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doc
《有机化学》新课程教学方案
《有机化学》教学方案一、课程简介1.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有机化学》是制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高分子科学、现代制药技术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基础学科。
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的测定、提取分离、合成及定性鉴别的基本实验技能,为学习生物专业各学科和药物化学及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析及中药制剂分析等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内容简介: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
在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技能的严格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烃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异构、命名、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等基本理论,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的测定、提取分离、合成及定性鉴别的基本实验技能,为学习生物专业各学科和药物化学及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析及中药制剂分析等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一、有机化学的涵义和有机化合物(一)有机化学的涵义(二)有机化合物(organic compounds)的认识过程(三)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四)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一)化学键与分子结构(二)有机化合物物理化学性质特点三、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一)均裂(homolysis)(二)异裂(Heterolysis)四、有机化合物分类(一)根据碳的骨架(二)按官能团分类五、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的关系第二章烷烃一、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二、烷烃的命名三、烷烃的结构四、乙烷和丁烷的构象五、烷烃的物理性质六、烷烃的化学性质七、自然界的烷烃第三章不饱和烃一、烯烃(一)乙烯的结构(二)烯烃的命名和异构(三)烯烃的物理性质(四)烯烃的化学性质(五)自然界的烯烃二、炔烃(一)乙炔的结构(二)炔烃的命名和异构(三)炔烃的物理性质(四)炔烃的化学性质三、二烯烃(一)二烯烃的分类与命名(二)1,3-丁二烯的结构(三)1,3-丁二烯的化学性质1,4加成作用(四)异戊二烯和橡胶第四章环烃一、脂环烃(一)分类、命名和异构(二)环烷烃的结构(三)环己烷的构象(四)脂环烃的性质(五)金刚烷二、芳香烃(一)分类及命名(二)单环芳烃(三)稠环芳烃第五章旋光异构一、偏振光和旋光活性二、旋光度和比旋光度三、分子的手性与旋光活性四、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五、构型的标定六、含两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七、含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八、旋光异构体的性质第六章氯代烃一、卤代烃的命名二、卤代烃的物理性质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一)亲核取代反应(二)消除反应(三)与金属镁的反应四、卤代烃的生理活性五、重要代表物第七章醇、酚、醚一、醇(一)醇的结构、分类及命名(二)醇的物理性质(三)醇的化学性质二、酚(一)分子结构(二)命名(三)物理性质(四)化学性质三、醚(一)醚的结构(二)醚的命名(三)物理性质(四)化学性质四、硫醇、硫醚第八章醛、酮、醌一、醛和酮(一)醛、酮的结构(二)醛、酮的命名(三)醛、酮的物理性质(四)醛、酮的化学性质二、醌(一)结构与命名(二)醌的化学性质(三)自然界的醌第九章羧酸及衍生物一、羧酸(一)羧酸的结构与命名(二)羧酸的物理性质(三)羧酸的化学性质二、羧酸衍生物第十章取代酸一、羟基酸二、羰基酸第十一章含氮有机化合物一、分类、结构与命名二、物理性质三、化学性质第十二章碳水化合物一、单糖(一)单糖的构型(二)单糖的环状结构(三)单糖的物理性质(四)单糖的化学性质二、双糖1.蔗糖2.麦芽糖三、多糖1.淀粉2.糖原第十三章类脂化合物一、油脂(一)物理性质(二)化学性质二、蜡(waxes)三、磷脂(phospholipid)四、萜(terpenoids)(一)单萜(二)二萜是四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聚合体。
初中化学有机化学教案
初中化学有机化学教案作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有机化学是较为复杂的一块内容,也是初步接触化学就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化学的本质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能力的提升。
1.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有机化学中的结构特点、常用反应和应用。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机化学基本概念,精通有机化学的常用反应和机制,并能在实验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机反应的设计及分析。
2.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1)了解有机物的命名规则;(2)掌握有机物的基本结构;(3)了解几种有机反应,并能够对其进行简单的机理分析。
3.教学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1)对于初学者而言,有机化学的概念难度较高,如果无法进行有效的理解,则无法进一步掌握有机反应机理;(2)在实验安排方面需要较高的安全性和精度,因此需要对实验操作技能进行提高和规范。
4.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化学知识的传授,如:(1)实验教学法:有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必须要进行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2)案例教学法:通过学习有机化学中的典型反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有机反应机理;(3)互动教学法:开展课堂问答环节,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4)讲解结合自主学习法:老师讲解知识点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对于知识的主动性。
5.针对性措施: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本课程还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如:(1)实验规范化:加强对实验安全的控制和规范化,确保实验顺利进行;(2)多维度授课:通过多种媒体形式授课,例如图像、声音、视频等,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感性认识;(3)重视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参加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6.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有机物的命名方法:包括异构体命名和立体异构体命名等;(2)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包括碳骨架、官能团、苯环结构等;(3)有机反应:包括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加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取代加成反应等;7.教学布置:(1)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进行练习和巩固,通过小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2)鼓励学生进行设计实验,发现贡献新的成果,并及时进行讨论和分享;(3)在布置作业方面,可通过开展小组研究合作完成和独立完成等方式加强对于知识点的巩固。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第一学期)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一、教学目的、任务1.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能力以小量规模正确地进行制备试验和性质实验,分离和鉴定制备的产品的能力。
2.了解红外光谱等仪器的使用。
3.培养能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初步会查阅文献的能力。
4.培养良好的实验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以及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为此,我们首先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学生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之前,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这部分内容。
