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视角看中航油事件

合集下载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中航油事件与风险管理》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中航油事件与风险管理》

中航油事件与风险管理一、案例简介——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巨亏554亿美元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于2021年底获批在新加坡上市,在取得航油集团公司后,自2021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

但在此期间,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

2021年12月,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因从事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亏损554亿美元,不久就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申请停牌,并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巨额亏损由诸多因素造成,主要包括:2021年第四季度对未来油价走势的错误判断;公司未能根据行业标准评估期权组合价值;缺乏推行根本的对期权投机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期权交易的风险管理规那么和控制,管理层也没有做好执行的准备等。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违规之处有三点:一是做了国家明令禁止做的事;二是场外交易;三是超过了现货交易总量。

二、案例剖析〔一〕分析风险形成554亿美元亏损事件回忆:2021年下半年:航油公司新加坡以下简称“中航油〞开始交易石油期权option,最初涉及2021桶石油,中航油在交易中获利。

2021年一季度:油价攀升导致公司潜亏580万美元,公司决定延期交割合同,期望油价能回跌;交易量也随之增加。

2021年二季度:随着油价持续升高,公司的账面亏损额增加到3000万美元左右。

公司因而决定再延后到2021年和2021年才交割;交易量再次增加。

2021年10月:油价再创新高,公司此时的交易盘口达52021桶石油;账面亏损再度大增。

2021年10月10日:面对严重资金周转问题的中航油,首次向母公司呈报交易和账面亏损。

为了补加交易商追加的保证金,公司已耗尽近2600万美元的营运资本、12亿美元银团贷款和6800万元应收账款资金。

账面亏损高达18亿美元,另外已支付8000万美元的额外保证金。

2021年10月2021母公司提前配售15%的,将所得的108亿美元资金贷款给中航油。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研究案例分析以中航油事件为例.docx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研究案例分析以中航油事件为例.docx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研究案例分析—以中航油事件为例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衍生品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

由于衍生工具使用不当会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甚至动摇整个金融界,本次研究将以“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中蒙受高达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事件为经典案例,具体从事件简述、事件分析、事件启示来探析衍生品风险,并从内外部两方面出发,采取风险防范措施,使金融衍生工具更好地为金融领域服务。

二、案例简述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下称“集团公司”)的海外子公司,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

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从一个濒临破产的贸易型企业发展成工贸结合的实体企业,业务从单一进口航油采购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净资产从1997年起步时的21.9万美元增长为2003年的1亿多美元,总资产近30亿元,可谓“买来个石油帝国”,一时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被新加坡国立大学选为MBA的教学案例,陈久霖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亚洲经济新领袖”,并入选“北大杰出校友”名录。

但2004年以来风云突变,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中蒙受巨额亏损而破产,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2004年一季度油价攀升,公司潜亏580万美元,陈久霖期望油价能回跌,决定延期交割合同,交易量也随之增加。

二季度随着油价持续升高,公司账面亏损额增加到3000万美元左右,陈久霖决定再延后到2005年和2006年交割,交易量再次增加。

10月份油价再创新高,而公司的交易盘口已达5200万桶。

为了补加交易商追加的保证金,公司耗尽2600万美元的营运资本、1.2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和6800万元的应收账款资金,账面亏损高达1.8亿美元,另需支付8000万美元的额外保证金,资金周转出现严重问题。

风险管理视角看中航油事件

风险管理视角看中航油事件

外部监管 默许认可 大行方便
内部监管 不闻不问 形同虚设
利用业绩 倒逼修改 财务报表
属下员工 沆瀣一气
前一页所述契约为道德风险成长提供了动力,道德风险得以 实现还因为陈久霖等人缺乏自我内在约束!
精选课件
10
PART TWO 风险分析
2.操作风险
损失额上限(万美元) 应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20
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
厚尾等特征.
精选课件
17
3.模型选定、检验模型拟合程度
估(VaR法)
利用式(1)可以得到VaR 的预测公式:
其中
代表条件均值,
标准化残差的分布函数。 和
模型进行估计。
代表条件标准差, F 代表 都可以通过
精选课件
19
PART THREE 风险评估(VaR法)
帝”的宝座
精选课件
5
中航油亏损的辛酸之路
提前配售15%的股票,所 得1.08亿美元贷款
04年10月
不断遭遇逼仓,实际亏损达 3.8亿美元
资金周转失灵, 账面亏损1.8亿
呈报交易 和账面亏损
无力支付高涨 的保证金
04年1、2季度
中航油
12.1日宣布破产
油价攀升, 延期交割
亏损 5.5亿美元
03年下半年
精选课件
20
PART THREE 风险评估(VaR法)
无论持有期为1日或是 10日,10月份的VaR值 都显著的高于1. 5亿美 元.从持有期为10日的 VaR预测值中可以清楚 地看出中航油(新加坡) 在10 ~ 11月份处在最为 脆弱的时刻,其时所涉 及的市场风险已经远远 超出他所能承受 的范围.
从风险管理视角看中航油事件

案例解读6.1以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来解读中航油事件

案例解读6.1以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来解读中航油事件

案例解读6.1 以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来解读中航油事件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的海外控股公司。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新加坡公司在取得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授权后,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

在此期间,新加坡公司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2003开始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同日本三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戈利银行等在期货交易场外,签订了合同。

陈久霖买了“看跌”期权,赌注每桶38美元,没想到国际油价一路攀升——2004年10月以后,新加坡公司所持石油衍生品盘位已远远超过预期价格。

根据合同,中航油需向交易对方(银行和金融机构)支付保证金,每桶油价每上涨1美元,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要向这些银行支付5000万美元的保证金,其结果导致中航油现金流量枯竭,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总计约5.54亿美元。

