肝脏促进糖原分解C.当血糖升高时,a激素可通过④⑤过程促进糖原的合成D.a、b激素作用的结果会通过反馈调节影响自身的分泌【解析】由图可知,激素a使血糖浓度下降,a为胰岛素;激素b使血糖浓度升高,b为胰高血糖素,两种激素的调节为体液调节,A正确;当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主要运输到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浓度,它还促使脂肪分解,B错误;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可通过④⑤过程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以降低血糖浓度,C正确。

3.(2018·河南信阳一模,2)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从而导致糖尿病。

服用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C) A.高血压是引起糖尿病的直接原因B.高血压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偏低C.服用ACEI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增强D.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体内合成的ACEI的调节【解析】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从而导致糖尿病,原因是高血压使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不会导致胰岛素水平偏低,A、B错误;服用ACEI,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增强,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C正确;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体内的血糖浓度的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控制,D 错误。

【备战高考生物】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试真题)(2020-2021)

【备战高考生物】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试真题)(2020-2021)

考点35 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1.(2017·北京理综,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C)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解析】由图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参与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A正确;当葡萄糖浓度较高时,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参与细胞呼吸产生ATP,ATP水解产生的磷酸与K+通道结合,使其关闭,导致K+外流受阻,从而引起细胞膜电位变化,引起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

当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时,该过程减弱,不会促使胰岛素释放,故B、D正确,C错误。

2.(2017·课标Ⅲ,4,6分)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C)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解析】0.9%NaCl溶液与人体血浆渗透压相同,注射一定量的0.9%NaCl 溶液后机体血浆渗透压不变,而机体血浆中的水和NaCl增加,使血浆量增加,只有同时排出相应量的水和NaCl后才能恢复到注射前水平;只排出相应量的水或只排出相应量的NaCl渗透压均无法恢复到注射前水平,故C正确。

3.(2017·江苏单科,15,2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解析】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题库(含答案) 考点15 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题库(含答案) 考点15  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

考点15 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一、选择题1. (海南高考·T17)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B.糖原C.胰岛素D.氨基酸【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1)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成分。

A项,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属于内环境。

B项,糖原是单糖进入细胞内合成的,所以糖原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

C项,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内环境运输到全身各处,属于内环境成分。

D项,氨基酸可以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成分。

2.(海南高考·T20)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1)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2)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解析】选D。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

A项,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故正确。

B项,淋巴细胞广泛存在于内环境中,故正确。

C项,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所以血浆中存在淋巴细胞,故正确。

D项,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淋巴管内,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故错误。

3.(江苏高考·T19)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D.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明确激素在发挥作用之前,需要和受体结合。

2021版高考生物(苏教版)复习: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调节、血糖调节含答案

2021版高考生物(苏教版)复习: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调节、血糖调节含答案
(2)若先将狗的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同样的实验、则机体将不能释放抗利尿激素、因此图中120~210分钟(b与c之间)的尿量会与如图不同。
(3)给狗注射20%的葡萄糖溶液10mL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过滤到肾小囊后、超过了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使肾小管腔内溶液渗透压升高、妨碍水的重吸收、因此尿量增加。
4.模拟尿糖的检测
(1)实验原理
尿液中的葡萄糖是一种还原性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2)实验流程
实验组:糖尿病患者尿液2mL+斐林试剂2mL 蓝色 砖红色沉淀。
对照组:正常人尿液2mL+斐林试剂2mL 蓝色 无变化。
[知识拓展]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
(1)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
[答案](1)血浆渗透压 下丘脑 抗利尿 脑垂体后叶 (2)120~210分钟(或120~180分钟) (3)血糖浓度升高、过滤到肾小囊后、超过了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使肾小管腔内溶液渗透压升高、妨碍水的重吸收
血糖平衡调节 模拟尿糖的检测
1.血糖的概念和含量
(1)概念:血浆中葡萄糖称为血糖。
(2)含量:正常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为3.9~6.1mmol/L、在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2h后血糖浓度低于7.8mmol/L。
(1)分析该实验过程、提前1天将小鼠放入温度梯度箱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可能通过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所在的部位——_________的活动来降低小鼠的体温。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乙组小鼠活动区域的温度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甲组小鼠的活动区域。
(3)5-羟色胺能抑制战栗产热和引起外周神经舒张、从而使体温降低、该实验小组认为乙醇可能通过促进5-羟色胺的合成进而导致小鼠体温下降、并利用上述提供的实验试剂、用具及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在上述实验的操作基础上增设一组实验丙、丙组小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高考等级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国通用)29 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模型分析(解析版)