二、有机化学实验室的一般知识1-1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为了保证哟机化学实验正常进行,培养良好的实验方法,并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1.切实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进入实验室时,应熟悉实验室灭火器材,急救药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
3.实验时应遵守纪律,保持安静。
4.遵从教师的指导,按照实验教材所规定的步骤、仪器及试剂的规格和用量进行实验。
5.应经常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6.爱护公共仪器和工具,应在指定地点使用,宾白感保持整洁。
7.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时,应把水、电和煤气开关关闭。
1-2 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由于有机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多数是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有爆炸性的,所用的仪器设备大部分是玻璃制品,故在实验室工作,若粗心大意,就易发生事故。
必须认识到化学实验室是潜在危险场所,必须经常重视安全问题,提高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措施,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下面介绍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一、实验室安全守则。
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①火灾的预防②爆炸的预防③中毒的预防④触电的预防三、事故的处理和急救①火灾的处理②玻璃割伤③烫伤⑤中毒四、急救用具1-3 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装置一、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普通玻璃仪器二、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标准接口玻璃仪器三、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装置四、仪器的装备1-4 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和保养一、玻璃器皿的洗涤二、玻璃仪器的干燥三、常用仪器的保养1-5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有机化学》课程教案设计方案一、课程简况《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专科层次的统设必修课。
课内学时99 ,5.5学分。
其中理论教案72学时,实验27学时。
一学期开设。
本课程主要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医药有关的化合物的性质、来源和用途,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文字教材分(1)、(2)两册,(1)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包括链烃、脂环烃、对映异构、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胺、红外光谱知识。
(2)的主要内容包括与医药有关的化合物及知识,包括杂环化合物及生物碱、糖类、类脂和萜类、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有机化学与药学、医药用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化学实验。
二、课程教案媒体的选择本课程选择的主要媒体包括文字教材(主教材、实验教材)、录象教材、直播课堂及网上教案等。
各媒体之间的关系如下:1.文字教材是主要媒体,录象教材是文字教材的强化媒体,网上教案是文字教材的辅助媒体。
几种媒体所表现的内容有共同之处,但决不是简单的重复,互相配合,各有侧重。
2.教材是合一型,分(1)、(2)两册,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由中国药科大学陆涛主编。
文字教材是教案内容的基本载体,是三种媒体中的核心,学生全部学习内容的知识点尽在其中。
3.录象教材是用形象化手段强调教案内容的重点、难点,讲解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网上主要是教案实施意见、本课程教案设计方案、学习指导等。
三、教案要求(见课程教案实施意见)四、教与学的建议1.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式、命名方法、化学性质反应等比较难记忆,要善于总结,如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等,要掌握内在的联系,便于理解和记忆。
2.认真练习、作好作业认真作好平时作业、多做练习题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最有效办法。
有机化学教案
有机化学教案有机化学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常识性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及性质上的一些共同特点,能够判断生活中的有机物;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物理性质及其可燃性。
2、了解酒精学名、化学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重要应用;分辨甲醇及乙醇性质的异同,认识甲醇的毒性;常识性介绍醋酸。
3、常识性介绍煤和石油既是重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能力目标1、学生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过程中,了解科学发明的过程和方法: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实施方案—结果分析—得出成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
2、提高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能。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建议关于甲烷的教材分析: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但某些化学现象可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甲烷是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含碳化合物以后又一种含碳化合物,所不同的是,甲烷属于有机物。
有机物知识的增加,是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特点。
甲烷作为一种简单的有机物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但学生却未必注意到它的存在、它在生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更难与化学联系在一起。
因此经过提示,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甲烷的广泛存在,使学生容易收集到相关资料,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本节教材分成“有机化合物”、“甲烷”两部分,甲烷是重点,有机物的应用是选学材料。
前一部分着重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
教材在列举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含碳化合物后,又列举了蔗糖、淀粉、蛋白质等另一类含碳化合物,使学生对这两类含碳化合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接着给后一类有机化合物下了定义。
在初中化学里简单介绍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有利于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为学生参加社会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化学基础。
教材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列举了甲烷的自然存在,对于这些内容,只需要学生有个粗略的了解,在教学中不宜引申扩展。
有机化学课程设计
《有机化学》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有机化学》是我院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和基本合成等,掌握药学专业必需的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有机化学基本理论解释有机化合物性质并学会有机化合物制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药学专业专业课程学习、为未来职业岗位的工作奠定必要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1. 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从事医院药学工作、医药企业工作所需的有机化学知识和实际技能,为获得药士(师、执业药师)或药物生产、营销等岗位职业资格证书(职称证书),提供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训练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2. 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帮助学生理解工作任务、促进实践能力迁移、创造性进行实践从而满足理解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