事实上,陈久霖这种石油期权投机交易,其股东方中航油集团公司是明令禁止的。

国务院1998年8月1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2001年10月11日证监会发布的《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都明确规定了取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市场只能进行套期保值,不能进行投机业务。

1999年6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也规定了国有企业的期货交易仅限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且命令禁止场外交易),并要求期货交易总量应当与其同期现货交易量总量相适应。

然而,中航油从事以上交易时,一直未向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报告,而且中国航油集团也没有发现。

直到保证金支付问题难以解决、经营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新加坡公司才向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紧急报告。

即便如此,中航油公司也没有向集团公司说明实情。

而且为了掩饰公司的违法行为,中航油开始向上级公司提供假账,2004年6月,中航油就已经在石油期货交易上面临3580万美元的潜在亏损。

但公司仍然一意孤行,继续追加了错误方向“做空”资金,但在财务账面上没有任何显示。

从中航油事件透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

从中航油事件透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

!!!!!!!!!!!!!!!!! 税 与 金 融
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是 否健全和是否得 到 有 效 执 行 有 关 。 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对衍生 金融工具交易具 有 举 足 轻 重 的 影 响 。 风险厌恶型管理层通常 会尽量避免从事 投 机 业 务 而 偏 爱 套 期 保 值 业 务 ; 而风险爱好 型管理层对于投 机 业 务 则 跃 跃 欲 试 , 很 容 易 形 成 赌 博 心 态 , 从而给企业带来 巨 大 的 风 险 。 中航油总裁陈久霖就是一个典 型的风险爱好者 , 这从他执掌中航油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方针 政策就可以看出来。 前期他的冒险是成功的, 可是在中航油 首次发生亏损以后, 侥幸和翻本心态使他一再挪盘, 最终一 发不可收拾, 亏损越 来 越 大 , 直至对手逼仓。 中航油内部控制 制度的设计和执 行 都 不 尽 如 人 意 , 中航油的部分风险管理机 制极度不健全, 其高层管理人员对已有的风险控制体系又漠 然置之, 发生亏 损 时 陈 久 霖 竟 然 置 企 业 规 定 的 止 损 限 额 和 持 仓限额于不顾, 反而在亏损的头寸上不断增持仓位, 这无异 于雪上加霜。 二、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 面对衍 生 金 融 工 具 带 来 的 风 险 , 企 业 不 应 因 噎 废 食 , 而 应积极地控制和 规 避 这 些 风 险 。 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 制, 从宏观上应因势 利 导 , 通过颁布有关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从微观上则应加强管理, 趋利避害, 把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 围内。 归结起来, 控制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主要方式是对衍 生金融工具进行 会 计 控 制 并 建 立 健 全 风 险 管 理 机 制 , 同时完 善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 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 !" 衍 生 金 融 工 具 的 会 计 控 制 。 控制而言, 其第 一 层 控 制 应 通 过 衍 生 金 融 工 具 会 计 准 则 来 进 行; 而第二层控 制 则 要 求 企 业 管 理 层 能 充 分 利 用 相 应 的 会 计 信息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进行控制。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由于受到传统会计要素定 (! ) 义的限制, 衍生 金 融 工 具 最 初 一 直 是 作 为 表 外 业 务 予 以 披 露 的。 但资本市场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和 金 融 工 具 的 不 断 创 新 对 衍 生 金融工具的披露 提 出 了 进 一 步 的 要 求 , 比如说怎样把这些创 新的经济业务尽 可 能 纳 入 会 计 报 表 之 中 , 怎样在衍生金融工 具的确认和计量方面有更新的突破等。 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披露,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要求: 首先, 实体的管理当局应将衍生金融工具按照 ("#$% ) 所披露信息的性质进行适当的分类; 其次, 实体应说明其金 融风险管理的目 标 和 政 策 , 包括对适用套期会计的各主要类 型的预期交易进行套期的政策; 最后, 实体应披露每一类金 融资产、 金融负 债 和 权 益 工 具 的 范 围 和 性 质 以 及 采 用 的 会 计 政策和会计方法,并要求详细描述衍生金融工具的利率风 险、 信用风险以及公允价值的确认情况。 我国至 今 尚 未 颁 布 专 门 有 关 衍 生 金 融 工 具 的 会 计 准 则 , 对于衍生金融工 具 的 控 制 仍 然 只 局 限 于 会 计 披 露 , 相关的规 范还只是零星地 反 映 在 金 融 会 计 制 度 和 银 行 的 规 章 制 度 里 。 《金 融 机 构 衍 生 值得一提的是, 银 监 会 在 &’’( 年 & 月 发 布 了 产品交易业 务 管 理 暂 行 办 法 》 ,这是国家首次颁布专门针对 衍生产品管理的 制 度 , 不过该制度只涉及对衍生金融工具风 险的表外披露。 鉴于此, 笔者认为我国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 国情的衍生金融 工 具 会 计 准 则 , 以规范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秩序。 财会月刊 (综合) ! !""#$ %" ・ ・ !"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控制系统。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 (& ) 控制系统可分为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和防护性控制 系统三个子系统。前馈控制要求企业会计部门应按照衍生金 融工具会 计 准 则 的 要 求 详 细 记 录 衍 生 金 融 工 具 的 交 易 活 动 , 并详尽反映企业资金的流向; 反馈控制是将会计记录信息、 现 金流量状况与企业确定的风险限额相比较来确定它们之间是 否存在很大偏差,若存在很大偏差则应对交易活动进行相应 的调整, 以便降低风险; 防护性控制则要求企业应计提适当的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来调节其资金的流动。 在建立风险 #" 建 立 健 全 衍 生 金 融 工 具 的 风 险 管 理 机 制 。 管理机制方面,影响较大的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 巴塞 尔协议》 自颁布实施以来, 已经成为评估银行金融健全性的全 该委员会针对日益更新的金融创 球性标准。 从 !))) 年 开 始 , 新 市 场 对 协 议 进 行 了 多 次 修 改 , 并 于 &’’( 年 发 布 了 最 新 的 —改进资本充足性 《巴塞尔协议》 。新协议引入了三大支柱—— 计算框架、 发展监管评价程序和强化市场约束, 以便更有效地 防范风险。 我国银监会也借助新 《巴 塞 尔协 议 》 对 银 行 进 行 监控。 但 各银行以及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各企业都有自身 的 特 征 , 因 而其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健全 风险管理机制, 具体包括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识别机 制、 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分析机制和风险报告机制。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投机 $" 完 善 企 业 的 内 部 治 理 机 制 。 特性极易导致交易 人 员 具 有 “赌 徒 ” 心态, 即暴富、 侥幸、 翻本 和绝望心态。 在陈久霖的领导下, 中 航 油 从 !))* 年 成 立 时 账 面 资 金 不 过 十 几 万 元 的 空 壳 公 司 发 展 成 为 &’’’ 年 注 册 资 金 年营业额 !,-, 亿新元的贸易枢纽。 中航 油 从 达 +’’’ 万新元、 并取得了一笔不菲的 利 &’’. 年开始从事油品套期保值业务, 润。 此后, 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 开始从事石油衍生品期 权交易。 当出现亏损时, 他一直存在侥幸心理, 意欲翻本, 拒 绝斩仓。 在这 种 心 态 下 , 风险管理机制在他面前形同虚设。 因 此, 要有力地制约这种行为, 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 机制。 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要求股东大会、 董事会、 监事会各 司其职、 相互独立 、 相互制衡、 相互协调。 第一, 要充分发挥股 东大会的作用, 保障各方股东的意志均得到体现, 并采用公 开、 公正的方 式 选 举 董 事 长 及 董 事 。 第二, 企业应成立由董事 会领导的 风 险 管 理 委 员 会 负 责 处 理 各 种 风 险 , 风险管理委员 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 同时企业可规定, 如果衍生金融工具 交易系统的中台在监控交易时发现交易额度超过风险限额 到某 个 程 度 如 超 过 风 险 限 额 的 !,’/ 时 , 则 应 向 风 险 管 理 委 员会和监 事 会 同 时 报 告 , 由 两 会 协 同 商 议 处理。 第三, 要强化 监事会的 监 督 作 用 。 监事会应作为一个独立且具有强制执行 力的监管 部 门 , 确保违反了风险管理机制的交易者受到应有 的惩罚。 只有这样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才能在衍生金融工具 的风险控制中真正发挥作用。 衍生金融工具的收益和风险是相伴而生的,我们应辩证 地认识衍生金融工具所带来的风险,吸取中航油在石油衍生 品交易中失败的教训,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来规避衍生 金融工具交易所带来的风险。 "