2023年高考等级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国通用)29 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模型分析(解析版)

专题九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29 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模型分析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B.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水平调节上相互对抗D.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不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答案】D【解析】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等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A正确;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促使葡萄糖释放进血液中,使血糖升高,B正确;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二者在血糖水平调节上相互对抗,C正确;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仍会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使机体内二者浓度维持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

2.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正确的顺序是()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①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①摄水量增加①减少尿的排出①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D.【答案】C【解析】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这一变化首先被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知,发放神经冲动到中枢,一方面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即产生摄取水指令,另一方面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来缓冲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进一步升高。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同步进行的。

故顺序应为,C正确,ABD错误。

3.体育课时,小萌从温暖的教室来到温度接近冰点的操场,此时机体不会上升的是()A.产热量B.散热量C.肾上腺素分泌量D.皮肤血流量【答案】D【解析】从温暖的室内来到温度接近冰点的操场时,由于外界环境温度低,身体通过辐射的热量多,所以散热增加,其体温仍然维持相对稳定,因此机体产热量也增加,AB不符合题意;在寒冷条件下,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通过促进代谢而增加产热,C不符合题意;在寒冷条件下,皮肤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从而减少热量的散失,D符合题意。

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2012四川)5.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右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 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答案】B【解析】横坐标为胰岛素浓度,胰岛素为唯一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其含量越高血糖消耗速率加快,故b为血糖消耗速率。

胰岛素对胰高血糖素有抑制作用,所以a曲线为血糖的补充速度。

a曲线为血糖的补充速率,应下降,A 错;胰岛素作用于这些细胞形成糖元,使血糖含量迅速下降,故B正确;当补充和消耗基本持平,则血糖能相对稳定,但不会是较长时间的,所以C错误;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血糖浓度降低,一方面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血糖降低,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会兴奋,兴奋传到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D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血糖平衡调节的原理等相关知识,能获取图表信息是本题正确作答的关键,难度中等偏上。

(2012新课标卷)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答案】B【解析】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试题评价】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的过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难度较小。

(2012上海)28.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答案】A【解析】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引起尿量减少,A错误;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B正确;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产生肾上腺素,C正确;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D正确。

高中生物每日一题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综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33

高中生物每日一题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综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33

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综合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模式,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模式中,若靶腺为甲状腺,下丘脑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方式称为神经调节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可通过图中乙模式调节C.血糖浓度升高,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量D.动物的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参考答案】A【考点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弄清题目中图形的含义:1、甲表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于相关的腺体,例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或者甲状腺激素含量低等情况下,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2、乙表示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储存在垂体中,例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体内水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减少。

3、丙表示相关的腺体直接受神经中枢的调节,例如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促使胰岛细胞分泌相关的激素。

1.进行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时,人体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的CO2刺激大脑的呼吸中枢,加快呼吸,维持pH稳定B.人体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增加散热、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稳定C.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维持血糖稳定D.垂体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维持渗透压稳定2.对篮球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A.短时间剧烈奔跑时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球员迅速完成投篮动作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D.在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球员体温始终相对稳定3.在成都七中第38届田径运动会1 500米比赛中,运动员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B.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C.运动员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仍恒定不变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进行调节1.【答案】C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相关知识。