高职高专药学、药物制剂技术等多个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内容设计,注意有机化学与专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贯彻到教学实践环节中,使学生既学习了有机化学物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又了解有机化学与其他基础课专业课的联系。
3. 职业活动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计课程学习项目,将职业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融入其中,实现职业能力要求的课程转化,课程教学同时注重学生智慧型技能与操作性技能的开发。
高职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拓宽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的原则,将《有机化学》分为十二个单元,在每个单元中,有机整合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合理设置项目任务。
4.按照有机化学课程学习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理论结合实践,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各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积极推进教学做一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促进掌握知识,训练实际能力。
《有机化学》课程总课时70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实验实训20学时。
三、课程学习目标药学专业(含药物制剂专业)《有机化学》在学习无机化学等课程基础上实施教学,也是学习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临床药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有机化学》教案
《有机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性质、反应及其应用;(3)能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反应、无机反应、有机合成、有机分析等。
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根据碳骨架的不同,有机化合物可分为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根据官能团的不同,有机化合物可分为醇、酚、醚、醛、酮、羧酸、酯等。
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酯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
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等。
5.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酯等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6.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聚合反应等。
7.有机合成:逆合成法、格林尼亚反应、霍夫曼降解、威廉姆森合成等。
8.有机分析: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法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演示法: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模型、实验操作等。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有机化学实验,培养实验技能。
4.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发现有机化学知识。
5.案例分析法:分析有机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作业完成等方面的表现。
2.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概况《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专科层次的统设必修课。
课内学时99 ,5.5学分。
其中理论教学72学时,实验27学时。
一学期开设。
本课程主要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医药有关的化合物的性质、来源和用途,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文字教材分(1)、(2)两册,(1)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包括链烃、脂环烃、对映异构、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胺、红外光谱知识。
(2)的主要内容包括与医药有关的化合物及知识,包括杂环化合物及生物碱、糖类、类脂和萜类、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有机化学与药学、医药用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化学实验。
二、课程教学媒体的选择本课程选择的主要媒体包括文字教材(主教材、实验教材)、录象教材、直播课堂及网上教学等。
各媒体之间的关系如下:1.文字教材是主要媒体,录象教材是文字教材的强化媒体,网上教学是文字教材的辅助媒体。
几种媒体所表现的内容有共同之处,但决不是简单的重复,互相配合,各有侧重。
2.教材是合一型,分(1)、(2)两册,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由中国药科大学陆涛主编。
文字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是三种媒体中的核心,学生全部学习内容的知识点尽在其中。
3.录象教材是用形象化手段强调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讲解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网上主要是教学实施意见、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学习指导等。
三、教学要求(见课程教学实施意见)四、教与学的建议1.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式、命名方法、化学性质反应等比较难记忆,要善于总结,如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等,要掌握内在的联系,便于理解和记忆。
2.认真练习、作好作业认真作好平时作业、多做练习题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最有效办法。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让学生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同时,通过有机化合物模型搭建活动和化学家探索有机化学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结构特点。
-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类型。
-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 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和同分异构现象。
- 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和优化。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
2. 实验法:组织有机化合物模型搭建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有机分子结构的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家探索有机化学的故事,认识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有机化学现象和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 提问学生:“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哪些有机化合物呢?它们有什么用途呢?”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展示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图片,如塑料、橡胶、药物、食品添加剂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有机化合物的广泛应用。
2. 背景介绍(10 分钟)- 介绍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炼金术到现代的有机合成化学,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 讲述有机化学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如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3. 作者介绍(5 分钟)- 介绍一些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如凯库勒、伍德沃德、霍夫曼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贡献和成就。
- 鼓励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将来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4. 课本讲解(30 分钟)- 课本原文内容:-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有机化学 -教案