中航油期权交易案例分析【WORD】

中航油期权交易案例分析【WORD】

中航油期权交易风险事故案例分析——关艳艳201011033019 余文丁201011033003中航油事件成为近年来比较严重的国际金融大事件,作为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海外上市公司,中航油发生巨额亏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国企公司治理结构、内外部风险防范与监控等方面存在的要问题,值得反思和总结。

下面本文将以公司和人物简介,中航油事件经过以及背后的深层原因分析三方面,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展开分析和总结。

一、公司和人物简介(一)公司简介中国航油公司(新加坡),简称“新加坡公司”,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旗下公司,公司于1993年成立,是“依托中国,走向世界”的石油类跨国企业。

新加坡公司于1993年5月26日在世界第三大石油中心——新加坡应运而生,主要供应喷射燃科给民航以及国际石油买卖。

当中全权拥有中国民航工业,能够提供喷射燃科。

2001年12月6日,新加坡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集团公司的首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国首家完全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市的中资企业。

新加坡公司以上市为契机制定了长远发展的目标,即立足石油行业建立核心专长,在亚洲乃至世界石油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以资本运作为手段进一步做大做强,争取成为海外中资企业的“头羊”;以实业投资为龙头夯实盈利基础,步入低风险、高回报、永续经营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陈久霖个人简介陈久霖出生于湖北黄冈市宝龙村,地属偏僻。

1981年,他辞去了村里信用社的铁饭碗,专心准备高考,2年后考入北京大学东方学系。

学习越南语的同时,亦努力修习英语。

毕业之后,进入国家民航管理局局长办公室,任翻译,经历了民航管理局一分为五的改革过程,后又出任中德合资的北京飞机维修工程公司外国专家助理。

1993年,加盟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参加了建设香港新机场供油设施和组建华南蓝天航空油料有限公司的谈判,以及中航油的前身中国航空油料运输(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的筹组工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被母公司派往新加坡接管当地的子公司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

从风险管理视角解析中航油事件

从风险管理视角解析中航油事件

三、对我国《企业破产法》上破产程序开始效力的反思
4、有关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有关财务账册、资产负债表、 债权债务清册、职工安置预案以及企业财产状况的其他重要资料的规定缺乏可操 作性。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债务人拒不提供相关资料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情况。 此时,如果无法获得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和其他资料,将会影响破产程序的顺利 进行。因此,应当进一步明确规定债务人提供相关资料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3、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因管理人请求更换或辞去职务 而拒不到职或未经许可离去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我国《企业破产法》对破产程序开始效力的规定
4、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有关财务账册、资产负债表、债 权债务清册、职工安置预案以及企业财产状况的其他重要资料;
二、我国《企业破产法》对破产程序开始效力的规定
四、结论与建议
2、明确规定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继续进行刑事侦查、民事诉讼或者仲裁程序以 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四、结论与建议
3、具体规定对拒不到职或未经许可离去的人员的处罚措施和程序以增强法律 的可操作性;
4、明确规定债务人提供相关资料的义务和法律责任以保障破产程序的顺利进 行;
四、结论与建议
5、允许在特定情况下向其他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避免受到利益关系或地 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5、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的民事诉讼只能向受理破产申请的 人民法院提起。
三、对、对我国《企业破产法》上破产程序开始效力的反思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破产法》对破产程序开始时的效力规定比 较明确。但是,在实践中,这些规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程序的简化性:简易程序的各个环节均进行了简化,如通知公告程序、 债权人会议召开等。