高中生物 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高中生物 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口渴的感受器不是位于下丘脑,而是位于口腔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C.引起渴觉的神经冲动最初来自下丘脑D.机体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完成的【参考答案】A盐调节的过程是神经和体液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D正确。

学霸推荐1.关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增多2.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高烧应多盖被子,增加出汗B.和冬天相比,夏天人体更易散热、散失热量更多C.剧烈运动可增加产热量D.某人发烧39 ℃,他体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3.雪后有些同学在草地上打雪仗。

他们把雪团放在手里,过了一会,发现手比未放雪之前要热乎一些,有关此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B.整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C.此过程中,机体某些细胞耗氧增加,代谢增强D.握雪后,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体温调节中枢,使其产生冷觉4.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产热是神经调节,散热是体液调节B.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靠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C.人处在炎热环境中,靠减少产热、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D.产热来源于组织器官细胞呼吸5.关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体温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C.通过体温调节使得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小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答案1.【答案】C2.【答案】C【解析】发高烧应减少被子,以利于出汗散热,A错误;和夏天相比,冬天人体更易散热、散失热量更多,B错误;剧烈运动,骨骼肌运动加速,新陈代谢较强,因此产热量增加,C 正确;某人发烧39 ℃,若体温没有继续升高或者降低,他体内的产热量与散热量是相等的,D错误.3.【答案】D【解析】寒冷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同时立毛肌收缩,A正确;此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某些细胞耗氧增加,进而增加产热量,BC正确;握雪后,手部的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体温调节中枢,骨骼肌战栗,使体内产热增多,而产生冷觉的是大脑皮层,D错误。

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国通用易错题22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原卷版)

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国通用易错题22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原卷版)

易错点22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关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考题,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这类试题多数以实验和日常生活现象做试题背景,考查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关知识及实验设计原理,有一定难度。

对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关知识及实验设计原理理解不到位、不能准确获取已知有效信息等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在复习备考中,需要加强练习,强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审题和解题能力。

注意以下细微易错陷阱,对提高解答这类题的准确率有所帮助。

易错陷阱1:相关实验分析。

没有掌握相关知识、不理解实验原理、没有全面掌握题干信息、答题逻辑混乱造成会答而拿不到高分。

易错陷阱2:调节方式的判断。

没有掌握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的区别与联系造成误判。

易错陷阱3:体温平衡调节。

没有掌握调节过程而答错;误认为刚刚发烧体温上升时与持续发烧时产热量均是大于散热量。

易错陷阱4:水盐平衡调节。

没有掌握调节过程而答错;对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来源、作用部位及作用效果理解不到位造成误判;混淆“渴觉感受器” ——下丘脑与“渴觉形成场所” ——大脑皮层从而出错;误认为大量失水后只要补充水。

易错陷阱5:血糖平衡调节。

没有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而不能正确分析糖尿病相关试题。

易错陷阱6:激素调节特点。

误认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靶器官发挥作用。

例题1、(2022 浙江·T14)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D.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例题2、(2022浙江·T30)为研究物质X 对高血糖症状的缓解作用,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水和无机盐(生理盐水)。

三、糖尿病的症状、原因及危害(1)症状及原因①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②原因(2)糖尿病的类型及危害类型1型2型发病原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缺乏,靶细胞胰岛素受体正常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但确切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清楚危害往往引起多种并发症四、激素调节的特点(1)通过体液进行运输。

【同步速递】高中生物每日一题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综合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3

【同步速递】高中生物每日一题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综合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3

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综合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模式,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模式中,若靶腺为甲状腺,下丘脑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方式称为神经调节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可通过图中乙模式调节C.血糖浓度升高,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量D.动物的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参考答案】A【考点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弄清题目中图形的含义:1、甲表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于相关的腺体,例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或者甲状腺激素含量低等情况下,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2、乙表示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储存在垂体中,例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体内水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减少。

3、丙表示相关的腺体直接受神经中枢的调节,例如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促使胰岛细胞分泌相关的激素。