有机化学 -教案教学特点: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中比较实用、应用性比较强的一部分。
通过有机化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有机化学现象,增强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教学针对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结构、命名、反应类型及机理、功能基团及其反应等方面,通过案例分析、知识点详解、图表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有机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有机化学的命名方法和反应类型及机理。
3. 熟悉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功能基团及其反应。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3. 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
4. 有机化学中的功能基团及其反应。
三、教学重点: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构成和命名方法。
2. 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有机化学中的常见功能基团及其反应。
四、教学难点:1. 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的掌握。
2. 有机化学中的常见功能基团及其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
2. 图表分析法。
3. 实验演示法。
4. 课外阅读法。
5. 学生自学法。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1. 观看《有机化学与生活》视频,了解有机化学对生活的重要性。
(二)授课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结构:(1)有机化合物定义及特点。
(2)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碳的四价、单、双、三键与氢原子的连接。
(3)有机化合物中功能团的概念及分类。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1)命名步骤及注意事项。
(2)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3. 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1)加成反应。
(2)消除反应。
(3)取代反应。
(4)重排反应。
(5)氧化还原反应。
(6)分解反应。
4. 有机化学中的功能基团及其反应:(1)羟基(-OH)的反应及应用。
(2)胺基(-NH2)的反应及应用。
(3)羧基(-COOH)的反应及应用。
《有机化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有机化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16- 2017 学年第二学期)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有机化学Ⅰ课程代码:学分:2 学时:32 课程类型:化工类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化工4161、4162先修课程: 后修课程:有机化学Ⅱ课程组成员签名:年月日专业(教研室)意见专业主任(签字):年月日分院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评委会意见分院评委(签字):分院盖章年月日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和不同类有机物之间的转化等项目操作,使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的学生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合成方法以及相互之间的转化等方面的知识,能初步选择合成不同类有机物的合成路线以及反应所需条件,能判断某反应条件下的主要反应产物,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学生发展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能正确选择、安全使用常用的实验仪器;●能正确、安全地安装和使用常见的实验装置、分离有机混合物和纯化有机化合物;●能正确选择、安全使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条件;●具备查阅相关文献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各类脂肪烃的不同化学性质及应用、了解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判断给定条件的有机反应产物、掌握一般有机物的合成和转变过程;●掌握一般有机物的命名方法、了解各类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并命名;●了解物理性质对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及鉴定的重要作用。
2.课程教学活动设计2.1课程内容设计(序号模块(或项目)名称学时1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结构特点 22 烷烃的性质和应用 63 不饱和烃类的性质及合成转化124 脂环烃的性质和应用 65 芳香烃的性质及芳香性 6合计32 2.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编号能力训练项目名称学时能力目标主要支撑知识训练方式地点结果(可展示)1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结构特点211、能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2 2、能掌握共价理论及其在有机化学上的应用;3、能了解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及分类。
初中化学有机化学教案
初中化学有机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有机物的命名和化学式书写规则;(3)了解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4)学会有机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3)培养学生珍惜化学知识,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1)有机物的定义;(2)有机物的特点:碳原子成键多样性、有机物的不饱和度、有机物的官能团。
2. 有机物的命名和化学式书写规则(1)有机物的命名原则;(2)有机物的化学式书写规则。
3.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1)共价键与有机物的性质;(2)官能团与有机物的性质;(3)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4. 有机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1)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2)有机化学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2)有机物的命名和化学式书写规则;(3)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4)有机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2. 教学难点:(1)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有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有机物的定义、特点、命名规则等基本概念;(2)实验法:进行有机化学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等图像信息;(2)实验器材:进行有机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3)教材:提供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有机物定义、特点等基本概念的理解;(2)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3)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有机化学教案.doc
高中有机化学教案篇一:《有机化学基础》全部教案【课题】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目标】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原子团【教学重点】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法,练习法【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思考与交流】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
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组成元素:C 、H、O N、P、S、卤素等有机物种类繁多。
(2000多万种)一、按碳的骨架分类:有机化合物链状化合物脂肪化合物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芳香化合物1.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
(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
)如:CH 3 22CH 3 3CH 2CH 2 OH CH2CH正丁烷正丁醇2.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
它又可分为两类:(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