从中航油(新加坡)事件看国有海外企业的风险管理

从中航油(新加坡)事件看国有海外企业的风险管理

从中航油(新加坡)事件看国有海外企业的风险管理中航油基于风险值VaR的实证分析对于上节提到的各种风险,我们特别提出要关注市场风险的管理。

事实上,在这个事件中,以上所有风险的最后体现,都表现为市场风险的损失。

为了能够对中航油(新加坡)所暴露的风险有一个量的刻画,下面对中航油(新加坡)的市场风险的VaR值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并且对市场价格大幅跳跃时中航油(新加坡)期货头寸的收益和损失进行估算,以期能够对中航油(新加坡)的风险状况有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对中航油(新加坡)的市场风险进行估算。

采用的数据样本是2003年12月24号至2004年12月27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NYMEX)期限为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原油期货价格,以及2004年1月16日至2004年12月24日伦敦布伦特(Brent)石油现货价格(注:本文只给出根据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期限为1个月的原油期货价格(用CL1表示)的计算结果,根据其他价格计算的结果在具体数值上有少许偏差,但是在量纲上没有差别,所得到的结论完全相同。

具体计算结果请参见发表在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全文。

)。

对于波动率的计算,分别使用简单移动平均方法(SMA)、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方法(EWMA)和GARCH(1,1)方法分别计算得到上述4个样本收益率(注:收益率均为对数收益率,r[,t]=ln(P[,t]/P[,t-1])=lnP[,t]-lnP[,t-1])的波动率。

在以下的行文和图表中,SMA1m和SMA3m分别被用来代表1月远期价格和3月远期价格的简单移动平均回报率的波动率;用EWMA1m和EWMA3m分别代表1月远期价格和3月远期价格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回报率的波动率(指数加权的衰减因子取为0.94);用Garch表示用CARCH(1,1)模型来求波动率。

对于VaR的估算,采取基于Delta-正态模型,即VaR=Z[,α]σ[,α],其中Z[,α]为标准正态分布置信度对应的分位数,在文中取99%的置信度,其对应的分位数为2.33,Δt为持有期。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研究案例分析—以中航油事件为例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研究案例分析—以中航油事件为例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研究案例分析—以中航油事件为例一、内容综述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在企业和机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种交易的复杂性及其与基础资产市场的紧密关联性也意味着潜在风险的增加。

对于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企业来说,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深入剖析中航油事件这一典型案例,分析其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风险管理失误及其后果,以期为我国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案例研究,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风险,以期实现稳健的投资收益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

通过对中航油事件的分析,呼吁企业及投资者增强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1. 介绍金融衍生品的重要性和中航油事件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航油事件成为了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案例。

中航油事件涉及的是一家大型石油公司的衍生品交易风险失控事件。

事件的背景是中航油公司参与了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由于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经验,导致交易损失迅速扩大,最终造成了重大的财务危机。

这一事件不仅给中航油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

对中航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提高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探讨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策略,以中航油事件为例进行分析。

通过对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管理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提升对金融衍生品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完善风险管理理论。

通过对中航油事件的深入分析,能够揭示出实际交易过程中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为其他投资者提供借鉴和警示。

本研究旨在提出有效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管理策略。

结合中航油事件,从风险识别、评估、监控、控制等角度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方法,为投资者提供实际操作中的指导建议,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本研究对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航油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中航油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中航油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唯一的一家海外公司——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在2004年11月29日发布了一个震惊的消息:这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产生了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致使中航油向新加坡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发布公告申请停牌重组,这一重组事项涉及16000名股民,100多家债权人,是新加坡历年来债务金额巨大、债权人众多而复杂的一次重组,也是中国首例在海外上市的中资企业进行的重组。

该公司自1997年以来,凭借6年内净资产增长762倍,成为股市上的明星公司,其总裁陈久霖也被评为“亚洲经济新领袖”,因此,中航油事件也被认为是继1995年“巴林事件”后最大的经济丑闻。

中航油的前身是1993年5月由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和新加坡海皇轮船有限公司出资在新加坡建立的一家合资企业,头几年经营状况一直不佳。

直到1997年7月,中航油总公司派出了陈久霖这个自称“打工的皇帝”,带着49.2万新元,赴新加坡接管了当时濒临破产边缘的公司。

2001年12月中航油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海外中资企业。

其净资产由1997年的16.8万美元猛增至2003年的1.28亿美元,市值超过65亿元人民币,曾被国内誉为继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之后的“第四大石油公司”。

中航油以突出的业绩被选入新加坡国立大学MBA课程教学案例;获颁新加坡上市公司“最具透明度”企业;被美国应用贸易系统(ATS)机构评选为亚太地区最具独特性、成长最快和最有效率的石油公司。

由于中国内地航空油的供应几乎被中航油的母公司中航油集团所垄断,所以内地航空公司需要以高于新加坡航空油市价6成至7成的价格,每月从中航油进口至少20万吨航空油,约占中国市场总需求的1/3。

可以说,中航油在内地航空油供应行业占据垄断地位。

二、调查情况中航油作为中航油集团下一个海外上市公司。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控制案例分析——以中航油事件为例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控制案例分析——以中航油事件为例

CAIXUN 财讯-63-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控制案例分析——以中航油事件为例□ 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宋慧荣 / 文本文以中航油事件为例,分析中航油集团破产原因。

通过理解衍生金融工具及其风险特征,结合中航油事件就当前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合理建议。