1.进行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时,人体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的CO2刺激大脑的呼吸中枢,加快呼吸,维持pH稳定B.人体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增加散热、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稳定C.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维持血糖稳定D.垂体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维持渗透压稳定2.对篮球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A.短时间剧烈奔跑时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球员迅速完成投篮动作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D.在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球员体温始终相对稳定3.在成都七中第38届田径运动会1 500米比赛中,运动员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B.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C.运动员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仍恒定不变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进行调节1.【答案】C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相关知识。

2019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系列专题13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含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系列专题13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含解析)

母题13 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母题来源一】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II卷)【母题原题】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值和温度,其中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水分的流失相当于无机盐与蛋白质含量增加。

【详解】当人体失水过多时,血浆浓度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A正确;人体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还会导致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使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B、C正确;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升高,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D错误。

【母题来源二】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Ⅲ卷)【母题原题】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点,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人体主要依靠调节产热量或者散热量来维持体温相对温度。

在炎热环境中,通过增加散热途径调节体温;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不自主的战栗是一个快速产热途径,增加产热量;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详解】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会增加产热量,不利于人体散热,A符合题意;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量,B不符合题意;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则散热量增加,C不符合题意;用酒精擦拭皮肤时酒精的挥发会带走部分热量,可以增加散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命题意图】通过建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模型,培养建立模型的思维习惯;通过了解高温环境下的体温和水盐调节,树立关注人体健康、学以致用的态度。

【命题规律】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命题:①运用水盐调节知识解释生命现象;②以水盐的平衡创设情境,预测机体发生的相应的生理变化。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综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综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3)交通管理系统升级:对市中心区域内的交通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提高交通管理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4先行实施计划
根据本次先行实施方案,编制先行实施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工程时间节点、施工方法、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
2.5先行实施风险评估
在确定先行实施方案的同时,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工程施工风险、安全风险、质量风险等,提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先行实施项目的顺利进行。
4.2问题和改进
总结本次先行实施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后续项目全面实施进行准备和指导。
4.3下一步工作
根据本次先行实施项目的总结和评估结果,确定下一步工作方向和计划,为后续项目全面实施提供指导和支持。
综上所述,本项目先行实施方案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先行实施方案、先行实施的实施与管理、总结等内容,为项目的顺利先行实施提供了详细的方案和指导。
在先行实施项目完成后,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交通运输状况改变情况、市民出行体验改善情况等,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改进。
3.4先行实施成果通报
根据先行实施成果评估结果,向市政府和社会公众通报项目先行实施成果,以便市政府和社会公众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效果。
第四部分总结
4.1先行实施效果
根据成果评估结果,总结本次先行实施项目的效果和成果,包括交通运输状况改善、市民出行体验改善等方面内容,为后续项目全面实施提供参考。
工程项目先行实施方案模板
第一部分项目背景
1.1项目概况
本项目是XX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旨在改善城市交通运输状况,提升市民出行体验,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包括道路交通建设、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以及交通管理系统等方面内容。
1.2项目需求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水盐调节、体温调节(精析版)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水盐调节、体温调节(精析版)

必修三《动植物的稳态》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3.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水盐调节、体温调节(上海卷)19.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的是A.大量饮水B.血容量减少C.食用过咸的菜肴D.血浆电解质浓度增加【答案】A【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就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的原因有如钦水过多,食物中的离子摄入过少。

大量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故A正确;血容量减少、食物过咸、血浆电解质浓度增加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C、D错(北京卷)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D【解析】入水时皮肤受外界寒冷刺激,通过感受器将兴奋传至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骨骼肌收缩不自主的战栗,增加产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汗液分泌来减少散热,同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后者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加强代谢增加产热用以维持体温。