如:环戊烷环己醇(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如:苯萘二、按官能团分类: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 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可以分为以下12种类型:1练习: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C A 2.〖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大一有机化学课程设计
大一有机化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能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和性质;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机理;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进行物质的鉴定和合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碳原子的四价键特点,有机化合物的立体构型和同分异构体。
2. 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等。
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烷烃、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4.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技术,包括交叉偶联反应、聚合反应等。
5. 有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术,如有机化合物的提纯、鉴定和合成。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 讲授法:通过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
2. 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有机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有机化学实验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 实验法: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1. 教材:有机化学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
2. 参考书:有机化学参考书籍,用于提供更多的有机化学知识和技术。
3. 多媒体资料:有机化学教学PPT、视频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有机化学知识。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实验目的(1) 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提纯和鉴定方法。
(3) 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2. 实验要求(1) 学生应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2)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严格遵循实验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二、实验原理与材料1. 实验原理(1)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目标有机化合物。
(2) 有机化合物的提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有机物进行提纯。
(3) 有机化合物的鉴定:通过光谱、色谱等方法对有机物进行结构鉴定。
2. 实验材料(1) 试剂:根据实验需要准备相应的有机试剂和无机试剂。
(2) 仪器: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如试管、烧杯、蒸馏器、光谱仪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有机化合物的制备(1) 目标产物:乙酸乙酯。
(2) 实验步骤:准备反应物:乙醇、乙酸、硫酸。
进行酯化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
反应结束后,进行产物提纯。
2. 实验二:有机化合物的提纯(1) 目标产物:提纯乙酸乙酯。
(2) 实验步骤: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分液,收集上层乙酸乙酯。
加入无水硫酸钠,去除水分。
3. 实验三:有机化合物的鉴定(1) 目标产物:鉴定乙酸乙酯的结构。
(2) 实验步骤:使用光谱仪进行红外光谱分析。
使用色谱仪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4. 实验四:有机化合物的降解反应(1) 目标产物:研究乙酸乙酯的降解反应。
(2) 实验步骤:加热乙酸乙酯,观察其降解过程。
收集降解产物,进行鉴定。
5. 实验五: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1) 目标产物:合成苯乙酮。
(2) 实验步骤:准备反应物:苯、乙酸、氧化铜。
进行氧化反应,控制反应条件。
反应结束后,进行产物提纯和鉴定。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制备乙酸乙酯(1) 实验结果:得到乙酸乙酯产物。
(2) 结果分析:通过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分析产物的得率、纯度等因素。
大一有机化学课程设计
大一有机化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及结构特点;2. 学会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理解其反应机理;3.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结构式、分子式、构造式等表示方法,准确地描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2. 能够分析有机化学反应过程,预测反应产物;3. 能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研究有机化学问题;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了解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责任。
针对大一学生的特点,本课程将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塑造。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其实践技能,培养其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涵盖以下方面:1.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特点及同分异构现象;-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及机理:涉及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典型反应;- 教材章节:第二章 烷烃;第三章 烯烃和炔烃;第四章 芳香烃3. 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在生活、工业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 卤代烃;第六章 醇、酚、醚4.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分析有机化合物结构与反应性质、生物活性等方面的关系;- 教材章节:第七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第八章 含氮化合物5. 有机化学实验操作: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教材章节:实验篇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 前四个月:基本概念、反应类型及机理、有机化合物性质;- 第五个月: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关系;- 第六个月:有机化学实验操作。
高中化学有机课程设计
高中化学有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有机反应的基本原理。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3)熟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如链状、环状、杂环等;(4)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如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5)掌握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键线式等;(2)能够运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简单的物质的鉴定和分析;(3)能够运用有机反应的基本原理进行有机合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有机化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3.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如链状、环状、杂环等;4.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如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5.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教学过程中,将结合具体的有机化合物实例进行讲解,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有机反应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主要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命名规则、结构类型、性质及反应原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有机化合物实例,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有机反应的基本原理;3.实验法: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原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有机化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2.参考书: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4.实验设备:准备有机化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有机化学》教学方案