衍生工具 风险管理控制 中航油衍生金融工具及其特征衍生金融工具是具有衍生特征的金融工具。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的定义:“衍生金融工具是期货、远期合约、互换和期权合约以及类似性质的金融工具,如利率上限与固定利率借款承诺等”。

而我国一些学者认为衍生金融工具就是在传统的金融工具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以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是以风险存在为前提,并为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其交易有别于一般的金融现货交易,是以标准合约交易和保证金交易为基本特征的,其主要功能并不是交易,而是保值或投机。

主要特征有六个:(1)杠杆性,它能以极少的资金(合约保证金)控制较多的投资资金(出货或平仓时合约持有者应付的资金),来获取理财的收益;(2)虚拟性,它在合约到期时可以履行也可以不履行;(3)依存性,它依赖于传统的金融工具而存在,传统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动最终会影响衍生金融工具;(4)灵活性,它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不同类型的衍生金融工具,以适应使用者的需求;(5)表外交易,它通常不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反映;(6)定价比较复杂,因对其风险的度量非常困难。

案例回顾及分析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

公司在刚成立时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进口航油的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

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

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

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内容摘要]本文认为,最近发生在新加坡的中航油事件是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结果。

在分析中航油事件过程中,作者通过借鉴2004年10月颁布的新COSO报告内容,从内部控制的八个要素角度,逐步剖析了中航油事件发生的根源与过程,为中国企业如何借鉴国际企业风险管理方法,作了一个初步尝试,同时,本文还介绍了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颁布的背景、理论贡献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一、导言中航油巨亏事件,对国内外相关各方都产生了重大冲击和深远影响。

由于中航油的国企背景,该事件对我国的国家信用以及我国企业海外上市前景都产生了负面作用。

与中航油事件几乎同期发生在国内的伊利股份高管被拘风波、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被捕以及金正数码和深圳石化原董事长被捕等事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我们的企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就在此时,国际著名的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即Treaday委员会)于2004年年底,针对国际企业界频繁发生的高层管理人员舞弊现象,废除了沿用很久的企业内部控制报告,颁布了一个概念全新的COSO报告:即《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简称ERM)。

此报告虽然保留了部分传统内部控制的某些概念,但不论在框架上、还是在要素方面,均有相当大的突破。

在如此赞誉之下的新内部控制框架,它出台的背景与动机又是什么?其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它能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改善带来什么意义?这是我们需要分析的内容。

二、COSO委员会新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解读内部控制理论是随着企业内控实践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理论阶段(储稀梁,2004)。

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美国会计学会(AAA)、财务经理协会(FEI)、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和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五大学会共同组成的Treadway委员会,于1992年发表,并于1994年修订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进入了整体框架的新阶段,并被世界上许多企业所采用。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中航油”事件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中航油”事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方案: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1)通过公加强母公司的自律和提高对海外公司的控制和监管水平是成功走出 去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 。在海外子公司出现问题时母公司要明察秋毫,及时监 控并按章办事,决不能一错再错,将仅有的挽救良机断送。 开企业的财务信息, 加强银行和社会舆论对企业的财务监督。
(2)激励机制本身并不能阻止经营者侵害所有者利益行为的发生,但在严格的
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禁止不通过期货交易所的场外期货交易。”第
四十八条规定:“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限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期货交易总 量应当与其同期现货交易量总量相适应。”2001年10月,证监会发布《国有企业 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第二条规定:“获得境外期货业务 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能从事套期保值交易,不得进行投机交易。”
CAO20%的股份

中国航油集团新加坡公司是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的海外控股子公司,其总裁陈久霖兼任集团公司 副总经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新加坡公司在取得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授权后,自2003年开始 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在此期间,其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 陈久霖和日本三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 、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戈利 银行等在期货交易场外,签订了合同。陈久霖卖出大量“看跌”期权,赌注每桶38美元。2004 年10月以来,新加坡公司所持石油衍生品价位已远远超过预期价格。根据其合同,需向交易对 方(银行和金融机构)支付保证金。按当时的持仓量,每桶油价每上涨1美元,新加坡公司要向 银行支付5000万美元的保证金。最终在石油期货投机上亏损5.5亿美元 ,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 请破产保护 。这一事件被认为是著名的“巴林银行悲剧”的翻版。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摘要: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的过程中蒙受了搞到 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中航油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企业内部控制在执行方面的不完善。

2004年美国反财务舞弊委员会颁布了新的内部控制框架一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不仅满足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需求,也能促进企业建立更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本文将内部控制的角度主要介绍事件的过程、原因及启示。

关键字:中航油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一、中航油事件简介1.1、中航油公司简介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中国航油”)成立于2002年10月11日,是以原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为基础组建的国有大型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集航空油品采购、运输、储存、检测、销售、加注为一体的航油供应商。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前身——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核心业务包括:负责全国100多个机场的供油设施的建设和加油设备的购置;为中、夕卜100多家航空公司的飞机提供加油服务(包括航空燃油的采购、运输、储存直至加入飞机油箱等)。

1.2、中航油事件经过中航油于2002年3月起开始从事背对背期权交易,从2003年3月底开始投机性期权交易。

这项业务仅限于公司两位交易员进行。

在2003年第三季度前,由于中航油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判断准确,公司基本上购买“看涨期权”,出售“看跌期权”,产生了一定利润。

2003年底至2004年,中航油错误地判断了油价走势,调整了交易策略,卖出了买权并买入了卖权,导致期权盘位到期时面临亏损。

为了避免亏损,中航油分别在2004年1月、6月和9月先后进行了三次挪盘,即买回期权以关闭原先盘位,同时出售期限更长、交易量更大的新期权。

但每次挪盘均成倍扩大了风险,该风险在油价上升时呈指数级数地扩大,直至中航油不再有能力支付不断高涨的保证金,最终导致了目前的财务困境。

目前,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全部负债(不包括股东贷款)估计约为5.3亿美元。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中航油”事件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中航油”事件