(新课标Ⅰ卷)31.(10分)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系统被排出体外。

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 。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尿量,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1)呼吸下降(2)降低增加(3)会【解析】(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呼吸系统排出到体外,如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造成pH下降。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44 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44 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44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一、选择题1.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九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被释放出来。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炎热环境下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将会减少B.抗利尿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C.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D.抗利尿激素可以使血管和内脏平滑肌收缩以升高血压答案 A2.去甲肾上腺素(NE)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

某实验人员给健康的大鼠注射一定量的NE后,NE能作用于大鼠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大鼠的体温下降。

若在此之前先给大鼠注射α-受体阻断剂,则大鼠不会出现体温下降的现象。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注射的NE可通过体液运输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B.NE作用于下丘脑后,大鼠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收缩,汗腺分泌会减少C.NE可能通过与下丘脑细胞膜表面的α-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D.无论作为激素还是作为神经递质,NE在小鼠体内的含量都保持相对稳定答案 B3.恐惧、失血、休克、急性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性刺激均会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多,进而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分过多,超过机体特别是肾的调节能力,并产生一系列症状,该现象称为水中毒。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机体能够通过负反馈调节的方式调节水盐平衡B.创伤、手术等应激性刺激可能会使垂体合成更多的ADHC.ADH异常增多,可能使患者肾小管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增多D.利用药物抑制ADH与其受体的结合,有利于缓解患者水中毒症状答案 B解析抗利尿激素(ADH)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垂体释放的,B错误。

4.如图表示机体由T1环境进入T2环境的过程中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2>T1B.曲线A表示产热量,曲线B表示散热量C.a~b过程中机体通过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等方式增加散热D.T2环境中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均高于T1环境,机体表现为体温升高答案 B解析由曲线情况可知,机体由温度为T1的环境进入到温度为T2的环境时产热量和散热量均增加,说明T2<T1,A错误;由于进入温度为T2的环境后短时间内B曲线上升比A曲线迅速,确定曲线A表示产热量,曲线B表示散热量,B正确;a~b过程是因为进入T2环境中散热量增加所致,C错误;和T1相比,T2环境中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均高于T1环境,但产热量和散热量维持平衡,故机体体温维持正常,D错误。

2022高考生物第一轮 水盐调节与体温调节2专题精练

2022高考生物第一轮 水盐调节与体温调节2专题精练

第三、四节水盐调节与体温调节21.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饮水和食物中所含的水是人体所需水的全部入量,而K+的排出量少于摄入量③对于钾盐和钠盐来讲,正常人容易缺乏的是钠盐④某人剧烈运动,但并不口渴,是因为丢失的盐的比例比水的比例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解析:人体水的还有代谢水。

正常情况下Na+、K+摄入量与排出量都相等。

剧烈运动时,失盐的比例大于失水,细胞渗透压变小,所以不口渴。

答案:D2.如图为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A.醛固酮、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B.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解析:本题涉及水的两种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和单纯的神经调节。

b是尿液产生的出发点,也是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的原因,因此在结合选项内容的情况下,b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由此推出a为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神经垂体释放。

c跟口渴感觉的产生有关,应该属于渴觉中枢。

答案:C3.2022年5月奋战在汶川大地震抗灾第一线的英雄们,常常顾不上吃饭、喝水,顾不上休息。

下列关于此时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解析:由于处于饥饿状态,血糖浓度下降,此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由于缺水,血浆渗透压会升高,导致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

答案:C4.在临床上常使用氨茶碱、利尿素等药物来利尿,这主要应用的原理是A.加快血流B.抑制肾小球的滤过作用C.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增加排尿反射功能答案:C5.2022·通州模拟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升到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因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故人体不散热C.在BC段时间内,人体耗氧量增加D.在BC段时间内,人体代谢强度降低,产热减少解析:在A时刻前,室内温度为15℃,低于人体正常体温,人体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减少散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3.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1)水盐调节、体温调节
(上海卷)19.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的是
A.大量饮水B.血容量减少
C.食用过咸的菜肴D.血浆电解质浓度增加
【答案】A
【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就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的原因有如钦水过多,食物中的离子摄入过少。