1.动词-副词搭配;
2.形容词-名词搭配;
3.介词+数字。
四、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掌握图表描述基本范式,扩大词汇量,避免写作中用词及表达方式单一。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本节课是一堂写作技巧课,因此教学结合大量实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问答启发式、任务法、练习法等启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实战经验。
图表写作练习:使用所学内容描述PPT所展示的曲线图。
七、教学总结
本节课通过列举大量实例,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曲线图表常用表述范式。教学过程穿插形象生动的动画展示,更有助于加深学生直观印象。学习后通过练习,学生描述常见曲线图表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学会相关词汇的灵活运用,切实提高了写作能力,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方案
参赛教师
刘瑶
所在单位
外语系
作品标题
How to describe line graphs所属课程Biblioteka 大学英语相关知识点
曲线图表常用表述范式
课程编码
授课对象
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授课时长
13.5分钟
使用教材
新时代交互英语(第四版)读写译4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以第一单元Part B写作部分为主要内容,具体介绍了曲线图表常用表述范式。近年来,图表写作在各种英语考试中频繁出现。曲线图具有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若要用英语准确表述图表信息,就要了解曲线图表表述的常用范式。
3)Preposition+ numbers
3.曲线图常用表述范式讲解(参与性学习)(11’)
1)借助图表、图片等学习表述不同变化趋势的动词-副词搭配,如上升、下降、趋平、反弹、波动等变化趋势的英文表达;设计词语归类题和图文连线题让学生现场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化学有机课程设计
化学有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方法,以及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
具体来说,学生需要能够:1.描述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包括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排列方式。
2.解释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并能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3.描述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置换反应。
4.分析有机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并能应用相关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命名规则和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介绍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排列方式,以及有机化合物的不同类型。
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等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3.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介绍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命名规则和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和有机反应实例,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3.实验法:教师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有机反应的原理和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有机化学教材,提供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命名规则和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有机化学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参考。
3.多媒体资料:制作有机化学的教学PPT和视频资料,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形式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4.实验设备:准备有机化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有机反应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概况
《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专科层次的统设必修课。
课内学时99 ,5.5学分。
其中理论教学72学时,实验27学时。
一学期开设。
本课程主要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医药有关的化合物的性质、来源和用途,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文字教材分(1)、(2)两册,(1)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包括链烃、脂环烃、对映异构、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胺、红外光谱知识。
(2)的主要内容包括与医药有关的化合物及知识,包括杂环化合物及生物碱、糖类、类脂和萜类、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有机化学与药学、医药用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化学实验。
二、课程教学媒体的选择
本课程选择的主要媒体包括文字教材(主教材、实验教材)、录象教材、直播课堂及网上教学等。
各媒体之间的关系如下:
1.文字教材是主要媒体,录象教材是文字教材的强化媒体,网上教学是文字教材的辅助媒体。
几种媒体所表现的内容有共同之处,但决不是简单的重复,互相配合,各有侧重。
2.教材是合一型,分(1)、(2)两册,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由中国药科大学陆涛主编。
文字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是三种媒体中的核心,学生全部学习内容的知识点尽在其中。
3.录象教材是用形象化手段强调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讲解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网上主要是教学实施意见、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学习指导等。
三、教学要求(见课程教学实施意见)
四、教与学的建议
1.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式、命名方法、化学性质反应等比较难记忆,要善于总结,如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等,要掌握内在的联系,便于理解和记忆。
2.认真练习、作好作业认真作好平时作业、多做练习题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最有效办法。
有机反应较多,但只要把几个大类型的反应机理弄清楚,很容易判断出反应产物。
另外,完成反应式、推测化合物结构、分离鉴别题等的练习都可以加深对反应的记忆。
做书上练习题时,一定要认真复习思考教材内容后再做。
3.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疑难问题。
4.重视实验、训练技能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必须认真做好实验,实验前作好预习,实验时认真观察现象,既提高动手能力,又能巩固书本上所学的知识。
5.教师应督促学员按照规定的教学进度认真自学;指导小组讨论,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尤其要帮助学生建立立体概念;组织实验,讲解实验注意事项;认真判作业,定期集中进行作业评析,讲解带普遍性的错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