新加坡公司违规之处有三点:一是做了国家明令禁止不许 做的事;二是场外交易;三是超过了现货
四、关于“中航油”事件的思考
问题1 国有大型企业高管人员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规则?
方案:清晰产权关系,明确政府职能
必须明确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与此同时,重视产权的自由交易和转让,建立活跃的产权交易市场, 使国有资产流动起来,通过竞争性的市场机制重新配置企业产权。明确了产权关系,同时也就明确了政 府的职能。 由政府任命的方式无法保证经营者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因此,必须建立由企业家经营企业的 制度,建立企业家市场,以竞争的方式选择企业经营者,并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绩效的考核体系,从而 保证企业家通过竞争成为企业的经营者。
监督机制下,他增加了经营者因自己的短期行为可能付出的代价,从而减少了 类似行为的发生,在分配方式上,经营者的待遇构成比重应由工资向长期奖励 (如分配股权)倾斜,这样的分配制具有较强的自我激励作用,从而抵制经营者 的短期行为。
问题3

国资委对于海外国有资产的监管是否仍是空 ?
事后,国资委首次确认并公布第一批49家中央企业的主业,让社会监督。一方面,是努力做大 做强中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 ; 而另一方面,促使企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防止企业经 营大起大落 。亡羊补牢,尤未晚矣。2014年12月13日下午,谈到近日引发轩然大波的中航油 事件时,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脸色严峻,“公司治理结构和风控体制将是2005年国企改革的重点 内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最近做出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
在发展战略的制定、投融资决策包括对外收购股权、日常业务运作尤其是涉及期货等高风险业 务 、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体系建设 等 ,要完善相关制度 ,建立健全风险的识别 、监

中航油事件对全面风险管理的经验启示

中航油事件对全面风险管理的经验启示

中航油事件对全面风险管理的经验启示作者:臧培华来源:《决策探索·收藏天下(中旬刊)》 2018年第5期2004年11月的中国航油(新加坡)事件震惊了中国能源、金融界和监管层。

作为石油衍生品交易的金融部门,中航油以其5亿5000万美元的交易损失引发了国内外各界激烈讨论。

发生如此大规模损失的原因是什么?是从事衍生品交易的中国航空油料公司内部没有风险控制和相应的管理机制?监管机构有效履行了他们的职责吗?如此大规模的损失,中航油是如何决策的?产生如此巨大的损失,是突发事件吗?如果不是突发事件,为什么中航油管理层在交易亏损增加的过程中没有及时止损?这些疑问和思考,在从本质上追问风险管理的一个基本问题,即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作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研究,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角度剖析了中航油事件发生的根源与过程,对如何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国有海外资产的有效监管及风险控制给出了初步的建议。

一、内控制度关注企业风险比关注企业细节控制更为重要几乎所有的跨国集团公司,包括中国航空油料公司,都有一套庞大的管理系统。

这些庞大的系统涵盖着公司运作的方方面面,大到企业对外投资,小到员工差旅费用标准和报销过程,包罗万象,事无巨细。

集团总部、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认为,这套系统的落实就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哩的所有内容。

事实上,企业内部控制需要巨大的资源和精力投入。

如果企业把资源和精力平均地放在所有的过程控制上,它往往导致一叶蔽目,忽视企业经营中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让企业失去前进的方向。

本文作者认为,为了平衡和优化管理效率,集团公司、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在设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时,应将重点放在防范重大风险产生的环节上,而不是试图对企业的经营过程进行事无巨细的控制,IS0 2015关于风险管理的描述,也试图把风险管理提高到新的高度。

中航油事件的事后披露结果看,中航油的问题的确不在细节控制,而在经营风险的预警、管理和处置。

从风险管理角度浅析“中航油”事件

从风险管理角度浅析“中航油”事件

案例分析CASE ANALYSIS238从风险管理角度浅析“中航油”事件文/于冰洁2004年11月29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油(新加坡)]宣布公司因从事石油衍生产品交易亏损了5.5亿美元。

中航油(新加坡)事件是典型的风险管理失控案例,在经营者层面就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导致相关制衡机制完全失衡,本文将通过对该案例的讨论,分析导致中航油(新加坡)事件风险管理失败的原因,如道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然后结合中航油(新加坡)事件,给出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从而提高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能力。

一、中航油(新加坡)事件原因分析中航油(新加坡)事件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公司管理层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投机于风险较大的石油期货交易却没有正视中航油(新加坡)的风险状况,陈久霖本人甚至承认自己以及企业对石油期货贸易并不熟悉,对风险的忽视以及身处风险而不自知的态度直接导致中航油(新加坡)承担了大量不可控制的风险。

下面就对导致中航油(新加坡)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中航油从 2001 年 11 月就开始涉足石油期货,公司总裁陈久霖在不了解原油期权交易业务、没有对交易风险做出正确评估的情况下,贸然进行期权交易,2002年下半年,石油期权交易收益颇多,那时中航油就应该注意识别风险问题,一个业务在为公司赚取了大量利润的同时,公司应该认识到其可能产生巨大风险。

然而,管理层在损失发生之时并没有及时汇报,还逼迫财务人员做假,这种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的行为最终将企业陷入困境。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企业治理机制失灵中航油(新加坡)虽然有健全的内控和风险管理制度,但是事件的核心人物—陈久霖作为公司内控的责任主体,他可以说把握着公司业务的“绝对权力”,可以擅自决定从事明显违反国家规定的投机业务,凌驾于控制之上,自己管理自己使内控完全失效。