大量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故A正确;血容量减少、食物过咸、血浆电解质浓度增加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C、D错
(北京卷)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
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
..发生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D
【解析】入水时皮肤受外界寒冷刺激,通过感受器将兴奋传至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骨骼肌收缩不自主的战栗,增加产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汗液分泌来减少散热,同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后者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加强代谢增加产热用以维持体温。

(新课标Ⅰ卷)31.(10分)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系统被排出体外。

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 。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尿量,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填“会”或“不会”)发
生变化。

【答案】(1)呼吸下降(2)降低增加(3)会
【解析】(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呼吸系统排出到体外,如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造成pH下降。

(2)血浆葡萄糖大量进入组织细胞,则血浆中溶质微粒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

(3)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胞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也发生改变。

(福建卷)2.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答案】C
【解析】大量出汗时,水的丢失多于电解质(NaCl)的丢失(汗水是低渗溶液),所以一般来说,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A错误;在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当人的体温高时,会加快血液循环、毛细血管扩张,产生汗液,这样体温就会下降,而当体温低时,毛细血管会收缩,人体会通过骨骼肌战栗产热,毛孔闭合,防止散热,故出汗是体温调节的人体正常机制,B错误;汗腺导管重吸收Na+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消耗ATP为其提供能量,C正确;大量出汗后,失水多于失盐,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通过产生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同时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

(2014山东卷)25.(11分)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___________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引起皮肤血管________,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_______(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

(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__________分泌增加,
该激素促进___________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3-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________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1)(冷觉)感受器;神经递质;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2)胰高血糖素;肝糖原(元)
(3)pH(或酸碱度)
(4)非特异性
【解析】(1)位于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可感受到寒冷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传递到神经中枢经处理后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使细胞代谢加快,机体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2)根据题意,冷水刺激使血糖水平升高,说明该刺激可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3-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进而使胃黏膜组织液内的H+含量升高,pH降低,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属于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海卷)(八)分析有关人体代谢及其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

(11分)
图19是人体脂类代谢与调节的部分机制示意图。

63.所有脂蛋白均由各种脂类物质和______构成。

据图19可知,VLDL的功能是______(多选)。

A.运载胆固醇B.将内源性脂类物质运送到靶器官
C.运载甘油三酯D.将血液中的脂类物质运送到肝脏
【答案】蛋白质A、B、C
【解析】脂蛋白是由各种脂类物质和蛋白质结合的。

VLDL进入血管后,会参与运载胆固醇、将内源性脂类物质运送到靶器官并运载甘油三酯。

64.据图19分析,物质F是_________。

寒冷条件下,垂体释放的______(激素名称)可以使甲状腺释放的激素含量_____________,促进对F的利用。

【答案】脂肪酸促甲状腺素增加
【解析】甘油三脂是甘油与脂肪酸结合而成。

寒冷条件下,垂体会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释放的激素含量增多,促进对F的利用增加,使产热增加。

65.寒冷条件下人体产热的调节途径Ⅰ—Ⅳ中,发生了膜上电信号传导的是途径________。

【答案】Ⅰ
【解析】Ⅰ—Ⅳ中Ⅰ属于神经调节,寒冷条件是一个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使其神经元上发生膜电位变化。

LDL既可以运往靶器官,也可以通过肝细胞膜上的LDL受体进入肝细胞而被清除。

IDL
也能与LDL受体结合。

66.健康人体若摄入高脂食物,血液中LDL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写出分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升高摄入高脂食物,导致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增加,进而引起血液中IDL、LDL生成量增加;过多的IDL、LDL占据LDL受体,阻止LDL和IDL继续进入肝细胞;同时靶器官所接受的LDL有限。

【解析】健康人若摄入高脂食物,导致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增加,进而引起血液中IDL、LDL生成量增加;过多的IDL、LDL占据LDL受体,阻止LDL和IDL继续进入肝细胞;同时靶器官所接受的LDL有限,都会造成LDL增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