(三)环境风险环境风险包括价格因素风险、信息因素风险等。

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浅析中航油事件

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浅析中航油事件

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浅析中航油事件发布时间:2021-10-30T13:05:34.247Z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1年9期作者:赵苗苗[导读] 摘要:中航油新加坡公司2004年发生的巨额国有资产亏损事件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反面典型案例,不仅促进了COSO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重大变革,而且让中国政府对企业风险管理引起高度重视。

时值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颁布十五年之际,笔者以该指引为依据,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中航油事件的教训。

关键词:中航油;风险管理;ERM框架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浅析中航油事件赵苗苗(河南陈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摘要:中航油新加坡公司2004年发生的巨额国有资产亏损事件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反面典型案例,不仅促进了COSO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重大变革,而且让中国政府对企业风险管理引起高度重视。

时值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颁布十五年之际,笔者以该指引为依据,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中航油事件的教训。

关键词:中航油;风险管理;ERM框架企业在经营中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各种风险,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期限。

何为“全面风险管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将其界定为: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中航油新加坡事件的爆发,充分暴露了该企业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重大缺陷。

一、舍本逐利,未围绕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

中航油集团是以原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为基础组建的国有大型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集航空油品采购、运输、储存、检测、销售、加注为一体的航油供应商,为了国际市场进口贸易的需要设立了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并在新加坡上市。

从风险管理视角解析中航油事件

从风险管理视角解析中航油事件

统的深入探讨, 包含各种不同风险之间互动关系, 各个单位所面临的风险、 处理手法及后果 . 我们觉得霸菱 与中航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如出事的地方都是海外的办公室或子公司, 母公司内部监管都有严重的缺
失, 前台交易与后端风险控管职权不分, 李森以及陈久霖都有赌徒的本性并且对高风险的衍生商品游戏规
则了解不够, 对手都是行业内实力最强最有经验的老手, 等等. 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对于国有企业监 管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所揭示, 并希望能避免同样的错误, 尤其是海外上市的国有企业 .
础上运用风险值(ae t i , ) Vl -- s VR 技术对此次事件的市场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 u aR k a 透过这些实证估算我 们了解中航油在这场豪赌中所面临的风险已经大大的超过中航油的资产价值, 说明中航油在决策上的大
胆与草率 . 本文的安排如下: 首先我们对中航油( 新加坡) 事件中各种风险发挥的作用进行讨论, 并构造风险循环 模型分析这个事件的各主要风险之间的关系, 从系统的角度来解释事件的发展历程; 然后我们按照通行的
Aii Ol nao ) A ) i n fm v tn (i pr ( O i d t ao i S g e C n e r c o snm m ar ze r t m j rk r s t C O h a r s c o h A e o i o e f s u e

普华古柏(re th s o e) 05 月3日 Pc aru Co r 在20 年6 iw eo e ps 发表对中国航油巨额亏损事件的调查报告, 认为
公司各个阶层的人员都需负责, 其中曾任总裁兼董事经理的陈久霖需负主要的责任. 被停职的陈久霖, 连 同该公司的另外四名高级主管, 在六月九日 被控上新加坡法庭. 陈久霖可能因为触犯公司法、 证券与期货 法, 以及刑事法等 1 项条例而被提控 . 5 公司主席荚长斌也可能因中国航油的母公司中国航空油料去年 1 0 月配售 1%股权一事涉及内部交易以及欺诈而被提控. 5 调查报告指陈久霖在未彻底了解期权的运作, 如 盯市以及追缴保证金, 及事前对风险作适当评估或进行保值, 就进行巨额期权交易. 令公司承担过高的风 险, 最终导致公司陷人灾难 . 除了从定性的角度对中航油( 新加坡) 事件的风险暴露进行分析之外, 我们还在 G R H类模型的基 AC

金融风险分析“中航油“事件

金融风险分析“中航油“事件

金融风险分析“中航油“事件金融风险分析——“中航油”事件一、中航油事件叙述一)XXX简介XXX(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央直属大型国企XXX的海外子公司,2001年在XXX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

在总裁XXX的带领下,XXX从一个濒临破产的贸易型企业发展成工贸结合的实体企业,业务从单一进口航油采购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

二)事件背景及关键人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市场风云变幻。

为了对石油现货风险进行规避,20世纪80年代国际原油期货这一金融衍生产品应运而生。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大幅度增加,国家经过谨慎策划和考虑,于1998年陆续批准国内一些大型国有石油企业在国际上做石油套期保值业务,同时禁止它们涉足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投机交易。

2003年4月,XXX成为第二批国家批准有资格进行境外期货生意业务的国有企业。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XXX在取得XXX受权后,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

在此期间,XXX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风险极大的石油期权生意业务。

2003年,XXX确实正确判断了油价的走势,从中赚了钱。

小试牛刀,旗开得胜,XXX总裁XXX在期权投机中尝到了甜头,也可能正是因为初试告捷,才酿成了2004年投资失利的大祸。

XXX1982年考入XXX;XXX国际私法硕士学位;XXX企业办理硕士学位;XXX民商法学博士学位;2004年中航油巨额亏损,本人被迫离职;2006.3-2009.1因未向生意业务所呈报亏损入狱服刑。

(三)事件叙说2003年下半年,公司开始生意业务石油期权,最初涉及200万桶石油,进行空头投机,XXX在生意业务中获利。

2004年一季度,油价攀升导致公司潜亏580万美圆。

按照生意业务规则,其必须追加保证金以确保期权买方能够行权,但从公司账户中调拨资金会暴露其违规行为,因此XXX被迫进行展期,并持续增加生意业务量以获得期权费来弥补保证金缺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 TWO 风险分析
2.操作风险
损失额上限(万美元) 应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20
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
35
总裁
50
自动平仓
500
董事会
但陈久霖从来不报,集团公司也没有制衡的办法。
这方面最为著名的例子是李森在期货市场上的违规交易导 致了具有233年历史的霸菱银行的破产.业界将中航油(新加坡)
事件称之为中国版的“霸菱事件”,国资委也将之定性为违规 越权炒作行为,可以说操作风险是中航油(新加坡)事件的主导 因素已成为共识.
从风险管理视角看中航油事件
PRESENTED BY
目录
CONTENT
案Hale Waihona Puke 背景PART ONE风险分析
PART TWO
实证分析
PART THREE
参考文献
PART FOUR
案例背景
PART ONE
PART ONE 背景
中航油(新加坡)子公司
中航油
母公司
中资企业在海外的一面旗帜
公司背景
中国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 股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
其中 ,为投资组合的即期价值.
PART THREE 风险评估(VaR法)
2.分析风险分布特征
图2 Brent原油 的价格序列、对数收 益率序列、分布及其
相对于正态分布的 QQ图.数据的样本期为
1998/01/01- 2003 /12/31.从图中可以发
现收益率序列
具有明显的波动集聚、
厚尾等特征.
3.模型选定、检验模型拟合程度
PART THREE 风险评估(VaR法)
利用式(1)可以得到VaR 的预测公式:
其中
代表条件均值,
标准化残差的分布函数。 和
模型进行估计。
代表条件标准差, F 代表 都可以通过
PART THREE 风险评估(VaR法)
4. 得出结论
模型预测VaR的置信度水平为99%
图中用点虚线标出了对中航油(新加坡)而言关键的日期(10月1日)和技术违约点(中航油 资产价值约为1. 5亿美元).可以看出10月份各日的VaR值均显著高于1. 5亿美元,并且10 ~ 11月份是当年市场风险最鼎盛的一段时间,也是中航油(新加坡)被击溃的时间。
PART TWO 风险分析
在中航油(新加坡)事件中,还存在许多其它类型的 风险,如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但我们认为就事件本 身而言,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在各种风险中 处于主要地位,并且这三种风险构成了一个循环: 市场风险的增大加剧了道德风险的程度,导致在中航油 (新加坡)内部又产生新的操作风险;在不利的市场 价格波动下,新的操作风险将进一步扩大市场风险.
陈久霖的辉煌历史
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1997年亚洲金融 危机,陈久霖带着一名助手和21.9万美元来到新加坡,接管中 航油集团所属海外子公司。
陈久霖其人
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 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很 快垄断了中国国内航空油品市场的采购权。 两年内就扭亏为盈,成功实现公司的战略转型,并且 凭借490万新元的年薪登上新加波中资企业“打工皇 帝”的宝座
PART TWO 风险分析
3.市场风险:直接因素
市场风险又称为价格风险((Price Risk),是指因国内外经济因素变动造成资产或负债价值产生波动的风险.
货币风险
融资流动性风险
现金流风险
市场价值的损失产生对现金支付的需求 ,
以不利的价格对资产进行非自愿的清算
从而将账面损失转变成实现的损失
航油主要投资是在原油的期货和期权,而主要的损失 是来自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的走向与中航油预期不同.
PART THREE 风险评估(VaR法)
1.定义VaR的公式
对VaR的定义为:在预先给定置信区间上估计给定投资工具或组合在未 来资产价格波动下可能的或潜在的最大损失。在这个定义下,VaR将可能发生的损失用 一个数字来涵盖.从数学角度出发,VaR可以视为一个统计指标,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 为投资组合在持有期 内的价值变动,1- a为置信水平.除了价格, 还可以通过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来计算VaR的大小。记 为投资组合连续收益率分布 的a一分位数,则VaR可以通过下列公式来计算:
无力支付高涨 的保证金
04年1、2季度
中航油
12.1日宣布破产
油价攀升, 延期交割
亏损 5.5亿美元
03年下半年
购买“看涨期权”,出售 “看跌期权”
200万桶石油,开始期 权交易
风险分析
PART TWO
PART TWO 风险分析
道德风 险
操作风 险
风险 识别
信用风 险、法律 风险等其 他风险
市场风 险
1.道德风险:契约
PART TWO 风险分析
陈久霖为所欲为
管理层个人影响力在企业内过度 膨胀,内控不力,忽略风险的行 为未能得到有效监督与纠正
外部监管 默许认可 大行方便
内部监管 不闻不问 形同虚设
利用业绩
倒逼修改 财务报表
属下员工 沆瀣一气
前一页所述契约为道德风险成长提供了动力,道德风险得以 实现还因为陈久霖等人缺乏自我内在约束!
北京大学 东方学本科 主修越南语 兼修英语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私法 硕士学位 加坡国立大学 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清华大学民商法学博士 学位
中航油亏损的辛酸之路
提前配售15%的股票,所
得1.08亿美元贷款
04年10月
不断遭遇逼仓,实际亏损达 3.8亿美元
资金周转失灵, 账面亏损1.8亿
呈报交易 和账面亏损
PART TWO 风险分析
契约另一方(通常是代理人) 采取无法观测和监督的隐藏性行动或不行动
契约的一方(通常是委托人) 契约另一方(通常是代理人)
具体到中航油事件中表现为
政府会对企业或者金融机构的管理行为所导致损失 救助
政府为从事更加的冒险活动导致的损失买单
证监会包庇
母公司隐瞒真相 国资委考虑救助
风险循环模型
风险评估(VaR法)
PART THREE
PART THREE 风险评估(VaR法)
风险评估(Crick assessment)是风险管理中重要而基础的环节之一,使用 定量技术进行风险评估更是衍生产品交易中必须要做的分析.只有在客观的 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管理者才能够有效地设计或实施风险反应(Crickresponse: 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享和接受.如果不进行这样的手续或者是将相 关的讯息置之不理,那么风险管理体系就不可能发挥完整的作用,而这可能 成为新一轮的风险循环过程的开端,产生更多的操作风险甚至道德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